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齐!

孤君道 / 著投票加入书签

无错小说网 www.wucuo.org,最快更新大明宗室最新章节!

    皇城坤宁宫,皇后张嫣的寝宫。

    天启皇帝长发散披着,侧躺在暖和的床榻上,赤着的双足在皇后张嫣怀里不老实蹬着,张嫣手里捧着书,也不搭理生闷气的皇帝。

    端起玉壶小抿一口,皇帝长出一口气:“哈……战乱被乐安侯平定,这小子风头无双。现在好了,大臣们一个二个都为他请封,朕想不封王都难。”

    “那就封王,乐安侯做个逍遥王爷也是好的。”

    “你不懂,你不懂呀……”

    放下书,张嫣拍掉皇帝不老实的脚,侧躺到天启身旁,夺过酒壶:“总之你喝酒又不顶事,别喝了。”

    “你……”天启翻身抢过酒壶,笑呵呵说:“这小子喜欢饮酒,等他来了你去管他去,别管朕。祖娥,你想想,英勇的士卒在前浴血拼杀,身旁大旗林立猎猎作响,鼓声隆隆,这个混蛋独倚高楼饮酒,何等的风流啊……可惜,朕这里想着过过干瘾,祖娥都不许。早知如此,今晚就不来祖娥这里了……”

    张嫣嚯的转身,掐着天启耳朵:“你是天子,哪能像个军将一样!心烦了别来本宫这里,去寻你的爱妃去!”

    “疼,疼……”天启求饶,张嫣松手后天启讪讪笑道:“她们哪像皇后这样啊,都想着把朕榨干,想清闲想想事情,都是难事。”

    “哼,你知道就好,去想你的国家大事去,别打搅本宫读书。”

    “妇道人家看什么书,上次看的明明是戚家兵书,却诓朕说是赵高传,这次别说又是七王之乱……老魏这个人啊,还是能做不少事情的。他岁数也大了,用不上几年,也就该告老还乡了。”

    放下书,张嫣看一眼天启,眉目生辉:“你也知道七王之乱?”

    “你家夫君读书不多,懂史书就能治国。七王之乱又如何,还不是汉高祖遗祸,被逼反的。”天启说着饮一口酒,神态轻松。

    皇后嘿嘿冷笑:“藩王势大,哪能不乱?这事别拖了,他在山东杀文官就像杀狗一样,连宫里都有风传,别说外面了。他能打能拼张扬跋扈,又百无禁忌。那些大臣谁都怕他继续带兵,指不定哪日就被他杀了,哪能不怕?”

    天启点点头,又笑着摇摇头:“狗吃了主人的佳肴,这样的狗要来何用?”

    “可你现在身侧群犬环绕,不按他们的意愿,你还能当主人?”

    皇后的胆子大,这是天启最喜欢的一点,而且做事果烈有远见,遇到这样犹豫不决的事情,他都会来张嫣这里讨论。

    天启沉默下来,良久道:“正因为这样,才需要除掉这些不听话的狗。万历朝就因为几群狗互咬,国朝不靖。爷爷仁慈,若放出一头猛虎,这些疯狗还敢乱叫乱咬?”

    “爷爷有腿疾,哼!李三才那个老混蛋硬说是爷爷沉迷酒色不去封坛祭天,这帮疯狗为了名声什么都做得出来……”

    看一眼皇后,天启将她揽在怀里,看着飘荡的帷帐语气幽幽:“爷爷放纵,我父却被反噬,现在轮到你家夫君了,不好好收拾一顿,爷爷的谥号是神,你男人可能就是一个灵。”

    “别胡说,你怎么会灵帝那种昏君。”

    天启长叹一口气:“汉灵帝刘宏比朕强,他在位时凉州连连大战,国库空虚。他放纵张让等人卖官捞钱还能补足国库,更开了鸿都门学网罗天下寒门子弟,培植天子门生。结果呢,正值壮年崩逝。”

    “汉末世家与今朝诸党何其相似……治理天下难呐……祖娥,朕一个人孤掌难鸣。别人朕信不过,信王单纯不足以为依靠,朕只能靠你们。魏忠贤可以一用,他生死就在朕一念之间。而朱弘昭,又有祖制约束着,都能大用啊!”

