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天启苏醒

孤君道 / 著投票加入书签

无错小说网 www.wucuo.org,最快更新大明宗室最新章节!

    躺在大椅上微微小憩,朱弘昭便在前殿十分劳累的陷入沉睡。

    九月初二这天,飞熊军、神机营,驻扎在山海关防线后方滦州的朱弘楚奉孙传庭调令率莱州卫入京,因边军身份被安置在通州。

    朱弘楚实在是惊喜交加,他没想到自己是正德皇帝血脉,更没想到自己那个堂弟竟然成了皇太弟,这么说,他好歹也能封个亲王当当。

    乾清宫寝殿,魏忠贤随侍天启身旁已有两夜一天,御医们通力合作,顶着抄家的风险为天启摘除了破损的左眼球。

    好在现在天气转凉,伤口不易感染,才使得术后没有出现大面积炎症。天启若想争取到那一线生机,眼球必须摘除,一来防止感染蔓延,二来是能保住完好的右眼。

    但天启颅内淤血阻塞血管,御医们大胆施针,总算把天启的命给吊住了。而天启不能进食,则撬开嘴,用羊肠灌着流食挤进去。

    昏昏沉沉中,天启听到了声音,却双眼被蒙着,火辣辣的疼痛袭来,让他浑身一抽,声音干哑虚弱:“痛……”

    “万岁爷?”

    老魏还以为眼花,探头低声试问。

    一阵阵的疼痛席卷着,更因为没有光线而恐惧着,天启想要抬手,却不知是饿的,还是怎么的指挥不动手臂,张张嘴:“水,拿水给朕。”

    寝殿内随着天启苏醒,一阵鸡飞狗跳。稍稍饮了些水,天启被一帮御医检查,李守道脸色凝重,缓缓道:“脉象勃勃,若伤口炎症势微,半月内万岁即可痊愈。如今临冬,气候严寒不利于炎症发作。若开春后无恙或其他相关症状,万岁将会彻底痊愈。”

    天启的还是很壮实的,十一月就是他十八岁的生日,还处于长身体的岁数,难的就是扛住这次昏迷。他撑了过来,现在就剩下如何扛过伤口的炎症。

    可事情有那么简单?

    天启听完后躺在榻上感受着伤口疼痛,静静的一言不发。

    老魏先派人去通知皇太弟,然后急的只想揪头发。如今皇太弟已经控制了京师,若天启痊愈,皇太弟会老老实实交出现有的一切?

    皇后张嫣和范慧妃即将临盆,若生个皇子,谁能保证朱弘昭皇太弟这个储君位置的稳固?而且正德遗诏已经给了朱弘昭武力夺取天下的名分和舆论基础,现在谁能阻挡朱弘昭?

    朝中暂时稳定,会随着天启苏醒而陷入另一场更大的纷争,是君王之争。

    天启若能活下去,那他自己的皇位,自己儿子的皇位,他愿意再交出去给朱弘昭?

    朱弘昭会愿意将即将到手的江山拱手送出去,把京师的控制权交出去,把手里握着的刀剑交给天启然后乖乖回到琼华宫等待天启裁决?

    都不可能,天启现在别说保住自己儿子的皇位继承权,就连他自己的皇位乃至是性命,都由不得他自己做主。

    京营之中能打的神机营通过攻打居庸关一事,给朱弘昭给了投名状;朱弘楚的莱州卫、高杰的飞熊卫都在京城外驻扎,就连皇城都已经被朱弘昭控制,本身又有名义,现在怎么可能放弃?

    可能此时朱弘昭退一步,将会彻底失去登顶的机会,将来连自身的性命都保不住。齐王系的人更不用说了,朱弘昭上去,那他们都是从龙之臣;若朱弘昭败下去,那他们一个个都是逆党,一辈子连带子孙都很难翻身。

    现在朱弘昭有意让天启活下去,齐王系的人马绝不会答应。搞死天启他们可能会激怒朱弘昭,但他们的前途却是有了保障。

    随后田尔耕进入寝殿,一件件讲述着这两天来发生的大小内外事情,将眼前的形势给天启讲的很明白,皇太弟已经控制住了京师,正在拉拢在京文武朝臣。

    “徐梦龙、张友达他们都死了?”

    天启对朝中变动表现的很平静,却问起了当时护卫他的那帮锦衣卫勋戚子弟。

    “当值三班共三十五人,与臣只有三人存世,余下弟兄都为万岁尽忠了。”

    天启唉叹一声,惋惜道:“他们都有将才,未领兵征战于沙场,是他们的不幸,也是朕的不幸。”

    那批人是他留在身边培养的将领种子,没想到全都死了个差不多。这些人的死亡,让天启的心冷了一截,又问:“既然老奴如此不堪,万不可因朝中事而荒废东征大业。各路出征大军进展如何?”

    “回禀万岁,宣大军按期出征;辽镇并无大事,孙督师深明大义,想来也会在后日祭旗出征。”

    “朕不放心孙师,诏齐……皇太弟与内阁、军机处及六部尚书来,朕要帮他一把。”

    “臣,遵命。”田尔耕有些不忍,单膝跪地一礼,转身步履沉重去前殿。

    老魏上前两步,跪在床榻边双手紧紧握着天启右手,泣不成声,内疚道:“万岁,殿下已让老奴接手坤宁宫与东六宫事宜,力保皇后娘娘与慧妃娘娘无恙。”

    天启的手一抖,一听老魏先开口的是这个,他就明白了老魏的意思,问:“他准备怎么安排你?”

