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蒙古帝国的建立

格鲁塞 / 著投票加入书签

无错小说网 www.wucuo.org,最快更新蒙古帝国史最新章节!

    第一节 1206年的大忽里勒台、成吉思汗帝国宣告成立

    除了一些从此以后已经是无足轻重的叛离者还存在在边境之外,成吉思汗已成为全蒙古的主人。于是他召集所有各部落来重申并证实对他的拥戴。这个事件被公认是在1206年,《元史》说是虎年或丙寅元年,《秘史》第202节说是虎儿年,拉施特证实是在回历602年,即豹年。这最后一种史源还说是在春天。 (1)

    由此可知,成吉思汗是在公元1206年的春天,于斡难河上游召集了一个大忽里勒台即大会。他升起九尾或九斿的白尾纛(tchaghan touq) (2) ————新蒙古帝国的旗帜〔1〕 ,并为自己再次加上汗的称号。 (3) 拉施特告诉我们他于登上宝座时候,使人们确认他的成吉思汗的尊号。 (4) 在另一处,这位历史家又说,蒙古人尊帖木真为成吉思汗是在回历599年击败客列亦惕人之后,这就是说,在公元1203年。 (5) 《秘史》向我们指出,帖木真很早就有成吉思汗的称号,〔2〕 大约是从他被举为汗的时候就开始有了,这是将近十年以前的事。 (6) 而且《秘史》从记述第一次的推举时为始,即不再称这位征服者为帖木真,而改称他为成吉思汗或合汗。最后,《元史》仅仅于1206年的忽里勒台时候,才加帖木真以成吉思合汗(成吉思皇帝)的尊号。 (7) 〔3〕

    值得注意的是珊蛮阔阔出〔4〕 在这个更广泛的和更隆重的重新推举之中,似乎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秘史》和《拉施特书》都用“宗教的”称号,即帖卜腾格里来称呼他,后面要说到这个称号,具有“很近上天”的意义。就是此人,宣称长生的青天(Kökö Mongka Tengri),〔5〕 即最高天神,突厥-蒙古人古老的上帝,指定了成吉思汗为使者,降临于气运将兴之地(扎牙笃)。〔6〕 借助于这种观念,成吉思汗自称:“以长生青天的帮助和护佑,我战胜了客列亦惕人并跻于最尊地位!”并且让人们相信他的即位是靠了长生青天(mongka Tengri-yin kutchun dur)的威权或气力。 (8) 〔7〕 此外,《拉施特书》特别指出,还是这个珊蛮阔阔出,在1206年的忽里勒台上,授予成吉思汗以新的名号:“上天命你为成吉思汗。” (9) 据说,阔阔出在驳倒了若干其他首领关于名号的建议,例如古儿汗的建议之后,他说,这位征服者必须采用一种崭新的称号。拉施特明确认为对蒙古英雄的又一次授命将他抬高到皇帝(Pâdichâh) (10) 的地位。

    第二节 “即位”后的论功行赏

    1206年的忽里勒台于庄严地宣告蒙古帝国成立之后,似乎在同一个大会中接着宣布一系列对于成吉思汗的主要将领们的“升级”、赏赐和“叙功”。 (11) 木华黎受封为国王这个头衔,源流自中国,略等于亲王的名义。者别受任统率一军,去追袭乃蛮的王位继承人古出鲁克(或作屈出律)。此外,成吉思汗创立了九十三个千户(mingghat-oun noyat),从他的将领里面选择最优秀者充任。 (12) 这时出现妒忌之事。失吉忽都忽(或作忽秃忽)抱怨说自己没有受到与博尔术、木华黎一样的封赏。成吉思汗安慰他,呼他为“六弟”,叫他做大断事官:“现在我对一切人民树立了我的权力,你替我做耳目。任何人不得违反你的判决。你审判一切盗贼诈伪事件。可杀的杀,可赦的赦。凡断了的事,写在青册(kökö-debter)上面。”失吉忽都忽不但将各种判决和刑罚记录在“青册”上,成为一种判例汇编,而且他还把分配给蒙古贵族们的户口也记在上面。 (13)

    成吉思汗豁达大度地向蒙力克“父亲”称谢,他曾经可以说是成吉思汗的监护人,但是后来当这位英雄在少年时代患难的时候,蒙力克没有表现得忠于职务。但是成吉思汗似乎只记住蒙力克对他有过极大勋劳,当客列亦惕人设计引诱他的时候,蒙力克曾阻止他前往。

    这位征服者以更加持久的原因声谢博尔术,他自从本书前面所说追寻窃马贼(见本书此处 )的时候起,一直不变,是一个忠诚的模范。成吉思汗对他说:“当蔑儿乞人绕不儿罕山追逐我的时候,你对我忠心。在答兰帖木儿格思对塔塔儿人作战时,我在夜里睡觉,正遇着霖雨,你张着你的毡衫遮住我,你这样立着不动,直至天明。” (14) 说过这番话之后,他还称赞博尔术不但常常帮助他,还常常良言相劝:“和木华黎一起,我有过错, (15) 不让我任意行事。你的坐位应在众人之上,带领右翼(巴剌温合儿bara'ounghar), (16) 直至于阿尔泰山。” (17)

    萨囊彻辰用他的方式,按照十七世纪中叶通行的习惯叙述蒙古口传故事里面所留给博尔术的地位。 (18) 当虎年,即1206年,全面颁发赏赐之际,据说成吉思汗故意遗忘博尔术一人。晚间,皇后孛儿帖责备成吉思汗说:“博尔术难道不是始终不渝的效劳者、少年时的朋友、艰难岁月里的可靠伙伴么?”成吉思汗答道:“我做出忘记他的样子,只为使妒忌他的人们无话可说,因为我肯定博尔术虽然在这个时候,以为我忘记了他,他还是说我好!”成吉思汗立刻派几个奴隶窃听博尔术在他帐幕之中所说的话。他说的是什么呢?博尔术的妻子埋怨成吉思汗辜负恩情。而博尔术反驳说:“我不是为了报酬而奉事汗。纵使他听任我饥饿而死,我也要继续竭尽全力为他效劳。但使汗的黄金氏族传于永久,我不需要其他报酬!”这些话被报告给成吉思汗听,他于次日召集忽里勒台,对博尔术大加赞扬,并倾诉感激之情:“我的博尔术呵!在危险的日子,你是我的忠诚伴侣,你的心里永远不知道恐惧,我的战友呵,战争之中,死亡时时降临我们面前,而你却视死如归,这里没有人敢于妒忌你。听呵,我的一切亲王和贵人,听呵,我的人民,你们都来作证,这是他,我叫他位在你们一切人之上!” (19)

    对于木华黎,成吉思汗回溯从前在豁儿豁纳黑主不儿的一棵大树之下〔2〕 ————忽图剌汗曾在这棵树下庆祝被选举,木华黎凭天意预言这位未来的征服者必登尊位。 (20) 成吉思汗封他为国王,并且叫他统领左翼(沼温合儿djä'un-ghar),直到合剌温只敦山。〔3〕

    豁儿赤在成吉思汗事业开始时候也曾“预言”其伟大的未来,但是他考虑得很周到,先替自己得到允许,如果所言实现,给他三十个妇人作妻妾。成吉思汗答允他在被征服各部落里挑选最美丽女子三十人。还有更为重大的授予,叫他管理也儿的石河上游方面的林木中的百姓(槐因亦儿坚)。 (21)

    主儿扯歹的巨大战功没有被忘记。成吉思汗当众赞扬他,在合剌合勒只额列惕(在1203年)的战役中击退客列亦惕人的进攻,并亲手射伤桑昆,随后掩蔽军马沿着合勒合河后退,成吉思汗赞美他说,这位兀鲁兀惕的首领“如高山一般”,〔4〕 掩护着自己。成吉思汗还提到主儿扯歹在巴泐渚纳时候以及当札合敢不的客列亦惕人叛变时候 (22) 所做的贡献。为了报酬他,成吉思汗将自己的妻妾之一让与主儿扯歹,这就是札合敢不的女儿亦巴合别乞哈敦,对于她,这位胜利者是在做了一个梦之后,转移了心意的。

    这是成吉思汗历史里面最奇异的一幕,同时见于《秘史》第208节和《拉施特书》里面关于兀鲁兀惕部落的篇章。成吉思汗有一天晚上在亦巴合处休息,睡眠为一场恶梦所侵扰。他梦中看见神人对他提出警告。醒后,他对这个少妇说,他对她一直是满意的,但他刚刚做了一梦,腾格里命他将她让给别人,请她不要怨恨。同时他高声问:“什么人在帐外?”主儿扯歹那颜(《拉施特书》中总是称之为客赫台)正在守夜,自己报出名姓。成吉思汗唤他进来,告诉他要将这个哈敦给他为妻,当主儿扯歹惊愕地说不出话来的时候,成吉思汗对他保证这是真话,再对亦巴合表示,她过去和现在的行为都是无可指摘的,她是贞洁而美丽的。同时将亦巴合所居帐幕,连同侍役和一切用具以及附属的牧场和畜群送给主儿扯歹。成吉思汗只替自己留下几个司膳的侍役长(ba'ourtchin),在他们里面,有阿失黑-帖木儿和原来是亦巴合父亲札合敢不的侍役阿勒失黑 (23) 。

    在《秘史》以叙事诗的体裁列举之中,成吉思汗继之以赞美忽必来、者勒蔑、者别和速不台〔5〕 “他的四条猛狗”。对他们的描写已经见于当乃蛮人溃败的时候札木合告诉塔阳的话里面(见第137——38页)。成吉思汗在这里说:“无论派你们到什么地方去,你们总是将坚石捶碎,深水横断!”至于对“四大战士”即博尔术、木华黎、博尔忽和赤老温把阿秃儿,他们从前在乃蛮人反攻时候曾援救了客列亦惕人,他们的战功又一次被称赞,对他们增加了新的荣誉和恩赐。胜利的“论功行赏”继续下去,每人都受到褒语和酬报。这里有忽难,他担任警卫,夜间像雄狼,白天象黑老鸦,他被派去协助成吉思汗的长子拙赤,人们知道,拙赤被委任统辖也儿的石河上游的各部落。忽难、阔阔搠思、迭该和兀孙额不干〔6〕 这四人,征服者还称赞他们说,能常常对他在一切事件上作忠实的报告。

    对者勒蔑以前劳绩的回忆,尤其动人。这首先是他的父亲札儿赤兀歹老人带着他的打铁工具来献与在摇篮中的未来的成吉思汗一袭黑貂被褥。后来这位札儿赤兀歹又将自己的儿子者勒蔑给与年轻的英雄做伙伴与随从。

    伯牙吾惕部的汪古儿跟随成吉思汗很久,与他一同经受严寒和风雨。〔7〕 为了报酬他,叫他收集分散的伯牙吾惕人,由他管辖,担任千夫长。

    成吉思汗对他母亲所收养的四个“拾得的孩子”,即失吉忽都忽、孛罗兀勒、曲出和阔阔出,所说的话特别富于情感。他对他们说:“你们对我所尽的忠心已经报答了我母亲对你们抚育之恩。在风雨之中和在战场之上,孛罗兀勒常常做我艰难时节的伴侣。”此外,成吉思汗在这里提到一处细节,若没有这几行文字,我们就无从知道它。当塔塔儿人溃败之际,有一个名叫合儿吉勒失剌的塔塔儿人侥幸得脱,但又返回到诃额仑母亲的营帐中求乞衣食。刹那之间,他看见了成吉思汗的最幼的儿子拖雷,这时拖雷年方五岁。〔8〕 这个塔塔儿人欲乘机毁灭杀尽他的种族的人的后嗣。他挟住这个小儿并抽出刀子。听见诃额仑叫喊的声音,孛罗兀勒之妻阿勒塔泥赶来,抓住合儿吉勒的头发并抢去了他的刀子。者歹和者勒蔑两人这时正在帐外宰牛,听见妇女叫喊的声音,都跑来了。他们制服了凶手,拖雷因此被救。 (24) 〔9〕 最后,成吉思汗提到博尔忽在合剌合勒只惕战役中救了并带了回来他的第三子窝阔台,并且先将他伤口的血,用口“吮去”。 (25)

    成吉思汗没有忘记为了他的事业而丧失性命的人。捏兀歹察合安在答兰巴勒主惕被札木合所杀。他的儿子纳邻脱阿邻得到报酬,被允许重新收集他自己的部人————捏古思人,并由他统领。 (26)

    成吉思汗对于当他年轻时候,从泰亦赤兀人的桎梏之下救他出来的锁儿罕失剌,表示满腹感激之情。“当我年纪还很轻时候,我被塔儿忽台乞邻勒秃黑所囚,你和你的两个儿子赤老温和沈白,将我隐藏起来,救了我并恢复了我的自由。此事我终身不忘。今天我要对你报答。”锁儿罕失剌受领蔑儿乞惕人旧有地方色楞格河畔的广阔牧地。巴歹和乞失里黑这两个牧人,他们把客列亦惕人的突然袭击的情况通知成吉思汗,因此救了成吉思汗,也受到褒赏。和锁儿罕失剌一样,他们两人也被封“答剌罕”, (27) 享有自己的带弓箭筒的护卫士(豁儿赤)的特权。他们还有保留狩猎所得的野兽和战争所获的战利品不必交与共同“俵册”分配的权利。

    纳牙阿和他的家族另有理由受到褒扬:捉住了他们的旧主塔儿忽台乞邻勒秃黑,他们将他放走而不交给成吉思汗,这是忠于职责的表现,然后,他们自己来向成吉思汗输诚,成吉思汗褒扬他们行为合乎正义。在新成立的帝国里面,纳牙阿被任统率中军(tub),〔10〕 就象博尔术统率着右翼,木华黎统率着左翼那样。 (28)

    成吉思汗最后命“牧羊人” (29) 迭该,将分散的各部落人和“无籍人”收聚起来成为一军,以他为乞列阿儿克(千夫长)。 (30) 当一切分配定之后,人们发现指定给“木匠” (31) 古出古儿的一群人数不够。成吉思汗命令由其他集体征集补充,任命他和木勒合勒忽共同为乞列阿儿克。 (32)

    以上“升级”和“叙功”展开历史上一件大事,因为这不但是蒙古在军事上的统一,也是这个国家的所有部落在精神上的统一,形成为一个新的民族,成吉思汗把它命名为“青蒙古人”,〔12〕 这就是说,属于青天的蒙古人。与此相同,七世纪的突厥帝国人,也自命为“青突厥人”。 (33) 四个半世纪以后,一位成吉思汗的后裔,鄂尔多斯的历史家萨囊彻辰,还引以为荣,他称述他的伟大祖先,于即位时候亲口所说出来的这样具有意义的话:“这样勇敢的人民归附我,共安乐,同患难,在一切危险之中,忠诚不渝,我愿意称他们为青蒙古人,我愿意将他们提高到大地上的一切人民之上。” (34) 〔14〕

    第三节 护卫军的整编

    接着而来的是整编护卫军(怯薛)。成吉思汗说:“从前,我只有日班护卫(秃儿合兀惕)七十人〔1〕 和夜班护卫(客卜帖兀惕)八十人。现在(腾格里)命众百姓俱归我管,需要向各千户、百户和十户里面拣选一万人,箭筒士(豁儿赤)及其他,做我个人的护卫。这些人都是我贴身的护卫士,应从各贵族(那颜)或自由人(tarqat,按:《秘史》作白身人)的子弟里面拣选有材能身体壮的充任。” (35) 千户的儿子每人带伙伴十人,百户的儿子每人带伙伴五人,十户的儿子每人带伙伴三人。〔2〕 这样拣选出来的队伍,其地位高于其它军队。成吉思汗宣称:“我近卫军的护卫士们,地位高于其余军队的千户。如果其余军队的千户和一个怯薛歹争斗,他就要受责罚。” (36) 所有近卫军的护卫士(怯薛歹)都由汗本人选择;成吉思汗还规定“护卫军的将官们,没有得到汗的许可不得擅自处罚他的部下。有犯罪的必须立即报告汗知道,由汗来宣判他,如有必要,处以斩首或杖责。”对于他从前宿卫的怯薛丹,成吉思汗嘉奖备至:“你们于大雨雪的夜里或晴朗的夜里,〔3〕 或敌人纷扰厮杀的夜里,在我帐幕周围宿卫,使我身心皆安。凡有紧急事,不曾怠慢,以此我得坐到大位。如今将我这吉祥至诚的宿卫,叫做老宿卫。……久后我的子孙对待他们和我的遗念一般,好生抬举,休教怀怨,如福神般看著。” (37)

    客卜帖兀惕的人数,这样从八十人增至八百人,最后增至一千人。豁儿赤或箭筒士的人数,也由四百人增至一千人;秃儿合兀惕或“散班”护卫的人数也达到一千人。若干其他单位并入于护卫军,结果护卫军的总人数达到一万人,分为日班护卫八千人和夜班弓箭手两千人。 (38) 〔4〕 轮流守卫分为四班,每班守卫三日三夜。天晚以后,护卫禁止任何人走近汗的帐幕,任何人没有护卫的人作伴不得进入这个帐幕。因此,象野里知吉带 (39) 虽然在蒙古宫廷中有很高的地位,有一天,因为要闯进去见成吉思汗而被夜班护卫所逮捕。 (40) 一切人不许查问宿卫人数或其换班时间。违者罚供鞍马或衣服。护卫士应值夜班而不到的,第一次笞三十,第二次笞七十,第三次流诸远方。

    成吉思汗命也客捏兀邻为夜班护卫一千人之长。上面已经说过,箭筒士从同样四百人增至一千人,命者勒蔑的儿子也孙帖额带领。“散班”护卫,如上所述是分为四班,命也孙帖额、不吉歹、火儿忽答和剌卜剌哈分别带领。 (41)

    日班护卫,命斡格莱扯儿必带领一千人。其次一千人,命不合带领,第三部分命阿勒赤歹带领,第四部分命朵歹扯儿必带领,第五部分命朵豁勒忽带领,第六部分命察乃带领,第七部分命阿忽台带领,第八部分命阿儿孩合撒儿带领。 (42)

    某些荣耀的称号,如同在拿破仑军队里那样,被赐给各部队以增加其自豪之心。斡格来扯儿必所管的旧护卫七十人,号为“大散班”。阿儿孩合撒儿所属的勇士,号为“大勇士”。也孙帖额和不吉歹所属的箭筒士,号为“大箭筒士”。 (43)

    《秘史》接着列举若干具体任务————原则上也认为是在1206年的忽里勒台里面分配定的————这是有关于司驼和司牛,主管旌旗、鼓和矛,保护帐幕和车辆等等……

    当1206年的大忽里勒台的任务完成,新帝国已经组成的时候,如同拉尔夫·福克斯所说,成吉思汗对于他的忠实伙伴们,心中涌起一股柔情,他说:“我的弓箭手和我的战士,像阴暗森林的树木一样不计其数。我愿将甘饴温他们的口,将锦衣披他们的身,将骏马供他们骑,拿河水一样多的美酿供他们饮,替他们的牲畜觅得丰美的草原,使他们一路无阻,不让荆棘生在他们的草地里。” (44)

    我们不知道这个时期蒙古军队的实际人数和分配的数字,但是由于拉施特的记载,我们幸能知悉在1227年成吉思汗死的时候蒙古军队的情况。 (45) 这时候蒙古军队共计十二万九千人。拖雷因为是少子,是故土的看守人,分得十万零一千人,分为三个军:中军由一千名护卫士组成,由察罕那颜指挥;右翼(或西面)三万八千人,由博尔术指挥;左翼(或东面)六万二千人,在木华黎指挥之下一直至1223年他死时为止。拉施特在这里重述成吉思汗对于察罕的深情厚意,我们知道这个年轻的唐兀人,从十五岁时候起,成吉思汗就予以照顾,并呼他为第五子。 (46) 拉施特也提到成吉思汗对于札剌儿人木华黎的情谊,允许他收集本部落剌札儿人的战士三千人并得任命其将领。这种情形,并非例外。斡亦剌人的首领忽都合别乞,不失时机地投降了成吉思汗,仍然带领他的四千斡亦剌人;答里台仍然是一万巴阿邻人的首领;阿剌忽失特勤和他的后人保有四千汪古人的统率权;同样情形,有一万契丹人与一万女真人,在归附之后,继续在他们的各自首领指挥之下。还有二万八千人,我们在下面将要说到,成吉思汗把他们分配给他的母亲、弟弟和儿子们。 (47)

    至于这个军队的意识,还是游牧狩猎者的本色,有如成吉思汗自己在他的著名格言里面所说的:“在日常生活之中,有如两岁的犊儿,但在厮杀时,又似老鹰的搏击。在筵宴和娱乐之中,无忧无虑有如小驹,但在战斗时候,又似海东青之扑仇敌。在白天,像老狼的俟机,在昏黑之中,像乌鸦的守夜。” (48) 〔5〕

    第四节 篾儿乞惕流亡者的终局

    我们在上面根据鲍乃迪所译的《秘史》的摘要,提到1206年忽里勒台召集后所发动的某些战役,当然,这个史源没有供给我们这些战役的任何日期。但拉施特说蒙古人在这一年,即1206年(回历602年,豹年),有一次遣兵进攻乃蛮王子不亦鲁黑,不亦鲁黑正在速札河流域狩猎,在那里被蒙古人所袭击。波斯史家所说的速札河,依照伯希和先生,无疑就是《秘史》里面的 豁黑水,也就是中国史家所称的苏河,即在大阿尔泰山东北的科布多河 (49) 。《元史》同样告诉我们,在这次忽里勒台之后,“卜鲁欲罕”猎于“兀鲁塔山”,即突厥语的奥鲁塔黑,指“大山”,他在这个地方被袭击,为蒙古人所杀。 (50) 至于不亦鲁黑的侄子、塔阳的儿子古出鲁克,上面说过,他同篾儿乞惕首领脱黑脱阿同逃至也儿的石河上游河边〔1〕 。蒙古人于是移兵进攻脱黑脱阿。我们曾根据《秘史》,叙述脱黑脱阿的终局,依照《秘史》的叙事次序,这是在1206年的大会以前。 (51)

    以上所说,是《拉施特书》和《元史》对于召集忽里勒台后的同一事实的报道。除上述关于日期外,内容相同。《元史》说,在戊辰年或龙年(1208年)的冬天,蒙古人的一支军队向也儿的石河上游追赶脱黑脱阿。 (52) 脱黑脱阿中流矢而死,篾儿乞惕人党徒溃散。古出鲁克奔向别失八里和库车,之后,至于西突厥斯坦的哈剌契丹人地方。 (53) 《元史》在这里没有提到脱黑脱阿两个还生存的儿子————忽都和赤老温,他们和古出鲁克一样,也是逃向合剌鲁人地方和哈剌契丹(楚河方向)地方,在这以后,我们已经说过,《秘史》告诉我们,成吉思汗如何派他的将军速不台攻击忽都和赤老温,速不台于1206年击败他们,并在楚河附近,巴尔喀什湖的西南将他们杀死。 (54) 〔2〕 事实上,我们从志费尼所说的知道,脱黑脱阿的儿子们是逃至畏吾儿人境内,企图夺取这个地方,这是名叫巴而术的亦都护或畏吾儿国王,〔3〕 先将他们的党徒击散。 (55) 依照《元史》,脱黑脱阿(脱脱)的儿子在这个时候被巴而术所杀。 (56) 相反地,依照《拉施特书》,篾儿乞人的党徒在忽都指挥之下,历时十年左右之久仍然控制着巴尔哈什湖之北的锡尔河和也儿的石河之间的草原,直到回历612年,即牛年,才被速不台所消灭。 (57) 伯希和先生提起注意,拉施特在这里有个错误,因为中国-蒙古的牛年,不等于回历612年而是613年,即公元1217年, (58) 如果我们采信这个史源,我们就应将篾儿乞惕流亡者的终局推到后一个日期。

