长安志卷第一

宋敏求 / 著投票加入书签

无错小说网 www.wucuo.org,最快更新长安志最新章节!

    龙图阁直学士右谏议大夫修国史特赠尚书礼部侍郎常山侯宋敏求撰

    兵部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廵抚陕西西安等处地方赞理军务兼理粮饷 钦赐一品顶带毕沅新校正

    总叙    分野   土产

    土贡    风俗   四至

    管县户口  杂制

    总叙

    京兆府 【治万年长安二县】 尚书禹贡雍州之域舜置十二牧雍其一也又古丰镐之地周文武之所都毛诗曰作邑于丰又曰宅是镐京 【丰邑在丰水之西镐京在丰水之东武王作邑在镐京】 汉书曰文王作丰 【师古曰今长安西北界灵台乡丰水上是】 武王治镐 【师古曰今昆明池北镐陂是】 世本曰武王在丰鄗 【杜预左氏传注曰丰在始平鄠县东说文曰镐在上林苑中鄗与镐同】 雍州为王畿平王东迁以岐丰之地赐秦襄公 【史记苏秦说秦孝公曰秦四塞之国被山带河外有洪河之险西有汉中巴蜀北有代马之利此天府也又曰献公徙居栎阳孝公用商鞅作咸阳筑冀阙徙都之】 至孝公始都咸阳秦并天下置内史以领关中 【内史周官关中记曰秦西以陇关为限东以函谷为界二关之间是谓关中之地东西方千余里南北近山者相去一二百里远者三四百里南山自华岳西连秦岭终南太白至于陇山北有高陵平原南北数千里东西二三百里西接岐梁汧雍之山关中有泾渭霸浐澧滈涝潏之水上林赋云八川分流者也颜师古曰霸浐泾渭澧滈涝潏是调八川】 项籍灭秦分其地为三封章邯为雍王都废邱今兴平县司马欣为塞王都栎阳 【韦昭曰在长安东名桃林塞师古曰取河华之固为???塞耳非桃林也塞音先代反沅案太平寰宇记有云今栎阳县详前后文例本文亦当有之恐脱】 董翳为翟王都高奴今延州金明县谓之三秦汉高祖元年更雍州为渭南郡五年高祖在洛阳从娄敬说始都之 【汉书曰秦地于禹贡时跨雍梁二州汉兴立都长安】 九年罢渭南郡复为内史景帝分置左右内史此为右内史 【沅按分左右内史地理志以为武帝建元六年百官公卿表以为景帝二年从表为是】 三辅黄图曰武帝太初元年改内史为京兆尹以渭城以西属右扶风长安以东属京兆尹长陵以北属左冯翊以辅京师谓之三辅又置三辅中辅理华阴左辅理高陵右辅理郿兼三都尉亦曰六辅 【胡广汉官解詀曰三辅典境理人与守职同而俱在长安城中又置司隶校尉三辅咸属】 东方朔曰三辅之地南有江淮北有河渭汧陇以东商雒以西厥壤肥饶此所谓天府陆海之地也 【沅按此用朔本传文而略改字本书此例最多】 王莽分长安城旁六乡置帅各一人分三辅为六尉郡 【师古曰三辅黄图云渭城安陵以西北至栒邑义渠十县属京尉大夫府居故长安寺高陵以北十县属师尉大夫府居故廷尉府新丰以东至湖十县属翊尉大夫府居城东霸陵杜陵东至蓝田西至武功郁夷十县属光尉大夫府居城南茂陵槐里以西至汧十县属扶尉大夫府居城西长陵池阳以北至云阳祋祤十县属列尉大夫府居城北】 更始元年三辅各复其旧光武都洛阳以关中地复置雍州领县十寻罢复置司隶校尉统三辅如旧献帝时董卓谓陈纪曰三辅平敞四面险固土地肥美号曰陆海遂徙都长安魏文帝分河西为凉州陇右为秦州改京兆尹为太守冯翊扶风各除左右仍以三辅属司隶晋省司隶于长安置雍州统京兆冯翊扶风安定始平北地新平七郡州治京兆郡惠帝永安元年张方劫帝幸长安光熙元年六月还洛阳愍帝之后刘聪刘曜石勒苻健苻坚姚苌相继窃据之勒复置雍州健置司隶校尉坚分司隶为雍州分京兆为咸阳郡 【苌改长安口常安】 苌孙泓为刘裕所灭东晋复置雍州及京兆郡寻为赫连勃勃所破遣子璝镇长安 【沅按璝元和郡县志太平寰宇记俱作隗】 号曰南台后魏太武始元元年破赫连昌以其地置秦雍南秦三州雍治京兆秦治天水南秦治伏羌雍州领京兆冯翊扶风咸阳北地等五郡三十一县京兆郡领县八 【长安杜城鄠山北新丰霸城阴盘蓝田】 孝武永熙三年自洛迁都长安号西魏复置京兆尹 【扎史曰后周明帝二年六月分长安为万年县并居京城改雍州剌史为牧京兆郡守为尹】 后周与隋因之开皇三年自汉长安故城东南移二十一里迁都龙首川改京兆尹为雍州大业三年改州为京兆郡统县二十二唐武德元年复为雍州以古雍州之地分为关右陇右二道后改为关内道三年分武功好畤盩厔扶风四县置稷州 【沅按新唐书志云以武功好畤盩厔及郇州之郿凤泉置稷州又析始平置扶风县】 分温秀石门二县置泉州真观元年废稷州以武功好畤盩厔来属十七年废宜州以华原同官二县来属天授元年改雍州为京兆郡其年复为雍州二年分始平武功奉天盩厔好畤等县复置稷州分云阳醴泉三原泾阳富平美原等县置宜州 【沅按新唐书志云以永安同官美原富平置】 大足元年废鸿宜鼎稷四州以始平等一十七县来属开元元年改雍州为京兆府天宝元年以京城为西京京兆府领县二十二十一年置五十道采访为京畿道 【沅按此二十一年旧本作二十二三年五十道旧本作十五道并改正】 至德二载曰中京元年建丑月停京名寻曰上都 【沅按元年上应有肃宗二字】 自周秦历汉晋西魏后周隋唐并为帝都天佑元年昭宗东迁于洛降为佑国军梁开平元年改府曰大安二年改军曰永平后唐同光元年复为西京府曰京兆晋天福元年改军曰晋昌汉干佑元年改军曰永兴其府名皆仍旧皇朝因之 【所载皆用图经旧文按图经所出尽取唐梁载言十道志】

