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文人的胜利

格鲁塞 / 著投票加入书签

无错小说网 www.wucuo.org,最快更新中国大历史最新章节!

    上一章中我们暗示了罗马帝国的形成与汉代帝国的形成之间的某种一致性。下面的事实则显示了罗马征服的坚固:从横渡卢比孔河[1](公元前49年)到亚克兴[2]战役(公元前31年),席卷整个拉丁世界的那场旷日持久的内战,始终没有危及罗马帝国的根基。许多年之后,中国也经历了一次巨大的危机,险些让汉王朝土崩瓦解,但尽管如此,中国人在亚洲的统治还是得以幸存了下来。

    汉王朝早期支系的衰落,显然是由宫廷生活的独特气氛所导致的,因为,并非只有法国才有像凡尔赛那样的宫廷,为王朝的衰落铺平道路。除此之外,还有文人日渐增长的影响,他们的思想观念完全跟实际事务不沾边。这一支系最后几位统治者的历史,是宦党与儒士之间钩心斗角的故事,从客观的立场上看,两者都同样无法面对中国强大的持久需求。27岁登基、43岁去世的汉元帝(公元前48年至公元前33年),是个胆小懦弱、优柔寡断的知识分子,任由宦官们监禁自己。随着成帝的登基,衰退进一步加剧,成帝19岁即位,45岁去世(公元前32年至公元前7年),他既是一个学者,也是一个浪荡公子(他总是夜晚微服出宫,流连皇城的花街柳巷,不惜冒着遭遇袭击的危险)。他的继任者哀帝同样也是19岁即位,在位时间从公元前6年至公元元年,他生活在一伙娈童之中,任命他的安提诺俄斯[3]为军队统帅。这种堕落最终让王朝声名狼藉。老太后(元帝的遗孀)利用这个机会,把权力托付给了自己的侄子,也就是鼎鼎大名的王莽,一位野心勃勃的政治家。他扶持一个影子皇帝(一个9岁的孩子)在皇位上待了几个月,解决了自己的问题之后,他就让这孩子喝下了一杯毒酒。然后,他宣布自己为“天子”(公元9年1月10日)。

    就这样,已经篡权夺位的王莽不再仅仅是个野心家了。当然,后来为颂扬汉代支系复辟而写的官方历史谴责了这个篡位者。他们没有说出来的,或者至少是极力掩饰的是:这一统治时期(公元9年至22年)标志着文人党的胜利。王莽对儒家教义颇有造诣,关于家长统治抱有跟儒士们一样的理论,这种统治,就是最早(传说中的)统治者和周代先王的所谓统治,它在中国所扮演的角色,有点类似于卢梭十分珍爱的“自然状态”。本着这一精神,王莽颁布了一系列改革法令,这些法令利害攸关,不亚于一场无可置疑的社会危机。

    因为中国专制统治的出现,使得大土豪得以增加,而小地主阶级随之减少,这增加了食客和奴隶的数量。尤其在饥荒时期,穷人被迫卖掉他们所有的祖业,甚至出卖自己和儿女为奴。王莽力图跟农村人口的这种奴役作斗争,把他们带回到“一夫一妇田百亩,什一而税”的年代。然后,他矛头直指要害:如今,“强者规田以千数,弱者曾无立锥之居。又置奴婢之市,与牛马同栏。……逆天心,悖人伦,缪于‘天地之性人为贵’之义。”[4]公元9年,王莽仿效哲学家孟子的远古乌托邦,每8口之家只允许拥有田地5顷。同时强迫领地多于此数的人把余下的田地分给亲戚和邻居。为了防止大领地的死灰复燃,他宣布了一项原则:国家是土地唯一的经营者。他禁止对这一法令作任何更改,从而防止了所有的土地买卖;用同样的方法,他禁止了所有的奴隶交易,只有国家才有权拥有奴隶。

