稽瑞

佚名 / 著投票加入书签

无错小说网 www.wucuo.org,最快更新稽瑞最新章节!

    《尧星出翼,舜龙负图》

    孙氏《瑞应图》曰:「景星或如半月,或如星中空或如赤气,先月出西方。故曰天见景精,明王出。号令合人心,制礼合人意,则见星于晦朔,助日光也。尧时出翼,舜时出房,景德也。其状无常,有道之国王者无私之应也。」

    春秋运斗枢曰:「舜以太尉受禅。即位五年二月,东巡狩至于中舟,与三公诸侯临观。黄龙五色负图出,置舜前。以黄玉为匣,如椟。长三尺,广八寸,厚一寸。四合而连,有户,此合枢纽之命,龙匣皆黄也。四合,有辑道相入也。有户,言开闭也。白玉检,黄金绳,黄金艾为泥封之。瑞章曰『天章帝符玺』五字,广袤各三寸,深四分,鸟文。舜与三公大司空禹等三十人集,发图。玄色而绨状,可卷舒。长三十尺,广九尺。中有七十二帝地形之制。天文宫序,位列分度若天日月五星变。」

    《齐一角兽,梁三足乌》

    孙氏《瑞应图》曰:「一角,瑞兽也。六合同归则至。」

    熊氏《瑞应图》曰:「天下太平,则一角兽至。」

    萧于《齐书》曰:「武帝永明十年,鄱阳获一角兽。麟首、鹿形,龙鸾共色。」

    《抱朴子》曰:「三足乌,日之精也。日为太阳,其精为乌而三足。」

    梁大同《起居注》曰:「九年,豫州剌史侯慜明表称忽见众鸟连群数百,集于杨树,飞绕其巢。往视之,获三足乌。以献,诏付华林园养之。群鸦飞翔鸣绕三足乌,乃衔食往哺。」

    《五老河游,万岁山呼》

    《论语谶》曰:「仲尼云吾闻尧舜等游首山,观河渚。有五老游河渚将来告帝期。五老曰:『河图将归,造帝谋。』三老曰:『河图将来,造帝书。』四老曰:『河图将来,告帝图山川,焕张圣人恩。』五老曰:『河图将来,告帝浮龙,金泥玉检封成书。』五老飞为流星,上入昴。」

    宋均曰:「浮龙龙,浮水也。」

    《汉书》曰:「武帝封禅,山呼万岁。黄金为泥,白银为绳,告太平于天下,群臣之功也。」

    《触邪獬豸,除害騊駼》

    孙氏《瑞应图》曰:「王者狱讼平,獬豸至。」

    王充《论衡》曰:「獬豸者,神奇之兽,为瑞应也。」

    许氏《说文》曰:「其状如牛,一角四足,似熊。」薰苞《舆服志》或曰:「如羊盖神羊也。」

    《神异经》曰:「獬豸色青。」

    《田俅子》曰:「尧时获之,缉其皮以为帐。」

    《论衡》曰:「皋陶治狱,其罪疑者令一角羊触。有罪则触,无罪则否。故皋陶治狱平,敬羊,跪坐事之。」

    《山海经》曰:「騊駼,幽隐之兽也。其状如马,出于北海。」

    孙氏《瑞应图》曰:「有明王则騊駼来,为时辟除灾害。」

    熊氏《瑞应图》曰:「王者德感则騊駼至。」

    《周书·王会》曰:「成王时,愚氏来献騊駼也。」

    《真人何黄,马鬣何朱》

    孙氏《瑞应图》曰:「黄真人守曰水国,方自隆也。」

    熊氏《瑞应图》曰:「王者在上,则白马赤鬣至。」

    《礼斗威仪》曰:「周文王时,白马朱鬣。」

    《山海经》曰:「白马赤鬣,出大封之国,乘之寿三千岁。文马,缟衣身,朱鬣者也。」

    《酋耳若豹,比翼如凫》

    《周书·王会》曰:「成王时,英林献酋耳。酋耳者,身若虎豹,尾长其身,食虎豹。」

    《山海经》曰:「比翼一名鹣鹣,一名蛮。其状如凫,一翼一目,色青赤。处于南山、昆吾、金门之山,诘胸国东。不比不飞。」

    孙氏《瑞应图》曰:「王者德及高远,则比翼鸟至。」

    又曰:「王者有孝德则至。」

    《禹获玄圭,顺反明珠》

    孙氏《瑞应图》曰:「王者勤苦以应天下,厚人而薄已,水泉通,四海会同,则玄圭出。夏禹之时,卑宫室,尽力沟壑,天赐以玄圭。」

    《礼斗威仪》曰:「人君乘金而王,其政象平,海出明珠。」

    《孝经援神契》曰:「王者德及渊泉,则海出明珠。」

    《东观汉记》曰:「顺帝永安四年,汉阳率善都尉满密因桂阳太守文砻献大明珠。诏曰:『海内颇害异,而砻不惟竭忠,而喻明珠之求也。求媚烦扰,令封珠还满密。』」

    《蓂荚夹阶,萐莆生厨》

    孙氏《瑞应图》曰:「蓂荚,瑞草也,盖神灵之嘉瑞也。」

    《白虎通》曰:「月朔日生一茎,十五日而生十五茎,十六日日落一荚。」

    《帝王世纪》曰:「及晦而尽。若月小则馀一荚,厌而不落。以是占日月之数,一名厤荚」。尧时夹阶而生,逐月而死。

    《白虎通》曰:「萐莆者树名也。其状如蓬枝,多根如丝。叶如扇,不摇自动,转而生风。至于饮食清凉,驱杀虫蝇,以助供养也。一名倚萐一名倚扇,一名实宾榈。」

    《春秋潜潭巴》曰:「君臣和德,道度叶中,则孳于庖厨。」

    《孝经援神契》曰:「王者德至山陵则阜出。」

    孙氏《瑞应图》曰:「王者不徵味,庖厨不逾粢盛,则生于厨也。」

    《田俅子》曰:「昔帝尧之为天下平也,出庖厨,为帝去恶。」

    孙氏《瑞应图》又曰:「冬则死,夏则生。虞舜即政,又生庖厨也。」

    《麟盖玄枵,凤衔赤苻》

    《公羊传》曰:「麒麟,仁兽也。」

    《春秋考异图》曰:「麟盖玄枵之阴精也,亦曰岁星散而为麟,盖木之精也。牝曰麒,牡曰麟。」

    孙氏《瑞应图》曰:「麟不践生虫,不折生草。不入坑穽,不触罗网。食嘉禾之实,饮珠玉之英。」

    《鶡冠子》曰:「凤凰,鹑火之鸟也,太阳之精。」

    《春秋合谶图》曰:「尧坐中舟,与太尉舜临观。凤皇负图,以赤玉为匣。长三尺,广八寸,厚一寸。玉检白绳封两端,以紫芝为泥。曰『天赤帝苻玺』五字。深四分,广袤三寸。图以赤色为染,白为文也。」

    《鸾表帝轩,龟感有虞》

    《尚书候》曰:「轩辕之世,圣德提象,配永循机,鸾鸟来仪。」

    《世纪》曰:「舜即天子,位洛出龟六十五字,是为《洪范》所谓《洛书》。」

    《非烟五起,荣光四铺》

    《史记》曰:「若烟非烟,若云非云,郁郁纷纷,萧索轮菌,是为卿云。」

    《尚书中候》曰:「尧即位七十载,景星出翼,凤皇止庭,朱草生郊,嘉禾孳连,甘露润液,醴泉出山。修坛河洛,荣光出河,休气四塞。荣光者,五色,出河也。美气四塞,炫耀白云,起廻风。援马衔押,赤文,绿色,龙形,象马。赤帝标怒之使所以藏文,赤文绿地也。」

    《兹白食豹,腾黄似狐》

    《周书·王会》曰:「成王时,义渠献兹白。兹白者,若白马,鐻齿,食虎豹。」

    《山海经》曰:「六骏之状如此。」

    又曰:「腾黄亦曰飞黄,其状如狐,出白民之国。」

    孙氏《瑞应图》曰:「王者德御四方,舆服有度,秣马不过所业,则地出乘黄。」

    《世纪》:「虞舜时出。」

    《周书·王会》曰:「成王时,白民献乘黄也。」

    《玉马光泽,金车耀途》

    孙氏《瑞应图》曰:「王者六律调,五声节,制致因时治道,则玉马来。一本为『玉泽马』。」

    熊氏《瑞应图》曰:「王者清明修理则见。」

    孙氏《瑞应图》曰:「王者至行,仁德广施,则金车出。」又曰:「帝舜则德盛,金车出于庭也。」

    《何背瑇瑁,何钩珊瑚》

    《孝经援神契》曰:「神灵滋液,百珍宝用,有瑇瑁背。」宋均曰:「瑇瑁,水虫,如龟而背有文。」

    又曰:「神灵滋液,百珍宝用,有苏胡钩。」

    宋均曰:「王者得信则出。」

    孙氏《瑞应图》曰:「王者恭信即见。」一本云:「王者不玩弄则见也。」

    《吉利鸟形,鳖封兽躯》

    孙氏《瑞应图》曰:「吉利,鸟形,兽头也。」

    《周书·王会》曰:「成王时,区易献鳖封者若彘,前后有首,黑文。」又曰:「鹿螯山兽,左右有首,名『并蓬』。」

    郭璞曰:「即并封是也。」

    《何为鸢白,何为鷄趍》

    《晋中兴书》曰:「孝宗永和九年,吴郡献白鸢。」

    孙氏《瑞应图》曰:「鸡趍,王者有德则见也。」

    《兽却魍魉,麟降匈奴》

    东方朔《十洲记》曰:「天汉三年,西国王献犬。使者曰:『王于先天林而请猛兽,却百邪,走魍魉。或生昆仑,或生玄圃。其寿不訾,食草饮露。当其仁也,爱及蠢动,不犯虎豹。当其威也,一声发吼,千人怵息,牛马百物惊断。当其神也,立起风云,吐嗽雨雾。息于天王之林,家于太山之厩。后御师子,其名猛兽。』元帝使人唤,一声如天之大雷霹雳。」

    《汉书》曰:「武帝太始三年,郊见上帝西登陇首,获白麟以缋宗庙。元首元年,幸雍,祀五畤,获白麟之歌。终军对曰:『野兽并角,明同本也。殆将有解辫发、削左袵、袭冠冕、要衣裳而象化者。』由是改元曰『元狩』。数月,越地及匈奴,名王来降。」

