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三章 断脊战术

孤君道 / 著投票加入书签

无错小说网 www.wucuo.org,最快更新大明宗室最新章节!

    次日,八月二十四。

    吐鲁番方面如约配合,潜匿的一万余骑军从南出现在战场,引发明军秦凉军团所部高度戒备。

    吐鲁番与哈密之间的道路,是夹在两条大山脉之间的。很宽,这也是这条路没有被黄沙侵蚀、淹没的重要原因。连绵高山挡住风沙,也是水源稳定的提供者。处于很大的山峡之中,这也是吐鲁番盆地说法的根源。

    连绵大山挡着,空气流动性差、封闭,自然造就了这里夏日闷热的气候条件。

    吐鲁番东一百八十里,鄯善。

    这里囤积着前线大军整整一个月的补给,一个步军团,一个警役团负责镇守。

    此时征调的一千余徭役正蒸着馒头,整个鄯善上空炊烟连绵腾起。

    蒙古马矮小、耐养活,高耐力,适应环境、地形能力强。一夜一日的时间,和硕部、准噶尔部近三万骑行走山路,硬是绕开秦凉军团探骑,插入毫无防备的鄯善地界。

    一处处山峡、山谷里都是呼呼大睡的疲敝骑军,哈喇忽剌端着商人走私来的单筒望远镜,登高望远看着正午的鄯善。

    空气燥热,湿气蒸腾。

    视线内的景物曲曲折折,如同水中倒影。

    今日夜,宁夏军团将会抵达鄯善休整,然后携带哈密、鄯善两地积存的物资以最稳妥的方式运往吐鲁番大营。

    这就是唯一的机会,西域各部眼前最好的机会。

    别问他是怎么知道的,只要肯花钱,总能弄到想要的消息。

    狭长的补给线,又缺乏足够的两翼支撑点,使得西北军前线就像一条蛇,蛇头很凶猛。但还差点力道,缺乏一锤定音的力量,这才有宁夏军团增援一事。

    现在,只要伏击吃掉行军中,毫无防备的宁夏军团。断去秦凉军团后路、补给,等大明新的援军赶来,也只能给秦凉军团收尸。

    对付明军蛇一样的布局,一刀斩成两截自然就奠定了极大的胜率。

    这是地形所限制、造就的局面,贺虎臣也没法子,只能沿着山峡一路向西打过去,直到占据吐鲁番,彻底封住门后,这条走廊也就安稳了。

    哈喇忽剌与部下都是很疲惫的,急行军三天两夜,身体压力、精神压力都不小。强迫自己入睡,为稍后的强袭、突击做准备。

    宁夏军团首尾相连足足三十里,不是密集的骑军队列,就是运输车队。

    左旅两个骑兵团在前,斥候探骑二十里,沿途有新修的一系列烽火台、戍堡、兵站作为警戒力量,可陈国策根本就不放心。不是不信任秦凉军团,而是他吃过这种亏。

    他十四岁袭职,从戎二十余载。东渠一战让他记忆深刻,那是一场大胜,也是惨胜。那一战风雪阻路,各部离散结果中军遇袭。

    那一战给了他极大的后怕,最怕行军途中打措手不及的遭遇战。

    中军骑兵团主将曹变蛟,一袭远超品级的高规格连身鎏金山文甲,戴着三山立顶高尖大檐帽,手里提着大关刀。

    风沙刮在脸上只感觉火烫烫的,曹变蛟只能将护颈盔帘拢紧,捂着脸面,只留出一对漆亮漆亮的眼眸子。

    越是靠近吐鲁番,行军障碍就越少。这地方行军,最怕就三样,首先是迷路、其次沙尘暴,第三就是水源。

    极宽的山峡中蒙头往西走就没有迷路的说法,更不会有沙尘暴。而水源方面,越靠近吐鲁番,因为坎儿井数量的增多,以及新修的引水暗渠,使得大军行军时在接近鄯善时,可以在两侧暗渠里随取随用。

    入夜,宁夏军团沿着道路扎营,一捆捆的防马枪、鹿角组装,放置在一座座营垒最外围。然后又是增修一条条战壕及陷马坑,也是防止骑军冲营的措施。

    一眼一板做着扎营工作,让北面潜伏的瓦剌人大喜。

    最怕的就是宁夏军团躲入鄯善过夜,结果宁夏军团贪便宜,不想绕道去南边二十里的鄯善,直接在道路上扎营,真是祖宗保佑!

    没错,刘行孝在道路边上扎营,就存了省事情的心思。

    宁夏军团毕竟是新组建的二线军团,骑兵团也就学了个步军齐射、自由速射两项基本功。除了中军曹变蛟所部骑兵团底子厚,其他各团冲锋起来还是游骑战术,没能掌握骑墙战术。

    对于较高难度的轮射战术、交叉斜射战术,乃至是传说中的火铳仰射战术,对宁夏军团来说都太远了。

    尤其是火铳仰射战术,与弓箭抛射,火炮抬角射击一个道理。是杨肇基提议,京营禁军吃饱撑着研究出来的新战术,到底效果如何,缺乏实战佐证。

    火铳仰射战术,是补充正面火力的战术。因为岷州卫地形限制,导致空有大军,却无法展开战线。为了弥补火力,增强对敌压制力,杨肇基不得不弄一批弓手补充到前线,站到队后进行仰射作为补充火力。

    既然弓箭可以仰射,那火铳为什么不行!

