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兵荒马乱

蓝河星云 / 著投票加入书签

无错小说网 www.wucuo.org,最快更新绝地周旋:铁血抗战故事最新章节!

    队伍走了一夜,天亮时来到一个村子里,在这里,二海见到了杜金成,也见到了高大正和林光,他们见面后握手拥抱。

    队伍在村子里住了一夜,第二天又继续往前走,两天后,他们来到太行山区,接受八路军的改编。

    负责改编他们的是一个姓李的团长,大个子,南方人,据说是长征过来的。他收编了二海带来的人马,却没有马上给二海安排职务,二海开始也没有在意,以为过两天会有安排,可没有想到,就在第二天,他被捕了,被关押了起来。

    这件事让二海很吃惊,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带了这么多人前来投奔,却会被关押起来。

    这件事让欧阳慧和二凤也大吃一惊,她们急忙找到高大正询问,高大正一脸的难堪和沉闷,低着头说,“以前也发生过这种事,领人前来投奔的,不但没有给任命职务,反而给杀掉了。”

    “为什么会是这样?”欧阳慧和二凤都很吃惊。

    高大正是得到过二海的好处的,也知道二海是主动和八路军联系的,所以这件事他也有点为二海抱屈,他说,“应该是为了纯洁队伍吧,共产党虽然抗日,但更讲阶级斗争,他们觉得队长是富人,不是无产阶级,不是自己人。”

    欧阳慧和二凤就很是不安。

    接下来,二凤很生气地说,“什么纯洁队伍,分明是一山不容二虎,收了队长的人马,却不想给他官当,大姐,我们不能看着队长被人杀掉。”

    欧阳慧问,“你想怎么办?”

    二凤说,“去招呼咱们的人,救出队长,去投国军。”

    欧阳慧说,“这不行,我们是共产党,不能做这种事。”

    “那就看着队长被人杀死?”

    欧阳慧想了一下,没有别的办法,只好说,“我们两个去救队长吧。”

    欧阳慧就和二凤假装去给二海送吃的,到了关押二海的地方,趁守卫的士兵不注意,二凤从后面一枪柄给打晕了,欧阳慧打开门,把二海救出来,然后三个人连夜离开这里。

    三个人走了一夜,天亮后依然在荒山野岭里,没有村落,他们继续走着。

    二海这时候就对欧阳慧和二凤说,“当初你们离开我跟着八路军走的时候,我还很生气,以为你们两个,要八路军不要我,现在才知道,到了关键时候,你们还是站在我这一边。”

    二凤说,“好歹在一起出生入死一场,总不能看着你死。”

    欧阳慧也说,“是我们把你领到这边来的,你要是死了,我们会愧疚一辈子的,所以就不救你,也就由不得我们了。”

    二海说,“可惜了我的那八百人枪,早知道这样,不如去投国民党。”

    欧阳慧说,“那些人马又不是你私产,让他们留在八路军里抗日,不也挺好么?”

    二海就问,“那你们两个是不是我的私产呢?”

    欧阳慧和二凤就笑了,欧阳慧说,“别忘了我是共产党。”

    二凤说,“大姐你说你是共产党,可你的组织早就没有了,前几天你到了八路军,对人说你是共产党,人家都不相信你。”

    欧阳慧说,“这有什么可奇怪的呢,和自己的组织失散了,要是找不到人证明,你只能重新加入。”

    二凤说,“现在你我救了队长跑出来,在八路军看来我们就是叛徒,抓住就枪毙,还重新加入呢,你死了这条心吧。”

    欧阳慧听了这话就有点痛苦,却没有办法,她知道二凤的话一点不假,劫狱逃跑是大罪,这注定了她只能和八路军分道扬镳。

    二海知道欧阳慧心里的想法,他安慰她说,“不管怎么样,咱们只要记得自己是中国人,不论在哪里,只要和鬼子干,就都是抗日,至于政党纠纷,我们没有必要卷入。”

    事到如今,欧阳慧也说不得什么。

    到了下午,他们来到了一个村子跟前,有拿着枪的八路军对他们说,“站住,干什么的?”

