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家卷第三十八 高丽史三十八

郑麟趾 / 著投票加入书签

无错小说网 www.wucuo.org,最快更新高丽史最新章节!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  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  敎修。

    恭愍王一。

    恭愍仁文义武勇智明烈敬孝大王讳 古讳祺蒙古讳伯颜帖木儿忠惠王母弟忠肃王十七年庚午五月生封江陵大君忠惠王后二年五月元顺帝遣使召入朝宿卫时称大元子。 忠穆王卽位封为江陵府院大君忠穆薨国人欲立王元以忠定袭位仍留王宿卫。 初忠肃以王托尹泽忠定元年泽与李承老献书中书省请立王。 是岁王尙鲁国公主三年十月元封为国王遣完者不花收国玺忠定逊于江华德兴君塔思帖木儿奔于元王命前判三司事李齐贤摄政丞权断征东省事。 齐贤修葺道殿神祠令法官考 诸道存抚按廉功过。 遣前密直洪元哲及金镛送完者不花还元哲仍巡问平壤道镛留备倭贼以通礼门判官许猷为西北面察访。

    十一月壬子倭寇南海县。

    乙亥赞成事赵日新赍批目还自元以李齐贤为都佥议政丞; 李蒙哥判三司事; 曹益淸全允臧为赞成事; 赵日新赵瑜为 理; 康德龙崔天泽为三司右左使; 李公遂为政堂文学; 韩可贵判开城府事; 金逸逢判密直司事; 李衍宗为密直使兼监察大夫; 金普知密直司事; 洪由道郑 同知密直司事; 金敬直李成瑞为密直副使; 尹泽为密直提学; 崔德林李济为右左代言; 金得培柳淑为右左副代言; 孙琦为平海府院君; 朴仁柱为咸阳君。

