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册:韩霖、段衮《辨教论》

佚名 / 著投票加入书签

无错小说网 www.wucuo.org,最快更新明末清初耶稣会思想文献汇编最新章节!

    辨教论

    古绛韩霖、段衮述

    辨教论题解

    《辨教论》的作者是韩霖和段衮二人。韩霖,字雨公,号寓庵,山西绛州人,1621年中举,善诗文,工书法,曾著有《铎书》。段衮,字九章,圣名斯德望,或伯多禄,弟叫段袭、段扆。本书的成书年代不可考。今底本,藏于法国国家图书馆(Bibliothèque Nationale de France)藏有五部,古郎(Maurice Courant)编目为7113号,也藏在梵蒂冈教廷图书馆(Biblioteca Apostolica Vaticana),文献编码为Borg.cine.350号。

    《辨教论》所要辨明的是有关宗教的真伪邪正的问题。文章认为,唯有天主能设教,唯有天教能明性、正性,天主全善全福,造人造物,且救赎人类,正人之性,赐人知识,助人进善,是天下万世的准则。

    辨教论目录

    辨教论题解 489

    辨教论目录 490

    一、教之正邪有真伪难辨 491

    二、正性之教正且真 491

    三、惟造性之主能设教 491

    四、惟天教能明性 491

    五、天主之性 492

    六、天主的内传与外传 492

    七、神分九品 492

    八、人的犯罪与悔改 493

    九、天主三教 493

    十、天教正真之验 494

    十一、天教为万世准的 495

    一、教之正邪有真伪难辨

    从来言教者果多矣。未有尽然归一,为天下万世准的者也。正教指邪教曰邪,邪教指正教亦曰邪。真教指伪教曰伪,伪教指真教亦曰伪。夫正真惟一,邪伪千百端,不能悉逞。臆!拘方、党私、标异,坏裂人心世道。王石眩,鬼子混,其孰能辩之?

    二、正性之教正且真

    虽然,不难辩也。问教何起?起于正人性。有能言性原始,与其所繇乖偏,又能治偏反正,使人定心于善,而终纳于真福之域。吾以知其教之正且真矣!不然,虽有簧口、绮舌,说玄、说妙,凿凿可听,终不可信。

    三、惟造性之主能设教

    盖教特为性设,来原无二也。因知非造性之主,无能设正性之教。凡诸纷纷有教名、无教实,不能正治人性,又从自坏之举,不足称正教、真教矣。

    四、惟天教能明性

    请因所闻于西儒者,具述而明辩之。

    1、性本天命

    夫既知教因性立,须知性从何来。自古圣贤皆言性本天命,固已,惟是天命赋造之次序规则。

    2、人性乖偏

    及人性乖偏之始与故,则希有得其正传者。

    3、异端乱道

    邪风起,异端炽,设为千蹊万径以乱之。

    4、天下纷乱

    后儒浅陋,又复不能折其角,坐使真伪邪正纷然淆乱,不能尽然归一,为天下万事立准的也。

    5、天教明人性之原

    犹幸天主古经新典,博志其全,西儒已屡述简册。则圣高先生,口铎更悉。

    五、天主之性

    兹拈其要端,为学者指南云。

    1、天主有全善全福

    夫天主者,天地神人之主也。全善全福不从外得,皆从无始来自备之。如从外得,必更有与之者。与者之善、之福,必更全于为所予者之善、之福,不名为至大至尊之天主矣。既名天主,则全善全福之妙蕴,不主受,更主施。

