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卦第六十

佚名 / 著投票加入书签

无错小说网 www.wucuo.org,最快更新名家批注周易最新章节!

    适当节制

    节卦告诉我们要节制节约。

    【题解】

    易家的《序卦传》深刻指出,任何事物都不可以始终分离涣散,涣散的局面终归需要加以节制,否则就会一发而不可收。所以接着涣卦之后是节卦。节制就是易经节卦所说的要义。“节”的现象广泛地存在于自然,深入于社会,深入于人心,故此受到了易家的高度重视,把它作为治涣理政、节财益民的易学范畴加以论述,成为中国政治学和经济学的宝贵文献。

    从中外数千年的政治与经济发展看,易学这种认为适当节制能亨通,超量苦节必害民的思想,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宋儒道学的苦节主张,违反人性,戕害妇女,遭到鲁迅等新文化先驱的痛斥。孙中山节制资本的主张,则因符合国情而受到社会各界重视。国家计划经济违反经济规律的高积累、重工业、少分配、低消费,把人民节得苦不堪言,以至断送了苏联政权。因此,重视“节”的时和区,度和量,是节能否亨通,达到治涣兴国目标的关键。

    【原文】

    节①,[李鼎祚《周易集解》引《序卦》曰:“物不可以终离,故受之以节。”]亨,苦节②不,可贞。

    【注释】

    ①节:卦名。卦义:竹节,节约,节俭等。

    ②苦节:以节约、节制为苦。

    【译文】

    节卦象征节制,亨通顺利,但不可以过度地节制。应当坚守正道。

    【解说】

    节是竹节,一节节分开,有止的意思。节制、节俭、节操等,都有止的含意。这一卦,下卦兑是泽,上卦坎水,水流入泽中,过度就会溢出,应加以节制,所以称作节卦。节制是美德,因而亨通,苦节有损无益,不但不能节止,反而失去调节,不论过度的节约,或过分狭窄的节操,都是如此。这种过度的苦节,不可以当作常则。

    节卦图

    节卦卦象是泽上之水。因为泽的容量是有限的,所以水也是有限的。因此节卦有节制和节约的意思。

    【原文】

    《彖》曰:节亨①。刚柔分而刚得中②。[李鼎祚《周易集解》引卢氏曰:“此本泰卦。分乾九三升坤五,分坤六五下处乾三,是‘刚柔分而刚得中’也苦节不可贞,其道穷也。”]“苦节不,可贞③”,其道穷④也。说以行险⑤,当位以节,中正以通。天地节而四时成,[孔颖达《周易正义》曰:“‘天地节而四时成’者,此下就天地与人广明节义。天地以气序为节,使寒暑往来,各以其序,则四时功成之也。”]节以制度⑥,不伤财,不害民。

    【注释】

    ①亨:通达。

    ②刚柔分而刚得中:这是以节卦的卦象和爻位爻象为说的。节卦是下兑上坎,兑为阴卦表柔,坎为阳卦表刚,柔在刚下,位置得宜。全卦一共有三阳爻三阴爻,刚柔各半,所以说是“刚柔分”。节卦的九二是以阳爻居下卦之中位,九五是以阳爻居上卦之中位,所以说是“刚得中”。

    ③贞:正。

    ④穷:尽。

    ⑤说以行险:当位以节,中正以通:这几句也是以节卦的卦象和爻位、爻象为说的。节卦是下兑上坎,兑表悦,坎表险,所以说是“说以行险”,“说”在古代与悦字通用。节卦上卦的九五是以阳爻居阳位,相邻的六四与上六都是以阴爻居阴位,三爻都是“当位”,就能守节度,所以说是“当位以节”。节卦下卦与上卦的中位都是以阳爻居阳位的(即九二与九五),得以通达,所以说是“中正以通。”