    李齐贤下理问裴佺及朴守明于行省狱流直城君卢英瑞于可德岛赞成事尹时遇于角山贬赞成事郑天起为济州牧使知都佥议韩大淳为机张监务。

    十二月辛卯 永陵 子释器置万德寺。

    庚子王及公主至自元帝遣失秃儿太子及直省舍人牙忽护行。

    壬寅谒景灵殿卽位于康安殿。

    ○(壬辰)元年春正月丙午朔王率百官贺正于行省还宫设宴。

    庚戌监察司启诸君闲居食禄请停俸从之。

    庚申王欲亲享太庙判书云观事姜保言: "今年不可亲祀。" 佥议府责保曰: "祀大事也汝何沮王 " 又有奸臣告王大妃固止之。

    二月乙亥朔罢政房。

    丙子宣宥境内曰: "恭惟我太祖统一三韩列圣相承以小事大 我圣元龙兴先天下而归附我忠敬王入觐世皇宠赉异常忠烈忠宣世馆贰室而我仁考忠肃王亦承厘降之荣嗣德临邦二十有五年。 厥后不吊再世不禄而耆艾之臣以余为忠宣之孙忠肃之子以德以年合主宗 献书天子愿奉为君天子俯采其言故有今日之锡命越至正十一年十二月庚子与公主归宗国谒慈 盖违颜者十一年今得相见诚孝之至感动上下。 壬寅承事景灵宫践位康安殿衣冠礼乐犹有古国之风。 顾以何德获济登兹  然属时世陵夷风俗颓靡朝多幸位仓无宿储邻寇侵疆干文告变。 若不克己励精日愼一日革邪伪去 壬用恻 之诚行宽厚之政何以报天子之德保祖宗之业慰慈 之心塞耆艾之望。 凡百在位尙克匡其不逮图惟厥终。 夫宗庙之重祭享之诚固所自尽尝遣近臣赍银物备宗器修祠宇其荐时食予将亲 。 自太祖以至历代先王宜上德号其守山陵人户有逃者官为之推还复其 役诸陵直谨守厥职禁樵牧树松 以明予奉先追远之意社稷诸祠凡奠物务尽 洁名山大川及神庙载祀典者亦加德号。 箕子受封于此敎化礼乐遗泽至今宜令平壤府修祠奉祀其余忠义之祀 如旧仪。 且近代近习壅蔽所以下情不得上通以致误主如代言转对所司申覆不可不亲书筵之侍虎贲之卫不可不择然则正人君子常宜在侧言官拂士何有不通  其设施之规仰有司集议申闻。 祖王代创置禅敎寺院所以裨补地德以利国家今多颓 只有遗基其有土田者收其租有臧获者收其庸以备重修又遵太祖信书诸人毋得擅起寺舍为僧者必* {须}度牒不许居家。 贫民 子女如过三年不放者监察司按廉使痛加理罪。 田民词讼日繁仰监察典法都官先举仍执据执田民于元告人取甘结限日平决诬告者反坐其罪其权豪仍据执者亦当知过归还本主否者理罪。 又毋焚山林毋杀孩 毋 毋卵载诸月令。 今后春夏三四月内诸人毋得放火田猎违者痛理。 丝花红大烛无益之费莫此为甚忠宣王尝有禁令此后宜令禁断有敢违者监察司举劾其罪。 倭贼寇边屠烧室屋 夺漕船皆由防守失律储 无素其有能为策者许令条奏择善从之优加赏赉。 前后征战有功者典理军簿 加官爵自募追捕者两班超三等官之贱者赐钱。 州郡被掳掠者官为检其虚实轻重与 赋税。 其军人逃役者随所犯杖之吏民有罪者亦加笞杖 勿罚布贪污犯赃者不在此限。 鳏寡孤独笃疾 疾官为赈恤毋令失所孝子顺孙义夫节妇依例旌表以美风化。 太祖开国功臣历代功臣忠宣忠肃两代功臣子孙 加甄录其身见在者皆从优赏。 予十年于朝从臣终始一心功力尤著者颇已官而赏之有司依遵旧典录*券施行。 光山君金仁衍密直使朴仁干及政丞王煦不幸先没予甚悼之宜加赠谥录其子孙。 自至正十二年二月初二日昧爽以前除不忠不孝谋故劫杀但犯上国罪条外境内罪囚咸宥除之庶几与一国更始前代臣僚随才 用尔等亦宜尽心勿贰以称予志。 于戱立纲陈纪寔宁济于斯民登贤使能尙有为于今日。"

    甲申改大妃德庆府曰文睿; 置公主府曰肃雍。

    戊子燃灯王如奉恩寺。

    戊戌元以讨捕河南贼魁遣万宁府提点七十来颁赦王出迎于行省。

    三月辛亥前王遇 薨于江华。 王之逊江华也典校令申德邻典校丞安吉祥义盈库使孙桂及辞朴成亮朴思愼从行皆追系巡军止许思愼从之供膳不充往来又絶忧愁号泣。 及讣至都人莫不流涕。 癸丑王停朝。

