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七章 告国民书

孤君道 / 著投票加入书签

无错小说网 www.wucuo.org,最快更新大明宗室最新章节!

    九月二十一大早,应诏入京的蕺山先生,蕺山学派开创者,江南大儒,前内阁行人,绍兴山阴人刘宗周余惊未散,若不是他在士林的高隆地位,他也会死的不清不楚。

    他终于体会到了洪武年间士林的悲剧,现在正重演这种悲剧。

    成祖文皇帝为了在谥号中有一个文字,并没有如太祖高皇帝那样从始至终压迫士绅,而是改变方针给文人卖好,以求死后能有一个文的谥号。

    “号外!号外!君父今日午时登正阳门,宣告征日国书!”

    发报少年迈着脚丫子,挥舞着报纸,在驿馆内派发着报纸。

    瘸腿的驿丞挎着刀,是宣大老军,勉强赶上了朱弘昭扫盲军令,只是运气不好平辽战役中瘸了一条腿,失去了上进的机会。

    双手捧着报纸,驿丞咧嘴笑着吩咐下属:“君父雄壮,总算他娘的开战了!快抄,张贴示栏处。”

    再不打仗,军里的老兄弟腿脚也就废了,天下人还以为君父可欺!

    “君父……”

    刘宗周已不止一次听到这个对皇帝的新称呼,这是乱制,祖宗制度体统乱了,就是乱国!

    可他紧闭着嘴,不敢说,嚷嚷这些话的人都不见了,一个都不见了。

    “神策军入京了!”

    驿馆外一名门卒疾跑着进入驿馆,驿丞哈哈笑着,一瘸一拐出驿馆,看着神策军马队、甲士穿着大红色战袄袍甲缓缓开来,仿佛一道红色火流扑来。

    “将军!”

    驿丞右臂在胸前行着军礼,对着剃着光头点了戒疤,端坐在战车上的神策军右将军刘高旭大吼:“标下环卫乙营队官韩靖边!”

    他是先王旧部,是先王的外围亲卫,还不是宿卫出身,却是山东王府潜邸宿卫出身。

    鎏金山文对襟连身甲,大红收边,刘高旭膝盖上放着水牛立顶高尖六瓣金纹战盔,大嘴咧着对韩靖边抬起右手,轻轻招摇着。

    “武人当政,埋祸于千秋!文道不昌,文道不昌呐!”

    刘宗周返回二楼客房,这里站得高,可以看到周围街道上一片鲜红,火红的刺目。也只有当今,敢让野战边军入京城进行检阅。

    张溥、张采也在驿馆,两个人神色沉重,沉思衡量着。

    正阳门大街前,一队队红袍神策、白袍飞熊军士抵达,候立。

    京中三千余官员在三司带领下,在前排班。

    奉先殿,朱弘昭穿上武宗皇帝昔年使用的鱼鳞龙纹钢甲,头戴双龙争珠立顶战盔,腰挎缀饰七十七颗不同色泽宝石的雁翎刀。

    天子有六服,其中就有亲征、阅军所用的戎服,也有专制铠甲。

    “不孝子孙弘昭,为开万世不易之国祚、社稷,今宣誓征伐日本,扩疆万里以安我中国之民、养我中国之民。太祖有言,打江山易守江山难,难难难。”

    “世道平稳,士民安堵贵在守成。如今中西贸易日盛,海事渐高,已是我大明所承之华夏,与西夷列国大争之时。”

    “下为子孙争得先机,上为华夏中国之延续繁盛,中为我皇明社稷永存。孙朱弘昭今起战兵七十万,劳民四百万征日,望祖宗庇佑,望华夏英灵庇佑。”

