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家卷第十一 高丽史十一

郑麟趾 / 著投票加入书签

无错小说网 www.wucuo.org,最快更新高丽史最新章节!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  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  敎修。

    肃宗一。

    肃宗明孝大王讳 字天常古讳熙。 文宗第三子顺宗母弟。 文宗八年甲午七月己丑生幼而聪慧及长孝敬勤俭雄毅果断五经子史无不该览文宗爱之尝曰: "后之复兴王室者其在尔乎。" 十九年二月册为 林侯三十一年三月进封为公宣宗三年二月加守太保。 九年扈驾西京有紫云腾幕上。 望气者以为王者之符。 献宗卽位进守太师兼尙书令明年八月为中书令。 十月己巳献宗下制禅位王谦让再三庚午卽位于重光殿。 是日流元信宫主李氏及子汉山侯兄弟二人于庆源郡。

    辛未遣左司郞中尹瓘刑部侍郞任懿如辽前王表曰: "伏以为君之道有事必陈敢具封章仰干负 。 伏念臣记龄幼弱植性戆愚不违乃父之遗言谬承家业。 庶效维藩之剧务永竭忠勤缘 渴之夙 历岁时而渐极。 其奈医乏十全之妙莫究诊详药亏百品之灵犹微瞑眩匪朝伊夕有加无 。 肺胆焦熬形骸枯槁两膝于以缓懦双睛于以暗昏。 行之惟艰何以撰戴经杖履视之不见何以辨师冕席阶。 徒 卧于衾床阻监临于军国微躯是 殆危尤甚于兹辰分寄非轻管守难虚于顷刻乃于今月八日以臣父先臣之弟熙令权守藩务特驰陪隶聊达宸庭。" 王表曰: "窃以皐鸣所切天耳可通敢陈臣子之诚仰 君亲之鉴。 伏念臣侯藩末胤圣域滨臣生逢有道之时坐乐无为之化。 昨国王臣昱早 微 近至沈 虽经服饵多方未见  一效于今月八日令臣权守藩务。 臣顾兹付托拟欲升闻奈恨邈于阙庭未卽申于恳款辄将孱劣假守宗 爰启处以不遑积战兢而尤甚。 寻驰封奏上告宸严。"

    戊寅以邵台辅守太尉门下侍中; 金上琦守司徒门下侍郞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柳奭守司空; 林 为中书侍郞平章事判刑部事; 王国 守司徒; 孙冠为尙书右仆射 知政事判户部事; 崔思诹守司空枢密院使翰林学士承旨; 金先锡知枢密院事。

    庚辰制加朝鲜国公焘食邑五千户食实封五百户; 扶余公*  守太傅; 辰韩侯愉为尙书令; 乐浪伯瑛为乐浪侯; 黄仲宝为尙书左仆射; 尹莘杰为龙虎军上将军兵部尙书; 黄兪显为工部尙书; 崔迪为金吾卫上将军摄刑部尙书。 其余 等迁官者数百人工商 隶亦有超授显职者有司莫敢言。

    丙戌 知政事王国 卒。

    十一月癸卯御神凤楼赦斩绞以下罪名山大川皆加德号民年八十以上及笃 疾者义夫节妇孝子顺孙鳏寡孤独赐设分物有差诸色军人赐米布亦有差。

    丙午设八关会御神凤门受中外贺遂幸法王寺。

    癸丑遣崔惟举如辽进奉。

    甲寅遣崔用圭贺正董彭载贺天安节。

    己未辽遣刘直来贺前王生辰。 王代迎于干德殿。 其 曰: "卿袭封日域述职天朝。 适当授钺之初载属玄弧之旦宜申庆锡用示眷怀。 今差泰州管内观察使刘直往彼赐卿衣对匹* {段}鞍马弓箭诸物等具如别录至可领也。"

    十二月己巳刘直还附表以送。 前王表曰: "眷出严宸恩流残喘宠灵越分喜惧交幷。 臣素以 姿谬 重寄因非福之所速致厥疾之渐深视听惟难举动不遂。 推骨亲而权守藩务驰家隶而仰告天聪岂意今者猥借睿慈特纡使指。 芝纶之旨慰诲曲敦宝币之资匪颁益厚。 奈羸虚而未起 代受以弥兢誓至百生少酬大赉。" 王表曰: "国王臣昱久处沈 无由视立属遽沾于宠泽奈莫遂于躬迎。 臣权守维藩代承丕锡其所受诏录诸物 已传付。"

    丙戌以崔思诹为吏部尙书 知政事; 金先锡为枢密院使; 黄宗悫知枢密院事; 黄莹为礼部尙书同知枢密院事。 是日以黄州牧副使李玮为尙书右司员外郞。 王嘉玮淸勤恤民秩未满召还授是职。

    庚寅任懿还自辽。 回诏曰: "眷言靑社祗奉紫宸世竭忠图时修贡品。 向者昱已附陈于章表谓染沈 卿复申奏于阙庭权知重务。 勉思勤顺姑用允从。"

    ○(丙子)元年春正月戊戌东女眞阿夫汉高 昆豆门等一百七十九人来献土物。

    己酉以工部尙书三司使庾晳为西北面兵马使; 尙书左丞崔 为东北面兵马使。

    甲寅敎曰: "朕仰法先王欲行俭德 省飮食不* {纵}嗜欲。 近闻内外时俗好行奢侈无有纪极飮食之际 盘过多伤风败俗甚可痛心。 自今以后宜定等级。" 仍令御史台* {纠}察。