    捕倭使金晖南以战舰二十五 御倭至枫岛遇贼船二十 不战而退至乔桐又望见贼船甚盛还西江请济师。

    乙卯金晖南及副使张成一与贼战于窄梁安兴长岩获贼船一 王除晖南左常侍成一中郞将。

    倭屠巴音岛。

    丙辰瑞州防护所获倭船一 歼之献 二人。

    丁巳王如奉恩寺加上太祖尊号。

    己未倭船大至金晖南兵少不能敌退次西江告急调发诸领兵及忽赤分遣西江甲山乔桐以备之妇女 街痛哭都城大骇又* {敛}百官民户军饷及矢有差。

    庚申倭焚乔桐甲山仓。 前代言崔源与战获贼船二 。

    戊辰王以忠肃王忌日如旻天寺行香。

    己巳幸贤圣寺。

    闰月甲戌朔令宰枢至吏胥人备弓一矢五十剑一戈一阅于崇文馆。

    辛巳幸福灵寺。

    辛卯遣三司右使洪彦博密直副使李成瑞如元贺圣节。

    夏四月癸卯朔元告日食不果食。

    丁未元赐王弓三百矢三万剑三百。

    戊申公主幸王轮寺。

    庚戌王以佛生日燃灯禁中饭僧一百设火山杂戱奏妓乐以观。

    丁巳密直提学尹泽上* 言时事不允遂辞以开城尹致仕。

    辛酉荣安王大夫人李氏宴王及公主于其第。

    五月癸酉朔命放生于西江。

    戊寅以诞日设道场于内殿三日宰相欲上寿王曰: "宴必杀生其以宴钱饭僧一千于地藏寺。" 王方信佛百官皆为王设祝寿斋。

    己丑地大震。

    王遣使召僧普虚于益和县普虚号太古历诸方入江南自言传衣钵于石屋和尙寓广州迷元庄聚亲戚遂家焉。 虚白王升迷元为县置监务虚主号令监务但进退而已。 广占田园牧马满野皆以内乘称虽害禾谷人不敢逐。 虚旣至王引入内问法虚曰: "为君之道在修明敎化不必信佛若不能理国家虽致勤于佛有何功德。 无已则但修太祖所置寺社愼勿新创。" 又曰: "君王去邪用正则为国不难矣。" 王曰: "予非不知邪正但念其从我于元皆效勤劳故不能轻去耳。"

    六月壬寅朔录燕邸随从功臣以赞成事赵日新佥议评理金普判密直司事金逸逢前代言柳淑上护军郑桓宦者大护军申小凤等为一等上; 平海府院君孙琦判三司事李蒙哥前赞成事曹益淸知密直司事郑 前同知密直司事洪由道判开城府事韩可贵前平壤尹洪元哲密直副使姜千裕密直提学李济版图判书李宗全普门知申事崔德林鹰扬军上护军金镛判司仆寺事车蒲温大护军郑世云中郞将睦仁吉郞将金 全以道等为一等; 上护军李也先帖木儿姜仲卿大护军孙袭亲从李阳中郞将郑鎭寺丞王硕别将任硕任用等为二等; 判事金元护军玄瑾监察掌令许猷中郞将郑璇小府注簿辛廉等为三等 赐田民。

    丁未监察司劾录事崔宗玄思德犯禁飮酒请罪之王谓宗曰: "试尔长技若能则宥之。" 宗卽击球于前王喜免其罪。

    己酉元赐本国所请戎器。

    丙辰王受菩萨戒于康安殿。

    设金刚道场于内殿以禳星变。

    丁巳谏官上*  人授检校官食禄者太多请加汰 。

    庚申禁土木之役限二年。

    丙寅倭寇全罗道茅头梁知益州事金辉领舟师击之不克沃沟监务郑子龙坐逗 不进杖配突山烽卒。

    倭寇江陵道。

    丁卯元遣大监孙完泽帖木儿来赐王衣酒。

    秋七月壬申全罗道都巡问使获倭船二 。

    癸酉葬前王于聪陵葬具多阙诸司各一员服斩衰奉安神御于普济寺殿曰宣明。

    丁丑万户印 获倭船命泛东池观之。

    乙酉吉昌府院君权准卒。

    丁亥合浦万户献倭 。

    乙未以太妃疾宥二罪以下。

    八月乙巳判开城府事郭延俊卒。

    戊申王与公主幸福灵寺王遂如奉恩寺谒太祖眞殿是日移御阳川君许伯第。

    庚戌敎曰: "古昔君王励精图治欲保邦家* {须}躬亲机务以广聪明以达下情。 今寡人亦欲如是。 佥议监察典法司开城府选军都官凡所决讼五日一启。"

    壬子宰枢享王于时御宫。

    戊午元遣直省舍人普思泥赐王金带及 二千锭。

    己未开书筵以宁川府院君李凌干金海府院君李齐贤福昌府院君金永煦汉阳府院君韩宗愈延安府院君印承旦前佥议政丞李君 政丞致仕孙琦前赞成事许伯金资安山君安震菁川君郑乙辅永昌君金承泽永山君张沆乐浪君李迁善密直副使安牧典理判书白文宝更日侍读敎曰: "元老大臣大夫士轮次入侍进讲经史法言凡权势所夺田宅奴婢积年之讼与夫寃滞之狱其审治之。 佥议监察是予耳目时政得失民*闲利害直言勿讳。"