    二海说,“打鬼子的。”

    几个八路军来到他们跟前,要缴他们的枪,二海说,“八路军打鬼子,我们也打鬼子,就是一家人,凭什么缴我们的枪?”

    一个八路军说,“这里是我们的根据地,来历不明的人,都要缴枪,接受检查。”不由分说,把三个人的枪都缴了,然后带他们到村里去。

    他们被关押了起来。

    这个村子里驻扎着八路军一个连,连长姓萧,浓眉大眼,是个络腮胡子。

    二海对欧阳慧和二凤说,“千万不能说是从那边跑出来的,只说在县城和鬼子打仗,撤离县城跑到这边来的,和大队失散了。”

    接下来,他们受到了萧连长的盘问,三个人都说是在县城刚刚和鬼子干了一仗,跑到这边来的。

    八路军是有消息来源的,他们知道就在前两天,县城的保安队起义,调转枪口和鬼子大干一场,然后撤离了县城,鬼子正在到处找他们。

    但萧连长他们并不知道,眼前的二海就是领头的。县城一战,至少击毙了数百鬼子,给予了敌人很大的打击。

    就在萧连长准备向上级请示该如何处置二海三人的时候,村外突然响起了枪声,是鬼子来了,萧连长急忙带领队伍撤离了,村里的人也都赶紧往山里跑。

    二海和欧阳慧,二凤他们的武器被八路军拿走了,手无寸铁,只能跟着村里的人往山里跑,到了山里,村里的人都在沟里躲起来,二海和欧阳慧,二凤离开这里继续往远处走。

    到了傍晚,他们来到一个地方,看上去像是一个镇子,里面驻扎着国民党的军队。

    战乱的时候,逃难的人很多,显得有些混乱。

    二海和欧阳慧,二凤找了个地方吃了饭,然后三个人就就去投军,当时国军正在到处招兵买马壮大势力,对于投军的来自不拒,就这样,二海和欧阳慧,二凤三个就加入了军队。二海分配在新兵营里,欧阳慧和二凤在女兵营里。和其他刚刚入伍的新兵一起,开始接受军事训练。

    这些国军士兵,很多都是刚刚入伍的新兵,很多人看上去面黄肌瘦,营养不良,甚至还有一些烟鬼,这样的队伍训练水平及其低下,遇到强悍的鬼子,后果可想而知,难怪国军节节败退,国贫民弱,这样的军队很难与日军抗衡。这让二海哀叹不已。

    没想到,就在他们投军后的第三天,日本人就打过来了,那些难民人心惶惶,纷纷逃离,这支国民党军队就留下来抵抗日军。

    临战之前,二海找到欧阳慧和二凤说,“要是失散了,就去天津会合。”

    欧阳慧和二凤说,“知道了。”

    二海就急忙返回自己所在的部队去,欧阳慧和二凤就和别的女兵一起去战地医院帮助救护伤员。

    鬼子很快就开始了进攻,先是飞机狂轰滥炸,然后炮击,接着大批日军就涌了过来。和以前一样,国军先是抵抗一阵,随后就开始溃败,二海和士兵们一起从阵地上下来,战地医院已经满是伤员,医生和女兵们还在进行救治。

    二海正在寻找欧阳慧和二凤,就听到有人喊,“鬼子过来了!”