    《平露安倾,屈轶安指》

    《白虎通》曰:「平露,树名也。」

    孙氏《瑞应图》曰:「状如车盖,生于庭,以候四方之正。其国正平则正,一方不正则不应,一方稍倾也。其根若丝。一名『平虑』,王者慈仁则生。」

    《春秋潜潭巴》曰:「君臣和德,道度叶中,则生于庭。」

    《白虎通》曰:「贤不肖位不相逾,亦生于庭。」

    《田俅子》曰:「黄帝时,常有草生于庭阶。若佞人入朝,则草屈而指之,名曰『屈轶草』。是以佞人不敢进也。」

    《具区文蜃,陵屈角鲤》

    《周书·王会》曰:「成王时,具区献文蜃。吴之震泽也。蜃,蚌蛤之类。今海中小蛤,亦有文者,雕镂彪炳,异常所见。」

    《山海经》曰:「龙鱼陵居,状如鲤,一曰鰕鱼。即有神圣,乘此以行九野。」

    郭璞曰:「似鲤鱼而一角也。」

    《朱草复生,白象不死》

    《白虎通》曰:「朱草,赤草也,盖百草之精。」

    《抱朴子》曰:「其状如桑,栽长三四尺。枝叶皆丹,茎如珊瑚,生名岩之下。克之,汁流如麪。」

    《感精符》曰:「王者德洽于地则朱草广生。」

    《孝经援神契》曰:「王者德至草木则生。」

    《宋均》曰:「食之令人不老。」

    《淮南子》曰:「尧德清平则生,舜时又生。」

    《孝经援神契》曰:「周公践祚理政,与天合,朱草生。」

    《东观汉纪》曰:「光武中元元年,有赤草生于水涯。」

    《魏略》曰:「文帝欲授禅,有朱草生文昌殿前。」

    《宋纪》曰:「文帝元嘉十一年,朱草生益州郸县。」

    孙氏《瑞应图》曰:「王者政教得于四方,则白象至。」一本云:「人君自养有节,则负不死药而来。」

    《周书·王会》曰:「成王时,南人献白象。」

    《韩子》曰:「黄帝合鬼神于泰山,驾象车。」

    《说文》曰:「其状如皎白,六牙。道贵德远兵,故多卷。凡象牙垂白以和疆。」

    熊氏《瑞应图》曰:「神灵滋液,百珍宝,用白象。」

    宋均曰:「色白如素也。」

    《宋书》曰:「文帝元嘉元年,见零陵兆阳也。」

    《嘉禾孳茎,芣苡宜子》

    《白虎通》曰:「嘉禾,太和之为美瑞,一名导。」

    司马相如《封禅书》曰:「导一茎六种于扈。」

    《典略》曰:「盖五榖之长,稔岁之精也。」

    《晋中兴书》曰:「或异敏同颖,或孳连数穗,或一稃二米,以应质文也。」

    孙氏《瑞应图》曰:「王者德茂,嘉禾生。」一本云:「世太平则生。」

    又曰:「德茂则二苗共秀而生。」

    《帝纪》曰:「神农时嘉禾生。」

    徐整《三五历》曰:「黄帝时,嘉禾为粮。」

    《尚书中(侯)》曰:「帝尧清平,比隆伏羲,嘉禾孳连。」

    《春秋说题辞》曰:「嘉禾之孳七茎,长五尺,至世五穗以成德也。」

    孙氏《瑞应图》曰:「夏时盛德,二本而同秀。殷汤德洽,则二秀而同本。」

    《周书·王会》曰:「成王时,康民献芣苡。如李实,食之宜子也。」

    《赤虎导驺,白狼度水》

    《宋纪》曰:「文帝元嘉世五年,益州驺虞见,二赤虎为导。」

    又曰:「王懿与慕容垂战败逃叛,雨水暴涨,津径断绝。忽有白狼走至懿前,仰天而号。讫度水,懿循狼迹而过。」

    郑玄注《尚书中候》曰:「白狼金精。」

    《鸟状前赤,牛生上齿》

    《汉书》曰:「宣帝西河筑世宗庙,于是有一鸟,状如鹤,前赤后青。」

    《地镜》曰:「世主治而益地,则牛生上齿。」

    《??芑白苗,芝英黄裹》

    《毛诗》曰:「诞生后稷,克岐克嶷,以就口实。诞降嘉种,惟??惟芑。」

    《毛苌》曰:「??赤苗,芑白苗。」

    《论衡》曰:「芝英,紫色之芝也,其栽如豆。」

    《宋纪》曰:「顺帝升明二年,临城县生紫芝一株,盖黄里。采掇历时,色不变也。」

    《临江之橘,九岩之梓》

    《宋纪》曰:「明帝泰始六年,临江县橘树生子。盖江北生子则为瑞。」

    《齐书》曰:「徐伯珍,太末人。也隐居九岩山,门前忽生梓树,一年便合。论者以为隐德之感。」

    《宋之黑麞,晋之白鹿》

    《宋起居注》曰:「文帝时获黑麞。」

    《晋中兴书》曰:「元帝太始四年,白鹿二见于南昌,盖白麇之流也。」

    又曰:「孝武帝太明元年,见会稽、诸暨,因获之以献。」

    《蔓竹常生,珊瑚连理》

    《礼稽命徵》曰:「王者礼得其宜,则蔓竹爰箫生于庙。」

    《礼斗威仪》曰:「人君乘土而王,其政太平,则蔓竹常生。」

    《宋纪》曰:「孝武帝太明六年,郁林郡献珊瑚连理也。」

    《龟毛何白,鱼目何比》

    《齐书》曰:「宋升明三年,太祖为齐王,白毛龟见东府城池中。」

    《尚书中候》曰:「古之王者将兴封禅,则东海进比目鱼。」

    孙氏《瑞应图》曰:「王者明德幽远,则比目鱼见。」

    熊氏《瑞应图》曰:「王者循敬则比目鱼见。」

    郑康成郭景纯皆云:「状如斗脾,细鳞,紫黑色。一眼,两片相合乃能行。今吴中东海之形状与此说相苻合。吴人谓之『板鱼』,或呼为鲽。」

    《尔雅》曰:「鲽,青比目鱼也。出于东海,不比不行也。」

    《豫章之桐,秣陵之李》

    《范甯集·为豫章太守表》:「白永循公国,相万至解。称至县西北出二里有林,林中有梧桐树。下根相去二丈,上枝相去一丈八尺,连合成一。」

    《齐书》曰:「永明四年,秣陵有李树连理。」

    又曰:「僧秀园中四树共为一株。」

    《胡为委威,胡为延喜》

    孙氏《瑞应图》曰:「君臣各有礼节,上哀下,下奉上,则委威生。」一本云:「王者礼至则生。」又云:「王者爱人命则生。」

    《孝经援神契》曰:「王者孝德刑于四海,德洞沦冥,八方化神,并荣延喜也。」

    又曰:「王者德及山陵则出。」

    孙氏《瑞应图》曰:「王孝道则见也。」

    《贝若车渠,龟游卷耳》

    《孝经援神契》曰:「王者德至渊泉则江出大贝。」

    《尚书大传》曰:「贝自江出,大若车渠。文王拘羑里,散宜生之江淮,取大贝如车渠以献纣,免西伯之难 。」

    《白虎通》曰:「灵龟者,神龟也,黑神之精。五色鲜明,知存亡,明吉凶,故食气而神。三百岁游于渠叶之上,三千岁游于卷耳之上。」

    《醴泉地出,神鼎味生》

    孙氏《瑞应图》曰:「王者德及地则醴泉出。状如醴酒,可以养志,水之精也。」

    《典略》曰:「神鼎者,质文之精。知吉凶存亡,能轻重行息。」

    《墨子》曰:「神鼎不灼自熟,不爨自沸,不汲自满,五味生焉。」

    孙氏《瑞应图》曰:「神鼎,金铜之精也。」

    《蜚廉应行,肉芝辟兵》

    《春秋潜潭巴》曰:「王者清廉,则蜚廉之草生。」

    宋均曰:「言瑞应之物应行而生。」

    孙氏《瑞应图》曰:「猕猴万岁,头上有角,额有丹书八字,名之曰肉芝。画地则水流,佩之则辟兵也。」

    《巨海止波,浑河载清》

    熊氏《瑞应图》曰:「周公摄政,有迅雷疾风,海不扬波。」《孔丛子》曰:「天将降嘉应,河水先清三日,清变白、白变黑、黑变黄各三日。河水清则天下太平。」

    《丹甑孰爨,玉瓮孰盈》

    《孝经援神契》曰:「神灵滋液百珍宝,有丹甑见。」

    孙氏《瑞应图》曰:「五榖丰则丹甑出。」一本云:「淫巧弃则丹甑出。」

    熊氏《瑞应图》曰:「四夷宾则玉瓮入国。」一本云:「王者饮食不流离下贱,则出也。」

    《山车谁造,蒿柱谁营》

    孙氏《瑞应图》曰:「山车,自然之车也,盖山藏之精。」

    《礼斗威仪》曰:「人君乘木而王,其政升平,则山车垂勾。勾者,曲也。不揉而自圆曲,故曰垂勾。」

    《春秋运斗枢》曰:「瑶光得,则山出神车。」

    《礼记》曰:「圣人用则必从,天不爱其道,地不藏其宝,山出器车。」

    《大戴礼》曰:「周德泽和洽,蒿茂大可以为宫室柱,故名曰『蒿宫』也。」

    《周匝曷至,富贵曷名》

    孙氏《瑞应图》曰:「周匝,神兽也。知星宿之变化,王者德盛则至。」

    又曰:「富贵者,鸟形兽头也。」

    《鵷雏海上,鸑鷟山鸣》

    《三辅决录》注曰:「鵷雏者,凤之属,南方之禽。状如凤,五色而多黄。」

    《庄子》曰:「常登乎南海,止乎北海。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山海经》曰:「南隅之山有凤鸟雏鸑鷟,神鸟也。」

    贾逵云:「亦凤之属。」

    皇甫谧《逸士传》曰:「状如凤,五色而多黄。」

    《国语》曰:「周之兴也,鸑鷟鸣于岐山也。」

    《殷自银溢,汉见玉英》

    《汉书》曰:「殷金德,银自山溢。吴孙皓天册元年,吴都掘得。长一尺,广三寸,刻上有年月字号。」

    《晋中兴书》曰:「玉英,神宝也。不琢自成,光白若月华。」

    《礼含文嘉》曰:「君有常则玉石自明。」

    《孝经援神契》曰:「神灵滋液,百珍宝用,有玉英。」

    宋均曰:「尊卑不失其服,则玉石有英华色也。」

    《史记》曰:「新垣平说文帝立渭阳五庙,欲出周鼎,而育(王)英见。」

    《宗庙福草,章和华平》

    《礼斗威仪》曰:「人君乘木而王,其政升平,则福草生于庙中。」

    宋均曰:「朱草之别名也。」

    熊氏《瑞应图》曰:「宗庙肃敬,则福草生宗庙中。」

    孙氏《瑞应图》曰:「华平,瑞草也。其政升平则生,王者德强则仰,弱则低。」

    《孝经援神契》曰:「王者德至于地则盛。」

    宋均曰:「华平,应政平也。」

    孙氏《瑞应图》曰:「王者政令均则生。」

    《东观汉记》曰:「章和中,有华平生也。」

    《淮茅三脊,草芝散茎》

    《周书·王会》曰:「成王时,奇干献善茅,皆乡善者。」

    《国语》曰:「齐桓公封管仲曰:『昔者封禅,鄗上之黍,北里之禾以为盛。江淮之间,有一茅三,脊以为藉。』」

    《史记》曰:「汉孝武帝封泰山,淂江淮一茅三脊,为神藉。」

    《宋书》曰:「武帝大明元年,三脊茅生西岸。江夏王义恭表劝封禅。」

    孙氏《瑞应图》曰:「王者慈仁则芝草生。」

    《东观汉记》曰:「皇帝建和元年,芝草生中黄藏府桀袭。」

    《神芝赞》曰:「魏明帝青龙元年,神芝生于长平之习阳,评昌典农中郎蒋元以闻。其色丹紫,为质光耀。长尺有八寸五分,本围三寸三分。上别为三干,分为九支,散为三十六茎。茎,围一寸九分,叶径三寸七分。枝干洪纤连属,有似珊瑚。乃诏御府藏之,宜且画形,遂名其图也。」

