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 广轮

宫梦仁 / 著投票加入书签

无错小说网 www.wucuo.org,最快更新读书纪数略最新章节!

    <子部,类书类,读书纪数略

    钦定四库全书

    读书纪数略卷五目録

    地部

    广轮?

    二方

    四方

    四维

    六极

    八镇

    五带

    六大州

    四大神州

    大九州

    八

    八纮

    八极

    四极

    禹四极

    四?

    四表

    四裔

    四海

    四游

    山海经十八篇

    先王作土三

    山河两戒

    尧九州

    舜十二州

    禹贡五服

    殷九州

    周九州

    九州三道

    周五服

    六服

    九服

    秦三十六郡

    汉十三部

    东汉四履

    蜀二州

    魏十二州

    吴五州

    晋十九州

    宋二十二州

    唐十道

    十五道

    闗中十二道

    宋二十三路

    元十二行省

    二十二道

    明两直十三省

    钦定四库全书

    读书纪数略卷五   福建巡抚宫梦仁撰地部

    广轮?

    二方【翼奉传上方之情乐下方之情哀孟康注】

    上方【谓北与东也阳气所萌生】下方【谓南与西也阴气所萌生】

    四方【四正方也】

    东 西 南 北 汉志八嵗学五方谓四方中央

    四维【地四角也】

    东南【防】西南【坤】东北【艮】西北【干】 淮南子东北报徳之维西南背阳之维东南常羊之维西北号通之维

    六极【荀子宇中六指谓之极吕氏春秋曰六合汉郊祀歌曰六幕张衡赋曰六区】

    上 下 东 西 南 北 又东北南为三垂

    八镇【?雄传不言九者中央一镇天子居之左思赋注曰八区】

    四方 四隅 家语东西为纬南北为经 周礼东西为广南北为轮 物理论地形西北髙东南下东西长南北短

    五带【以天势分山海自北而南为五带】

    一在昼长昼短二圈之间【地甚热带近日轮故也】二在北极圈之内 三在南极圈之内【地俱冷带逺日轮故也】四在北极昼长圈之间 五在南极昼短圈之间【二地皆谓正带不甚冷?日轮不逺不近故也】

    六大州【以地势分舆地】

    曰欧逻巴 曰利未亚 曰亚细亚 曰北亚墨利加 曰南亚墨利加 曰墨瓦腊泥加

    四大神州【从昆仑分四界】

    东弗于逮【一作东弗提婆】南赡部洲【一作南阎浮提】西瞿?尼 北郁单越

    大九州【周礼疏神农以上有大九州黄帝徳不及逺惟于神州之内分为九州驺衍曰中国之于天下八十一分居其二分名曰赤县神州中国外如赤县神州者九各有裨海环之大瀛海环其外】

    东南神州曰农土 正南卭州曰沃土 西南戎州曰滔土 正西弇州曰幷土 中央冀州曰中土西北台州【一作桂】曰肥土 正北济州【一作营】曰成土东北薄州【一作咸】曰隐土 正东阳州曰申土

    八【淮南子九州之外乃有八又曰八埏孟康曰埏际也】

    东北曰大泽曰无通 东曰大渚曰少海 东南曰具区曰元【大也】泽 南曰大梦曰浩泽 西南曰渚资曰丹泽 西曰九区曰泉泽 西北曰大夏曰海泽北曰太防曰寒泽

    八纮【同上八之外乃有八纮言为天下纲纪也】

    东北之纮曰和丘曰?土 东方之纮曰棘林曰桑野 东南之纮曰大穷曰众安 南方之纮曰广都曰反户 西南之纮曰焦侥曰炎土 西方之纮曰金丘曰沃野 西北之纮曰一目曰沙所 北方之纮曰积氷曰委羽

    八极【同上地之穷尽处也晋地理志八纮之外名为八极】

    方土之山曰苍门【东北】东极之山曰开明门【东方】波母之山曰阳门【东南】南极之山曰暑门【南方】编驹之山曰白门【西南】西极之山曰阊阖门【西方】不周之山曰幽都门【西北】北极之山曰寒门【北方】

    四极【尔雅四方极逺之国】

    东至泰远 西至邠国 南至濮铅 北至祝栗

    禹四极【同上】

    岠齐州以南戴日为丹穴 北戴斗极为空桐 东至日所出为太平 西至日所入为太蒙

    四?【同上四方?昧之地】

    觚竹【北】北户【南】西王母【西】日下【东疑即日本】

    四表【尧典注又曰四外】

    嵎夷【东表】南交【南表】昧谷【西表】幽都【北表】

    四裔【舜典】

    幽州【北裔 共工 穷竒】崇山【南裔 澧州驩兜 浑敦】三危【西裔 炖煌三苗 饕餮】羽山【东裔 海州 梼杌】

    四海【大戴礼髙阳氏乘龙而至四海】

    北幽陵 南交趾 西流沙 东蟠木 禹使大章歩东极至西?二亿三万三千五百里七十一歩竖亥歩南极尽北?二亿三万三千五百里七十五歩四海之内东西二万八千里南北二万六千里西不尽流沙南不尽衡山东不尽东海北不尽恒山