    分野

    周礼保章氏以星辨九州岛之地所封之域皆有分星在天官书东井舆鬼为雍州之分兼得赵魏之交汉书地理志曰自东井十六度至柳八度为鹑首 【沅按地理志作自井十度至柳三度谓之鹑首之次此葢以律历志参之】 于辰在未秦之分也广雅曰北斗枢为雍州尚书禹贡黑水西河惟雍州 【西据黑河东距西河】 弱水既西泾属渭汭漆沮既从酆水攸同 【言三水同】 荆岐既旅 【旅谓可祭也】 终南惇物至于鸟鼠 【谓终南惇物二山西南至于鸟鼠山也】 原隰底积至于猪野 【言原隰皆可致功今武威郡姑臧县即猪野沅按地理志休屠泽古文以为猪野泽太平寰宇记在番和县西北三百里】 三危既宅三苖丕叙 【三危山名言可居也三苖即有苖氏为乱徙长沙间皆大得其次序】 厥土黄壤厥田惟上上浮于积石至于龙门 【皆河水所浮】 会于渭汭 【近流曰会】 周礼职方正西曰雍州其山镇曰岳山薮曰弦蒲川曰泾汭浸曰渭洛其利玉石兼得禹贡梁州之地周自武王克商都酆镐则雍州为正畿及秦孝公作为咸阳筑冀阙徙都之故谓之秦川亦曰关中地按三辅黄图曰始皇表河以为秦东门表汧以为秦西门 【西门一作西川】 故贾谊过秦论云践华以为城又班孟坚西都赋曰左据函谷二崤之阻表以太华终南之山右界褒斜陇首之险带以洪河泾渭之川张平子西京赋曰广衍沃野厥土上上实为地之奥区神皐