    《狐何九尾,兽何六足》

    《孝经援神契》曰:「神灵滋液,百珍宝用,狐九尾。」

    《山海经》曰:「四足九尾,出青丘之国。音如婴儿,食不蛊。」郭璞曰:「太平则出,啖其肉不逢妖邪。或曰『蛊毒』。」

    《白虎通》曰:「九妃得子孙繁昌则至。于尾者,明后当盛也。」

    《汲冢周书》:孙守真按:冢,原作「●缺字:冢冖下有一横」,馀同不赘。「伯杼子徃于东海,至于三寿,得一狐九尾。」

    《田俅子》曰:「殷汤为天子,白狐九尾。」

    陈思王《表》曰:「植于鄄城北十里道傍草中见异兽,如狐而大,马辄惊不行。司马丁升常从孙鹄观之,见众狐数千在前后。有一大狐,长七尺,赤紫色。见人视之,举头树尾。尾甚长大,然后知其九尾也。」

    孙氏《瑞应图》曰:「先法修明,三才得所,见九尾狐至。」

    又曰:「王者谋及众庶,则六足兽至。」

    《麟何获金,凤何集玉》

    《汉书》曰:「武帝太始二年,诏曰:『朕郊见上帝,西登陇首。获白麟,馈宗庙。渥洼水出天马,泰山见黄金。更名黄金麟趾、马蹄,以协祥也。』」

    又曰:「先帝幸河东之明年,凤皇集祋祤。于所集得玉宝,起步寿之宫。」

    《史记》禇先生云:「淂宝璧玉器也。」

    《白泽应德,乌车效祥》

    孙氏《瑞应图》曰:「白泽者,皇帝时巡狩,至于东海,白泽见出。能言语,达知方物之精。以戒于民,为时除害。则贤君明德则至。」

    熊氏《瑞应图》曰:「乌车,山之精,瑞车也。」

    孙氏《瑞应图》曰:「王者德泽流洽于四境,则乌车出。」

    《赤喙騕?,缟身吉量》

    《汉书音义》曰:「騕?者马也。赤喙黑耳。」

    孙氏《瑞应图》曰:「行三万里,各随其方而至,以明君德也。」

    《山海经》曰:「吉量,马名也。」

    《周书》曰:「一名吉黄之乘。」《六韬》曰:「一名鸡斯之乘。」

    《山海经》曰:「一曰文马。缟身朱鬣,目若黄金。出太封之国,乘之寿三千岁。」

    孙氏《瑞应图》曰:「王者不储秣马,则白马朱鬣赤髦,任贤良则见。」

    又曰:「明者则来。」

    《六韬》曰:「文王囚于羑里,散宜生至犬戎,得文马九六献纣,免西伯之难。」

    《周书·王会》曰:「成王时,犬戎献文马,名曰『吉黄之乘』也。」

    《白鸠济南,黄雀日旁》

    《古今注》曰:「周成时白鸠见,而天下鸠合者也。」

    《汉书》曰:「平帝时,济南鸠至白子。」

    晋左贵嫔有《鸠赋》。孙氏《瑞应图》曰:「祭五岳四渎得其宜,则黄雀集。黄帝将起,有黄雀赤头立日旁。帝占曰:『黄者,玉精。赤者,火精。黄雀者,赏萌。余当王也。』」

    《河精握武,天鹿浮光》

    孙氏《瑞应图》曰:「河精,水神也。人头鱼身,握武修文,感夏禹而出。」

    又曰:「天鹿者,纯灵之兽也。五色,光耀洞明。」

    《汉书音义》曰:「天鹿者,一角长尾。其两角者辟邪,无角者名扶郊,一名桃友。」

    孙氏《瑞应图》曰:「王者孝道备则至也。」

    《??封城,蛩蛩西方》

    《周书·王会》曰:「成王时,封人献??,若龟而长喙。」

    孙氏《瑞应图》曰:「王者德及幽隐,矜寡得所,则蛩蛩钜虚至。」一本云:「王者安平则至。」

    《尔雅》曰:「蟨与蛩蛩钜虚比,为蛩蛩钜虚啮甘草。即有难,蛩蛩钜虚负而走。出于西方,不比不行。」

    《说苑》曰:「其状如鼠,后是兔也。」

    《小何生大,马何生羊》

    孙氏《瑞应图》曰:「王者土地开辟,则小鸟生大鸟。纣时雀生鸇于城隅,史占之,以小鸟生大鸟,天下必安。纣介雀之瑞而不修德,居年乃作璇宫琼室。野王按:纣时则周兴之瑞也。」

    《战国策》、贾谊《新书》云:「宋康王时有雀生鸇鹑。小生巨,是伯王天下也。康王大喜,不修德行,遂死。」

    《魏志》曰:「黄初中,有燕生鹰,口爪皆赤。」

    又曰:「景初元年,有燕生鷔于卫国。形若鹰,吻似燕。」高堂隆云:「此魏室之大兴,宜防鹰扬之臣也。后晋宣王兴都魏,晋瑞也。」

    《京房易占》曰:「田邑无忧,民人安,马则生羊也。」

    《瓶瓮谁汲,浪井谁扬》

    《典略》曰:「瓶瓮,瑞器也,不汲而自满。」

    孙氏《瑞应图》曰:「王者清廉,则瓶瓮出。」一曰:「王者接于下,则瓶瓮见。」

    又曰:「浪井,不凿而自成者。清净则水流,有仙人主之也。」

    《白雀二集,黄鹄群翔》

    《宋书》曰:「车驾南巡肆水,师于中山,二白雀集于华盖。」

    《齐书》曰:「徐伯珍隐于九岩山,有白雀一双栖其户牖。论者曰:『以为隐德之感。』」

    《春秋繁露》曰:「恩及羽虫,则飞鸟大为,黄鹄出见,如凤皇翔也。」

    《东观汉记》曰:「章帝元和二年,巡狩至岱宗。燔柴望祀毕,有黄鹄从西南来坛上,东北过于宫,翱翔而上。」

    《柹归黑虎,华林白麞》

    《尔雅》曰:「黑虎者,一名??说文音腾。」

    《山海经》曰:「出于幽都山。」

    《晋书》曰:「怀帝永和四年建平柹归,槛得黑虎。状如小虎而黑毛,深者为斑文。」

    《晋中兴书》曰:「白麞,赤鹿也。」

    孙氏《瑞应图》曰:「王者刑罚得理则至。」一本云:「王者德盛则至。」

    《宋书》:「少帝景平元年,义兴太守王准之献白麞。又明年,又见南郊太守王华献之,太祖以为休祥廿五年,华林园养白麞生二白子。淮南、琅琊并献。」

    汉献帝延康元年见。

    晋武帝太始中见。

    宋咸宁九年又见也。

    《膏露何甘,德星何黄》

    《白虎通》曰:「甘露,美露也。」

    孙氏《瑞应图》曰:「盖神露之精也。」

    《晋中兴书》曰:「仁瑞之泽,其凝如脂,其甘如饴。一名膏露,一名天酒。」

    《礼稽命徵》曰:「称谥政名,则苇竹柏受甘露。」

    《孝经援神契》曰:「王者德至天,则甘露降降以中和。」

    宋均曰:「不得中和之气则不降。」

    《魏志》曰:「汉桓帝时,有黄星见楚宋之分。辽东殷馗善天文,言五十年有真人起于梁沛之间,其锋不可当。至五十年后,而曹破袁绍,天下莫敌。」

    《越裳黑雉,散宜白狼》

    《汉书》曰:「平帝元始元年,越裳重译而至,献黑雉二,以荐宗庙。尔后四年,金城塞外羌献鱼盐之地。得西王母石室,以为西海郡。」

    《六韬》曰:「文王囚羑里,散宜生得白狼献纣,免西伯之难。」

    《十二层柽,五丈高桑》

    《齐书》曰:「武帝永明五年,山阴孔广园柽树十二层。太守随王子隆以献,植于芳林苑凤光殿前。」

    《蜀志》曰:「先主少时,舍东南角篱上有桑生。高五丈馀,望之重重如小车盖。见者皆怪之非凡,或云当出贵也。」

    《房户连阔,肃慎雒常》

    《白虎通》曰:「宾连阔者,树名也,状连累相承。」

    又曰:「王者继嗣平,则宾连生房户。故生房户,象继嗣也。」

    孙氏《瑞应图》曰:「王者厥机有序,男女有别则生房室。」一本云:「生于房室,象后妃有节也。」

    《山海经》曰:「肃慎有树名曰『雒常』,光人伐于此取衣。」郭璞曰:「其俗无衣。中国有圣帝代立者,则此木生,皮可衣也。」

    《胡为福并,胡为威香》

    孙氏《瑞应图》曰:「福并,草也,王者有德则生。」

    又曰:「威香,瑞草也,王者礼备则生于殿前。」

    又曰:「王者爱人则生。」

    《白猴来续,赤狸免昌》

    梁《天监起居注》曰:「四年,交州刺史阮研表言,林邑王范续之书称,七八年观望天风,云中国有圣王。臣州来朝,乞内附,并致一巨白猴。」

    《帝王世纪》曰:「周文王拘羑里,散宜生于西海得赤狸以献纣,免西伯之难。周文王即西伯也,名昌。」

    《彭城青毛,力牧玄距》

    《齐书》曰:「武帝永明五年,武骑常侍唐僭上青毛神龟一头。七年六月,彭城郡田中获青毛龟。」

    《中军诀》曰:「黄帝伐蚩尤,未免愁怨,乃睡梦。王母遣道人被玄狐之裘,以苻授之曰:『太乙在前天乙备后。得兵苻信,战即克矣。』黄帝寐思其苻,不能悉意,以告风后力牧曰:『此天应也。虽不得其信,战必自克。』力牧俱于威水之侧,立墠,祭以太牢。有顷,玄龟距鳌衔苻从水中出,置坛中而去。黄帝再拜稽首,授苻视之,乃所梦之苻也。色青,如皮非皮,如绨,以血为。广三寸五分,袤一尺。黄帝以擒蚩尤也。」

    《蚕则野茧,谷则田橹》

    《东观汉记》曰:「光武建武二年,野谷自生野蚕自茧,披于山阜,民收其利。其后耘蚕稍广,二物渐息。」

    《吴书》曰:「黄龙二年,野蚕成茧大如卵。」

    《齐书》曰:「高帝建元二年,郢州监利县天井湖水色忽澄清,山绵百姓采以为纩。武帝永明三年,护军府门外??树一株,并有蚕丝绵被茎。」

    《东观汉记》曰:「光武建武二年,野谷橹生。五年弥多。」

    章帝章和元年,嘉谷孳生。

    《吴志》曰:「大帝黄龙元年,由拳县稻自生。」

    《梁起居注》曰:「大通三年,吴兴野谷橹生,布漫山泽,百姓获利。」

    《涂山玄豹,江陵白鼠》

    《六韬》曰:「文王囚羑里,散宜生至宛怀涂山,得玄豹献纣,免西伯之难。」

    《周书·王会》曰:「成王时,屠州献玄豹。」

    《宋书》曰:「高帝建元二年,江陵获白鼠。武帝永明六年,白鼠见芳林。」

    《抱朴子》曰:「鼠寿三岁,满百岁则色白。」

    《梁天监起居注》曰:「元年,衮州剌史吴平侯献白鼠。三十一年,郢州刺史豫章王孙献白鼠一枚。」

    《藉藁光晋,萍实得渡》

    《晋中兴书》曰:「元帝初诞,有神光之异,所藉之草如新刈。」

    《家语》曰:「楚昭王渡江,得一物大如斗,员赤如日,直触王舟舟。人取献王,问群臣,莫识。使使问孔子,孔子曰:『此所谓萍实也,王肃曰:「水草也。」可割而食之,吉祥也。惟伯者为能获焉。』使者反,王食之大夫。鲁大夫因子游问曰:『何以知其然?』孔子曰:『吾昔之郑,过乎陈野,闻童谣曰:「楚王渡江得萍实,大如斗,赤如日。割而食之甜如蜜。」楚之瑞也。』」