    “殿下许老奴追杀晋商余孽,事后让老奴回乡。东厂诸事将交由曹少钦,并答应以后给老奴家里两代三进士。”

    轻出一口气,天启紧紧握着老魏的手:“他比朕强,敢许人进士名额。老魏,辽东战事有多少把握?”

    “十成!”

    朱弘昭的声音传来,步子急快三步做两步,坐到床榻边轻呼一口气,颇有些如释重负的感觉,握着天启的手,张张口迟疑一下,道:“皇兄无碍,臣弟也就放心了。虽有些跳梁小丑鼓动人心无事生非,不出几日臣弟将会让他们知道什么是官法如炉!至于辽东战事,朝廷四十余万大军两明两暗四路出发合击辽东,又有刘兴祚举义反正,建奴完了!”

    “这就好,这样朕也就放心了。”

    天启不知道怎么面对朱弘昭,朱弘昭也是如此。

    一个说完对辽东战事的乐观态度,一个表示认可,随后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了,都有些尴尬。谁都不想撕破脸,可种种观念欲望在心中作祟,很难克制。

    迟疑片刻,两人同时一叹。

    朱弘昭叹罢,犹豫再三道:“皇兄,这两日可把臣弟累着了。”

    “嗯,累就好,累了就好。”天启应和着,换话题问:“信王那里如何?”

    “无碍,都在臣弟预料之中。初六,信王将会监军西南赴辽诸军奇袭盖州,因刘兴祚掌控南四卫反正,到时可一鼓而下直驱沈阳、辽阳城下,军力充足可同时收复这两座失城。”

    天启还不放心,直问:“你怎么安置信王?”

    “听皇兄的,臣弟做不了那种亲者痛仇者快的事。”

    “你会做出来的,等你坐到朕的这个位置,为了社稷什么事都可以做。”天启咬着牙,听到密集脚步声,道:“好了,别效仿古人不杀而杀,多宽容他,管好他身边的人,他就不会犯错。”

    “臣弟铭记在心,对信王如手足,绝不生事唆使信王坠入歧途。”

    对付信王,朱弘昭有的是手段。信王就是一个突破口,打信王主意的人不在少数。他只要顺水推舟,等着信王跳起来就能名正言顺一巴掌拍死信王。

    天启就担心信王想不通,被其他人怂恿,甚至是被朱弘昭暗地里怂恿。更担心朱弘昭为了名正言顺清洗江南士绅,放信王去江南。到时候固然江南士绅完了,可他的仅存的亲弟弟也会陪葬。

    对待苏醒过来的天启,朝臣们内心更是惶恐,生怕君王相争使得他们遭受池鱼之灾。朱弘昭已经掌握了一切所能掌握的主动权,唯一令他被动的就是天启的生死。

    天启若没挺过去直接咽气,对谁都好,可偏偏天启挺了过来!

    只要天启挺过来,就能给别人借口,甚至可以打着天启遗诏的名头给朱弘昭添堵。

    参考土木堡之变后,英宗与代宗那一档子事,朝臣们一个个对天启苏醒一事,都充满了担忧。

    随天启苏醒而可能引发的君王之争,获胜者最大的可能是朱弘昭。可皇位还在天启手里,他们这些朝臣只能跟着天启。若变节投向朱弘昭,他们的名声节操就毁了。

    天启苏醒,若后悔而不甘心弄出君王相争的局面,他们只能跟着天启参加一场必输的斗争。这让他们怎么能愿意?对他们来说,死了的天启才是好的天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群臣见礼,天启感受到了群臣的那份冷漠及疏远,朱弘昭也看在眼里,看着天启下半张脸铁青着,嘴角抽搐着,就连鼻孔出气也带了重音。

    天启被这些人背叛了,他非常的生气。

    紧紧握着朱弘昭的手,天启的手颤抖着,这些人的行为让天启有一种恍然大悟的醒悟。原来这些人口里嚷嚷的东西一直是假的,他们不值得怜惜,他早该像太祖高皇帝,成祖文皇帝那样挥起大刀,狠狠收拾这些表里不一的小人!

    话堵在喉咙里,天启很想让朱弘昭将这些人杀掉泄恨,可这种话是个人君能说的吗?

    用尽浑身的力气,天启紧紧握着朱弘昭的手,用力量传达自己的愤怒,让朱弘昭记住此时此刻,记住这些人的面目。

    朱弘昭鼻子一抽,也紧紧握着天启的手,神情哀伤,人走茶凉莫如是也。

    这些朝廷重臣对天启的疏远,实在是让人寒心。这也不能怪这些人做的太过,从前天夜里入宫以来,他们就时时刻刻处在监视状态中,根本没有串连的机会。

    这一刻每个人只是表达出自己内心深处最本能的求生本能而已,只是因为大多数人都是这么想的,形成一种默契,让天启绝望而愤怒。

    树倒猢狲散,就是此时的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