    不管这个编年上的疑难问题,畏吾尔国王巴而术曾受到乃蛮和篾儿乞惕的残余部众的威胁,这些人被成吉思汗从蒙古驱逐出去,成群结队飘流到西南地方图谋发展,巴而术于是自居于藩臣的地位要求蒙古的征服者予以保护。他遣派阿惕乞剌黑和答儿拜二人为使往成吉思汗处说:“听见你的声名,使我们欢喜,如云消见日一般。我愿意做你的第五子,并为你出力。”〔4〕 成吉思汗邀他前来。巴而术带着金、银、珠子和缎匹等到成吉思汗那里去。〔5〕 成吉思汗优礼相待,并将自己的一个女儿阿勒阿勒屯公主嫁他,或无宁说是许婚给他。 (59) 〔6〕

    成吉思汗似乎和畏吾儿人保持着非常友好的关系。一方面,他们的友谊足使他成为戈壁西部的主人,并使他得以控制哈剌契丹的道路以牵制西夏。另一方面,畏吾儿民族是一个文明得多的民族,在没有伊斯兰化的突厥种民族中间,畏吾儿人的文化程度最高,作为一个野蛮人的成吉思汗,不能不被他们的高度文化所感染。

    第五节 斡亦剌惕、乞儿吉思和秃马惕人的降附

    在回历603年,兔儿年,即公元1207年的编目之下,拉施特告诉我们(此外还有第二次出征合申,即唐兀人的西夏国,我们在后面就要说到),一个蒙古使节被派到叶尼塞河上游乞儿吉思人那里去,〔1〕 乞儿吉思人即自动降附了。拉施特似乎将这个事件列在这一年的下半年。 (60) 《元史》简短地证实这个史实,日期也相同(太祖二年,丁卯年即兔年,1207)。

    《秘史》在这里叙述的比较详细。 (61) 就在这个兔儿年的1207年,成吉思汗命他的长子拙赤领右翼军(巴剌温合儿)去征服北方林木中的各部落(槐因亦儿坚)。斡亦剌部落是林木中的蒙古人的主要集团,生活于贝加尔湖的西边,他们的首领忽都合别乞即来降附,并愿意为拙赤做向导。当拙赤到达失黑失惕地方时候,所有斡亦剌的部落都同样投降了。 (62) 拙赤于此后向乞儿吉思人地方挺进,乞儿吉思人是在叶尼塞河上游的突厥部落, (63) 也降附于蒙古人。他们的首领也迪亦纳勒、〔2〕 阿勒迪额儿和斡列别克的斤〔3〕 献给拙赤白海青、白骟马和黑貂。〔4〕 拙赤就是这样使直达西伯利亚地区的所有林木中的部落都隶属于蒙古帝国。任务完成之后,他携带着乞儿吉思和森林〔5〕 的一些附属部队回去见成吉思汗。成吉思汗用家族关系来巩固与斡亦剌惕人的关系。《秘史》告诉我们,成吉思汗将他自己的一个女儿扯扯亦坚〔6〕 嫁与忽都合别乞之子亦纳勒赤,并将拙赤的女儿豁雷罕公主嫁与忽都合别乞的另一个儿子脱列勒赤。 (64) 拉施特在他的斡亦剌惕专篇里面也说到扯扯亦坚, (65) 但用的是赤惕察坚之名,据他说这个公主是嫁与脱列勒赤。 (66)

    成吉思汗随后叫忠心耿耿的博尔忽去征服豁里秃马惕人,即“二十姓秃马惕”。 (67) 我们在上面附注中提到,这一种人应该是居住在兀答河上游的大森林之中,这一地区在贝加尔湖和克拉司诺亚尔斯克的一半途程之间。这些“森林中人”在他们的最后一位首领的遗孀,孛脱灰塔儿浑〔7〕 女王的统治之下。博尔忽自任前锋出发。一天晚上,在深林之内的窄径之中,被敌方的侦察队所袭击,博尔忽被杀。 (68) 成吉思汗听说他的宿将被杀 (69) ,甚为震怒,乃命朵儿伯朵黑申〔8〕 前往为他报仇。朵儿伯朵黑申穿过大森林深入进军,由野兽所行走的小径至于忽剌安不合,〔9〕 这个地方不知是现在何处。到达高山之巅(或者是在哈剌加斯山旁边)后,他们看见秃马惕人都在下面(大概在兀答河旁边,在现今都图隆克山或下乌金斯克山方面)。然而在这时候,秃马惕人还擒住两个蒙古将领,一个是豁儿赤那颜,另一个是斡亦剌人首领,即上面所提到的投降于成吉思汗的忽都合别乞。这一次,秃马惕人被迫降服。 (70)

    成吉思汗为补偿博尔忽家属所遭遇的不幸,分给他们一部分秃马惕人民。把秃马惕王后孛脱灰塔儿浑赐给与忽都合别乞。最后,《秘史》告诉我们,非常好色的豁儿赤那颜得到了秃马惕地方的三十名美女。 (71) ————附带说明,拉施特将博尔忽 (72) 之死和秃马惕的投降记在“牛儿年的612年”。而伯希和先生在探讨另一个事件时说到,这里的牛儿年等于(回历)613——614年,即公元1217年。 (73) 拉施特也提到成吉思汗对于博尔忽的阵亡表示哀痛和惋惜。 (74)

    在篾儿乞惕人解体后,继之以斡亦剌惕人的归附和秃马惕人的被征服,成吉思汗成功地征服了“林木中百姓”————大森林中的蒙古人。当草原的游牧人和森林中的狩猎者结合在同一的“札萨”之下的时候,标志着蒙古人最终统一起来了。

    第六节 成吉思汗系各亲王的“藩邸”

    《秘史》在此后叙述成吉思汗分封他自己的亲属,并组成他们的“藩邸”,相同于拿破仑对他自己的人分封并给与采地。“母后”诃额仑额格和成吉思汗的最幼兄弟帖木格斡惕赤斤共分得一万人。成吉思汗的长子拙赤分得九千人,他的第三子窝阔台 (75) ,和他的最小儿子拖雷,每人分得五千人。〔1〕 成吉思汗之弟拙赤哈撒儿分得四千人。阿勒赤歹 (76) ,二千人,别勒古台,一千五百人。 (77)

    成吉思汗对于他的叔父答里台 (78) 怀恨在心,因为他曾在一个很长时期背叛他而奔投汪罕,等到最后胜利的前夕,他才重来归附。我们知道,成吉思汗有一个时候想要杀死他。博尔术、木华黎和失吉忽都忽劝阻他说:“毁灭自己一家人,就象熄灭家中的火。这个叔父是你父亲的唯一纪念。为着纪念你的父亲,饶恕他,不管他的错处。”成吉思汗为之感动而息怒。 (79)

    成吉思汗派给他的母亲四个那颜,即曲出、阔阔出、种筛和豁儿合孙做她的亲信人。派给他的长子拙赤的有忽难、蒙古兀儿和客帖三人。派给他的第二个儿子察合台的有合剌察儿、蒙可和亦都合歹三人。〔2〕 因为察合台的“性情暴烈”, (80) 命阔阔搠思“早晚在他跟前照料”。他又派亦鲁该和迭该两人跟随窝阔台,者台和巴剌两人跟随拖雷,最后委派者卜客跟随他的弟弟哈撒儿。

    第七节 珊蛮阔阔出的势力

    成吉思汗的地位提高至于帝国(的统治者)之后不久,即发生阔阔出的著名事件,暴露出蒙古珊蛮教引人兴趣的内幕。

    我们上面曾说到属于蒙古种的晃豁坛部 (81) 的蒙力克老人在成吉思汗的幼年时所扮演的角色。他是成吉思汗父亲也速该的朋友,也速该临终时托他做这个少年人的某种监护人。如果他曾从翁吉剌惕人那里接回这个少年人,但后来当所有各部落都抛弃成吉思汗的时候,他似乎很可耻地也置诸不理。然而他毕竟再次救了成吉思汗的性命,他曾阻止这位征服者冒昧地投入客列亦惕人的陷阱。 (82) 现在他诚心归附成吉思汗,而他的一家在新成立的帝国里面所占的地位是很高的。

    “蒙力克父亲”,照《秘史》这样称呼他,有七个儿子。第四子阔阔出,同时是以帖卜腾格里(Teb-Tengri或Teb-tenggeri) (83) 著称的一个著名珊蛮。拉施特说他在1206年的忽里勒台里面扮演了重要角色,这个大会认可帖木真的地位提高至于蒙古帝国(的统治者)。正是这个阔阔出,当时证实并授与帖木真以成吉思汗的帝号。 (84) 但是他现在变成了可厌恶的人物。他的超人权力使他充满了倨傲自大:他不是骑着青白两色相间的马到天上和腾格里交接么?他还自夸和成吉思汗一起讨论一切大事,在讨论时,不拘形式。他以为是他,提升了新汗的地位,是他这个神巫的力量使新主得居大位,他差不多相信自己至少是和新汗平起平坐,地位相等。他很牢固地倚靠着他的六个兄弟和他父亲蒙力克老人的势力,《秘史》说他的兄弟们和他“一样凶恶”,蒙力克则和成吉思汗的家族非常接近,于是阔阔出一天比一天的更傲慢起来了。他甚至突然痛殴成吉思汗的弟弟拙赤哈撒儿,哈撒儿是个无敌的力士,这足以说明这个巫师的魔力怎样使帝室中人对他害怕。哈撒儿来向成吉思汗诉苦。成吉思汗所表现的急躁情绪增加他的狼狈不堪:“你往日自夸没有人敢和你徒手相搏,何以让别人打了你呢?”哈撒儿受到这种屈辱,无言可答。人们一连三天看不见他,他在怒极而泣。但是事件并不是到此为止。狡诈的阔阔出又来找成吉思汗,引诱他对他弟弟怀疑。这个巫师说:“神人启示我,长生天(Mongké Tenggeri)的命令,成吉思汗执掌国政,在他之后便是哈撒儿。你现在还来得及除去哈撒儿……。”

    相信哈撒儿企图夺他的地位,成吉思汗当夜就到哈撒儿那里去并将他逮捕。曲出和另一个阔阔出(按:这个阔阔出是四养子之一)〔1〕 ,是哈撒儿的亲信,他们将此事奔告诃额仑母亲。诃额仑立刻坐上用一只白骆驼驾的车,命人驱车到他的儿子营帐去,于清晨到达。哈撒儿两手被绑,已被脱去了小帽和腰带,正在成吉思汗面前被审问他有阴谋的嫌疑。成吉思汗看见他的母亲脸色可怕地冲进他的营帐,《秘史》告诉我们,成吉思汗感觉非常不安甚至恐惧。这位老妇人一直走向哈撒儿面前为他松绑,把帽子和腰带还给他。之后,她气愤更甚,坐下来,怒不可遏,她的老手来了一个迅速的动作,自己把上衣解开。她的两个干枯的乳房垂在膝上,于是她向前捧着她的乳叫道:“这是你们所吃的乳。哈撒儿犯什么罪,你要毁灭自己的骨肉呢?当你们小的时候,你帖木真、哈赤温和帖木格吃我的一只奶,只有哈撒儿有气力吃两只奶使我胸中宽快。所以帖木真心有技能,而哈撒儿有气力而善射 (85) 。我们的敌人,哈撒儿一一的用弓箭将他们射倒了。如今敌人尽绝,你用不着他了么!” (86)

    成吉思汗不敢面对他母亲的视线,自己躲开,又怕又羞地走到帐外去了。他只能满足于夺去哈撒儿分封的大部分,仅留一千四百人给他。 (87) 然而愤怒和辛酸影响了诃额仑母亲,终于损伤她的身体,她死去时候和她活着时候一样,处在忧愁和痛苦之中。 (88)

    第八节 珊蛮阔阔出的覆亡

    总的来说,阔阔出是成功地使成吉思汗兄弟里面最主要的一个蒙受不幸,并使皇族内部发生分歧。他的精神权力更形巩固。许多人以为来觅求他的庇护是稳妥的,甚至在他的周围形成了一种小朝廷,其人数之多,几乎和成吉思汗本人朝廷相等。这种趋势显然可见,平日依附成吉思汗的最幼兄弟帖木格斡惕赤斤的一些人现在离开了他而依附于这个神巫。帖木格命一个部下名叫莎豁儿的去邀回他的人。阔阔出痛殴莎豁儿一顿,并且将马鞍套在他身上回去见他的主人。第二天,帖木格自己到阔阔出那里去。阔阔出和他的六个兄弟围住他,威吓并罪责帖木格要想夺去他们的人,结果强迫他跪下来向他们求恕罪。

    次日早晨,《秘史》继续说,在成吉思汗尚未起身之前,帖木格走进他的帐幕,长跪哭诉所受的侮辱。成吉思汗听着默默不语,他似乎在可怕的珊蛮权力之前,有一种迷信的疑虑使他瘫痪。是他的妻子孛儿帖使他做出决定。孛儿帖从床上坐起来,拿被子遮着胸,含着屈辱的眼泪向成吉思汗叫道:“这是怎么一回事呀?那七个兄弟打了哈撒儿,侮辱了帖木格。如果在你生存时候,人们可以欺侮你桧柏般长成的兄弟,〔1〕 等到你死后,百姓将不服你的儿子们,他们还年幼没有人怕:就象风吹草动或群鸟高飞。”这个简明的理由打动了成吉思汗。他对帖木格说:“今天帖卜腾格里来的时候,由你做去!”帖木格出去秘密地和三个力士说好。少顷,蒙力克和他的七个儿子来到成吉思汗的幕帐谒见。阔阔出刚刚坐下,帖木格揪住他的衣领说:“昨天,你强迫我向你伏罪。今天,我们来角力!”要将他揪出帐外。在纷争中间,阔阔出的小帽坠落于地下。他的父亲蒙力克老人拾起小帽,满心惶恐不安。成吉思汗命令这两个对立的人出去解决他们的争端。他们出到帐外时候,帖木格所雇用的三个力士冲上去将阔阔出的脊骨折断,尸首抛投在车辆旁边。帖木格于是回到御帐照他的说法报告事件经过:“我们才开始,他不愿意再和我角力,卧在地上,现在他是不愿意再起来了!” (89)

    蒙力克老人立刻领会发生了什么事。悲伤地吻了阔阔出的小帽,两眼垂泪喃喃地说:“在你即位以前很久,我就是你的伴当,我一直是这样,汗呵!到了今天,我还是你的伴当。”但是他六个儿子对于他们兄弟的被杀,没有这样甘心顺受。他们已经卷起衣袖,气势汹汹地拦住帐门。成吉思汗受惊起立叫他们出去。他自己先走到外面,护卫的弓箭手们迅速赶来保护。确实知道阔阔出是已经死了之后,他命令将死尸搬到一个帐内,叫可靠的人看守。他遣人于夜里秘密地将尸体取去埋葬。到第三天,他叫人开帐而视,这个死尸已经不见,于是将这一件奇迹用官方的方式声明:“他殴打并诽谤我的兄弟们。所以上天夺去了他的生命和尸体。”但是他对蒙力克严厉地说:“你没能教训好你的儿子。他想和我看齐,我不得不将他除去。我本当将你们和札木合、阿勒坛、忽察儿一样的处死。但是我有言在先,免你死罪。让这件事就此给束吧!”据蒙古史源说,从这一天起,蒙力克一家“气势消灭”。 (90)

    除去了危险的阔阔出,成吉思汗要找一个安分的大珊蛮。他找到了兀孙,他是口传故事里面孛端察儿的子孙的最长一支巴阿邻部最年长的一员。成吉思汗对他说:“你是巴阿邻的长老,你应为‘别乞’。做别乞时,你骑白马,著白衣,坐位到处都在众人之上。(逢到我有所举动时候)你要拣选有利的年月。” (91)

    第九节 临近中国边境、成吉思汗与汪古人

    我们曾见,当成吉思汗对乃蛮人作有决定性的战争而这场战争使他完成了蒙古帝国建立的时候,他曾获得汪古人之助。〔1〕 汪古人属于突厥种,信奉聂思脱利教,住在中国长城之北,山西省北方的边境上,即在现今的归化城和绥远地方。汪古人首领阿剌忽失的吉惕忽里〔2〕 ,就是拉施特称之为阿剌忽失特勤的,在1204年曾替蒙古征服者尽过非常显著的功绩,向他自称藩属以对抗乃蛮人。现在成吉思汗的目光移到中国,汪古人的重要性并不减少。作为长城边沿的防卫者,他们就要引导蒙古征略者侵入中国。 (92)

    为了表示对阿剌忽失特勤的感谢,并为了巩固这个联盟,成吉思汗把他的女儿阿剌海别吉许嫁给这个汪古人首领。 (93) 〔3〕 据《拉施特书》,阿剌忽失因为自己年老,没有接受这个提议————至少对他自己是这样————在他之前的一个汪古人首领名叫也遂或亦苏亦,是他的兄长,他向蒙古人建议让也遂的儿子名叫赤古的 (94) 将来继承他的位子并娶阿剌海公主。赤古这时候在中国,被召回汪古地方。但是当他到达“肯都克”镇时候, (95) 汪古的别乞们使他产生疑心,伪称他的叔父阿剌忽失叫他回来是因为要杀他。这当然是谎言,因为汪古人的首领如果这样,必不至推辞成吉思汗对他本人的提议。不过汪古的贵族们对于阿剌忽失,肯定是很敌视的,他们不久将他杀害而奉赤古为主。赤古和他的前人一样,对于成吉思汗表现为热诚的藩属。成吉思汗信守他的一贯政策,将女儿阿剌海嫁给赤古,但是要求人们把杀害阿剌忽失的凶手交来处死。实际上,所有的汪古贵族或多或少都参预了这次谋杀事件,成吉思汗只能满足于使交来并杀死这个罪案中的主谋人和他的一家。 (96)

    根据材料更为详尽的《元史》, (97) 阿剌忽失特勤曾随成吉思汗往攻乃蛮人。他归去之后,被部众中心怀不满者所杀,其长子不颜昔班同时被杀。他的妻子和幼子孛要合与其侄镇国逃至云中(大同)。当成吉思汗攻克云中的时候,找到了他们,予以厚待。孛要合年龄尚幼,于是其堂兄镇国,就是拉施特所称为赤古的,被封为汪古亲王。不久镇国便由其子聂古台袭位,聂古台娶成吉思汗子拖雷的女儿(按:拖雷女之名为玛噶)为妻,但是他在一次战役中死去。孛要合随成吉思汗出征花剌子模,回来时候————年方十七岁————被封为汪古亲王(约在1225年),成吉思汗把自己的女儿阿剌海别乞嫁给他。孛要合死后,阿剌海别乞和她的著名父亲(按:指成吉思汗)同样有魄力,在蒙古人保护之下统治这个国家。 (98) (99) 〔5〕

    成吉思汗系的皇室和汪古王室间的婚姻关系继续至于后代。阿剌忽失的儿子孛要合生有三子,长子名君不花,娶大汗贵由 (100) 的女儿叶里迷失公主,第二子爱不花娶大汗忽必烈 (101) 的女儿月烈公主。爱不花和月烈之子阔里吉思即乔治, (102) 先后娶了大汗忽必烈的两个孙女。 (103)

    汪古人的归附和他们的王室由婚姻关系而亲密地结连于成吉思汗的家族,这件事表现了成吉思汗的政治头脑,他是这个制度的创始人。由于这种策略,蒙古人延长他们的帝国直至长城之下,通过这里的“要隘”(拉施特称之为Derbend)可以直到中国内部。当他开辟了直接通往河北和山西的途径时候,这位蒙古征服者并没有忘记从西面进攻中国北部,因此要臣服甘肃地方的西夏王国,但是这一次要使用武力。

    第十节 成吉思汗出征唐兀

    人们知道,唐兀人是属于吐番种的民族,十一世纪时在鄂尔多斯、阿拉善和今中国甘肃〔1〕 成立了一个单独的国家。〔2〕 唐兀人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他们用自己的方言仿效中国的书写方法制成一种文字。他们的国家,有如马可·波罗和鄂多立克对我们所说的,地位很重要,因为他们控制着“丝绸之路”的起点,通过他们地方再经过畏吾儿人地方,使远东和伊斯兰世界交通无阻。他们的王朝用中国名称,号为西夏,它从1032——1227年,以这个国名著称于史。他们的国都在兴庆,即现在甘肃的宁夏。蒙古史源称他们为唐兀,又称为合申。 (104) 拉施特喜欢用合申这个名字来称呼唐兀人国家 (105) 。

    唐兀人国家是受成吉思汗攻击的第一个定居的国家。因此人们有这种印象,他不习惯于这种地方。他不得不几次兴兵才能攻克。他的猛烈进攻,在其它各地往往有决定性,而在这里只能出现为没有结果的掠夺战争。据《拉施特书》,他在回历601年,牛年,即公元1205年的进攻,实际上仅仅是一次比较谨慎的突入。《元史》也证实这一点,它仅仅对我们说,拔力吉里寨和在落思城之前掠获一些俘虏。 (106)

    成吉思汗第二次出征唐兀是在1207年(依照拉施特,是回历603年,兔年,《元史》说是卯年)的秋天。斡罗孩(Wo-lo-hai)城被毁。第三次出征是在1209年(回历605年的后六个月,蛇年,拉施特这样说,经《元史》证实)。依照《元史》,西夏主李安全 (107) 〔3〕 遣其世子率师抵御蒙古人的侵略。成吉思汗击败敌人并俘获他们的部将高令公。他又一次破坏斡罗孩城,攻取夷门(在中文,这是说野蛮人的门)(翁按:夷门是指城之东门而言,格鲁塞解释为野蛮人之门是不对的),并俘获唐兀人一个将军————嵬名令公。随即包围中兴府,即唐兀国家的都城,现在的宁夏。成吉思汗试行引黄河之水灌城,但是河堤断裂,他不得不放弃围城之举。拉施特在这一方面则说,成吉思汗进军直到额里孩城, (108) 这个地名令人想起马可·波罗的额格里合牙,这也是指宁夏。唐兀主求降,并将他一个女儿献给成吉思汗。 (109) 《秘史》也说,唐兀国王————它称之为不儿罕,————自认为成吉思汗的藩属并将女儿察合 (110) 送给他,附带贡物中,尤其包括很多骆驼,这位征服者后来出征中国和河中时候,这些骆驼对于他发挥了十分可贵的作用。

    第十一节 成吉思汗侵入金国

    成吉思汗进攻唐兀,不过是一种“大规模的军事演习”,是为了从西面进攻中国北方做准备。 (111)