    福安府院君权谦如元纳女于皇太子元拜大府监大监。

    丁卯捕倭使印 帅禁军及东西江乔桐水手一千人御倭以逗 不进下 狱。

    九月壬申以宋瑞为都佥议政丞判典理事; 赵日新判三司事。

    倭船五十余 寇合浦。

    戊子以大护军成士达在政房私授人职四十余下狱。

    上将军全普门妻宋氏私普门族侄曹复生系狱按治俱坐罪。

    己亥赵日新聚其党郑天起崔和尙张升亮杀奇辕围时御宫杀宿卫判密直司事崔德林等数人。 庚子日新劫王开印自除为右政丞官其党郑天起等有差又封义成德泉仓。 王与公主移御别宫卫士稀少导从皆贼党国人为王危之。 是夜公主潜移御太妃时御宫。

    冬十月辛丑朔赵日新杀崔和尙劝王斩张升亮等八九人枭首于市。

    壬寅以宋瑞为右政丞; 赵日新为左政丞判军簿监察事加赐赞化安社功臣之号; 洪彦博判三司事; 柳濯郑乙辅赵瑜为赞成事; 金普金逸逢崔天泽为评理; 姜得龙洪元哲为三司右左使; 安震为政堂文学; 金信知都佥议司事; 姜之衍佥议评理商议; 韩可贵判开城府事; 兪眞为密直使; 姜千裕知密直司事; 高忠节李成瑞黄顺同知密直司事; 金龟年为密直副使商议; 李宗洪开道孙佛永为密直副使; 李济为密直提学; 金*  申辑为开城尹; 任君辅为密直司知申事; 田大有元松寿为右左代言; 李君常朴曦为右左副代言。

    癸卯移御丹阳大君 第。

    乙巳幸行省诛赵日新囚其党郑乙辅李权罗英杰高忠节李君常等二十八人。 是时连日阴 及斩日新天日开霁。

    丙午以李齐贤为右政丞; 曹益淸为左政丞赐纯诚直节同德赞化功臣之号; 柳濯判三司事; 洪彦博金承泽为赞成事; 赵瑜为都佥议评理; 李公遂为三司右使; 文伯金光铉同知密直司事; 金镛崔源朴寿年为密直副使; 安辅为密直提学; 金*  田大有为右左代言; 元松寿金光利为右左副代言; 贬洪铎为会原县令; 郑乙辅为光阳监务; 李权为济州牧使。

    壬子以高仲瑞为开城尹; 李达衷全普门为典理判书; 车蒲温安佑为军簿判书; 李也先帖木儿许禧为版图判书。

    戊午遣上将军姜硕如元贺千秋节。

    辛酉下宥旨曰: "寡人承天子之命守祖宗之业夙夜忧勤庶几致理知有所不逮诚有所未孚皇天不吊灾变屡兴贼臣赵日新。 郑天起等集聚凶徒谋为不轨赖祖宗之灵大 伏辜。 凡尔内外百姓皆安心作业勿复惊动。 若其它罪囚除不忠不孝谋故劫杀外咸宥之。"

    十一月壬申移御韩仲礼家。

    丙子亲设仁王道场于内殿。

    乙酉遣密直副使朴寿年如元谢赐戎器兼赍百官论赵日新书以去。

    己亥遣都佥议司使韩可贵如元贺正。

    十二月庚子遣密直副使李成瑞如元献方物。

    癸卯元遣宗正府常判梁烈帖木儿吏部尙书不花帖木儿来鞫赵日新之变。

    ○(癸巳)二年春正月丙子幸荣安王大夫人李氏第。

    乙酉亲 太庙。

    戊子以洪彬为右政丞; 曹益淸为左政丞; 洪彦博柳濯李公遂为赞成事; 李达衷为监察大夫; 元 为典理判书; 宋天逢为监察执义; 金承矩为监察掌令; 郑国卿为起居郞; 朴绚为左献纳; 吕渭金成甲为监察持平。

