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国企临时工(3)

莎啦梦 / 著投票加入书签

无错小说网 www.wucuo.org,最快更新东莞打工妹二十年风雨人生最新章节!

    国企的各项管理制度很完善,车间工人遵循三班倒的工作制度,每个班八小时,八小时以外自行安排,夜班比白班多三十块钱补贴。

    车间工人大多是一些未婚的年轻人,下班后经常相互串宿舍聊天,或出去逛街,打台球,看电影。有时他们嫌工厂食堂的伙食不好,下班后,就去买点好菜偷偷在宿舍里改善伙食。

    工厂保卫处有严格规定,所有工人一律不许用电炉在宿舍做饭,一来杜绝浪费电,二来担心引起火灾。保卫处经常来宿舍突击检查,如果查到电炉或其它做饭的用具,都会被没收掉。

    那个年代工作难找,在国企上班的这些年轻人,不管是正式工,合同工还是临时工,内心深处都有一种优越感,他们每天过得很开心,因为命运让他们拥有了一份很多年轻人可望不可及的好工作。

    柳絮十分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机会,虽然组长安排她在车间里打杂,可是她一点也不在乎。不管怎么说,总比做保姆要强。她严格遵循工厂的三班倒制度上班,下班,从没迟到早退,也没有旷工或请假。上班时老实本分地做好份内工作,组长让她做什么,她就做什么。

    虽然有些事情不是她份内的事,车间里一些正式工或合同工见她老实好欺负,又是没有后台的临时工,便肆无忌惮地安排她做这做那。

    为了保住这份难得的国企工作机会,她每天忍气吞声,一句怨言都没有。时间长了,组长很同情她的遭遇,当她看见有正式工欺负柳絮时,便出面为她说好话,慢慢地欺负她的工友也收敛了很多,她在车间的境遇也得以改变。

    虽然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比做保姆要强很多,但是时间一长,她觉得像她这种出身的农家女孩,在这家国企里永远不会有出头之日。

    进厂后不久,小冰和小玉明确告诉她,想成为合同工人首先得解决非农户口,然后再找熟人担保,花钱买合同工的指标。只有成为合同工后,才会有一丝转正的希望,不过机会也很渺茫,因为想转正的人太多了。除了本市的,还有外地的,他们削尖脑袋找熟人,拉关系,不惜花高价将儿女买进国企上班,就是盼望能享受一辈子衣食无忧的福利。

    另外,即使买到了合同工指标,日后想转为正式工,还得交一大笔钱。那时柳絮作为临时工,每月基本工资只有70块,外加30块全勤奖,如果请了假,或迟到早退一次,就没有三十块钱的奖金。就这么一点工资,基本的生存都无法保障,即使解决了非农户口,无论如何她的家庭也凑不出买合同工和正式工指标的高额费用。

    柳絮宿舍里有三位女工已经在这里干了两年临时工,三年合同工,前后工作了五年,还没有转正。虽然她们也像小冰,小玉一样,通过熟人介绍进来的,先交了六千块钱买合同工指标,后又交了八千块钱买转正指标,可是等来等去,依旧没有等到最终的批复。在那个年代,外地女孩想弄到转正指标比登天还难。

    不可否认,柳絮内心深处一直渴望有机会转正,可是凭她的家庭条件,根本就没有那个能力。

    首先,在那个“非农户口”异常吃香的年代,她家无权无势,根本没有能力办理非农户口。那时她的家庭尚处于穷困潦倒的边缘,哪来的钱去买这个指标,那个指标呢?

    多年以后回想起在纺织厂的经历,她很为那些花高价买指标进厂的农村孩子不值,他们削尖脑袋找关系,花高价买进厂指标,进厂后正式工的月工资加上各类补贴也就三百多块,他们要在厂里干几年才能赚回这笔钱。

    在那个“万元户”即富的年代,一,两万块钱可不是小数目,反过来想一想,他们花钱买指标,无非就是为了买个养老保障。

    他们做梦都没有想到的是,不到十年那家工厂就倒闭了,他们花高价只买了个下岗工人的指标。不过相比在城里打拼的农村人来说,他们有城里户口的优势,各项养老保险制度比较完善,比农村人可以享受到更多的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