    《嘉苽曲河,连莲玄圃》

    《东观汉记》曰:「章帝元和中,有嘉苽生。」

    又曰:「安帝元初三年,东平陵有苽异处同蒂。桓帝建和三年,嘉苽两体同蒂。」

    《梁起居注》曰:「天监五年,晋陵太守孙廉表曲连获嘉苽,三蒂同茎。」

    《宋纪》曰:「文帝元嘉七年连莲生建康湖。一茎两花,十七芙蓉同蒂。孝武帝大明五年,生乐游苑,二房一蒂。太始六年,双莲一花,生宫玄圃池。」

    梁《天监起居注》曰:「三年,生华林园,园承惠成以闻。又生乐游苑正阳堂前池,大府卿王峻以闻。」

    《华山骏鹿,湘洲鹦鹉》

    《汉书》曰:「成帝元封元年用事于华山,至中岳,获骏鹿。」

    《周书》曰:「鹿若疾走。」

    《汉书音义》曰:「楚人谓麋为鹿。」

    《宋记》曰:「文帝元嘉二十一年,湘洲献白鹦鹉,诏群臣并为赋。」

    《何龟八眼,何鸟没羽》

    《帝王世纪》曰:「尧时憔憢民贡没羽鸟也。」

    《宋书》曰:「明帝太始元年,八眼龟见吴兴,郡太守禇渊以献。」

    《雁何为歌,鸾何为舞》

    《汉书》曰:「宣帝立世宗庙,告词孝昭。有五色雁集殿前,作《获雁之歌》。」

    《山海经》曰:「轩辕之国,请之野鸾为歌。」

    又曰:「女林之山有鸟状鹤,名之曰鸾。见,天下安平。」

    又曰:「鸾鸟,凤之佐。鸣中五音,肃肃雍雍,喜则鸣舞。人君行步有容,祭祀有礼,亲疏有序则至。」

    《橘实十二,柰蒂十五》

    《晋中兴书》曰:「咸和六年,平西将军庾亮送嘉橘。十二实一蒂,亦嘉禾之流。」

    《晋起居注》曰:「太始二年嘉柰生,一蒂十五实。」

    《鹊曷巢共,燕曷豆吐》

    曹植《魏德志》曰:「有白鹊见焉。」

    《古今注》曰:「汉成帝建始四年,白鹊与骏鹊共巢长安人家。又章帝元和元年见厌次。」

    《晋起居注》曰:「二年,白鹊见东莱,赵赞以献。」

    《宋书》曰:「文帝元嘉廿二年,白鹊见新野。」

    又曰:「孝武帝大明六年,汝南献白鹊。」

    《史记》曰:「汉时平阳出白鹊燕,霍光生。」

    褚先生曰:「《黄帝终始传》云:『汉兴百馀年,有长出白鹊之乡村。天下之政霍光生,乔燕卵并燕吐豆二事。』」

    《爰萧集菀,其鸟成文》

    孙氏《瑞应图》曰:「爰萧,凤之属,西方之禽也。」

    《礼斗威仪》曰:「人君乘土而王,其政太平,则凤皇爰萧集于林苑。」

    《临海异物志》曰:「其鸟五色成文,丹喙赤头,头上有冠。鸣曰『天下太平』。王者有道则见。」

    《兽何为言,鸟何为耘》

    孙氏《瑞应图》曰:「趹蹄者,后土之兽也,自长言语。王者仁孝于万民则来,夏禹治水有功则至。」

    《墨子》曰:「禹葬会稽,鸟为之耘。」

    《帝王世纪》曰:「禹葬会稽,有群雁见民耘,则拔草根,发喙除其机,故谓之耘也。」

    《象耕舜葬,鸾栖储坟》

    《墨子》曰:「舜葬于苍梧之野,象为之耕。」

    《谢承后汉书》曰:「方储母终,负土成坟,鸾栖其墓树。」

    《抱日之气,覆鼎之云》

    《孝经援神契》曰:「黄气抱日,辅臣纳忠,德至于天日。抱,戴也。在上曰戴,在旁曰抱。」

    《汉书》:「汾阴巫锦姓名。为人祀魏睢庙旁,见地如钩状,掊视得鼎祀祠,迎鼎至甘泉。晏温之极,有黄云覆其鼎上。」

    《襄阳苍鸟,秦郡白鹊》

    孙氏《瑞应图》曰:「人君修行《孝经》,被于百姓,则苍鸟至。」

    《宋书》曰:「孝武帝大明元年,有苍鸟见,襄阳王玄谟以献。」

    梁《天监起居注》曰:「八年,秦郡太守元长言郡人神延祖见白鹊巢,鸟群集其侧。因获之以献也。」

    《玄龟负书,赤鱼游镬》

    《尚书中候》曰:「尧沉璧于洛,玄龟负书而出。背甲赤文成字,止于坛。」

    《魏文》曰:「文帝欲授禅,赤鱼游露镬。」

    綦母氏注《魏都赋》:「延康元年见。」

    《山阳白鸠,京师青雀》

    《襄阳耆旧传》曰:「黄穆为山阳太守,有德,白鸠见。」

    《宋纪》曰:「孝武帝大明六年,青雀集华林园。」

    《宋书》曰:「明帝太始三年,青雀见京师城内。南徐州剌史桂阳王林范以献。」

    《赤雕孤下,白鱼双跃》

    《尚书中候》曰:「有火自上覆于王屋流为雕。其色赤,其声魄也。」

    马融曰:「雕,鸢属也,象武王伐纣也。」

    王肃曰:「雕如字。」

    《尚书大传》曰:「武王渡河中流,白鱼双跃入舟。武王俯取以祭,泣曰:『鳞介之物,兵象也。白者,殷家之正。言殷以兵众兴也。』」

    《黄金生碑,紫玉为爵》

    《晋纪》曰:「武帝太始二年,繁昌县有魏文帝受禅碑,黄金生焉。」

    《礼斗威仪》曰:「人君乘金而王,其政声平,则紫玉见于深山。」

    熊氏《瑞应图》曰:「王者不藏,金玉生光于山。」

    《宋书》:「明帝太始二年,于赭杼藏南得紫玉。围三尺,长一尺,厚七寸。太宗以为二爵,献于文武二庙。」

    《齐之黑兽,晋之白狢》

    《齐书》:「宋人奏始末,武陵有黑兽见。一角,羊头,龙翼,马足。父老咸见之,莫识。」

    《晋起居注》曰:「武帝时获白狢。」

    《牛生厥石,狗养斯肫》

    《京房易占》曰:「兵强主武,则牛生石。」

    《地镜》曰:「时势安敬,则狗生肫而养。」

    《白雉献圣,玄鹤报恩》

    《典略》曰:「白雉者,岱宗之精也,出于盂山。」

    《抱朴子》曰:「九真越裳有之。」

    《尚书大传》曰:「周成时,越裳氏来献白,雉曰:『吾闻国之黄耇曰:「天无烈风淫雨,江海不波溢,于兹久矣。意中国有圣人,盍往朝之。」故重三译而至。』」

    《东观汉记》曰:「光武建武二年南越献白雉。」

    八公《相鹤绖》曰:「粹墨如漆也。其寿满三百六十岁,则色纯黑也。」

    《孝经援神契》曰:「玄鹤为人所射,归哙参。参养疗之,后雌雄各衔一明珠来报。」

    《陆生莲花,江出大贝》

    梁《大同起居注》曰:「二年,广州陆地生莲花。刺史萧励送与草堂寺释慧约,慧约以闻。」

    《尚书大传》曰:「大贝则自江出也,大若车渠。」

    《春秋运斗枢》曰:「摇光得则吐大贝。」

    《孝经援神契》曰:「王者德至泉,则江出大贝。」

    《六韬》曰:「文王拘于羑里,散宜生之江淮,得大贝如车渠以献纣,免西伯之难。」

    《长山之龟,扬海之解》

    沈约《宋书》曰:「明帝泰始六年,六眼龟见东阳长山,卦爻也。」《齐书》曰:「武帝永明二年四月,长山县王惠获六眼龟一头。腹下有『万欢』二字,并有卦兆。」

    郭璞注

    《尔雅》曰:「吴郡阳羡县君山上有水池,池有六眼龟。」

    《周书·王会》曰:「成王时,扬州献大解。」注曰:「扬州,东海也,并出解。解即蟹也。」

    《羊衘其谷,鸟让其庭》

    《广州记》曰:「裴渊于广州厅事梁上画五羊象,又作五谷囊,随羊悬之。云昔高固为楚相,五羊衘草于其庭,于是图其象。」

    《南越志》曰:「任嚣、尉佗之时,有五仙骑五色羊,执六穗秬以为瑞。因而图之于府厅,交州亦然。」

    《古文琐语》曰:「晋平公时,有鸟从西方来,白色皆备。有鸟从南方来,赤色皆备。集于庭前,相见相让。叔向曰:『吾闻师旷曰:「西方有鸟白质,五色皆备,其名曰鸡其。来为告臣之之祥。」

    《大蚓虹舒,天蝼羊形》

    《河图说命徵》曰:「黄帝土德,故先是大蚓之应。」

    《吕氏春秋》曰:「黄帝时,天见大蚓如虹。」应劭曰:「蚓,丘蚓。黄帝土德,故地有神蚓。大五六围,长十丈。黄者,地色。蚓赤令黄,故为瑞也。」

    《吕氏春秋》曰:「黄帝土德,先天见大蝼。黄帝曰:『土气腾。』土气腾,故其色尚黄,其事则土也。」

    高诱曰:「蝼蝼蛄也。」

    《河图》曰:「黄帝起,有大蝼也见。六足,名曰『散福』。」

    野王按:「《尔雅》曰:『殷天蝼。天蝼即蝼蛄也,以事而推,非其羊者也。』」

    《搜神记》曰:「庐陵太守庞企,字子及。自说其祖非罪系狱,狱墙有蝼蛄虫行左右。因谓之曰:『尔若神,活我。』因投饭与之食,食尽去。去而复来,形稍大,数日如羊。及当行刑,蝼蛄夜掘壁成孔,乃破狱而出。庞氏自此世祠蝼蛄焉。」

