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卦第四十

佚名 / 著投票加入书签

无错小说网 www.wucuo.org,最快更新名家批注周易最新章节!

    解除苦难

    解卦意味着苦难的解除,束缚的解脱。

    【题解】

    中国古代有“解民于倒悬”的赞语。在易家眼里,解卦就意味着苦难的解除,束缚的解脱,人民的解放,是动而脱险的卦象。解卦下位为坎,是大水、暴雨、深陷、危险之象,上位为震,是鸣雷、躁动、草木万物破土穿壳而出,欣欣向荣之象,坎下震上,其寓意正是天地交合,雷鸣雨降,人民得救于水火之中的欢欣景象。《序卦传》则认为,万物不可以始终都受到阻难,所以接着蹇卦的,正是解决困难的解卦。解决就是缓解困难的意思。应该说,在古代等级森严,刑法苛厉,下层百姓动辄获咎,惨遭刑罚囚禁的黑暗岁月,易家注重解时,提倡解德,使众多被判有罪者得到解脱释放,重获人身自由的主张,还是很有进步意义的。以古鉴今,按照先哲关于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使自己得到真正解放的远大理想,如果我们在制定和执行法规条律时,宽严结合,恩威并重,对敌对阵营的俘虏,对违法的初犯者、误犯者、偶犯者等一切情有可原者,惩教结合,软硬兼施,予以宽大处理;对确实悔改者、将功赎罪者则予以解押释放,以儆后尤,想必是颇合古人易道与解德之旨的。

    【原文】

    解①。[朱熹《周易本义》:“解,难之散也。”]利西南,无所往。其来复吉。有攸往,夙②吉。

    【注释】

    ①解:卦名。卦义:指解开,解下来,剖开,解剖,解脱,解除,缓解等。

    ②夙:早。

    【译文】

    解卦象征解除困难,西南方有利。没有事情不必前往,回到原地安居可获吉祥。出现危难当迅速前往,及早行动吉祥。

    【解说】

    解卦由震上坎下两卦象组成。内卦坎是险,外卦震是动,是行动走出困难之外,解除困难之象,所以卦名为解。解卦与蹇卦是爻位相反的正覆卦(综卦),蹇是难,解就是解决或缓解困难。

    【原文】

    《彖》曰:解,险以动①,动而免乎险,解。解“利西南”,往得众也。“其来复吉”,乃得中②也。“有攸往夙吉”,往有功也。天地解而雷雨作③,[李鼎祚《周易集解》引荀爽曰:“谓乾坤交通,动而成解卦,坎下震上,故‘雷雨作’也。”]雷雨作而百果草木皆甲坼④。解之时大矣哉![王弼注:“无所而不释也。”]

    【注释】

    ①险以动:解卦,下坎上震,坎“陷”、震“动”。

    ②乃得中:坎居上,其主爻居五正中之位。

    ③作:发作,兴起。

    ④甲坼:种子萌芽外壳裂开。

    【译文】

    《彖传》说:解卦象征身陷险境而努力行动,行动而能脱离危险,这就是解除困难。解除困难“利于往西南方走”,前往必得民众之拥戴。“回到原地安居可获吉祥”,因为修养中正之德。“出现危难当迅速前往,及早行动吉祥”,说明前往解难可以建功。天地解脱危机于是雷行雨降,雷行雨降而万种物种破壳而出萌发新芽。解除困难的因时制宜的意义太伟大了!

    【解说】

    解卦上震动下坎险,表明坎险震动得以免除,西南是坤所在方向。九四所在相当于坤的初爻的位置,前临重阴(两个阴爻相连)、阳遇阴则通则相得,故“利西南”且“得众”(阴爻)。六五往上遇阴而窒,故“无所往”。就又来到相应的中爻九二(其来复吉,乃得中也)。夙,即早晨。坎离卦象相对,离为火为明,坎为水为暗为夜,九二在坎为夜,六五在震为出为晨。九二往六五则是由夜及晨而天明。故“夙吉”、“有攸往”、“往有功也”。上震为雷,下坎为水,雷水即是雷雨,雷雨发生则天地开解。“甲”是皮。震动故“甲坼”,百果草木都破土而出。解的意义太重大了!

