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坐山观虎斗

孤君道 / 著投票加入书签

无错小说网 www.wucuo.org,最快更新大明宗室最新章节!

    “大同总兵何冲劫掠我蒙古林丹大汗妻妾,此次插部兴兵,实乃大汗要从总兵何冲处一雪夺妻之耻!我蒙古大汗已遣使通报上国大皇帝陛下,此非国战,实乃私斗。望尔等谨守边塞,切莫出塞助纣为虐,引火烧身!”

    宣府大同,再次出现了奇怪的一面。

    一向蛮横不讲理的蒙古人散骑挥舞着使者旗号,密密麻麻扑向宣大边塞,或者对着烽火台里的孤军,或对着长城台堡里的百户守军,或对着关口守军宣扬。

    甚至,连在山里打猎的人,蒙古人也会逮到,很恭敬的右臂上扬手掌贴在左肩躬身行礼,讲述着这场战争的性质。

    “阿大,鞑子说的啥意思?”

    老猎人露出老实巴交的笑容,摸摸儿子怀里的睡的正香的小狗:“狼崽子被打疼了,正摇尾巴舔伤学狗叫。狼就是狼,别信他们就对了。”

    小男孩似懂非懂,看看怀里尖耳朵的小狗问:“白牙它娘怀的是狼的种,白牙是好的还是孬的?”

    “听话的是狗,可以养养不动宰了吃。不听话那就是坏的,养不熟就杀了吃。”

    旁边一个戴着兜里背篓,拄着采药锄的老人听到这对话,掏出水囊饮水,找了块突石坐上去,抽出一把香薰黄的折扇,扇了起来。

    老猎人带着儿子路过,回头打量一眼这采药老人劝道:“越北边的山越秃,草都没几个,老先生还是往南边寻寻。再说这鞑子寇边,指不定哪天游兵散勇就翻山来了。”

    “谢谢,老夫采药不在药,只是想看看我大明的边塞。老人家刚才那番话深有道理啊,比老夫见过的不少读书人有见地。”

    老猎人被知识分子一夸,当即风霜侵打的红色面容更红了,扬着下巴伸出少一个指头的右手,得意道:“咱年轻时可在戚大帅手下当个兵,这就是火铳炸的。鞑子是个撒德行,戚大帅给咱讲的很明白,那就是养不熟的狼,说的话不能信!”

    “失敬了,竟是武毅戚公旧部,受老朽一拜。”

    “都是当年事,还提那作甚?”

    老猎人扶起采药人,有些伤感道:“咱这些老人死绝了谁会知道戚大帅英名?不过这姓何的后生干的解气,老头死了两个儿子,还有三个为公子当军,留个尕的养老,算是对得起戚大帅教导和公子授田大恩。”

    说罢,老猎人拖着小儿子的手,拄着一根长枪,在三条狗环绕下一步步下山去了。

    几名短襟青年提着刀从山后绕出,在采药人,也就是王化贞面前单膝跪地,领头八字胡中年人道:“宰了两拨鞑子,没问出啥有用的。”

    “撤吧,回宣府。”

    王化贞起身,拄着采药锄在护卫下下山,他的心非常的沉重。

    这里是宣府最西边,与大同东路新平堡相连,他来宣大就听说齐王在这里有极高的威望,还不信。一路走来,这里的边民知道朱弘昭受封齐王之爵,但依旧以公子称之,可见人心。

    而军心,听宣府军闲聊时都在抱怨,非常不理解为啥朱以溯父子当初落脚新平堡,而不是在宣府镇。

    大同从徐达建镇以来就是九边之首,可随着时间变迁,到戚继光笑傲军界的时候,是蓟镇为九边第一镇,宣府镇跟着沾光,终于压住了大同镇一头。

    现在倒好,整个宣府镇直接被奋发而起的大同镇给吞掉了!

    这些底层军户肚子吃饱后,就要琢磨脸面的事情。宣大本就是一体两面,大同那边的军户亲戚现在都扬着下巴说话,他们怎么脸上挂的住?

    不过吞并了也好,夏收前就把田分了,军户终于将自己耕的地里的粮食搬回了自己家!再说那土地本就是他们的,只是被军官巧取豪夺,他们反倒成了佃户!

    高士气需要高代价,宣府镇此时的高士气,是建立在大批宣府镇军官家族倒霉的基础上。这种高士气增长方式,不可复制,一个地方只有一次。

    不要以为卫所军官难缠,只要有朝廷给的名位,发一道命令下去,一切自有迫不及待的破产军户跳出来充当主力。

    边军剽悍,边民能弱到哪里去?

    七月初七夜,宣府镇。

    宣大总督王化贞来这里五天后,第一次出面活动,以私人宴会的形势邀请宣大监军刘时敏,宣府镇总兵赵率教,齐王府管事赵期三人赴宴。

    赵期来宣府镇,是帮助刘时敏镇压赵率教的。谁让赵率教当初见朱以溯势头猛烈,前途如黄河决堤一发不可收拾,直接认了赵期做族兄。这就使得,赵期可以压住赵率教。

    没有背后的齐王,哪怕赵期是赵率教的亲兄长,也不见得能压住!

