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夺功三人组

孤君道 / 著投票加入书签

无错小说网 www.wucuo.org,最快更新大明宗室最新章节!

    如果不是郑芝龙引着荷兰商船巧合的抵达盖州,代善也不会让儿子岳托率领本部镶红旗来盖州。如果不是岳托即将抵达,守备王丙也不会有胆量就近背叛泄密。

    否则时间上代善也来不及做出反应,很巧合。

    九月初七夜,宣府镇副总兵王朴率领郭谅、刘高旭休整一日后再次轻骑突进,一举攻占仅有五百余杂兵……更准确的说法是收降义州。

    义州在大凌河堡北一百六十余里,此时的大凌河堡还未正式修建,之前只是一个普通的戍堡,逐渐加强现在成了辽镇五万余人的休整地。

    而大凌河堡东南百里地内就是右屯,是辽军必须要攻克并守卫的粮草中转站。建奴的主力现在广宁一带,广宁在大凌河以东,正好与义州、大凌河堡组成一个三角形。

    义州,两万三千余骑星罗棋布扎营。

    外围的夜不收这样的斥候部队已经和建奴游骑遭遇,脚程快的已经抵达大凌河堡,与辽军取得联系,正在回赶义州。

    辽东形势复杂,斥候的压力非常大,不仅要提防敌方的斥候,还要提防穿着自己人盔甲号衣的斥候,更要小心不少民屯据点以及山野中求活的猎人。

    建奴什么花招都使唤过,比如穿着明军盔甲做坏事,要么干脆逼着降军去杀戮辽民缴纳投名状。所以双方缓冲地区的居民,对谁都没好感,看到了斥候,唯一的想法就是宰了报仇夺马……

    义州城外军营,郭谅检查完各营值夜情况后,途中遇到从大凌河堡返回的哨骑以及随同而来的王克奴。

    王克奴是齐王宿卫出身,是朱以溯择新平堡良家少年子弟给朱弘昭找的第一批玩伴之一,名字还是朱以溯给起的,郭谅自然与王克奴认识。至于天下传扬的铳骑,算起来是第二批玩伴。

    王克奴带给郭谅一个大消息,让郭谅喜出望外的大消息:天启遇刺,齐王监国!

    这个消息郭谅知道就行了,实在是没有谈论的必要,因为这是召忌讳的事情。

    两人并马而行,相互交流辽东战事。

    “奇怪,怎么右屯方向也没有建奴主力?”

    辽军前军先锋曹文诏已在初六袭击右屯得手,让郭谅陷入沉思。

    右屯是广宁左翼防线重要的支撑点,一旦右屯落入明军手里,完全可以派兵监视广宁,主力走右屯攻打西平堡,打下西平堡就是辽河,以及下游由辽河、浑河、太子河汇流组成的三岔河。

    这一带一马平川,再无阻碍。

    而辽河以东,就是传统意义上的辽东,沿辽河一线东边从北到南依次是辽阳、鞍山、海州、耀州、盖州以及复州。这四州都是卫编制,就是刘兴祚的南四卫驻地。

    所以右屯与广宁一线是重要的防线,一旦破掉任何一个据点,明军就能隔着辽河对沿辽河设立的密密麻麻建奴戍堡进行随意攻打。

    建奴兵少是众人所知的事情,一旦进入战略防守,会被堵在一座座的城池戍堡里被明军磨干净。

    失去了机动力和战略纵深,建奴就像头缩在龟壳的乌龟,早晚会被破壳剁碎炖汤。西面唯一有坚守的意义的据点就广宁和右屯。

    所以建奴最好的选择就是与各路明军进行野战,可每路大军兵力都不逊色于建奴,又都是强将统率的高士气、军械装备优良的部队。

    根本不怕建奴来野战,比如宣大军就等着建奴自己撞上来。

    而辽军不一样,从辽镇再次设立,秉持的思想就是防守思想。对建奴有着传统的畏惧心里,他们已经被打怕了。

    所以建奴放弃右屯,真的非常诡异。

    王克奴神情慎重,手里握着水囊喘气道:“因此辽军陷入迟疑,上下怀疑老奴正等着我军拉长补给线路,好派兵截断粮道,想一举通吃辽军。不过孙督师认为建奴主力瞄上了其他两路,这才让末将星夜来义州,通知西路将士谨慎行事,免得重蹈覆辙。”

