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节 军种

灰熊猫 / 著投票加入书签

无错小说网 www.wucuo.org,最快更新虎狼最新章节!

    接下来的几天对淳化宪法师官兵来说是很平静的一段日子,紧紧围在四周的顺军没有发动任何攻势,部分地区的顺军还主动后退了一段距离放弃了阵地,就连日夜不休的宣传人员都一下子变成了哑巴。

    战场虽然平静,不过对李洪这种普通士兵的内心来说并不平静,飞过来的怪物并不是什么上仙下凡,不能一下子降下甘露、不能让明军士兵变得刀枪不入,更不能夺走顺军手中的武器或是许诺给士兵死后的幸福。宪法师没有对士兵们隐瞒任何事情,相反师部尽力让每个士兵都尽快知晓那个飞艇是一种新式武器,李洪已经明白接下去的战斗还是要靠自己——对面顺军或早或晚也会察觉真相。

    平均每个士兵都拿到了几封家信,李洪手中就有父母和妻子的来信,还有来自街坊邻居的信件,以及一封区长写的亲笔信,除了这些指明给他的信件外,还有统一印刷的江西卿院致敬全体宪法师江西籍官兵感谢信(其他各省官兵也有他们卿院发来的致敬感谢信),以及制宪会议告全体宪法师官兵书。

    制宪会议和省卿院感谢李洪为国效力的信他看了一遍就扔到了一边,但是父母妻子和邻居的来信他一直揣在怀里,每当闲下来的时候就取出来如饥似渴的阅读。虽然军校对所有志愿兵都进行了识字教育,但还是有一些人看不太明白家人的书信(很多也是口述代写的),这个时候就会到处找人帮着念,李洪这几天来就为一个同伴把他收到的信念了几十遍之多。

    制宪会议的书信里高度赞扬了像李洪这样的普通士兵的牺牲精神,赌咒发誓说一定要全力给他们解围——在恰当的时候,同时制宪会议还反复强调了他们正在发行公债,会组建更多的军队,会制造更多的军火,他们竭力像让普通士兵相信他们的坚持对国家非常重要,国家正从他们呆在淳化的每一分、每一秒钟受益。李洪并不怀疑这个,但“国家”这个词对他来说还是太空泛了,虽然意识到自己战死疆场不是没有意义的,但是普通士兵还是不能仅仅通过制宪会议的这封信想通自己为什么要死在这里。

    省卿院的书信具体了很多,和制宪会议一样省卿院也在赌咒发誓,说他们正在征更多的赋税,每月会给李洪额外一两银子的补贴,保证成色而且一定会把任何敢于贪污军饷的人绞死,省卿院还保证会加倍抚恤,会让战死者遗族衣食无忧。但李洪还是不能不想到他家乡的妻子,作为家里的顶梁柱,如果自己战死他有些怀疑省卿院是不是会实践诺言,会照顾自己的妻儿一辈子。

    区长的信是手写的,他重复了一些制宪会议和卿院反复强调的话,用对子侄的口气告诉李洪区里正在组织人手,照顾所有的军属,区长表示希望早日听到宪法师获胜归来,李洪本人安然无恙的消息。

    街坊和妻子的信里证实了区长信中的话,妻子说街坊们最近很照顾她和孩子,而且邻居们都很为李洪担忧,他们每天都关注报纸上关于淳化的新闻,在她面前不苟言笑,最近家里打水扛米也都不用自己做了,邻居们都抢着帮忙,平常总和李洪吵架关系非常不好的王家,现在对李家也变得客客气气的。总之,家里一切都好,妻子希望李洪一定要平安归来。

    父亲的信里也提到这些,还说他之前虽然不支持李洪(重磅炸弹级的关键字)志愿从军,但时至今日也没有什么话好讲。父亲的信很长,说道大家现在要交更重的税,而无论是邻居还是他学校的同事都把积蓄购买成了公债,购买公债的人听说李洪的事情后,对他父亲表示他们拿出积蓄就是为了能帮上前线将士一份力,当然,他们肯定也希望将士们能够把顺军挡在境外,不让他们能够攻入家乡。

    李洪的父亲还提到前些天有个宪法师的士兵被顺军遣送回了家乡,李洪的母亲听说后一下子就病倒了,她非常盼望儿子也能这样平安回家。但李洪的父亲表示,看到周围人的表现后,他更希望李洪能够像个勇士般的回家,让他们这个有书香传统家庭不因为出了个当兵而感到耻辱——之前颇有一些,而是能够骄傲地告诉邻居他们家里的孩子曾为国效力。

    顺军重新恢复攻势后,力量比之前显得猛烈许多。

    自从飞艇着陆后明军开小差的行为立刻绝迹了。被关在大牢里的逃兵也拿到了他们的那一份家书,之后他们也纷纷要求重新上战场,并要求师部帮他们隐瞒之前的试图逃跑劣迹,唐德生和军法官都表示愿意从轻处理,只要他们证明自己的勇气那过往就一概只字不提。