    遣上护军姜仲卿金成宝如元献熊羔皮。

    己丑永山君张沆卒。

    二月丙午平阳君金永纯卒。

    乙卯元遣前征东省照磨石抹时用赐王衣酒。

    丁卯云南王甫刺太子遣使来宴王及公主。

    砺良府院君宋瑞卒。

    三月甲戌元遣宗正府断事官哈儿章兵部郞中刚升等诛赵日新党郑天起高忠节廉伯颜帖木儿郭允正李君常李龟龙籍其家。

    乙酉遣佥议赞成事柳濯三司右使崔天泽如元贺圣节。

    壬辰以忠肃王忌辰如广明寺。

    癸巳遣左藏库提点金光铉如元献苎布。

    甲午幸旻天寺设仁王道场元赐宝 一百锭设道场以鎭兵。

    夏四月戊戌朔公主幸旻天寺。

    庚子雨雹。

    甲辰地震。

    乙卯王与公主幸福灵寺祷嗣。

    五月己巳赐李穑等及第。

    壬午王与公主宴荣安王大夫人李氏于其第。

    乙酉遣密直使李也先帖木儿鹰扬军上护军安佑如元贡方物仍献皇后诞日礼物皇后诞日之贺始此。

    秋七月辛未太白昼见。

    壬申七夕王与公主祭牵牛织女于内庭。

    乙亥元以册皇太子赦天下遣太府监太监山童直省舍人金波豆等来颁诏太子卽奇皇后所出也。 王出迎于迎宾馆诏曰: "朕荷天地之洪禧缵祖宗之正统若稽古训惟怀永 。 皇子爱猷识理达腊温文日楙仁孝夙成。 朕为之开端本堂以亲学立宫傅府以观政选任老成以躬辅导使之寅赞时雍在朕左右十五年矣讲艺迪德善誉益闻。 迩者宗王大臣合辞恳请至于再三元良之位国本所崇以长以贤中外属望宜遵世皇之盛典以为亿载之贻谋是用俯徇舆情聿隆丕祚已于今年六月初二日授以金宝立为皇太子中书令枢密院使。 悉如旧制其诸册礼具仪举行属庆典之肆成宜普天之均惠可大赦天下。" 王颁宥境内仍宴使臣。

    丁丑元御香使宦者崔伯帖木儿以处女六人及琴瑟等乡乐还。

    辛巳王与公主如延庆宫宴元使遣卫尉注簿韩元发于江陵交州道索 儿 宴及供使臣所需。

    乙酉金宁君金普上护军安佑奉赐王衣酒还自元。

    丙戌山童等还王饯于迎宾馆宰枢赠白银二锭苎麻布各九匹绫三匹旧例也皆不受而去。

    八月庚子元遣峦峦太子定安平章来锡 儿 宴于荣安王大夫人。

    乙巳设 儿 宴于延庆宫王及公主与焉。 是宴用布为花凡五千一百四十余匹他物称是穷极奢侈。 由是物价腾涌禁公私用油蜜果时国用 竭 永福都监布二千六百匹又 于富民。

    丙午幸太子馆设防没宴。 元法留宴日大肉马头翌日复宴谓之防没。

    甲寅幸太子及平章馆赠礼币。 丁巳太子平章还王饯于郊。 太子约娶金允臧女以其女归。 先是实逗太子之来也亦娶万户林淑之女而还。

    谒德陵。

    九月乙丑朔元告日食不果食。

    丁卯幸王轮干圣寺。

    壬申遣密直副使李也先帖木儿如元谢赐 儿 宴表曰: "乾坤邈矣敢期呼 之闻草木微哉忽致恩荣之沐感惊交至蹈舞不知。 皇帝陛下体禹勤俭 汤圣敬遵祖宗之典礼虽旧惟新拥庙社之休祥于斯为盛兼屈听卑之鉴克敦字小之仁眷言出日之邦。 生我俔天之妹美锺坤顺遵母仪于六宫庆毓 明固邦本于万岁。 于是降璇源之贵戚驰玉节之重臣陈飮食以赐欢贲金缯而将意。 旣饱以德为永好于舅甥不显其光想歆观于夷夏臣敢不念其卵翼报以粉 专述职于箕封每输诚于华祝。"

    癸酉庆尙道合浦万户献倭 八人。

    丙子王令资赡注簿咸柔鼓琴除郞将。

    己卯幸西郊观射。

    壬午以印承旦为左政丞; 赵瑜判三司事。

    戊子公主幸福灵寺祷嗣。

    辛卯幸西郊观射。

    冬十月甲辰赞成事柳濯奉赐王衣酒还自元。

    戊申下敎庆尙道都巡问使曰: "海寇连年为边患每念何日报平今省卿申报擒倭至十余级予甚嘉之赐卿酒及银五十两。 所管军士有功者以名闻予将录用。"