    2、天主定时始

    于是从无始定时始。时始者,始有万有之时也。

    3、天主造神人

    先从无造天地,次于天主从无造无形之神,于地上从土造有形之人,而皆赋之以圣性之妙像焉。

    4、天主圣性全福

    圣性之妙有二能:能明无爽,能爱无私,所谓至灵至善者是也。至灵至善之妙蕴,不欲孤欲传,畅发圆满,无丝毫缺陷,所谓全福也。

    六、天主的内传与外传

    传有分内外。

    1、天主内传三位一体

    内传者,从无始即有授受三位一体之妙。何谓三位?授有一,从明受生者一,从爱受发者一。何谓一体?同性同能,无先后大小之异。此义甚微,一时难彻,别有《本论》详之。

    2、天主外传神人魔鬼

    外传者,从时始,即有神、人二种,俱得明、爱二能之称分焉。

    七、神分九品

    神类分上、中、下三部,部又分上、中、下,合九品。

    1、天神定心于善

    于时九品中,强半谦认所生,坚禀正性,蒙上主赏,定心于善,万不能移之于恶,故不须教,是曰天神。

    2、魔鬼定心于恶

    其少半傲背所生,其投邪径,蒙上主罚,定心于恶,万不能移之于善,故亦不须教,是曰魔鬼。

    八、人的犯罪与悔改

    1、人可善可恶

    惟置人于神鬼两界、善恶岐途,而予之以专主之权,俾自择取。

    2、人纳魔诱

    不幸初人纳魔诱,弃正禀,贪分外之知,营力上之行,而于本分所当知、所当行者,反成昏懦。人性乖偏,实自兹始。所谓无罪者也,别有《本论》详之。

    3、人可治偏反正

    然人性虽偏,非魔鬼比。魔鬼性繇自坏,故不变。人性繇魔鬼坏,故可迁。但须正教率迪勉励,然后可治偏反正耳。

    九、天主三教

    1、性教

    于是上主初立性教降衷下民,既若有以启之,使知其所当知;复若有以羿之,使行其所当行。又每遣生大圣,以言谕,以身率,牖其迷衷,振其弱志焉。

    2、书教

    但人性之病,已入膏肓,未易拨除厥根,故教渐磨。而性之知力,愈益昏劣,上主又不忍弃,其后二千四百五十余年,乃有书教。于大秦国生大圣每瑟者,道备德至,亲灸上主,默领种种已往将来教奥,因随笔于经典中,勒诫要,订大祭礼,致万民知所当知、行所当行者,更加详焉。其余诸国,虽未得闻圣教之详,然上主不忍偏弃,每遣生圣贤于各国中,代立正训,俾民不迷。如我中华之先诸圣贤是也。

    3、爱教

    又一千五百四十余年,人数愈繁众,人性愈昏昧,物欲弥牵,世欲弥凿,忘本犯诫,无所底止,非书教所能救。于是上主益发切爱,亲自降生,宣扬教妙。而于所当知当行,益发泄无余蕴矣。是曰爱教,所谓天教正教、真教者也。愚俗不知,反或以为伪邪。

    十、天教正真之验

    夫教之邪者,必不能有正验;伪者,必不能有真验。请更据实效数端以辩之。

    1、天教能治性之病

    一曰,夫教既以治性之病。而性原繇乎天,则治性之教,宜繇乎天明矣!盖造性者,独能彻人性;受病之势,因独能定治病之方,而使之痊,非诸他教所能及也。

    2、天教能加明于人

    二曰,人性之病有二:一昧于所当知者,一弱于所当行者。《经》曰:失主之宠,司明者昏,司爱者馁。是也。天教能加明于所当知,加力于所当行,则是独能治性之病,而独为正教、真教明矣。试详其所以然,人性本分有宜知、未能尽知者三:一曰上天之载、二曰世物之理、三曰人伦之宜。

    ⑴天学之知

    上天之载,首宜知者,上主圣性之全知、全能、全善、全福,天神之部品、性、情、能职,圣贤所宜得之地位,与所宜享之永福诸事。他教不能言,而天教独备之,即所谓天学者也。

    ⑵物理之知

    世物之理,各有宗始、宗归,各备特能、正用,不可不知。以取其益,庶不负上主之恩。他教不能悉,而天教又备之,即所谓性理之学者也。

    ⑶人论之知

    人伦之宜,根于秉彜,须有诸德以行之, 又不可不知,以为修、齐、治、平之资。他教不能详,而天教有备之,即所谓义礼之学者也。三学为诸实学之宗,而惟天教备其详。诸教皆不及,则天教独正、独真。又明矣!

    3、天教能加力于人

    ⑴以天佑治人性馁弱

    三曰,人性馁弱乏善行者何也?人心虽明于义礼所当为之分,每牵于物欲,无力胜之,故不能进而成功焉。惟天教洞性病之源,及诸所以治之方,加以自天之佑,故独能治之。

    ⑵以神力克私而伏于理

    试详其验,天下总总万众,有不沉溺于财、名、色三贪者乎?一沉难出,无繇立志克己。终致失正道,堕邪堑,而罹永殃。乃天教独能致其神力,各克其私而伏之于理。

    ⑶奉天教克三贪之证

    试观古近笃奉天教者,类能克服三贪。有弃财居贫者焉,有铲迹甘隐者焉,有绝色居贞者焉。各伦各品,世世无算者,是遵何道也?

    ⑷奉天教行四难之证

    又人世所难者四:曰以德报怨,曰以谦下人,曰终守童贞,曰为道致命。之四者,古今圣贤,无不以为甚难。惟从天教,可得超性之力,乃能致之;他教大不及也。请遍读西儒所译西学诸书,再细觇西儒所躬备之行,有不印合者乎?

    十一、天教为万世准的

    总之天教,有实理,有实学,有实验。勿析人性原始及人性乖偏之繇,独能治人性诸病。矫偏反正,使人定心于善,而终纳之真福之域。厥教为正、为真,万无可疑,所当尽然归一,为天下万世准的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