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辗转到武汉

莎啦梦 / 著投票加入书签

无错小说网 www.wucuo.org,最快更新东莞打工妹二十年风雨人生最新章节!

    在回家的路上,柳絮情绪十分低落,这次失败的面试加深了她对未来生活的担忧,在老家找工作都要靠关系网,她们家世代务农,无权无势,想在县城找工作比登天还难。

    柳絮越想心越烦,暑假快过完了,总不能在家里种田吧。一来她是个高中毕业生,回家种田肯定心有不甘,二来村里人的闲言碎语和父母的责骂已让她不堪重负。无论如何也不能留在家里种田,一定要找机会去大城市打工。

    刘圆见柳絮愁眉不展,便安慰她:“这次面试算什么,就当一次锻炼机会,我们可以吸取教训,不要对老家抱有任何幻想。谁不知道老家都是靠关系网,我们两家既没有钱,又没有后台,待在老家永远也没有出头之日,有机会还是出去打工吧。”

    “我也是这样想的,可是我对外面一点都不熟悉,不知道去哪里。”柳絮无奈看着刘圆。

    “你别担心,等我找到机会就告诉你,我们结伴一起去。”

    “那好吧,有消息你通知我。”

    柳絮性格懦弱,做事缺乏主见。在那段痛苦无助的日子里,刘圆就是她的精神支柱,她很信任刘圆。在家里得不到温暖,她就将刘圆当成了知心朋友,对她有一种强烈的依赖感。刘圆也将柳絮当作妹妹看待,虽然那时她过得也很难,可是她总力所能及地在精神上鼓励柳絮,柳絮打心眼里对她感激不尽。

    俗话说:患难见真情。这段苦难日子的经历,让柳絮与刘圆之间的友谊更加深厚。多年后,当柳絮事业有成,从东莞返乡探亲时,第一个探望的朋友就是刘圆,这是后话。

    自从面试宾馆服务员失败后,柳絮和刘圆一边在砖厂打工,一边继续托人打听外出打工的信息。那时没有网络,农村也很少有报纸,她们只能从县城劳动局下属的职介所打听招工消息。

    几天后,刘圆得知武汉一家毛纺厂委托县城劳动局招一批女工,她连忙将这个消息告诉了柳絮。

    为了区分后面的故事里讲到的另外一家纺织厂,故且称这家毛纺厂为A毛纺厂吧。

    柳絮得知招工消息后非常开心,连忙和刘圆一起去县劳动局报了名,并交了150块钱的报名费。这笔费用在当年可不是小数目,柳絮在砖厂拼死拼活一个月也只赚了150块钱。

    武汉是湖北的省会城市,柳絮和刘圆虽然没有去过,但从小就听说过武汉这座大城市,知道武汉人都是“吃商品粮”的有钱人,那时农村人最羡慕的就是“吃商品粮的人”。她们老家有很多人在武汉打工,不过大多是在工地上干苦力活。柳絮天真地以为她们是高中生,到了武汉应该不用做苦力,肯定能找到轻松的工作,说不定还能成为“城里人”呢。

    柳絮将武汉A毛纺厂招工的消息告诉了父母,父母听说柳絮有机会去武汉工作开心不已,连忙为她准备去武汉的日用品。

    柳絮的父母长期在农村种田,他们对城市里的生活状况一无所知。他们以为柳絮去武汉A毛纺厂上班,肯定有机会转正成为“吃商品粮的合同工人”,如果那样的话,她以后的身份就与考上大学的人是一样的。

    也许那个年代的农村人吃了太多苦,才会那么羡慕“吃商品粮的”人。在那个年代,“吃商品粮的”人一辈子衣食无忧,每月有工资领,国家分配房子,生病可以报销,儿女上学优惠,即使没有考上大学,也可以顶替父母的职位进入国家单位。总之,“吃商品粮的”生活待遇与农村人有天壤之别,才让许多农村人节衣缩食送儿女读书,盼望他们有朝一日也能成为“吃商品粮的”城里人。

    除了父母不懂城市的生存状况外,柳絮和刘圆刚从学校毕业,对城里的生活也一无所知,根本就不知道此去武汉将会面临艰难的生存考验。

    其实,只要她们稍微有点社会经验,就能猜得到A毛纺厂的真实状况,如果那家厂福利待遇那么好,在武汉招不到工人吗?何必要到几百公里外的农村招工呢?

    实际的情况就是,那家工厂待遇太差,在武汉招不到工人,不得已才去偏远的农村招工。他们看中了农村女孩干活能吃苦,不会挑三拣四。柳絮和刘圆一行十几个女孩,糊里糊涂地被A毛纺厂骗到了武汉,那次武汉之行,也是她们命运的转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