    这些逃兵统统被军法官按照不服从军令起诉,所有的犯兵都低头认罪并没有怨言地接受了长度不等的禁闭处分。等他们走出禁闭室后,军法官就当着他们的面把以往的记录文件撕了个粉碎——包括抓获他们的巡逻队报告、军官证词以及他们自己的口供。

    明军的变化显然也被顺军察觉到,开始对诱降丧失信心的顺军连续发动了几次猛攻,宪法师在淳化镇外的阵地被顺军攻取大半,数以千计的明军士兵在争夺战中伤亡。到新一个月的时候,万余明军已经被压缩在淳化镇的核心阵地附近,顺军挖好交通壕后,三天来每夜都向镇内发射数百枚臼炮炮弹,打死炸伤了数百宪法师官兵,不过明军依旧士气高涨,隐蔽在壕沟和矮墙后的士兵随时都愿意跃起迎战,而镇内的士兵也争先救火,一次次扑灭了被炮击引燃的房舍。

    任红城依旧坚守在淳化镇内,从第六军建军起他就是卿院代表,现在又是制宪会议的全权代表,对他来说这支军队就是他仕途的一切。送他来的飞艇抵达不久后又返回龙潭,把宪法师的情况送回后方,第一艘飞艇往返了两次后在龙潭发生事故坠毁到长江里,但很快龙潭又派来了第二艘飞艇,随飞艇同来的还有两个胆大包天的福建、广东记者。南明的记者们很多早就已经不能忍受于只在南京打探消息了,这两个消息灵通的记者在拿到第一艘飞艇从淳化送出来的明军通报后,立刻嗅到明军已经有了特殊的通讯手段,这两个人抵达龙潭后软磨硬泡,最后贺飞虎特批可以运送友方的个别记者进入淳化。当然,他们会受到严格审查以防是顺军的细作在试图刺探军情或是企图破坏飞艇。

    从唐德生的角度讲,他很希望后方尽快为宪法师配属一艘飞艇供他观察顺军阵地,不过任红城表示短时内可能无法满足这个要求,而且更令唐德生丧气的是,他被告知飞艇虽然是军方所有,但却不是陆军所有,后方居然为这寥寥无几的新式兵器操作员建立了一个与陆军部平行的部门——叫什么空军部,所以飞艇艇员都是空军军官,陆军准将唐德生只能要求他们协助而不能直接下令给他们。

    为了几十、上百人成立一个与陆军部平起平坐的空军部让唐德生觉得很夸张(之前陆军就对把水师划出去成立海军很不满,甚至觉得这是对陆军老大的一种羞辱),而更让他感到离奇的是这些艇员的军衔还都很高,所有的操作手都是军官而不是士兵,带着几个尉官手下的艇长自然也是水涨船高拥有了空军中校军衔。这导致唐德生的副团长们都很不满,他们管辖着上千士兵才只是少校军衔,少校副团长们得向这个看上去不比他们手下伍长强多少的家伙先敬礼;两个中校团长们在背后也有类似的怨言,他们觉得管一个团的长官应该比管一个艇(即使它能飞)要强,第三十四团团长是上校团长,虽然他比艇长军衔高但他也没感觉多有安慰。

    唐德生无法说服任红城同意把空军中校先生(唐德生和他那些咬牙切齿的手下从来不称呼艇长为中校,每次都要在前面着重加上那个让他们觉得可笑至极的“空军”二字)指派为他的部下——任红城直截了当地告诉唐德生他没有这个权利,而且飞艇目前的使命同样重要;也无法劝说任红城离开,后者表示他会留在宪法师中直到胜利或灭亡,任红城还指出既然唐德生反复强调自己制宪会议全权代表的重要身份,那有一个重要人物呆在淳化显然更能鼓舞军心。

    在顺军连续三夜的猛轰中,任红城一开始呆在宪法师的指挥部,头两天唐德生和其他参谋还能在闲暇时和他说两句话,或是给他讲解一下战局。而到了第天夜里,顺军在炮击同时派出多组突击队攻击明军核心防御阵地前的壕沟,唐德生的指挥部里忙成一团,传令兵川流不息,在没有任何人有空和任红城说话。发现自己一点忙也帮不上后,任红城干脆冒着炮火跑到镇中去慰问伤兵。

    两个同样疯狂的记者也离开安全的掩体出去亲身体会被臼炮轰击的感觉,到天明顺军的炮击中止后,两个记者已经拟好了战地报道的标题。

    虽然黄石的旧部不承认许平是黄石的弟子,但是大部分人都这么看,他的治军方法、作战风格都是源自黄石;而许平手下的那支军队,明显也是昔日长生军的延续,这点连黄石及其他的旧部都不否认。

