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论篇

姚名达 / 著投票加入书签

无错小说网 www.wucuo.org,最快更新中国目录学史最新章节!

    著者对于古代目录学之感想

    我国古代目录学之最大特色为重分类而轻编目,有解题而无引得。分类之纲目始终不能超出《七略》与《七录》之矩矱,纵有改易,未能远胜。除史部性质较近专门外,经子与集颇近丛书。大纲已误,细目自难准确。故类名多非学术之名而为体裁之名,其不能统摄一种专科之学术也必矣。编目之法,仍依类别为序;同类之中,多以时代为次。活页编次之道,检字引得之术,编号插架之方,皆素不讲究,殊不便于寻检,非熟于目录学者莫能求得其所欲见之书。此因藏书者多不公开,寻书者多属熟手,故无需研求易寻易得之法,亦无憾焉。其优于西洋目录者,仅恃解题一宗。至于历代成书之草率,则指不胜屈。其校书撰录也,每任意去取删改,不能保原书之真。其删为史志也,但据藏目,不能尽一代之所有。其通考古今也,惟经学小学有之,馀则未闻。堪称完备者,只佛教目录耳。

    著者对于现代目录学之感想

    现代目录学,粗视之,若大反古代;细察之,则古代之缺点未及尽祛,而其优点且已丧失矣。废书本而用活页,此体式之异也。废四部而用十进,此分类之异也。循号码以索书,此编目之异也。而不校异同多寡,不辨真伪是非,删解题之叙录而古录之优点尽矣。知经书之为丛书而不知子集亦然,则分类仍不能尽革古人之弊。知书目之不足而不知扩而及篇目,则编目亦不能补救古人之穷。严格论之,现代目录之稍进于古录者,惟在索书号码之便利与专科目录之分途发展耳。目录之内容,分类之纲领,究未适合书籍之需要也。

    著者对于将来目录学之希望

    目录学之前途,将何往乎?著者以为宜如树枝之纷披,愈分而愈细,不可如港之湾亘,亦不可如箭矢之径直也。其分类也与其依学术而十进,不若依事物而标题。其编目也,与其详列篇目,不若精撰解题。而最重要之转变,实在插架目录即书库目录。与寻书目录即阅览室目录。之分家。窃谓插架不妨略依学术而排列,而寻书必循事物以追求。求书目录之卡片尽可另有排列法,而插架号码必须记于卡片中。非但丛书文集之俦必有分析目录以便寻书,即科学历史之书亦非撷出其所叙事物之主题以为目录不可。但非径以篇目为目录之谓。现代目录学之趋势,编目者喜创分类表,制引得者喜创检字法,人自为法,(图书馆)自为政,统一之期,渺茫无望。此风不改,进步良难。中华图书馆协会负有改良图书馆学与目录学之责任,宜联络统一分类标题编目检字之专家,举行会议,从长讨论,折衷划一;俾治书之业,寻书之法,易学易做。然后目录学成为最通俗之常识,人人得而用之,百科学术庶有豸乎!至于藏书目录以外之专科目录与特种目录,除由专家分头撰述外,宜特筹的款,另组专会,分时,分地,分科,分派,通考古今存佚著作,撰为各种图书辞典或著述考,以统摄古来全貌,并每年刊一年鉴,以继续之,俾我国学术之源流,了然无馀蕴,岂不懿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