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志卷第二十

宋敏求 / 著投票加入书签

无错小说网 www.wucuo.org,最快更新长安志最新章节!

    县十

    三原

    三原县 【唐次赤西南至府一百一十里沅案元和郡县志同太平寰宇记云府正南五十里】 本汉池阳县之地案池阳县惠帝四年置应劭曰在池水之阳前秦苻坚于山?截嶭?子山北置三原护军以其地南有酆原西有孟侯原北有白鹿原是为三原 【沅案太平寰宇记此下有云属北地郡】 后魏大武太平真君七年罢护军置三原县属北地郡 【沅案此地形志缺载】 周地图记曰孝明孝昌三年萧宝寅逆乱关右毛洪宾立义栅捍贼庄帝永安元年于此置北雍州洪宾为刺史俗谓之洪宾栅其故城在县北五十五里 【沅案元和郡县志云五十五里太平寰宇记云四十五里旧作一十五里非】 又徙县于清水谷 【沅案谷旧作在以义推之当为谷】 又案魏书毛遐洪宾兄也亦有功于魏孝明诏析北地郡之三原县为建忠郡属北雍州以旌其兄弟功也周武帝建德二年郡废以三原县隶冯翊郡今县治西北三十一里三原故城是隋开皇三年以县隶雍州 【沅案此当云大业中属京兆郡】 唐武德四年徙治清谷南故任城改为池阳县六年又析故所改为华池县仍分置三原县隶北泉州贞观元年废三原县改华池为三原县隶雍州 【沅案唐书志云天授元年隶鼎州元年隶京兆府此皆缺载】 后唐同光元年隶耀州

    县境 【东西四十七里南北四十里】

    一十二乡管一百四十四邨 【唐二十乡开成五年析仁化乡隶富平县奉章陵会昌元年以高陵县清平乡来属奉庄陵有太平乡余不传沅案太平寰宇记云唐二十四乡又案臧希晏墓碑有云葬于三原县长坳乡此亦唐乡】

    丰元乡在县北管邨一十

    万寿乡在县北管邨八 【沅案于志宁墓碑有云葬于万寿乡即清池里又于大猷墓碑云夫人李氏合葬于万寿乡长坳之先茔】

    清水乡在县西北管邨一十九

    常平乡在县西南管邨一十八

    万福乡在县南管邨一十八

    从化乡在县西南管邨一十三

    修真乡在县西南管邨一十四

    务高乡在县东南管邨七

    神泉乡在县东管邨七

    龙池乡在县东管邨六

    新乐乡在县东管邨九

    奉节乡在县南管邨五

    县城周二里余一百二十步崇一丈

    山?截嶭?子山在县西北六十里

    尧门山在县西北三十二里 【沅案史纪秦本记云献公三十一年与晋战于石门正义引括地志云尧门俗名石门在雍州三原县西北上有路其状若门故老云尧凿山为门因名之武德中于此山南置石门县贞观中改为云阳县】

    天齐原在县西北二十里 【沅案元和郡县志云二十五里】 连山?截嶭?子山上有天齐祠

    清水谷河自县西北华原县界来经县西南入白渠东溉民田 【十道志曰一名鬼谷晋太康地记扶风池阳县有鬼谷先生所居今案此地即旧池阳之境而司马彪云鬼谷在嵩山虞喜志林在陇关裴秀雍州记云在池阳县诸说不同未知孰是】

    浊谷河自县西北华原县界来经县西一十五里谷口有大堰其水东流溉民田

    六辅渠汉书元鼎六年倪宽为左内史奏请穿六辅渠 【师古曰在郑国渠之东今尚谓之辅渠亦曰六渠也】 以益溉郑国旁高卬之田 【师古曰素不得郑国之溉灌者也卬谓上向也读曰仰】 图经曰此则于郑国渠上流南岸更开六道小渠以辅助溉灌耳今云阳三原两县界此渠尚存乡人名六渠亦号辅渠

