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黄帝以前

张亮采 / 著投票加入书签

无错小说网 www.wucuo.org,最快更新中国风俗史最新章节!

    第一节 太古人民之饮食衣服居处

    《礼·礼运》:昔者先王未有宫室,冬则居营窟,夏则居橧巢。未有火化,食草木之实、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未有麻丝,衣其羽皮。后圣有作,然后修火之利。盖巢穴为初民之居处。而其饮食,则由果食时代,进而为鲜食时代,再进而为艰食,则神农氏时也。火化始于燧人,民间渐脱茹毛饮血之俗矣。太古之民,被发卉服,蔽前而不蔽后。其后辰放氏时,始知搴木茹皮以御风霜,发冒首以去灵雨,号曰衣皮之民。至神农时,纺织麻枲,则皮服之俗已变而为布服。不过至黄帝时,而衣裳冠冕始备耳。

    谨按:饮食为人类生存竞争之要素,故无之则争且乱,有之则足以平争而止乱。《礼·礼运》谓为人之大欲。而近儒仁和龚氏(名自珍,号定庵),以能饮食民为帝者之始。谅哉言也。彼庖牺、神农、后稷,皆被其饮食者所上之徽号。而尧之游康衢,至闻耕食凿饮之歌。又史称赫胥氏之民,鼓腹而游,含哺而喜。无怀氏之民,甘食而乐居,怀土而重生。亦可见民间生活问题之关系不小矣。且太古国家,无君之名称,只有酋长。酋本绎酒(《说文》),引伸之则以酒官为大酋。(《礼·月令》:乃命大酋。)酒尊之尊上从酋。《尔雅·释文》引《说文》,训酒官法度,而引伸之则为高为贵。(《广雅·释诂》:尊,高也。汉赵岐《孟子注》:尊,贵也。)齐之稷下犹称长者为祭酒。后人称天子为至尊,是也。酒为饮食后起之事,有酒则饮食之饶足可知。故酋长亦即所以纪念其能饮食民之意耳。近世民族帝国主义发生,各国政策,全注射于殖民之点。殖民云者,质言之即为民谋食也。至于讲求饮食卫生,犹其后焉者耳。然则饮食不但足以觇风俗之奢俭,亦可以考世运之隆替矣。

    第二节 畜牧

    太古之民,多取天然物以为食。禽兽亦天然物之一种也,狩猎时代,于焉仰足。然狩猎不可必得,得之亦不胜劳苦。且今日得之,今日食之,明日苟不从事狩猎,则不得食也。于是积多少之经验,始知牛羊犬马鸡豕等类,易为我所生得者之易于驯服(家畜之始,必先将所生得者圈之于家,食之有余则供玩具,以此渐得考察其性质。英人甄克思谓豢扰之事,始于择禽以为玩好,至饥不可忍,则杀而飨之,由是知畜牲可以御饥),遂定为家畜之种,常畜之于家。遇狩猎不足之时,取而用之。然后禽兽始为我所常有。种类孳息,不待狩猎而饶足,是为游牧时代。此时代殆始于庖牺氏时,绎庖牺之名义,而知庖牺固教民畜牧者也。

    第三节 农耕

    游牧之世,民随水草迁徙,土著绝少。至神农氏时,民始知播殖五谷,则行国变为居国。且畜牧必择善地,而农耕随地皆宜。肉食有时生病,谷食不惟不生病,并能养人而却病,非多经考验不克知此。畜牧成效易睹,农耕之收获,必历三时。非民智大开,不能确信而耐久。中国以农立国,而风气早开于是时,由是安土重迁,井里酿成仁让之俗。五谷之食,利赖至今,非偶然也。

    第四节 贸易

    狩猎时代,全社会衣食相同,无所谓有无,即无所谓交易。至由狩猎而畜牧,由畜牧而耕稼。耕稼时代,不能遽废狩猎畜牧之事。狩猎畜牧者不必耕稼,则于粒食常不足。耕稼者不必狩猎畜牧,则于肉食常不足。既不足矣,于是有无不得不交通,而贸易之事以起。《易·系辞》言:神农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集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是也。然当时货币未兴,除以物交易外,大概山居之民,交易以皮;水居之民,交易以贝。故皮贝即为当时之货币。观汉时尚以皮为币,而财贿宝贵等字皆从贝,可以知矣。

    第五节 金属器物之使用

    近世地质学家,考太古人民进化之度,谓必经过石器时代,而后入金属时代。金属时代之初,又必先经铁器时代,而后入铜器时代。盖草昧初开,为防敌御兽而武器重。为渴饮饥食,而饮食之器、耕作之器起。饮食之器,由窪尊、抔饮、土簋、土铏,易之以陶匏。而解剖牺牲,不能不借助于庖刀,刀固须金属也。耕作之器,有耒耜,有锄耨,有斧斤。锄耨斧斤,亦须金属也。武器以防敌御兽,兼为狩猎之利技。民智未开,只知用石。至燧人氏铸金作刃,其时必发五金之矿。故由用石时代,突入用金时代,至庖牺时遂有干戈,神农时遂有斤斧,而蚩尤之铠刀剑矛戟大弩,此其滥觞矣。