    一根大香点燃,抖去香灰,香头赤红,朱弘昭上前插在铜鼎,一抖披风转身,步伐飒踏出殿。

    奉先殿前,三千宗室少年新军持戟司戈,他们有辈分大朱弘昭两辈的,也有小一辈的。可都是少年,仰望着日光下折射光彩的当家人,是他给了天下宗室一个自由,一个机会。

    也是这位皇帝,开启了宗室以字行世的先河,使得宗室们不再受限太祖高皇帝的宗室命名法,不会人活着没名字,死了也没名字,也不用顶着生僻的名字,都有了代替名的字来行走于世,可以拥有常人所能拥有的正常名字。

    这是一支彻头彻尾的新军,成军才三日,刚刚换装完毕。

    “朱家的子孙,为开万世之太平,文化固然重要,可守护这一切的还是兵戈铳炮!”

    “作为天家血脉,就该为子民供养之锦衣玉食,高贵地位,祖宗社稷,子孙富贵而披坚执锐,击斩群獠以卫太平、尊卑!”

    “国朝二百五十年,如今已到了日暮之时。朕不认天命,皇兄不认天命,我父亦不认国朝兴衰之天命!”

    “朕即大统以来,肩挑日月,左肩是天下万兆子民之安康太平,右肩是祖宗社稷朱家天下!”

    “奈何群獠作祟,朕以杀伐还寰宇清静。”

    换一口气,朱弘昭看着台阶下队伍不是很严整的少年新军,他们已经很努力了,可队列还是比不得宿卫老军。

    这是朝气蓬勃,充满希望的一支军队。

    宫中女眷站在左侧,右侧是宫中老人,都望着宫里的顶梁柱,天下太平的基石。

    因为一改往昔,可以说是面目全非的政策制度,如今社会矛盾非常的大,宫里、宗室联手抢夺士绅财源,朝廷的税收制度也在抢,现在全靠大军镇着。

    皇帝的重军策略又引发极多的不满,所有的军队现在只服皇帝一人,皇帝出了事情,直接就是天下大乱!

    “如今是中西大争之时,也是我朱家子孙能否延绵之大争之世!”

    “皇明之延续,中国华夏之繁盛,两位一体不分彼此!你们肩上,与朕一样承载着的是万兆子民之殷切、后世子孙之荣辱,先辈前人亿万英灵之庇佑。”

    “朕与尔等不比国初、国中之先人富贵清闲,我等是注定要流血的一辈,这是我等之不幸,也是大幸!甚幸!”

    “海外疆土千万里,海内子民两亿,此时不争宗室之富贵延绵,不争子民繁衍所需之疆土,不争这方世界唯一之主权,又待何时!”

    “若不争,两亿子民无所食,耕地不足,莫不成要挖毁先祖之坟墓开垦不成!纵观我华夏先人历朝,疆土代代扩增,先人们为子孙尽力了!”

    “我们活着的人,不能因为没地种粮食而抢先人们存身之片隅!我们不争气若抢,后人们就会挖我们的坟墓,我们的尸骸会曝晒于烈日下,为野狗所啃食!”

    “我等存身于此大争之世,为子孙有地耕,为死后有存身之片隅,朕不得不战,尔等不得不战,我大明不得不战!”

    奉先殿四遭大鼓擂响,朱弘昭振臂,咧嘴高呼,双目眦圆,一字一顿:“不!得!不!战!战!战!战!无!不!胜!”

    “不得不战!战无不胜!”

    “战!战!战!”

    宗室少年们头一次知道,原来自己肩上使命如此的重,为了自己,为了子孙,为了大明及万兆子民,不得不战,还要战无不胜!

    一个个振臂高呼,竭声呐喊着。

    张嫣怀里抱着小儿子张康,大儿子朱慈燃坐在她脚上,一袭得体绯红蟠龙团纹服,呀呀叫着,双手乱抓着。

    太后侯氏想起先王出征时的动员宣言,拿起手绢拭泪。

    李家姐妹等东宫新皇诸妃,李成妃、范慧妃等西宫旧妃齐齐望着。

    赵期老泪也是纵横一脸,他才四十岁出头,可头发已白了,现在的形势一片大好是表面,底层已经是暗流汹涌。

    鼓声稍息,三千宗室少年红着脖子,仰望着。

    “日本,蕞尔小国也!”