    《雁何为赤,鸟何为青》

    《汉书》曰:「武帝太始二年,幸东海。获赤雁,作《赤雁之歌》。」

    孙氏《瑞应图》曰:「成王之时,治道太平,有青鸟见。大如鸠,色如翠。」

    《琴操》曰:「孔子与子夏等六十四人讲道德,有赤气贯天,鲁端门有四书。遣子夏往视之,果有四书。子夏写之,随书飞为青鸟。还以视孔子,孔子曰:『赤气巳前。』」

    《春秋孔演图》曰:「血飞为鸟,化帛书。鸟消书出,署曰:『孔演图』。帝叶光纪制子精也。」

    《抱珥之日,同色之星》

    《孝经援神契》曰:「日抱珥则人寿。」

    孙氏《瑞应图》曰:「五星同色皆黄也。五星同色,天下偃兵,百姓安宁,歌舞已行。」

    《五色之鸟,三角之鹿》

    《汉书》曰:「宣帝元康三年诏曰:『今春,五色鸟以万数属县飞过。翱翔而舞,欲集不下。令三辅春夏无得以摘巢、探卵、弹射飞鸟者也。』」

    崔豹《古今注》曰:「汉明帝永平九年,有三角鹿见于江陵。」

    《阳翟雨稻,陈留雨榖》

    《古今注》曰:「汉惠帝三年,桂阳翟宫俱雨谷米也。」

    《汉书》曰:「宣帝元康四年,嘉谷降于郡国。」

    王充《论衡》曰:「汉光武建武廿一年,陈留谷雨卑以稗。」

    《开阳之柱,比闾之木》

    《汉官仪》曰:「开阳门始成,未有名。夜有一柱来止楼上,琅琊开阳县上言,南门下柱飞去。因?记年月于其门。或曰:七宝生亍酒泉郡。」

    《周书·王会》曰:「成王时,白州献比闾。比闾叶若羽,伐其木以为车,终日行而莫盈。」

    《洛池玉鸡,太液黄鹄》

    孙氏《瑞应图》曰:「玉鸡,瑞器也,王者至孝则至。」一本云:「王者道德合神明则出。」

    《帝王世纪》曰:「汉昭灵后含始游洛池,有玉鸡含赤珠,名曰玉英,吞此者王。始吞之,生高祖。」

    《汉书》曰:「始元元年,黄鹄下建章宫太液池中。」

    《珠出于海,玉生于谷》

    《孝经援神契》曰:「王者德至渊泉,则海出明珠。」宋均曰:「夜照暗也。」

    《礼稽命徵》曰:「德礼之制,则泽谷之中有白石、白玉。」宋均曰:「兑金倅也。色白,与金同出山也。」

    《玺字万年,印文万福》

    《晋中兴书》曰:「元帝建武元年,江陵人虞迪垦田,得白玉麒麟纽玺一以献。文曰『长寿万年』。」

    《齐书》曰:「典河黄庆宅左有园,种菜鲜异,采拔随后更生,夜恒有白光似悬。道士傅德占,使掘之三尺,获玉印。文曰『长承万福』。」

    《临院之榴,永嘉之竹》

    《晋降安起居注》曰:「三年,武陵临院县有安石榴,六子同頴。内史庾怡以闻。」

    《梁起居注》曰:「天监五年,卫将军蒋仲显表其家有石榴,四子同蒂。」

    《淮南子》曰:「太清之始世也,明照于日月,与造化相雌雄。天覆以德,地载以乐。甘露下,竹实满。」

    高诱曰:「满成也。」

    《王隐晋书》曰:「武帝太始以来,永嘉有竹实之瑞。」

    《晋纪》曰:「阮藉见孙登于苏门山,有竹实数百斛。」

    《枯木谁字,冬笋谁哭》

    《齐书》曰:「永明元年,秣陵安明寺有枯木。伐以为薪,木里自然有『法大德』三字。」

    《楚国先贤传》曰:「孟宗母嗜笋。冬节将至,笋尚未生,母思之。宗入林哀哭,笋以为之生。」

    《宝圭河上,玉英岩间》

    《春秋》曰:「昭公二十四年十月癸丑,子朝用成之宝圭于河,祷河求福。甲戌,津人得诸河上,圭自河出。」梁《天监起居注》曰:「华山陶隐居采芝岩间,得玉英一枚也。」

    《府吏得钩,王母献环》

    《东观汉记》曰:「桓帝永兴二年,光禄勋府吏舍壁下忽有青气,得玉钩一枚。钩长一寸三分,玦周五寸四分,身皆雕镂。」

    孙氏《瑞应图》曰:「黄帝时,西王母献白环。」

    《礼三朝记》曰:「舜时,西王母又献白环。」

    《星既连珠,日将五色》

    《易神灵图》曰:「王者德至时,五星若连珠。」

    《京房易占》曰:「圣王在上则日光明,五色备具,烛曜无已。」

    又云:「大光,天下和平,上下俱泰。」

    《金胜明功,根车表德》

    孙氏《瑞应图》曰:「世无盗贼则金胜出。」《晋纪》曰:「永和元年,阳谷得金胜一枚。长五寸,状如纤胜。桓温平蜀,四夷宾服。」

    《孝经援神契》曰:「王者德至山陵,则根车出。」

    宋均曰:「山木根车象也,应养载万物。」

    《兔何为白,兔何为赤》

    《典略》曰:「兔,月白之精也。」

    《晋中兴书》曰:「白兔盖神兽也。」

    《抱朴子》曰:「兔寿千岁,满五百岁则其色白也。」

    《晋中兴书》曰:「王者尊敬耆老则白兔出。」

    《东观汉纪》曰:「光武建武十三年,越裳献白兔。」

    又曰:「鲁平为赵郡六年,频降瑞嘉,白兔见城内。」

    孙氏《瑞应图》曰:「赤兔,瑞兽,王者德盛则出。」

    熊氏《瑞应图》曰:「说与白泽同。盛德愽施,圣王豋祚,厥集白泽,亦臻赤兔。泽及灵智,辨类识故。」

    《神雀翔集,文狐繁息》

    《东观汉记》曰:「明帝永平十七年,神雀五色,翔集京师。帝以问瑞,邑侯刘复不能对,荐贾愽物对曰:『昔武王修文之业,鸑鷟鸣于岐山。宣帝威怀戎狄,神雀仍集。此降之徵也。』敕兰台给笔作颂。」

    班固《神雀颂》曰:「戴文履武,玄黄五色。」

    熊氏《瑞应图》曰:「文狐,狐之有文章者,不贪则至。其九尾者,子孙繁。」

    《桑树橹生,柳叶虫食》

    《后汉书》曰:「陈字文锺为巫令,有政能。桑橹生三万馀株,民已温饱。」

    《汉书》曰:「昭帝时,上林树断卧,一朝起立,生枝叶为。虫食其叶,文字曰『公孙病已』。」

    《花雪集衣,甘露降盘》

    《宋纪》曰:「花雪降谢庄下殿,雪集衣。白上以为瑞,公卿并赋花雪诗。」

    孙氏《瑞应图》曰:「王者德及天,则甘露降。」

    《广雅》曰:「湒瀼瀼泥露也。和气通津为露。」

    《汉书》曰:「武帝作铜承露盘,仙人掌擎玉杯,取云表露和屑玉服。」

    《封中云起,洛上帝观》

    《汉书》曰:「武帝封泰山禅,夜有光,昼有白云起封中。」

    《帝王世纪》曰:「黄帝五十年七月庚申,天下大雾。三日三夜雾除,帝游洛水之上,大鱼负图而出。今《河图·帝观篇》也。」

    《俞儿导伯,老人主安》

    《管子》曰:「桓公壮伐孤竹,未至。果耳汉十里授弓将矢,射未敢发,见一人长尺,而人物备共冠,右祛衣,走马。管子曰:『臣闻登山之神有俞儿,伯王之君兴,则走马前导,祛衣其前。有顷,果如其言。』」