    第六节 婚姻

    上古杂昏时代,以女子为一国男子所公有。(《社会通诠》注云:蛮夷男子,于所婚图腾之女子,同妻行者皆其妻也。女子于所嫁图腾之男子,同夫行者皆其夫也。凡妻之子女皆夫之子女也。其同图腾同辈行,则兄弟姊妹也。与其母同图腾同辈行,则诸父诸母也。母重于父,视母而得其相承之宗。)故几蘧氏之民,知有母而不知有父。(《亢仓子》、《风俗通》,说皆同。)因之血统相续,咸以女而不以男。而姓字从女从生,即古代帝王,大抵从母得姓。如神农、黄帝,皆为少典之后裔。而神农姓姜,黄帝姓姬,则以母姓不同之故耳。其于妇女也,视之如奴婢。亡国之民,降为臣妾,后世犹然。此时妇女,多因战胜他族,俘虏而来,故以奴婢待之。此外又有摽掠妇女之俗。其摽掠必以昏夜,所以乘妇家之不备。(婚之从昏,谓以昏时行礼,古则以昏摽掠。)今以《士昏礼》观之,犹有摽掠之遗义。(《社会通诠》曰:欧俗嫁娶,为夫傧相者称良士,此古助人夺妇者也。为新妇保介者曰扶娘,此古助人扞贼者也。若《士昏礼》之婿行亲迎,必以从车载从者。妇入夫门,有姆有嫂,咸从妇行,非即古时助人夺妇,助人扞贼之遗俗乎?)然摽掠与俘虏,固即当时婚礼也。至庖牺制为俪皮之礼,则易摽掠而为买卖矣。古者以皮为货币,俪皮为礼,乃所以酬此女之值。周时婚礼,除纳征用元、束帛、俪皮外,纳采、问名、纳吉,皆奠雁。则以畜偿值,又以皮偿值之一变俗也。既以买卖妇女为婚姻,则无同姓异姓之辨,更不待言矣。案俚俗每于春时合邻峒男女,束装来游,携手并肩,互歌相答,名曰作剧。有乘时为婚合者,父母率从无禁。又每村男女众多,必设一楼,登必用梯,名曰阑房。遇晚,村中幼男女,尽驻其上,听其自相谐偶,非即太古风俗之现影欤?

    第七节 丧葬祭祀

    孟子谓:上世尝有不葬其亲者,其亲死则举而委之于壑。《易·系辞》: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唐杜氏《通典》,谓此即太古之凶礼。盖棺椁未备之时,固应如此。太古民智未开,其神权之迷信甚深。八蜡始于神农,其祭也至于迎猫虎。虽重农主义,亦因民也。又泰壹氏尝正神明之位,神民氏使神民异业,盖多神教。凡物教之盛行于是时,可意想而知矣。

    第八节 歌舞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乐记》)音者,歌之所从出也。歌者,所以补言之不足也。太古之民,言语渐次发达,遂不知不觉,而衍为声歌,以发抒其心意。东户氏时,民间之歌,已能乐而不淫。至祝融氏,听弇州之鸣鸟而作乐歌,亦不过以此定为民间之标准耳。且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葛天氏之乐也,投足则已具有舞之神情矣。阴康氏作乐舞,以救民气郁阏、筋骨瑟缩之患。则又注意体育,开后世舞勺舞象之风焉。《文子》(《精诚篇》)曰:听其言则知其风,观其乐则知其俗。当时之歌词,传自民间者,如伏羲网罟之歌,神农丰年之咏。(《太平御览》五百七十一,引夏侯元《辩乐论》曰:伏羲氏因民兴利,教民田渔,天下归之,时则有网罟之歌。神农继之,教民食谷,时则有丰年之咏。《唐文粹·元结补乐歌十编》:网罟,伏羲氏之乐歌也。其义盖称伏羲能易人取禽兽之劳。歌辞曰:吾人苦兮水深深,网罟设兮水不深。吾人苦兮山幽幽,网罟设兮山不幽。丰年,神农氏之乐歌也。其义盖称神农教人播殖之功。辞曰:猗大帝兮其智如神,分华实兮济我生人。猗大帝兮其功如天,均四时兮成我丰年。)皆表扬其君主,最有益于民生之事业。盖自古至今,凡君主最有益于民生之事业,民间常不能忘,而传为歌咏。而网罟丰年,皆关于饮食问题,以此可察知当时民情之趋向矣。

    附太古帝王表

    循蜚纪

    巨灵氏 句疆氏 谯明氏 涿光氏 钩陈氏 黄神氏 神氏

    犁灵氏 大氏 鬼氏 弇兹氏 泰逢氏 冉相氏 盖盈氏

    大敦氏 灵阳氏 巫常氏 泰壹氏 空桑氏 神民氏 猗帝氏 次民氏

    因提纪

    辰放氏 蜀山氏 豗傀氏 混沌氏 东户氏 皇覃氏 启统氏

    吉夷氏 几氏 韦氏 大巢氏 燧人氏

    禅通纪

    轩辕氏(非黄帝) 祝融氏 庖牺氏 女娲氏 柏皇氏 中央氏

    大庭氏 栗陆氏 骊连氏 混敦氏 赫胥氏 尊卢氏 皞英氏

    有巢氏 朱襄氏 葛天氏 阴康氏 无怀氏

    相传自开辟至获麟,二百七十六万岁。分为九头、五龙、摄提、合雒、连通、叙命、循蜚、因提、禅通、疏仡十纪。疏仡纪自黄帝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