    中国的北方,我们知道,大约自一个世纪以来,是隶属于一种通古斯人,即现今满洲人的亲属女真人,他们的君主,以金主著称(在中国语为“金”,在蒙古语为“阿勒坛汗”),驻在北京。上面说过,金人历来是蒙古人的世仇,但在成吉思汗还年轻时候,曾有一次和他们联盟以报复塔塔儿人的仇恨。《元史》坦率地据实向我们承认,成吉思汗在这次事件中接受了中国的一个荣誉头衔,每年进贡于北京朝廷。在1207年左右,他已经觉得自己有足够的力量可以摆脱这种臣服关系。金国的一个贵人卫王允济来接受岁贡时遇到拒绝。然而决裂的发生只是在金章宗死后,当这个允济在北京即位成为史册中所称的卫绍王(1208——1213年)的时候。 (112) 金使来要求对新君致敬,成吉思汗随口问道:“新君为谁?”来使说:“是卫王。”成吉思汗向南(朝着金国的方向)而唾说:“我以为中原皇帝乃天上人做。卫绍王这等庸懦人也能做么?”说完上马远去了。 (113)

    1211年的三月,成吉思汗在客鲁涟河岸上举行一次大会,一次真正的军事会议,准备发动对金国的战争。他的远方藩属都来到这个地方向他致敬,例如突厥哈剌鲁〔2〕 国王阿思兰汗,他住在巴尔哈什湖南边,和突厥畏吾儿国王或亦都护巴而术,他住戈壁中的吐鲁番绿洲、焉耆、库车等地。 (114) 〔3〕 拉施特指出,对金国进兵是准备一场真正的民族战争,一个大规模的复仇之举,以报复从前女真人所加于从前蒙古人的一切侮辱。为了这个目的,这位征服者除下了小帽,依照仪式,将腰带向后围着脖子,登高山向腾格里————长生的青天祈祷。波斯历史家载述他所说的话:“长生天呵,我武装了我自己以报复我伯父斡勤巴儿合黑和俺巴孩汗的血债,阿勒坛汗(即金主)以可耻的刑罚把他们处死。 (115) 如果你许可我,你在上面伸臂助我,并命下方人等、善恶诸神,联合帮助我。” (116) 同时,成吉思汗还以代契丹人复仇的人自居,契丹人(按:此指辽,辽为金所灭)————不要忘记他们是蒙古种————从前据有北京,而于前一个世纪被金人所夺。

    然而蒙古兵都是骑队,当这个时候,还没有掌握工程的技术,不知道围攻的方法,他们在长城雉堞之前停滞不前很久。1211年和1212年的时间消磨于在宣化和热河地区攻取一些防御不固的小城,只是为了免于日久厌倦。 (117) 1212年,猴年的春天,契丹人的首领耶律留哥叛金,集合了和他同种的人,给蒙古带来了可贵的帮助。者别统率蒙古一军进取在现今满洲南部的契丹旧都辽阳 (118) 。他最初不能攻下,就伪装退兵,再于夜间出其不意地回来袭取了该城。耶律留哥因此才能够在成吉思汗的宗主权之下自称辽王(这是契丹王朝的旧有称号)。金人这样就在背后受到攻击,而一直到这个时候蒙古人都是在长城之外奔驰的,如此分散金人的力量,对蒙古人是非常有利的。 (119)

    鸡年,1213年————战争的第三年————成吉思汗终于取得重要的进展。〔4〕 在夏季,阴历七月, (120) 他终于侵占了宣德府, (121) 即现今北京至张家口的路上的宣化,他并且在长城之下的怀来击败了金将完颜纲。金人防御的锁钥是西北的镇住山西的三角的坚城大同 (122) ,大同守将是金将忽沙虎,但他弃之不顾, (123) 一个本系契丹人名叫讹鲁不儿的部将将古北口要隘献于了蒙古人,古北口是在热河和北京之间的长城的一个非常重要堡垒。另一方面,者别攻取了居庸————另一个长城的堡垒,位于南口的西北,在张家口至北京的路上。

    长城的各主要隘口就这样被闯开了。金人的纷乱已达极点,他们的将军忽沙虎杀死金主允济(按:在这里格鲁塞误作襄宗Siang-tsong),将皇族的另一个亲王宣宗(按:这是完颜珣)扶上宝座,其在位时期系自1213至1223年。 (124) 乘这个宫廷事变引起纷乱的机会,成吉思汗以三支大军侵入北方中国。第一军由他的儿子拙赤、察合台和窝阔台统率,侵入山西的中部,到达太原和平阳,以《元史》为证,这一军取得这些城池之后,随即退出而携带战利品北去。蒙古人还是沿袭游牧人劫掠的古老习惯,许多时候他们不能了解什么是有效的征服,就是说真正的占领。中军由成吉思汗自己统率,幼子拖雷伴随,从河北的平原下趋攻取了河间府,再进到山东的平原攻取了济南。许多次要的地方,大部分也被攻取。然而在那些坚固的城池,如真定和大名,则遇到抵抗,更不用说北京了,蒙古人在那里不能作正规的包围,他们尽可能用断断续续的封锁使其饥饿。第三军由成吉思汗的两个兄弟,哈撒儿和帖木格斡赤斤统率,沿着直隶湾上溯向永平和辽西的门户。 (125)

    分三路骑兵侵入之后,成吉思汗重新聚集他的军队于北京城前,希望他的封锁终能使居民屈服。 (126) 当公元第四世纪,匈奴或鲜卑的游牧部落侵入中国北方时候,就是这样战胜了最坚固城池的抵抗力量的士气,他们将骑队布满城郭的周围至于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 (127)

    然而成吉思汗的主要才能之一就是他的坚定不移的判断力,他认识到骑队不能攻破设防的坚固的都城。1214年犬年的春天,当北京的封锁势将无限期地延长下去时候,他派人向金主讲和:“你的河北和山东郡县都在我势力之下,你所有的仅仅是北京城池,天既弱你,我复迫你于险,天其谓我何? (128) 我如今打算还军回到蒙古,你拿什么东西奉献我,以消弭我诸将的愤怒呢?”

    不幸的金主,赶紧献出蒙古人所要求的一切东西:金银、缎匹、五百个童男、五百个幼女、三千匹马,还送给为成吉思汗侍寝的一位有金主血统的岐国公主。当蒙古征服者接受这些礼物之后经过长城返回了他们北方的驻帐地方,北京朝廷以为这样就使自己得救了。 (129) 〔5〕 或者无宁说,金人还是在那里恐惧游牧人会卷土重来。就在这一年,即1214年的阴历5月, (130) 金主弃去北京的宫殿退往汴京,我们称之为开封府,此地在河南,以黄河为屏障。 (131) 至于北京,他命他的天臣完颜福兴留守,并让太子也留守在这个城内。然而金主的出行被认为是逃走,金主的威望完全丧失。在他从北京往开封的行途中,一部分他的原来是契丹人的军队,叛变返回北京,宣布归附蒙古人,并派使者至成吉思汗处。这位征服者得到这种意外收获心中大喜,当即又派新的军队往攻中国。〔6〕 一部分军队由三木合把阿秃儿指挥,〔7〕 开往北京,增援叛军,另一军在木华黎指挥之下,开往辽东。金人的帝国,由于领导阶层纷乱,顿形涣散。金人派往援救北京之师战败于霸州城南。留守北京的金将完颜福兴由于失望,仰药自杀,于是蒙古人终于占领了这座都城。 (132)

    成吉思汗命失吉忽都忽、汪古儿和阿儿孩哈撒儿三人前往北京收取金人的财货。金人的守库吏合答自以为机巧,预先以礼物送给他们。汪古儿和阿儿孩哈撒儿接受了这些礼物,但是失吉忽都忽严词拒绝,他说:“从前中都的金帛皆属金主。现在变成了成吉思汗的财产,没有他的允许,什么人可以染指呢?”成吉思汗知道这件事以后,高度称赞了他这个忠实的部将。 (133)

    得到这个胜利之后,成吉思汗遣人至开封,命令金主,叫他献出河北和山东全部,并放弃帝号,仅称河南王。开封朝廷虽然是在丧败之余,但是对于如此屈辱条件,这个金国的末主无法接受。战争仍继续下去。成吉思汗任命木华黎为左翼统帅,封为国王 (134) ,以负其责。这些重新发生的战役,我们在后面再说,成吉思汗本人并未置身其中,因为此后他就开始忙于突厥斯坦方面的事件了。

    第十二节 蒙古人征服东突厥斯坦

    我们在上面说过(本书此处 ),当成吉思汗统一蒙古时候,所有他的敌手中只有一个能够逃出他的掌握,这就是乃蛮王位继承人古出鲁克(屈出律),即结局很不幸的塔阳的儿子。 (135) 在他父亲已死和乃蛮百姓被粉碎之后,拉施特说,古出鲁克有一个时期带着一小队效忠于他的人流浪到阿尔泰山西南的别失八里和库车方面;之后,志费尼说,在1208年,他来向哈剌契丹人要求避居在他们境内,哈剌契丹人属于蒙古种,上面说过, (136) 他们建国于突厥斯坦的伊塞克-库尔和楚河地区,已将近一个世纪了。哈剌契丹国王或古儿汗,以在楚河之上的八剌撒浑为其国都,其君临地方从畏吾儿里亚至于锡尔河,和从巴尔哈什湖至于喀什噶尔。古儿汗对古出鲁克殷勤接待并且把女儿嫁给他。忘恩负义的古出鲁克,于收集了流浪在别失八里、叶密立和海押立周围的乃蛮或篾儿乞的逃亡者归附于自己之后,他竟然对他的恩人进行阴谋活动。他先和花拉子模的算端摩诃末勾结,以摩诃末的协同,他背叛了古儿汗,结果将古儿汗废黜,或是于1211年把古儿汗完全毁灭,有如我们在他书中 (137) 所做的详述。古出鲁克取代了最后一个古儿汗的地位,就这样变成了东突厥斯坦的原来哈剌契丹帝国的主人翁〔1〕 。不幸的是,这个半游牧人丝毫没有必需的才具以治理一个大部分是定居人口的国家。为欲强迫喀什加里亚接受他的威权,他用骑队于两、三年之内有系统地蹂躏禾稼。他的妻子是哈剌契丹人,信奉佛教,古出鲁克受她的影响,迫害喀什噶尔和和阗的伊斯兰教徒,为的是迫使他们脱离异教而信奉佛教或聂思脱利教(志费尼指出,他生来信奉聂思脱利教,正如许多乃蛮人一样)。 (138) 而在喀什加里亚的伊斯兰教徒,否则或是在八剌撒浑的 (139) 伊斯兰教徒,占该地突厥居民的绝大多数。欺侮他们,古出鲁克就是自绝于足以巩固他的权力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人,拉施特惶恐地写道:“崇拜偶像者(指佛教徒)变成了主人”。我们注意到哈剌契丹的旧王朝,被古出鲁克所取代的已经是一个佛教徒王朝统治着伊斯兰国家,但是如何掌握国政,是曾在北京居于统治地位的人所知道的,这个王朝知道如何使伊斯兰教徒接受或忍受。阿尔泰山的野蛮人象古出鲁克则完全没有这种知识。他召集和阗城的伊斯兰教教长阿剌丁摩诃末,与之讨论信仰向题。引志费尼所言为证,伊斯兰教长毫不费力地驳倒了他,使他无话可说,不难想象一位伊斯兰教博士和一个野蛮人辩论时的情形;因此古出鲁克恼羞成怒,指名辱骂了伊斯兰教教主摩诃末。伊斯兰教长也愤然谴责这个亵渎神圣的人:“真教的敌人,愿你的舌头枯干!”古出鲁克丧失理性,使人加这位圣人以酷刑,结果将他钉死在其住所的大门上。 (140)

    古出鲁克又去进攻哈剌契丹帝国原来的藩属,在伊犂地方的哈剌鲁突厥人,以及在土鲁番、别失八里和库车的畏吾儿突厥人,他们都投到成吉思汗方面去了。古出鲁克擒获自称是在蒙古人保护之下的阿力麻里(在伊犂河之上)王子不匝儿,很失策地将他杀死。他终于重新引起成吉思汗的愤怒,成吉思汗似乎曾一度将他忘诸脑后。这次被直接挑衅,这位蒙古征服者于1218年派遣一军由者别那颜统率去征伐古出鲁克。 (141)

    质言之,这并不是一次战争。蒙古人被城市居民当做解放者迎接,由于古出鲁克缺乏行政上的经验曾将他们苛待,被他迫害的伊斯兰教成员也这样迎接蒙古军,由于被迫害,因此八剌撒浑、喀什噶尔和和阗都自动来归附蒙古人。以拉施特所言为证,者别宣布各人可以保留自己的信仰。换句话说,他恢复了信奉伊斯兰教的自由。 (142) 这里有附加的按语,等待下文说明,两年之后蒙古人进入河中和伊朗东境时候,伊斯兰世界所得到的印象是如何不同。政治环境使他们出现在喀什加里亚时候似乎是伊斯兰教的救星。而以后他们出现在伊朗时候,就成为该教的迫害者。————至于古出鲁克,失败后不敢再接战,在他逃亡之中,被者别的轻骑在帕米尔山坡追上,并杀死他于萨里库尔河附近(1218年)。 (143) 〔3〕

    我们由《拉施特书》得知,成吉思汗一度怀疑者别居功自傲,将要替他自己复兴古儿汗的哈剌契丹王国,取得独立地位。成吉思汗使人晓谕者别不要夸大成功,因为汪罕、塔阳和古出鲁克都因骄傲而失败。〔4〕 然而他的疑虑是没有根据的。者别对他主人的忠心是不可动摇的。他并不想自立为王,他所想的是完全另一回事,怎样补偿他从前使成吉思汗所受到的损失。人们还记得当他还没有归附成吉思汗时候,曾一箭射倒成吉思汗的一匹马,一匹面白而特别为它主人所喜欢的马。成吉思汗没有对他怀恨,反而将这个旧日的敌人超擢为一军统帅。但是者别负疚在心,当他替蒙古君主攻取东突厥斯坦时候,他急急乎征求一千匹白面的马,和他从前所射倒的一样,或者无疑是更好,因为这不是秉性不良而矮小的蒙古马,而是河中的高大骏马,他将这些马匹献给了他的君主。 (144)

    第十三节 成吉思汗和花剌子模帝国的决裂

    古出鲁克败亡,使成吉思汗据有旧哈剌契丹帝国之地,约略是我们所称为喀什加里亚的地方 (145) 加上现今俄属突厥斯坦东北的谢米列契。这样,他就变成为伊斯兰教世界的邻人,诸如花剌子模沙的帝国。

    花剌子模帝国是一个新近成立的政治集团。建立这个帝国的是一个深受伊斯兰教和伊兰影响的突厥王朝,这个王朝原据有花剌子模或现今的基瓦地方,当从前的塞尔柱算端的国家分裂时候,它成功地占领河中(不花剌和撒麻耳干),伊兰东部和阿富汗。这些胜利,我们说是很新近的事。因为在事实上,花剌子模的沙或算端(苏丹)摩诃末(1200——1220),是与成吉思汗同时的人,仅仅于1206年才占领西阿富汗,于1212年才占领撒麻耳干,于1215年才占领东阿富汗,而波斯的封建主于1217年才承认他的宗主权。由此可知,他的统治是很脆弱的,姑且不去讨论他是否堪当这个称号而无愧,但说这个帝国既缺乏时间的考验,没有相当坚强的组织。事实证明,摩诃末从他和成吉思汗发生冲突这一天为始,就表现为一个犹豫不决、没有真实能力的人,丝毫没有成吉思汗那样的政治家长才。 (146)

    然而花剌子模帝国由于面积广大,又因为它很幸运地承受了阿剌伯-波斯的辉煌文化,令人对他发生错觉。成吉思汗也将花剌子模的势力无疑估计过高。无论如何,他寻求和他们建立最友好的外交和商业的联系。正是为了这个目的,他于1218年派往花剌子模的一个庞大商队,于伊斯兰商人之外,还有他个人的代表,蒙古人兀忽纳〔1〕 。但是讹答剌城的守将亦纳勒赤黑,至少是得到算端摩诃末的默许,劫夺了这个商队,抢劫去他们的财货并杀死这个商队的人。成吉思汗要求赔偿。他的要求遭到拒绝,于是他准备诉诸战争。

    讹答剌的劫夺事件是否成吉思汗决定攻击花剌子模的主要理由,可以举这位蒙古征服者后来于得到胜利之后和河中一个法官瓦亦哀丁不真吉的奇异谈话为证,这是术兹查尼向我们报告这个谈话。成吉思汗对该法官说,他的名字将永远光荣,因为他惩罚了花剌子模算端,这个算端不是一个真正的君主而是一个强盗,违反人权,犯了指使杀害蒙古使节于讹答剌城之罪。 (147)

    第十四节 在出征花剌子模前提到的继承问题

    出征花剌子模,是展开了这位征服者一生中新的一幕。一直到这个时候,他很少离开蒙古本土,北京地区他也曾在那里作战,但这还是蒙古草原。现在和伊斯兰教国家接触,他进入了一个陌生世界。《秘史》让我们知道,一种忧疑不安在他周围的人中不能隐藏不露。他的宠妃之一,美丽的也遂问他,如果有不幸的情形,什么人可以继承他的事业。 (148) 成吉思汗毫无怒意,严肃地答复了这个问题,以为提得有道理,大家一直没有对他提起是不对的。他当下询问他长子拙赤的意见。拙赤默然不语。他的次子察合台憎恨拙赤,粗暴地问成吉思汗:“你要叫他继承么?”他毫无顾忌地重提拙赤的出生不止于可疑:拙赤是成吉思汗的儿子呢,还是掳夺去他们的母亲篾儿乞惕首领的儿子呢?他说:“他是从篾儿乞惕地方带来的。他不能命令我们!” (149) 拙赤气愤地跳起来揪住察合台的衣领。他要和察合台凭一种武器来判决曲直。先看两人谁是更好的射箭者,“你如果胜过我,将我的大拇指刴去。”又说:“我们相搏,你如果胜我,我倒下去再不起来!”他们于是开始互殴。木华黎和博尔术试行将他们分开,但是成吉思汗保持沉默。这位征服者的一个老部下阔阔搠思终于找到了应该说的话:“察合台,你为什么这样忙?汗现今指望你。当你未生时,天下扰攘,互相攻劫,人不安生,所以你贤明的母亲不幸被掳。你若如此说,岂不伤你母亲的心?你父初立国时,与你母亲一同辛苦,将你儿子们养大,望你成人。你母如日般明,海般深,这等贤明。你如何可以这般说?” (150) 〔2〕 成吉思汗最后打破了缄默,提醒察合台说拙赤还是长子。

    察合台镇静下来,重新发言:“我们两人都是长子,愿与父亲并出气力。”为了打开僵局,他提议他和拙赤两人之间如有争端叫他们的兄弟窝阔台公断,窝阔台一向以宽宏大量著称。如果我们相信《秘史》所说,这时候似乎同意遇事由窝阔台向成吉思汗直接请示, (151) 这一种任务似乎是将窝阔台的地位提高至他的兄弟们之上而指定他为预定的嗣位人。依照同一史料,察合台(他常常表现对窝阔台有许多情谊)甚至正式提议以窝阔台承继他们的父亲,固然他比自己为幼。拙赤因为自己的出生一直存在疑问,感到不安,据说也同意了这个提议。

    然而成吉思汗意识到诸子相仇在他死后将有引起可怕纠纷的危险。《秘史》在这里说到成吉思汗曾提出明智的劝告,对诸子说:“你们不必并行,天下地面尽阔,叫你们各守封国。”〔3〕 他追溯蒙古从前王室的后裔阿勒坛和忽察儿的家族,因家族不和使他们丧失了王位。最后,如果我们相信蒙古的史诗,成吉思汗此时要求预先解决这个继承问题,他属意于窝阔台。四个兄弟里面最幼的是拖雷,他答应帮助窝阔台,当他忘怀沉睡时候唤他醒,有必要时提起他的责任,并且在他指挥之下忠心耿耿地去征战。 (152) 然而这个蒙古的史源,在我们看起来,实在是有些言之过早,它还说成吉思汗有言,如果窝阔台的子孙没有治国的才具,得由另一系的子孙继承帝位。 (153)

    第十五节 花剌子模帝国的毁灭、河中和花剌子模的征服〔1〕

    在出发征伐花剌子模帝国以前,成吉思汗要求西夏主或唐兀国王,即《秘史》称为不儿罕而中国编年史称为神宗的派兵助战。派人对他说:“你答应做我的右手。现在我和撒儿塔兀勒(按:这是蒙古人所称花剌子模)决裂,即将出征。和我一同出发,做我的右手吧。”但是唐兀国的一个大臣阿沙敢不做了极其粗暴的回答说:如果成吉思汗的力量不够,何必自称为汗?这个仇恨成吉思汗留待后来报复。他不能在出征花剌子模的同时再兴兵攻唐兀,而且对于金人进行的战争,虽然从缓,但在木华黎指挥之下,总要牵制住左翼的兵力。但是他自誓,一俟花剌子模事件结束,就要向唐兀人报仇,他结果履行了这个诺言。 (154)

    在兔年,1219年的夏天,蒙古大军在也儿的石河上游集中。秋天时候,成吉思汗到达,在巴尔哈什湖东南,在哈剌鲁人地方的海押立,哈剌鲁国王阿思兰 (155) (其意义为“狮”)和他联兵。到这里来聚会的还有阿力麻里 (156) 国王苏黑纳黑特勤〔2〕 和从土鲁番和库车带兵而来的畏吾儿人的亦都护巴而术。依照巴托尔德的估计,蒙古军人数约在十五万人至二十万人之间。成吉思汗叫他的最幼兄弟帖木格斡赤斤留守蒙古。在他妻妾之中,他叫美丽的忽兰陪伴同行。前哨和后援〔3〕 的重要职务委付与少壮的统帅,他们在和最后的乃蛮人以及最后的篾儿乞惕人战争中表现勇敢,而知人善任的成吉思汗不至不立即加以拔擢的:者别担任前哨,速不台做者别的后援。脱忽察儿也被委以重任,担任速不台的后援,这似乎一部分因为他是成吉思汗的女婿。

    花剌子模帝国,即《秘史》称为撒儿惕人的, (157) 因蒙古军的来临而惊怖。数个世纪以来,河中的定居人不花剌和撒麻耳干城的伊兰族居民,锡尔河、塞拉夫香河和阿姆河乡野的伊兰种的或“撒儿惕”的农民;构成政治和军事贵族阶层的伊兰化并定居化的突厥人,常处于疑神疑鬼之中,惟恐游牧人从戈壁和阿尔泰山忽然如飓风一样的袭来。1218年的春天,有一支商队以使节的姿态由成吉思汗处来到河中,花剌子模算端摩诃末于夜间叫一个商队队员————这个人正好是原籍花剌子模的商人————到他那里,详细问他成吉思汗的实力究竟如何。他问:真的成吉思汗曾征服桃花石, (158) 即中国北部和它的都城么?这时候,算端为了慎重起见,打算和蒙古汗成立一种通商条约,然而后来就在这一年,即1218年,蒙古商队在讹答剌的被杀事件激起了决裂————战争爆发了。

