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注-3

妄语臣 / 著投票加入书签

无错小说网 www.wucuo.org,最快更新猎明最新章节!

    首先,说一下议和诏书中的几个人物名称,方便有迷惑的读者理解。

    平秀吉——丰臣秀吉

    丰臣行长——小西行长

    藤原如安——内藤如安。

    至于为何姓氏会与历史通常的称呼有问题,这个比较复杂。在此就不赘述了。简单地理解,可以基本归结为:一、古代人的姓氏是个非常复杂的系统,二、赐姓的原因。

    如郑成功被赐国姓“朱”,官方名称就改为朱成功,同理。感兴趣的读者可以百度一下”丰臣秀吉“,看一下他的名字从木下藤吉郎——羽柴秀吉——丰臣秀吉的由来。

    诏书虽然是文言文,但加了标点后个人感觉也不是很难理解。主要内容可以自己阅读。但最重要的条约,其实就是文中的以下三点:

    “并订原约三事:自今釜山倭众尽数退回,不敢复留一人(日军统统撤出釜山、全面撤军);既封之后,不敢别求贡市,以启事端(册封以后就别再要求开放朝贡贸易了,又要生出事端来);不敢再犯朝鲜,以失邻好(这句原文理解即可)。”

    其实,关于这份诏书,网上流传的还有多个版本,笔者是照着现藏于大阪历史博物馆里的影印件照搬的,应该是正确版本。此外,大阪历史博物馆里留有的诏书原件,也使得流传甚广的部分日本史书中所说的丰臣秀吉直接撕毁诏书的传言故事,不攻自破。

    另外,关于永乐通宝在日本战国时代,作为主要流通货币的情况。这样的资料还是很容易找的。甚至不少历史影视作品中都有高度还原。可以百度搜索“织田信长 永乐通宝”,会有不少这样的百度帖子和图片作为参考。感兴趣的朋友,我顺便推荐一部挺有意思的历史战国时代的电影,中文译名叫《傀儡之城》,里面开头几分钟里,丰臣秀吉(那时还叫羽柴秀吉)水淹高松城时,讲到修筑堤防的台词中,就明确提到了价格是以永乐通宝计算的。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这里也就不一一赘述了。

    最后,有必要声明一点,前文中关于大内、尼子两家的败亡与明朝的贸易紧密相连的原因,并非本人原创。主要参考的是日本漫画家宫下英树的说法,详见其作品《战国一统记》的第2卷。笔者关于沈惟敬、小西行长相互隐瞒自家君主、暗暗推动议和的动机推想,有些灵感也是大多来源于大内、尼子两家败亡原因的推理和思考。顺便向对日本战国历史感兴趣的朋友推荐一下宫下英树的战国漫画系列,虽然是漫画,但是这位作者对于历史引经据典的严谨考证精神,还是很令人钦佩的。可惜就是连载速度太慢,比笔者可是慢多了。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