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大公司策略

全行缺金 / 著投票加入书签

无错小说网 www.wucuo.org,最快更新财富人生最新章节!

    从供应链的角度来看,服装产业的供应链如果跟不上市场的快速变化,会造成生产、经营以及销售也跟不上市场,缺货、积货的现象也就会屡屡出现乃至导致库存成本大幅上升。建立服装供应量的快速反应机制的重要性显而易见。”

    “这是在传统行业中,在我们的网络行业中更是如此,我们蜘蛛网吧在布局湘江和东山的时候用了差不多两年时间,但是在布局全球的时候才用了一年时间,这个时间短的其他大型企业根本就反应不过来,做公司就像一帮人合伙盖楼,每个员工每天做对了一件事就是给楼添一块砖,如果做错了一件事就是从楼上随机抽掉几块砖。

    大公司就是那些已经盖得很高的楼,它们不再注重能舔多少砖,而更害怕被抽掉几块砖。即使不添砖它还是很高的楼,而如果从底部抽走的砖太多就可能崩塌。

    所以大公司的策略就是对所有可能出错的地方严防死守,宁可不做也不能做错。而且股东众多,大家的想法都不同,做什么事情都要投票解决。

    而这种策略必然导致效率低下,明明一个人可以做的事情要分给三个人,防止一个人出错。明明一天能完成的事情要拖一周,需要更多时间反复审查防治出错。明明一个团队能完成的事情,要几个团队同时做,因为一个团队出错的时候还有后备方案。

    但是这是大公司的问题吗?不见得,牺牲效率去换安全稳定其实这个策略是对的,甚至是必然的选择,问题是在于度的把握上,就是牺牲多少效率换取多少安全稳定。所谓失败的大公司就是那种效率牺牲了,产品的安全稳定也没换来多少,这就是经营管理的大失误了。

    当公司到达一定规模后,效率不再是核心竞争力了,对资源的垄断,资金技术的壁垒才是核心竞争力。大公司的衰落往往发生在产业转型和技术更新换代的时候,因为这时候它们依赖的核心竞争力失效了,而它们的效率低下的惯性使它们无法快速建立新的核心竞争力。”

    封余感叹说道:“看来我过段时间我得找机会好好的去学习学习,充一次电了,现在好多东西都不适合了。”

    李世玉:“再坚持一段时间吧,等我毕业了,再安排你去学习,到时候你将公司的高管都统计一下,想去的可以安排他们轮流去。”

    毕业之后李世玉不打算再继续深造了,哈佛一年多的学习让他明白了一个道理,作为老板,学历并不需要有多高,能力不需要有多强,只要会用人,会管理就足够了。

    公司现在发展到了这么大的规模,要想在固有领域再进一步非常的困难,只能涉足新的领域,涉足新领域最好的办法不是自己去开辟,而是收购和投资,这就是为什么那些国际化的大公司,大企业往往下面都会有几十上百个企业。

    像阿里巴巴,阿里最初是做的是批发业务的电商网站,进而做个人业务的淘宝,在做淘宝阶段取得了非常快速的发展,给今天的阿里巴巴奠定基础。

    在电商刚刚做起规模之后,阿里就迅速成立了支付宝,开始借助电商涉足金融领域,支付宝最后结合阿里的业务发展成今天的蚂蚁金服。

    针对商家的营销需求,阿里搞出来网络广告平台阿里妈妈。

    针对商家对计算需求,阿里云上线,并且快速发展,迅速占领云计算市场。

    针对商家的物流需求,菜鸟网络横空出世,整合仓储物流行业所有资源,利用技术提升效率。

    这种领域扩张,让阿里逐渐成了一个非常庞大的体系。阿里电商C2C有淘宝、闲鱼,B2C有天猫,线下有银泰,海外电商有天猫国际,全球购,速卖通,还收购了南亚,东南亚各国的一大票当地电商。电商领域实现全覆盖。

    金融领域的支付宝是配合电商业务发展的,然后支付宝衍生于余额宝的理财,支付的沉淀资金衍生出小额贷款蚂蚁小贷,消费贷款蚂蚁花呗,数据衍生出芝麻信用,还有保险业务、传统商业银行业务……

    线上延伸到线下O2O,餐饮,旅游,出行全部囊括。

    从消费品延伸到文娱市场,阿里音乐、影视、游戏、阅读,体育由构成一个文娱系统。

    在庞大体系的背后,阿里云提供数据和技术支持,菜鸟物流解决物流,蚂蚁金融解决资金流。

    阿里的扩张是领域的立体扩展。横向扩张范围,把一个领域的成功从中国扩张到外国,或者直接进入市场,或者收购当地企业改造;纵向扩张产业,电商搞好了,涉足相关的金融产业,往线下延伸到O2O,从实物消费到虚拟娱乐消费延续到文娱市场。这种扩张几乎是无边界无极限的。

    马云提出来eWTP,就是这种立体扩张的设想,横向把核心业务从中国扩展到世界,纵向从商品销售领域,扩张到上游产业链,扩张到所有人类消费品和服务,扩张到配套的金融和数据服务。

    腾讯起步也是小公司,但是腾讯的崛起要早于阿里。腾讯最初模式没有什么特别的,互联网的社交需求、电信行业的垄断几个,中国庞大的人口数量给了腾讯机会。在PC时代,腾讯就收获了数亿的用户。

    通讯工具一旦应用就有了排他性。你可以更换通讯工具,但是你不能更换社交关系,社交关系建立起来,要更换成本是极高的,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越来越高。这让腾讯可以一直收割自己的用户,无论出现什么商业模式,腾讯都能依靠社交关系迁移的困难来绑定用户。

    腾讯很早就确立了自己的优势,后来唯一的一次大变动是微信出现后扩大了收割的范围(微信能够流行也是QQ用户的基础)。

    如果说阿里是立体扩展的话,那腾讯就是垂直收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