    面临蒙古人的威胁,摩诃末算端把他的军队分布在锡尔河、费尔干纳要隘和河中各城的这条防线,因此在总的人数上他虽然占优势,而到处兵力都感缺少。成吉思汗从讹答剌方面攻破锡尔河防线。由他两子察合台和窝阔台统率的一军,由畏吾儿国王巴而术协助,留在这里(指讹答剌————译者),在包围了很久之后才攻取这个地方,因为蒙古人攻取坚城,在开始时候,方法很笨拙,我们已经在他们出兵中国之初看到了这一点,在这里也有这种情形。第二支蒙古军在成吉思汗长子拙赤指挥之下,从锡尔河两岸下趋,攻占了昔格纳黑和毡的。另一支五千蒙古兵的部队,上趋向锡尔河上游,攻取别纳客忒并进围费尔干纳的都城忽毡,这座城的花剌子模总督是英勇的帖木儿灭里(“铁王”之意)他于坚强抵御之后,沿河下趋出走。 (159) 最后是成吉思汗自己和他的少子拖雷带着大军直向不花拉进军,于1220年的4月到达。 (160)

    防守不花拉的花剌子模士卒皆是雇佣的突厥人,这些人欲突破一个缺口而逃,但结果只是使自己溃散。居民看到军队试行逃走,为之气沮,于是开城迎降于蒙古人,额梯儿说,这是在2月10日,但据术兹查尼则说,是在16日。有突厥骑兵四百人,退守内堡,蒙古兵缘梯而登攻破之,守兵全部被杀。该城居民被迫献出全部财产并且受到种种迫害。但是蒙古人只对意欲反抗的居民使用有系统的屠杀,尤其是若干教长。杀死这些教会人物,被说成是成吉思汗意在迫害伊斯兰教。然而与其残暴本性不相符合,蒙古人不可能理解宗教战争,首先由于他们缺乏这种认识,其次因为他们以为一切宗教的代表人物都可能和他们自己的珊蛮一样,掌握某些魔术力量,因而对他们有迷信的敬仰。志费尼的富有戏剧性的记述,对我们说,成吉思汗召集所有伊斯兰教徒至于不花拉的大礼拜寺,用一种意义不明的演说恐吓他们,自称是上帝派来责罚他们的人,巴托尔德认为这是过于传奇化,的确是这样。 (161) 况且这位蒙古征服者很有政治头脑,绝不至以宗教问题恐吓伊斯兰教社会,他在蒙古和中国所采取的态度是善于利用腾格里或天来制造人们的幻想,允许我们推测他在必要时候还要同样利用阿拉。这里有更严重的情形,就是在劫掠之中,发生了火灾,结果焚毁了该城的一部分。

    从不花拉,成吉思汗向撒麻耳干进军。在这座都城的外面,他和他的两个儿子察合台和窝阔台会师,他们刚刚取得了讹答剌,来到这里。撒麻尔干的突厥守兵是新近招募而来的佣兵,对于花剌子模的算端,缺乏效忠的坚定意志,没有作任何抵抗;所有这些突厥佣兵只有一种思想:被编入成吉思汗的大军。成吉思汗伪装应允,然而守兵投降之后,他出其不意地将他们残杀。这种举动当然是背信。实际上,这位征服者把佣兵的投降认做是他们对自己主人,花剌子模算端的背叛。我们知道他对于这一类事件的观念,他利用了佣兵们的卑怯,但是对他们只有鄙视,并且认为将不忠于其主的部下处死是合乎道义的。至于撒麻耳干的居民(他们的大部分还是伊兰人),他们抵抗得较好。至少是他们很勇敢地组织了一场突围,然而这些工匠们敌不过草原的骑士,他们被击溃了。〔4〕 志费尼说,撒麻耳干城于被攻五日之后投降,术兹查尼说于十日之后投降,术兹查尼以为这是在穆哈兰月(Mouharram)10日,即1220年的3月17日。和不花拉的情形相反,宗教的权威人士,伊斯兰教的先知和法官等没有表示抗拒,蒙古人结果赦免了他们,这可以充分证明蒙古人并没有存心敌视伊斯兰教教会。 (162)

    蒙古人占领在现今基瓦附近的花剌子模本土的都城乌尔犍赤 (163) ,比较困难得多。成吉思汗不得不派遣他的三个儿子拙赤、察合台和窝阔台都到那里去,同时还派了博尔术、脱栾扯儿必、兀孙那颜和合答安。 (164) 在艰苦围攻之中,拙赤显出是一个凡庸的领袖。他和察合台又开始作对,察合台斥责他遇事没有决断,六个月之后,成吉思汗为了终止他们的争吵和成立统一的领导,不得不命令他们两人都听从窝阔台的指挥,窝阔台于是更具有预定为继位人的形像。“窝阔台和婉地使他的两兄言归于好,严肃地使蒙古军队的纪律树立。”于是他对乌尔犍赤〔5〕 实行总攻击,依照涅塞维 (165) 的大事年表,乌尔犍赤大约在1221年的4月被攻下。居民除有工匠的资格者外一概被屠杀,工匠被发送往蒙古。拙赤在围攻时候所表现的软弱,据涅塞维所说,或者是因为他知道这个地方是在他的未来封地之内,所以想拯救这座城市。 (166) (参阅后“注释和参考”)

    《秘史》和《拉施特书》不同,没有说到拙赤和察合台的意见龃龉,以及他们结果都归窝阔台指挥的事,但是他告诉我们,兀笼格赤(玉龙杰赤,等于乌尔犍赤)城破之后,三个王子分取该城人口,没有留下他们的父亲的一份。等到他们回到他们父亲那里时候,成吉思汗盛怒,以至三天不见他们。于是博尔术、木华黎(有误)和失吉忽都忽全来替他们说话。 (167) 他们说:“取得兀笼格赤,增加了我们的威力,撒儿塔兀勒被征服,你的大军皆喜。汗为什么这样愤怒?你的儿子们知道错误,满心懊悔。请仁慈为怀,饶恕他们……”成吉思汗怒气稍止,并接见这三个王子,仍然对他们严厉责骂。当他们一动不敢动地立在他面前,脸上流着焦急的汗的时候,三个箭筒士晃孩、晃塔合儿和搠儿马罕 (168) 也来劝解:“三个王子似鹰雏一般加入围猎,他们来学习战争的本领。为什么一回来就这样责骂他们呢?从日出处至于日落处,我们的敌人很多。(请你)放我们去向敌人,就像你在围猎时候放西番狗(一样),〔7〕 蒙天地护佑,我们战胜敌人,我们将一切金银绸缎财富取来献你,我们替你攻破人民和城池。你要不要我们去攻打巴格达的哈里发呢?” (169) 这些话完全平息了成吉思汗的心情。为了表示他对于这三个箭筒士的满意,他叫晃孩和晃塔合儿随侍左右,据说他在这个时期已经命令搠儿马罕去攻打巴格达的哈里发,实际上这是将日期提前了许多。 (170)

    当花剌子模帝国面临崩溃之际,花剌子模的算端摩诃末没有去防守都城而奔往呼罗珊。徘徊于巴里黑和你沙不儿周围若干时之后,他想离开蒙古人更远些而逃避到伊剌克阿只迷。但是成吉思汗已派遣蒙古军里面最优秀的两个将领,速不台把阿秃儿和者别那颜去追赶他。速不台和者别没有受到夺取地方的指示,只奉命擒获算端,不管他死活将他带来。因此他们经过巴里黑和你沙不儿的前面时,城中人送来投降的声明,他们即认为满足。但是到了就在现今德黑兰附近的剌夷城时候,他们屠杀了一部分居民,当然这也毫不为错。他们经过哈马丹没有停留,但是焚毁了可疾云。然而他们虽然很快,仍被算端摩诃末脱走。这个不幸的人遭到失败,由于其帝国的败亡而绝望,他向阿必思浑对面里海中的一个小岛上躲避,他就在那里死于力竭和忧伤加上疾病,其时约在1220年12月。 (171)

    至于者别和速不台的进军是在这以后的情形我们将在后面叙述。

    第十六节 成吉思汗攻克呼罗珊与阿富汗

    结束了花剌子模算端和取得了前花剌子模帝国的中心————花剌子模本部和河中————之后,成吉思汗于1221年春天越过阿姆河同样去征服这个帝国在东伊兰的旧属地:呼罗珊和阿富汗。额梯儿说,巴里黑自动降附,邀得宽免;志费尼说,成吉思汗虽然接受居民的降附,但他还是歼灭他们。〔1〕 他的少子拖雷进兵马鲁,于1221年2月25日(志费尼所说的日期)攻取该城,所有居民,除四百名工匠之外,概被屠杀。拖雷在平原之上,坐在金椅上,监视这场屠杀。根据额梯儿,在马鲁的周围,死者计达七十万人。拖雷随后去惩罚你沙不儿,该城的居民不幸于不久以前(1220年11月)击退并射杀蒙古的将军脱忽察儿,他是成吉思汗的女婿。 (172) 这是不可饶赦的冒犯。1221年4月10日,星期六,拖雷攻取该城。所有居民都被屠杀(也是除去工匠四百人送往蒙古),你沙不儿城遭到彻底破坏。脱忽察儿的寡妇、成吉思汗之女特来主持这场赎罪性的屠杀。

    至于成吉思汗,把塔里寒毁灭之后,在该城的前面和他的两子察合台和窝阔台相会,他们此时已攻下了乌尔犍赤,成吉思汗自此往兴都库什山之南,围攻八米俺。在围攻期间,察合台之子、年轻的木秃坚被箭射死。他是成吉思汗的爱孙,成吉思汗因此非常痛心。当这个城被猛攻而失守以后(有的史源说这个征服者不戴头盔亲自参加攻城),他命令不赦一人,不取一物。为了纪念木秃坚的死,八米俺地方从此荒废,未再恢复。

    “察合台当木秃坚死时不在这个地方。他于毁坏八米俺的时候回来。成吉思汗不许人将这个年轻王子的死告诉察合台。诈称木秃坚因事他出。几天之后,成吉思汗和三子会食,故意对他们生气,责备他们不服从他的命令,说话时候,注视察合台。察合台恐惧,长跪自陈,宁死不愿违反父命。成吉思汗反反复复地用这样的话问他:‘这是实情么,你不违背你所说的话么’?察合台喊道:‘如果违背,我宁愿死去。’成吉思汗于是继续说,好吧!你的儿子木秃坚战死,我不许你诉苦。察合台听说,有如触电,但是用力制止眼泪,于饭后出去一泄心中的郁结。” (173)

    但是,花剌子模王子札阑丁免古比儿迪————已故算端摩诃末之子,他的家族和人民遭遇重大灾难时候,脱身出走。他避入阿富汗山中的哥疾宁(按:即加兹尼),在那里重建一军,他统率这支军队向在吐呼罗斯坦围攻瓦里安的蒙古军挑战,杀其千人。蒙古人于是派更多的兵马来攻他————志费尼说是三万人,术兹查尼说四万五千人————以失吉忽都忽为统帅。双方在巴鲁安附近展开激战。历时两天。第二天,失吉忽都忽欲使花剌子模人相信他有援兵继至,命每一骑兵于他的从马上面位置一个毡做的假人,而自后扶之。这个计策几乎成功。花剌子模人于次日清晨看见蒙古军人数似是增加了一倍,打算退兵,但是札阑丁督促军队再战,蒙古军在人数上处于明显的劣势,终于被包围。失吉忽都忽坚嘱部下永不要离开他的犛牛尾旗帜,即他的纛,然而即将受到包围,蒙古兵纷纷溃逃。装备较好的花剌子模骑队追赶他们至于山谷之中,蒙古军损失惨重。志费尼的记述(为《拉施特书》所采取,第80页)所给我们的印象,这可能是成吉思汗大军多时所没有遇到的最严重的失败。 (174)

    成吉思汗听见这个大败的消息,表现十分坚强而有自制能力。他很镇定地说,失吉忽都忽惯于常胜,从来没有受到劣运的考验:“此后他应该比较谨慎。” (175) 他立即负起弥补这次失败的责任。经过巴鲁安战场附近,他命人把失吉忽都忽的布局说给他听,他从而批评了这些措施。 (176)

    然而札阑丁不敢等待蒙古大军的来到。成吉思汗引兵追逐他,结果在申河(按:即印度河)之上赶上了他,并在那里获得大捷(根据涅塞维,这是在1221年11月24日)。札阑丁凭着个人的勇气,在这个可纪念的日子里,曾一度击退成吉思汗所自将的蒙古中军,他策马全副武装跳入申河,在乱箭交射之下,他竟然幸运地横渡过河流。成吉思汗满心叹赏,不禁让诸子以札阑丁为榜样。但是他还是把落在他手中的札阑丁的诸子杀死。(札阑丁也表现得很残酷,例如在巴鲁安战役之后他命人将钉子刺入蒙古俘虏的耳朵)

    蒙古人没有进兵印度追赶札阑丁。只是在次年,他们的一个支队,在札剌儿人将领八剌那颜指挥之下进兵申河的东岸直达木勒坛。 (177) 在目前,成吉思汗先要惩罚由于巴鲁安战败而引起的在东伊兰的最近叛变。因此他歼灭了哥疾宁的人民,而蒙古将领野里知吉带于围攻很久之后,取下了叛变的也里(赫拉特)(1222年6月14日),所有居民,也被杀尽,这场屠杀历时整整一个星期。

    纵使是这样,实事求是的头脑和天生的统治意识,在成吉思汗身上是永远不会失去地位的。于屠杀居民,甚至伪装离去而忽然引兵回来,屠杀残余人口之后,蒙古人终于在这些没有被削为平地的城里任命一种州长,即达鲁花,〔2〕 以负责编制人口统计册,招募军队的附属人员,成立帝国通讯驿站,征收各种应向汗廷交纳的税款和贡物。中国旅行家丘长春曾于1221年看到伊犂河谷的阿力麻里地方的达鲁花制度的施行。 (178) 在成吉思汗曾想完全变成为沙漠的东伊兰,当然需要更长的时间来设立这种制度。但是在河中,他老早就将一部分行政事宜委付给他的新来幕僚回回人马合某牙剌洼赤或者无宁说是委付给此人的儿子马思兀牙剌洼赤,达鲁花的制度不久就普遍建立起来了。 (179)

    成吉思汗在兴都库什山南边的阿富汗地方逗留了一些时候。1222年5月,正如我们将要看到的,他在这里接见了道士丘长春。1222年的秋天,他再次渡过阿姆河。经过不花剌时候,他怀着好奇之心叫人讲解伊斯兰教义。他赞同这些原理,可兰经典的阿拉在实质上与突厥-蒙古人的腾格里并没有什么不同。但是他责难往麦加朝圣,因为腾格里是到处皆是。在撒麻耳干的大礼拜寺,他命令用他的名义祈祷,因为他已经代替了摩诃末算端的地位。

    《秘史》,在它这一方面告诉我们,成吉思汗于征服花剌子模之后,曾采纳两个“撒儿塔兀勒”人的建议,这两个人属于“忽鲁木石”部落(即花剌子模人),名叫牙剌洼赤和他的儿子马思忽惕,他们来自玉龙杰赤-八剌喝孙即乌尔犍赤城。这里所指的就是上面所说的马合某牙剌洼赤和他的儿子马思兀牙剌洼赤,“他们向汗陈说管理各城的方法”。 (180) 他们告诉成吉思汗这些情形之后,成吉思汗命马思兀协同达鲁花或蒙古人的总督们管理不合儿(不花剌)、薛米思坚(撒麻耳干)〔3〕 、玉龙杰赤(乌尔犍赤)、兀丹(和阗)、乞思合儿(噶什哈尔)等处。至于马合某牙剌洼赤本人,成吉思汗叫他帮助管理乞塔惕人的中都即中国的北京。 (181)

    蒙古史诗这几行文字或者标志着成吉思汗历史的转折点,这位游牧的征服者,直到这个时候,完全不懂城市文明的情况,现在开始认识它的存在并留心它的一切。从这一天起,草原帝国渐渐自求适应于它胜利的结果,向这些古老的文明帝国学习,他们是出乎预料之外地成为这些国家的继承人,和几乎不由自主地将要变成为其事业的继续者。

    离开河中后,成吉思汗往锡尔河北边度过1223年的春天,在亚历山大山之北的忽兰巴失的草原上召开一个庆祝的忽里勒台,随后他携带全军从事大规模的围猎为乐。他在塔拉斯和楚河的草原度过1223年的夏天,在也儿的石河上度过1224年的夏天。 (182) 在1225年的春天,鸡年,他返回到蒙古,抵达土拉河旁边的黑森林畔的斡耳朵,他离开这里,已经六年了。 (183)

    第十七节 丘长春的旅行、横穿蒙古 (184)

    我们提到过丘长春的旅行。成吉思汗很久以来就想认识这位有名的道家,必然是因为人们传说道教修士们的“威力”,把他看做一个高等珊蛮,能够给他饮长生之药。从1219年,当他驻帐在乃蛮人地方时候,就派人去请他。长春此时起程前往,于1220年阴历2月22日(4月)到达北京,他在那里得知成吉思汗已经出发和花剌子模人作战。奉命安排他的旅程的“蒙古”官员(一个归附的金人)刘仲禄欲叫他和送往供成吉思汗娱乐的一批妇女同行。这位道家(生于1148年,已经是七十老翁)认为这样的旅伴不方便,他说:“我虽然仅仅是山中野夫,也不能和这样的旅伴同行。”他的请求得到满足。

    长春于阴历4月16日(1220年5月19日)离开北京。他曾住在这个城的北边,等候成吉思汗大营的命令,同时也要等待帖木格斡惕赤斤亲王的命令,帖木格于成吉思汗西征时候留守蒙古。至1221年3月,长春才离开河北深入戈壁沙漠或无宁说是进入荒野的草原,这里只有衰草和丛丛的榆柳。“出沙陀,至鱼儿泺,始有人烟聚落……皆黑车〔1〕 白帐,随水草放牧。尽原隰之地,无复寸木。四望惟黄云白草。” (185) 再向北行,到达捕鱼儿湖迤东的合勒合河,“方见一沙河,水濡马腹,旁多丛柳。”4月1日(阴历4月24日),到合勒合河的北岸附近,这里是帖木格斡惕赤斤(斡辰大王)驻营地方。“水始泮,草渐萌矣。时有婚嫁之会,五百里内首领皆载马湩助之。帛车毡帐,成列数千。”4月30日,长春被引见帖木格,帖木格以马和牛各百匹供他使用,使他能够到达东伊兰见成吉思汗。

    辞别了帖木格,这位道士取道向西。阴历4月22日(5月15日),抵达陆局河,即客鲁涟河,有湖在高处,这应该是指呼伦池或小达赖湖。长春随后沿客鲁涟河岸上溯至于土拉河。编写这部旅行记的他的伙伴(按:指其门人李志常)很注意蒙古气候的特点,早晨很冷,傍晚很热,而草原的整片草地上点缀着五颜六色的花朵。沿着肯特山南边岗阜,旅行家经过土拉河上游和其支流哈儿乌克合河流域,从这里是到了鄂尔浑河上游。〔2〕 “人烟颇众,亦皆以黑车白帐为家。其俗牧且猎。衣以韦毳,食以肉酪。男女结发垂两耳。妇人冠以桦皮,高二尺许,往往以帛褐笼之,富者以红绡。其末如鹅鸭,名曰故故。”〔3〕 我们的旅行家继续说,蒙古人,不懂得书写,一切以语言约束,有时刻木为契。他们从来不反抗首领的命令,说过的话一定信守。

    长春现在是在杭爱山中。他的旅行记记载所经过的险峻山岭的美丽,“布满了松栝,其高干云,其密遮住日光。”然而这些地方,一年之中有六个月积雪。自此渡上鄂尔浑河,继之为布尔合台,再沿察罕湖行,于阴历6月28日(1221年7月19日)经过察罕奥龙之后,到达成吉思汗后妃的帐殿。〔4〕 长春旅行记在这里增加一句很有趣的话,他说这些游牧宫廷的车舆亭帐,望之俨然,即使是古代匈奴的大单于,也没有这样盛况。在许多皇后之中,有金国公主和唐兀公主,〔5〕 她们争先送礼物给这位中国道士。这些旅行家们, (186) 于阴历7月9日(1221年7月29日)离开帐殿向西南前行前往乃蛮人的旧地。8月14日,他们经过一座城(八剌喝孙)的附近,镇海“相公”受成吉思汗的命令,在这里设立粮仓,并且有许多中国工艺技师和工匠,从中国发配到这个山区。这座镇海城,据《元史》说,是在阿鲁欢山或阿儿浑山附近,在乌里雅苏台西南札八罕湖南边。 (187) 成吉思汗又曾迁徙于攻克北京时候所俘获的两个金主的妃嫔在这里。所有这些被放逐的人,流着欢欣的眼泪迎接这位中国道士。

    也就是镇海,来这个地方告诉长春说,成吉思汗急于要见到他。为了使旅行队进行迅速,镇海自己也加入了他们的队伍。人们置身于杭爱山和阿尔泰山之间的崎岖地带:“屡见山上有雪,山下往往有坟墓,及升高陵,又有祀神之迹。” (188) 乃蛮地方的山径是很难通行的,而成吉思汗又这样急切地要见这个道教修士,所以不得不放弃大部分车辆,乘马而行。而且山中多鬼怪:“从前乃蛮国王经过这里,每为山精所惑,他不得不以礼品祭献。” (189) 阴历8月15日(9月2日),到达金山,即阿尔泰山的东北山坡。

    穿过阿尔泰山只有一条窄径,是新近由“三太子”(窝阔台)所开辟。护送的队伍仍须轮流推动车辆上去,并且于下去时予以控制。“三日之间,我们越过三座山岭。”到达最后一山的南面斜坡之后,这个旅行队(无疑是经由答必斯丹答班的山峡)又下临不耳浑河谷,这是乌泷古河的河源之一,或者更确切地说,稍向东就是小纳伦河的河谷。嗣后,横渡有若干沙丘的沙漠,这个地方有妖魅出没,就以血涂马首前进。人们看见南方有一条恍疑银色的线:这是天山的第一道前峰(中国史料中称为阴山)。9月底抵畏吾儿城别失八里,这里被称为鳖思马,就是现今古城附近的济木萨。〔6〕 畏吾儿国王、人民、佛教僧徒以及其他人都来迎接这位著名道教家。旅行记的作者注意到畏吾儿人的绿洲肥沃,因为有许多巧妙的河道灌溉。此后又历一城,依照中国的对音呼为昌八剌(彰八里),〔7〕 这个地方的畏吾儿王是“镇海的旧友”,在一个高台之上设宴款待镇海和长春,饷以美酒和很好的西瓜。〔8〕 据说,这是最后一座佛教城。 (190) 再向西行之后,便进入伊斯兰教范围了。沿着准噶尔沙漠,他们抵达美丽的赛喇木(蓝湖)湖,天山的山峰倒映在湖水中,松桦成林,阴森环绕。“二太子”,即察合台,于1219年在这里开辟一条道路越山而过,在伊犂河流域和湖水之间,通过塔勒奇隘,搭若干木桥横跨急流和瀑布。这些桥颇宽,可容两车并行。塔勒奇隘道的南面,就是伊犂河谷,那里遍地是青草、桑树和枣树。