    两个记者也是颇多感慨,这几天来他们多次见到任红城在一线鼓舞士气,冒着炮火去壕沟听军官们讲解战况,他们都表示大明现在的官员是越来越不同以往了——谁说大明没有人才?没有能吏?从各省总督到制宪会议的代表,人人都廉洁而且勇敢。

    任红城客气了几句把两个记者送去了,对记者们的感慨他在心里只是一笑:“以前想当官只要上司认可就行了,现在得数以百万计的人认可你才行啊。”

    在泉州召开的制宪会议至今仍没能把宪法确定下来,齐国公府对此似乎不是很急迫,总是让他们慢慢议不要匆忙,而制宪会议现在的主要工作也绝再是讨论宪法,他们已经肩负起国卿院的责任来,他们也都明白现在的工作就是未来国卿院的责任。而自从工作以来,各种问题让制宪会议对未来的法律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不少最初被定下来的法律又被一致推翻,很多人通过管理全国事务都觉得自己当初对宪法、未来国卿院和政府的运作的认识有些肤浅。

    今天制宪会议成立的军备委员会主席薛杉要负责审核三个军部的军备要求,这三个军部都很清楚薛大夫的意见将对自己的部门能不能获得拨款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事先也都进行了充分的准备——不仅仅是准备自己的,也要准备对手的,有的时候打击对手比推销自己还重要。

    最后一次陆军部的代表一共念了七个首先才打住,他抬起头向薛主席说道:“如果制宪会议同意这个项目并拨款给海军部,他们会把大夫们以为是用去制造铁甲船的这笔钱拿去造能够制造——能够制造——能够制造——能够制造……”

    海军部军官运了一会儿气,沉着地回答道:“薛大夫,这种战舰能够抵挡哪怕是八百磅重炮的轰击……是的,下官承认情报并未显示北顺能制造这样的火炮……这艘船是真正的无敌战舰,能够装备并发射一千磅的大炮……是的,下官承认我们暂时还造不出这样的大炮……是的,下官承认我们暂时连一百磅的炮也没有,但是下官以为目光应该放得长远些,而且下官认为在海军问题上,海军部的专家更有发言权。”

    海军部的军官脸色一变再变,最后长叹一声:“临时海军部会重新向制宪会议提出铁甲舰的项目规格和预算申请。”

    一丝微笑泛上了陆军军官的面庞,他在心里美滋滋地想到:“等我回到部里,大家会为我开一坛酒,并称为我英雄……”

    不过他马上就笑不出了,因为下一个军备项目是有关陆军申请建立“陆军水战队”的事宜。

    薛杉紧紧盯着陆军军官的眼睛,后者额头上已经开始冒出汗来:“薛大夫,不错,下官确实这样说过,但是总有一些对突击艇来说都是困难的大江大河吧。”

    看着薛杉把价值数万两的项目报告轻轻推到一边不再列入预算考虑,陆军军官感到自己的心都要碎了,再看着桌对面那个面露奸笑的家伙,他真恨不得一记老拳砸在对方脸上。

    坐在距离薛杉最远的处的是刚成立的临时空军部的代表,相对另外两个总是剑拔弩张的军官来说,空军军官总是最低调的那个。在之前的会议上,空军军官曾经听见陆军和海军代表大声咆哮着互相威胁,一个挥舞着拳头叫喊:数十万将士绝不会答应!而另一个则反击道:三百艘战舰随时奉陪!

    而空军军官能说什么?他能说“两艘飞艇和十五艘制造中的飞艇以及他们的艇员和预备艇员们不是好惹的”吗?虽然这些人都是军官,就连预备艇员也是少尉。

    黄石不知道这个时代空军能做什么,也不知道该如何发展空军,不过他觉得正如最关心水师建设的是海军军官而不是陆军军官一样,只要成立了空军部那么切身利益和这个部息息相关的人自然就会努力去建设空军,挖掘空军的潜力并寻找空军的价值。

    今天,空军军官也趁人不备把一封项目塞到了薛杉的讨论项中,因此他今天也特别地紧张,为自己、也是为空军迈出的这第一步。

    终于,薛杉翻到了空军提交上去的那一份。

    从空军军官的两侧,同时爆发出两声无比悲愤的呐喊——就凭那装不了几个人的两条破飞艇,空军就想组建作战部队了吗?也想和我们争夺预算了吗?这个只有军官没有士兵的小丑军种!一个部工作人员比所辖部队军人还多的小丑部!

    和两个快要歇斯底里的陆军和海军军官不同,薛杉倒是一丝不苟地开始与空军部代表开始对答。在薛杉的理解里,齐国公成立三个部就是为了分而治之,而薛杉现在对此非常赞同——他觉得同时对付陆海空三个部远比对付一个统一的兵部容易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