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刘时敏来访

孤君道 / 著投票加入书签

无错小说网 www.wucuo.org,最快更新大明宗室最新章节!

    周世龙看在眼里,乐在心里,暗道有门。

    朱以溯给他的压力很大,先皇在位时就有圣眷在身,父子同荣。别说是他,就连麻家都要暂避风头。

    先皇驾崩,镇守太监是朱弘昭的老师,现在又拉来一个进士出身的故友孙传庭掌控天成卫。这两个人一上一下,同为朱弘昭老师,让麻家收起了重掌新平堡的小心思。

    麻家能忍,他周世龙如何能忍?要知道,顶飞朱以溯后,这大同右路参将一职,极有可能落在他这个守备脑袋瓜子上。

    战兵体系由低到高分的基础是把总和千总,千总外委驻防一地又叫做操守。其上就是守备、游击、参将和总兵官。

    游击和参将职务上没有太多差距,而是军职不同。顾名思义,若有战事,游击将军可自由行动作为奇军别部配合总兵率领的正军作战;而参将则在会战时为总兵官侧翼。至于守备、操守,老老实实待在防地混日子就成了。

    这就意味着,周世龙想要立军功只能待在自己一亩三分地里。

    如今他已经五十岁了,再不努力给子孙挣个高一点的世袭官职,可能将永远失去这个机会。

    可刘时敏、朱以溯和孙传庭三人组合压的他喘不过气来。如今兵备道员徐日久巡查东路,又和朱以溯、孙传庭两个读书人把手言欢,他的前途更是一片黑暗。

    好在读书人的毛病犯了,在宴会上将官职最高的刘时敏冷落,这让周世龙看到了机会。只要能搭上刘时敏的船,投其所好,挑拨分离这几人关系,朱以溯这个宗室子弟不足为虑。

    “刘公,留步。”

    “周守备,找本官何事?”

    “末将久仰刘公清名,一直苦无机会聆听刘公教诲。若刘公不嫌弃末将鄙夷……”

    “住嘴!”

    刘时敏阴沉着脸,呵斥道:“大明祖训,中官不得结交外将。你这蠢货想死,莫扯上本官垫背!”

    出了参将府还没走远的四卫高层军官,相互看一眼,又看一眼脸色铁青的周世龙,各自低头走了。

    一个家奴出身的守备算哪门子葱?刘时敏作为镇守太监,地位等同于钦差,回到驿站换了常服,轻车简行去青阳庄看自己宝贝学生去了。

    周世龙脸青的比房檐上的冰锥还青,咬牙切齿心怀怨恨走了。

    给麻贵当过亲兵是他自以为豪的资历,逢人就会谈起当年随麻帅如何如何。可亲兵就是家丁,家丁就是家奴……

    府门发生的事情,瞒不过赵期耳目,为朱以溯端粥的时候说了起来。

    朱以溯抚须轻笑:“这周守备家奴出身没甚见识,更不知圣人教诲。在这等鄙夫看来,刘公可为金银所动,何等的荒谬见识!伯雅贤弟还言此人当多做防备,以此观之,其人不足为虑。”

    “老爷切莫大意,公子常说兔子急了都会咬人,何况这手握两千战兵的一方守备?老奴觉得这等粗鄙莽汉逼急了,走投无路恐会做出玉石俱焚之事。”

    “怎的?这周世龙还敢造反不成?断了他粮饷,老夫看他能蹦跶多久?两千战兵,五百空饷!他糊弄了徐日久,如何能糊弄的了老夫!”

    带兵四月,更和孙传庭一起将败落的卫所军重新拉起来,亲手操练。朱以溯这个读书人,也有了将军威仪,说起话来中气十足,带了三分豪气。

    何谓豪气,和匪气差不多的玩意儿。

    和手下军官打交道,也省去了繁文缛节,直来直去,毫不拖泥带水。这就是朱以溯的变化,赵期也有一些变化,手里养了一些人,观察着大同东路的豪商高官动向。

    且说周世龙回到驿馆,怨恨消散心生恐惧。他现在回想起来自己做了一件大蠢事,结交太监不算什么,可也不能这么明目张胆啊!

    人到了绝望的地步,总会将未来朝美好的方向想。周世龙显然就是如此,他沉思良久,终于想到一个合理的理由,安心入睡去了。

    不是刘时敏要拒绝他,而是那种环境不适合答应他的邀请。在他看来太监都是贪财如命,目光短浅且心思狠辣气量狭隘的阴人。

    这刘时敏有清名如何,还不是吹出来的?只要功夫做到位,他不相信刘时敏会拒绝他的投效。

    青阳庄压在西阳河上,被河道整齐的分为南北两半。庄外南岸是男女分居的营寨,入夜后结束了一天的劳作,正一起吃着晚饭。

    这是大锅饭,清香扑鼻的白米饭,搭配大白菜或豆腐两道素菜,此外还多了鹿肉汤。今天伐木队运气不错,遇到两只麋鹿,让陈策带着的护卫队乱枪打死。

    朱弘昭喜欢热闹,夜里带着孙河在木寨吃饭。看着喜笑颜开的寨中男女,他觉得自己运气不错。起码在朱以溯这个父亲的羽翼下,有一块能自己发挥的小地盘。

    木寨外雪地里,高杰带着从家乡招来的随从,内里裹着厚厚皮袄,外罩棉甲巡视着。李成栋眼神好,指着西边哈着白气道:“大哥,那边有人来!”