    第十八节 丘长春与成吉思汗

    长春于阴历9月27日(1221年10月14日)抵达阿力麻里(阿里马)。来迎接他的有本地方的国王,中国对音称其名为铺速满,和达鲁花赤,即蒙古地方长官。这个地方以出产水果著名(阿力麻里在突厥语的意义为“苹果园”)〔1〕 。长春的《西游记》赞赏把这个地方变成为一个真正园林的灌溉工程,而他们的“秃鹿麻”(突厥语:秃儿麻)(按:据《西游记》,指羊毛织成的一种衣料)是驰名全中亚细亚的棉织品。

    一直继续向西,行抵塔剌斯河,于阴历10月2日(1221年10月18日)渡河从哈剌答忽和阿剌答忽两山之间下趋到西突厥斯坦的平原。在这里,长春得知成吉思汗已经出发追击算端,即札阑丁,至于印度的边界。

    11月1日渡楚河之后,在从前哈剌契丹国境之内,长春的伴侣(按:指李志常)回忆起哈剌契丹的那些中国化君主,深表同情。旅行队经过赛蓝(赛喇木),于22日渡过锡尔河(霍阐没辇),再过去经塞拉夫香河,于阴历11月18日(1221年12月3日)到达撒麻耳干。经蒙古官员的同意,在这座城中过冬。阴历3月初(1222年4月中),长春得到成吉思汗的音信,他从阿富汗作战的地方遣人告诉长春说:“真人来自日出之地,跋涉山川,勤劳至矣。我不久要回(蒙古),但是我急欲闻道,请速来。” (191) 万户播鲁只(无疑是指博尔术)奉命保护长春通过铁门(铁门关)。于渡过阿姆河和行经巴里黑之后,长春终于阴历4月5日(1222年5月15日)到达成吉思汗驻营的地方。这位征服者给他极其殷勤地接待。成吉思汗对他说:“其他国王(金人和宋人)征聘皆不应。今远逾万里而来,朕甚嘉焉。”长春答曰:“山野(长春自称)奉诏而赴者,天也。”成吉思汗请他坐,立即问他:“真人远来,有何长生之药?”这位道教家诚实地以哲学家而不是以神仙家的态度答复他,他说:“有卫生之道,而无长生之药。”成吉思汗对于他的真诚,甚为嘉许。命人替长春预备两顶帐幕,“就在御帐的东边”。皇帝叫人称他为仙,依照道家的意义,这是“长生不死之人。”

    得到长生不死的奇方的希望已经破灭,比较起来,成吉思汗对于一般道家的哲学肯定没有多大兴趣。似乎他虽然对他的客人还是很有情意而此后屡次拖延问道的日期,这些道理,他显然是不能了解。谈话本应于阴历4月(公历5月)举行。但是在这个时候得到札阑丁反攻的消息。成吉思汗有了比玄学更为迫切的关心事件。长春请求准许他回到撒麻耳干。征服者允许他这个请求。蒙古人在撒麻耳干的总督或太师、移剌阿海或耶律阿海(伯勒什奈德误认做耶律楚材),〔2〕 予以盛情款待(游记述他送甜香西瓜)。长春似乎在这里和答失蛮(“大石马”)们,即伊斯兰教文人们有所交往。

    阴历7月(1222年8至9月)长春再被召往成吉思汗那里去,这是在巴里黑南边的阿富汗地方。镇海陪伴他于阴历8月22日(9月28日)前往御营。长春提出要求,道教长见帝王时有免除跪拜的特权,仅行鞠躬叉手之礼。成吉思汗明哲地以这种致敬的方式为满足。他请客人饮忽迷思(湩酪),长春坚持不饮。长春被邀请每天和成吉思汗一同进餐。这位哲学家也拒绝了这个邀请,他说喜欢清静独处,不欲厕身宫廷纷纭之中,成吉思汗又一次表现得智慧与仁慈,以为他所说的有道理。

    长春随着这个游牧宫廷,于1222年秋天,开始北上。在路上,成吉思汗遣人送给他这位哲学家朋友葡萄和西瓜的果汁以及其他美味。10月22日(阴历9月15日)在阿姆河和撒麻耳干之间,成吉思汗命人设帐听长春论道。当时有镇海“相公”在座,而太师耶律阿海担任翻译。“皇帝大为感动,哲人所言,使他心悦。”10月25日,〔3〕 是一个美丽的夜晚,会谈继续举行,29日又举行一次。成吉思汗对于哲人的指教,印象是如此之深,所以他命将长春所说的话用中文和“蒙古”文记录下来,这时候所谓蒙文,无疑是指畏吾儿文字。

    这些载于最直接的史料的事迹,向我们指出这位征服者具有严肃认真的道德品质。当他召唤这位著名道士时候,无疑是仅仅为了神仙灵迹,将此人认做一个高等珊蛮,能够给他某些修炼的药剂为他保证长生。而道教,于天才的玄学家之外,肯定包括一大批伪善者和走方郎中在内,他们仅恃鬼神之说和炼金术为生,尤其是在想要取得某些朝廷的信用时候。长春在这一方面所要做的事,尽管他很不愿意,如果他答应做,并不是很难。而恰巧这位道士偏偏富于自尊心和智慧,对道教创始人的真实教诲信守不移。如果成吉思汗是一个野蛮人或缺乏理性的人,他必定不能忍受这种觖望。值得钦佩的是,他不但放弃了获得灵药的希望,而且还以优礼和虔诚来倾听来自道德经和庄周的高深的理论。我们的经典作家们也说,这种事实证明他具有伟大的灵魂。事实上,他对于这种形而上的性灵一元论能够领会什么呢?我们无论如何应当承认,他的如此诚意,实在是难能可贵。 (192)

    1222年11月10日,在撒麻耳干,这个道士再次去见征服者。这位征服者,常常处身于秘密哲学和魔术的气氛之中,问他要不要屏去左右。长春劝他不必。长春对成吉思汗说:“山野学道多年,常乐静处。御帐军马杂遝,精神不爽。请允许返回自己地方。”成吉思汗又一次答应了他的请求。长春将他所有的东西分施与撒麻耳干的穷人,启程返回中国。然而雨和雪开始降落,旅程显得很艰难。成吉思汗利用这个机会挽留这位道士和他在一起:“我也要东归,你愿意和我同行么?稍等一时。我的儿子们就要来了。而且你的道理,某些地方我还不很了解。”过后不久,3月10日,成吉思汗在塔什干地区围猎时因追逐一只受伤的熊而堕马。熊已近前,成吉思汗险些遇害。长春乘机向他指出象他的年龄不便围猎,所说的也是完全由道家的论点出发。

    1223年4月8日,长春终于得到准许返回中国。成吉思汗给他一张敕令,上面盖有御玺,为了使道教的师父们得蠲免赋税。他的一名叫做杨阿狗的官吏受命伴送长春。

    长春再次经过赛喇木、楚河、伊犁和阿力麻里。又横渡准噶尔沙漠,在这个地方,狂风卷沙,年年变换沙丘的面貌,居民告诉他,这是有鬼神驱使。他穿过答必斯丹-答班 (193) 山峡,或其东边的隘口重过金山南部之后,行经水草俱无的戈壁,走了一条通往中国的直径,取道其西北和东南以避免敌国西夏,经由失儿津至翁金河,直到山西之北的汪古人的呼呼克图地方,他于1223年7月到达这个地方。长春卒于1227年。 (194) 〔4〕

    如果把成吉思汗谦虚倾听道教修士的高谈哲理与他对于藻饰词句和夸夸其谈的人的深恶痛绝两相比较是很有趣的。志费尼说他一贯讨厌波斯和中国礼节上的虚夸头衔,训诲他家族的王子们不用这些头衔,因此:“有血统的亲王们也用本名称呼,而在文书上,这些名字并不连带任何荣誉称号。”已故花剌子模算端的一个秘书到他这里来供职。有一天他叫这个秘书写一个最后通牒给毛夕里的阿塔别乞别特哀丁鲁鲁。拉施特说,这个书记依照波斯习惯以漂亮的词藻来修饰威胁之语,成吉思汗质问这是否嘲弄他,命人将这个虚夸太甚的修书人处死。

    第十九节 者别和速不台燃起蒙古人将来征服波斯和罗斯的战火

    我们在上面只说到者别和速不台率骑兵到了剌夷和哈马丹,在这个时候,他们正失去了花剌子模算端摩诃末的踪迹。得到算端已经在里海一个小岛上死去的消息,他们认识到他们的使命是变更目标。不必再追赶敌人的君主,他们继续向西驰骤,变成为一种侦察性的长途行军,为的是替蒙古人未来的进攻作准备。

    这个军事行动,有关于伊兰和高加索的内容,由于额梯儿的叙述而为大家所熟悉,该书描写伊斯兰教世界在这两个蒙古将领的大胆进军面前极端恐怖。 (195) 但是明诺尔斯基先生怀疑额梯儿所说的剌夷城于1220年被者别和速不台毁灭,是否夸大其词。事实上,额梯儿本人也说,1224年对于残余人口有第二次的屠杀。明诺尔斯基断言:“志费尼仅说蒙古将军们在可瓦儿-亦-剌夷杀人很多,但是在剌夷本城,因为该城的法官迎接他们并表示服从,他们即离此而去。拉施特相信,者别和速不台部下的蒙古人曾在剌夷杀人和劫掠,但是他似乎对剌夷与忽木有所区别,在忽木,人民全部被杀。” (196) 明诺尔斯基提出他的意见,这两个蒙古将领可能卷入了伊兰的各种宗派之间的斗争,这些派别企图利用他们在内部争端中占上风,者别和速不台可能帮助伊斯兰教的逊尼派对伊斯兰教的十叶派 (197) 进行报复。

    事实上,蒙古人显然在这里没有一定的行为准绳。他们靠这些地方给养,他们依照战争规律,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并知道如何适应情况。波斯历史家米尔空断言,他们受逊尼派的请求去毁灭忽木,因为忽木是一座完全由十叶派控制的城。他们也毁灭了赞章并用急攻的方法取得可疾云,屠杀了那里的所有居民。至于哈马丹,由于及时地投降,仅输赎款。阿哲儿拜占(阿塞拜疆)的突厥人阿塔别乞月即伯以黄金为代价使他们离去他的都城套利斯。 (198)

    者别和速不台从波斯进兵高加索,作初次的入侵。在1221年的2月,他们在梯佛利斯附近击败谷儿只人的军队。 (199) 从那里,他们又回到阿哲儿拜占,破坏了那里的马剌合(1221年3月)之后,他们又在出现于哈马丹城下,这一次,哈马丹企图抵抗。他们急攻取得该城,于杀死所有民众之后,将它焚毁。从那里,经由同样被他们破坏的阿儿迭比尔,他们第二次侵入谷儿只。速不台伪装退兵,引诱谷儿只骑队至于者别所埋伏的地方。谷儿只人又一次被击溃。之后,取道打耳班要隘和查马哈,这两个蒙古将军下趋至于罗斯南部的平原。

    黑海北边的草原是钦察〔1〕 人的领域,他们是信仰异教的突厥游牧人,在那里过着部落的生活。面临蒙古人的威胁,他们成立了一种联盟,包括高加索山区的勒吉思人和曲儿克斯以及忒列克的阿兰人。者别和速不台很狡猾地分给钦察人一部分战利品使他们遵守中立。等到击败了山区人和阿兰人之后,他们回军进攻钦察人,并击溃了他们,夺回分给他们的战利品。 (200)

    由于钦察人的乞援,罗斯诸侯们参加这个战争。一支八万人的罗斯大军,由基辅、加里奇、切尔尼戈夫和斯摩棱斯克几个诸侯统率,自德聂伯河下趋。者别和速不台佯作退兵,等到罗斯骑队已经相当疲倦,罗斯的各师团彼此相当分开的时候,者别和速不台在迦勒迦或加勒密勿思河附近向他们挑战,这是在马利乌波里附近流入阿速海的一条海边小河,罗斯军队被他们击败(1222年5月31日)。 (201) 〔2〕 但是他们不想夺取罗斯的土地。于劫掠在克里米亚的速答黑城的热诺亚人的钱库而以为满足之后,他们取道伏尔加河 (202) 返回亚洲。他们渡河向察里津前进,除攻击卡马河旁边的不里阿耳人(大保加利亚)之外,没有去作新的攻袭。他们在途中降伏了乌拉尔地区的康里突厥人,最后到达锡尔河北边的草原和成吉思汗大军相会。

    《元史》速不台传证明,成吉思汗非常满意并认可这个部将所建树的功勋,元史引他的话说:“速不台枕戈血战,为我宣劳,朕甚嘉之。” (203) 不等这位英雄回来,成吉思汗就派人送给他大珠、银罂,以表示个人友谊。 (204)

    者别和速不台的侵入西波斯、高加索和罗斯,有如上言,不过是一次长途奔袭。他们去后,这些地方的人民可能以为是做了一场恶梦,而蒙古人留在这些城市里面下来的冒烟的瓦砾场以及堆积如山的尸体证实他们经过这里是可怖的事实。者别和速不台在事实上是做了一个有次序的侦察,了解到地方情况,并向成吉思汗提出有根据的意见,从蒙古军的战术来对照波斯、谷儿只和罗斯军队的弱点,这些经验,对于成吉思汗的继承人应该是仍然有用的。我们将要看到,在1231年,窝阔台派遣蒙古将军搠儿马罕往波斯,终于征服这个地方,有如者别和速不台所预示和所引起的。同样情形,拙赤的儿子拔都于1237年和速不台本人同来,于降伏了钦察人之后,完成了罗斯草原的征服,然后又将罗斯各诸侯国逐一降服,并且提兵直至“欧罗巴草原”的极边,直至于匈牙利。 (205) 1241年4月11日,速不台在莫熙(Mohi)对匈牙利军队所取得的胜利补充了十九年前他在加勒加河对罗斯军队所获得的克捷:从日本海至于维也纳的门口,所有草原,包括阿富汗, (206) 当时都承认成吉思汗帝国的威权。

    第二十节 成吉思汗返回蒙古

    我们在上面说过,成吉思汗于征服东伊兰之后启程返回蒙古(上第201页)。依照《元史》,并经《拉施特书》证明,他于鸡年(太祖二十年,乙酉)即1225年的春天回到他的驻跸之地。 (207) 《秘史》告诉我们,他在额儿的石,即也儿的石河的沿岸过夏。《秘史》没有说明这是在那一年,只是紧接着说了一句:随后在鸡儿年秋回到土拉河旁边黑森林的斡耳朵。 (208) 由此可以推测,在也儿的石河的暂驻是在前一年的夏天,就是1224年猴年,尽管书中并没有明载是这一年。巴托尔德就是这样做的。 (209) 然而严格地说,也可以由此推测成吉思汗到达也儿的石是在1225年的夏天,而于同年,即1225年的秋天到达土拉河。除去这个日期上的疑问以外,还有可憾之处,因为我们对于这位征服者的事迹,从离开河中(1223年)直到最后一次征伐唐兀(1226年)的时候,我们几乎一无所知。由于后来他的继承人窝阔台认为他此时已经战胜了一切敌人,我们可以推想成吉思汗在这个时候,从事于狩猎宴会,以蒙古人的方式休息自己,他早年生活是如此艰辛,现在他要补偿这个损失。〔1〕 萨囊彻辰的逸史说他返回故土之后有若干家庭事件烦心,无疑不足为据。 (210) 〔2〕

    然而成吉思汗的敌人,远远没有全部解除武装。在中国,受命统率“左翼军”完成征服金国的任务的木华黎,遇到了顽强的抵抗。老朽的女真人从前保卫河北总是那样糟糕,现在为了救护他们最后退守之地河南,则证明坚强得多。七年之间(从1217至1223年),木华黎事实上虽然大体上制服了这一省,但是费去极大气力,大部分地方常是取而复失,经过反复争夺。早在1217年,木华黎初次占领了现今河北省南边的大名,但是未能守住这个地方,因为他于1220年还要再来征服这个地方。 (211) 1218年,木华黎从金人手中攻取,或无宁说是又一次攻取山西的都会太原以及平阳,1220年,攻取山东的都会,现在的济南。〔3〕 1222年,我们看到陕西的旧都,西安府或长安,落在他的手里。1223年,他从金人手里,用袭击方法重新占领重要防御据点博州(当时称为河中),此地在山西西南角黄河的肘腕之处,〔4〕 他就在这个时候积劳而卒。实际上,斗争渐渐演成为无休止的围城战,金人还保有并且坚守着河南,他们的都城,就是现在的开封府或汴京,就在这里,抵抗一直继续至于1233年。

    第二十一节 耶律楚材

    另一方面,河北、山西和山东的征服,对于成吉思汗来说,提出了新的问题。这些城市,集中了偌大人口和物资,如何处理?还有许多耕种地,草原人到这些地方感觉很不习惯,应该如何处理?蒙古的将军们提议屠杀人民并把土地还原到草原的状态,替蒙古骑队造成最大便利,如果这样,草原地带将扩展直达黄河。我们曾见,公元四世纪,当匈人各部落以及成群的虎和狼占据这些地方时候,据《十六国春秋》的记载,这几乎已经是中国北方诸省的命运。 (212)

    这种野蛮办法被一位契丹族的官员所阻止,他在北京失守时候被俘并归附于成吉思汗,成为很受重视和颇被听信的顾问,此人就是耶律楚材(生于1190年,卒于1244年)。〔1〕

    根据中国历史的记载,耶律楚材被引见时候,成吉思汗对他所说的话,充分表现出一种暧昧不明的同类感,这是斡难河的游牧人对于契丹人所怀抱的情感,他们彼此都属于蒙古种,而东胡种的女真人则是他们共同的世仇。他对耶律楚材说:“辽(中国称契丹王朝为辽)金世仇,朕已为你雪之。”耶律楚材虽然属于契丹皇族,他的耶律姓氏,已足以说明,但是他汉化很深。他回答成吉思汗说:“我的父、祖和我自己,均称臣于金。如果仇视前主,便是不忠。”我们知道成吉思汗怎样赞成忠于君主,就是在敌人方面,也不例外。耶律楚材的答复使他特别高兴。耶律楚材长得魁梧、长须、声音洪亮,也使他喜欢。况且耶律楚材还是一位灵巧的星相学者。成吉思汗叫耶律楚材跟随自己。每次出兵以前,命他验看羊胛骨烘烧出来的裂纹以卜吉凶,这是蒙古人惯用的占卜方法。 (213)

    耶律楚材将他在成吉思汗左右所取得的信任很好地利用。当蒙古人出征唐兀人和金人的时候,蒙古各将领争着攫取敌人的子女金帛,“楚材独收中国书籍及大黄药材,既而蒙古士卒病疫,用此拯救几千人的性命。” (214)

    是耶律楚材,阻止了蒙古将领们实行他们的变中国北方为草地的计划。这是功德非浅的事,因为我们将要看到,当征服唐兀人国家时候,蒙古各将领的这种欲念比以往更加强烈。〔2〕

    第二十二节 畏吾儿“文书处”和成吉思汗的行政制度

    如果我们知道成吉思汗在1223年至1225年之间这些“没有战争的年头”,究竟做些什么,将是特别有趣味的。似乎是在这个时期,他给新的帝国成立一种行政组织的胚胎,并在近几年以来征服的定居人口地方, (215) 建立“达鲁花”制度。拉施特证明,1225年,鸡年,当他居留在他的斡耳朵时候,确实发表若干详细的敕令。 (216) 极其遗憾,我们的各种史源都没有叙述这个时期的情况。关于成吉思汗在和平年代的历史,我们一直所知甚少。但是我们可以根据我们所知道的,不但从耶律楚材,还可以从征服者朝廷里面畏吾儿幕僚们的影响推测这一段历史可能是怎样。

    我们已知,畏吾儿人是在上亚细亚突厥民族中间文化程度最高的。他们有其源自叙利亚文的独特文字,并且由他们的文字产生了蒙古文字,他们有丰富的文学作品,其中有一部分是从佛教经典翻译出来的,当摩尼教在他们中间失去了势力之后,他们在信仰上被佛教和聂思脱利派的基督教所分占,他们对于阿尔泰山和北方草原的游牧人在文化方面有很大影响。在这一方面说,他们就象是乃蛮人和客列亦惕人的文化教师,客列亦惕人和乃蛮人的全部或一部选择了聂思脱利教无疑也是经由他们的媒介,对于蒙古人,他们将要扮演相同的角色。

    我们上面说过,当成吉思汗于1204年占领了乃蛮人的国家时候,俘获了一个畏吾儿文人,这个文人的名字,我们仅仅知道它的中国对音是:塔塔统阿,〔1〕 他本供职于乃蛮朝廷。从他身上找出一个乃蛮君主的金印,印上的文字当然是畏吾儿文。成吉思汗在他一生中的这个时期,对于有文化的人民的习俗,还只有粗浅概念,他问塔塔统阿,这个东西有何用。塔塔统阿答道:“出纳钱谷,委任人材,一切事皆用之,以为信验耳。” (217) 成吉思汗命他保守这个神奇东西,从此之后,以蒙古国家的名义使用它。他并且叫塔塔统阿教他的四个儿子,“以畏吾儿文字书写本国(蒙古)语言”,畏吾儿文字就这样变成了蒙古公文的文字。 (218) 〔2〕

    为成吉思汗服务的另一个官吏是客列亦惕人镇海,〔3〕 他和其他客列亦惕人一样,服膺聂思脱利教。 (219) 1221年至1224年,他曾陪伴被成吉思汗征召的道士丘长春,从中国至阿富汗。他在征服者的左右所执行的“文官”职务也很重要。伯希和先生说:“在中国北方所公布的任何诏书,都附有镇海的一行畏吾儿文字。”柏郎迦宾在他旅行记里面有理由地认镇海为“总文案”(按:这是罗马教廷官名,掌收发和登记),即丞相。由此可以推测,当成吉思汗在世时候已经成立了两种“中书处”,既有塔塔统阿、镇海和他们侪辈所主持的畏吾儿文书处(bureaux ouigour),也有中文文书处,由归附的人如耶律楚材等主持。这种组织须与“达鲁花”制度相辅相成,而达鲁花,这些帝国的特派员们受任征收捐税,招募附属军队并管理为帝国服务的递信驿站。 (220)

    第二十三节 成吉思汗最后一次出兵唐兀

    我们在上面曾提到,在鄂尔多斯和甘肃的唐兀王国————中国人称为西夏的————当成吉思汗出发征伐花剌子模帝国时候,曾拒绝派兵协助。唐兀的大臣阿沙敢不 (221) 对于蒙古人的这项要求,曾作特别傲慢的答复说:“你气力既不能,不必做皇帝。” (222) 成吉思汗在这个时候正忙于向花剌子模人作斗争,因而将报仇雪耻之举留待将来。 (223) 一旦花剌子模人被攻破,他就以全力对付唐兀了。他于犬年,即1226年出师,《元史》说是在春天,《秘史》说是在秋天。 (224) 在这一次出征,他带着塔塔儿哈敦也遂做伴,就象上次出征花剌子模时候带着篾儿乞哈敦忽兰做伴一样。

    这次出兵,以不祥的朕兆开始。冬天到了,成吉思汗在阿儿不合地面狩猎野马:他所骑的棕灰色马后蹄腾起,将他翻坠于地。〔1〕 人们扶他起来的时候,他感觉隐隐作疼〔在肚腹〕。于是下营搠儿合惕附近。〔2〕 第二天早晨,也遂夫人召集各亲王和各那颜,告诉他们,汗的热度很高。众将领中一个叫脱栾扯儿必提议暂缓出师:唐兀人是有城池的百姓,不能移动,如今且回去,待皇帝安了时,再来攻取。众亲王和那颜同意这个提议。但是成吉思汗不以为然,他说:“唐兀百姓见咱回去,必以我为怯,且在这里养病,先差人去唐兀处,看他回什么话。” (225) 于是他遣使者问唐兀人,如何补偿在1219年至1220年之间的无理和傲慢行为。“你曾答应做我的右手(巴剌温合儿)而不去协助我攻打撒儿塔兀勒人。给我赔偿!”

