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赵彦毒计

孤君道 / 著投票加入书签

无错小说网 www.wucuo.org,最快更新大明宗室最新章节!

    “西天就在脚下……”

    朱弘昭沉吟,闭着眼睛。

    拥有脚下的土地,这就是一种极乐。土地乃是衣食根本,土地在则衣食不缺,虽幸苦却能吃饱喝足家宅平安。若没了脚下土地,对此时的百姓来说,何处不是深渊地狱?

    闻香教又是佛教分支白莲宗演化,信众崇拜弥勒。佛教主张生时遭难是一种磨练,僧众要觉悟万象,而普通信众求的还是死后入极乐西天。

    作为白莲教主张的也是如此,不过更为主动,不求死后入享西天极乐。他们要改变这个痛苦的世界,信众们是如此想的。而骨干们,很明白自己的这一套是什么原因。教义,只是吸引教众的,教众则是出产羊毛的羊,如此而已。

    范晓斋是一个有理想的读书人,拿闻香教教义做理想。对于造反,他可能比徐鸿儒还要执着。他所谓的西天就在脚下,意思就是如此,想要什么就行动,不会被动去等待。

    历史上徐鸿儒被俘处以极刑,兖州战场叛军投降,天启皇帝赦免了他们的罪过。而范晓斋带着郓城的信众誓死不降,要为心中的理想战斗至死,坚守飞集镇,给官军造成不小的麻烦。

    因围困封锁断粮而战败,绝望的万余人掺杂老幼妇孺死战到底,被官军斩杀殆尽。制造了飞集镇的万人坑,后世发掘出来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报!”

    一队骑士从梁山飞奔疾驰而来,刘良臣翻身下马神色狂喜:“侯爷大喜啊!贼军骨干家眷都在寨中,逆首徐鸿儒家眷十八口,一个不少都在地窖中!”

    朱弘昭转身,急忙对一群喜笑颜开的亲卫大喝:“速去将范将军请来!”

    他终于知道为什么范晓斋不能投降了,他给出的筹码足以说降任何陷入绝境的守将。范晓斋不投降的根由,个人名节倒是其次,而徐鸿儒的家眷才是关键!

    投降固然脸面上过不去,但比起卖主求荣来说,投降不算什么事。范晓斋只有一死,才能洗清卖主求荣的嫌疑。

    此时的范晓斋与十来名部下盘坐在地上,喝着酒,唱着教中往生极乐的经文,拿着匕首齐齐插入脖颈要害。

    丁力在监刑,垂着头一挥手,一群亲卫上前为那些死的不痛快的叛军将校补上一刀,结束他们的痛苦。

    他手里握着一份血书,是范晓斋临死前送给朱弘昭的礼物。他可以一死了之,他救不了徐鸿儒的家眷,但要尽量保住自己的家眷。

    刘良臣的喜报来迟了一步,朱弘昭看着范晓斋临死前的血书,默然片刻。收好后说道:“好生抚慰范将军家眷,许其家眷守灵三日。三日后下葬范将军遗骸,首级硝制做功。待检阅后,发还范家。”

    梁山大寨挖掘干净,在火焰东风中变成灰烬。

    阵亡的辽兵和亲卫营士卒收敛尸体,葬于梁山之下,刻碑留名。

    忙完这一切已到了下午,押运着两千降卒,八千余叛军家眷朱弘昭向小安山祝家庄回军。同时飞骑报功京师,徐鸿儒的家眷可是滚烫炙手的军功。朱弘昭不需要军功增长名禄,可他的部下需要。