    趴在天启胸膛,倾听他的心跳,张嫣扬起下巴:“他有兵权在手,百官才怕他。封王意在夺取兵权,若封王还有兵权,你也不好做,他也不好做。”

    “封王一事势在必行,朕阻止不了。但兵权,朕必须给他。百官若要抬成祖祖制,朕有太祖祖制!哪怕将来靖难再起,这天下还是我朱家的!”

    皇后娇艳的俏脸瞬间失去血色,目光无神看着皇帝,她没想到,天启连这种话都敢说。

    “百官是狗,魏忠贤要做恶狗,你就是狗链子,给朕将他拴牢了。朱弘昭是虎,朕在一日,他就是朕的虎。将来的事情将来再说,现在思虑也是徒耗精神。”

    天启手掌抚着张嫣脸蛋,露出一个奇怪的笑容:“皇后好读史,多看看赵宋。等朱弘昭入宫,这孩子自幼丧母,皇后多关心着点。有些东西,比如因果,是早晚要来的。”

    说罢,饮完壶中酒,天启躺下入睡。

    张嫣摸着自己脸蛋,身子轻颤,她不敢想象,天子对她说了这些,等有一日她失去宠眷,会面临什么样的命运。

    赵宋,因果……

    山东的大员们还没有从平定叛乱的喜悦中走出来,就收到了朱弘昭在登莱两镇,对卫所将门大肆清洗的消息,一个个装起了聋子、哑巴。

    他们能说什么,这些卫所军官将门确确实实侵占了军户土地,朱弘昭又有提督登莱卫所的权力和名义,处置这些家伙是合法的行为。

    但自有国情在此啊!

    天下卫所哪处不是这样?

    他们开口议论,可朱弘昭会在意吗?显然不会,这位摆明了车马就是去杀人立威,整顿卫所军制。

    山东官员已经被朱弘昭杀怕了,有点层次的官员都知道自己欠了朱弘昭人情,这种时刻还是装哑巴好,将头疼的事情交给朝廷诸公去头疼吧。

    以他们的力量,想要对付手握十万战后强兵的朱弘昭,那是螳臂挡车。

    朱弘昭在侯府待了两天,就难受的要死。侯氏也不知道吃了什么药,把侯府内管的死死的,他想寻寇青桐听个小曲儿,寇青桐都是战战兢兢在弹唱。想和李家姐妹共浴,直接被拒绝。

    想占占婢女的便宜,一个个逃的飞快。青荷、红莲等人知道朱弘昭不会处罚她们,但侯氏绝对会。

    这一切也就算了,以前还能和李家姐妹同榻而眠占占手上便宜,现在连这个待遇都没了!

    随着青春期到来,一身火气越来越大。

    既然女人都不让沾,那就专心收拾男人去吧。带着一身火气,朱弘昭开始大刀阔斧的改造登莱卫所。

    同时开始编练张虎所部降军,将原有的亲卫营除了铳骑,全部打散补充到降军中充当基层军官。并向大同镇发公文,向大同镇订购皮甲、毡笠、皮袄子。借此给大同镇输血,那里卫所制半死不活,朱弘昭也担心突然哪天就断气了。

    还向南京镇守太监,南京守备、南京兵部尚书发公文,让他们筹集足够的棉花、粮食和铁矿石,他会按照市价收购。再三提示,要质量过关。质量不成,别怪他不给面子。

    赴辽军将会训练三个月,等他们和家人过完年才会走海路赴辽参战。

    朱弘昭通过李墨轩,对京中变化时刻关注着。

    朝廷的封赏已经下来,先是杨肇基,升任左军都督府佥事,先调任为登莱总兵官,协助朱弘昭整顿登莱卫所。和历史的一样,没什么出入,没多久就会调离山东。

    他儿子杨御藩带着朱弘昭拨给的济宁乡勇,在邹县城破,贼军四逃之际生擒徐鸿儒所立的小朝廷夏姓太师有功,授沂州卫镇抚之职。同时提升为曹州守备,令他年后赴任。

    杨肇基的女婿周世锡,周家世代是沂州卫千户,祖上是西汉周勃。这次镇守济宁有功,虽然战场失利,还是被提级。

    因为杨肇基升无可升,杨御藩才十六岁就是守备,也不好将军功攒到杨御藩头上。另一个杨御萌可以袭职,也没有必要加官。于是,杨肇基的部分军功折到女婿周世锡头上,周世锡升任漕运副总兵,坐镇济宁。