    高杰眯着眼睛打量了一会儿,道:“去寨里通知公子,其他人随我来。”

    裹着皮护腿的小腿轻踹马腹,这五六骑迎了上去。如今是冬季,白雪覆盖,夜里若有人马移动,最是显眼。

    他的好兄弟刘良佐现在在养病,因为回来就被朱以溯打了二十军棍。原由也简单,刘良佐为了五百石粮食假借朱以溯名头,让朱以溯白白欠了范家一个小小人情,这是朱以溯不能忍受的。

    一顿板子打下去,官职却由百户升成天成卫后千户所所镇抚,恩威并重,功过赏罚分明。虽有些不近人情,却让高杰觉得朱以溯这个官有前途。

    打了板子,刘良佐这个挨板子的都心服口服,他高杰有什么理由怨恨朱以溯。在刘良佐介绍下,他正式成了朱弘昭的护卫头目之一。

    朱弘昭对高杰挺重视,因为高杰是米脂人,李自成的同乡,真正的同乡。至于其他的,朱弘昭不清楚。

    上行下效,高杰这五六骑奔过来,刘时敏的护卫只是紧张戒备,并没有因为高杰等人身份低下而呵斥。

    高杰本人相貌堂堂,又见过世面,被刘时敏询问几句,应答得体,让刘时敏很高兴:“二郎身边颇多忠义之士,夜里苦寒巡守劳苦功高,今夜就歇了,由本官护卫代劳。”

    “业精于勤荒于嬉,大人美意我等心领。人性好逸恶劳,今夜松懈,明夜恐怕就提不起这精神了。公子正在木寨中就餐,老大人可去木寨。我等告辞。”

    刘时敏微笑颔首,高杰等人马上抱拳一礼,错开车队继续巡视去了。

    木寨中,不论男女打饭时都要提笔歪歪扭扭在花名册上写名字。别说他们,就连跟在朱弘昭身边的三十多少年也是如此。朱弘昭对待他们更是苛严,每日最少要学会三个字。

    分组进学,识字的手把手教不识字的。成绩是按组来排的,成绩不好惩罚手段也简单,罚一顿饭吃。

    米饭拌着白菜,端着木碗看看别人碗里的鹿肉汤,朱弘昭眼馋不已。

    他在为先皇守孝,若吃肉食,被人捅出去宣扬开来可就前功尽弃。对于名声他理解的很到位,他父子能有今日,全靠这经营出来的名声。

    肉也是要吃的,回了青阳庄就能吃。在外面,却不成吃。名声是经营宣传出来的,没必要死脑筋为了名声而将自己束缚住。

    李成栋是个好名字,听起来好像是当年辽镇土皇帝李成梁的哥哥……

    他见朱弘昭在吃饭,便来到孙河耳边轻声禀告。孙河听了挥手道:“让高杰把人拉回来吃一顿热的,今晚有人给咱巡哨。”

    这巡哨有些小题大做,新平堡境内烽火墩连绵成片,真有大股敌人来袭,会有烽火提示。可担心的就是小股敌人,尤其是专朝朱弘昭下手的小股精锐。

    木寨并不大,刘时敏车队抵达,他踏着棉靴,披着貂裘大氅,头戴皮帽,双手结在胸前缩在狐裘护袖里保暖。

    看着井井有条,民众气色红润并无怨色,不由微微颔首。朱弘昭治民手段还是合格的,否则这一千条人命朱以溯也不会交给儿子乱来。

    “恭迎刘公,公子正在与民众进餐。小的不敢打搅,还望刘公见谅。”

    “无碍,给老夫详细说说二郎是如何治民的。”

    身边只跟随两名青年宦官,刘时敏语气和蔼,说着还特意来到灶房外,看了眼排队的民众打饭,只觉得新奇。

    见人人都拿着大碗,米饭七分满,加上两道素菜刚好打满。不由有些心疼,这伙食未免太足。人心不足,现在吃的饱饱,若将来朱家没落,吃不饱肚子最先闹腾的就是这些家奴。

    又见人人打饭前要写字,好奇一问,听孙河回答后,不由低笑:“二郎有教化功德,百姓目不识丁,能写姓名也是极好的。”

    他只当朱弘昭是小孩子心性,要将手下人弄得知书达礼。可能是觉得这样好管理,可在刘时敏看来,识字多的人见识就广,反倒会心思活络不好管治。

    食堂里,民户依家庭亲缘划片而坐,木桌长椅,四周生着炭火,暖融融一片,交谈声不断,多是轻声,没有高声扰乱他人的不开眼粗汉。

    往日随他们,今天朱弘昭过来,平时豪气放肆的人,也收敛起来,乖乖蒙头吃饭。

    见朱弘昭端着大碗,拌着白菜吃着正香。刘时敏暗道果然是吃过苦的孩子,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现在朱以溯贵为参将,朱弘昭还能这么吃米饭白菜,可见心智之坚毅。

    “老师,你怎么来了?”

    放下碗,朱弘昭有些发愣。一旁伺候的王喜儿递上手帕,他赶紧擦擦嘴角,起身让出位置迎刘时敏入座。王喜儿不知道刘时敏是个大太监,只知道是个大官比参将老爷还要大,是公子的师尊,还有一副好脾气,卷起衣袖将木桌擦拭一遍。

    “为师怎就不能来?二郎别站着,坐下,和为师谈谈你是怎么治理这一千人口的。”

    朱弘昭入座,笑道:“一会谈这个,老师好口福,今日林子里猎了两头麋鹿。刚好出锅,老师喝些鹿肉汤暖暖身子。”

    孙河是个机灵鬼,早早端来一盆鹿肉汤还有一小碟盐摆到刘时敏面前。

    炖的熟烂的鹿肉确实勾起了刘时敏食欲,宴席上他心情不好本就吃得不多,正好吃一顿果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