    四游【博物志四游之极谓之四表】

    冬至地上北而西三万里 夏至地下南而东三万里 春秋二分其中矣

    山海经十八篇【刘歆定前五篇名五藏山经】

    南山经第一 西山 北山 东山 中山 海外南 海外西 海外北 海外东 海内南 海内西 海内北 海内东 大?东 大?南 大?西 大?北 海内经第十八

    先王作土三【职方注】

    太平之时土广万里中国七千 中平之世土广七千中国五千 晩季之世土广五千中国三千

    山河两戒【唐天文志观两戒之象与云汉之所终始而分野可知矣】

    北戒自三危积石至朝鲜谓北纪 南戒自岷山嶓冡达闽中谓南纪 河源自北纪之首与泾渭济渎相表里谓北河 江源自南纪之首与汉水淮渎相表里谓南河

    尧九州【中国之地为九州尧使禹治水时遂因其旧始冀次兖而终于雍言治水之序】

    冀州【帝都】兖州【济河】青州【海岱】徐州【海岱及淮】?州【淮海】荆州【荆及衡阳】豫州【荆河】梁州【华阳黑水】雍州【黑水西河】

    舜十二州【舜以冀青地广分冀东恒山之地为幷州其东北医无闾之地为幽州又分青东之辽东

    为营州而冀州止河内之地即河东一路是为十二州】

    冀州 兖州 青州 徐州 ?州 荆州 豫州梁州 雍州 幷州 幽州 营州

    禹贡五服【每服五百里五服计二千五百里】

    甸服 侯服 绥服 要服 ?服

    殷九州【尔雅郭璞曰此殷制也无青梁幷又曰九有九围】

    冀州【两河】豫州【河南】雝州【河西】荆州【汉南】?州【江南】兖州【济河】徐州【济东】幽州【燕】营州【齐】

    周九州【周礼职方氏无徐梁营始扬次荆而终于幷言逺近之序】

    ?州【东南】荆州【正南】豫州【河南】青州【正东】兖州【河东】雍州【正西】幽州【东北】冀州【河内】幷州【正北】 吕氏春秋有徐无幷

    九州三道【周礼正义九州总为三道先从南方起尊阳方也】

    一道【东南曰扬 次正南曰荆 西南不置州统属雍即次河南曰豫】二道【次正东曰青次河东曰兖次正西曰雍】三道【次东北曰幽 次河内曰冀 次正北曰幷】

    周五服【周语祭公谋父】

    甸服【日祭】侯服【月祀】賔服【时享】要服【嵗贡】?服【终王】

    六服【周礼大行人?畿方千里其外为六服九州之外谓之蕃国周官六服羣辟防不承徳】侯服 甸服 男服 采服 卫服 要服

    九服【同上取服役天子为义也大司马九畿取制畿封国为义也】

    侯服【即禹甸服言为王斥堠也】甸服【言为王治田出税也】男服【即禹侯服言为王任职也】采服【言为王治事也】卫服【即禹绥服言宣力以卫内也】蛮服【言其俗之慢也】夷服【即禹要服言其俗之易也】镇服【谓须镇守之也】藩服【即禹?服谓其为藩篱也】

    秦三十六郡【始皇幷天下置守分郡三川河东在诸郡之首所以陪辅闗中即汉所谓三河也】内史 三川【汉更名河南】河东 南阳 南郡 九江彰郡【汉更名丹阳】防稽 颍川 砀郡 泗水 薛郡东郡 琅琊 齐郡 上谷 渔阳 右北平 辽西 辽东 代郡 钜鹿 邯郸【即赵】上党 太原云中 九原【汉更名五原】鴈门 上郡 陇西 北地汉中 巴郡 蜀郡 黔中【即武陵】长沙 后置闽中南海桂林?郡凡四十郡

    汉十三部【元封初部置刺史领天下郡国一百二改雍曰凉改梁曰益东汉改交阯曰交州省幷州】司?校尉【领京兆扶风冯翊?农河东河内河南七郡】豫州刺史【领颍川汝南沛郡梁国鲁国三郡二国】冀州刺史【领魏郡钜鹿常山清河广平真定中山信都河间赵国四郡六国】兖州刺史【领陈留东郡山阳济阴泰山城阳淮阳东平五郡三国】徐州刺史【领琅琊东海临淮泗水广陵楚国三郡三国】青州刺史【领平原千乘济南齐郡北海东莱胶东高密菑川六郡三国】荆州刺史【领南阳南郡江夏桂阳武陵零陵长沙六郡一国】?州刺史【领庐江九江防稽丹阳豫章六安五郡一国】益州刺史【领汉中广汉武都蜀郡犍为越巂牂牁益州八郡】凉州刺史【领安定北地陇西武威金城天水张掖酒泉炖煌九郡】幷州刺史【领太原上党上郡西河朔方五原云中定襄鴈门九郡】幽州刺史【领?郡渤海代郡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广阳乐浪?菟十郡一国】交州刺史【领南海郁林苍梧交趾合浦九真日南七郡】 朔方刺史不在十三州之限