    面对这种最后通牒,《秘史》称之为“不儿罕的唐兀君主,〔3〕 准备伏罪,但是他的凶恶卿相阿沙敢不自愿承担1220年出言侮辱的一切责任,并且增加了新的。他说:“如果蒙古人要作战,他们可来阿拉善 (226) ,我在那里有营盘,我们较量一下!如果他们要金银绢帛 (227) ,他们可以到额里合牙(即马可·波罗的Egrigaïa,也即现今的宁夏)或额里州(西凉,现今的凉州)来取。” (228)

    受到这样的挑衅,成吉思汗不顾因坠马而继续侵袭他的痛苦和寒热,决定将战役进行到底。他说:“现在我们不能再退回,我虽死也要报复这些话的仇恨。”他请长生天————旧日蒙古人的最高神祇,证明他的誓言。据伯希和先生的估计,他这时候不过五十九岁, (229) 可以推想,他此时已经觉得严重地和不可挽救地受伤了。

    《秘史》这里所说,应否联系到长春旅行记中关于这位征服者已经有过的在另一次狩猎时的遇险呢?这是在1222年3月,在塔什干附近围猎的时候。成吉思汗为追逐一只熊,曾有过第一次坠马,狂怒的熊险些转身冲向成吉思汗,不幸的事件可能发生。正在成吉思汗帐幕中的道士长春,曾利用这件事对他提起严重的警告。他曾对成吉思汗说:“坠马,天戒也。”————成吉思汗答复他说:“你所劝的很是,但是我们蒙古人从小就习骑射,未能遽已。”然而道家的话很可能对他留有印象,1226年遇险之后,他的忧虑似有增加。 (230)

    在以后的蒙古口传故事里面,成吉思汗的事先感觉变成为先知的口气。萨囊彻辰没有对我们说到围猎遇险之事,可是他说成吉思汗被难以解释的悲观和休息的需要所侵袭,在一个坚强如铁的人,这是出乎意料之外的。这位鄂尔多斯的历史家记述成吉思汗的话说:“这是一个好所在,当隐避太平,当优游,宜猎捕麋鹿,以为老人休息之地。” (231) “成吉思汗的先见”在此书中甚至被回溯至于出兵花剌子模以前。在出发攻击“撒儿塔兀勒”以前,因为失都儿忽,即唐兀国王,傲慢地拒绝派兵协助,成吉思汗说,要在他“寿命将终时候”报复此仇,这是在四个世纪之后(按:指《蒙古源流》编写的年代)所做的一个最准确的预言。 (232)

    关于对唐兀人的战争,《秘史》所说的很简单。成吉思汗进攻驻扎在阿拉善的唐兀大臣阿沙敢不击败了他,包围了这个地方,擒获了这个傲慢的人。一切都被攻取、劫夺并毁灭。由于有一部分唐兀人逃向甘肃东南山中,成吉思汗便向“雪山”方向追赶他们。就在这个地方,即将演出他平生历史的最后一幕。

    当然还是《元史》比较明瞭,它供给我们以日期和地点。 (233) 成吉思汗即位后第二十一年,即1226年 (234) ,蒙古皇帝于春天出征。 (235) 他攻取黑水,即在山西延安府之北的现今的永定县之后,避暑于浑垂山。蒙古人占领了甘州城和肃州城。〔4〕

    大约在这个时候,据中国历史记述,蒙古各将领有关于杀尽唐兀人民的议论:“他们向成吉思汗提出,中国臣民对于他是毫无用处,不如杀尽所有人民,至少可以空出一部分土地变为牧场。”如上文所叙,是耶律楚材阻止了这个可怕的计划:“他指出,从这些肥沃的土地和勤劳的人民,可以得到很多利益。他说明,适当地征收捐税,这些土地、货物、酒、醋、盐、铁以及山泽之利,每年大约可获银五十万两、绢八万匹、粟四十万石。” (236)

    成吉思汗自从坠马受到内伤后尤怕暑热,1226年的夏天,《秘史》说他在“雪山”避暑,而《元史》指明是在浑垂山。 (237) 《元史》继续说,蒙古人在秋天攻取西凉(凉州)的几处地方。《秘史》在它的一方面则说,唐兀的武士阿沙敢不逃避在“雪山”之中,被生擒并沦为奴隶。成吉思汗于是要报答他的两个忠诚部将木华黎(有误)和博尔术。他说:“从前阿勒坛汗(指金主)的亲信杀死我的祖先。木华黎和博尔术是我的亲信。我要将这个国家最好的男子做他们的鹰户,最美丽的女子做他们妻的侍女。” (238) ————但是这个轶事显然是口传故事,至少在日期上是不可靠的,因为木华黎这时候已经死去三年了(1223年4月)。

    再据《秘史》所述,成吉思汗自甘肃东南的“雪山”下来之后,驻营于兀剌孩城附近,之后,他围攻朵儿篾该城,即灵州或灵武,该城在唐兀国都宁夏的南边。 (239) 《元史》也说到成吉思汗围攻灵州之事,它附加说,西夏主派遣嵬名令公率师来解救灵州之围。阴历11月(公历11月21日至12月20日)成吉思汗渡过(隔开灵武和宁夏的)黄河击败敌人的援师。 (240) 最后,据拉施特的记载,蒙古人攻取并抢劫了朵儿薛该 (241) 城,这个字是由蒙古文朵儿篾该而弄错的。这位波斯历史家附带说,唐兀国王,其本国的正式名称是失都儿忽(《秘史》第267节也用此名),率领一支新军自亦儿哈亦出发,亦儿哈亦就是《秘史》的额里合牙,马可·波罗记载的额格里海牙,仍即现今的宁夏。 (242) 拉施特继续说,成吉思汗进兵迎敌,驻扎在一个平原,其时哈剌沐涟,即黄河水涨,遍地池沼,而在这个季节中,池沼结冰。在这个地方两军交战,唐兀战死三千人。

    仅余都城,即我们称为宁夏的未拔。成吉思汗留一军在这个地方,自己于猪年,即1227年,大约在2月里,率师渡黄河,向现今甘肃的首邑兰州地区作战。阴历3月(公历3月19日至4月17日),他攻取了兰州和青海之间的西宁。 (243)

    和征服唐兀人国家西夏的同时,蒙古人继续和金国作战,这时候金人只有河南地方和在陕西和山东的几处在它周围的地方。曾一度随同窝阔台王子的蒙古将军察罕,蹂躏了陕西的凤翔和西安府地区,根据《元史》,他曾进至金人的新都“南京”,即开封府。金国的朝廷派完颜合周和奥屯阿虎带领一个使节团求和。根据《元史》,成吉思汗在这个时候曾对他的左右说,去年冬天,“五星聚时”,他已经应允不再杀掠,现在是实现这个愿望的时候了。 (244) 志费尼告诉我们,在阿勒坛汗,即金主,送给成吉思汗的礼物里面有许多大珠,成吉思汗分赠于戴耳环的将领们,其他人也纷纷穿耳以求珠。 (245) 至于《秘史》,在这里说,成吉思汗颁特赏与他的老伙伴博尔术和木华黎,就是上面已经提到的,这个赏赐是有损害于中国人(乞答惕人)和金主(阿勒坛汗)的:他说:“他们杀死了我们的祖先,应该把他们的男子做我们的仆役,把他们的女子做我们的侍女。”但是我们知道,木华黎这时候死去已久。 (246)

    如果成吉思汗对于本族的世仇女真人,是这样衔恨到底,而对于契丹人则继续表示深厚情谊,他们是同盟者和忠心的藩属,从前曾因他们背叛阿勒坛汗而替他开辟了进攻北京的途径。封为辽东藩王的契丹亲王耶律留哥于1220年死去。当成吉思汗出征花剌子模时候留守蒙古的帖木格斡惕赤斤,同意由耶律留哥的遗孀摄行政事。成吉思汗回来,她 (247) 前往谒见:“她依照礼节跪见,成吉思汗对她举杯,以殊礼接待。”她请求并得到准许,以耶律留哥的长子承继辽东藩王之位,这个长子跟随成吉思汗出征花剌子模,劳绩卓著。成吉思汗应允她所请求的封授。当这位王妃来向成吉思汗辞行时候,她得到的礼物是九个被俘的中国人、九匹马、九锭银及九匹绢帛,蒙古人以九数为吉。当成吉思汗最后一次出征唐兀时候,即在1226年至1227年之际,这位新的契丹亲王来朝见他。成吉思汗对他说:“你父亲将你交给我,作为他对我的忠心的保证。我待你的父亲常常和我幼弟一般,我爱你如同己子。命你和我的弟弟别勒古台共同统率我的(在辽东)军队,彼此要相处无间,密切协作。” (248)

    第二十四节 成吉思汗之死

    宁夏城被攻力竭,唐兀主亦鲁忽不儿罕,即蒙古人称之为失都儿忽而中文名字为李 的(按:格鲁塞这里作夏李 Hia Li Hien),遣使请降。“他仅请宽限一个月献城。”这是否因为听说成吉思汗病重而企图迁延时间呢?果然,成吉思汗似乎没有医治好他在去年坠马时候的创伤,日渐不支。夏令已届,暑热使他不安,他往南方寻觅凉爽地方至于清水河和龙德县的多山地区,在现今平凉的西北(按:《元史》作清水县西江)。自觉病危,他召所钟爱的二子窝阔台和拖雷前来,听受遗命。志费尼和拉施特都有如下报道。 (249) 他对两子说:“我的儿子们,我自觉死期已近。赖天之助,我为你们征服了一个如此辽阔广大的帝国,自其中央达于边陲,须一年的行程。你们如欲保守这个帝国,就要长相团结,行动一致以御一切敌人。你们要共同提高你们部下的利益。你们中间必须有一个人据有帝位。窝阔台将为我的继承人。我死后不要违背我这个选择,察合台不在这里,可不要由他引起纷争。” (250) 长子拙赤没有提到,是有原因的。在他咸海北方草原的封地深处,拙赤负气和暧昧不明的态度,使人怀疑他因为私生子问题被摈于继承之外而心怀不满,想要谋反。1226年之际成吉思汗竟想派兵惩罚他,到后来人们才知道拙赤实因病不能来,拙赤大约死于1227年2月。比他父亲先死六个月。根据《元史》,成吉思汗于1227年8月18日, (251) 在平凉之西的清水和龙德附近的避暑营盘中溘然长逝。〔1〕 依照伯希和提出的日期计算法,死时年龄只不过刚刚六十岁。 (252)

    根据《元史》,成吉思汗临终将彻底击败金人的计划指示他的左右。他说:“金精兵在潼关,南据连山,北限大河,难以遽破。若假道于宋,宋金世仇,必然许我。则下兵唐邓,直捣大梁。金急,必征兵潼关。然以数万之众,千里赴援,人马疲敝,虽至弗能战,破之必矣。” (253) (254) 这个计划就是窝阔台和拖雷于1231年至1232年之间的冬季中所实际执行的,窝阔台由北方进攻黄河防线,进兵潼关前面的河中(博州),而拖雷引军穿过河南南部,作了一个大规模的迂回抄袭,蒙古人由此攻入金人的后方,结果完全成功。如此说来,这个胜利似是成吉思汗本人的战略于身后得到成功。(参阅本书此处 )

    宁夏的陷落和唐兀国家的灭亡也是成吉思汗的身后胜利。《秘史》告诉我们,当唐兀国王不儿罕或失都儿忽来交割城池的时候,他献给成吉思汗的金佛、金碗碟、童男少女、马匹和骆驼,依照蒙古的礼节都是九数。但是,同一史源说,成吉思汗只许他在门外朝见。随后成吉思汗命他的亲信脱栾扯儿必亲手将失都儿忽杀死。 (255) 事实上,唐兀国王来投降时候,成吉思汗应该是早已死了,有如志费尼所说而拉施特照述的,成吉思汗命人在他死后秘不发丧,正是为了不让围城中人胆壮。无疑他在未死之前命脱栾扯儿必于拿获唐兀国王时候就要杀死他。依照《秘史》,成吉思汗临终对于脱栾扯儿必特别表示感谢,因为他于前一年曾进忠告:“我在阿儿不合坠马之后,脱栾,你提出了爱护我身体的话。我没有听从,因为愤恨敌人的傲慢言语,出兵至此……长生天赐我气力,报了仇恨……。唐兀不儿罕献给我的:宫帐、金杯、金器皿,我都给你……”

    由此可见,成吉思汗似乎意识到,他在这种身体的情况之下进行战争,是有意戕杀自己。“失都儿忽”要对他的死负责任。惩罚他是理所应当的。结果做到了。这个唐兀人的末主和他的许多人民,断头而死————献祭品于成吉思汗的遗体时候,遵照他的遗嘱,必须说,他的仇已报,唐兀人已被诛灭:“当我饮食时候,必须说,斩草除根,灭尽西夏人!” (256) 然而西夏人并没有完全被杀,因为俘虏当中就有一大批人被分给也遂,她在这次出征时候陪伴着成吉思汗。 (257) 〔2〕

    丧葬的仪仗队于是首途往蒙古。志费尼和拉施特证实,从甘肃到客鲁涟河的路上,蒙古人将所有遇见的人都杀死,为的是使汗的逝世消息,在一切必要布置还没有做好以前,不会传播出去。 (258) 尸体到达客鲁涟河源附近的大斡耳朵时候,才将死讯公开。陆续陈尸于死者的诸主要后妃帐幕之中,各亲王和各统兵将领都允准进帐表示哀悼。诸将统兵在外者有的须三个月路程才能来到客鲁涟河,所以这个“哀悼”需要很长期间。哀悼结束,葬成吉思汗于他自己所选择的地点,靠近不儿罕山与斡难河、客鲁涟河和土拉河的河源。 (259) “有一天在这里狩猎,成吉思汗休息于一棵孤立的大树之下,默思一时,宣称将来欲葬此地。” (260)

    葬后任青草丛生坟上,无从辨别其准确地位。 (261)

    这是史书的记载。但是蒙古的口传故事,在四个世纪之后首先由《阿勒坛-帖卜赤》(约在1604年编),继由《萨囊彻辰书》(约在1662年)采集,在细节上又丰富了许多。合汗的尸体,以车载赴出生地方。在民众悲哭声中,一个蒙古将军,在《阿勒坛-帖卜赤》中称之为克勒古台 (262) 而《萨囊彻辰书》称之为吉鲁根〔4〕 巴图尔的,呼唤死者说:“我君其如鹰飏而高飞乎?我君岂以长辈污秽而升迁乎?我君果遗弃妻子乎?我君果抛置仆从乎?我君如鹰鹘之搏击而去乎?我君如纤草之因风飘荡乎?我君享年六十六岁,岂临涖九色人等而逍遥以往乎?” (263) 〔5〕

    《萨囊彻辰书》中接着说,在这种哀悼声中,车子开始移动,然而车轮忽然陷入泥淖。就是用最强壮的马和在场群众的努力,要想举之出于泥淖,竟不可能;车子不能前进一步。于是吉鲁根巴图尔再呼成吉思汗的灵魂说:“永承天命,生此人主,今遗弃大统及仆从人等,圣主(博格达)其超生长往乎?君原配之福晋,所治之统驭,所立之政事,所都之国邑,俱在彼处。天命之福晋,金阙殿宇,纯备之制统,收集之人众,与习居之地,沐浴之水,统属仆从,蒙古人等九乌尔鲁克(指部下)众官员等,游牧之鄂嫩(斡难河)德里衮布勒塔干(迭里温孛勒答黑)等处。枣骝马鬃所制之神位(指大纛之神),〔6〕 聚积各种适意中节之鼓、铜锣、画角、唢呐、金亭,登基之克鲁伦(客鲁涟)地方,亦在彼处。发祥之先,所遇之布尔德福晋(孛尔帖夫人)哈屯,有福之布尔噶图汗,所宠眷之博郭尔济(博尔术)、莫和赉(木华黎)二人,并极盛之政统,亦在彼处。蒙神幸遇之和兰(忽兰)哈屯福晋,及胡笳、胡琴诸般乐器,汗之德美济苏济苏凯二福晋(指也遂和也速干)并金亭华屋,亦在彼处。岂以哈尔固纳汗山融暖,以唐古特(唐兀)人等众多,以怀蓄恶念之古尔伯勒津郭斡哈屯美丽,反将昔日之属众蒙古等弃掷乎?今万金之躯虽不能保,但请将如宝玉灵奇之柩,使大福晋布尔德(孛儿帖)哈屯一见,以慰属众之望。” (264) 〔7〕

    说过上述的话之后,一直不动的车子活动起来了,取途前往斡难河和客鲁涟河的草原。(《萨囊彻辰书》,107——108)

    成吉思汗之死将要提出若干严重问题,这是一些涉及到游牧征服者如何适应远东和上亚细亚的定居生活的问题,但是在他死后约三十年之后一切人方能明瞭这些问题的严重性。关于这些问题,就是成吉思汗本人也只能有模糊的意识。而他关于这种情形的概念还是单纯游牧人的本色。拉施特所提到的例子可以为证。这位波斯史家说,成吉思汗有一天问忠心耿耿的博尔术 (265) ,照他的意见,人生何事为最快乐,博尔术答道:“春天骑骏马,擎鹰鹘在手,看它搏取猎物。”成吉思汗再问博尔忽和其它那颜,所说相同。于是成吉思汗说:“不然,人生最快乐的事是战胜敌人,追逐他们,抢夺他们所有的东西,看他们所亲爱的人以泪洗面,骑他们的马,臂挟他们的妻女。” (266)

    这是自从十五个世纪以来————如果可以这样说————一切匈人游牧部落的首领们的“理想”,他们驰骋于文明地方的边沿,从中国的长城至于多瑙河。但是成吉思汗本人隐约地意识到,他的继承人们一旦居住在金国皇帝或伊斯兰教算端的宫殿里面,不可能保留这种原始的概念。他预先为此感叹而流露出伤感的情绪,这也见于《拉施特书》记载。这位波斯史家记述成吉思汗的话说:“我的子孙们将穿绣金的衣,食佳肴,乘骏马,拥美妇,而不想这些享受是什么人给他们的。” (267)

    ————————————————————————————————————————

    (1) 《元史》,克罗斯译,第29页。《拉施特书》,II,第7——8页。豹年由回历602年拉札伯月(redjeb)(即回历七月。————译者)开始,602年拉札伯月从公元1206年2月11日开始。实际上,中国虎年丙寅从1206年2月10日开始。

    (2) 《秘史》,第202节。参阅《拉施特书》,II,页8,又《元史》,前引,第28页。据伯希和《通报》,1930年,页32。纛,是于长枪上系犛牛或马的尾。

    (3) 不是合汗的称号。《秘史》第202节,率直、明确地说,成吉思合汗于是被称为汗。合汗是死后追加的头衔,汗是生前在实际上受到的头衔。

    (4) 《拉施特书》,II,页8。

    (5) 同上书,II,109——110。

    (6) 《秘史》,第123节,鲍乃迪译,第62页。

    (7) 《元史》,前引,第28页。

    (8) 符拉基米尔佐夫,《成吉思汗传》,第64——65页。参阅《拉施特书》,“本传”别列津译,II,第8页。

    (9) 上面说过,《萨囊彻辰书》以为不是珊蛮,而是一种天鸟,给成吉思汗起这个名字或头衔。

    (10) 《拉施特书》,同上,又第112页。

    (11) 《秘史》,第202节。可以注意的是在追溯每个将领的武功时候,《秘史》在这里似乎为每个人作传记,有时是一字一句地重述以前所已经说过的事迹,有时是未见过的一段。

    (12) 《秘史》原文“授同开国有功者九十五人为千户”。这九十五人的名单(格鲁塞有注以为是九十三人)兹分列如下:

    一、蒙力克 二、博尔术 三、木华黎(国王) 四、豁儿赤 五、亦鲁该 六、主儿扯歹 七、忽难 八、忽必来 九、者勒蔑 一〇、秃格(即统格) 一一、迭该 一二、脱栾 一三、汪古儿 一四、赤勒古台 一五、孛罗兀勒 一六、失吉忽都忽 一七、曲出 一八、阔阔出(原注无,照《秘史》补) 一九、豁儿豁孙 二〇、兀孙 二一、忽亦勒答儿 二二、失鲁孩 二三、者台 二四、塔孩 二五、察合安豁阿 二六、阿剌黑 二七、锁儿罕失剌 二八、不鲁罕 二九、合剌察儿 三〇、阔阔搠思 三一、速亦客秃 三二、纳牙阿 三三、冢率 三四、古出古儿 三五、巴剌 三六、斡罗纳儿台 三七、歹亦儿 三八、木格 三九、不只儿 四〇、蒙古兀儿 四一、朵罗阿歹 四二、孛坚 四三、忽都思 四四、马剌勒 四五、者卜客 四六、余鲁罕 四七、阔阔 四八、者别 四九、兀都台 五〇、巴剌扯儿必 五一、客帖 五二、速不台 五三、蒙可 五四、哈勒札 五五、忽儿察忽思 五六、苟吉 五七、巴歹 五八、乞失里黑 五九、客台 六〇、察忽儿孩 六一、翁吉兰 六二、脱欢帖木耳 六三、篾格秃 六四、合答安 六五、抹罗合 六六、朵里不合 六七、亦都合歹(原注无照《秘史》补) 六八、失剌忽勒 六九、倒温 七〇、塔马赤 七一、合兀兰 七二、阿勒赤 七三、脱撒合 七四、统灰歹 七五、脱不合 七六、阿只乃 七七、秃亦迭格儿 七八、薛赤兀儿 七九、者迭儿 八〇、斡剌儿古列坚(原注无,照《秘史》补) 八一、轻吉牙歹不合古列坚(原注作二人) 八二、忽邻勒 八三、阿失黑古列坚 八四、合歹古列坚 八五、赤古古列坚 八六、八七、八八、阿勒赤古列坚(管辖三个翁吉剌惕千户) 八九、九〇、不秃古列坚(管辖三个亦乞剌惕千户) 九一、九二、九三、九四、九五、阿剌忽失的吉惕忽里(管辖五个汪古部千户)〔1〕

    以上次序照《秘史》,格鲁塞根据鲍乃迪译本,第115页,有出入处,茲照《秘史》第202节旁注修正。————译者

    (13) 伯希和,《通报》,1930年,38,40。韦尔纳茨基,1206年之际曾拟编纂成吉思汗的札萨克(法令)所撰《The scop and contents of Chingis-Khan's yasa》见《哈佛大学亚洲学报》,1838年,12月,第337页。