    山西人,杨国栋由山东都司升为山东副总兵,掌总兵印。徐从治统筹平叛有功,由按察使司佥事,兵备道道员提升为布政使司右使,出乎山东官场的预料,并没有成为山东巡抚,但也成了一方大员,仅次于巡抚的几个大员。

    朝廷以佥都御史王惟俭出任山东巡抚,这位是个真名士,是个有名的鉴赏家,收藏家。至于当巡抚,对他来说担子有些重了,做个御史头头还是不错的。

    王惟俭一来山东,就和徐从治杠上了,不准备从山东库存出赴辽军所需粮饷。山东三司都欠朱弘昭救命人情,一伙人为徐从治壮胆,把王惟俭气的够呛。又无可奈何,御史毛病犯了,只能给朝廷上奏折打报告。

    这位新来的巡抚在朝廷有后台又如何,换来的是后台的一顿说教:你和谁别刺不好,你找谁立威不好,你偏偏要找新晋的齐王殿下……

    没错,朱弘昭要封王了,封郡王派个内阁成员就能敲定,封亲王,则需要天子来封,还要按照古礼,程序非常的多。

    而这个消息也传到了朱弘昭手里,有些难以置信。

    封王,这一天来的未免太早了。

    刚来这个世界的第一天,他就想着好好混,当个王爷什么的,然后一步步积蓄实力,像成祖朱棣学习。但,这王爵来的是不是太快了!

    除了封王,还有山东的行政区域改动,看的朱弘昭有些傻眼,抬头问李墨轩:“朝廷百官真是敢做呀,他们疯了?……这是要把孤放在火上烤!”

    “千真万确,侯爷你是不知道,百官为了让侯爷封王,就差指着天子鼻子大骂天子刻薄,不过这场战事,侯爷立下的功劳封个王也是应该。”

    李墨轩翘着二郎腿,笑的贱兮兮,颇有些幸灾乐祸:“为了让天子答应封王,百官们煞费苦心,不就几个县吗,让侯爷封王,他们才能睡的安稳。”

    朱弘昭要被封为齐王,这不算什么,更让天下藩王羡慕的是,这家伙竟然能有侯府仪卫两千,齐王府设有两实兵护卫:飞熊卫、神策卫。

    神策卫是明初卫所名号,因为神策这个名字不吉利,后来废黜。现在赏给了朱弘昭,安史之乱后的神策军,真心威武霸气,由宦官统率,想换皇帝就换皇帝,如同小女孩玩弄布娃娃。

    同时割青州府北边乐安、临淄、博兴、寿光、高苑五县组建齐州,寿光名字不吉利,被天启皇帝改成了元寿县,齐州为齐王食禄封邑。齐州税赋,一概为齐王府俸禄以备朱弘昭养军。

    这他娘的彻底就是明初藩王的待遇,府邸也是如此规格,差的只是随意处置地方文武官员的权力罢了。

    这是天下独一份,真把朱弘昭放在了火上烤。天子答应百官封王,只是前提要给朱弘昭兵权。百官干脆来个捧杀,齐州是文官们的建议设立的……

    为了将朱弘昭限制住,这帮文官可以毫无底线的答应任何要求。

    朱弘昭想不明白了,思绪杂乱:“齐王……齐州……天子想要做什么……”

    不要小视亲王的名号,后世那种时代,陕西的的人以自称秦人为豪,河北则是以燕赵豪迈为荣,还有楚地人自称楚人。打起嘴炮来,一个个骄傲的找不着北。

    而这个时代,朱弘昭是齐王,朝廷又设立齐州……看看天下,这时候有没有秦州、楚州、赵州、魏州!

    历朝历代,这样的行政编制太少了,因为这些名字有着极大的号召力。后世,也是如此,对于这样带着极大地域荣誉和号召力的字眼,官方有意识的规避。

    可以想象,一旦封王诏书传遍天下,山东百姓会怎么想!而新成立的齐州百姓又会怎么想!

    到时候,齐州的百姓,古齐人的后代,面对朱弘昭这个战无不胜的齐王,会爆发怎样的热情!

    热情如火啊,稍有不慎,朱弘昭就会被这火烧成灰烬,随风化去!

    文官心思何等的歹毒,朱弘昭能抗拒的了吗?

    不仅文官将他架在火上烤,天子也是如此。以后这位齐王,将会被天下瞩目,一举一动会被无数人看着。朱弘昭想要活命,只能依靠天子,将自己的尾巴夹得紧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