    医院乱了起来,大家都急忙撤离,二海在人群中没有找到欧阳慧和二凤,只有和人群一起撤离。

    当他来到镇外大路边上,逃难的人群蜂拥而来,他站在路边的高处,在人群中寻找欧阳慧和二凤。

    就在这时,日军已经追到了,枪声中不断有人倒下。

    二海急忙跑到路边一个高地上,端起枪瞄准追来的鬼子射击。他枪法极好,一枪一个,顷刻之间,已经有几个日军倒在他的枪口下面,后面的日军停止了追杀逃难人群,向着他所在的位置射击,并且有几个日军从侧面包抄过来。

    二海知道,此地不能久留,就返身离开这里,朝着后面跑去。

    逃难的人群依然在路上奔跑,军人和百姓混杂在一起,场面十分混乱,成了后面追杀的日军的活靶子。

    看到一个个的逃难军民被打死,二海怒从心起,躲在路边的高处,再次狙杀了几个日军,掩护众人逃走。战前每个士兵只发了六十发子弹,现在已经用完了,二海看看周围,想从什么地方弄点子弹过来。

    这时,大批的日军涌了过来,二海被密集的火力压得无法抬头,他缩头从高地上退下来,提着空枪向野外跑去。

    二海成功地逃脱了,到了前面遇到了一股国军,他又加入进去,几天后日军又打过来了,这支国军抵抗了一阵之后,和大部分的国军一样,损失了大部分人马之后开始溃败。

    这是日本在已经占领了大半个中国之后,对各个战区的抗日武装的扫荡。日军风头正盛,可以说指那打那,势如破竹。不知道投了多少次军,也不知道换了多少个番号,他甚至不知道自己的指挥官是谁,败退后遇到那支国军就加入,打一仗就跑,溃散之后再加入,再打一仗再跑,遇到国军再加入,就这样,二海作为一个底层士兵,打一仗败一仗,屡战屡败,又屡败屡战,从河北退到山西,又从山西退到河南,再从河南退到湖北,再到贵州,又转战安徽,最后又到了山东。

    这一晃就过了一年多。

    幸运的是,他看到大批的官兵战死,他一次次枪林弹雨闯过来,一次次和死神擦边而过,居然没有受过一次伤。这得益于他丰富的作战经验,可以准确地判断情势,在最适当的时候脱离战斗,化险为夷。

    然而,抗战的情势却越来越严峻,很多国军开始投降日军,被改编为伪军。二海所在的部队也在其中。

    这件事让二海很是不爽,抗战这么多年,今天居然投降了,但他作为一个底层士兵,却敢怒不敢言,毫无办法。

    就在部队被改编的一个月之后,二海借一次外出运粮的机会,脱下军装,扔了枪,坐上火车离开了。

    要当就当打鬼子抗日的军人,这伪军有什么当头,不如回家。

    几天后,二海来到了天津一个四合院门口,敲响了房门。

    门开了,出现了一个靓丽的少妇,正是珍珍,她看到商人打扮的二海,不由得又惊又喜,扑过来和他拥抱在了一起。

    二海笑了,抱着她说,“还好么?”

    “还好,天天都在盼你!”珍珍说完把二海领进去关上了门。

    二海看了看,这个四合院挺不错,有几十套房子,几个分院,院子里有四个孩子在那里玩耍。

    珍珍看到二海看着这些孩子,就笑着说,“都是你的孩子,还没有见过吧。”

    二海有些激动,把孩子们搂过来看着,孩子们都不认识他,有点胆怯的样子。二海抱着他们亲,却都哭了起来。这让二海有点愕然。珍珍九笑了。

    然后珍珍介绍说,“这是我的女儿小丫,这是春红的儿子宝宝,这是花儿的儿子蛋蛋,这是宝珠的女儿红红。”

    二海又把每个孩子都看了一下,然后问珍珍,“春红、宝珠和花儿她们没在家么?”

    珍珍说,“春红和花儿在店里打理,宝珠去了别处?”

    “别处?”二海不解地看着珍珍。

    珍珍说,“宝珠姐抗日去了。”

    “她一个人去的?”

    珍珍说,“她生下孩子才七八个月,遇到了以前一起抗日的同学,就把孩子托付给我们,跟着同学去抗日了,已经走了一年多,没有回来过,现在也不知道在什么地方。”

    二海问,“春红和花儿是自己开的店么?”