    (14) 蒙古文字常常有复述和口头比较,这里的地名“帖木儿格思”和“毡衫”意义相同,这种体裁,在这里正好运用。

    (15) “过错”,这里蒙古文作bouroughou,有“不公正”的意义。

    (16) 我们知道蒙古人是以面对南方定方位的。

    (17) 这里我节略了鲍乃迪的译文,第116页。

    (18) 萨囊彻辰称博尔术为博郭尔济。

    (19) 《萨囊彻辰书》,页91——93。

    (20) 《秘史》,第206节,鲍乃迪译,第117页。

    (21) 《秘史》,第207节,鲍乃迪,第117页。

    (22) 我们由此知道:汪罕的兄弟札合敢不于投降成吉思汗并献两女之一,亦巴合别乞与成吉思汗;另一女,莎儿合黑塔泥与成吉思汗的第四子拖雷之后,他有叛变的行为,主儿扯歹将他俘获。《秘史》,第208节。

    (23) 《秘史》,第208节。《拉施特书》,别列津译,“部落”,兀鲁兀惕部条,页193——194,又多桑译,I,页418——419。

    (24) 《秘史》,第214节,鲍乃迪,第121页,122页。

    (25) 《秘史》第216节说到任命兀孙老人做大珊蛮,着白衣,骑白马,拣选好年月,这是颇后的事,是在后面将要提到珊蛮阔阔出的覆亡以后的事。在此以前,并没有交给他任何任务。(这条原注的前面有一段文字写作;“Il est certaín que cette sorte de 'camp de Boulogne' des héros mongols a été quelque peu 'recomposée'”,意义不明,博尔忽吮去窝阔台的伤口的血这一事,与此何关?按《秘史》称以兀孙为别乞,别乞本是突厥名称,在伊斯兰教里面,别乞职在宣扬教义,故可作大珊蛮解。珊蛮在蒙古是巫者兼医病的人,原注意思或者指蒙古军队中,此时医疗设备欠缺。又按这里是说四养子之一孛罗兀勒之事,但同时提四杰之一的博尔忽救窝阔台的事,原文均用Boroqoul之名,翁独健教授对此有注。————译者)

    〔翁按:孛罗兀勒与博尔忽是两人。孛罗兀勒是在消灭主儿乞惕战场中被救的孩童,诃额仑收为养子,此役约在出征塔塔儿之后一年,出征塔塔儿在1202(壬戌,狗年),故可估计为1203年之间。称为幼童则必在十岁以下(收养蔑儿乞惕人之幼童曲出则约5岁)但汪罕为乃蛮人所劫之时,成吉思汗即派四杰往援(博尔忽为四杰之一),是在出征塔塔儿之前。谴责汪罕之言词内可以见到……“君为乃蛮所倾覆,我遣四将夺还尔民人……此大有功于君四也”,“我征……塔塔儿……见无不获,获必致于君,此大有功于五也……”。

    《秘史》载孛罗兀勒约在1217年(丁丑,牛年)为林中部落秃马惕人杀死,成吉思汗欲大举复仇,为木华黎和博尔术所劝阻,此孛罗兀勒应即是博尔忽,《元史》博罗罕称他为太祖第一千户(秘史功臣表千户那颜列第15),战殁于敌,子托欢袭职。1201年为征林中部落统帅,且有子袭职,则非在1203年之间在主儿乞惕所收养之孛罗兀勒可知。〕

    (26) 《秘史》,第218节。关于捏古思人[Negus(Ne'ud)或Tchinos]参阅《拉施特书》,“部落”,第188页。

    (27) 现今蒙古语中“答儿罕”(darkhan,其多数为darkhat)还指“免税”,就等于我们法国社会所谓vir immunis。(科瓦列夫斯基《蒙文词典》,III,第1677页),由此扩充,这一词也有“工人”、“艺术家”的意义。

    (28) 《秘史》,第220节,鲍乃迪,第124页。

    (29) qonitchi(豁里赤或豁涅赤,指“牧羊”人)。

    (30) 《秘史》,第222节。

    (31) 莫惕赤(motchi, mo modoutchi)。〔11〕

    (32) 《秘史》,第223节。

    (33) 成吉思汗时代的蒙古人似乎很在乎被称为这个蒙古名称。西方人称之为鞑靼人时候,他们是要抗议的。鲁不鲁克说:“他们不愿被称为鞑靼人,尤其是,真正的鞑靼人(等于塔塔儿人)是另一种人。”〔13〕

    (34) 《萨囊彻辰书》,第71页。《蒙古源流》卷三,述成吉思汗即位后降旨云;“汝等疲于奔走,从我服勤,总摄有众,艰苦备尝,乃得休息。尔如摩罗尔宝贝之毕塔人众,听我指使,共著勋劳,俾我建中建极,其库克(青)蒙古勒乎?因号为库克蒙古勒云”等语。————译者

    (35) 《秘史》,第224节。符拉基米尔佐夫译,前引,第67页。

    (36) 《秘史》,鲍乃迪译,第128页。

    (37) 鲍乃迪译,第128、129页。符拉基米尔佐夫,前引,第68页。(这一段引语,对照《秘史》,节引原文。————译者)

    (38) 《秘史》,第226节。巴托尔德,《蒙古入侵时代的突厥斯坦》,第384页。

    (39) 野里知吉带的译名从《元史》,《秘史》这里作额勒只吉歹。————译者

    (40) 《秘史》,第229节,鲍乃迪,第128页。

    (41) 《秘史》,第225节。

    (42) 《秘史》,第226节。

    (43) 《秘史》,第230节,鲍乃迪,第129页。

    (44) 拉尔夫·福克斯译,《成吉思汗传》,第119页。

    (45) 《拉施特书》,别列津译,II,132。

    (46) 可参阅《元史》卷一百二十,“察罕传”。————译者

    (47) 参阅本书此处 。

    (48) 符拉基米尔佐夫译,前引,第161页。〔6〕

    (49) 《拉施特书》,别列津译,II,第8页。伯希和,《亚洲学报》,1920年,I,172。我们看到,《秘史》在这个时候,已经不再说不亦鲁黑了,似乎以为他早就被杀或失踪。

    (50) 《元史》,克罗斯译,第28页。

    (51) 参阅本书此处 。

    (52) 《元史》,同上书。《拉施特书》,II,第8页。

    (53) 《元史》,第29页。《拉施特书》,II,第10页。

    (54) 《秘史》,第236节,鲍乃迪,131。

    (55) 志费尼,在巴托尔德所著,《蒙古入侵时代的突厥斯坦》第362页。《秘史》,第238节中,将畏吾儿国王的头衔写为亦都护惕。

    (56) 伯勒什奈德所译《元史》零篇,见《中世纪史研究》,I,249。这一行文字说,脱脱的儿子们在襜河旁边被杀。这条河来自Tchem-murèn好象是Djam或鄂尔浑河,在塔尔巴哈台地方。

    (57) 《拉施特书》,别列津译,II,150。

    (58) 伯希和,《亚洲学报》,1920年,162。

    (59) 《秘史》,第238节,鲍乃迪,第131页。

    (60) 《拉施特书》,II,第9页。附带说明,中国历和回历在这里不相符合。中国的兔年(丁卯)从1207年1月30日至1208年1月18日。回历603年从1206年8月8日至1207年7月28日。

    (61) 《秘史》,第239节,鲍乃迪,131。

    (62) 原文作秃绵斡亦剌(Tumèn Oïrat)即“万斡亦剌”。斡亦剌惕这一字,意义为近亲(科瓦列夫斯基《词典》,I,页335)。成吉思汗时代的斡亦剌惕人似乎生活在现今伊尔库茨克的周围,勒拿河上游。其北方邻人,秃马惕人,生活在兀答上游的台哈里面,直至克拉司诺依阿斯基半途的附近。萨囊彻辰(页75)告诉我们,在鸡年1189年,(这个日期当然是错误的)“斡亦剌惕-布里亚特”人从贝加尔湖附近送给成吉思汗一只鹰。

    (63) 乞儿吉思人不叫做客儿古特,这是蒙古人对他们的习惯称呼,应叫做乞儿吉思,〔1〕(《秘史》,239节)。

    (64) 《秘史》,第239节。参见别列津的斡亦剌惕人世系,在《拉施特书》里面,“部落”I,表XXI。

    (65) 别列津本,前引,“部落”,第80页。

    (66) 参阅《拉施特书》,“部落”,斡亦剌惕条,别列津译,第80页,和别列津的注,在“成吉思汗本传”的译文里面,I,第222页。

    (67) 参看关于豁里秃马惕,《拉施特书》,“部落”,别列津译,页87——88,和别列津的注,在“成吉思汗本传”的译文里面,II(卷十五),页170。伯希和先生的意见,秃马惕这一字,应作Tumet。(《亚洲学报》,1920年,I,第175页)

    (68) 《秘史》,第240节,鲍乃迪,132。

    (69) 博尔忽和忽亦勒答儿(在1203年对客列亦惕战争中因伤而死)是于成吉思汗早期战争中战死的仅有的两个成吉思汗将军。后来在东部伊朗的征服之中,将看到脱忽察儿的战死。

    (70) 《秘史》,第241节。

    (71) 《秘史》,第241节,鲍乃迪,133。(豁儿赤要求三十名美女,见本书此处 。《秘史》在第241节说,豁儿赤“知秃马惕女子生的美,要娶三十个,致那百姓反了,将他拿住。”足见即上面所说允许他三十个美女事,而豁儿赤要在秃马惕人里面挑选。————译者)

    (72) 博尔忽,拉施特的对音为Bôrghoûl,别列津本,例如在“部落”篇内,第88页。

    (73) 伯希和,《亚洲学报》,1920年,I,页164。

    (74) 《拉施特书》,别列津译,II(XV)第23和115页。

    (75) 窝阔台即元太宗,其名Ogödäi有各种译法,《秘史》第七卷作斡阔台,第九卷作斡歌台,第十卷以下作斡歌歹,我们这里从《元史》作窝阔台。翁独健教授说:窝阔台为短促译音,校正本改译为谔歌得依,将dai字改为da-i两字。————译者

    (76) 这里没有说明阿勒赤台为何人,按《元史》世系表,哈丹大王(即成吉思汗之弟哈赤温)之子为济南王按只吉歹,此按只吉歹当即阿勒赤台,是成吉思汗的亲侄。和拉施特所说:“分给他弟弟哈赤温的儿子三千人”,大同小异。又按本书此处 护卫队里面的阿勒赤歹,系另一人。————译者

    (77) 《秘史》,第242节。这些数目和拉施特所说不同。依照拉施特,成吉思汗将二万八千人作如下分配:三个长的儿子拙赤、察合台和窝阔台各分得四千人(拖雷,少子,沿旧习,分得一万一千人);分给他的第五子古列坚(Kulken)(《元史》称阔列坚)四千人,分给他的最小弟弟帖木格斡赤斤五千人,分给他弟弟哈赤温的儿子三千人,分给他的母亲诃额仑三千人,分给他弟弟拙赤哈撒儿的儿子们,也古、秃忽和也松格一千人。(多桑译,II,3——5)和别列津译,II,132和59。

    (78) 答里台,《秘史》第242节在这里写为Da'aritaï,而上面写为Daritaï。

    (79) 《秘史》,第242节,末段,鲍乃迪,134。

    (80) 蒙古词ketchegu,ketche'u的意义为“顽固”、“不屈”、“困难”、“痛苦”、“急暴”。(科瓦列夫斯基《词典》,III,第2489页)(这里译文“性情暴烈”系照《秘史》。————译者)

    (81) 晃豁坛在《拉施特书》中作Qonkotân(Qongqotat的单数)(“部落”,别列津译,第9页和158页)。

    (82) 参阅本书此处 和此处 。

    (83) 帖卜Teb一字加符号,加强后一字的意义(科瓦列夫斯基《词典》,III,第1697页)。腾格里的意义为“天”、“天神”、“属于天的”、“上帝”。

    (84) 《拉施特书》,II,第112页,参阅本书此处 。

    (85) 拉施特说:“哈撒儿有神力,能够折一人为两段如折一枝木箭一样。”(“祖先”,别列津译,第54页)。有一天,成吉思汗叫他射一个老鹰,哈撒儿问:“你要我射它什么地方?”“射它头,在黄与黑线中间”。他就这样的射死了老鹰。(《萨囊彻辰书》,第99页。)

    (86) 《秘史》,第244节。符拉基米尔佐夫译,《成吉思汗传》,第83页。R.福克斯译,《成吉思汗传》,页126。

    (87) 哈撒儿此后和其他兄弟比较,一直处于不利地位。参看本书注(77) ,拉施特所说的分封情形。他的儿子也古、秃忽和也松格,和哈撒儿一样,也不得宠。(《拉施特书》,原文II,222页)。巫者对哈撒儿的谗言,在历史上继续有发展。萨囊彻辰(第71——72页)告诉我们哈撒儿的两次谋反,第一次是和都鲁罕晃豁坛共同谋反,被速不台镇压平定,第二次和别勒古台阴谋不轨,成吉思汗伪装乞丐,挑他们去拉一种弓,结果只有成吉思汗能拉,这个几乎是魔术,使他们不敢为逆。萨囊彻辰还说,1227年,哈撒儿在宴会中执成吉思汗妻子美丽的忽兰之手,成吉思汗将他逮捕,左右劝解,才将他释放(《萨囊彻辰书》,第99页)。〔2〕

    (88) 鲍乃迪,135,136。福克斯,前引127。

    (89) 《秘史》,第245节,鲍乃迪,137。

    (90) 《秘史》,第246节,鲍乃迪,138。

    (91) 《秘史》,第216节。符拉基米尔佐夫译,前引,第77页。有如我前面所说,关于兀孙的任命,根据蒙古史源,是在阔阔出覆亡以前。这无疑是因为蒙古诗人欲将所有“升级”归并于1206年的忽里勒台之际。鲍乃迪,138。

    (92) 关于汪古人和中国的长城,“它从黄河延长至直隶湾”,参阅《拉施特书》,别列津译,“部落”第114页。读做Öngut。

    (93) 《秘史》,第239节。参阅伯希和,通报,1914年,631。

    (94) 某些手抄本作Chikoun。参阅拉施特,“部落”,别列津译,第115页。有一种手抄本作Chîkouî。

    (95) 伯希和以为《拉施特书》中的肯都克无疑要改为唐都克(Tenduk),这个就接近于马可·波罗的Tenduc,这一词令人回忆汪古人地方从唐朝起就有的名称(天德T'ien-tö读做Thien-tak)。参阅伯希和,同上论文,第630页。(唐天宝中于大同川西筑城名天安军,后改为天德军。————译者)〔4〕

    (96) 《拉施特书》,“部落”,别列津译,115,116。

    (97) 只有《元史》说到有反对派即“亲乃蛮”派的存在。

    (98) 格鲁塞这里引《元史》,但所谓汪古亲王,无此名称。按《元史》卷一百十八,阿剌兀思剔吉忽里列传备载这里所举的事实。成吉思汗克云中,封镇国为北平王,还追封阿剌兀思为高唐王。孛要合娶阿剌海别吉公主,未有子,三子皆姬妾所出。孛要合死后追封赵王。————译者

    (99) 伯希和《中亚和远东的基督教徒》,《通报》,1914年,631。又Moule《中国的基督教徒》,第235页。(这里所说阿剌海公主以及阔里吉思事迹,《蒙鞑备录》和《元文类》二十上阎复撰《附马忠献王阔里吉思碑》都有记载。《蒙鞑备录》说:“成吉思皇帝女七人,二公主曰阿里黑百。俗曰必姬夫人。曾嫁金国亡臣白四部。寡居,令领白鞑靼事……有妇女数千事之,凡征伐斩杀皆自己出”。阎复撰碑说:“曾祖阿剌兀思剔吉忽里,追封高唐忠武王……太祖兵下中原,忠武为向导,为异议者所害……武毅(孛要合)自龆龀太祖携征西域,年十七,封北平王,尚齐国大长公主……。”————译者)

    (100) 贵由是成吉思汗的第二个继承人,又是他的孙子。(按:即元定宗)

    (101) 忽必烈是成吉思汗的第四个继承人,也是他的孙子。

    (102) 西方的作家称之为“乔治王子”。他由聂思脱利教改奉天主教。于1298年卒。参阅本书此处 。〔翁按:孛要合生三子,长子名君不花(《元史新译》作准布哈),次子曰阿尔不花(本书作爱不花),三子曰珠尔不花。准或君想是Jean(约翰)的对音,爱或阿尔是Al的对音,珠尔是gul或goe的对音。Jean固然是法文的约翰,阿尔(al)则是albert的头一音,珠尔(jul或jol)则是Julius和Joseph的头一音。现今欧美人还有这习惯称albert为al,称Joseph为Joe,Julius为Jul,这都是基督教名。至于阔里吉思《元史新译》作为奇尔济苏(Ge-or-ge)完全是教名,为现今译音为“乔治”的对音。苏字想是多余的演音。中亚细亚乔治亚(Georgia)蒙古人则称为谷儿只,第一个G字读硬音,第二个G字读软音。由此可知,新译音比以前的译音较为准确,奇尔济苏总比阔里吉思较为接近原音。〕

    (103) 伯希和,前引,第631页。

    (104) 《秘史》,第249和256节。

    (105) 别列津,II,7。这个名字是中文“河西”,即“黄河以西地方”的波斯化,《元史》这样称呼唐兀人地方(克罗斯译,第29页)。

    (106) 《元史》,前引,第27页。别列津,II,8——9页。萨囊彻辰因为他的著名祖先于这样注意唐兀之后,完全不过问土蕃,似乎难以置信。他告诉我们,虎年(1206)成吉思汗计划对这个国家有所举动,但是吐蕃国王格鲁多尔济遣使进贡。成吉思汗在Adjinou Tasaïdam地方接见使节,赏赐很厚,辞行时候交给他们一封信,很谦恭对这个著名喇嘛萨嘉察克罗咱斡河难达噶尔贝致敬(《萨囊彻辰书》,第89页)(按:这段纪事见《蒙古源流》三)。

    (107) 中国人称他为襄宗(1206——1211)。拉施特(别列津,II,第113页)已经称他为失都儿忽,这个头衔是《秘史》第267节指他的继承人所说的,在《萨囊彻辰书》里面也是这样,第85页。

    (108) 别列津,XII,原文,18。《秘史》第265节作Ériqaya,《萨囊彻辰书》102,作Irghaï。〔4〕

    (109) 《元史》,前引,第29页。如果我们相信《萨囊彻辰书》(第85页),唐兀人的妇女比蒙古妇女美丽得多,唐兀皇后,她的名字至少在蒙古语是叫做古尔伯勒津郭斡,“面色光莹,夜不须烛”。

    (110) 《秘史》,第249节,鲍乃迪,140。〔5〕

    (111) 人们知道中国这时候分为三个国家:一,北方中国,以北京为都城,属于通古斯种的女真人;二,在南方的汉民族国家,以浙江的杭州为都城,回教徒用南家思之名称它;三,唐兀人国家或西夏,在甘肃和鄂尔多斯。(《拉施特书》,前引,II,第97页,“部落”,第31页)。〔1〕

    (112) 《元史》,前引,第29页。

    (113) 《元史》,前引,第39页。

    (114) 《拉施特书》,II,第14页,607年,或羊年,这是1211年的最初五个月。亦都护意义为“神圣”、“保护”。

    (115) 参阅上第一章第十一节。

    (116) 《拉施特书》,别列津,II,第127页。

    (117) 在这一次战役的主要战争是成吉思汗于1211年阴历2月(2月15日至3月16日)败金将定薛于野狐岭之役,这是在北京至张家口路上。九年以后,长春真人经过该地还看见战场,遍地白骨(《西游记》,A.韦利译,第62——63页)。

    (118) 《元史》称辽阳为东京,“金人的东都”。

    (119) 《元史》,前引,第30——31页。

    (120) 1213年阴历七月等于7月20日至8月17日。

    (121) 《秘史》称为宣德府,第247节,鲍乃迪,139。

    (122) 大同,《元史》称为西京。

    (123) 《多桑蒙古史》,I,129,以为忽沙虎是堡垒的名字。

    (124) 1213年阴历九月等于9月16日至10月15日。〔这一处原书最前页“正误”里面说应该为Siuan-tsong(宣宗)于1213年的阴历八月(公历8月18日至9月15日)即位,死于1223年的阴历12月(公元1223年12月24日至1224年1月21日)。————译者〕

    (125) 《元史》,前引,第32页。

    (126) 北京,《元史》称为中都。《秘史》第248节也称为中都。

    (127) 参阅戴遂良,《历史文件》,I,913——914,关于匈奴于316年包围长安。

    (128) 这一段引语,对照《元史》,稍改格鲁塞原文。————译者

    (129) 《元史》,第33页。

    (130) 甲戌年阴历五月等于1214年6月10日至7月8日。

    (131) 《秘史》第251节是很对的,用中文名字南京(金人的)指开封。

    (132) 猪年乙亥,阴历5月等于1215年5月5日至6月5日。

    (133) 《秘史》,第252节,鲍乃迪,第142页。

    (134) 木华黎,《拉施特书》中称为Moûqoulî Koûyânk(II,115及以下,与“部落”34)。《元史》说(前引,第35页)国王的头衔是在丁丑年或牛年,阴历8月,封给木华黎的,这就等于1217年9月3日至10月1日之间。《秘史》则说在1206年的大会,在全面大升级时候,已经给个木华黎这个头衔。

    (135) 《秘史》,例如第194节,作Kutchuluk或Gutchulug。《元史》作屈出律(前引,第28页)。拉施特作Koûchloûk(别列津译,“部落”第109页,“本传”,II,第34页)。

    (136) 参阅本书此处 。

    (137) 《草原帝国》,第224和295页。

    (138) 志费尼告诉我们,古出鲁克和多数乃蛮人一样受过洗礼为基督徒,但是他的妻子是古儿汗之女,和其他哈剌契丹人一样是佛教徒,古出鲁克改奉了她的宗教。

    (139) 八剌撒浑的人应该是一部分伊斯兰教徒,一部分聂思脱利教徒,曾在这个地方找到十三世纪的聂思脱利教的墓地,特别是在Pichpek地方,足以证明这一点。参阅Nau著《聂思脱利教在亚洲的发展》,基默博物院丛书,1913年。〔2〕

    (140) 《拉施特书》,II,第38至39页。

    (141) 阿力麻里本来也是哈剌契丹的藩属而臣服于成吉思汗(参阅《多桑蒙古史》,冯承钧译本,一,页65),所以格鲁塞这里说,古出鲁克杀死不匝儿(多桑作斡匝儿)是向成吉思汗挑衅。————译者

    (142) 《拉施特书》,II,第40页。

    (143) 志费尼,见巴托尔德,《蒙古入侵时期的突厥斯坦》,第402页。《拉施特书》,II,第40页。《阿不尔哈齐书》,德美桑译,第102页。拉施特说,畏吾儿人的亦都护巴而术以五百人从征古出鲁克,战得很好。

    (144) 《拉施特书》,“部落”关于也速惕条(按:即别速惕,者别的部落),别列津译,第209页。

    (145) 格鲁塞在此书以喀什加里亚(Kachgarie)指塔里木盆地,天山南北被称为“中国突厥斯坦”的地方。“中国突厥斯坦”的名称在历史上本来是不适当的,所以格鲁塞用其首邑喀什噶尔之名而呼为喀什加里亚。————译者

    (146) 花剌子模算端在《秘史》中称为篾力克王(汗王)(《秘史》第257节)。

    (147) 不真吉对于这次谈话,因为事先得到成吉思汗保证不杀他,所以才敢鼓起勇气回答说,成吉思汗是以屠杀了河中所有人民闻名的。〔2〕

    (148) 这里《秘史》原文如下:“临行时,也遂夫人说,皇帝涉历山川,远去征战,若一旦倘有不讳,四子内命谁为主,可令众人先知。”————译者

    (149) 《秘史》第254节,鲍乃迪译,第143页。拙赤这一字,在蒙古语的意义为“客”,“来宾”(科瓦列夫斯基《词典》III,第2392页)。然而,他的命名并不象包含着出生不明的用意,固然拙赤还可以指闯入的人,因为这个名字和察合台的叔父拙赤哈撒儿相同,而关于拙赤哈撤儿并没有私生子问题存在。参阅伯希和《通报》,1930年,193。〔1〕

    (150) 这一段引语,对照《秘史》引入。阔阔搠思受成吉思汗之命辅佐察合台,见本书此处 。————译者

    (151) 事实上,波斯历史家证明,后来当花剌子模的战争时候围攻乌尔犍赤,成吉思汗命窝阔台判断拙赤和察合台两人之间的纠纷,并叫他们两人受窝阔台的指挥。同样情形,《秘史》第258节说,当驻营于讹答剌(《秘史》作兀都剌儿)时候,拙赤、察合台和窝阔台三人遣人向成吉思汗归谁调遣,这位征服者答复说,归窝阔台(海涅士译Asia Major,IX,1933,页514),参阅鲍乃迪,第147页。

    (152) 《秘史》,第255节,鲍乃迪译,第145页。

    (153) 这一段文字有必要提到。我怀疑《秘史》的最后一节(第282节)说写于鼠年,是1240年的鼠年,当窝阔台系在位的时候,这是否后一个鼠年,就是说1252年,当拖雷系推翻并代替了窝阔台系而即位的时候呢?(这一段《秘史》原文如下:“若斡歌歹(窝阔台)的子孙们都不才呵,我的子孙们,岂都不生一个好的?”和格鲁塞这里所说有不同。————译者)

    (154) 《秘史》,第256节,鲍乃迪,145,146。

    (155) 阿思兰汗,只是合剌鲁一个小国的王,被萨囊彻辰(第89页)说成为一个骄傲的君主(无疑是因为他的名字“狮”),他激怒成吉思汗。这位征服者竟于鼠年(1204)派木华黎和札木合攻他!