    土产

    周礼职方氏雍州其利玉石其人三男二女畜宜牛马谷宜黍稷汉书地理志曰雍州有鄠杜竹林南山檀柘号称陆海为九州岛膏腴 【师古曰言其地高陆而饶物产如海之无所不出故云陆海腹之下肥曰腴故取喻云】 班孟坚西都赋曰陆海珍藏蓝田美玉竹林果园芳草甘木郊野之富号为近蜀 【盩厔产芎藭白芷乌头泽泻三棱华原芍药赤石脂磁塞华原沅按此下疑有缺文】

    土贡

    禹贡雍州厥贡球琳琅玕唐十道图贡隔纱鞾毡粲草席酸枣仁地骨皮藕粉葛粉樱桃紫秆粟 【沅案太平寰宇记土产止有已上数种又郑樵通志载十道图贡止粲草席地骨皮酸枣仁三种】 大小麦面晋天福中并停今止贡酸枣仁地骨皮充正旦庭实其外岁贡兴平酥咸阳梨不列方物货殖传曰关中由汧雍以东至河华膏壤沃野千里自虞夏之贡以为上田

    风俗

    汉志曰秦有四塞之固 【沅按今汉志无此语亦敏求所意加】 昔后稷封斄 【音邰】 公刘处豳大王徙支?? 【音岐】 文王作酆武王治镐其民有先王遗风好稼穑务本业故豳诗言农桑衣食之本甚备始皇之初郑国穿渠引泾水溉 【沅按一本溉作灌】 田沃野千里民以富饶汉兴立都长安徙齐诸田楚昭屈景及诸功臣家于长陵后世世徙吏二千石高訾富人及豪桀并兼之家于诸陵葢亦以强干弱支非独为奉山园也是故五方杂错 【沅按地理志作厝】 风俗不纯其世家则好礼文富人则商贾为利闾里豪桀则游侠通奸濒南山近夏阳多阻险轻薄易为盗贼常为天下剧又郡国辐凑浮食者多民去本就末列侯贵八车服僭上众庶放效羞不相及嫁娶尤崇侈靡送死过度 【沅案已上地理志文稍节】 故汉时京辅称为难理又隋书地理志曰京兆王都所在俗具五方人物混淆华戎杂错去农从商争朝夕之利游手为事竞锥刀之末贵者崇侈靡贱者薄仁义豪强者纵横贫窭者窘蹙桴鼓屡惊盗贼不禁此乃古今之所同也春秋说题辞曰秦金精坚故秦俗亦坚诗含神雾曰秦地处仲秋之位男懦弱女高瞭 【瞭明也落萧反】 白色身音中商其言舌举而仰声清而扬

    四至

    东至东京 【一千二百七十里】 东至西京 【八百五十里】 东至华州 【一百八十里】 东南至商州 【二百六十五里】 南取库谷路至金州 【六百八十里】 西南至洋州 【六百四十里沅按元和郡县志作六百三十里】 正西微北至凤翔府 【三百一十里】 西北至邠州 【三百里】 北至坊州 【三百五十里】 正东微北至同州 【二百五十里】 北至耀州 【一百八十里】 西北至干州 【一百六十里沅按自同州以上并与太平寰宇记同元和郡县志及太平寰宇记皆无耀干二州两至应是敏求所增】

    管县

    汉

    京兆尹 【故秦内史高帝元年属塞国二年更为渭南郡九年罢复为内史武帝建元六年分为右内史大初元年更为京兆尹】 元始二年户十九万五千七百二口六十八万二千四百六十八 【师古曰汉之户口当元始时最为殷盛】

