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卦第四

佚名 / 著投票加入书签

无错小说网 www.wucuo.org,最快更新名家批注周易最新章节!

    文明启蒙

    蒙卦寓意启蒙,说明教育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

    【题解】

    人类由混沌初开的萌芽期,到告别野蛮的启蒙期,是一大历史进步。这一时期人们穿衣习礼,设国立君,进入社会分化,分工合作的奴隶社会。在这一人类社会从早年犹如西方《圣经》所说的亚当、夏娃赤身裸体,不知羞耻的初始蛮荒时代,逐步变为野蛮抢掠,生俘强虏,蛮不讲理,无法无天的野蛮时代,再走向告别蒙昧的文明时代,人类最需要修养的道德是什么呢?

    更多好书分享关注公众号:sanqiujun

    “蒙”的原意为蒙蔽,昏暗,引申出去就有了蒙昧、蒙骗、愚蒙、童蒙、开蒙、发蒙、启蒙诸义。蒙而不化,愚而文盲,则需要启蒙。启蒙是古代光辉教育思想的结晶,更是古代民族文化建设与传播的圭臬,也是《易经》蒙卦的主德。蒙卦坎下艮上,水在山下,如《象传》所言,是“山下流出泉水的象征,它给君子的启示是,要行为果断,育人育德,循循善诱”。这就是启蒙者要以言必信,行必果的嘉行,培育受启蒙者良好的品德。它体现出中华民族身正为范,学高为师的教育思想。它也即是修养蒙德的真谛:文明启蒙,告别野蛮。

    《易经》对启蒙教学的真知灼见,还可见于其爻辞对各个启蒙的具体阶段及其做法的精炼概括,其丰富的启示值得仔细玩味。

    【原文】

    蒙①,[高亨《周易古经今注》:“本卦蒙字皆借为曚,以喻愚昧无知之人。”]亨②。匪③我求童蒙,[高亨《周易古经今注》:“年幼面无知者,谓之童蒙。”]童蒙求我。初筮④告,再三渎⑤,渎则不告。利贞⑥。[王弼注:“‘蒙’之所利,乃利正也。夫明莫若圣,昧莫若蒙。蒙以养正乃圣功也。”]

    【注释】

    ①蒙:卦名。卦义:蒙昧,微弱,幼稚等。

    ②亨:亨通顺利。

    ③匪:通“非”,不。

    ④筮:名词指占问时所用的工具,动词指用蓍草或竹签进行占问摆卦的过程。

    ⑤渎:亵渎。

    ⑥贞:正。

    【译文】

    蒙卦象征蒙昧,具有亨通顺利的德性。并不是我要去求蒙昧的人们来受教育,而是人们来求教于我。初来时诚恳求教便施以教诲,如果接二连三地滥问,就是亵渎了神灵,如此则不再施教。这卦利于守持正道。

    【解说】

    蒙通“萌”,幼小之貌。引申有童蒙、蒙蔽、蒙昧、启蒙等意思。屯卦意味着始生阶段,而蒙卦意味着幼稚发蒙阶段。

    此卦首先要求儿童要主动求学好问,这样的儿童真是孺子可教,“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利贞。”是强调求学要诚心,否则三心二意就是亵渎师道尊严了,利贞,人求卦祷告非常郑重,要举行净身、戒、焚香等仪式,是为利贞。

    【原文】

    《彖》曰:蒙,山下有险①,险而止,蒙。蒙,“亨”②,以亨行,时中③也。“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志应④也。“初筮告”,以刚中也。“再三渎,渎则不告”,渎蒙也。蒙以养正,圣功⑤也。[朱熹《周易本义》:“以卦体释卦辞也。九二以可亨之道,发人之蒙,而又得其时之中,谓如下文所指之事,皆以亨行而当其可也。”]

    【注释】

    ①山下有险:指蒙卦,艮为山,坎为险。

    ②亨:通。

    ③时中:得其时又得其中。

    ④应:响应,感应。

    ⑤功:功业,最有价值的事业。

    【译文】

    《彖传》说:蒙昧,犹如高山下有险阻,遇到危险而停止下来,所以蒙昧不明。蒙卦象征蒙昧,具有“亨通顺利之德性”,说明行动要把握时机,中庸适当。“不是我要去求蒙昧的人们来受启蒙教育,而是人们求教于我”,是由于志趣相应。“初来时诚恳求教便施以教诲”,是因为他心存刚毅,符合中庸之理。“接二连三地滥问,就是亵渎神灵,如此则不再施教”,因为这样便亵渎了启蒙的初衷。启蒙是为培养纯正无邪的品质,这是造就圣人的成功之路。