    中白渠北白渠两渠水自正西云阳县界来经县通流过富平县界溉民田两白渠下斗门二十八 【北白渠四十白渠二十】

    黄白城在县西南十五里后汉李傕乱献帝幸长安三辅饥歉欲徙帝于池阳黄白城

    永安故城亦名洪宾栅在县北十五里后魏北雍州城也孝武永熙元年徙北雍州于宜州仍于城中置永安镇今在富平县界

    秦曲梁宫在黄白城内 【沅案水经注云浊谷水注郑渠又东历原径曲梁城北又东径太上陵南原下则城以宫名也】

    宝应金轮寺唐宝应年置在县东北一里余二百四十七步

    唐景皇帝永康陵在县西北十八里丰原万寿两乡大澹邨封内二十五里 【唐陵庙记在县西北三十里】

    高祖献陵在县东一十八里龙池乡唐朱邨 【沅案元和郡县志云十五里太平寰宇记同此】 封内二十里下宫去陵五里陪葬诸王一十六 【河闲王孝恭襄邑王神符清河王诞韩王元嘉彭王元则道王元庆郑王元懿虢王元凤酆王元亨徐王元礼滕王元婴邓王元裕鲁王元夔霍王元轨江王元祥密王元晓】 公主一 【馆陶】 功臣六 【楚将军贺兰公吴兴公彭城公钱巢公邱将军沅案邱将军会要云谭国公邱和是又案会要陪葬有楚国太妃万氏此缺载又案杨火?冏撰都督王湛神道碑云文明元年陪葬献陵诸书所无】

    敬宗庄陵在县西北五里太平乡胡邨封内四十里下宫去陵八里陪葬一 【悼怀太子沅案河南通志云敬宗陵在偃师县河南府志云有高宗御制碑考史云天佑元年正月昭宗迁洛敬宗无先葬偃师之理又敬宗于高宗十世孙不得有御碑】

    武宗端陵在县东一十里神泉乡腾张邨封内四十里下宫去陵四里陪葬一 【贤妃王氏沅案元和郡县志太平寰宇记又有于谨墓在县北十八里此不载】

    云阳

    云阳县 【唐次赤西南至府一百二十里】 本汉县昭帝置 【沅案昭帝所置乃云陵县非此敏求误】 属左冯翊古有云阳宫因以为名 【沅案史记秦始皇本纪韩非死云阳正义曰括地志云云阳城在雍州云阳县西八十里秦始皇甘泉宫在焉】 亦为美原县地 【沅案太平寰宇记作美阳县地其实皆误当云亦为云陵县地】 葢匈奴金人祭天之所也后汉末省县今县西北六十里古城即汉县也魏志曰司马宣王抚慰关中罢云阳县置抚夷护军及晋赵王伦镇长安复罢护军后氐羌反又立护军后魏太平真君七年罢护军别置云阳县属北地郡后周置云阳郡隋开皇初郡废唐武德元年析云阳县置石门县 【沅案史记正义引括地志云尧门山在雍州三原县西北武德中于此山南置石门县】 三年于石门县置泉州领石门温秀二县徙云阳县于南十五里治水冲城贞观元年废泉州省温秀县改石门县为云阳县改云阳县为池阳县属雍州省云阳以其地入池阳而改曰云阳天授二年以云阳置鼎州领云阳三原泾阳醴泉四县大足元年州废县隶京兆府 【沅案唐书志当云隶雍州】 后唐同光元年析隶耀州

    县境 【东西七十里南北一百二十里】

    五乡管七十四邨 【唐二十乡金?平泉古鼎三乡今析置淳化县有谷口乡余不传沅案太平寰宇记云旧十七乡】

    流金乡在县东南管邨一十二

    嵯峨乡在县北管邨一十八

    万善乡在县东管邨一十二

    武康乡在县西管邨一十八

    青龙乡在县南管邨一十四

    县城周二里余一百一十步崇九尺壕深二尺

    孟店镇在县东一十里

    梨园镇在金?乡王褒云阳宫记曰车箱坂下有梨园汉武筑之大一顷树数百株青翠繁密望之如车葢镇因名之 【沅案汉书音义曰云阳县东南三十里有棠梨宫是也】 唐李克用以并师讨邠岐驻军梨园寨皇朝淳化四年建为淳化县以云阳金?平泉古鼎三乡仍析山后甘延温丰威远三乡属焉 【案太子中舍黄观言此地山林深僻多聚盗贼遂建为县】

    折冲府

    水冲府 【在县西南三里】  仲山府 【在县西北四十里】

    嵯峨山一名山?截嶭山在县东北十里东西二十五里南北二十里汉书山?截嶭山在阳池县北师古曰俗呼嵯峨山是也音截啮云阳宫记曰东有慈峨山葢又名慈峨四夷郡县图记曰山顶有云起即雨人以为候昔黄帝铸鼎于此山下

    仲山在县西北四十里史记汉武帝获宝鼎于汾阴 【沅案此敏求以意改】 迎鼎至甘泉从行上荐之至中山晏温 【如淳曰三辅谓日出清济为晏晏而温也沅案史记作曣日??】 有黄云葢焉徐广云关中有中山非冀州者也云阳宫记曰宫南三十里有仲山未详古之何山山有竹箭生焉俗传高祖兄仲所居今山有仲子庙积旱祈之围此射猎则风雨暴至庙有一泉未曾水竭