    “其民居于岛,不知天地之旷大,其主狂妄自号天皇!此事,朕深感耻辱,亦为列祖列宗所受蒙蔽而恼怒!”

    “我大明,要征服世界,开万世之太平,当以狷狂之日本祭旗,祭我朱雀战旗,祭我日不落之朱雀大日战旗!”

    “此战,打十年,打二十年,打一辈人,朕不觉得迟缓!尔等乃我朱家之千里良驹,朕给尔等六月时间操练。明年四月,羽林卫出阵日本,以为天下军民之表率!”

    “万胜!万胜!万胜!”

    一片山呼声中,朱弘昭登车,右手拉着缰绳一抖,八轮战车缓缓前进,他左手按着雁翎刀柄。

    战车上华盖林立,太后侯氏,李家姐妹,张嫣,东西两宫诸妃,朱慈燃、朱慈炅等皇室成员列坐,看着驾车的皇帝,出宫前往正阳门。

    琼华宫宿卫、羽林卫、各队禁军,宫娥、宫人拥簇开道,接受着宽阔道路两边的军民官吏跪拜一层层的跪拜。

    正阳门城楼上,京中官民都不陌生朱弘昭的容颜,都特许站立瞻仰,寂静无声,听着皇帝在那里以近乎白话的咆哮,陈述此时恶劣的国朝形势,也咆哮着名义上的藩属日本欺瞒宗主上国而产生的愤怒。

    “是故,我大明不得不战!”

    “为子孙繁衍而战,为当世太平而战,为开万事太平而战!”

    “此非朕好战,此战非朕一人之战,而是国战!”

    “为筹措军费,毕功于全力。宫中即日起餐不过两顿,每餐一菜,犯令者斩。即日起至战息,宫中一切节日用度从简,罢贡物,停兽园,只为我大明上下军民太平安堵。也望诸司克忠职守,以五条大政为重,莫要因军费而扰民、困民,贫民。”

    “恭送君父回宫!”

    白袍飞熊军,红袍神策军层层跪拜齐呼,京中密密麻麻的百姓要跪,没有扩音设备,他们甚至什么都没听清,却无处可跪,参杂在其中维持秩序的厂卫、军士大呼:“君父恩典,万民节礼,可方便从事,方便从事!”

    秩序至关重要,发生踩踏事件就不好了。

    刘宗周因为士林地位,仅次于三司主官站在城门下,听的一清二楚,干咽一口唾沫。

    看来当今,重军政策是不会改了,士人的路又在哪里,该怎么走?

    打仗,刘宗周不担心,就怕一直打仗,因军功而崛起的世袭勋戚们,还有宗室们只会越来越多,勋戚、宗室这两座大山又将压到士绅头上。

    看如今革新的架势,朝廷根本不缺军饷,皇帝还如此作态邀买军民之心,这这么说呢?

    跨过官员收民心,摆明了是对官员的不信任。

    随着人群渐散,京师南城各街道胡同全是军士,厂卫出动,将在京西夷人悉数逮捕,以谋逆为罪名,抓一个处决一个。

    这场清洗西夷的风暴会一圈圈向外荡漾,有西方的书就行了,不要他们的人!

    打下日本,进攻吕宋、印度时,就是全面开战之时。

    工业化开始前,大明真的有底气表示自己是天朝上国,地大物博。

    只要铁路铺设好,全国经济联通,统治力、动员力,经济活力都会大涨。大秦之所以失败,因战而亡,是因为老秦人太少,始皇帝以后,老秦人口压不住六国遗民。

    现在大明两亿子民,必须要往外迁移,拥挤在一起,只会在内乱中白白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