    丁巳以黄兪显为鹰扬军上将军户部尙书; 崔迪为神虎卫上将军刑部尙书; 王惟烈为金吾卫上将军工部尙书; 吴猛为殿中监。

    戊午以生辰为大元节。

    二月甲子遣谢恩兼告奏使禹元龄如辽表云: "去年十一月泰州管内观察使刘直至奉传诏书别录各一道以前王生日特赐衣对银器匹* {段}弓箭鞍马等因前王有疾令臣代受者。 眷出中宸泽沾遐域承传之次兢惧幷增。 伏惟皇帝陛下道正执中化包无外记藩臣之生日遣使华以颁恩。 宠命旣临理固当于拜受病身弥弱终莫遂于亲迎。 臣权守一方代承大赉所受诏书别录已曾传付。" 前王表云: "浩苍之道罔阻听卑窘迫之诚必须诉上爰凭削牍辄叩严 。 臣早染  难图疗愈。 蕃宣剧任固不可以暂虚贡献常程或不可以致阙。 敢推延于叔父乃附属于国权抛弃世缘退居别第。  羸之质自长卧于 滨 惚之魂但 游于岱岳。 已深危殆何计  。 近者闻公牒之俄临认帝言之垂下。 落起复之特礼行封册之盛仪 悉 除致谐愿望。 且生日之命横赐之恩欲有颁流预先谕示。  残喘而殊无片  兹辰而曷受厚私。 伏乞曲借仁怜俯详恳告旋纡兪旨寝遣降于使华遂 病臣永免居于重寄。"

    乙丑前王请出居兴盛宫王从之。 宣宗潜邸也。

    乙亥燃灯王如奉恩寺。

    庚辰西女眞阿罗火等四十八人来朝。

    三月辛丑西女眞下夫奂等来朝。

    己酉遣持礼使高民翼如辽东京。

    戊午御干德殿覆试赐金辅臣等及第。

    夏四月壬戌朔霜癸亥又霜雹。

    癸酉御宣政殿听朝至日 。 中书省奏: "时当长养万物三月以来时令舛违水结为 降霜杀物夜雹暴至。 洪范五行传曰: '雹阴胁阳之象也。' 京房易传曰: '诛罚絶理厥 陨霜。' 又云: '上偏听下情隔塞不能谋虑利害失在严急其罚常寒' 又云: '兴兵妄诛兹谓亡法厥 降霜夏杀五谷。' 顷者幼君寝疾听断不明母后摄政 惑失度致使凶人乘*闲谋乱。 由是大行诛戮不遗党* {类}而事不原情。 囚系之中必有非罪怨气塞于天地和气变为  。 伏惟圣上应命继统摠正万机乞令御史台尙书刑部凡疑狱是非未定者促令决正使无寃滥其所告非实悉令反坐以* 天戒则人情胥悦 变为福矣。" 王纳之。

    己卯谒显陵。

    乙酉谒景陵。

    五月丙申醮于会庆殿。

    己亥太白昼见癸卯又昼见。

    甲辰御干德殿听政至日 。

    丁未放轻系。

    戊申设金刚经道场于干德殿祷雨。

    戊午辽东京持礼使礼宾副使高良定来。

    六月辛酉迁景宗神主于荣陵 宣宗于*大庙又迎景成王后金氏主于质陵 德宗室。

    甲戌鎭溟都部署使文州防御判官李顺蹊等与海贼战败之斩首十七级。

    丁丑东女眞荣孙等十七人来朝。

    癸未王与延德宫主柳氏及元子泛舟东池置酒召侍中邵台辅仆射黄仲宝知枢密院事黄莹刑部尙书崔迪知奏事殿中监崔弘嗣直门下省李 右承宣给事中柳伸侍宴相与赋诗至夜分雷雨乃罢。

    秋七月庚寅朔御文德殿览历代 藏文书择部秩完全者分藏于文德长龄殿御书房 书阁余赐两府宰臣及诰院史翰内侍文臣有差。

    丁未以文宗忌辰道场如兴王寺行香。

    设消 道场于会庆殿七日。

    八月庚申朔飨国老于东合庶老于左右同乐亭王率百官亲侑仍赐衣服币帛丝 有差。

    丙子东女眞卧突乙古马要等来引见于重光殿访问蕃事赐酒食锦绢。

    壬午知枢密院事户部尙书黄宗悫卒赐吊慰敎及 书谥凯肃。

    九月己丑朔右仆射 知政事朴寅亮卒。

    庚寅王以仁睿太后忌辰道场如国淸寺行香兼祭眞殿以为恒式。

    庚子 罗星主遣人来贺卽位。

    丁未御宣政殿引见宋僧惠珍赐食于翰林院。

    戊申以宋僧省聪惠珍各为明悟三重大师。

    癸丑讲仁王般若经于会庆殿三日亲饭僧一万。

    冬十月丁丑设道场于干德殿三日转仁睿太后愿成华严经。

    戊寅宋商洪辅等三十人来献土物。

    乙酉遣吴延宠如辽贺天安节。

    十一月辛丑设八关会幸法王寺。

    丁未遣苏忠如辽进奉。 戊申遣白可臣贺正。

    十二月丁巳辽遣李惟信来贺前王生辰。

    ○(丁丑)二年春正月壬寅辽遣横宣使海州防御使耶律括来赐前王 曰: "卿夙抚藩封恭修职贡属 疾恙请遂调 有司爰考于典 *闲世用颁于恩赉示优存念当体眷怀。 今赐卿衣对匹* {段}鞍马弓箭等物具如别录至可领也。"

