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圣旨,拜师刘时敏

孤君道 / 著投票加入书签

无错小说网 www.wucuo.org,最快更新大明宗室最新章节!

    六月十八日,朱以溯等人的老相识刘时敏来新平堡宣旨。来这种寒苦有危险的地方宣旨,没几个太监愿意,轮了一圈后一致推举刘时敏再跑一趟。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宗室有弘昭这等赤子,实乃宗室之幸事。以溯教子有功,当为天下宗藩效仿。朕甚慰,擢升以溯镇虏卫指挥使同知,世袭镇虏卫佥事,授怀远将军。专司军屯之事,望尔勤勉。钦此。”

    这道圣旨下的早,并未提及朱以溯等人夺权之事。但这道圣旨说明朱以溯父子圣眷正隆,让随同听旨的天成卫、镇虏卫两位指挥使收起了各自小心思。

    刘时敏宣完圣旨,授了朱以溯朝服、公服、常服等官服及印信之后就匆匆走了,连顿饭都没吃。他来的时候皇帝身体就不好,这时候不赶回去,可能会丧失极大的机会。

    七月初二,来回奔波瘦了一圈的刘时敏又来了,还是来宣旨的。这次他脸色很不好,皇帝身体越来越坏,他因为才学出众有清名被宫里排挤,回到京城交了差事还没吃顿热的,就被大太监王安打发过来,又来宣旨。

    而且这次宣完旨,他就不用回去了。因为他有才名,来回奔波让皇帝有了印象,想起他有点真材实干,就让他代替护卫宗室子弟立了功的原大同镇镇守太监张恭出任新一任的镇守太监,顺便教导朱弘昭学业。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闻麻承宣恶行着实恼怒,更因有弘昭此等舍身救父孝子而开怀。此子朕甚喜之,特命刘时敏为大同镇守中官,望时敏用心教导弘昭。可使以溯为大同东路参将,望尔以麻氏承宣为鉴,莫让朕失望。另弘昭救父孝行可载史扬宗室孝悌善名,朕不可不赏,授武勋骁骑尉,赐穿斗牛服。望尔尊师重道,莫复方仲永旧事。钦此。”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父子俩父亲被感动的不行,儿子想着万历皇帝对咱这么好,心中莫名伤感矛盾。伏在地上俱是流泪,一个是发乎真心,一个是被引动的。

    在场最高兴的就是赵期,伏在地上喜极而泣。心情最复杂的就是何冲,一番心机,冲杀在前,未曾想皇帝唯独重赏朱以溯父子。

    两名随行的小宦官引朱弘昭到一旁,为他穿上绯红金鳞彩织祥云斗牛过肩袍。这斗牛袍稍大一号,除了这一件外还有两件备用,一件成年体形,一件少年体形。

    明朝各种赐服以蟒袍为尊,蟒与龙相似只是四爪。其次是飞鱼服,和蟒袍差不多,只是有一对翅膀。再次是斗牛服,一样是龙,只是龙头有牛角。最次是麒麟服,麒麟是牛蹄。这就是四种赐服的差距,很好划分。

    朱弘昭再次叩谢山呼万岁,起身后又拱手对刘时敏躬身行礼,这可是万历皇帝御赐的师傅,还是镇守太监,保住他大腿,大同镇内他们父子短时间内没人敢招惹。

    刘时敏面上微笑,颔首将这道圣旨装盘递给朱以溯,又取出一道圣旨高唱道:“锦衣卫小旗何冲、大同左卫军户刘良佐、太原义士郭谅上前听旨。”

    一旁郭谅一愣,有些奇怪扫一眼众人,还是跟着激动的何冲、刘良佐二人叩拜山呼:“草民郭谅、微臣何冲、余丁刘良佐拜见吾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又是一通抑扬顿挫,如同制式的条文用词,可见这道圣旨是其他人代拟的。一转眼这三人都成了百户,随行宦官端上六品武官服。

    两道圣旨只给官,却不见赏,极有万历皇帝的行事作风。

    圣旨念完,朱以溯摆宴招待刘时敏。

    刘时敏不仅是传旨天使,也是即将上任的大同镇镇守中官,官方名称是镇守中官,大家都俗称为镇守太监。

    这是个极大的权职,战时就是大同镇各路军兵之监军。平日里各军补充粮饷由兵备道主事负责,而军械、仪仗乃至作训出战,都归镇守太监管理,只要和战争牵边,就能横插一脚。

    大军若出征,镇守太监就是监军,军中帅台坐正中位置,左右两侧才是巡抚和总兵官。

    宴席上,天成、镇虏两卫指挥使、同知、卫佥事以及八名千户,恨不得一脚踹开朱弘昭,自己坐到刘时敏身前。

    如今新平堡马市即将举行,堡内堡外商号、商队还有闲散单干户可谓云集。有头有脸的都下了拜帖,宴席还没开始又得知刘时敏将会出任镇守太监,是皇帝陛下为朱弘昭亲封的良师。

    心中感叹这朱弘昭生了个好儿子,手里也不含糊,立刻就将原来的礼单丢了,换了一份更大的。

    可堡内参将府也就前后两进,左右各一总共四个小院子,竟安置不下。这些商队管事留下礼单拜帖,皆云下回等朱参将有空闲了,再上门拜访。就这样,还有三十多有头有脸的商队管事加入宴席。

