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夷卦第三十六

佚名 / 著投票加入书签

无错小说网 www.wucuo.org,最快更新名家批注周易最新章节!

    韬光养晦

    明夷卦告诉我们在形势不利时要韬光养晦。

    【题解】

    离下坤上的“明夷”,从易学卦理看是火在地下之象,有如火山即将爆发,滚烫熔岩在黑暗沉重的地壳下聚集涌动,等待喷出地面之前那沉寂闷热局面,一种易使人冲动受害而不得不防的形态。针对这种形态和局面,明夷卦辞提出了“光明隐藏,易受伤害的时期,有利于艰苦奋斗走正路”的忠告。也即,在黑暗笼罩的时候,要明白时势,韬晦隐光,避害远祸,修养明德,以保持坚定正确的方向,继续艰难行进,这样做是有利的。根据易家卦序的精义,前进过快会受伤,所以接着晋卦的是明夷卦。疮痍就是伤害的意思。从社会规律看,在不利条件下,尤其是在功劳威望突出,连连晋升,春风得意,位重权高,遭到嫉恨和打击时,不能不知道“明夷”之德。它知于明,行于隐,故也可将明夷之德称之为明德,或者隐德。明德与隐德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明而后隐,是真明善隐,隐而不害,不失其明;不明而隐者,虽隐而不明,德薄行浅;明而不隐者,遭害遇难,绝非真明;不明不隐者,则徒受其害。看起来,明夷之德主张的是明哲保身,似乎消极,但实际是在政治、经济、军事形势不利时的一种积极保全手段,与“遯德”有异曲同工之妙。

    【原文】

    明夷①,[李鼎祚《周易集解》引郑玄曰:“夷,伤也。日出地上,其明乃光。至其入地,明则伤矣,故谓之‘明夷’。”]利艰贞。

    【注释】

    ①明夷:卦名。卦义:光明消失,日在地下运行,黑夜,地下之火,明入地中,伤,灭等。

    【译文】

    明夷卦象征光明损伤,利于在艰难中坚守正道。

    【解说】

    明夷,上坤地、下离明,“明”是火是光,“夷”是平是伤。明在暗中,明而有伤,就叫“明夷”。因为光明的行为会受到伤害,君子在此充满忧患的时代困境中,就要知艰难而不失正道(利艰贞),收敛锋芒,以晦养明,忍耐但不屈服。

    【原文】

    《彖》曰:明入地中①,明夷。内文明而外柔顺②,以蒙大难,文王③以之。[李鼎祚《周易集解》引虞翻曰:“以,用也。”]“利艰贞”,晦④其明也,内难而能正其志,箕子⑤以之。

    【注释】

    ①明入地中:明夷卦,下离上坤。离为火、为日,处于在坤“黑地”之下,因而说“明入地中”。

    ②内文明而外柔顺:这也是以“明夷”卦的卦象为说的。离表文明,坤表柔顺,离在下而坤在上,也就是离在内而坤在外,所以说“内文明而外柔顺”。

    ③文王:指周文王,曾经被殷纣王囚禁于羑里(今河南汤阴北)。

    ④晦:遮盖,隐藏。

    ⑤箕子:商朝贵族,曾向纣王进谏,反被囚禁。

    【译文】

    《彖传》说:光明潜入大地中,象征光明损伤。内守文明的美德,外显柔顺的情态,可以承受大灾大难,当年周文王被纣囚禁时即以这种方式渡过危难。“利于在艰难中坚守正道”,说明要收敛光芒,身陷萧墙之难而仍旧秉正守志,箕子以巧妙地隐晦自己的聪明才智而自守正态的方式对待的。

    【解说】

    明夷内卦离为文明,外卦坤为柔顺,所以要“内文明而外柔顺”。蒙,遭受。大难,此指文王遭囚禁。“文王以之”,即文王内怀文明之德而外有柔顺之性蒙受纣王囚禁之大难。晦其明:明夷上坤为晦,下离为明,外晦内明。“内难而能正其志”,箕子为商纣王伯父,纣王昏暗,故曰“内难”。“正其志”,指箕子装疯不改其志的行为。明夷离明在内,且离三爻阴阳位置都得正,故曰“正其志”,表示艰难而不失其正。

    【原文】

    《象》曰:明入地中,明夷。君子以莅①众,[王弼注:“莅众显明,蔽伪百姓者也。故以蒙养正,以明夷莅众。”]用晦而明②。

    【注释】

    ①莅:治理,掌管。

    ②用晦而明:用韬晦而求明朗。

    【译文】

    《象传》说:光明潜入大地中,象征光明损伤。君子当效法于此,在治理众人时大智若愚,从而更显出其道德的光明。

    【解说】

    明夷卦,上为坤地,下为离日,称作地火明夷。“明入地中”,暗中有明,是明夷之象。莅,莅临,君子于此感知:临众治事如果明察秋毫,就可能用明太过,惊世骇俗,容易遭到毁谤。所以对大众就“用晦而明”。晦明是一种韬明,外晦内明,对许多是是非非包容和合但不混同。

    【原文】

    初九,明夷于飞,[欧阳维诚《周易新解》:“于飞,正在飞。”]垂其翼①,君子于行,三日不食。有攸往,主人有言②。

    《象》曰:“君子于行”,义不食也。[孔颖达《周易正义》曰:“‘义不食也’者,君子逃难惟速,故义不求食也。”]