    珍珍说,“是的,自己开的,经营布料绸缎这些,也做衣服。一般都是早上就出去,晚上才回来,我就在家里照看这些孩子。”

    二海拉着珍珍的手说,“辛苦了。”

    珍珍笑着说,“再辛苦也没有在山里打游击辛苦,现在的日子算是很好了。要说辛苦,就是担心你,还有欧阳大姐和二凤妹妹。对了,欧阳大姐和二凤呢?”

    二海说,“打仗的时候失散了,也不知道她们现在哪里,是不是还平安。”语气之中带着担忧。

    珍珍说,“放心吧,应该没事的。今天你回来,是大喜事,我去买点东西回来,顺便告诉春红和花儿她们,你看着家,别让孩子们跑出去。”说完就拿了筐子走了。

    二海就去看这些孩子。

    到了夜里,春红和花儿都回来了,她们看到二海好是欢喜,一家人在一起吃饭,二海就告诉她们自己这两年多的经历。大家都感叹不已。

    脱离了军队的二海来到这里,过上了平静的日子,他帮助春红和花儿打理绸布店的生意,后来他又开了一家粮店和一家肉铺,当上了生意人。

    他找到了宋红波的家,见到了他的父母和妹妹,自称是宋红波的同事,受宋红波之托,带了一些钱给他们。他们一家人热情地款待了二海。

    让二海意外的是,宋红波的父亲宋得林居然是警察厅的副厅长,在给日本人做事,也算是一个大汉奸了,想不到这父子二人,却南辕北辙,一个是抗日志士,一个是汉奸。

    宋红波的母亲是一位银行职员,妹妹宋红兰十八岁,还在上学。

    宋红兰是个漂亮的女孩子,圆圆的苹果脸,高挑丰满的身材,看上去秀丽可爱。二海对她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好像在什么地方见到过,却一时想不起来。

    宋红兰也用惊讶的眼神看着二海,好像在回想什么。

    宋红波的父母问宋红波的情况,二海说他很好,在后方,等抗战胜利了就能回来。坐了一会他就告辞了,他们一家人把他送了出来。

    他没有告诉他们宋红波已经死了,一来不忍,二来不智。

    这天,他正在粮店里照顾生意,来了一个女人,高大健美,雍容华贵,穿着时髦的大衣,中跟长靴,给人感觉是一位美艳贵妇。

    这个女人不是别人,却是九姨太宝珠。

    二海吃惊地看着她,因为店里说话不方便,就把她让到里面去,用自己的杯子给她倒了一杯茶,然后问她,“你什么时候回来的?”

    “已经回来几个月了。”九姨太说。

    二海吃惊地看着她,“可我一点都不知道,你住在哪里?”

    九姨太说,“就住在天津。”

    “听她们说,你去抗日了。”

    九姨太说,“抗日太辛苦,我就回来了。”

    “为什么不回家呢,难道你不想红红?”

    九姨太一听这个,眼睛立刻就红了,抹着泪说,“红红还好吧?”

    “还好,天天跟弟弟妹妹在院子里玩耍。”二海说着拉住了她的手,看到她手上有一颗很大的戒指,就疑惑地看着她问,“你结婚了?”

    九姨太点点头,有点羞愧的样子,又摇摇头。

    二海脸色就有点阴沉下来,“到底怎么回事?”

    九姨太低着头说,“别问了。”

    “为什么不问,你是我的女人!”二海有点来气了。

    九姨太不敢面对他,转过身去缩着肩膀说,“我是在给抗日做地下情报工作,现在是一个大汉奸的姨太太,一旦暴露会有危险。”

    二海有点吃惊,但他马上就明白了是怎么回事,他心中的怒气平息了一些,却依然有点恼火,自己的女人为了搞情报,不惜使用美人计,接近大汉奸,女儿近在咫尺却不能回来看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