    (156) 阿力麻里在伊犁河上,今天的固勒札附近————《拉施特书》,42,43。

    (157) 《秘史》,第254节,《萨囊彻辰书》相同,在页85,称为撒儿塔兀勒。

    (158) 《涅塞维书》,霍达斯译,59——60。“桃花石”这个名称,突厥-波斯人用它指中国的北方,是源流于塔拔哈失或拓拔,即五世纪时候在这个地方的从前的突厥人的征服者(参阅本书此处 )。同样情形,蒙古人和后来斡罗思人称中国北方为“契丹”,即十世纪征服了这个地方的人。〔“桃花石”的译音系从《长春真人西游记》,该书述丘处机渡阴山至阿里马(阿力麻里)城后,其地人“见中原汲器,喜曰,桃花石诸事皆巧,桃花石谓汉人也。”云云。阿剌伯和波斯的古地理书中均有Tamgadj国,Klaproth曾考订其指中国(《亚洲学报》,第七册,页227)。————译者〕

    (159) 帖木儿灭里的事迹,迦恩加以渲染,在他所著出色的小说《屠夫》里面称之为“铁王”,是这个故事中的英雄,在《蓝旗》里面也称赞他。

    (160) 依照《涅维塞书》,成吉思汗于攻下讹答剌之后,才进军不花剌(霍达斯译,第73——74页)。额梯儿和木兹查尼则以为他到达不花剌在二月。志费尼(巴托尔德以为他是错了)以为在三月(巴托尔德,《突厥斯坦》,第409页)。《长春真人西游记》说,成吉思汗未到塞拉夫香河以前遇到一个伊斯兰农民,带着牛,说这一村灌溉全靠一种水车。成吉思汗免了他一切赋役。(《西游记》,A.韦利,92)

    (161) 这一段记载见《拉施特书》,54。参阅《巴托尔德书》,410。

    (162) 《巴托尔德书》,413,但是蒙古人的进入该城对撒麻耳干来说,是一个重大的灾难。《长春真人西游记》说在算端统治时候,该城人口超过十万,“但现在(1221——1222)只有四分之一”(韦利译,93页)。〔4〕

    (163) 这是蒙古人,将乌尔犍赤之名改称为兀笼格赤(玉龙杰赤)(《拉施特书》,II,69)。

    (164) 见本书此处 。参阅《涅塞维书》霍达斯译,153——156页。

    (165) 涅塞维系呼罗珊人,有《札阑丁传》,他曾供职于这个王子处。原书为阿剌伯文。————译者

    (166) 《巴托尔德书》,435。然在攻破之日,拙赤因为守城人所加于蒙古军的损失很大,不肯对他们表示宽大(除去发送蒙古的工匠)。

    (167) 这里提到木华黎,足见这是诗篇的说法而不是历史的记录,木华黎此时离开这里很远,在中国指挥军队。

    (168) 晃孩属于Adargi(Adargiaï)部;晃塔合儿属于Doloungir(Doloungiradaï)部;搠儿马罕属于Ötege(Otegedaï)部。〔6〕

    (169) 《秘史》称哈里发为“合里伯”,称巴格达为“巴里塔惕”,所以这里格鲁塞作Qaliba和Baqtot。————译者

    (170) 《秘史》,第260节,海涅士译,“Die Letzten Feldzüge Cinggis han's”Asia major,1933,第515——516页。派遣搠儿马罕带兵征波斯是在1230——1231年的冬天。

    (171) 参阅涅塞维,霍达斯译,页76——92。1220年12月这个日期是拉韦蒂在他译《术兹查尼书》里面提出的,第278页。《秘史》第264节并不知道花剌子模算端,即它称为篾力克汗的,死于里海之上。它说他和札阑丁一起逃往印度。《元史》在速不台传里面比较了解得多。它说篾力克(作灭里)逃入海,于不到一个月之后病死。速不台取所弃珍宝送给成吉思汗。(速不台传,海涅士译,Asia Major,IX,1933,533——534。)在《秘史》中,速不台作速别额台,速别哲台又作苏布特。

    (172) 脱忽察儿在这以前犯过错误。成吉思汗命他同者别和速不台追擒花剌子模算端摩诃末,叫他们不要去攻击也里总督篾力克汗阿明哀莫勒克的地方,而迟延追赶。者别和速不台遵守这个指示,但是脱忽察儿违令。成吉思汗很不满意这种无纪律行为,根据《秘史》第257节,他恐吓要杀脱忽察儿。结果是革去他指挥军队的职务(海涅士译,Asia Major IX,1933,页514)。参阅巴托尔德,前引,423。

    (173) 《多桑书》,根据志费尼和拉施特。参阅《拉施特书》,别列津译,II,第76——77页。八米俺的攻下日期和成吉思汗进兵至这座城的路线以及离去的路线没有被证实。参阅巴托尔德,《突厥斯坦》443——444。

    (174) 《秘史》,第257节,承认失吉忽都忽的败绩。但是关于对外战争,总是情况不明,它不但将这个失败归于札 丁(札剌勒丁莎勒坛)而且也归之于蔑力克汗,即摩诃末算端。蒙古史源的这一段文字,日期、地点和人名,一切不清楚。海涅士译,Asia Major IX,3,1933,页513。

    (175) 《拉施特书》,别列津译,II,第81页。巴托尔德以为成吉思汗的主要特点就是他异常的克己能力和不受任何不经考虑的冲动的支配。(《突厥斯坦》第459——460页)

    (176) 《拉施特书》,别列津译,II,第83页。

    (177) 《拉施特书》,别列津译,II,第85页。《秘史》第257和264节。第264节以为八剌不但追赶札阑丁,而且也追赶札阑丁的父亲花剌子模的摩诃末(篾力克汗)直至于欣都思(至于申河“Sin-muren”地方)。

    (178) 韦利译《长春真人西游记》,第85页。

    (179) 参阅《秘史》,第263节。(“达鲁花”在《元史》和许多我国载籍里面均作“达鲁花赤”。但蒙古语达鲁花已具有州长、总督、首长等意义,所以格鲁塞这里不用赤Chi的语尾。《秘史》作答鲁合臣。————译者)

    (180) 《秘史》第263节蒙古文原文:Balaqasoun-ou yosou döre Tchinggisqa'an-uguledju。

    (181) 《秘史》第263节。海涅士译“Die letzten Feldzüge Cinggis-khan's”见《Asia Major》杂志,IX,1933,517。(牙剌洼赤,《元史》作牙老瓦赤或牙剌瓦赤或牙鲁瓦赤。《太宗纪》,十三年,命牙老瓦赤管理汉民公事。宪宗纪,元年,以牙剌瓦赤充燕京等处行尚书省事。《世祖纪》,宪宗令断事官牙鲁瓦赤总天下财赋,于燕视事。————译者)

    (182) 也儿的石河《秘史》第264节称为额儿的失河,海涅士译,《Asia Major》,IX,1933,517。(也儿的石河即今额尔齐斯河。————译者)

    (183) 《秘史》,第264节。这个史源以为对撒儿答兀勒的战争历时七年,这是错误的。

    (184) 《丘长春西游记》,韦利译,名《Travels of an alchimist》,1931年。参阅伯希和,《通报》,1929年,173。

    (185) 这一段引语,对照《长春真人西游记》,引用原文。格鲁塞未引“出沙陀,至鱼儿泺”,未言何地,似欠明瞭,兹增引几个字。————译者

    (186) 格鲁塞这里没有说明和丘长春同行的是那些人。按《长春真人西游记》,长春行前预选门弟子十九人同行,此外有成吉思汗派来的“宣差”阿里鲜和刘仲禄,还有随从的人。到八剌喝孙之后,镇海也加入同行,可见人数是相当多。————译者

    (187) 关于镇海在这里成立一个中国工匠的工匠城,可参考《元史》卷一百二十《镇海传》。“命屯田于阿鲁欢,立镇海城戍守之。……先是,(镇海)收天下(指中国)童男童女及工匠,置为弘州,既而得西域织金绮纹工三百余户及汴京织毛褐工三百卢,皆分隶弘州,命镇海世掌焉。”按《元史》卷五十八,“弘州属大同路,唐时为清塞军,隶蔚州,辽置弘州,金仍旧。弘州领襄阴和顺圣二县。大同路有万户府,立屯田,所属有雁门、马邑、山阴等七处屯田”。《长春真人西游记》说:“有汉民工匠,络绎来迎,”指其地。又阿鲁欢山名系从《元史》。在《长春真人西游记》内称为阿不罕山。————译者

    (188) 这一段引语,对照《长春真人西游记》,引用原文。————译者

    (189) 参阅上文所说乃蛮巫师的法术。本书注(81) ,及第96——97页,乃蛮人作战时候使用巫术。

    (190) 《长春真人西游记》云:“有僧来侍坐,使译者问看何经典?僧云剃度受戒,礼佛为师。盖此以东昔属唐,故西去无僧道,回纥但礼西方耳。”格鲁塞所言似据此。————译者

    (191) 这一段引语对照《长春真人西游记》,“今朕已回,亟欲问道。”似指回到大营,没有将回蒙古的意义。————译者

    (192) 与此相似,路易十一世召St.François de Paule至Plessis-lez-Tours显然是因为希望看到奇迹而不是由于宗教观念。

    (193) “答班”这一字在蒙古文有dabaghan或daba'an,daban,指路线横穿山岭(科瓦列夫斯基《词典》,III,1595)。

    (194) 韦利译,“Travels of an alchimist”,第128页。(译这两节时候,常引用《长春真人西游记》的原句。————译者)

    (195) 并参阅《拉施特书》,别列津译,II,页89——93。

    (196) 明诺尔斯基,剌夷,E.I.,1184,参阅《拉施特书》,别列津译,前引。

    (197) 伊斯兰教的逊尼派自认为正宗教派,而十叶派只承认穆罕默德女婿出身哈希姆家族的阿里及其后裔才为合法继承人,和逊尼派互相对立。————译者

    (198) 《拉施特书》,II,第90页。

    (199) 参阅基拉戈斯的《亚美尼亚史》,迪洛里埃译,《亚洲学报》,1858,I,197——200,和布罗塞,《谷儿只史》,I,492。

    (200) 《元史》速不台传称,速不台击败钦察的汗王玉里吉(犹里Yurii)及塔塔哈儿。玉里吉被其奴所出卖,执之降蒙古人。速不台回蒙古的时候,带了这个人,但是成吉思汗最恨叛主之人,将他杀死(《元史》,前引,伯勒什奈德译,《中世纪史研究》,I,297——298)。关于犹里(康恰科维奇),伯希和,《亚洲学报》,1920,I,149。

    (201) 不是1223年(这个日期,经格勒纳尔先生纠正)。在速不台传里面,迦勒迦变成为阿里吉,罗斯人变成为斡罗思。罗斯的诸侯之一姆斯梯思拉夫则作密赤思老。

    (202) 伏尔加河《秘史》作亦的勒(Ydil,Itil),第262节。

    (203) 《元史》,“速不台传”,海涅士译,Asia Major,IX,1933,534。(这里译者径用《元史》原文。————译者)

    (204) 这里格鲁塞所引《元史》速不台传,对照《元史》,应在追逐算端摩诃末,摩诃末死于里海岛中,速不台尽获其所弃珍宝以献成吉思汗的时候。成吉思汗在这个时候说这个话并送大珠、银罂给速不台,不是在进攻钦察等处之后。————译者

    (205) 《秘史》,第262节,将1237年的事件提前说了,它向我们指出,约在1220年之际,成吉思汗已经命速不台不仅去征服薛儿客速惕〔Serkesout(Tcherkesses)〕、阿速惕〔Asout或Asoud(Alains)〕、乞卜察兀惕〔Kibtcha'out(Qibtchaq)〕、斡罗速惕(Russes)、巴只吉惕〔Badjigit(Bachkirs)〕和康邻〔Qanglin(Qangli)〕,而且在这个时候,已经要征服马札剌惕〔Madjarat(Magyars)〕。这是一种虚拟,把继承人们所取得的成功,把出兵的创举有时连出兵的计划都归之于成吉思汗本人。〔3〕

    (206) 原文这里作“包括Puszta”,按普什图这一字,指阿富汗语言,兹译为阿富汗。————译者

    (207) 《元史》,海涅士译,Asia Major,IX,1933,页531。《拉施特书》,“本传”II,(t.XV),94,118。

    (208) 《秘史》,第264节。海涅士译,Asia Major,上引,页517和524。

    (209) 巴托尔德:《突厥斯坦》,第456页。

    (210) 《萨囊彻辰书》,第77——78页。(此处著者引萨囊彻辰所说颇冗长,我们可参阅中文本《蒙古源流》,兹从略,而且格鲁塞也说,这是不足为据的。————译者)

    (211) 《元史》,克罗斯译,第36页。

    (212) 参阅本书此处 。

    (213) 冯秉正,IX,106。〔冯秉正本名德马耶(De Mailla),法国教士,著有《中国通史》,1779年。————译者〕

    (214) 冯秉正,IX,154。

    (215) 参阅本书此处 。

    (216) 参阅本书注(101) ,关于成吉思汗“札萨”的新近研究。

    (217) 这一段引语,格鲁塞根据的是《元史》卷一百二十四,“塔塔统阿传”,兹照《元史》原文引入。————译者

    (218) 冯秉正,IX,39,塔塔统阿条文。雷米札译《元史类编》,在“Nouveaux mélanges asiatiques”,II,61。参阅伯希和,《通报》,1930,33——34。

    (219) 伊斯兰史源以镇海为畏吾儿人。伯希和先生指出,其实他是客列亦惕人。(《中亚和远东的基督徒》,《通报》,1914,628)。镇海在汪罕统治时期,已为成吉思汗效劳。参阅伯希和,《亚洲学报》,1927年,II,265。(《元史》卷一百二十,《镇海传》说镇海是客列亦惕人,“从成吉思汗很早,曾同饮巴泐渚纳河水。”————译者)

    (220) 达鲁花(darougha)这一词推广为好几种意义。十三世纪时候,用它指代表人、特派员或监督者(科瓦列夫斯基《词典》,III,p.1672),大法官、鄂托克(Otouq)的首长等等。〔4〕

    (221) 阿沙敢不这个人,只从《秘史》知道。他应该是唐兀的一个亲王或地位显赫的大臣,所以作战时候不受别人指挥。他名字的后一半是吐蕃词“敢不”,其意义为“智者”或“老人”,也见于吐蕃王名琐郎-津敢不之中。(海涅士,Asia Major,IX,1933,545)

    (222) 这一段引语,对照《秘史》,引用《秘史》第256节原文。阿沙敢不,《秘史》仅云“其臣”,格鲁塞称为ministre,可译为大臣或卿相。————译者

    (223) 参阅本书此处 。

    (224) 《元史》,克罗斯译,第39页。《秘史》,第265节。

    (225) 这一段引语和上一段脱栾所说的话,均对照《秘史》(265节),引用《秘史》原文。“且在这里养病,先差人去唐兀处,看他回什么话”,系照引《秘史》,为下文派使张本,似有必要引入,格鲁塞未引后两句话。————译者

    (226) 阿拉善见上第176页,格鲁塞在前作Alachan,在这里则作Alachaï,同名异字。————译者

    (227) 金、银、绢帛是游牧人向定居人几百年来所要求的捐输。

    (228) 《秘史》,第265节,海涅士译,《Die letzten Feldzüge Cinggis Han's und sein Tod》,见《Asia Major》杂志,IX,1933,518——519。

    (229) 伯希和在亚洲学会报告,1938年12月9日。

    (230) 《西游记》,韦利译,第118页。

    (231) 《萨囊彻辰书》第99页,募仿佛教著名文字。(语见《蒙古源流》卷四。————译者)

    (232) 《萨囊彻辰书》第85页。(《蒙古源流》作“成吉思汗大怒,发誓云:‘此命不亡,终不恕你’”,与这里所说的意思有所不同。————译者)

    (233) 克罗斯译,第39页。

    (234) 元太祖二十一年,丙戌或犬年,即1226年。这一年从公元1226年正月30日开始至1227年正月18日。

    (235) 作为这次出征的理由的,是因为西夏主不遣自己儿子作质,而遣一个名叫赤臈喝翔昆的代替。(此注误。《元史》原文云:“帝以西夏纳仇人赤臈喝翔昆及不遣质子,自将伐之。”是纳仇人为一事,而不遣质子为另一事。格鲁塞这里有误。赤臈喝翔昆即指汪罕子亦剌合桑昆。————译者)

    (236) 冯秉正译,IX,139,154。

    (237) 《元史》,克罗斯译,第39页。

    (238) 《秘史》,第266节。海涅士译,《Asia Major》,上引页519——520。

    (239) 《秘史》,第267节和同书,海涅士注,第122页。又海涅士译,见《Asia Major》,上引,页520。《萨囊彻辰书》(第101页)也用朵儿篾该或无宁突而篾该这个名字。〔5〕

    (240) 《元史》,前引,第39页。

    (241) 波斯原文除去母音作Dorskäi又错写为Drskâri或Dôchkâri(《拉施特书》,原文,别列津本,II,176)。

    (242) 《拉施特书》原文,别列津本,II,176和译文,同书,第95页及118页。《秘史》,第265节。《萨囊彻辰书》中作亦儿哈亦。

    (243) 《元史》,克罗斯译,第40页。

    (244) 《元史》,克罗斯译,第40页。

    (245) 参阅《拉施特书》,别列津译,II,页118。

    (246) 木华黎死于1223年,即太祖十八年癸未或羊年的春天,阴历3月即这里的4月(《元史》,前引,38页)。

    (247) 《元史》卷百四十九,《耶律留哥传》,其妃为姚里氏,其长子名薛阇。袭爵之议是在征唐兀之前提出的。————译者

    (248) 《通鉴纲目》,冯秉正译,IX,78和126。这段记载很有趣味,它显示重要蒙古亲王的领地和藩王的领地彼此重叠。辽东的契丹藩王在帖木格领地之内称王。同样情形,别失八里-库车的畏吾儿王国在察合台领地之内。实际上,藩王只能在这种制度下存在。十三世纪后半叶,契丹和畏吾儿封地事实上不见了。(原书最前页“正误”里面说,这里“帖木格”应改为“别勒古台”。————译者)

    (249) 人们知道,《拉施特书》的很大部分采自《志费尼书》,有时是逐句抄入。

    (250) 《拉施特书》,别列津译,II,页96——97和118。《志费尼书》,常常被《拉施特书》所引,他也说,成吉思汗要求他的儿子们以书面承认将帝位让给窝阔台。《萨囊彻辰书》中(105页)说成吉思汗临终遗言,特别关心窝阔台和拖雷的将来,显然是他两个爱子,也关心孛儿帖的情况。于这些为父和为夫的关怀之外,鄂尔多斯的史家增加一段关于最后一次成吉思汗和他弟弟哈撒儿的失和,哈撒儿在宴会上对忽兰皇后失礼。

    (251) 太祖二十二年丁亥,七月,己丑日,《元史》,克罗斯译,页40。

    (252) 伯希和在亚洲学会的报告,1938年12月9日。

    (253) 《元史》,前引,40——41页。

    (254) 这一段引语,对照《元史》,引用《元史》原文并加引号。格鲁塞原文不用引号,仅述其意。————译者

    (255) 《秘史》,第268节,海涅士译,《Asia Major》,IX,1933,520。《拉施特书》,II,页98——99和119。

    (256) 这一段引语,对照《秘史》,引用《秘史》原文。————译者

    (257) 《秘史》,第268节,海涅士译,“Die letzten Feldzüge Cinggishan's und sein Tod,《Asia Major》,IX,1933,页521。

    (258) 《拉施特书》,II,页119。

    (259) 《拉施特书》,同上。

    (260) 《元史》称成吉思汗卒后,葬于起辇谷。————译者

    (261) 《阿勒坛-帖卜赤》,1604年,蒙古文,事实上承认不知道成吉思汗是葬在不儿罕山,还是葬在另一个地方叫做也客汪都亦,“在阿尔泰山之北,哈台山之南”。(海涅士译,《Asia Major》,IX,1933,537页)〔3〕

    (262) 克勒古台是Sunit部落人,《阿勒坛-帖卜赤》所说。海涅士译,《Asia Major》,IX,1933,页536,为《萨囊彻辰书》所采取,106,1.2。

    (263) 这一段引语,见《蒙古源流》卷四,兹径引《蒙古源流》原文。————译者

    (264) 这一段引语,见于《蒙古源流》,格鲁塞译文,颇有出入,兹径引《蒙古源流》(卷四)原文,参照格鲁塞原文,在括符内加注了若干地名和人名。格鲁塞这里有三条关于词义的注语,从略。————译者

    (265) 博尔术在《拉施特书》里面作不古尔赤、不儿古赤、不儿赤,因为手抄本不同而异。(别列津译,“部落”第47,161,164,166页。)

    (266) 多桑译,I,404。

    (267) 多桑译,I,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