    回去的路上,杨御藩闷闷不乐。此战他连一点功劳都没捞上,心中说不出的抑郁。他有心离开朱弘昭带着沂州兵返回兖州支援他父亲杨肇基,可他必须留在朱弘昭这里。

    这是杨肇基给他的死命令,就连杨肇基都没把握能守住沂州城。杨家族人都在沂州内,一旦城破后果不堪设想。

    杨御藩如此,周世锡也是如此,为的就是保住家族传承。

    半日攻破梁山大寨,消息向风暴一样在郓城散播。驻守郓城的王好贤慌了,他曾带着两万人试探过梁山的底细,最后铩羽而归。

    而朱弘昭只是五千人就把梁山半日内攻破,范晓斋被迫投降自尽。徐鸿儒与叛军主要将士家眷尽数落于朱弘昭之手,带来的一系列变化让王好贤胆寒心惊。

    他准备逃跑,一是担心朱弘昭来打郓城,二是担心徐鸿儒率十万大军撤离兖州杀回郓城。到时候他的所作所为,绝对会让徐鸿儒这个疯子将他给剐了。

    夜色下,朱弘昭仰躺在帐前倾斜的牛车架上,手中拿着尺八玉笛吹奏着轻柔欢快的曲子。曲调是关于向西天取经的故事,后世和他一个岁数的青年都清楚的,是《白龙马》。

    寇青桐侧耳听着,发现这首曲子不断重复中改进着,而且不同于教坊司流传的适应各种诗律词调的曲子,有点偏向于民间小调。

    明末大厦将倾,闻香教为了他们的西天、也为了他们的私欲而造反。朱弘昭也有自己的西天极乐,就像范晓斋说的那样,一切都要一步步走下去,等是等不来的。

    “侯爷,这是什么曲子?”

    朱弘昭手中旋转着玉笛,望着火烧的晚霞笑说:“说唐玄奘师徒西行取经的,姑娘精通音律,能否做乐谱,我来填词。”

    寇青桐歪着脑袋轻笑,应下。

    营中饭菜飘香,朱弘昭端着大米饭吃着鱼,大桌上诸将围坐,相互说着此战中各种不足,相互检讨学习着。四周围着亲卫营军官,旁听学习。

    “报!”

    营外瞭望塔上的士卒大喝,一层层通报,封锁的营门吊上一封紧急军文。门外一队骑士下马歇息,饮着水。

    营门处没有主将,虽然来的是自己人,但守门的军官无权开门。

    “哈哈,哈哈哈哈!笑煞本侯,真他娘荒唐!”

    看着高杰发来的军报,朱弘昭肆意大笑拍着木桌,将军报递给诸将,一个个看完后,神色古怪。牛奋威不识字,名字都是朱弘昭起的,一对环眼满是好奇。

    而杨御藩,脸色很差,很是紧张看着诸将和朱弘昭,真担心他们一刀将他剁了。

    “侯爷,魏颀率精锐万余人而来,我部当如何处之?”

    军报转一圈来到朱弘昭手里,他捏的紧紧,骨节发白嘴角挤出一丝微笑:“看来孤还是心慈了,早知如此就将济宁诸将斩杀殆尽!真是了不起啊,竟与贼军和解,放漕船为贼军运兵。哼哼,做这种大事也不通报本侯一声,何等险恶居心!”

    “没什么好议论的,传令高杰,让他率部赶赴小安山。今晚盯住运河,别让魏颀抓住机会。等高杰所部归来后,全军休整两日再与贼军一争高下。”

    朱弘昭说着,秦朗开始研墨准备书写军令,而朱弘昭扭头看向杨御藩,一帮军将扭头一起看过来,杨御藩压力很大。

    济宁守军迫于叛军魏颀部两万军队的压力,租借漕运船只给魏颀换来魏颀的不攻协议,出卖的却是朱弘昭所部。

    他姐夫周世锡是朱弘昭指定的济宁守将,手底下有两千新编的济宁乡勇,并不是没有发言权。周世锡极力反对的话,济宁的漕船是不会落在叛军手里的。最让众人生气的是,昨日发生的事情,这周世锡竟然保持沉默不给大军发报如此重要的军情。

    若不是高杰发现了运河上的动静,接到了济宁留守的几个百户军报,可能魏颀所部挑选出来的万余人精锐突然出现在他们身后,到时候麻烦可就大了。

    望着神色愧然的杨御藩,朱弘昭只是一叹,道:“周将军没有胆量做出这种勾当,说不好是赵彦这个老匹夫的意思。兖州战场压力极大,魏颀又是叛军中少有的知兵之人。让魏颀所部脱离兖州,官军的压力会小些利于防守。”

    其他将佐一想也是如此,刘良佐还是不快:“就算是赵彦的意思,可姓周的怎么不通报侯爷一声?”