    谁都能看得出来皇帝陛下对朱家父子有多么的厚爱,圣眷正隆啊!而镇守太监又是朱弘昭师傅,参将和镇守太监珠联璧合,威慑力远比总兵、甚至比巡抚还高。

    新平堡如此重要,朱以溯这个突然冒出来的宗室虎口拔牙,不动声色间将麻家扎在这的大钉子麻承宣拔掉,这让这些商人很是忌惮。

    宁愿破财,也不能交恶了这宗室出身的家伙。各地方宗室是个什么德行他们怎会不知?当街拦住商队敢明抢,更何况这朱以溯手里还有兵!

    不要小看新平堡的马市,这里是晋北最大的进出口边贸重镇。一旦恼了掌兵权的朱以溯,其有圣眷,又有镇守太监庇护,派‘马贼’抢他们就是一句话的事情。

    朱弘昭一身稍大绯红斗牛过肩袍,头戴方翼乌纱帽,腰悬丝织四方玉带,坠挂彩线丝编绶。他皮肤健康红润微微泛黑,凤眼细眉,气度闲静安逸惹人眼目。

    他觉得自己必须低调,三日抄书十三部这种才名无关紧要,以志向改名可就有些张扬不合祖制了,好在万历皇帝没追究,这事也就揭过。

    但何冲秘奏里乱写一通,什么舍身救父,都是在糊弄人。这些事情总结下来,就显得他高大了。根基不稳,太高大很容易让小人一拳打中膝盖,那时候可就不得不跪了。

    总之现在不是高调的时候,要低调,低调。

    刘时敏很满意这个弟子的心怀,被皇帝下旨赞扬却能如此镇定,可见也是一个有前途的人。他和绝大多数太监不一样,但有一点一样,他没后。

    天地君亲师,按现在的关系来说,朱弘昭就是他的弟子门人半个继承人。看向朱弘昭的目光格外柔和亲善,一边应酬着,一边想着该如何教导这个弟子。

    朱以溯因好交际,这酒量不错,与卫所高级官员觥筹交错,眉开眼笑面泛红光,得意洋洋说着自己儿子了不起的过去。

    朱弘林坐在偏桌上,看向众人环绕如掌上明珠的朱弘昭,他目光中满是羡慕和钦佩。

    身穿六品青色崭新官袍挂彪补子的郭谅提杯浅饮,嘴角泛着笑意。这一趟他可以说是什么都没干,就得了个官职。虽说这卫所武职不值钱,却也是卫所军官世袭子弟垄断的,旁人想插进去也不是一件容易事。

    他在郭家只是旁支庶流,但有了朝廷任命的六品武职,家中地位必然高涨。说不好能得到家中助力,干到一方参将总兵也不是不可能。

    郭谅寡言少语,而刘良佐就喜欢说话交朋友,与何冲相互敬酒,聊得甚欢。他心中欣喜难以用言辞形容,找了个饭票,没想到啥都没干就有了百户之职。

    百户啊,这可是他曾经需要仰望的存在。原来最大的理想就是当个小旗或总旗,摆脱普通军户的身份,能得到一份职田,再购点土地凑够百亩这辈子也就值了。

    现在起步就是百户,上面有朱以溯这个参将、还有镇守太监罩着,这前途实在是太亮了。心中干劲士卒,一门心思想着如何讨好朱弘昭这个关键。

    宴会的目的就是让新平堡有头有脸的官商认个脸,大家往日不熟也没多少好聊的。认识了该认识的人,这宴会也就散了。

    人散后,何冲等人回军营,赵期带家丁撤去碗碟残羹,留下朱以溯父子与刘时敏这个好太监。

    朱以溯微醉赔了个不是在一旁饮茶解酒,刘时敏则换上一身常服,考校朱弘昭学识。提了几个四书五经里的断句让朱弘昭承上起下背诵释义,心中感叹这是一根好苗子。却见朱弘昭心神不属,问:“二郎所思何事?”

    “学生认为经学不适合学生深读钻研,学生当学军略。”

    “为何?”

    朱弘昭低着脑袋故作思考,道:“我父子蒙陛下垂怜,才有这新平堡边镇重职加身。我父只是一介文人,不通军略。将来学生成丁替父固守边陲,志在塞外,不学军略怎么能成?先生是军户出身,必然懂军略,还请先生教我。”

    见朱弘昭躬身行礼,小脸满是坚毅,刘时敏尴尬笑笑,扶起朱弘昭道:“为师乃是家中次子,兄长能袭职领兵。为师只能与其他兄弟攻读经书走科举仕途,故而这军略为师不通,远不如父兄。在宫中涉猎虽广,对军略却是无趣。”

    刘时敏家中世袭驻扎在居庸关的延庆卫世袭佥事,起点和当年的戚继光戚大帅一样高。他父亲曾经是辽镇副总兵,兄长如今挂职五军都督府。若外放,最低也是参将。

    估计这个希望不大,他是太监,他兄弟若再带兵,很容易遭人弹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