    县十二

    长安 【户八万八百口二十四万六千二百沅按元和郡县志故城在长安县西北十三里】 新丰 【沅按元和郡县志故城在昭应县东十八里】 船司空 【莽曰船利服虔曰县名师古曰本主船之官遂以为县沅按通典故城在华阴东十五里今其地名三河口在华阴县东南五里即春秋时渭汭也三辅黄图有船库官后改为县】 蓝田 【沅案本书县故城在蓝田县西三十里】 华阴 郑 【沅按今华州是元和郡县志故城在今郑县理西北三里】 湖 【沅按今闵乡县属河南省太平寰宇记在湖城县西南二里】 下邽 【沅按今属渭南县太平寰宇记废下邽县城在县东南三十五里】 南陵 【沅按今属咸宁县括地志故城在万年县东南二十四里白鹿原上】 奉明 【宣帝置沅按今属长安县元和郡县志故城在万年县东二十里长安图志今入长安太平寰宇记在咸阳县东北三十五里】 霸陵 【沅按今属咸宁县史记正义故霸陵在雍州万年县东北二十五里本书故城在万年县东北二十五里霸水之东】 杜陵 【沅按今属咸宁县太平寰宇记在万年县东十五里】

    左冯翊 【故秦内史高帝元年属塞国二年更名河上郡九年罢复为内史武帝建元六年分为左内史太初元年更名左冯翊】 户二十一万五千一百一口九十一万七千八百二十二

    县二十四

    高陵 【沅按太平寰宇记故城在今县西南】 栎阳 【沅按今属临潼县】 翟道 【沅按今中部县太平寰宇记故城在中部县西北四十里】 池阳 【沅按今泾阳三原二县地元和郡县志故城在今泾阳县西北二里】 夏阳 【沅按今韩城县】 衙 【沅按今白水县太平寰宇记故城在白水县东北六十一里】 粟邑 【沅按元和郡县志故城在白水县西北二十八里】 谷口 【沅按今醴泉县括地志故城在醴泉县东北四十里】 莲勺 【如淳曰音辇酌沅按今属渭南县元和郡县志故城在下邽县东二十二里】 鄜 【沅按今鄜州地】 频阳 【沅按今富平县元和郡县志故城在美原县西南三里】 临晋 【沅按今大荔朝邑两县址章怀太子贤后汉书注故城在今同州朝邑县西南】 重泉 【莽曰调泉沅按今蒲城县括地志故城在蒲城县东南四十五里】 合阳 祋祤 【沅按今耀州及同官县地元和郡县志故城在华原县东南一里太平寰宇记在华原县东北一里】 武城 【沅按今华州地括地志故城在郑县东北十三里】 沈阳 【莽曰制昌沅按今华州地太平寰宇记故城在郑县东北十五里】 襄德 【沅按今朝邑县太平寰宇记故城在朝邑县西南三十里】 征 【今澄城县沅按太平寰宇记故城在澄城县西南二十二里】 云陵 【昭帝置沅按昭帝追尊赵倢伃为皇太后起此陵也今属淳化县明一统志故城在淳化县北三十里】 万年 【沅按三辅黄图太上皇葬咸阳北原起万年陵元和郡县志故城在栎阳县东北二十五里】 长陵 【沅按今属咸阳县元和郡县志城在咸阳县东北三十里太平寰宇记云四十里】 阳陵 【沅按今属咸阳县括地志在咸阳东三十里元和郡县志云四十里】 云阳 【沅按今泾阳县元和郡县志故城在云阳县西北八十里】

    右扶风 【故秦内史高帝元年属雍国二年更为中地郡九年罢复为内史武帝建元六年分为右内史太初元年更名主爵都尉为右扶风师古曰主爵都尉本秦之主爵中尉掌列侯至太初元年更名右扶风而治于内史右地故此志追书建元六年分为右内史又云更名主爵都尉为右扶风】 户二十一万六千三百七十七口八十三万六千七十

