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者序

格鲁塞 / 著投票加入书签

无错小说网 www.wucuo.org,最快更新中华帝国史最新章节!

    提起勒内·格鲁塞(1885——1952),中国学界最为熟悉的是他的《草原帝国》《蒙古帝国史》《成吉思汗传》等蒙古史研究专著,格鲁塞术业有专攻,但对中国历史的整体研究也颇有心得。

    相比许多历史学家,格鲁塞并没有长期在高校执教的经历,他曾任法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后来又担任了吉美博物馆及塞尔努什基博物馆馆长。长期接触和考证丰富的亚洲历史文物,让格鲁塞的历史研究形成了自己的鲜明特色。

    1942年,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格鲁塞写出了一部关于中国的简要通史《Histoire de la chine》,英文译本为《中华帝国的崛起与辉煌》(The Rise and Splendour of Chinese Empire),本人在翻译此书时,将其命名为《中华帝国史:从上古部落到大清王朝》。

    激荡与复兴,展现出了中国历史的两大特点。华夏文明的历史长达五千年,相比世界其他文明古国,它的历史从未中断,尽管也曾经屡次为外族入侵,甚至有蒙古与女真对帝国全境的占领,但中华文明依旧能够生生不息,浴火重生,在周期性的震荡中不断向前发展,终于在康乾盛世时期(1661——1796),达到了传统社会发展的最高峰。

    这是一本不到二十万字的简明通史,想要面面俱到既不必要,也无可能。因此,作者根据自己多年的研究心得,撰写出了一部独具特色的通俗读物,它的语言鲜活,文笔生动,即使是没有受过多少历史教育的人,都可以看明白。

    本书的特色之一,是重视对文化脉络的解读与分析。这显然与作者职业背景密不可分。我们过去所接触的通史读物,往往过于偏重对政治和经济的研究,而对文化的涉猎做得不够。格鲁塞的著作,显然在这一点上,让我们受益良多。他根据历史发展的脉络,比较详细地解读了中国学术、宗教、诗歌、雕塑、绘画和陶瓷的发展演变,并指出中国过去的伟大,首先就在于其复兴与创新的无穷力量,在于有创造精神的自发性,这些精神反过来造就了商代青铜器的辉煌、庄周的形而上学理论飞跃,以及孟子的超人视角,等等。而中国近代的落后,显然与背离这种传统脱不开干系。

    本书的特色之二,是将中国置于世界发展史的大格局中,用相当多笔墨分析中外关系的演变及对中国发展走向的影响。通过对商代文物的研判,中国的丰饶物产,决定了其自给自足的可能性;中国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其与周边邻居交往的障碍。但中外之间的交流从未停止,每当国力强盛之时,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也会发展到一个较高水平,横跨两大洲的丝绸之路,就是这种交流的标志。而佛教、伊斯兰教与基督教,也相继传入了中国,并对中国人的生活与中国历史进程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本书创作于1942年,与其代表作《草原帝国》出版时间相距不远。作为蒙元史研究的权威专家,格鲁塞丝毫不掩饰自己对元朝的好感,以至于用了整整三章来讲述元朝,而对于在中国历史学家看来更重要的明清两朝,他一共也只用了三章篇幅。元朝是一直为我们所忽视与误读的朝代,格鲁塞的分析解读无疑会帮助我们重新认识元朝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重新评估这一伟大朝代。这可以视为本书的第三个特色。

    格鲁塞毕生潜心钻研亚洲与中国历史,著述丰厚,取得了很高成就。他从未到过中国,仅有两次造访亚洲的经历,这应该说是一种遗憾,但并不能成为他研究的掣肘。对于中国史的把握与解读,他显然已经站在了一个极高的平台之上。即使本书已经出版了六十余年,许多观点非但没有过时,反而还有着很强的生命力,今天读来,依旧可以使我们受益良多。

    中国历史是独一无二的,但其衰落与发展,并没有违背世界历史发展的大趋势;中华民族是无与伦比的,但正是在与周边民族不断的冲突与交流之中,她才逐步演变到了今天的格局。

    是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