    【注释】

    ①明夷于飞,垂其翼:此“明夷”,指日落日西山进入黄昏的时候。下离为难,上坤像野鸡一扇扬着的翅膀,而离下不见另一翅膀,因而说“于飞垂其翼”。

    ②言:斥责。

    【译文】

    初九,光明损伤时飞翔,羽翼低垂,君子仓皇出走时,三日吃不上饭也不要停步。到了所去的地方,又受到主人责备。

    《象传》说:“君子仓皇出走时”,说明坚持正义而舍弃俸禄,不食不义之食。

    【解说】

    这一爻是说邪恶残害正义,明德被创伤,君子受伤出奔的情况。“垂其翼”,表明飞走的艰难,君子离开不义的主人逃亡,难免穷困,会三天没有吃的。主人肯定要非议、怨恨或挽留(主人有言),但君子决意不食这个主人的俸禄了(义不食也)。土尔扈特部东归之路就是这样一种情形。

    十八世纪,生活在伏尔加河流域的土尔扈特部人民不堪忍受沙皇的压迫,经讨论,首领渥巴锡决定东归。他决定率领右岸的三万余户立即行动。

    土尔扈特东归的消息,很快传到了圣彼得堡。沙皇俄国女皇立即派出大批哥萨克骑兵,去追赶东去的土尔扈特人。同时把留在伏尔加河左岸的一万余户土尔扈特人严格监控起来。东归的队伍,穿过了伏尔加河和乌拉尔河之间的草原。走在外侧的一支土尔扈特队伍,被哥萨克骑兵追上了。经过激战,九千多名战士壮烈牺牲。一路上除了要经历残酷的战斗,土尔扈特人还遭到严寒和瘟疫的袭击。可见,“弃暗投明”的复归之路实在艰难。但他们依然坚持信念,真可谓“义不食”!

    【原文】

    六二,明夷,夷①于左股②,用拯马壮吉。[陆德明《经典释文》:“拯救之拯。”]

    《象》曰:六二之吉,顺以则也。

    【注释】

    ①夷:伤。

    ②股:大腿。

    【译文】

    六二,光明损伤之时,左腿受伤,用强壮的马脱离险境,可获吉祥。

    《象传》说:六二的吉祥,是因为顺应局势而又能守持法则。

    【解说】

    六二居互坎体(二三四爻),坎中刚,为脊身健美的马。此爻说六二受伤已经行动困难,但有好马来救助代步。坎水平为法,“顺以则也”,是说六二随顺但有法则,表面顺从但不沆瀣一气。六二所以吉祥,是因为阴爻居阴位,又在中位,柔顺中正,能够遵循法则的缘故。

    【原文】

    九三,明夷于南狩①,[李鼎祚《周易集解》:“冬猎曰狩也。”]得其大首,不可疾贞。

    《象》曰:南狩之志,乃得大也。

    【注释】

    ①南狩:到南方巡狩征伐。

    【译文】

    九三,光明损伤时在南方巡狩征伐,俘虏罪魁祸首。不能操之过急,这才正确。

    《象传》说:在南方巡狩征伐表现出的志向,能够大施抱负。

    【解说】

    九三居离体的上部,离为火,南方也为火,离在方位上取位于南。狩猎在古代常借指战争,上坤为田地为国邑为狩猎地,九三与上六正应,所以向南征进可以俘获大的首领。但九三以阳用阳,戒在于操之过急,故“不可疾贞”。

    天下无道,地火燃烧,志士要以光明征服黑暗,等待举行大义的时机。历史上周武王伐纣就是一再说服起事诸侯,等到时机成熟才进行征伐并获得成功的。

    【原文】

    六四,入于左腹,获明夷①之心,于出门庭。

    《象》曰:“入于左腹”,获心意也。

    【注释】

    ①明夷:光明。

    【译文】

    六四,要深入左方腹部,探获光明损伤的内中情况,并毅然走出门庭。

    《象传》说:“深入左方腹部”,是为了探获内中情况。

    【解说】

    六四居互震(三四五爻)为出为左。上坤为腹。六四居互坎(二三四爻),坎为心,即人们常说的“心坎”。此爻说君子了解到了昏君的腹心,知道已经无药可救,大势无可挽回,就出走了。商纣王时期,贤臣微子劝谏纣王不听,不愿一同灭亡,就出走隐退了。

    【原文】

    六五,箕子之明夷,[李鼎祚《周易集解》引马融曰:“箕子,纣之诸父,明于天道、《洪范》之九畴。”]利贞①。

    《象》曰:箕子之贞,明不可息也。[孔颖达《周易正义》曰:“‘明不可息也’者,息,灭也。《象》称‘明不可灭’者,明箕子能保其贞,卒以全身,为武王师也。”]

    【注释】

    ①贞:纯正。

    【译文】

    六五,箕子在光明损伤时明智逃避,是有利而正确的。

    《象传》说:箕子坚守正道的做法,说明光明不会熄灭。

    【解说】

    纣王暴虐,箕子不能挽回,又不忍离去,就装疯,伤害自己以避祸,所以说“箕子之明夷”,就是自己将自己的明德伤害以守正的意思。箕子的固守正义,说明光明不可熄灭(明不可息也)。六五居上卦坤中,坤三爻皆阴,是最黑暗的时候。

    【原文】

    上六,不明晦①,初登于天,后入于地。

    《象》曰:“初登于天”,照四国也。“后入于地”,失则也。

    【注释】

    ①晦:阴暗。

    【译文】

    上六,天空晦暗不明,起初升上天空,最终坠落地下。

    《象传》说:“起初升上天空”,说明光明普照四方。“最终坠落地下”,说明违失正义以至失败。

    【解说】

    上六是纯阴的上卦的最后一爻,亦即昏暗达到极点。前面五爻都是明而晦,为始晦而终明。上六是“不明晦”,就是表面非常光明而内在本质晦暗到极点。这一爻,指纣王暴虐,开始登上像天一般高的地位,光芒四射,威震四方,最后堕落到地中,是因为违背了正义的原则,终于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