    【解说】

    蒙卦虽蒙昧未开,但正是新生命快速发育成长时期,生命力非常旺盛,称得上“蒙亨”。其下卦为坎为险,上卦是艮山,表示阻止,能遇险而止,表明“蒙亨”虽不及“乾亨”广大奔放,但也平稳。坎的中爻是刚爻,取其中正,所以说亨行时中。古代的教育不普及,往往只有贵族才能受到教育,特别是良好的教育,所以把教育看得很神圣,不可“渎蒙”。启蒙教育就是要培养儿童正道言行,这是神圣的功德。

    【原文】

    《象》曰:山下出泉①,蒙。君子以果②行育德。[李鼎祚《周易集解》引包曰:“果,谓果敢决断也。”]

    【注释】

    ①山下出泉:蒙卦,上艮为山,下坎为水泉,因而说“山下出泉”。

    ②果:果敢,坚决。

    【译文】

    《象传》说:高山下流出清泉,象征着渐启蒙昧。君子有鉴于此,就要坚持果断决定自己的行动来培育美德。

    【解说】

    蒙的卦象上艮为山,下坎为水,称为山水蒙。可视为山下出泉,人们取义为“果行育德”,可能是因为看到山泉涓涓细流,清澈明快,源远流长,不可限量。蒙有弱小的意思,如蒙蒙亮、蒙蒙细雨。所以感到“蒙”正像是山泉蒙蒙初开,一派天然,发展无限,所以君子要果行育德,做好启蒙教育。

    【原文】

    初六,发①蒙,利用刑人②,用说③[焦循《易章句》:“说读如脱去之脱。”]桎梏④。[《说文》:“桎,足械也;梏,手械也。”]以往⑤吝。

    《象》曰:“利用刑人”,以正法也。

    【注释】

    ①发:启发。

    ②刑人:刑通“型”,刑人意即定型、规范人。

    ③说:通“脱”,解脱,摘除。

    ④桎梏:指木制的刑具。

    ⑤以往:向前继续发展。

    【译文】

    初六,启发蒙昧,应当树立典型教育人,从而使人免犯错误。超出这个限度必然会留下遗憾。

    《象传》说:“利于树立典型教育人”,以是为了人遵循正确法则。

    【解说】

    发蒙意即启蒙,教育是用来规范人的,刑通“型”,“刑人”意即规范人,使儿童读书明理,以避免将来牢狱之灾。“用说桎梏”中“用”当“以”讲,说通“脱”,桎梏是代刑具,借指触犯刑律。初六往上五个爻恰像桎梏,是两个刚爻夹着三个阴爻。不可往前,否则有害。下卦坎代表水,水最平,象征法律,所以象辞中说道:“树立规范来端正法规。”

    【原文】

    九二,包蒙①吉。[孔颖达《周易正义》:“包谓包含。”]纳妇②吉。子克③家。[杜预注:“克,成也。”]

    《象》曰:“子克家”,刚柔接④也。

    【注释】

    ①包蒙:指对蒙昧无知的儿童应当爱护教育。包,包容。蒙,指处于蒙昧阶段的儿童。

    ②纳妇:娶媳妇。

    ③克:胜任。

    ④刚柔接:这是以九二的爻位为言的。九二是阳爻,上面是六三阴爻,故言刚柔相接,比喻男女相配,家内和顺。

    【译文】

    九二,包容蒙昧,可获吉祥。迎娶贤妻,可获吉祥。儿子能担负起家庭之责。

    《象传》说:“儿子担负起家庭的责任”,说明他与妻子能阴柔阳刚调和相应。

    【解说】

    “包蒙”意即包容,九二爻与九三、九四爻组成互卦震,震代表长子,九二爻为刚爻居中,表明长子已经当家做主,以刚节制它周围三个柔爻(刚柔节也),且刚柔相济,故吉。克意为成,克家即成家。这里谈到长子成家、治家,同修身然后齐家的思想一致。