    二月己巳燃灯王如奉恩寺。

    壬申东女眞卧突等来朝。

    国淸寺成戊寅亲设庆赞道场召门下侍中致仕李靖恭及两府宰臣宴赐对赏赉宣示御制庆赞诗令儒臣和进。

    闰月甲辰前王薨。

    己巳东女眞卧英等七人来朝。

    三月庚申葬前王于隐陵。 移牒辽东京兵马都部署: "前王自退居别邸以来病势日增于闰月十九日薨逝今已葬讫。 前王遗命云: '昨乞解机务幸蒙诏允退养残骸近来疾剧决无生理。 饰终诸事宜从俭约不须告奏烦渎大朝。' 肆遵前王遗命不敢遣使告哀。"

    癸亥以崔思诹为中书侍郞平章事判刑部事兼西京留守使; 金先锡为左仆射判户部事; 黄莹 知政事; 林干知枢密院事判三司事; 魏继廷为礼部尙书翰林学士承旨; 李 为礼宾卿枢密院副使。

    夏四月丙戌御赏春亭宣示御制禁亭赏花诗令馆阁近侍文臣和进亲第高下赏绢有差。

    甲辰御文德殿覆试赐林元通等及第。

    五月丁卯醮于会庆殿。

    六月甲申王如奉恩寺。

    戊子门下侍中李靖恭奉宣撰进兴王寺碑文王赐诏奬谕兼赐匹* {段}银器茶布鞍马等物。

    宋商愼奂等三十六人来。

    甲午宋归我漂风人子信等三人。 初耽罗民二十人乘舟漂入 国皆被杀唯此三人得脱投于宋至是乃还。

    秋七月辛未王如兴王寺。

    壬申东女眞贼船十 寇鎭溟县。 东北面兵马使金汉忠遣判官姜拯与战克之获船三 斩首四十八级。

    八月丁亥以金先锡为中书侍郞平章事: 林干为枢密院事尙书左仆射。

    庚寅东女眞未应等二十四人来朝。

    戊戌幸弘护寺。

    丁未彗星见 房*闲光芒射天市垣。

    九月甲寅王如国淸寺。

    乙卯东女眞沙好罗等二十三人来朝。

    乙亥设百高座于会庆殿讲仁王经饭僧一万。

    冬十月辛巳朔东女眞令波等二十五人来朝。

    壬寅东女眞阿夫等二十五人来朝。

    甲辰遣安仁鉴如辽贺天安节。

    丁未遣柳泽谢横宣。

    十一月己未遣庾惟佑如辽谢贺前王生辰。 戊辰遣毕公赞进方物又遣林有文贺正。

    甲子设八关会幸法王寺。

    十二月癸巳辽遣耶律思齐李湘来赐玉册圭印冠冕车辂章服鞍马匹* {段}等物。 册曰: "朕以昊苍眷佑祖宗贻范统临天下四十有三载矣。 外康百姓内抚诸侯咸底于道而海隅立社北抵龙泉西极鸭绿祗 正朔奉输琛 。 乃者先臣告谢嫡嗣衔哀旣卽 块 袭茅土迭 章奏恳称疾恙愿归诸父庸荷崇构寻依虔请适委权 而能竭节事大沥诚恭上。  念一方之位旣崇千乘之名所宜必正爰行典礼特行册命。 咨尔权知高丽国王事熙肖二仪之*闲气含五行之淳烈九流艺术通乎默识七雄势数断乎雅论。  持政柄专裁时务桢斡立而宗室安 幄深而伯图定。 虽兄弟犹芝兰丛生于卞圃子孙如骐骥竞驰乎辰野主其祀者非尔而谁。 爰从龟 讲求宪物铁*券丹书约坚带励金印紫绶荣配车服。 是用遣使临海军节度使检校太傅兼御史中丞耶律思齐使副*大仆卿昭文馆直学士李湘持节备礼册命尔特进检校太尉兼中书令上柱国高丽国王食邑一千户食实封七百户。 于 肇我太祖嗣及 人积功累德剖符锡壤于蕃于宣家世有遗法曰朝曰会岁时有常制永表东夏与辽无极其惟敬哉。" 王受册于南郊。

    ○(戊寅)三年春正月丙寅诏曰: "寡人纂承祖构方宅丕图大辽遣使特示封崇宜颁庆赉上* 休命。 其受册日接诏以下升坛执礼内外诸色员僚及客使接伴官赐爵一级有违犯当坐者免之指挥军人赐物有差。"

    甲戌幸外帝释院设罗汉斋。

    二月甲申亲醮于球庭。

    己丑幸王轮寺。

    甲午燃灯王如奉恩寺。

    壬寅东女眞昌昆等来朝。

    丁未幸妙通寺。

    三月甲寅谒昌陵辛酉谒戴陵。

    癸亥敎曰: "寡人谬以 德而有元良宜升震位。" 特命有司立太子备詹事府左春坊延庆宫司等官 隶 邑皆属焉。 以邵台辅为太师; 金上琦为太傅; 崔思诹为太保; 金先锡为少师; 黄莹为少傅; 林斡为小保; 魏继廷李 赵蔺忠郭尙 为宾客; 金汉忠洪起为左右庶子; 柳伸金景庸为左右谕德; 尹瓘为东宫侍讲学士; 崔公 为家令; 文翼高令臣为左右赞善大夫; 禹元龄为中舍人; 李玮为典内; 蒋宁为洗马; 刘载为侍读; 康拯为中允; 柳仁茂为司议郞; 张景为药藏郞; 崔寅弼为宫门郞; 李侯为率更; 黄兪显为侍卫; 吴孙庆崔惟正为左右淸道率府率; 罗俊弓济为左右监门; 崔挺为右卫; 崔现为旅贲中郞将。