    西南军团是奇袭,王克奴并不知道西南军已经暴露。

    眨着眼睛郭谅沉吟,右手握着马鞭轻轻敲打左掌,夜里他眸子亮漆漆:“广宁方向的建奴斥候过于密集,似乎想要封锁什么重要军情。光今日,不计蒙古义从,我部就损失了两队斥候,三百余人负伤。其中有问题,可以做做文章。”

    “将军的意思是广宁方向也是虚军,以强大的斥候封锁军情欲延迟我宣大军进军速度?”

    王克奴很自信,根本没去想广宁城会有建奴主力,有主力才是好事情。

    “有这个可能,既然辽军不按计划分军助攻,那广宁城咱宣大军独包了单干!”

    “将军好志气,张礴将军遣末将前来就是为了说动将军独得广宁军功。不怕将军笑话,初四辽军出发时上下士气高昂,抵达大凌河后军中便开始不稳。若不是咱大同右卫出来的曹文诏总兵锐意进取,恐怕这右屯还会在建奴手里。”

    “大王早就说过,辽镇将门有问题。”

    郭谅说一句,忍不住轻轻一哼带着冷意:“等将建奴打残了,我宣大军与西南军齐聚辽东,这辽镇也该换个主事的人了。”

    王克奴闻言想要发问,又克制住。不是说好的要一举歼灭建奴么,怎么看郭谅的意思是打残就成了?

    郭谅在见到王克奴之前也是想着一举歼灭建奴,可现在朝廷内的形势不允许他们齐王系的兵马久留在外。所以这一战的战略意图顶多就是重夺辽沈之地,恢复万历末期的形势。

    建奴的势力范围越小,那封锁政策的成本就越低。而且越靠北,夜长日短又冬季漫长,自身的生产力越受气候地理限制,饿也能饿死建奴。

    而且辽沈之地恢复后,明军的防线就变短,还能使用当年废弃遗留的戍堡,能极大的减少工事建造费用。而辽河以西的辽西,以及辽阳以南的土地气候并不严峻,多少还是可以耕种的,实在不行用来养马也是不错的优良牧地。

    郭谅找到刘高旭,一起来找王朴。

    王朴的命很好,他的老子的运气实在是太强大了,三大征混了一圈还保住了命,军中资历深的不能再深。

    万历三大征,杨肇基一场都没参加,所以光凭这一点王家就有和杨家叫板的底气。而且杨肇基以前一直是军中副将或在京营混,真正冒头挑担子还是在天启年间。

    他老子王威是万历时期硕果仅存的几位重将之一,此时手掌太原、延绥延两镇总兵印,朝廷刚刚又让王威接掌宁夏镇总兵印,负责三镇卫所军制重建工作,真正的大权在握。

    身挑三镇总兵印,文官当个三省总督不稀奇,武官多如牛毛,熬资历混上来的人有一大把,因为兵权武职的敏感性,能身兼两职都已是了不得的重任,更何况是三镇兵马?

    王朴知道家里老头子受重用的原因,不是王威的能力很强,而是很有眼光在军机处设立之初就旗帜鲜明的站到了朱弘昭那边,远比与朱弘昭关系密切的杨肇基要主动地多。

    王威论能力不能和杨肇基比,但这人也有优点,那就是知进退,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让王威率兵打仗是害王威,若让他去整顿卫所,这人则是个勤勉的能臣。

    光凭王威的余萌,王朴资质差一点,只要人品靠谱一点做个总兵官不是问题。所以他前途光明,可他依旧不敢轻视郭谅与刘高旭。

    刘高旭是齐壮王朱以溯的心腹爱将,自然也是齐王的爱将。

    至于郭谅那就更了不得,一个堂妹子出入齐王府跟回家似的,郭谅与齐王的关系还要思考?