    次年(公元10年),王莽创立了一个官方团体,其职责是管制国家的经济。市场监管者们奉命按季度制定每件日用品的最高限价。“市官”们按市价买下那些拿到市场上却找不到购买者的货品(比如谷、绢、布匹等),这些卖不出去的货品被储存起来,等到商品匮乏、面临升价威胁的时候再投放到市场上。官方银行家们以三厘的月息放贷。另一方面,课税均按照所有利润的十分之一征收。除了农民之外(对他们来说每个收获季计算课税很简单),法令要求各行各业————猎人、渔夫、家畜养殖者、蚕农、纺织者、金属制造者、商人、医生、占卜者和术士————全都要申报他们的收入,上缴百分之十的利润给国家。王莽还授权连续铸造货币(这解释了为什么有数量惊人的货币都冠以他的名字),在此期间,他反复让货币贬值。到最后,他下令垄断所有黄金,立法禁运铜。

    这些改革措施不仅显示了王莽是个精力充沛的人,一门心思要找到解决当时危机的激进办法,而且还表明他更多的是一个乌托邦知识分子,一个理论家,而不是人性的裁判者。他混乱的国家控制,很快就导致了一场普遍的反叛。黄金的垄断使贵族阶级遭受了灭顶之灾。为新发行的劣等货币制定的固定汇率,加上把成色更好的老货币以同样的票面价值归还国家的义务,正在毁掉整个商业。最后,国家的木材和渔业的垄断,严重影响到了小农阶级。经济陷入了混乱,糟糕的收成导致饥荒席卷各省。农民叛乱频繁暴发,尤其是在人口稠密的山东,那里的天然肥沃也不足以抵挡经年累月的干旱或洪水,因为这个原因,山东总是成为社会动荡的温床和道教狂热宗派的中心。公元前3年,山东大旱,可以看到大群大群的饥民在乡间游游荡荡,祈求道家的神。公元11年,黄河决堤,洪水淹没了山东与河北平原。公元18年,天下饥荒,人相食。一位强盗首领把叛乱的农民组织成了训练有素的队伍,指示他们把自己的眉毛画成红色,以为区别。赤眉军在人民同情的支持下,击溃政府军,很快就控制了黄河下游地区(公元18年)。

    与此同时,正统主义并没死去,汉王朝依然有它的支持者。随着王莽改革的失败,在赤眉军起义所带来的混乱之中,正统王朝的拥护者们在叛乱中迅速崛起。两位汉朝皇族后裔,刘秀和刘玄,作为领袖人物出现了,前者在河南,后者在河北。公元22年,这两个集团明智地联合了起来,公认刘玄为领袖,他们袭取了皇城长安。王莽被他的追随者们抛弃,躲到一座修建在皇家花园的池中塔楼的楼顶上避难。他在那里被人刺杀,头颅被献给了汉王。这位梦想按照儒士的理想改变中国社会基础的人,就这样身败名裂。

    尽管这位篡夺者被推翻了,但秩序依然没有重新建立。复辟是打着刘玄的旗号才得以实现的,但刘玄是个平庸的人,一旦掌权,就显示出了他的无能。他只对自己的享乐感兴趣,让自己的厨子做了高官。与此同时,赤眉军依然盘踞着东部各省,此时,他们被刘玄的无能所激励,正在向首都进军。他们不费吹灰之力就占领了长安,刘玄仓皇而逃。一旦控制了这座城市,农民叛乱者就大肆劫掠。俘获刘玄之后,他们便把他勒死了。

    还剩下第二位汉代皇位觊觎者刘秀,此人的才识器量大不一样,他机智聪明、精力充沛,是一个优秀的军人和一位深受欢迎的领袖。在长安被毁之前,他就在洛阳建立了自己的总部,此时,他在洛阳称帝(公元25年)。赤眉军在彻底抢劫长安之后,便开始向东退却。刘秀的大军把他们包围在了长安与洛阳之间,斩杀无数,剩下的都成了俘虏,总共大约有8万盗匪和他们的女人。此外,刘秀精明地意识到了该如何结束一场革命,他在革命者当中挑选精干强健的人,把他们编入自己的大军(公元27年)。三年之后,他对行政管理的改革已初见成效,税负下降到了十分之一到三十分之一之间。

    【注释】

    [1]卢比孔河,发源于意大利中北部的一条河流,公元前49年恺撒率大军渡过此河,从此开始了内战。

    [2]亚克兴角,希腊西部一海角和古镇,公元前31年,屋大维在此战胜安东尼和克娄巴特拉。

    [3]安提诺俄斯,古罗马美男子,为罗马皇帝哈德林所宠幸。

    [4]《汉书·王莽传》卷九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