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六五章 买房记

莎啦梦 / 著投票加入书签

无错小说网 www.wucuo.org,最快更新东莞打工妹二十年风雨人生最新章节!

    DE 的货物发出后,柳絮核算了一下成本,这张5000多美元的订单,扣除各项开支后,她总共赚了四千多块钱。

    虽然利润还不错,但是由于订单数量太小,因此赚的并不多。如果订单量再大些,花费的人工和各项开支也差不多,不过纯利润却要多出好几倍。

    相比之前打工时,柳絮现在的生活可舒服多了,每天睡到自然醒,上班时可 以边打电脑,边干家务活。如果累了,可以听听歌,看看电视,上网浏览一些八卦新闻,等,既轻松又惬意。当然,重要的是有稳定的收入才行,否则只能坐吃山空。

    从公司成立到现在,三个多月里她只出了几批小单,赚了不到六千块钱。柳絮对这样的成绩并不满意,这样的收入比她上班工资少多了,不过李明却感到很开心。

    他说这些小单算是开门红,客户第一次与她合作不可能会下大订单。只要前面的交期和品质配合得好,他们后续才会下大单。只有能接到一张大订单,利润说不定就能顶得上打工一年的收入。

    由于之前联系供应商时,有几家明确拒绝与柳絮合作,理由就是她在东莞既没有房子,也没有小车做抵押,他们担心与她合作不靠谱。

    那些人的势利心态,让柳絮和李明的心里感到很不爽,不过他们对那 些供应商的顾虑表示理解。如果换位思考,他们肯定也会有这样的担忧,毕竟这年头收货后跑路不付款的客户大有人在。

    在东莞打工多年,柳絮和李明一直住在出租屋里,说实话,出租屋里的生活条件真是太差了,重要的是治安很不好。

    其实他们早就打算买房子,奈何手头上没有足够的钱,俗话说得好“人是英雄钱是胆”,有钱做什么都方便。

    那时他们的儿子已经上幼儿园,如果在本地有住房,以后申请读公办小学就有很大的优势。

    综合当时的情形,柳絮和李明决定在东莞买房子。只要他们在本地有了房子,以后既不用担心会被供应商看贬,到时还可以为儿子申请读公办小学,何乐而不为呢?

    李明和柳絮抽空看了几家新楼盘,尽管地段还不错,但是期房的时间太久,加上他们担心万一买上了“烂尾楼”,到时所有的积蓄岂不都打水漂了?

    几经奔波实地查看,经过反复权衡,他们决定买二手房。

    在中介的推荐下,他们看中了一套二手房,三房两厅两卫,带装修,总价七十五万元。

    也许是住惯了出租屋,当柳絮第一次走进那幢高档的小区时,感觉就像进入了另外一片天地。小区里配有景观树丛,花圃,游泳池,假山,喷泉,凉亭,坐椅,等。旁边几幢豪华气派的住宅楼深深地吸引了柳絮,她在房间里看了不到半个小时,就决定买下那套房子。

    她太想拥有一套自己的住房了,在外漂泊这么多年,她已经记不清换了多少处出租房,这种无家可归的日子她早就过烦了。随着年龄的增长,她越来越渴望能有自己的家。

    那时他们手头上的积蓄只有四十多万,其中二十万是柳絮在乐尚厂上班几年攒下的。她心里很清楚,如果不是因为钱总对她那份特殊的好感,他肯定不会给她那么高的工资。

    不管怎样,有些事情她也是身不由己,过去的一切都已经过去,当下重要的是过好自己的生活。

    经过协商,他们支付了首期款,尾款申请十年按揭。前任房东已经将房子装修好了,李明和柳絮只需买些家具就可以入住了。

    那段时间他们可忙坏了,李明特地请了几天假,他们二人到处奔波办手续,买家具。折腾几个月后,终于顺利地搬进了新家。虽然是二手房,但是比之前的出租屋不知强了多少倍。

    看着窗明几净的房间,宽敞明亮的客厅,组合真皮大沙发,以及挂在墙上的背投大电视,儿子开心得不得了。

    他坐在沙发上,稚声稚气地对李明和柳絮说道:“爸爸,妈妈,住在这大房子里真舒服,又宽敞又干净,我们家以前的小房子又窄又脏,弄得我的玩具都没有地方放,在这里多好,随便怎么放都行。”

    “那还用说,爸爸妈妈就是想让你生活得好些才买房子的。”柳絮对儿子说道。

    “谢谢爸爸妈妈!”儿子甜甜地说道。

    “儿子,你最喜欢大房子里的什么呢?”李明开玩笑地问儿子。

    儿子指着墙上的大电视,说道:“当然是这电视了,坐在沙发上看动画片多好玩!”

    “哈哈,乖儿子,等以后爸爸妈妈有钱了,我们再买一套房子,好不好?”柳絮开玩笑地说道。

    “妈妈,这样的大房子已经够了,买那么多房子干嘛?”儿子天真地问道。

    “等你长大了娶媳妇,就要与爸爸妈妈分开住了,到时我们就得再买大房子了。”柳絮说道。

    “不嘛,不嘛,我就要和爸爸妈妈住在一起。”儿子撒娇说道。

    “好了,儿子,妈妈逗你玩的。”李明笑道。

    搬进新家后,柳絮和李明的心情特别激动,想当初,他们到东莞打工时都是一无所有,历经十多年的磨难,如今终于有了自己的家,漂泊的游子再也不用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了。回想过去十多年的经历,他们的心里不禁百感交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