    王朴甚至猜测郭谅在悍将林立的宣大军里充当先锋,就是齐王的意思,想要好好提拔郭谅,先给郭谅多一些立功机会。

    而且郭谅麾下的八千跳荡铁骑战力高强,哪怕已经覆灭的郭家全力资助,郭谅也搞不起来装备豪华直追飞熊铁骑的跳荡铁骑。背后支持的人看着是镇守刘公,实际上没有齐王提携,刘公会给郭谅砸银子?

    王朴是前军主将,郭谅是他副将,刘高旭是先锋,监军是宣大兵备道员,山西道按察御史徐日久。

    所以王朴的帅营在义州城里,刘高旭与郭谅做在外。

    郭谅与刘高旭并肩而来,王朴不敢耽搁,换上甲胄迎接议事。

    铺开地图,算上刚来的王克奴,五个人围在桌子前,郭谅讲着自己的分析,最后手指在广宁城狠狠一点:“蒙古义从并不可靠,其中必然掺杂喀尔喀部的奸细。将士们已休整一日,不如此时突然拔营起军,猝然渡河必能打建奴一个措手不及。”

    刘高旭的八字胡现在在下巴处多了一撮,摸着这撮胡须刘高旭道:“咱也不放心这些蒙古义从,今日就说休整三日,为的就是让这些鞑子里的奸细给建奴传递军情。哪怕广宁有建奴主力,也不可能八旗俱在,只要有一半儿,咱就有把握硬碰硬打溃他们!”

    监军徐日久左右打量,见王朴迟疑,便问:“这夜里行军咱宣大儿郎不惧,可大凌河以东的地势我等并不了解。夜里行军万一建奴早有准备,二位将军如何应对?”

    刘高旭瞪眼,扬着下巴道:“怕甚?咱麾下将士夜里能睁眼视物,建奴有几人能看得清东西?遇到伏击,杀出去就是,自我宣大军重整后,咱怕过谁?”

    被刘高旭一个武夫呵斥,徐日久只是一笑,宣大军内文官的地位已经从发号施令回到了本职,他只是一个监军而已。再说他在宣大三年,看着宣大军成长,看着大同系将领成长,对刘高旭他自然了解,这人就是这鸟脾气。

    起码脾气糟糕的刘高旭比何冲好,何冲文质彬彬什么都做的很体贴,可杀文官毫不手软。相对来说,刘高旭对他还是尊敬的,只是对事不对人而已。

    没错,就是这样的,徐日久默默安慰自己。

    郭谅见王朴还下不定决心,低声道:“八月末,皇帝陛下于宫中遇刺,密诏齐王殿下为皇太弟,而殿下有武祖正德皇帝遗诏,是武祖血脉。初二皇帝禅位,殿下拒绝,暂时监国。”

    “怎可能?”

    徐日久与王朴一惊,同样不再对这个话题深议,知道就成了,讨论影响不好。

    王朴捏了捏拳头,看向郭谅,郭谅轻轻颔首再次表示消息的正确性。

    下定决心,王朴一指广宁城:“既如此,大军开拔,食用备用干粮,务必要在三更前抵达渡口!”

    齐王登顶,带来的好处是一连串的。

    最起码,他们这三个有胆子赌一把。刘高旭是自信不怕事,郭谅则是不怕战败而导致自己的前途彻底毁灭,只要不是败得太难看,他还是有机会留在军中的,实在不行他也能退出边军,回京营任职给朱弘昭看家护院。

    至于王朴也不怕了,有他老子和齐王的关系摆在那里,只要不是战死,他就有希望复起。毕竟王威就他一个儿子,丢了现在的官,王威还有萌官给他这个当儿子的准备着。

    一个不认为会输,两个不怕输,宣大军前军成了赌徒的军队,即刻运转起来,在黑色、寒冷萧瑟的夜晚里,陆续出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