    【原文】

    《象》曰:雷雨作①,解。君子以赦②过宥③罪。

    【注释】

    ①雷雨作:观解卦,上震为雷,下坎为雨,天上打雷下雨,地上流水成河,因而说“雷雨作”。作,兴起。

    ②赦:免除刑罚。

    ③宥:宽恕。

    【译文】

    《象传》说:雷行雨降,象征解除困难。君子当效法于此,多施恩泽,赦免过失,宽恕有罪之人。

    【解说】

    雷雨大作则万物得以解释,称雷水解。坎之险恶,因震而动出,得到解除。君子于是悟到要赦过宥罪。

    【原文】

    初六,无咎。

    《象》曰:刚柔之际①,义②无咎也。

    【注释】

    ①刚柔之际:即刚柔相接,这是以初六的爻位爻象为说的。初六为阴爻,上面九二是阳爻,阴阳相依,即刚柔相接,所以说“刚柔之际”。

    ②义:通“宜”,应该。

    【译文】

    初六,没有过错。

    《象传》说:初六与上卦的九四阴阳相应,就解除困难的道理看必然没有过错。

    【解说】

    “义”在此当宜讲。初六柔爻,与上卦的九四阴阳刚柔正应,初六上方为九二阳爻,初六承阳,刚柔交际。初六承阳有应。虽然以阴居阳位失位。也应该没有咎害。

    【原文】

    九二,田①获三狐,得黄矢②,[欧阳维诚《周易新解》:“黄]矢[,黄铜做的箭头。”]贞吉。

    《象》曰:九二贞吉,得中道也。

    【注释】

    ①田:狩猎。

    ②黄矢:黄色的箭头,指铜箭头。

    【译文】

    九二,田猎获得多只狐狸,并得到黄铜箭头,坚守贞正品德是吉祥的。

    《象传》说:九二坚守贞正品德是吉祥的,是因为居守中正不伪之道。

    【解说】

    黄为中色,矢为箭为直,黄矢,即中直,即是六五。九二与六五正应,所以“贞吉”,“得黄矢”,即得中道。狐是迷惑人的动物,象征小人。这一卦有四个阴爻,除了在君位的“六五”之外,还有三个阴爻,即是三狐。二位为地上位,相当于田野(乾卦九二爻辞:见龙在田)。初六、六三阴爻只能俯首于刚健守中的九二。上六遥远,但九二与六五相应,可以上到五位以擒获。初六借助阳的力量来自保,九二有力且借助中直的力量则收获巨大。

    【原文】

    六三,负①且乘②,[欧阳维诚《周易新解》:“负,以背载物。”]致寇至。贞吝③。

    《象》曰:“负且乘”,[孔颖达《周易正义》:“乘者,君子之器也。负者,小人之事也。”]亦可丑④也。自我致戎⑤,又谁咎⑥也?[孔颖达《周易正义》曰:“‘自我致戎,又谁咎也’者,言此寇虽由已之招,非是他人致此过咎,故曰‘又谁咎也’。”]

    【注释】

    ①负:背负。

    ②乘:乘车。

    ③吝:困难,麻烦。

    ④可丑:背东西的人身份低贱,却要去乘坐身份较高的人才能坐的马车,所以说“可丑”。

    ⑤戎:兵事。

    ⑥咎:过失。

    【译文】

    六三,背负重物而乘坐大车,将招致匪盗的劫掠。这样做是错误的。

    《象传》说:“背负重物而乘坐大车”,这本身是很丑恶的。自己招来的匪盗,又会是谁的过失呢?

    【解说】

    “负且乘”,六三对九四来说为“负”,但六三阴爻却在九二之上,乘刚于九二。六三是阴爻,是小人,古代君子方得乘车。背负东西则为小人之事。如今六三“负且乘”,品德与地位不相称,“亦可丑也”,这样会招致贼寇。六三阴居阳位不正,所以“贞吝”。

    【原文】

    九四,解①而②拇③,朋至斯④孚⑤。

    《象》曰:“解而拇”,未当位⑥也。

    【注释】

    ①解:解开,切断。

    ②而:你的。

    ③拇:拇指,这里喻指卑微的小人。

    ④斯:于是。

    ⑤孚:诚信。

    ⑥未当位:这是以九四的爻位爻象为说的。九四以阳爻居于阴位,所以说“未当位”。

    【译文】

    九四,解除与小人的关系,朋友们将前来,彼此间心诚相应。

    《象传》说:“解除与小人的关系”,说明自己居处的位置不适当。

    【解说】

    解,即解脱,“而”与尔通用,是你的意思,指九四。九四是上震的初爻,震为足,九四就是拇,是大脚趾。九四前遇重阴,阳遇阴则通,故曰“解而拇”。但拇指能动不能行,所以九四还没有上到五位(未当位也),阴以阳为朋,如果到达五位即中位以后,众爻就会跟进,所有的阴爻都会处在与它相应或相孚的位置(朋至斯孚)。

    九四当以发展前进解决发展中的问题,这是一种积极的态度。

    【原文】

    六五,君子维①有解,吉。有孚②于小人。

    《象》曰:君子有解,小人退也。

    【注释】

    ①维:通“唯”,语助词。

    ②孚:诚信,这里作验证讲。有孚于小人,就是从小人那里得到验证。

    【译文】

    六五,君子被纠附的险难解除,吉祥。以诚信之德感化小人。

    《象传》说:君子能够解除险难,因为小人畏服退缩了。

    【解说】

    君子当指阳爻,也就是九四,“维”是惟,也有捆绑的意思。九四只有解除束缚上升到五位,阳刚当位而吉。阴爻是小人,“小人退”。指六五退居四位。九四升到五位后上卦成坎,坎上下都是阴爻孚比。故曰“有孚(取信)于小人”。

    【原文】

    上六,公①用射隼②于高墉③之上,[孔颖达《周易正义》:“隼者,贪残之鸟,鹯鹞之属。墉,墙也。”]获之无不利。

    《象》曰:“公用射隼”,以解悖④也。

    【注释】

    ①公:王公,贵族。

    ②隼:猛禽,鹰类。

    ③墉:高墙。

    ④悖:强暴。

    【译文】

    上六,王公射杀高城上的恶隼,一举射获并捕获之,没有什么不利。

    《象传》说:“王公射杀恶隼”,说明是在解除悖乱的险难。

    【解说】

    上六在上震终爻,震为诸侯,故可称公。上六已经度过重险(重坎),可以居高临下,挽弓射落、解除那些凶险,“以解悖也”。悖是叛乱,故“无不利”。上六从更高的视野角度和更大气魄一举彻底解决问题,有“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这种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