    孙氏《瑞应图》曰:「老人星见则主安,不见则兵起。春分见卯,秋分见丁。」

    《八文之狐,五音之鸾》

    《周书·王会》曰:「成王时,青丘献九尾狐。」

    《礼斗威仪》曰:「人君乘火而王,政颂平,则南海输八文狐。」

    《白虎通》曰:「狐死首丘,不忘本也,明安不忘危也。必九尾者,九德也,其子孙繁息也。」

    《山海经》曰:「鸾鸟,凤之佐,鸣中五音也。」

    《孔雀新昌,鹦鹉林邑》

    《宋纪》曰:「孝武帝大明五年,新昌献白孔雀。」

    《臧荣绪晋书》曰:「安帝义熙十四年,林邑献白鹦鹉。」

    《昆吾切泥,玉杯明汁》

    《列子》曰:「周缪王时,西戎献昆吾之剑,切玉如泥。」

    《孔丛子》曰:「秦王得西秦之刀,割玉如割木。」

    《十洲记》曰:「周缪王时,西戎献玉杯。光照室,至庭中明。水汁满杯,甘而香美。斯之谓灵器。」

    《白管来献,银瓮不汲》

    《大戴礼》曰:「舜时西王母献白管。」

    《说文》曰:「汉章帝时,零陵文奚景于洽道舜祠下得白管。」

    《孝经援神契》宋均注云:「银瓮者,不汲自满,一名平瓮。」

    又曰:「神灵滋液,百珍宝用,有银瓮见。」

    孙氏《瑞应图》曰:「刑法中,民不怨,则银瓮见也。」

    《文犀骇鸡,冠雀衔鳝》

    《抱朴子》曰:「骇鸡者,犀之神灵也。其角有通天文,鸡见之惊骇,故一名通犀。有一白理如綖者是也。以盛米置鸡所,欲啄米大惊,得角一尺。作鱼衔入水,水开三尺。」

    孙氏《瑞应图》曰:「王者贱难得之物,骇鸡犀出。」

    《田俅子》曰:「周武王时,仓庭国献文章驺。」

    《孝经援神契》曰:「神灵滋液,百珍宝用,有骇鸡犀也。」

    宋均曰:「其角光,鸡见骇之。今之通天犀也。」

    曰:「瑇瑁鱼犀,戴通以和章。」

    范晔《后汉书》曰:「杨震客于湖,有冠雀衔三鳝鱼飞集讲堂前。都讲取鱼进曰:『虵蟮者,卿大夫服之象也。三者,法三台也。先生有此,升矣。』年过五十六,事州郡。」

    《印字真帝,玺文受天》

    《齐书》曰:「高帝建元四年,张庆直买瓦作屋。又于屋间见赤光照内外,庆直乃告,乃休光。乃发视,获玉印一方。八寸,上有鼻,文曰『真帝』。」

    《江表传》曰:「吴烈帝军于洛阳,南甄官井上足有五色气举,军人怪之,莫敢汲。令人浚杼,得传国玺。文曰『受命于天,既寿永昌』。方圆四寸,交五龙,上有一角之缺。」

    《十頴如积,五谷有年》

    《晋中兴书》曰:「或异敏同頴,或滋连数穗,或一稃二米,以应质文也。」

    《晋书》曰:「愍帝建兴元年八月,嘉禾生于农襄平,一茎七穗。二年,生于平州,三穗同茎。廿三年,生于华林蔬圃之庭,十頴一茎,参差如积。此见任务《灵果颂》。」

    《礼斗威仪》曰:「人君乘土而王,其政升平,则嘉禾并生。」

    《礼含文嘉》曰:「绥和五年明五礼,则五禾应以大丰。」

    《礼稽命徵》曰:「天子祭天地六宗得其仪,则五榖丰熟为之有年。」

    《春秋》曰:「鲁桓公三年,齐侯使其弟年来聘。」其年注曰:「五榖皆熟,有年。」

    又曰:「桓公十六年,大有年。」

    《汉书》曰:「宣帝元康四年,岁丰。」

    《政平黄金,弄玩碧石》

    《礼斗威仪》曰:「人君乘金而王,其政象平,则黄金光于深山。」

    孙氏《瑞应图》曰:「王者不藏金玉,则黄银光于山。」

    《孝经援神契》曰:「神灵滋液,百珍宝用,则碧石见。」

    孙氏《瑞应图》曰:「王者玩弄之物不用,则碧石见于山也。」

    《卢江玉鼎,钱塘苍璧》

    《晋阳秋》曰:「成帝咸熙八年,榖成县民留圭见夜夜门有光。取得玉鼎一枚,围四寸。庐江太守路承献,著作郎曹毗上《玉鼎颂》。」

    《齐书》曰:「武帝永明七年,吴郡太守江教于钱塘获苍玉璧以献之。」

    《十六枚磬,三万筋锡》

    《汉书》曰:「成帝时获得玉磬十六枚,议者以为善祥。刘向因此说上宜兴郡雍。」

    《梁起居注》曰:「普通四年,南兖州刺史豫章王宗表,于上步埭白田获锡三万筋,润五千筋。」

    《胡为嘉粟,胡为岐麦》

    《毛诗》曰:「贻我来麰。」

    《汉书》曰:「来麰大麦。始自天降,以致和平,获天助也。」

    《梁起居注》曰:「大同五年,隋郡太守马狥送三岐麦三穗。」

    《胡为嘉粟,胡为玄稷》

    《梁起居注》曰:「大同五年,始平太守崔硕上言,嘉粟一茎十七穗。」

    《汉书》曰:「宣帝神雀元年诏曰:『乃元康四年,玄稷降于郡国。』玄稷黑黍也。」

    《昌蒲之花,扶老之藤》

    《梁书》曰:「大帝少时常见菖蒲花,光采鲜丽,冠绝众花。」

    《汝南先贤传》曰:「蔡从字君仲,至孝。所居井桔槔岁久欲碎,为母病,于是忧不敢动摇。宿昔生扶老藤一茎,鸠巢其上。」

    《秠稻生畴,黑芝出陵》

    梁《大同起居注》曰:「年,神农太守刘士梁言所部高活、唐戴二子创稻苗孳茂,一子乃有两头三颖。时得一秠两米,又见二粒同生一蒂者。」

    《渠搜犬鼠,河图龙马》

    《周书·王会》曰:「成王时,渠搜国献犬鼠。犬鼠者,露犬也。能飞食虎。」

    《礼记》曰:「圣人用民必从天,不爱其道,不藏其宝,故河出马图。」注曰:「龙马负图也。」

    《尚书帝命验》曰:「勤世者爱马受。」

    宋均曰:「勤世者勤劳应世也。马,若尧时得龙马负图也。」

    孔安国《尚书大传》曰:「王者有仁德则龙马见。伏羲之世,龙马出河。遂则其文以画八卦,谓之河图也。」

    树起社" class="wikisubsectiontitle">《植桂鸣官,树起社》

    《春秋潜潭巴》曰:「官桂鸣,下吐诸侯号。」

    宋均曰:「有声陌曰桂。好木植于宫中,犹天子封有声为诸侯也。今乃鸣,是以声名于下土之祥也。」

    《汉书》曰:「邑王门社有枯树复生枝叶,眭孟以为木阴类下民象,当有废故之家公孙氏从民间受命为天子者。后宣帝立,帝本名病,已故。虫食叶成文字云『公孙病已立也』。」

    《雀何黄玉,黍何郁金》

    《春秋孔演图》曰:「孔子论经会黄书有鸟化为书。孔子奉以言书天,赤雀集上,化为黄玉。?曰『孔堤化应,法为赤制。』亦雀集。」

    宋均曰:「特授命之制应也。」

    孙氏《瑞应图》曰:「鬯者,酿黑黍为酒,杂芬芸之草,和郁金之黍,故亦曰郁鬯,所以灌地降神也。谓王者盛德,则地出秠,可以为鬯。」

    《黑鸟叶帝,翠羽耀林》

    《尚书中候·洛诰》曰:「塲观于洛,降三分之璧。退主荣光不起。黄鱼双跃,黑鸟以落,随鱼亦止,黑帝叶光纪之使也。为黑玉赤勒,日玄精天乙,受神之福。命予伐桀,克于汤,灭夏而天下服。」

    《孝经援神契》曰:「神灵滋液,百珍宝用,翠羽耀。」

    宋均曰:「翠鸟之羽,有光耀林。」

    《山海经》曰:「孟山有白翠。」

    《何为雄毛,何为同心》

    《孝经援神契》曰:「神灵滋液,百珍宝用,有野雄毛。」

    宋均曰:「猛鸟也,敢鬭。其尾可以为冠饰,服猛也。如今侍中著貂虎、贡鶡尾是也。」

    孙氏《瑞应图》曰:「王者德及四方,遐夷合,同心鸟至。」

    熊氏《瑞应图》曰:「谓齐心鸟亦是也。」

    《衔钩之狼,巢阁之凤》

    孙氏《瑞应图》曰:「汤时有神牵白狼,口衔金钩而入殿庭。」

    郭璞赞曰:「矫矫白狼,应符虎质。乃衔灵钩,惟德是出。」

    《帝王世纪》曰:「尧时凤皇止庭,巢于阿阁佳树。」

    又曰:「黄帝游沪洛上,与大司马容光等观。凤皇衔图置帝前,胸戴德、头揭义、背负仁、翼挟火。音中律吕信,足履文,尾击武,音中金石。」

    《神鱼舞河,神雀集雍》

    《汉书》曰:「宣帝元康四年,济河天气清净,神鱼舞河。又二年,神雀集雍。」颂曰:「戴文履武,五色玄黄。爰降爰止,来集来翔。」

    《王浚白猬,韩侯黄熊》

    《宋书》曰:「文帝元嘉廿四年,扬州刺史始兴王浚献白猬。」

    《周书·王会》曰:「成王时,东胡献黄熊。」

    《韩诗》曰:「宣王中兴,韩侯为伯。日蛮退陌,献其黄熊也。」

    《六符阶平,再中鸟嬉》

    《汉书》曰:「六符三台也。三阶平,则阴阳和,风雨时。」《黄帝泰阶六符经》曰:「天子上阶,诸侯公卿大夫中阶,庶人下阶。上星为男主,下星为女主。中星三公诸侯,下元士庶人。泰阶不平,则五神无祀。」

    《易经备》曰:「日之再中,乌连嬉也,人君仁圣则出之也。」

    《三苗贯桑,五极如旗》

    《周书》曰:「成王时,苗三贯桑。苗同为一穗,意者天下为一乎?越裳果重译而至。」

    《尚书帝命验》曰:「日月之房,惟参乌龟。令信予明,旗星出令之明,谓有天子之气。旗星,有光明之星也,谓五星也。以一隅言之。」《本纪》曰:「岁火纪曰『荧惑』。」

    《墨子》曰:「五星光明,苣艳如旗。」

    《奚为紫脱,奚为金芝》

    《礼斗威仪》曰:「人君乘土而王,其政太平,则紫脱为常生。」

    孙氏《瑞应图》曰:「王者仁义则紫脱见。」

    《梁起居注》曰:「九年,金芝廿八茎生平水署,少府卿萧芬以闻。」

    《四角之羊,四眼之龟》

    宋均曰:「孝武帝大明二年,河南王吐谷浑拾演献四角羊。」

    《宋书》曰:「明帝太始二年,四眼龟见会稽,太守巴陵王休若以献。」

    《齐书》曰:「武帝永明八年六月,建城县田成田中获四眼龟,腹下有『万齐』字。」

    《黄鱼济坛,青龙处洞》

    《尚书中候》曰:「汤观于洛,降三分之璧。退立,荣光不起,黄鱼双出,浚于坛。」

    《齐书》曰:「武帝永明五年,南豫州献金色鱼。」

    熊氏《瑞应图》曰:「青龙者,少阳之精也,天地之苻也。」

    孙氏《瑞应图》曰:「青龙乘云雨而上下,处于泉洞之中。」

    《忠孝石印,清廉玉瓮》

    《博物志》曰:「张颢为梁相,雨后有鸟似山鹊,飞翔近地。令摘之,坠地为圆石。椎破得金印,文曰『忠孝侯』。」

    孙氏《瑞应图》曰:「玉瓮,瑞器也。不汲自满,王者清廉则见也。」

    《豹犬口钜,犀鱼水开》

    《周书·王会》曰:「成王时,匈奴献豹犬。豹犬钜口赤身,四窆??秣三日也。」

    《抱朴子》曰:「通天犀,角一尺。?作鱼衔,入水,水开三尺也。」

    《曷为琅玕,曷为玟瑰》

    《孝经援神契》曰:「神灵滋液,百珍宝用,即玟瑰齐。」

    宋均曰:「玉名。齐,洁好也。」

    《胡为樟生,胡为梓擢》

    《晋书》曰:「王廙字世将,为鄱阳太守,有枯樟更生。荀崧、王敦表劝进中宗曰:『皓兽应瑞而来,臻树久枯而更生。』」

    《豫章记》曰:「松阳门内有梓树,大??五围,举株尽枯。永嘉中,一旦忽更生,荣茂大兴。中皇帝继大业。」

    庾仲初《阳都赋》曰:「廆木荟于豫章。」郭璞曰:「南郊蔽梓,擢秀祖邑。」

    《胡为驺牙,胡为角端》

    《史记》曰:「汉时,建章宫后閤重机中有物出焉,其状如麋。问左右,莫能知。东方朔曰:『臣知之。愿赐美酒梁饭大飡,臣乃言。』诏曰:『可。』又曰:『某所有公田、鱼池、蒲苇数顷,愿陛下以赐,臣乃言之。』诏曰:『可。』言之:『所谓驺牙者也。远方当来归义,故驺牙先见。其齿前后若一,齐等无牙,故谓之驺牙。』其后一岁,匈奴昆邪上将十万众来降。」