    赵率教很郁闷,从他由废将之身起用赴大同,他就发现他做什么什么就错!

    本来以为刘时敏是大同镇的说话人,如同魏忠贤那样是皇帝的心腹人物,结果刘时敏好心提醒他,让他别拜错山头引发误会。

    好不容易借着与赵期的同乡之情谊认赵期做兄,很没节操的拜了朱以溯这座大山。结果朱以溯受封大同总兵官之日,被人毒杀。

    当他以为大同要变天之际,急忙洗清自己跳出去躲在宅子里啥都不管坐山观虎斗,看着朱弘昭全盘接掌朱以溯留下的根基。

    在愤怒之下,东路人竟然丧心病狂的软禁大同诸将,还将杀胡口、大同右卫城攻破,将麻家给抄的险些断根。

    这可是东李西麻,天下闻名的两个将门之一啊!

    赵率教当时惶惶,一直想着朝廷追究的话,东路将士被抄斩,他会是个什么结局,会不会因为和赵期是结义兄弟而被判定为中坚份子?

    于是,他四处拼借了五百两,买来了老魏的一个成语:“庸人的天,塌不下来。”

    然后,老赵的眼睛彻底就被朝廷的举动晃瞎了,谁都知道朱弘昭泄怒破城杀人,可朝廷就是装糊涂,不仅将朱以溯的军功全部折到朱弘昭头上,还由世袭伯升为世袭侯爵!

    这世上还有公理!父子军功竟可以世袭!干的事情和造反的差别就是扯旗不扯旗,然后爵位还奶奶的升了一级!

    随后京里来的的锦衣卫李大人,挥舞着屠刀将西路将门屠掉过半,留下胆战心惊的大同镇,拍拍手走了。

    注意,屠掉的是将门,不是将领,这是真正的灭门!

    随后朱弘昭的一系列行动传到老赵耳朵里,他已经麻木了。从他转调宣府总兵,他就知道,这是他最后存在的意义。

    昔日的东路旧将已经羽翼丰满,也就不需要他赵率教顶在前面了。

    王化贞的到来与行为,让他有一种同为天下沦落人的感慨,两人在辽镇也算旧识。

    关系?就像熊延弼接替杨镐,没有按例保杨镐,而是绑了送京一样。从沈阳潜逃的副总兵赵率教,尽管只是个专管军纪的杂职副总兵,还是被王化贞给绑了送京……

    这把赵率教气坏了,他是袁应泰看重的人,是袁应泰的亲信。袁应泰是东林党人,沈阳破城时自刎。还想着跑到王化贞那里,靠着东林党的关系,能继续被担保并启用,结果他失望了,被王化贞绑了。

    就像浙党的杨镐,被盟友楚党的熊延弼给绑了一样,有一种被出卖的愤怒。于是熊延弼被自己人弹劾,回京述职,要不是东林党的杨镐欣赏他力保他,老熊的熊头就落地了。

    等老熊回辽镇,冒出一个东林党的王化贞,老熊一点不给救命的东林党面子,和王化贞闹起来,因为他看不起王化贞,认为这人太嫩。于是,两人一起和辽镇玩完儿……

    现在,昔年的旧怨已过去了。

    王化贞对赵率教只是和煦一笑,赵率教陪笑,建立了一些默契。

    因为是私人宴会,刘时敏一袭青衫,头戴四方巾。他面容不能恭维,但气质儒雅,度量过人,手里握着一杆折扇,自有气场存在。

    而赵期一袭黑衫玄衣,头戴网巾红玉抹额,也算是个翩翩中年美男子,只是气质越发阴沉,给人的感觉比刘时敏还像一个太监。

    赵率教上前迎住,抱拳躬身道:“兄长甚是忙碌,小弟拜访几次都不得见。莫非兄长记恨小弟不懂事,若原谅,请给小弟一个准信,小弟还是当日那句话。”

    “这两日确实忙得紧,大王吩咐下来的事情,旁人敢敷衍,咱这老仆跑断了腿也要办成。至于当年那话,历历在耳,而你又是怎么做的?这一战听军机处调遣,看表现再说吧。”

    赵期入座,对刘时敏深深点头笑笑,又对王化贞轻轻抱拳,一字不说闭目养神。

    赵率教脸色青红交替,喟然长叹一声:“一步错,步步错。兄长教导,小弟这回刻在心里。”

    待他入座,王化贞才开口:“老夫承蒙千岁看重,这才脱身大狱,官至宣大总督。千岁曾有教诲,老夫自知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今日,老夫邀三位来,只为坦露心声。”

    “老夫曾与熊延弼怄气致使朝廷失土千里,这失去的土自然要争回来。不争回来,老夫死后无颜面见列祖列宗。军机处策略雄伟,群策群力,自比老夫强。故而,老夫的意思就是,我宣大两镇,此战无军机处命令,不可主动出击!”

    “王先生的意思是坐看塞外何冲孤军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