    戊午遣*葵河中{蔡河中}如元贺千秋节。

    辛酉遣军簿判书金希祖如元贺册太子。

    十一月乙酉王如奉恩寺谒太祖眞殿。

    设消灾道场于康安殿以* {禳}星变。

    庚寅前政丞曹益淸卒。

    壬辰遣南阳君洪彦博如元贺正。

    ○(甲午)三年春正月庚午以内府告 除赐百官人胜。

    辛未幸荣安王大夫人第。

    乙亥王宴百官于延庆宫。

    长宁翁主女壻鲁王遣使送宴钱楮币一百五十锭。

    癸未以蔡河中为右政丞; 廉悌臣为左政丞; 姜千裕判三司事; 李仁复为政堂文学。

    乙酉元遣宦者院使金光秀佥院迦刺拨皮赐王楮币万锭黄金一锭白银九锭王悉归之公府。 光秀请王除官三百余人。

    二月丙申王与公主宴元使于延庆宫。

    己酉以蔡河中领都佥议; 廉悌臣为右政丞; 柳濯为左政丞; 康允忠元颢为赞成事; 崔天泽奇轮为三司右左使; 金信金敬知李珍为评理; 姜之衍为评理商议; 朴寿年知都佥议; 奇完者不花判密直司事; 朴之椿为密直司使; 康舜龙姜仲祥知密直司事; 姜硕全普门同知密直司事; 阔宰哥朴 崔用滋朴君正池赞为密直副使; 安辅为密直提学。

    丁巳王与公主幸延庆宫与元使宴耆老及六品已上官帝赐楮币所办也。

    三月癸亥朔日食。

    辛未元遣帖古思来求纹苎布。

    癸酉王与公主幸福灵寺。

    甲申遣佥议评理金敬直如元贺圣节。

    丙戌幸妙莲寺。

    庚寅王观击球于市街。

    夏四月甲午以奇轮为赞成事; 奇完者不花为三司左使; 郑 为佥议评理; 黄顺知都佥议; 尹 判密直司事; 姜硕知密直司事; 朴 朴君正同知密直司事; 孙就徐臣桂为密直副使。

    己酉以石抹时用为典理判书; 李寿林为军簿判书; 金天宝为版图判书; 洪有龟为左代言; 郑之产为右副代言; 洪师范为左副代言; 金英利为左司议大夫。

    倭掠全罗道漕船四十余 。

    五月辛未以旱禁酒 膳。

    壬申王召监察大夫金*  典法判书洪仲元问民寃枉。

    丁丑设云雨道场于康安殿又祷于群望佛宇。

    元遣大府少监宦者安童来求纹苎布。

    庚辰雩。

    辛巳巷市。

    元遣使来求毛皮。

    遣密直使李也先帖木儿如元贺皇后诞日。

    丁亥再雩。

    戊子大雨。

    庆阳大君卢 纳女于元帝拜集贤殿学士。

    六月辛卯朔平康府院君蔡河中还自元传丞相脱脱言曰: "吾受命南征王宜遣勇锐以助之。" 时元政陵夷河南妖寇韩山童韩咬儿等始鼓乱颖川妖人刘复通又起兵以红巾为号与其党关先生沙刘二王士诚等寇掠中原分据山东其势大振盗贼群起天下大乱。

    壬辰如奉恩寺。

    甲午以年饥发有备仓粟 价市民时米贵二斗直布匹。

    丁酉以蔡河中为佥议政丞; 李寿山康仲祥为佥议评理; 廉悌臣为曲城府院君; 柳濯为高兴府院君; 郑 为西原君; 宋帖木儿为仁城君; 姜之衍为信山君; 崔用滋为义兴君; 帖古思为达城君; 朴寿年为佥议评理; 朴 知密直司事; 朴蒙古不花同知密直司事; 姜仲卿为密直副使; 石抹时用为开城尹; 安佑为典理判书; 庆千兴为军簿判书。