    乙丑百官上表贺立太子府。

    丙寅东女眞要眞等来朝。

    夏四月东女眞古豆等来朝。

    己丑赐李德允等及第。

    丁酉王如兴王寺饭僧三千。

    己亥祈雨于五海神。

    五月壬子雨雹。

    辛酉醮于会庆殿。

    六月戊寅朔王如奉恩寺。

    秋七月戊申祈晴于松岳神祠。

    己未遣尹瓘赵珪如宋告嗣位进方物。 表曰: "君亲之慈洽幽荒旣形泛爱臣子之心存忠孝焉可妄陈敢露款诚辄干旒冕。 臣窃念当国惟祖惟考乃子乃孙咸继世以袭封缅向风而述职。 顷者臣兄运绍居侯服逮事皇朝遵累叶之贻谋益坚志节管远方之分寄誓效倾输 自先后之忽谢母仪亡兄则方深孩慕寻差使价欲奉慰章奈不享于永年致奄辞于明代。 臣兄子先臣昱嗣权弊邑续染沈 终救疗以不 渐 羸而斯极乃于乙亥年十月八日恳推藩务令臣主持。 顾其付托之勤未敢逊辞而避谬将孤 假守宗 属以基构惟新。 纂承伊始一方多故数载于兹不获早遣陪僚仰申封奏。 虽宸聪广达曲详遐外之情而家难沓臻遂致因循之咎礼实有阙罪何敢逃。 今则具缓告之事由 至明之鉴照霆威匪远 履增深。"

    丙寅王如兴王寺。

    八月丙申命有司 刑狱。

    九月己酉王如国淸寺。

    壬子设仁王道场于会庆殿七日。

    冬十月甲申王率百官 享于*大庙还御神凤门赦二罪以下当斩绞者配岛前配岛者出陆出陆者归乡归乡者上京上京者通朝见已朝见者 用加名山大川诸神*祗{祇}号又加赠配享功臣赐助祭诸执事*大庙九陵侍卫员将等爵一级庙庭乐部工人赐物有差。 进士明经落在军伍者免。

    戊子遣知枢密院事金庸礼部侍郞曹杨休如辽谢封册。

    辛丑尙书刑部奏狱空宰相邵台辅等表贺。 王下敎* 谕曰: "朕谬承先业思理下民日览万机但积勤劳之念。 时淸庶狱实由挟赞之能何归美以尽心遽剡章而展贺。 载惟诚悫良切叹嘉。" 宰辅又表谢。

    壬寅遣金若 如辽贺天安节。

    十一月庚戌宋商洪保等二十人来。

    戊午设八关会幸法王寺。

    乙丑遣王 尹继衡如辽进方物蒋宁贺正。

    十二月丙戌辽遣左谏议大夫来告符来贺生辰。

    辛卯封子 为检校太保守太尉兼尙书令。

    癸巳来告符还王附表以谢。

    庚子以金景庸为尙书吏部侍郞知御史台事; 李继膺为尙书刑部侍郞右谏议大夫; 文翼为给事中; 高令臣为吏部郞中枢密院右承宣; 吴延宠为起居郞; 王 为兵部员外郞枢密院右副承宣。

    丙申赐礼部宋朝开宝正礼一部。

    ○(己卯)四年春正月丙辰设天帝释道场于文德殿七日。

    幸神众院设罗汉斋。

    乙丑朝鲜公焘卒。

    二月丁亥燃灯王如奉恩寺。

    己亥以金上锜守太傅; 黄莹为中书侍郞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赵蔺忠守司空尙书左仆射; 魏继廷为吏部尙书; 李 为礼部尙书。

    宋帝诏: "许举子宾贡。"

    三月乙巳册延德宫主柳氏为妃。

    壬子幸王轮寺设罗汉斋。

    夏四月辛巳御纱楼召集词臣赋重光殿玉  花诗分第赐绢有差。

    丁亥辽遣横宣使宁州管内观察使萧朗来兼赐藏经。

    庚寅幸普济寺设五百罗汉斋。

    壬辰御延英殿检阅御藏文书。

    戊戌幸妙通寺。

    以林成 为工部尙书; * 彭载{董彭载}知尙书兵部事。

    庚子以任懿为左谏议大夫; 尹瓘为右谏议大夫翰林侍讲学士。 中书省奏: "瓘与懿连姻不宜同在谏院请解瓘职。" 从之。

    五月乙巳祷雨于诸神祠。

    乙丑门下侍中致仕李靖恭卒赐吊慰敎及 书。

    六月癸酉王如奉恩寺。

    辛巳大雨雹。

    癸未尹瓘等还自宋。 帝附 曰: "省所上表具悉。 卿世抚三韩地雄五部。 克念先猷之继有虔臣节之修遣浮海之使航奉充庭之贽宝。 式是守邦之始载输拱极之忠。 详披奏封申味词意 传嗣之缓告述奉慰之后时眷惟勤诚兹已具亮。 方新缵绍宜厚抚循善布宽条以绥雅俗辅我中国永为东藩。"