    【原文】

    六三,勿用①取②女。[陆德明《经典释文》:“取,本又作娶。”]见金夫③,[王弼注:“刚夫。”]不有躬④,无攸⑤利。

    《象》曰:“勿用取女”,行⑥不顺也。

    【注释】

    ①勿用:不可。

    ②取:通“娶”。

    ③金夫:对男子的美称。

    ④不有躬:意指自己控制不住自己。躬,身,自己。

    ⑤攸:所。

    ⑥行:行为,作为。

    【译文】

    六三,不宜娶这样的妻子。她眼中所见只是富有的男子,而不顾自身体统,这种女人娶回家没有什么好处。

    《象传》说:“不宜娶这样的妻子”,说明她的行为不合礼节,若娶回则诸事不顺。

    【解说】

    六三爻仍然谈齐家,六三爻为柔爻居刚位,首先不正。下卦坎变坤为身、为躬,躬就是自身,坎变坤,所以说“不有躬”,她应当同上九相应,却见到九二爻居中,有权有势(象征金夫),就失身于他,这种势利女人行不顺也,不能娶。取通“娶”,娶了这种女人没什么好处(无攸利),“攸”意为“所”,前面卦中爻辞里“有攸往”,意思就是有所往(行动)。

    【原文】

    六四困蒙,[高亨《周易古经今注》:“困蒙,愚昧无知之人处困窘之境。”王弼注:“困于蒙昧不能比贤以发其志”]吝①。

    《象》曰:困蒙之吝,独远实②也。

    【注释】

    ①吝:困难,忧患。

    ②实:诚实。

    【译文】

    六四,处于困境之中的蒙昧之人,很艰难。

    《象传》说:困境中的蒙昧之人很艰难,说明了他远离现实生活了。

    【解说】

    六四阴爻与初六阴阴不应。同左右两旁也是阴阴不应,距离阳爻最远,阳代表实,阴代表虚,所以在蒙卦里六四爻是独远实也,故“困蒙”,这里蒙有遮蔽、覆盖之意。柔爻不像刚爻具有独立果敢的力量。需要有刚爻的支持帮助。其实就是刚爻在不合适的时候,也要“利见大人”以寻求帮助。

    【原文】

    六五,童蒙①,吉。[王弼注:“以夫阴质,居于尊位,不自任察,而委于二。付物以能,不劳聪明,功斯克矣,故曰‘童蒙吉’。”]

    《象》曰:童蒙之吉,顺以②巽③也。

    【注释】

    ①童蒙:与卦辞的童蒙同义,指年幼而蒙昧的小孩。

    ②以:而。

    ③巽:服从,谦逊。

    【译文】

    六五,幼童幼稚蒙昧,吉祥。

    《象传》说:“幼童幼稚蒙昧的吉祥”,指他恭顺谦逊容易学习。

    【解说】

    儿童虽蒙顿未开,但天性纯真,中国哲学推崇返璞归真,所以童蒙为吉兆。六五柔爻柔顺地进入尊位,达到返璞归真的至高境界。巽代表风、木,也有柔顺之意。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十分崇尚“赤子”说,他认为,南唐后主李煜身处宫中,受社会影响较少,才能够保持“赤子”之心。当然,纯真的天性要以“性本善”为基础。在前面的各爻中,“蒙”并不顺利,而此时生“童”,意为新的阶段到来,摒除了以往的过失,是为大吉。

    【原文】

    上九,击①蒙,[王弼注:“处蒙之终,以刚居上,能击去童蒙,以发其昧者也。故曰‘击蒙’也。”]不利为②寇③,利御④寇。

    《象》曰:利用御寇,上下顺也。[朱熹《周易本义》:“御寇以刚,上下皆得其道。”]

    【注释】

    ①击:攻击,击倒。

    ②为:治理。

    ③寇:攻击。

    ④御:防御。

    【译文】

    上九,打击蒙昧,不利于用过激之法,而有利于用刚强的态度防止外来邪恶。

    《象传》说:“有利于采用刚强的态度防止外来邪恶”,因为施教和受教者顺应同心。

    【解说】

    一般到上九或上六的位置亢而不吉利,但此处上九下面紧接着三个柔爻,组成互坤,坤为顺、跟从,所以上九有率众之象。上九本与六三相应,但六三投靠金夫九二不应,六三所在下卦为坎,坎为寇,与上九不应,所以上九不利为寇,上九所在艮卦代表止、代表手。击蒙,以手击打阻止盗寇,得到众人响应,所以“利御寇”,且“上下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