    东汉四履【盛如前汉】

    东乐浪郡 西炖煌郡 南日南郡 北鴈门郡西南永昌郡

    蜀二州【后汉全制巴蜀置州二有郡二十二】

    益州【治成都】梁州【治汉中】

    魏十二州【曹操据中原有州十二领郡国六十有八】

    司?【治河南】豫州【治谯】荆州【治襄阳】兖州【治武威】青州【治临菑】徐州【治彭城】凉州【治天水】秦州【治上邽】冀州【治赵】幽州【治范阳】?州【治寿春】幷州【治晋阳】

    吴五州【孙权北据江南尽海置州五冇郡四十三】

    交州【治安南】广州【治南海】荆州【治江陵】郢州【治江夏】?州【治丹阳】

    晋十九州【武帝平吴分天下为十九州】

    司州【治江南】兖州【治濮阳】豫州【治项城】冀州【治赵郡】幷州【治晋阳】青州【治临菑】徐州【治彭城】荆州【初治襄阳后江陵】?州【初治寿春后建业】雍州【治京兆】秦州【治上邽】益州【治成都】梁州【治南郑】宁州【治云南】幽州【治范阳】平州【治昌黎】交州【治安南】广州【治番禺】凉州【治武威】

    宋二十二州【南北分争州郡不常宋受晋禅有州二十二】

    州【建业】南徐【京口】徐州【彭城】南兖【广陵】兖州【鲁郡】南豫【宣城】豫州【寿阳】江州【浔阳】青州【临菑】冀州【厯城】司州【义阳】荆州【南郡】郢州【江夏】湘州【长沙】雍州【襄阳】梁州【南郑】秦州【上邽】益州【成都】宁州【云南】广州【南海】交州【安南】越州【合浦】

    唐十道【太宗倂省州郡分为十道三百一十有五州】

    闗内道【凡二十二州】河南道【凡二十八州】河东道【凡十九州】河北道【凡二十五州】山南道【凡三十三州】陇右道【凡二十一州】淮南道【凡十四州】江南道【凡五十一州】剑南道【凡三十三州】岭南道【凡七十州】

    十五道【开元初增置】

    京畿【治西京城内】都畿【治东都】闗内【京官遥领】河南【治汴州】河东【治蒲州】河北【治魏州】陇右【治鄯州】山南东【治襄阳】山南西【治兴元】江南东【治吴郡】江南西【治洪州】剑南【治蜀郡】淮南【治广陵】黔中【治黔中】岭南【治南海】

    闗中十二道【兵志武徳初置后更为十二军】

    万年 长安 富平 醴泉 同州 华州 宁州岐州 幽州 西麟 泾州 宜州

    宋二十三路【太宗分天下为十五路天圣为十八路元丰改置】

    京东东路 京东西路 京西南路 京西北路河北东路 河北西路 陜西路 秦鳯路 河东路 淮南东路 淮南西路 两浙路 江南东路江南西路 荆湖南路 荆湖北路 成都路

    梓州路 利州路 防州路 福建路 广南东路广南西路 一本有黔南燕山云中

    元十二行省【各建中书省以辖州郡】

    都省【治腹里路总十一行省】河南行省【汴梁】湖广行省【武昌】江浙行省【杭州】江西行省【龙兴】陜西行省【京兆】四川行省【成都】云南行省【中庆】辽阳行省【辽阳】镇东行省【髙丽】甘肃行省【甘州】岭北行省【和林】

    二十二道【后分三十二道道设肃政廉访司以紏察郡县】

    燕南河北道【真定】河南江北道【汴梁】山东东西道【济南】河东山西道【太原】西蜀四川道【成都】河西陇右道【宁夏】山北辽东道【大宁】陜西汉中道【安西】江北淮东道【?州】淮西江北道【庐州】山南江北道【江陵】江南湖北道【鄂州】岭南广西道【静江】海北广东道【广州】岭北湖南道【潭州】江西湖东道【龙兴】福建闽海道【福州】浙东海右道【绍兴】江南浙西道【杭州】江东建康道【宁国】海北海南道【雷州】云南八番道【中原】

    明两直十三省

    北直【北京古幽蓟地】南直【南京古金陵地】山东省【古燕徐兖三州地】山西省【古冀州地】河南省【古兖冀豫三州地】陜西省【古雍州地惟汉中属梁州】四川省【古梁州地】湖广省【古荆州地】浙江省【古?州地】江西省【古扬州地】福建省【始百粤地古?州域】广东省【始百粤地亦古扬州域】广西省【古荆州及百粤地】云南省【古梁州域百濮之地】贵州省【古荆梁二州之南殷周鬼方】

    读书纪数略卷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