    甘泉山一名石鼓原俗云磨石岭在县西北九十里周六十里关中记曰甘泉宫在甘泉山上汉书单于烽候以应甘泉即此山也又有甘水经县十道志曰甘泉水出石鼓西原

    车箱坂在县西北三十八里萦纡曲折单轨纔通上坂即平原宏敞楼观相属即趋甘泉宫道也

    泾水在县西南二十五里水经注曰经水东流历峡谓之泾峡 【沅案水经注无文太平寰宇记亦引之】

    冶谷河水自县西北淳化县界来经县嵯峨武康青龙等乡溉民田云阳宫记曰冶谷去云阳宫八十里封禅书所谓谷口是也其山出铁有冶铸之利因以为名入谷便洪潦沸腾飞泉激射两岸皆峭壁孤竖横盘坑谷凛然凝冱常如八九月中朱明盛暑当昼暂暄凛秋晚候缊袍不暖所谓寒门者也又曰入冶谷二十里有百里槐树树北有泉名曰金泉谷中有毛原监

    五龙谷水水经注曰五龙水出云阳宫西南 【沅案水经注无文】

    郑泉在县西四十里云阳宫记曰汉郑朴子真隐于谷口高节不屈耕于岩石之下名震京师时人因子真所居名为郑泉 【沅案此泉今在醴泉县界】

    金泉云阳宫记曰泉出数穴清彻无底雍州记曰有人饮此泉水见有金色从山中照水往取得金故名金泉 【隋志有走马泉】

    郑国渠

    大白渠自西南四十里泾阳县界取泾河水洪门六门三明来经县入三原县界溉民田

    六辅渠

    流金泊在县东北一十里

    古石蛇在县西北四十里

    汉故城在县西北六十里 【沅案史记正义引括地志及元和郡县志皆云在县西北八十里】

    云阳宫在县西北八十里今在淳化县界

    通天台在县西北八十一里 【沅案旧本作八十里非】

    振锡寺在县北一十五里嵯峨山上唐元和七年置径路神祠在甘泉山下汉书云阳县有休屠金人及径路神祠三所越巫卯?古襄??祠三所 【沅案卯?古字当为死?古今本汉书亦作卯?古非也】 孟康曰卯?古音辜磔之辜越人祠也襄??音穰屠音除音义曰匈奴祭天处本云阳甘泉山下秦夺其地后徙休屠右地郊祀志径路神祠祭休屠王也

    汉武帝庙在县西 【沅案太平寰宇记云在县西北一百里】

    汉昭帝赵太后云陵 【文颖曰倢伃先葬于云阳是以就云阳为陵师古曰在甘泉宫南今土俗人呼为女陵】 在故县南 【沅案史记正义引括地志云在云阳县西北五十八里】 汉书钩弋赵婕妤昭帝母也史记曰钩弋夫人死云阳暴风扬尘 【沅案此亦节本文】 三秦记曰钩弋夫人居甘泉宫三年不反遂即葬之名曰思合墓昭帝即位追尊为皇太后发卒二万人起云阳邑三千户列仙传曰钩弋夫人齐人姓赵少好清净病卧六年右手拳饮食少望气者云东北有贵人推而得之召到姿色甚佳武帝反其手得玉钩而手寻展遂生昭帝后武帝害之及殡尸香一月昭帝即位更葬之棺空但有丝履云阳记曰钩弋夫人从至甘泉而卒尸香闻十余里葬云阳武帝思之为起通灵台于甘泉宫有一青乌集台上往来至宣帝乃止

    唐德宗崇陵在县北一十五里 【陵庙记在县东北三十里】 嵯峨乡化青封内四十里下宫去陵五里

    宣宗贞陵在县西北四十里 【陵庙记在县西十五里】 小王山谷口乡邓邨封内一百二十里下宫去陵十里 【沅案太平寰宇记有李陵母冢在县西北一十五里此不载】

    同官

    同官县 【唐畿西南至府二百一十里】 本汉祋祤县之地 【上音地活反下虚羽反】 属左冯翊晋为频阳县 【沅案史记秦纪云厉共公二十一年初县频阳正义曰括地志云频阳故城在雍州同官县界故频阳县城则频阳秦县也】 十六国春秋曰苻坚于祋祤城东北铜官川置铜官护军后魏太武太平真君七年罢护军置铜官县属北地郡庄帝永安元年属宜君郡后周武帝建德四年自今县东南十里同官故县徙于今治同字旧从金至是除金止作同字隋开皇二年改宜君郡为宜州以县属焉大业二年省宜州以县隶雍州唐贞观初又属宜州十七年州废复来属天授二年又隶宜州大足元年还雍州梁开平三年自京兆府析隶同州后唐同光元年隶耀州