    戊戌祷雨于诸神祠及朴渊川上。

    秋七月辛亥曲宴于宴亲殿。

    辛酉王如兴王寺。

    宋归我 罗失船人赵暹等六人。

    八月丙子祈晴。

    九月令宰臣日官等议建南京于杨州。

    癸卯王如国淸寺。

    乙巳持礼使邵师奭如辽东京。

    壬子幸普济寺设五百罗汉斋。

    丁卯王率王妃元子两府群僚及佑世僧统幸三角山。 闰月壬申次常慈寺。 甲戌幸僧伽窟设斋。 仍施: 银香椀手炉各一事金刚子水精念珠各一贯金带一腰幷金花果绣幡茶香衣对金绮。 乙亥次杨州相宅都之地。 庚辰幸仁寿寺。

    甲申王子上党侯 卒。

    辛卯遣文冠如辽贺天安节。

    壬辰幸神穴寺。

    冬十月庚子遣李寿如辽谢贺生辰。

    癸卯至自三角山次药师院肆赦。

    辛亥告奏兼密进使文翼如辽请赐元子册命。

    醮于会庆殿。

    丙辰东女眞阿老火等二十六人来朝。

    遣韩 如辽进方物赵臣浚贺正。

    十一月辛未王弟扶余公*  以罪流于京山府若木郡。

    壬申辰韩侯愉卒。 癸未设八关会幸法王寺。

    十二月壬寅辽遣大淑来贺生辰。

    辛亥辽东京持礼回谢使大义来。

    癸亥以庾晳为尙书右仆射兼太子宾客; 吴寿增为刑部尙书; 韩莹为兵部尙书; 赵公善为户部尙书; 金沆庾禄崇为左右散骑常侍。

    ○(庚辰)五年春正月庚辰辽使萧朗还王附表以谢。

    甲申东女眞将军表于乃等六十人来朝。

    癸巳亲醮于球庭。

    乙未册长子 为王太子。

    二月乙巳御神凤楼赦二罪以下加名山大川神号两京文武百官爵一级詹事府春坊员二级散官七品升朝二十年者赐服东西蕃长加武散阶鳏寡老病孝子顺孙赐物有差。

    辛亥燃灯王如奉恩寺。

    戊午幸长源亭。

    三月乙酉中书省奏: "见行历有乖错处请削撰历者职。" 从之。

    癸巳以崔思诹为门下侍郞平章事。

    夏四月丁酉朔日食。

    己亥还宫。

    壬子御干德殿覆试赐韩淑旦等及第。

    五月辛巳宋明州牒报哲宗皇帝崩皇弟端王佶立。 王为哲宗欲荐福于大安寺谏官不可乃止。

    壬午辽遣张臣言来谕册命元子王备仪仗迎于太初门内。  曰: "卿宣力侯邦输忠王室因飞章而抗奏乞延赏以推恩载验乃诚宜从所请仍图严像增* {饬}贡仪。 特示宠颁式昭优眷已令所司择日备礼册命次今差 书少监张臣言往彼报谕及别赐卿衣着匹* {段}银绢等物具如别录又赐释经二函。"

    庚寅张臣言还王附表以谢。

    六月丁酉王如奉恩寺。

    乙卯祷雨于*大庙八陵及松岳东神祠。

    乙丑遣尙书任懿侍郞白可臣如宋吊慰。

    秋七月丁丑遣尙书王 侍郞吴延宠如宋贺登极。

    乙酉王如兴王寺。

    戊子设仁王道场于会庆殿五日。

    八月丁酉幸福灵寺。

    庚子幸弘护寺。

    己未宫南楼桥东廊及四店馆掌牲司仪二署火延烧民户数百。

    九月丁卯王如国淸寺。

    丙戌遣李载如辽谢诏谕。

    戊子宋都纲李琦等三十人来。

    冬十月丙申赐中书门下省玄德仓米一百斛。

    壬子辽遣萧好古高士宁来册王太子。  曰: "卿嗣膺祖服遥临海表之区将建后昆虔俟天朝之命。 适从汝请旣谕朕言特申遣于使华 宠加于公爵固昭优异庸示眷怀。 今差高州管内观察使萧好古等持礼往彼册命卿长子 为三韩国公。 其印绶简册车辂幷别赐衣带匹* {段}鞍马弓箭诸物具如别录。" 册曰: "朕荷七圣之丕图绍百王之正统。 眷言日域夹辅天朝虽缵乃世封已临于旧服而宠兹国嗣未备于 仪申 有司。 率修故事藏辰顺卜异数爰颁。 咨尔高丽国王熙长子 生 元精幼成令器。 就学克敏究诗书礼乐之源率德罔愆合父子君臣之义。 祖先而下忠烈相承永惟尊奬之劳固有嗣续之庆 居嫡胄载茂嘉闻。 四履之*闲一心所系。 是用遣使高州管内观察使萧好古副使守卫尉卿高士宁等持节备礼册命尔为顺义军节度朔武等州观察处置等使崇禄大夫检校太傅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使持节朔州诸军事行朔州刺史上柱国三韩国公食邑三千户食实封五百户。 于戱誓山河而传信汝旣同保其休赐弓钺以抚征汝亦共宣其力。 惟孝敬可以 天性惟谦和可以顺物情戒哉钦哉无替朕之嘉命。" 乙卯王与太子如南郊受册。