    县二十一

    渭城 【沅按今咸阳县元和郡县志故城在咸阳县东二十二里太平寰宇记云二十里】 槐里 【沅按今兴平县太平寰宇记故城在兴平县东南十里水经注云县南对渭水北背通渠也】 鄠 【沅按元和郡县志故城在县北二里】 盩厔 斄 【沅按今武功县元和郡县志故城一名武功城在武功县西南二十三里斄即邰也古声斄邰相近】 郁夷 【诗周道郁夷有汧水祠莽曰郁平沅按今属陇州尔雅西陵威夷即此太平寰宇记故城在汧源县西五十里大宁关】 美阳 【沅按今扶风县】 郿 【沅按元和郡县志郿县东十五里有故城】 雍 【沅按今岐山县后汉书注故城在今岐州雍县南】 漆 【沅按今邠州后汉书注故城在今邠州新平县地】 枸邑【沅按今邠州三水县元和郡县志故城在三水县东二十五里】 隃麋 【沅按汧阳县后汉书注故城在今陇州汧阳县东南】 陈仓 【沅按今宝鸡县元和郡县志故城在宝鸡县东二十里】 杜阳 【沅按今麟游县郡国县道记杜阳晋省在今凤翔府北九十里普润县界东南已失其所在后汉书注故城在今岐州岐山县西南】 汧 【沅按今陇州太平寰宇记故城在今汧阳县南】 好畤 【沅按今干州元和郡县志今县理东南十三里故城是太平寰宇记作四十里】 虢 【沅按今属宝鸡县】 安陵 【沅按今属咸阳县元和郡县志故城在咸阳县东二十里】 茂陵 【沅按今属兴平县元和郡县志在兴平县东北十七里】 平陵 【沅按今属咸阳县元和郡县志故城在咸阳县西北二十里太平寰宇记作东北十七里】 武功 【沅按今郿县地太平寰宇记故城在郿县东四十里】

    后汉

    京兆尹 【其四县建武十五年属雒阳西九百五十里】 十城户五万三千二百九十九口二十八万五千五百七十四

    长安 霸陵 杜陵 郑 新丰 蓝田 长陵 商 上雒 阳陵

    左冯翊 【雒阳西六百八十八里决录注曰冯依也翊明也】 十三城户三万七千九十口十四万五千一百九十五 【关中记曰三辅旧治长安城中长吏各在其县治民光武东都之后扶风出治槐里冯翊出治高陵三辅黄图曰扶风治所在夕阴街北】

    高陵 池阳 云阳 祋祤 频阳 万年 莲芍 重泉 临晋 合阳 夏阳 衙 粟邑

    右扶风 【决录曰扶风化也】 十五城户万七千三百五十二口九万三千九十一

    槐里 安陵 平陵 茂陵 鄠 郿 武功 陈仓 汧 渝麋 【沅按地理志作隃郡国志作渝旧本此字亦作隃今用郡国志校正】 雍 栒邑 美阳 漆 杜阳

    晋

    雍州统郡国七县三十九户九万九千五百

    京兆郡 【统县七户四万】 长安 杜陵 霸城 蓝田 高陵 万年 新丰 阴盘 郑

    冯翊郡 【统县八户七千七百】 临晋 下邽 重泉 频阳 粟邑 莲芍 合阳 夏阳

    扶风郡 【统县六户二万二千】 池阳 郿 雍 汧 陈仓 美阳 安定郡 【统县七户五千五百】 临泾 朝那 乌氏 都卢 鹑觚 阴密 西川

    北地郡 【统县二户二千六百】 泥阳 富平

    始平郡 【秦始二年置统县五户一万八千】 槐里 始平 武功 鄠 蒲城

    新平郡 【汉置统县二户二千七百】 漆 汾邑 【沅按汉三辅晋分为六郡太平寰宇记以漆县为宋安定鹑觚二县之地是亦有安定郡也至北地郡之泥阳乃唐宁州之安定县富平则灵州回乐灵武保静怀远鸣沙等县地也寰宇记以汉富平故城为在回乐县西南今实在河套之内与今之富平全不相涉本书并载此郡者非】