    孙氏《瑞应图》曰:「角端,兽也。日行八千里,能言语,晓四夷之音。明君圣主在位,明达外方,德被幽远,则奉书而至也。」

    《赤乌成巢,玄豹释缚》

    《春秋元命苞》曰:「赤乌,阳之精也。」

    《礼记命徵》曰:「得礼之制,泽谷之中有赤乌。」

    孙氏《瑞应图》曰:「王者不贪天而重民,则赤乌至。」

    《宋书》曰:「孝文大明五年见蜀郡,剌史刘思孝以献。」

    《孝子传》曰:「吴从,健为人也,至孝。母没,负土成坟,庐于冡侧。有赤乌巢其门。」

    《六韬》曰:「散宜生至苑怀涂山,得玄豹以献纣,免西伯之难。」

    《周书·王会》曰:「成王时,屠州献玄豹。」

    《雉何升鼎,燕何背雀》

    《尚书大传》曰:「武丁祭成汤,有雉飞升而雊。问诸祖己,已曰:『雉者,野鸟也,不当升鼎升鼎者,欲为用也。远方将有来朝者。』武丁思先王之道,辫发重译者六国来。」

    《王隐晋书》曰:「元帝时,三雀共登雄燕背,三入东安府厅。占者以为当三进爵为天子。」

    《日月合璧,龙鸟俱见》

    《易坤灵图》曰:「至德之朝,日月连璧,朔望最密。日月如合璧,五星如连珠。」

    《汉书》曰:「宣帝时,东莱立孝文庙。有大鸟迹竟路,与白龙俱见。」

    《鲤钤之苻,鲛旗之炫》

    《说苑》曰:「吕望钓于渭渚,淂鲤鱼。剖腹得书曰:『吕望封于齐』。」

    《列仙传》曰:「吕尚,冀州人也。钓于磻溪,二年不获。比问曰:『可以止也。』尚曰:『非尔所及。』果得大鲤,又得兵钤于腹中。」

    《孝经援神契》曰:「神灵滋液,百珍宝用,鲛珠旗。」

    宋均曰:「鲛鱼之珠有光炫,可以餙旌旗。」

    《虬何以骖,鳐何以蜚》

    《师旷纪》曰:「虬龙者,龙之无角者也。黄帝时有虬龙,白前,身有鳞角,背有名字,出图。史禁或以授黄帝。」

    《淮南子》曰:「女娲之世,服应龙,骖青虬。」

    《山海经》曰:「泰器之山,覩水出焉,是多鳐鱼。身黑翼苍,文而白首赤喙。常行西河,游于东海。以夜飞,有音如鸾鸡。鸾鸡,未详。其味酸,食之民狂。见,天下大穰。」

    《翔风发生,甘露表微》

    《尸子》曰:「翔风,瑞风也,一名景风。春为发生,夏为长羸,秋为收成,冬为安宁。」

    《礼斗威仪》曰:「人君乘木而王,其政讼平,则翔风至。」

    《孝经援神契》曰:「德至八方,则翔风至卦。表嬉应,不失八节。锺吕应,不失气音。度舒应,不失宫商。」

    《尔雅》曰:「四气和为通正,谓之景风。」

    《论衡》曰:「道至天则和风起。」

    孙氏《瑞应图》曰:「王者和气茂,则甘露降于草木。」一本云:「嗜老得敬,竹柏受。尊贤容众,不失细微,则竹苇受。」

    《神仙传》曰:「轩辕之世,民饱甘露。清之野,摇山之民,甘露自领所欲饮者,寿八百岁。西壮海外有人,长二千里,两脚间相去千里,腹围一千六百里。促日颔天酒五石,名曰『无路人』。」

    《淮南子》曰:「太昔清之始世也,天覆以德,地载以乐,甘露下之。」

    《石何生谷,珠何出地》

    《礼稽命徵》曰:「得礼之制,则泽谷之中有白玉、白石。」

    宋均曰:「兑金位也。色白与金同,出于山也。」

    孙氏《瑞应图》:「地珠,瑞珠也。王者不以货财为宝,则地出珠。」

    《三角迭来,六足委至》

    孙氏《瑞应图》曰:「王者法度修明,三统得所,则三角兽至。」

    《天镜》曰:「王者承先王法度,无所遗失,则三角兽来。」

    孙氏《瑞应图》曰:「王者谋及众庶,则六足兽至。」

    《驳马曷输,白狸曷致》

    《礼斗威仪》曰:「人君乘火而王,其政讼平,则南海输驳马。」注曰:「黄赤马。」

    《天镜》曰:「王者不伤禽兽,则驳马见。」

    又曰:「人主恩被于四远,则白狸见。文王时则见,远人服。」

    《表柱鸣枯,大木起悴》

    《齐书》曰:「太祖改树武晋旧茔,表柱忽龙鸣,响振山谷。」

    梁《大同起居注》曰:「十年,上拜陵。先时陵上有大树一双,干似青桐,叶如丹桂。积年凋悴。御辇至,一旦郁然荣茂,胜众木也。」

    《大贝之祥,一角之瑞》

    《礼斗威仪》曰:「人君乘金而王,其政象平,则海出大贝。」

    孙氏《瑞应图》曰:「王者不贪,则海出大贝。贝自海出,其大盈车也。」

    郑玄曰:「古者以贝为货。」

    又曰:「王者六合同归,则一角兽至。」

    熊氏《瑞应图》曰:「天下太平,则一角兽至。」

    《齐书》曰:「武帝永明十年,鄱阳获一角兽。麟首鹿形,龙鸾共色。」

    《胡为玄狢,胡为青熊》

    《穆天子传》曰:「天子猎于澡泽,于是获玄狢以祭河宗。」郭璞注曰:「以将有事于河,奇以获,故用之道也。」

    《周书·王会》曰:「武王之时不屠,河献其青熊也。」

    《白虎衘肉,黑狐尾蓬》

    《汉书》曰:「宣帝时,河东立世宗庙。告祠日,白虎衘肉置殿下。」

    孙氏《瑞应图》曰:「王者政治太平,则黑狐见。」

    《周书·王会》曰:「成王时黑狐见。」

    《山海经》曰:「玄狐蓬尾。」注曰:「蓬茸也。」

    《说苑》曰:「蓬狐,文豹之皮也。」

    《姒氏薏苡,成王梧桐》

    《礼含嘉》曰:「夏姓姒氏女梽,吞薏苡生禹。」

    《春秋前传》曰:「循已既感流星,又吞神珠薏苡,以生禹。」

    《礼斗威仪》曰:「人君乘火而王其政讼中,梧桐为常生。」

    宋均曰:「梧桐,大家候兴则为之生,有祸殃则不荣菙也。」《诗》云:「梧桐不生于岩,太平而后生于朝阳也。」

    孙氏《瑞应图》曰:「王者任用贤良,则梧桐生东厢。」注曰:「生于东厕,瑞。」

    《周书·王会》曰:「成王时,梧桐生于朝阳。」注曰:「生山东曰阳也。」

    《奚为浆露,奚为循风》

    《晋阳秋》曰:「废海西公以马繮绞煞三子。三子死之日,南山献甘露。颂赐公卿,三子不获尝焉。先是,太和平中童谣曰:『青青衘路杨,白马紫游繮。汝非皇太子,那得甘露浆。』」

    孙氏《瑞应图》曰:「循风者八方之风,应时而至。立春之日,则东方明庶风至;春分之日,则东南清明风至,一名薰风;立夏则南方景风至,一名巨风;夏至则西南方凉风至,一名凄风;立秋则西方阊阖风至,一名飕风;秋分则西北方不周风至,一名广风;立冬则北方广漠风至,一名寒风;冬至则东北方融风至,一名飙风。」

    《赤罴息佞,白狐衰戎》

    《孝经援神契》曰:「赤罴,神兽也。神灵滋液,百珍宝用,有赤罴。」

    宋均曰:「奸宄息,佞人逐,则赤罴出。」

    孙氏《瑞应图》曰:「佞人远,奸宄息,则赤罴入其国。」

    《典略》曰:「白狐者,神兽,岱宗之精也。」

    《春秋潜潭巴》曰:「白狐至则民利,不至则下骄恣。」

    宋均曰:「狐,阳精也。白者,神也。清白则民受利焉。不至,君无治行,故下骄。」

    孙氏《瑞应图》曰:「王者法平则白狐至。」一本云:「王者明德,动准法度则出。宣帝时得之,狄戎衰也。」

    《东观汉记》曰:「章帝时白狐见,群臣上寿。」

    《晋录》曰:「武帝咸宁二年,白狐九尾见汝南也。」

    《白鹿千岁,飞菟万里》

    《晋中兴书》曰:「白鹿者,神兽也,若霜雪。自有牝,牡不与紫鹿为群。」

    《抱朴子》曰:「鹿其寿千岁,满五百岁则色白。」

    《山海经》曰:「出下申之山。」

    《周书·王会》曰:「成王时,黑齿贡白鹿。」

    《国语》曰:「王伐犬戎,得白鹿。」

    辛氏《三秦记》曰:「平王时见白鹿,因名其原。」

    孙氏《瑞应图》曰:「飞菟者,神马之名,日行三万里。夏禹治水,勤劳历年,救民之灾,天其应德而飞菟来。」

    《宋鱼入舟,秦龙德水》

    《宋书》曰:「明帝泰始二年,华林园天渊池白鱼双跃入御舟。」

    《齐书》曰:「升明三年,齐太祖诣官亭湖庙,有白鱼双跃入舟。」

    孙氏《瑞应图》曰:「黑龙,北方水之龙也。」

    《洛书》曰:「黑帝起,黑龙见。」

    《史记》曰:「秦文公获黑龙,自以为德水。」

    《大乌悲泪,三代髦尾》

    范晔《后汉书》曰:「杨震改葬于华阴潼亭。先葬十馀日,有大乌高丈馀,向震丧前俯仰悲鸣,泪下沾地。及葬毕,飞去。时人立石乌于墓侧。」

    《典略》曰:「三王相代之马,皆阴精也。在夏则骝马,黑身白髦尾。在殷则骤马,白身黑髦尾。在周则騂马,赤身黑髦尾也。」

    《奇兽祯汉,白鹿祉魏》

    《汉书》曰:「宣帝神雀元年,九真献奇兽。苏林曰:『象也。』」注曰:「驹形、麟色、牛角,仁而爱人也。」

    《魏略》曰:「文帝欲于受禅,群国奏白麋见也。」

    《苍鸟宋祖,青狐周文》

    《宋纪》曰:「高祖伐鲜毕,围广固,将拔之。夜有大鸟如鹅,苍黑色,飞入高祖帐。从事胡番进曰:『苍者,胡色。鹅者,我也。胡来归我,大吉祥也。』明旦攻拔之。」

    孙氏《瑞应图》曰:「青狐,神兽也。」

    《六韬》曰:「周文王拘羑里,散宜生之宛怀涂山,得青狐以献纣,免西伯之难。」

    《玉龟孰辨,玉羊孰分》

    孙氏《瑞应图》曰:「师旷时获玉龟于河水之涯,此为圣国出。」

    《晋书》曰:「怀帝元年,有玉龟出于霸水。」

    孙氏《瑞应图》曰:「玉羊,瑞器也。锺律和调,五声当节,则玉羊见。」又曰:「晋平公时,师旷至玉羊。又崔駰有玉羊之铭。」

    《玉典孰器,玉鸡孰群》

    孙氏《瑞应图》曰:「玉典者,瑞器也。王者仁慈则玉典见。」

    又曰:「玉鸡,瑞器也,王者至孝则至。」一本云:「王者道德合神明则出。」

    《玉璜孰示,玉璧孰云》

    孙氏《瑞应图》曰:「玉璜者,瑞器也。五帝应循,玉璜出。」郭玄曰:「半璧曰璜。」

    《尚书中候》曰:「吕望钓于渭水,获玉璜,?曰:『姬受命,吕佐之。搔搔理,合德于今。昌来提提取。撰尔雅,令报在齐。撰述昌用起,发遵题。遵修题号五百世,姜吕霸,世遵姬携。』」