    己未太子宴辽使于门下省。

    辛酉遣朴浩如辽贺天安节。

    十一月乙丑辽使萧好古等还王附表以谢。

    遣金侯善如辽谢贺生辰。

    丙子设八关会幸法王寺。

    戊寅宋商 罗女眞等来献土物。

    辛巳遣金龟年如辽谢恩。

    丙戌遣赫连挺如辽献方物崔善纬贺正。

    十二月癸巳朔辽遣*大仆卿王执中来贺生辰。

    甲辰王执中还王附表以谢。

    丙辰以李玮为给事中; 李 为侍御史; 邵台干为殿中侍御史; 刘谊李德羽为左右拾遗。

    ○(辛巳)六年春正月丁卯制: "以九经子史各一本分置台省枢密院。"

    以太子生辰为昌宁节。

    己巳设天帝释道场于文德殿。

    庚午幸神众院。

    癸酉东女眞余罗弗沙温等七十五人来献土物。

    丙子以礼部尙书崔弘嗣为西北面兵马使; 尙书左丞金德珍为东北面兵马使。

    辽东京持礼使礼宾副使高克少来。

    庚辰宋人邵珪陆廷俊刘伋来投。 王召试于文德殿 授八品官赐廷俊名廷杰。

    辛巳遣兵部尙书韩莹大将军张弘占赐中书侍郞金先锡官诰礼物。

    癸未注簿李景泽妻金氏欲杀夫之继母阴使婢置毒于食以进母知之以告御史台金不服。 御史台请*(  ){更}鞫问。 王曰: "犯状已白宜卽论决。" 以金先朝外戚 死流安山县景泽死狱中。

    乙酉刑部奏: "注簿同正赵俊明父没四年不养其母不友其弟使皆失所请论如法。" 王曰: "朕为政先孝弟乃有若人耶。" 可其奏。

    辛卯设消 道场于干德殿四日。

    二月壬辰朔贬诏谕回谢使孔目官李复幷免回谢使李载。

    癸巳录囚。

    甲午遣使望秩于山川。

    癸卯东女眞乃巴只村归德将军甫马弓汉伊忽村都领麻浦广滩村将军骨夫等五十五人请入朝许之。

    乙巳东女眞伊位村都领怪夫等三十人来朝。

    丙午燃灯王如奉恩寺。

    知政事致仕愼修卒遣使吊祭谥恭献。 修宋人也颇有学识尤精于医。

    己酉检校太师守司空滋卒。

    壬子诏: "逆臣李资义从坐者皆量移。"

    乙卯又诏曰: "逆党罪疑者已赦之矣其侍御史王台绍主簿全宠判官李滋卫尉少卿金义英妻李氏等许令还京。"

    丙辰幸洪圆寺落成大藏堂及九祖堂。

    戊午御重光殿阅书籍。

    三月戊辰幸王轮寺。

    庚午幸弘护寺御制诗命内侍儒臣和进。

    壬申制: "以秘书省文籍板本委积损毁命置书籍铺于国子监移藏之以广摹印。"

    丙子设藏经道场于会庆殿御制庆赞诗。

    己卯王避辽帝嫌名改名 告于*大庙八陵群臣表贺。

    庚辰设般若道场于干德殿。

    辽遣检校右散骑常侍耶律 来告道宗崩皇太孙燕国公延禧嗣位。

    广明寺僧光器主簿孙弼进士李震光诈造阴阳书事觉杖流之。

    丙戌祭五瘟神。

    庚寅诏曰: "己卯年幸三角山所过名山大川神号各加仁圣二字令所在州县祭告。"

    夏四月辛卯朔日食。

    癸巳从祀六十一子二十一贤于文宣王庙。

    御史台奏: "辽告哀使传命后以 衫乌帽赴宴非礼也请罪迎送员吏。" 王曰: "此使者之失迎送员吏何与焉。" 不听。 又奏: "司天卜正柳绿春误奏日食分刻请论如法。" 从之。

    以旱祷雨于天地宗庙山川。

    乙未以枢密院事吴寿增为西北面兵马使知中军兵马使事。

    丙申幸普济寺。

    戊戌幸妙通寺设摩利支天道场。

    庚子幸普济寺。

    辛丑平州妖僧觉眞妄言阴阳眩惑众人诏流谷州。

    壬寅以洪器为工部尙书充史馆修撰官。

    癸卯录囚。

    遣大府少卿王公胤合门使鲁作公如辽吊慰会葬。

    东路州鎭雪深一寸。

    甲辰醮太一祈雨。

    幸外帝释院。

    翰林院奏: "御名同韵字请令 书省雕板颁示使人知所避讳。" 制可改雍和殿为祥和殿。

    乙巳曝巫祈雨。

    群臣上言: "松 蕃殖压禳无效。 臣等谨按京房易飞候云: '食禄不益圣化天示之 。' 臣等无状以贻上忧愿进贤退不肖以* 天谴。" 不报。

    设龙王道场于临海院祈雨。

    戊申合祭己卯年行幸所过名山大川神*祗{祇}于开城府及杨州。

    幸日月寺庆成金字妙法莲华经旣毕与后妃太子登寺后冈欲置酒为乐。 御史台奏: "时方盛农旱魃为 若乐酒于此百姓孰谓殿下忧民之忧。" 王乃止。 及还有感作诗。 末句云: "莲宫观访酬前愿兼祷时霖表至心。"