    “具体情况咱也不知,都把话噎着,省的说出来坏了彼此情分。”从杨御藩身上收回目光,扫视诸将朱弘昭露出笑容:“至于魏颀,不足为虑。”

    入夜,寇青桐为朱弘昭洗完脚,两个人隔着甲胄躺在木床之上,朱弘昭静静入睡,对于赵彦背后捅刀子的行为,朱弘昭在和赵彦翻脸的时候就有心理准备。

    寇青桐则是彻夜难眠。一闭上眼睛,就能看到那堆积如山的一千八百枚贼军首级,以及一片的血海。耳边出现幻音,无数受伤士卒哀嚎着,或杀喊着。

    征战沙场并没有她当初想象中的浪漫情调,而是步步杀机,有敌人的,也有自己人的,随时都可能丧命。

    六月初六,朱弘昭开始整编部队,同时招募流散在郓城县的辽民,恢复辽营战斗力和兵额,补足一千。被俘贼军挑选愿意戴罪立功的组建敢死营五百人,指标只有五百。

    兵就是兵,贼就是贼。现在还不是明末那种有粮饷就是兵,没粮饷就是贼的乱世。随意吸收贼军,那是给自己找不痛快。说不好战场上投降贼军反戈,倒霉的还是他。

    同时火器营一分为三,孙河为主将,刘良臣为副将。三个营分别是老式前装火炮营五百人,后装佛郎机炮营七百人,飞雷箭车五百人。此外火器营附属辎重兵,人数编制为两千。

    济宁乡勇一千,亲卫营一千,铳骑一千,另有辎重后勤近千人。四周归附聚集的乡勇也有两千人,朱弘昭以祝英为将,选拔千人为郓城乡勇。

    小安山军营此时总共有八、九千能战之兵。又背依小安山,有三月粮草。朱弘昭并不怕魏颀和王好贤合军围攻,他相信自己的实力不久会得到增长。

    此时九边各镇中,只有大同镇有余力派兵来山东平叛。只要大同的援兵到了,他们会听自己的还是赵彦的?

    这是不需要考虑的事情,赵彦怎么能和他争夺指挥权。赵彦有指挥的名分,大同兵听不听他赵彦的还是一个问题。

    留诸将编练部队,同时加固营垒。朱弘昭则亲统一千铳骑向东,去找依靠运河扎营的魏颀。这个人是叛军中带兵本事仅次于范晓斋的,范晓斋的死亡是朱弘昭的遗憾,而魏颀就不该再错过了。

    如果魏颀能降,朱弘昭决定用魏颀给赵彦那张老脸一记狠狠地肘,要肘的他鼻青脸肿。

    私自与贼军和解,这可是通贼大罪。

    估计赵彦也清楚,魏颀所部打不过朱弘昭,事后也有解释。反正官军打不过魏颀,魏颀打不过朱弘昭,他将魏颀送到朱弘昭刀下既能解了济宁危机,又能减轻兖州战场压力,只是权宜之计罢了。

    只要最后能平叛,赵彦的这个借口就能站稳。

    可万一朱弘昭所部没有察觉到绕到背后的魏颀这一万叛军精锐呢?到时候济宁诸将自保之下只能闭口不提,只说是贼军夺了漕运船只。不干他们的事情,自然更不关赵彦毛事。

    赵彦用心险恶,济宁守将背离,令朱弘昭心寒。

    他的心已经寒过两次,对赵彦的行为产生了抗性。所以他没有花时间去白白愤怒,而是要抓紧时间报复。

    到现在他还想不明白,徐鸿儒在兖州有大军十万,每日派万余人轮攻曲阜,怎么就他娘的攻不破曲阜!

    难道要真的要逼自己下黑手?

    曲阜一破,孔府遭难后。即使平定叛乱,带兵的谁都落不了好。尤其是赵彦这个山东巡抚,别说战功升官,战后能保命就烧高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