    县境 【东西一百三十里南北八十三里】

    四乡管二百三邨 【唐六乡】

    丹青乡在县东管邨六十二

    神水乡在县北管邨六十三

    永宁乡在县南管邨四十一

    喜化乡在县西南管邨三十七

    县城周一里无城壁

    黄堡镇在县南三十里

    文王山在县西四十里

    马栏山在县北 【沅案今字亦作兰山在今县北三十里】

    三泉山在县东南三十二里

    白马山在县西北 【沅案山在今县西四十八里】

    女回山在县境 【沅案新唐志回作回又案地形志石保有回女山疑即此俗方志云在今县北四十里又案地形志有关山石盘山】

    同官川水在县北五十里自坊州宜君县界来经县南流入华原县界水经注曰同官水出祋祤城东北而西南经同官川谓之铜官水 【沅案水在今县东北一里左合一水】

    雄同川在县东四十里西南与同官川水合流入华原县界

    雷平川水在县西北五十里入同官川水 【沅案水在今县西北二十里五恐当作二】

    乌泥?土川水在县东二十五里入蒲城县界 【沅案水在今县东北十五里】

    汉井泉水在县东北三十里南合入乌泥?土川水 【沅案水在今县东北三十二里】

    大石盘川水在县东北五十里马栏山北东流入坊州宜君县界 【沅案水在今县北三十里】

    亭子泉在县东一里

    柏榆泉在县西南一里

    弩台二 【一在县北一里一在县西南一里】

    高山女华神庙在县北四十里 【沅案太平寰宇记云三十里】 其山层峰秀出每有大风雷多从华岳至此旧说华岳女君在此山上人因立祠每水旱祷祈有验焉

    美原

    美原县 【唐畿西南至府一百八十里】 本秦汉频阳之地属左冯翊汉书频阳秦厉公置 【沅案史记厉共公二十一年为县】 应劭曰在频水之阳旧县在今县南三里频阳故城是 【沅案元和郡县志云在西南三里又案频阳二汉晋后魏俱属冯翊】 周地图记曰苻秦时于此置土门护军后魏太武太平真君七年罢护军地入同官县宣武景明元年省频阳县分铜官县置土门县属北地郡因县界频山有土阙状似门故曰土门元和郡县图志曰频阳县以县西北十一里有频山秦厉公于山南立县故曰频阳又频山有二土阙状似门故曰土门隋大业二年省义宁二年复置属宜州唐贞观十七年咸亨二年又割富平华原及同州蒲城县置美原县于土门县 【故龙图阁直学士赵公师民以为王翦请美田翦频阳人美原葢取美田以名也】 天授二年又置宜州县仍隶焉大足元年还雍州天复中 【沅案新唐书云天佑二年】 李茂贞墨制以县为鼎州梁正明初改为裕州隶崇州后唐同光元年复为美原县属雍州

    县境 【东西五十六里南北三十三里】

    四乡管七十一邨 【唐十二乡元和元年析义林旌义二乡隶富平县奉丰陵十五年析龙原乡隶奉先县景陵余不传】

    永定乡在郭下管邨二十一

    通关乡在县西二十里管邨一十一

    勾龙乡在县西北一十里管邨一十六

    频阳乡在县西南一十五里管邨二十二

    县城周二里余八十步崇一丈五尺

    频山在县北一十八里秦将王翦此县人

    石迭山在县北一十五里

    万斛山在县东北二十里

    金粟山在县北一十五里

    玉镜山在县西北一十里

    明月山在县西北二十里

    玉女山在县西三十五里

    大石谷??闲在县北一十五里

    小石谷??闲在县北一十里

    勾谷??闲在县西北一十五里

    三泉谷??闲在县西北上三十里

    梁邱??闲在县西四十五里

    频阳故城在县西南五里 【沅案元和郡县志云三里太平寰宇记云南三里前敏求亦云南三里】 周六里余一百五十步

    广武城南卤原案后魏地形志属频阳县

    灵集观在县西三十五里

    鸣凤寺在县东门外二百步

    化城寺在县西北二十里明月山上

    真寂寺在县西四十五里邑子山上

    频山神庙在县西二十五里

    秦王翦庙在县东南一百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