    反正各处敌人还玩的是密集阵列,玩不好密集阵列的都算不入流的。既然都是密集阵列,那根据弹道估算出大致落点的火铳仰射战术,自然可以站得住脚。

    夜里又冷的让人直打哆嗦,曹变蛟巡视中军营垒群,握着一名夜不收的右轮短铳看了看,感叹火铳越发的杀人犀利、简便,不知道一身武艺还能不能派上用场。

    感觉,以后靠武技吃饭的将领,只能做个选锋敢死队队长。

    “曹将军,中军议事。”

    一名军校打马过来,拱手一礼又调转马头,去通知其他地方。

    曹变蛟安排副手继续巡查岗哨、夜禁工作,骑马赶赴中军大帐。

    光中军营垒群,就东西长三里,南北一里,很大的一块区域。算上左右两旅,营垒群东西延绵十余里。

    中军大帐,煤油灯照的明亮亮。

    长史侯洵按例举行会议,在地图上指着新标记出来的敌军道:“秦凉军团来的军情,安西将军命我部加强戒备,驻留鄯善待令。”

    陈国策皱眉,饮一口蜂蜜茶润喉,见周围将领多有不满,便开口:“侯长史,各部驻留警戒没问题,可吐鲁番那边……决战缺乏兵力,秦凉军团有把握?”

    和大多数人一样,陈国策也当成贺虎臣要独吞军功,进行的拖延手法。

    侯洵也知道这条军令会滋生不满,可他也没法子只能传达,环视一圈道:“诸位也都知道,吐鲁番之敌有上万骑隐匿。今日一早从托克逊方向增援吐鲁番,安西将军屡次试探,这上万骑避而不战。”

    一人嗤嗤发笑:“离奇。长史的意思是,安西将军认为万余敌骑出现的不是时候,可能有旁的原因,就让我军以静制动,以不变应万变?就在这儿待着,看着秦凉军团吃肉?”

    侯洵脸色涨红,算是默认了这个说法。

    刘行孝轻咳两声,瞪一眼那人,继续说:“其实,咱在安西将军的位置上看,这条军令没问题。咱这么说吧,吐鲁番已经是一座必失之城。敌万余精骑,为何逗留不去?我部即将抵达吐鲁番参战,敌骑怎么这个时间点就出来了?”

    他不相信叶尔羌汗国各部会有这么大的觉悟,这是一个种族复杂、文化差别很大,强行揉在一起的汗国。没有外部压力,还能镇压的住。

    有了外部的压力,叶尔羌汗国内部别说一致对外,能保证不内战就已经很了不起了。

    这种情况下,畏兀儿人、哈萨克人乃至是出塞汉人,不捅刀子就已经难能可贵了。更别说这些各族组建拼凑的军队,凭什么为叶尔羌上层蒙古人去拼命。

    这再次出现的万余骑,让前线将领提高了警惕,因为这不合常理。

    刘行孝的两个问题,让大帐内陷入安静。

    的确,他们的行踪基本上是瞒不住人的,明明知道他们宁夏军团来了,敌骑怎么就主动现身?

    这股各族各部组成的骑军,按道理来说应该早早散伙,各回各家才对。是什么原因将他们凝聚在一起,没有丢下城中主帅而逃亡?

    片刻后,刘行孝对沉思的各人道:“这万余骑行为离奇,此次现身不可能是了拖延我军手脚。”

    宁夏军团抵达前线战场,这万余骑能跑掉就不错了,就别想着拖延攻城进度。换言之,前线有了宁夏军团,这万余骑根本就没有作用。

    既然没有作用,还出现做什么?

    难道为的就是拖延秦凉军团,再等宁夏军团到了后,这万余骑再跑?

    如果这万余骑还被吐鲁番控制,那为什么还不后撤保留战力?若是吐鲁番失去对他们控制,这万余骑要么就散伙,要么带着家当集体上门寻明军效力。

    既然还在吐鲁番方面的控制中,现在现身暂时拖延前线秦凉军团的手脚又有什么意义?

    大帐内一片安静,曹变蛟想明白了,看向刘行孝。

    刘行孝对他微微颔首,算是认可。

    这万余骑本该散伙逃遁却没有逃散,再不济后撤保存实力也没有撤,反倒蹦出来给秦凉军团拖后腿。

    为的是什么?

    可能为的,就是拖住秦凉军团的总攻,争取时间。

    争取这点时间做什么?

    战场上战机稍纵即逝,能挤出时间,才能有战机。

    刘行孝见各处都想明白了,一个个神色严肃却没有说出来。

    “按照此前军情,以最差形势推导,将瓦剌四部兵力标注出来。”

    军三司将早已制好的沙盘抬上来,从新标注敌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