    隋

    京兆郡统县二十二户三十万八千四百九十九

    大兴 长安 【带郡有仙都福阳太平等宫】 始平 【故置扶风郡开皇三年郡废】 武功 盩厔 醴泉 上宜 【开皇十七年置有旧莫西县十八年改名好畤大业三年废入焉】 鄠 蓝田 新丰 华原 宜君 同官 郑 渭南 万年 高陵 三原 泾阳 云阳 富平 华阴

    唐

    京兆府京兆郡本雍州开元元年为府天宝元年领户三十六万二千九百二十一口百九十六万一百八十八

    县二十三 【有府百三十一曰真化匡道水衡仲山新城窦泉善信凤神安业平香太清余皆逸沅按本书宣政坊有义阳府段成式撰寂照和上碑有灌锺府皆可以补史之缺】

    万年 长安 咸阳 兴平 云阳 泾阳 三原 渭南 昭应 高陵 同官 富平 蓝田  鄠 奉天 栎阳 好畤 武功 醴泉 奉先 华原 盩厔 美原 【沅按此载县二十三与唐书志同新唐书志无栎阳奉先盩厔三县以栎阳入华州奉先入同州盩厔入凤翔府栎阳属华奉先属同并在天佑三年盩厔属凤翔在天复元年不得以新书为是】

    本朝

    京兆府 【梁以同官奉先二县属同州以富平三原云阳三县属耀州以奉先还隶汉以商州干佑来属周以渭南属华州建隆中复以奉先隶同州干德二年以好畤属干州领县十三治万年长安】 户五万二千七百二十

    万年 长安 鄠 蓝田 咸阳 醴泉 泾阳 栎阳 高陵 兴平 临潼 【唐昭应县大中祥符八年改】 武功 干佑

    耀州 【下紧州镇县七治华原】 户一万七千八百二十

    华原 富平 三原 云阳 同官 美原 淳化 【淳化四年升云阳棃园镇为县】

    干州 【中州镇县三治奉天】 户九千三百七十一

    奉天 好畤 永寿 【古豳国之地唐为县】

    华州

    渭南 【户五千六十三口一万一千二百四十七】 蒲城 【户二万九百八口三万二千五十五】

    凤翔府

    盩厔 【户五千四百五十三口二万一千四百一十二沅按太平寰宇记渭南属华州盩厔属凤翔府并云京兆府割到蒲城属同州云雍州割到此敏求附载此三县之义也】

    杂制

    开宝元年诏建汉文帝庙去霸桥镇二十里景帝庙去中桥镇十五里宣帝庙去巡镇二十里今本府各移镇就庙安置镇将句当洒扫又周武王庙在咸阳县郭下汉高祖庙去长安县四里武帝庙去咸阳县五里唐太宗庙去醴泉县三百二十步肃宗庙去甘北巡镇三里余县令主簿句当洒扫又周文王庙成王庙各去咸阳县一十五里康王庙去咸阳县六里秦始皇庙去昭应县一十里后周太祖庙去富平镇一十三里耀州唐高祖庙去三原县镇一十八里宣宗庙去云阳县镇四十里今移县就庙县令主簿句当洒扫若舍屋摧毁当议勘断令吏部铨曹应上任罢任交割批书历子如批到舍屋摧毁未得与官不批者仰铨曹牒问本州岛如庙宇不曾摧毁即依长安定格漏批例殿降其镇将若致舍屋摧毁当议决断勒停 【沅按李焘通鉴长编载开宝九年七月丁亥诏新修历代帝王庙与县镇相近者移治所就之即其时事也宋初屡修陵庙并建碑文太平寰宇记有唐太宗庙为建隆四年敕立而开宝六年乃命李昉卢多逊王佑扈蒙等分撰庙碑并遣孙崇望等诣诸庙书石并见尊崇易代之意礼志及长编不具此诏是此书收残补剜之功为不少矣】

    初屡修陵庙并建碑文太平寰宇记有唐太宗庙为建隆四年敕立而开宝六年乃命李昉卢多避王佑扈蒙分撰庙碑并遣孙崇望等诣诸庙书石并见尊崇易代之意礼志及长编不具此诏是此书收残补剜之功为不小矣

    长安志卷第一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