    戊戌汉阳府院君韩宗愈卒。

    庚子元告: 以定住为右丞相; 哈麻为左丞相。

    癸卯元遣吏部郞中哈刺那海崇文监少监伯颜帖木儿利用监丞林蒙古不花召柳濯廉悌臣权谦元颢罗英杰印 金镛李权康允忠郑世云黄裳崔莹崔云起李芳实安佑等及西京水军三百且募骁勇期以八月十日集燕京讨张士诚。 伯颜帖木儿本国人康舜龙。

    丙午元遣工部寺丞朴赛颜不花赍宝 六万锭赐赴征将卒。

    己酉移御延庆宫。

    辛亥以印 为硕城府院君; 李权为五原府院君; 罗英杰为锦城君; 孙佛永为敦城君; 金镜为义城君; 金镛为安城君; 安佑为鳌城君; 崔源为龙城君; 印安为延城君; 崔安守为咸城君; 具贞为沔城君; 赵忠信为祥原君。 其余将卒 加爵秩自募军皆超三级。 令百官及各宗僧徒出马有差使军士平价以市。 时赴征军官夺民马或多抑买行省禁之不止。

    全罗道万户印 献倭 。

    秋七月癸亥柳濯廉悌臣等四十余人率军士二千如元王幸迎宾馆亲阅送之。 帝所召皆将相之有名望者且精兵锐卒皆从征宿卫虚弱。 王疑惧募弓手于西海道以备不虞。

    乙丑元遣中尙监丞崔濡来督赴征军士兼求 秉。

    丙寅以倭 分属诸司。

    癸酉以蔡河中为侍中; 康舜龙朴赛颜不花为赞成事; 崔濡为三司右使; 姜千裕为河城府院君; 奇轮为德山府院君; 奇完者不花为德阳府院君。

    庚辰设消灾道场于内殿。

    辛巳以康允忠判三司事; 洪彦博尹桓金敬直为赞成事; 姜得龙李寿山朴寿年为评理; 柳之淀为三司左使; 李仁复兼监察大夫; 李承老知密直司事; 申仲佺同知密直司事; 孙就徐臣桂姜仲卿权恒为密直副使; 康舜龙为银城府院君; 朴赛颜不花为延安府院君; 元颢为成安府院君; 崔濡为龙成府院君; 李凌干为宁川府院君; 裴天庆为达成君; 辛孟为宁城君; 姜硕为永昌君; 车蒲温为龙山君; 李明安帖木儿为 山君; 任君辅为知申事; 柳淑洪有龟为右左代言; 郑之产权益为右左副代言。

    丙戌以朴德龙为监察大夫赛颜不花之兄也。

    戊子以三司右使柳之淀为杨广道都巡问使。

    八月己酉王与公主幸王轮寺祈祷放轻囚。

    癸丑诸道按廉陛辞王问宣化之方仍敎毋用赎罚。

    九月丁丑亲设仁王道场于康安殿。

    冬十月乙未元遣宦者院使赛罕来宴荣安王大夫人王与公主幸其第。

    己酉亲设灵宝道场于康安殿。

    庚戌前右政丞廉悌臣还自元。

    十一月辛酉遣处仁君李珍如元贺千秋节。

    乙亥全罗道都巡问使申仲佺献倭 。

    壬午以金敬直林淑为三司右左使; 金仁浩为赞成事; 李承老为政堂文学; 洪元哲判开城府事; 全普门王 知密直司事; 池赞同知密直司事; 金元富崔伯石抹时用为密直副使; 韩可贵为佥议评理; 姜硕知密直司事。

    丁亥印安还自元言: "太师脱脱领兵八百万攻高邮城柳濯等赴征军士及国人在燕京者摠二万三千人以为前锋城将陷  知院老长忌我国人专其功令曰: '今日暮矣明日乃取之。' 麾军而退。 其夜贼坚壁设备明日攻之不克拔。 会有人 脱脱帝流于淮安。"

    十二月己丑遣赞成事金普知密直司事全普门如元贺正。

    壬寅设消 道场于延庆宫。

    乙巳龙山君车蒲温奉赐王衣酒还自元。

    戊申王以天 如奉恩寺孝思观祷于太祖眞。

    甲寅以蔡河中领都佥议司事; 李齐贤为右政丞; 洪彦博为左政丞; 姜仁伯判三司事; 崔天泽为赞成事; 康德龙洪元哲为三司右左使; 尹 知都佥议司事; 李春遇判开城府事; 全普门判密直司事; 金成宝知密直司事; 安辅为密直提学; 姜仲卿徐臣桂同知密直司事; 车蒲温为密直副使; 康敬淳为监察掌令; 郑之祥为监察持平。