    《晋中兴书》曰:「玉璧,仁宝也。不琢自成,光若明月。」

    孙氏《瑞应图》曰:「王者贤良美德,则玉璧出。」

    《魏志》曰:「逊帝武熙元年,镇西将军卫瓘上言,雍州兵于成都得玉璧一枚。」

    《宋书》曰:「孝武帝大明元年,江垂人朱伯得玉璧一枚,径寸五分,以献。」

    梁《天监起居注》曰:「元年,临海太守伏曼容于天台山涧水中得玉璧一枚。径七寸九分,光眼润于巧精奇。」

    《荧惑不变,太白合表》

    《孝经援神契》曰:「荧惑不变,世和从通。」

    宋均曰:「不变,谓见伏应度,色从时也。」

    又曰:「太白合表,四夷从。」

    宋均曰:「合表从中道也。太白进退主候兵,今从中道无进退,是夷服其兵。」

    《镇星钩钤,大电斗绕》

    《孝经援神契》曰:「《钩命决》曰:『苍帝出镇,合钤兑位。』昌注曰:『赤帝纬聚于东井,昌元见其轸也。黄方矢射。』」注曰:「黄帝出柱。矢射,射流也。」

    《河图》曰:「大电绕斗,北枢星照。郊野感,苻宝生。黄帝正四辅,后嗣七九。」

    宋均曰:「塸土也。四辅,辅正四时者也。」

    《苍璧出郢,玉牟获师》

    《宋书》曰:「明帝太始五年,郢州获苍璧,广八寸五分。安西将军蔡兴宗以献。」

    孙氏《瑞应图》曰:「师旷时获白牟。」

    《应龙黄野,大鲈翠沩》

    《山海经》曰:「应龙,龙之有翼者也,居南极犂牛之山。??尤伐黄帝,帝命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畜水,??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雨止,遂杀??尤。」

    《河图》曰:「挺辅佐黄帝五十四年,天老曰:『河出龙图,洛出龟书,纪帝录州圣人。所纪姓号与谋治平,然后凤皇处之。其授帝图乎?』黄帝乃时祭七日七夜,黄冠黄冕,驾黄乘载之翟翟旗。天老五圣皆从以游河洛之间,至翠沩之渊,大鲈鱼泝流而至,问天老曰:『见天中流者也?』曰:『见之。』顾问五经皆见,乃辟左右,独与天老游之。天老跪而授之,其包毕见。鱼沉帛图,兰叶朱文,以投黄帝。黄帝舒视之,名曰《录图》。告黄帝后世传代,谨藏勿泄,万夫图欢,以属轩辕。」

    《青麞表异,赤燕应时》

    《宋起居注》曰:「文帝时获青麞。」

    熊氏《瑞应图》曰:「王者八节有序,经纬齐差,应时之性,今则赤燕衘书而至。又师旷时衘书而来。」

    《群翔之鹤,一角之龟》

    梁《大同起居注》曰:「十年,上拜陵还至查硎,百僚拜候。有鹤蔽日,罗列成行且鸣,翼从入宫。」

    《汉书》曰:「武帝后元元年诏曰:『朕交见上帝,游于北边。见群鹤留止,不罗网,靡所获献。于时太平。』」

    梁《天监起居注》曰:「十一年六月,安丰县获一角玄龟也。」

    《白乌曰阳,玄贝曰贻》

    《典略》曰:「白乌,太阳之精也。」徐整《三五历》:「序天地之初,有三白乌,主生众乌。」

    孙氏《瑞应图》曰:「宗庙肃敬,则白乌至。」

    《汉书》曰:「章帝元凤三年,冠石之祥,有乌数千集于旁。成帝河平四年,白乌集孝文庙下,黑乌从。明帝太宁元年,吴郡献白乌。」

    《东观汉记》曰:「章帝元和二年,王阜为益州牧,白乌见。」

    《周书·王会》曰:「成王时,羗人献玄贝。贻贝也,一名贻。」郭璞曰:「黑贝也。」

    《何花之胜,何玑之镜》

    《汉书》曰:「皇后入庙朝先王,花胜上有白凤翡翠毛。」

    熊氏《瑞应图》曰:「文玑如蜃,有光耀,可以如镜。」

    《何台敛坼,何虹诞圣》

    《晋阳秋》曰:「张亡后,中台遂圻。太元中还复合正,中国谢太傅为相之所致也。」

    《诗含神雾》曰:「握登见大虹竟天,意感生舜于垗墟。」

    《骏马输海,神马鸣门》

    《礼斗威仪》曰:「人君乘火而王,其政象平,则南海输骏马、文狐。」

    孙氏《瑞应图》曰:「王者不贪禽兽,则南海之骏马见。」

    《孝经援神契》曰:「王者德至山陵,则泽出神马。」

    《随巢子》曰:「三苗大乱,天命殛之,夏后受之。无方之泽出神马,四方归之。」

    《晋书》曰:「魏末有马夜过官牧边鸣,众马皆应之。明日见其迹大如斗,行数里入海。」

    又曰:「怀帝六年,有神马鸣城南门。」

    《瓠子同蒂,桂树有繁》

    《大同起居注》曰:「梁州进瓠子,异体同蒂。」

    《礼斗威仪》曰:「人君乘金而王,其政象平,则桂为之常生。」

    《汝南先贤传》曰:「应从仲为东平太守,事亲笃孝,惠泽洽著。忽有桂于庭,粲然繁茂。百姓瞻仰,归养者什三四。」

    《生鱼之鼎,斩蛇之剑》

    王肃《表》曰:「文昭之庙,鱼生于鼎。臣闻之《易》曰:『中孚,豚鱼言,信及豚鱼。』又:『鼎元吉。《彖》曰:「鼎象圣人以享上帝。」

    《史记》曰:「高祖以亭长为县送骊山徒,多道亡。道丰西泽正饮,被酒夜经泽,令一人行前。行前报曰:『前有大蛇当径愿还。』高祖曰:『壮士行何畏?』乃拔剑斩蛇,分为二。迳开,行数里,醉卧。后人来至蛇所,见一妪哭。人问曰:『何哭?』曰:『伤吾子,故哭。』人曰:『妪子何为见杀?』曰:『吾子白帝子,化为蛇当道,今赤帝子斩之。』人以为妪不诚,欲笞之,忽不见。」

    《人司琅玕,龟送洪范》

    《庄子注》曰:「积石千里,河海出其下,凤皇居其上。天为生食,其树名琼枝。高百廿仞大,周围以琅玕为宝,天生故为离珠。一人三头,递卧递起,以司琅玕。」

    《世纪》曰:「舜即天子位,洛出龟六十五字,是为《洪范》所谓《洛书》也。」

    熊氏《瑞应图》曰:「苍颉与黄帝南巡狩,登南墟之山,临乎玄扈。洛汭灵龟负图,丹甲青文,以授之。颉因作书。」

    《天何有光,日何无主》

    《宋书·苻瑞志》曰:「元嘉十八年七月,天有黄光,洞照于地。何承天等奏谓之荣光,太平之祥也。」

    《礼斗威仪》曰:「人君乘土而王,其政太平,则日五色无主。」宋均曰:「苞五行之色,不主于一也。」

    《京房易传》曰:「圣王在上,则日光五色备。」

    又云:「日者,至阳之象。君玄黄照耀,则五色无主。」

    《露降如雪,物化为土》

    《宋书·苻瑞志》曰:「文帝元嘉中,甘露频降,状如细雪。」

    庾蕴《瑞应图》曰:「王者德及远方,则物化为土。」

    《王本纪》曰:「蜀王猎于褒谷,秦王以金遗蜀王,蜀王报以礼物,尽化为土。秦王大怒,臣下拜贺曰:『土,地也。秦得蜀矣。』果平蜀。」

    《何雷火雀,何日字王》

    《尚书中候》曰:「秦穆公出狩咸阳,天震大雷,有火下。化为白雀,衔丹书入公车。公俯取书,书曰:『秦伯霸也。』」

    《春秋潜潭巴》曰:「君德应阳,君臣和得道度,则日含王字,曰含王孝也。日中有王字者,德象日光所照,无不及矣。」

    《气浮于佳,月扬于光》

    《后汉书》曰:「苏伯何遥见春陵城。」郭璞曰:「佳气哉!郁郁葱葱。光武受命之苻也。」

    孙氏《瑞应图》曰:「君不假臣下之榷,则月扬光。」

    又曰:「王者动不失时,则月为之扬光。」

    《厥生庆山,厥出流黄》

    孙氏《瑞应图》曰:「庆山者,王德茂盛则生。」

    《淮南子》曰:「盛德之君,仁恩广大,则流黄出。」

    高诱曰:「流黄,土精也。」

    《升山之神,酌泉之人》

    《管子》曰:「霸王之主兴,升山之神见。」

    孙氏《瑞应图》曰:「王者理讼淂所,则醴泉出于京师,有仙人以酌之。」

    《玄丹陵阿,赤草水滨》

    《孝经援神契》曰:「王者德至山陵,则陵出玄丹。」

    孙氏《瑞应图》曰:「王者循至仁,则山出玄丹。」

    又曰:「王者不竭采色则出。」

    《东观汉记》曰:「光武中元元年,祀长陵。醴泉出京师,又赤草生于水涯。」

    《蒙泉出岫,大树生闉》

    《礼斗威仪》曰:「人君乘土而王,其政太平,则蒙泉出于山。」宋均曰:「小水出于山,可以灌溉,则土不殖也。」

    《京房易传》曰:「君德强且昌,则木生城。一夜一围,上长数丈,此谓城强。」

    《气成龙虎,露降竹苇》

    《史记》曰:「沛公上气皆成龙虎,五色,此天子之气也。」

    《楚汉春秋》曰:「沛公上气五色冲天,似龙似云,此非人臣之气者也。」

    《晋中兴徵祥说》曰:「王者尊贤容众,不失细微,则竹苇受甘露。」

    《椒桂合成,谷栎连理》

    《春秋运斗枢》曰:「椒桂合生,刚柔阳。」注曰:「椒桂,阳星之精所生。犹连体而生者,椒桂芬芳美物,若文王与吕望,刚柔合计,扬举王功作祥也。」

    《宋书·苻瑞注》曰:「文帝元嘉中,有谷栎二树连理。」

    《白虎通》曰:「王者德至草木,则木连理。」

    孙氏《瑞应图》曰:「王者德化洽八方,合为一家,则木连理。」

    又曰:「王者不失民心,则木连理。」

    《何木生屋,何木生水》

    《京房易传》曰:「君有德生圣子,则木生君屋上及朝廷也。」

    《地镜》曰:「国益地理,则木生于水。」

    又曰:「国理君有喜,则树忽自大也。」

    《麟从日度,凤窆律纪》

    《春秋命历序》曰:「六星之世,驾飞麟,从日月。」注曰:「飞麟麟有翼,能从日月者,循其度。」

    《吕氏春秋》曰:「黄帝听凤皇之鸣,以别十二律纪也。」

    《奚龙儛河,奚龟庭际》

    《礼斗威仪》曰:「人君乘木而王,其政升平,则交龙洮于河。」

    《魏文帝杂事》曰:「黄帝录图,五龙儛河,此应圣贤之图苻也。」

    《春秋孔演图》曰:「文命将兴,龟穴庭际,而幽昌、肃敬、发鸣、焦鸣者也。」

    《瑞应图》曰:「幽昌状似凤皇,锐喙、小头、大身、细足,胫翼若郄叶,身短。戴义、翼信、膺仁、负礼,至则旱之应也。」

    又曰:「肃敬状如凤皇,锐喙、流翼、负尾,身礼、戴信、婴仁、膺智,见则荒歉之应也。」又曰:「发鸣状似凤皇,鸟喙大羽翼、大足胫、身短,戴仁,婴义,膺信,负礼,至则兵丧之应也。」

    又曰:「焦鸣状似凤凰,鸠喙专刑。身信、婴礼、膺仁、负智,至则水之应也。四鸟状皆似凤皇,亦非嘉瑞,以水旱之感。今载者,将辨非凤皇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