    己酉祷雨于天地宗庙。

    辛亥放轻系。

    甲寅诏曰: "方今农时天久不雨恐州郡官吏不体予意逗挠德音所免租税使民不被其泽或寃狱滞囚久而不决饿莩曝骸弃而不葬又公私收税甚重召民怨伤和气而致然也。 有司其布德惠禁非法平讯具狱掩 埋  * 天谴。"

    丙辰大雩。

    设仁王道场于文德殿祈雨。

    铸钱都监奏: "国人始知用钱之利以为便乞告于宗庙。" 从之。

    戊午女眞毡工古舍毛等六人来投赐田庐以充编户。

    庚申割平虏鎭关内楸子田与民耕之。

    五月壬戌祷雨断扇徙市。

    甲申任懿白可臣等还自宋。 帝赐神医补救方。 王受诏于宣政殿。

    制: "以今秋役夫六千五百人修营弘护寺。"

    六月辛卯王如奉恩寺。

    丙申王 吴延宠还自宋。 帝赐王*大平御览{太平御览}一千卷。

    己亥以任懿为御史大夫; 尹瓘为枢密院知奏事。

    庚子以林干判尙书刑部事; 魏继廷判翰林院事; 吴寿增判三司事; 王 为枢密院左承宣; 赵珪为右副承宣。

    辛丑定州长今男盗官库铁甲四部卖与东女眞事觉伏诛。

    甲辰王受菩萨戒于干德殿。

    诏: "除两京军卒不急之役。"

    分内府文书藏于枢密院。

    戊午以大府卿金汉忠为西北面兵马使; 御史中丞高令臣为东北面兵马使。

    秋七月辛酉制: "以役夫一千九百人修营国淸寺。"

    己卯王如兴王寺。

    八月癸巳诏曰: "元晓义相东方圣人也。 无碑记谥号厥德不暴朕甚悼之。 其赠元晓大圣和静国师义相大圣圆敎国师有司卽所住处立石纪德以垂无穷。"

    乙巳诏曰: "朕自御神器居常小心北交大辽南事大宋又有女眞 强于东。 军国之务安民为急宜罢不急之役以安斯民。"

    都兵马使奏: "今辽东京兵马都部署移文请罢静州关内军营。 顷在大安中辽欲于鸭江置亭子及 场我朝遣使请罢辽帝听之今亦宜从其请。" 制可。

    九月壬戌王如国淸寺。

    戊寅遣同知枢密院事郭尙尙书左丞许庆如辽贺卽位。

    西女眞古时毛来投赐田宅。

    甲申幸摠持寺问母弟僧煦疾。

    设仁王经道场于会庆殿球庭及外山诸寺饭僧三万。

    是月置南京开创都监命门下侍郞平章事崔思诹御史大夫任懿知奏事尹瓘少府监致仕文象春官正阴德全秋官正崔资颢相之。

    冬十月壬辰御史台奏: "京畿捕贼军士擅掠民户为害反甚请罢之。" 制可。

    乙未以 罗新星主陪戎副尉具代为游击将军。

    崔思诹等还奏云: "臣等就卢原驿海村龙山等处审视山水不合建都唯三角山面岳之南山形水势符合古文请于主干中心大 壬坐丙向随形建都。" 制可。

    丙申以始创南京告于宗庙社稷山川。

    十一月戊辰以罗俊为左右卫上将军摄刑部尙书; 崔挺为金吾卫上将军工部尙书。

    辛未设八关会幸法王寺。

    宋商耽罗东北蕃酋长等来献土物。

    十二月丙午辽遣高州管内观察使高德信来贺生辰。

    以魏继廷为中书侍郞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柱国; 李  知政事柱国; 吴寿增为尙书左仆射兼太子宾客; 柳伸为礼部尙书同知枢密院事翰林学士承旨; 金景庸为兵部尙书同知枢密院事; 韩莹为尙书右仆射; 崔弘嗣为吏部尙书; 白可臣为兵部侍郞左谏议大夫; 高令臣为刑部侍郞右谏议大夫; 康拯为考功郞中御史杂端; 卢忠谨为侍御史; 金至和为右补阙; 金晙张起为左右拾遗。

    己酉辽遣崇禄卿吴佺来致道宗遗留衣带匹* {段}等物。

    ○(壬午)七年春正月辛未以左散骑常侍庾禄崇知西北面兵马事; 少府监李继膺知东北面兵马事。

    二月丙申命太子醮三界百神于球庭。

    丁酉西女眞高舍等十八人来献土物。

    庚子燃灯王如奉恩寺。

    丁未西女眞阿号罗等十五人来献土物。

    庚戌东女眞安旦分那老等十八人来朝。

    乙卯平章事金先锡三上表请老许之。

    三月丁巳幸神众院设斋。

    庚申幸王轮寺。

    辛酉以李 判尙书户部事; 郭尙为左仆射 知政事兼西京留守使。

    乙亥王欲如兴王寺会天雨谏官谏止之。

    丁丑放轻系。

    命尹瓘李宏试进士于顺天馆遣殿前副承旨梁信英赐宋朝细笔一千二百管于进士。

    己卯御史台奏: "四门进士李齐老盲僧法宗之子不合应举。" 王曰: "孔子谓仲弓曰: '犁牛之子 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 科目将以求贤齐老苟有才学岂可以父故废之可令赴举。"