    ⑥制度:制定各种法度。

    【译文】

    《彖传》说:节制,亨通顺利。阳刚阴柔上下分得很合理而阳刚得到中止恰当之位。“不可以过度地节制,应当坚守正道”,因为过分节制将使其道穷困。以欣喜的态度穿行于险难中,居位妥当而能自我节制,居中守正因而畅通无阻。天地自然有一定的节制,从而形成四季的变化,君主以典章制度来加以节制,就能够不伤费钱财,不危害百姓利益。

    【解说】

    节卦是涣的覆卦,换言之就是说涣散与节制,相反相成。涣卦由否卦变来,节卦由否卦的覆卦泰卦变来。泰卦九三与六五交换位置,变出节卦。原来泰卦是刚爻和柔爻单独组成上卦或下卦,刚柔交互后的节卦就变成刚柔相间分居内外,其中二五阳刚皆居中,即是“刚柔分而刚得中”。至于“苦节”,是自己设险,苦苦节制不利于亨通,所以不能一味坚持,苦节在道理讲不通(其道穷也)。节卦下兑上坎,兑为说(悦),坎为险。要让人感到喜悦地去行险。九五阳居阳爻位中正而能从上面尊位推行节制(当位以节),居于中正之位来调节,可以通达不滞(中正以通),天地间每个季节都各有节止和调节,才能四季流转,用制度调节管制,就能保护财力、人力。

    【原文】

    《象》曰:泽上有水①,节。[李鼎祚《周易集解》引侯果曰:“泽上有水,以隄防为节。”]君子以制数度②,议德行。

    【注释】

    ①泽上有水:节卦,下兑为泽,上坎为水,因而说“泽上有水”。

    ②数度:各种等级的礼仪与制度。

    【译文】

    《象传》说:大泽上面有水,象征节制。君子体察此种现象得到启示,因此制定制度礼节以为准则,评议道德行为以为规范。

    【解说】

    节卦下兑上坎,兑为泽在下,坎为水在上,故为“泽上有水”,称为水泽节。泽上有水会泛滥,以堤防为节制。君子从中得到启示,知道人的言行举止,不得任意而为,要有节制。但若固执一节,不能通权达变,反为节困,所以就制定数量上的限度,评议人的道德行为,来规范事物。

    【原文】

    初九,不出户庭①,无咎②。[李鼎祚《周易集解》引虞翻曰:“泰坤为户,艮为庭,震为出;初得位应四,故‘不出户庭,无咎’矣。”]

    《象》曰:“不出户庭”,知通③塞也。

    【注释】

    ①户庭:内院。

    ②咎:灾祸,过失。

    ③通:通道。

    【译文】

    初九,不走出屋门内院,没有过错。

    《象传》说:“不走出屋门内院”,说明深知道通则行,路塞则止之理。

    【解说】

    “户庭”就是内院。初九阳刚得正,有出人头地的能力,但正当节卦的开始,不走出内院,能够如此慎重,就不会有灾难。初九先能辨别其是非而后行(知通塞也),能谨慎于始,就容易“无咎”于终。

    【原文】

    九二,不出门庭①,凶。[王弼注:“初已造之,至二宜宣其制矣,而故匿之,失时之极,则遂废矣。故不出门庭则凶也。”]

    《象》曰:“不出门庭,凶”,失时极②也。[孔颖达《周易正义》曰:“‘失时极’者,极,中也。应出不出,失时之中,所以为凶。”]

    【注释】

    ①门庭:住房的外院。

    ②极:最。

    【译文】

    九二,始终不跨出大门庭院,有凶险。

    《象传》说:“始终不跨出大门庭院,有凶险”,说明彻底地丧失了时机。

    【解说】

    “门庭”是大门内的庭院,亦即外院。九二阳刚得中,龙现于野,已经可以外出扩充视野与事业。然而,却因为阳爻居阴位不正,在上卦没有应援,不知道融通应变,仍然节制,不走出外院。固执一节,节而不通,仅能节内,不能节外,会丧失时机,越想安全反而越凶险。

    【原文】

    六三不节①若。则嗟②若③。无咎④。[王弼注:“若,辞也。以阴处阳,以柔乘刚,违节之道,以至哀嗟。”]

    《象》曰:不节之嗟,又谁咎⑤也?[孔颖达《周易正义》曰:“‘又谁咎’者,由己不节,自致祸灾,又欲怨咎谁乎?”]