    ○(乙未)四年春正月壬戌太白昼见。

    戊辰敎曰: "凡尔百僚恪勤乃职听讼之官审理寃抑违者宪司劾之。"

    庚午元诛妖贼韩山童韩咬儿策免丞相脱脱遣直省舍人讷速儿来颁赦王出迎于宣义门外。

    闰月丁未以洪有龟申君平为右左代言; 李瑞龙金续命为右左副代言; 金元命为监察执义; 李梦庚为监察掌令; 李穑为内书舍人; 李延庆为兴安君; 姜仲祥为晋原君。

    二月己未鹫城府院君辛裔死。

    癸亥元来锡公主号承懿。

    辛巳赐安乙起等及第。

    全罗道按廉郑之祥囚元御香使 思不花于全州自诣白王王惊愕下之祥巡军狱。

    三月庚子倭寇全罗道。

    甲辰遣前佥议金信赞成事朴寿年如元贺圣节密直副使尹之彪谢封公主。

    己酉元告: 以汪家奴为右丞相; 定住为左丞相。

    庚戌以忠肃王忌辰如广明寺。

    丙辰赞成事金普奉赐王衣酒还自元。

    夏四月戊午雨雹。

    庚辰元遣使来求女乐。

    辛巳倭掠全罗道漕船二百余 。

    五月丁酉以安辅为政堂文学; 尹守常为密直提学; 守常以宦者妻亲得拜是职为世所讥。

    戊戌以李齐贤为金海府院君; 姜仁伯为柰城府院君; 金敬直为彦阳府院君; 权 为永嘉君; 辛富为鹫山君; 孙就为淸城君; 尹之彪为海平君。

    癸卯遣知申事任君辅如元贺皇后千秋节。

    乙巳元遣断事官买住来鞫郑之祥。

    壬子遣密直副使崔仁远如元献纹苎布。

    是月征南万户权谦元颢印 还自元云: "南贼日盛我军陷六合城又移防淮安路。"

    六月乙丑召台官谕曰: "僧禅近所犯不须穷治。" 禅近内愿堂僧也素有宠于王至是通士人妻为宪府所鞫故王命释之。 时僧徒恣* {淫}。 慈恩宗僧英旭通宦官金不花妻台官钩致欲罪之旭曰: "若欲罪我须罢宗门今宗门僧谁非我乎 "

    辛巳地震。

    秋七月甲申朔前知都佥议司事韩大淳卒。

    丁亥设消灾道场于康安殿以禳地震。

    赞成事朴寿年卒于元寿年丞相汪家奴之妇翁也丞相宴慰过飮暴卒。

    辛丑知申事任君辅还自元帝赐王酒除贡纹苎布。

    八月癸亥元皇太子遣月鲁帖木儿来宴荣安王大夫人。 王幸其第王与李氏 南面皇后弟赵希 妻坐东奇辙与月鲁帖木儿坐西宰枢坐阶上。

    甲戌亲设百高座道场于康安殿王手书* 文。

    九月甲申下除目皆奇氏及元使之请也。

    壬寅元遣资政院使姜金刚吉思来宴荣安王大夫人兼降御香。

    冬十月乙卯宴金刚吉思于宫中。

    癸酉流密直副使任君辅于济州。

    乙亥命金镛洪义郑世云柳淑逐日入宫事无大小一切启 。

    十一月庚戌遣定原君钧大护军金瑨如元献方物。

    十二月辛未流知都佥议司事金镛于济州。

    是岁我桓祖以双城等处千户来见王曰: "乃祖乃父身虽在外乃心王室我祖考实宠嘉之。 今卿无 祖考予将玉汝于成矣。" 双城地颇沃饶东南民无恒产者多归焉。 国家闻于中书省奉圣旨差官来辽阳省亦差官来。 王遣行省郞中李寿山往会区别新旧籍民谓之三省照勘户计其后抚绥失宜稍稍流徙。 王命

    桓祖主之民由是得安其业。

    世家卷第三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