    庚辰设佛顶道场于文德殿。

    中书门下奏: "新作南京度地必广多夺民田请据'京纬令'所说或依山取势或约水表形先以内从山水形势东至大峯南至沙里西至 峯北至面岳为界。" 制可。

    靖宗妃延兴宫主金氏卒。

    夏四月丁酉御干德殿覆试进士召太子及宰枢两制词臣置酒宣题春风扇微和令太子及词臣各赋六韵诗以进赐康涤等及第幷召试投化宋进士章 赐别头及第。

    甲辰东女眞酋长盈歌遣使来朝。 盈歌卽金之穆宗也。

    五月丙寅幸玄化寺庆赞银书瑜伽显扬论。

    丁卯以庾禄崇为枢密院使兼太子宾客。

    戊辰守司空尙书右仆射黄仲宝卒。

    六月乙酉朔王如奉恩寺。

    丁亥诏曰: "松 于泰安二年丙寅始出西山延及白州兎山而近来尤盛此必刑政乖戾所致。 夙夜祗惧乃与群臣引咎责己自五月癸酉至乙亥醮天告谢庶以宽刑宥罪上* 天谴放免今日以前内外公徒私杖以下杂罪其令枢密院施行。"

    戊戌宋商黄朱等五十二人来。

    甲辰以直门下省文翼为西北面兵马使; *大仆卿金德珍为东北面兵马使; 崔 为刑部尙书; 李继膺为左散骑常侍; 刘载为右谏议大夫。

    丙午以选士日侍宴赐平章事林干魏继廷 知政事郭尙马各一匹授新及第章 将仕郞礼宾注簿同正。

    闰月甲寅朔宋商徐修等三人来。

    丙子宋商朱保等四十余人来。

    秋七月辛卯设消 道场于会庆殿三日。

    庚子幸外帝释院。

    癸卯王如兴王寺。

    庚戌幸西京。 壬子礼部奏: "谨按尙书* 王者所为巡守者以诸侯自专一国威福在己恐其壅 上命泽不下流故自巡守为民除弊宜命西京留守及先排按察使先访民*闲疾苦 除抚恤及前降赦恩未尽奉行者付有司施行。" 制可。

    八月癸丑朔行在臣僚奉表贺朔。

    丁巳至大同江御龙船宴太子扈从臣僚及西京文武两班观水戱杂技至 而罢入御长乐殿。

    戊午谒太祖眞殿。

    庚申曲宴于美花亭改赐额曰有美御制诗一絶命两京儒臣和进。

    癸亥移御集祥殿命直史馆洪灌书殿门额。

    甲子幸兴福永明两寺行香遂御九梯宫留题永明寺浮碧楼九梯宫诗各一首命两京儒臣和进遂御龙船宴群臣。

    庚辰王至梯渊岸命善 禁军五人寻旧梯基。 五人奏云: "去地十尺有梯基石。" 遂幸弘福寺行香出御寺南江岸阅射因命置酒太子及臣僚侍宴亲制'秋日游镐京南河开宴诗'四韵宣示两京儒臣和进至 还宫。

    乙亥幸重兴寺。

    丁丑新修神护寺。

    戊寅西京留守官 知政事郭尙等享王于长乐殿两京群臣侍宴。

    九月丙戌王以仁睿太后忌辰道场幸长庆寺行香。

    戊子幸观风殿还御会福楼命牵* 官射。

    甲午制曰: "朕久未省方今幸西京庶几宽刑宥罪自动驾以来从行先排使及当京留守所奏犯轻罪者 令原免。"

    丁酉兴福寺十王堂成命太子行香。 戊戌王与后妃太子诸王幸是寺落成。

    辛丑幸金刚寺饭僧遂观旧塔遗址仍命太子巡视川上祭所及通汉桥。

    癸卯御会福楼阅射。

    宋商林白徇等二十人来。

    乙巳阅射。

    丙午幸长庆寺阅骑射。

    命副留守崔公 等检讨留守藏内书籍以进。

    己酉幸神护寺设大藏会以落之。 自阙庭至寺夹路点灯数万。 庚戌又幸是寺行香。

    冬十月丁巳幸兴福寺。

    乙丑设八关会御灵凤门受百官贺遂幸兴国寺。

    庚午御长乐殿宴两京文武显官臣僚赐币有差。

    壬申遣安子恭如辽贺天兴节。

    甲戌驾发西京。

    庚辰王次北崇山神护寺设五百罗汉斋。

    十月壬午朔王次牛 川野有虎突出命侍奉军逐之牵* 校尉宋宗绍 杀之赐宗绍衣一袭。

    丁亥次临浿驿下德音加所历名山大川神*祗{祇}德号宥沿途州县官吏轻罪加职一级赐诸司掌固诸卫旗头初职。

    王还京都。

    癸巳东女眞霜昆等三十人来献马。

    甲午遣杨信孚如辽谢贺生辰。

    乙未设八关会幸法王寺。

    壬寅遣郭峻穆如辽进方物。

    甲辰以尹瓘为枢密院副使。

    遣金泽先如辽贺正。

    丁未东女眞盈歌遣使请银器匠许之。

    十二月壬子辽遣横宣使归州管内观察使萧轲来。 癸丑又遣中书舍人孟初来贺生辰。

    戊辰祈雪于*大庙。

    辛未以柳伸为吏部尙书; 尹瓘为御史大夫; 崔弘嗣为尙书右仆射兼三司事; 林义为礼部尙书兼史馆修撰。

    壬申东女眞酋长古罗骨等三十人来献马。

    乙亥赤虹贯日。

    庚辰以林干判西北面兵马事兼中军兵马使; 吴寿增判东北面兵马事兼行营兵马使; 柳伸为西北面兵马使。

    世家卷第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