    【注释】

    ①节:节制,即节约。

    ②嗟:叹息。

    ③若:表示叹息的语气词。

    ④咎:即过错。

    ⑤咎:这里的“咎”作责怪讲。

    【译文】

    六三,不能自我节制,必然会忧伤嗟叹,没有过错。

    《象传》说:不能自我节制,忧伤嗟叹,这有谁能责怪呢?

    【解说】

    六三以阴爻居阳位,以柔乘刚,违背节道,不知节止,前有六四阴爻阻当,上与上六无应。下乘刚无助,后果是必然嗟叹不已,才醒悟不可不节,不可不节是迫于压力节止,必然节得比较痛苦,看的人也觉得苦,也难于责怪它,可是它又能责怪谁呢?

    【原文】

    六四,安节①,亨②。[徐子宏《周易全译》:“安节,安于节俭遵礼的生活。”]

    《象》曰:安节之亨,承上道也。

    【注释】

    ①安节:安于节制,以有节制为安。

    ②亨:这里作通达讲。

    【译文】

    六四,安于现状自我节制,亨通顺利。

    《象传》说:安于现状自我节制,亨通顺利,说明奉承谨守尊上之道,按规律办事。

    【解说】

    安节,是心安理得的节制。六四柔顺得正,在上方承接这一卦的主体九五,受其感化,体认到顺应自然而节制的道理,能够心安理得的节制,所以亨通。

    六四自身意志薄弱,找到一个良师益友相伴,取得很好的节止效果。

    【原文】

    九五,甘①节,吉,往②有尚③。[李鼎祚《周易集解》引虞翻曰:“得正居中,坎为美,故‘甘节吉’。往谓二。二失正,变往应五,故‘往有尚’也。”]

    《象》曰:甘节之吉,居位中也。

    【注释】

    ①甘:甜美、喜悦。

    ②往:前进。

    ③尚:崇尚。

    【译文】

    九五,甘美愉悦地节制,吉祥,往前进发受人嘉奖。

    《象传》说:甘美愉悦地节制,吉祥,是因为居守中正,修养品德。

    【解说】

    “甘节”与“苦节”相对,是甘美愉快的节制。九五在君位又得中。正是《彖传》中所说的“当位以节,中正以通”。以王者的地位,节制天下,以中正的德行,使其畅通无阻,愉快地节制自己的欲望,使他人在被节制时,也能愉快地接受,所以吉祥。节制应以中正的德行,以身作则,才能使人人乐于接受,而能有所作为。

    【原文】

    上六,苦节贞凶,悔亡。[李鼎祚《周易集解》引虞翻曰:“二三变,有两离,火炎上作苦,故‘苦节’。乘阳,故‘贞凶’。得位,故‘悔亡’。”]

    《象》曰:“苦节贞凶”,其道穷①也。

    【注释】

    ①穷:尽。“其道穷也”是以上六的爻位为说的。上六居于最上位是全卦的尽头,所以说“其道穷也”。

    【译文】

    上六,极端节制十分痛苦,应当坚守正道以防凶险,悔恨消亡。

    《象传》说:“极端节制十分痛苦,应坚守正道以防凶险”,说明此节制之道己至穷困。

    【解说】

    上六是节卦的极点,极端的节制,因而痛苦。坚持下去。就有凶险(贞凶)。应知悔改,凶险才会消失(悔亡)。像这种过分使人痛苦的节制,在道理上就行不通(其道穷也)。为节而节,节至于苦,苦中无甘,节于此而不能达于彼,无益于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