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官僚政治研究

中国官僚政治研究 / 王亚南

人气:4已完成投票加入书架

最新章节:正文 第十七篇 中国官僚政治的前途(2023-10-03 03:37)
  中国经济学家、教育家王亚南的著作。中国第一部用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系统剖析传统官僚政治的著作。1948年10月,由上海时与文出版社初版印行。1981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再版。共分17篇,曾分篇连载于上海《时与文》杂志上。本书以历史和经济分析为基础,对官僚政治这一官僚主义发展最成熟的形态本身的基本矛盾——官民对立关系作了慧眼独具的剖析,从而为探索官僚主义的根本克服办法提供了启示。官僚政治确曾在不同程度上,存在并作用于一切国家的某一历史阶段。作者提出从“技术”和“社会”两方面去认识官僚政治。官僚主义的作风和流弊,是属于技术层面的。作为一种社会体制的官僚政治,是由封建制到资本制的历史过渡阶段的必然产物。“官僚政治是专制政治的副产物和补充物”“人治是官僚政治固有的基本特征或规律”。中国古典官僚政治形态的特殊表象,分别体现在它的以下三种性格中:一是延续性,二是包容性,三是贯彻性。作者从分析中国官僚政治的社会经济基础入手,指出“专制的官僚的政体必须建立在地主经济封建制基础之上”。儒家学说的天道观念、大一统主张和纲常教义的“三位一体”是中国官僚政治得以巩固的思想基础。两税制和科举制是支持官僚政治高度发展的两大杠杆。建立在地主经济基础上的集权的专制官僚政治使中国社会长期停滞。传统农村封建社会经济基础的逐渐瓦解和都市的市民经济形态的发展,使传统的旧官僚政治不断走向覆灭。一个新的代替官的或官僚的人民时代,就是让人民普遍地自觉自动起来,参加并主导政治革新运动,这才是官僚政治真正寿终正寝的时候。全书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分析框架,结合当时中国的经济社会实际,解答了英国科技史家、生物化学家李约瑟向他提出的“中国官僚政治”话题。

推荐阅读:孙子兵法三十六计陆陇其家训译注酸甜苦辣咸大杂烩美学漫步老古董人物志译注古琴疏中麓画品

正文

序 言
第一篇 论所谓官僚政治
第二篇 官僚政治在世界各国
第三篇 中国官僚政治的诸特殊表象
第四篇 中国官僚政治的社会经济基础
第五篇 官僚、官僚阶层内部利害 关系及一般官制的精神
第六篇 官僚政治与儒家思想
第七篇 官僚贵族化与门阀
第八篇 支持官僚政治高度发展的第一大杠杆——两税制
第九篇 支持官僚政治高度发展的第二大杠杆——科举制
第十篇 士宦的政治生活与经济生活
第十一篇 农民在官僚政治下的 社会经济生活
第十二篇 官僚政治对于中国社会长期停滞的影响
第十三篇 中国官僚政治在现代的转型
第十四篇 传统的旧官僚政治之覆败
第十五篇 新旧官僚政治的推移与转化
第十六篇 新官僚政治的成长
第十七篇 中国官僚政治的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