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家卷第四十一 高丽史四十一

郑麟趾 / 著投票加入书签

无错小说网 www.wucuo.org,最快更新高丽史最新章节!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  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  敎修。

    恭愍王四。

    ○(乙巳)十四年春正月戊辰遣密直副使金庾如元请执送德兴君。 庾至辽阳知枢密院事黑驴谓庾曰: "帝 臣杖塔思帖木儿还其本国今方背疽待其愈杖而归之。" 庾闻之乃还。

    丙子以密直郑思道为庆尙道巡问使; 佥议评理李金刚为全罗道巡问使; 知佥议洪淳为西北面巡问使; 左常侍李成林为西海道巡问使; 判典校寺事申翼之为杨广道巡问使。

    己卯地震。

    二月丁酉以公主有娠弥月赦二罪以下。

    甲辰公主病剧又赦一罪。 是日公主薨。 王奉太后移御于德宁公主殿。 辍朝三日百官玄冠素服。

    癸丑遣黄原君崔伯左副代言金精如元贺圣节。

    丙辰遣密直副使李子松往辽阳 黑驴白金及鞍。

    三月庚申倭寇乔桐江华命东西江都指挥使赞成事崔莹帅兵出鎭东江。

    壬戌遣密直副使杨伯渊如元告公主丧。

    戊辰女眞所音山所应哥阿豆刺等请降处之朔方。

    己巳元遣吏部侍郞王朶例秃吏部奏差胡天锡来册王为太尉仍赐酒。 又以壬寅平红贼功宣授韩方信秘书监丞安遇庆广文监丞黄裳经正监丞李龟寿太仆寺丞李余庆崇文监丞 阶奉训大夫。 王迎于行省仍宴使臣。

    倭入昌陵取世祖眞以归。 以金续命为东西江都指挥使。

    己卯命领都佥议李公遂诣昌陵复安世祖位板。

    庚辰以柳濯为都佥议侍中; 庆千兴守侍中; 李寿山判三司事; 李仁复宋卿安遇庆崔莹李龟寿为赞成事; 李仁任金续命为三司右左使; 李珣安遇祥判开城府事; 禹 韩晖金贵李金刚梁伯益为佥议评理; 洪淳知都佥议; 元松寿为政堂文学; 朴椿判密直司事; 池龙寿宋仁绩为密直使; 柳渊梁伯渊知密直司事; 李穑签书密直司事; 王重贵金元命赵希古同知密直司事; 边安烈韩公义李子松金庾廉之范洪师范为密直副使; 崔孟孙为密直提学; 韩方信为西原君; 柳淑为瑞宁君; 不花帖木儿为高城君。

    戊子遣密直副使洪师范如元谢册命。 表曰: "践修先緖光膺千里之封迪简上心又锡三公之命恩非意及感与愧幷。 臣斗  材藩辅遗裔由弱岁入承睿眷以致立扬。 虽寸心恒抱愚衷莫伸报 偶値豕蛇之至少输犬马之诚。 然蝇止樊竟遭诬构之祸如鱼脱网实荷保全之私。 甫获更生絶无他望。 忽星 之戾止惊玺书之在兹。 欲辞让则近名故  焉就职远惭止足深戒满盈。 皇帝陛下运抚中兴仁同一视遂颁茂渥以宠遐邦。 臣谨保家声益彰圣化九 虽远如瞻  之光。 四境粗安惟祝冈陵之寿。"

    夏四月辛卯吴王张士诚遣使来献方物。

    壬辰葬公主于正陵。

    戊戌平城府院君金逸逢卒。

    己亥倭寇乔桐江华至于东西江命赞成事安遇庆李龟寿领兵御之。

    辛丑以旱雩。

    以杨伯渊为西北面都巡慰使前汉阳尹金达祥为杨广道都巡问使。

    遣监察大夫田禄生宦者府院君方节如元进礼物于皇太子又赠廓扩帖木儿及渖王等。

    崔伯杨伯渊洪师范等以元乱道梗不至而复。

    壬寅以典理判书金先致为东北面都巡问使礼仪判书李守为西北面都兵马使。

    甲辰以田禄生为密直提学; 金先致为密直副使; 金光祚为缶川君; 金达祥为和义君; 李子松为公川君; 金汉贵为监察大夫。

    丙午以知平州事李守贪污杖百七除名。

    五月以妖僧遍照为师傅咨访国政。

    乙丑地震。

    庚午以金普李春富为都佥议赞成事; 任君辅金兰朴曦为密直副使; 卓光茂为内书舍人; 许少游为监察掌令; 李仁复为兴安府院君; 赵希古为东川君; 洪师范为南阳君; 崔孟孙为铁原君; 贬赞成事崔莹为 林尹。

    甲戌以久旱置刑人推整都监按雪寃抑。

    己卯以姜仲瑞为保宁君; 金君鼎为左代言; 金精王福命为右左副代言。

    四都监十三色官吏及凡与公主丧事者悉除官。

    庚辰流赞成事李龟寿于会原评理梁伯益于春州判密直司事朴椿于光阳芮城君石文成于长岩宦者晋原府院君金寿万于利川府院君李宁于沃州皆籍其家命柳濯李仁任掌庶政于都堂金兰任君辅睦仁吉掌庶务于宫中。

    是月京畿蝗。

    六月庚寅以李公遂为益山府院君; 庆千兴为淸原府院君; 李寿山为寿春府院君; 宋卿为延安府院君; 韩公义为淸城君; 朴曦为春城君; 以金普守都佥议侍中; 李仁复判三司事; 李仁任为佥议赞成事; 权适睦仁吉为佥议评理; 朴元镜为密直副使; 洪永通为监察大夫; 崔元佑为监察执义; 金龟寿柳源为监察持平。

    王重贵元松寿罢。

    辛卯王射于佛福藏观群童掷草戱。

    甲午流阳川君许猷于淸州前典工判书边光秀于三陟判事洪仁桂于顺兴。

    庚戌流佥议评理金贵于金州春城君朴曦于春州杖流典理判书许瑞。

    秋七月削崔莹李龟寿梁伯益石文成朴椿三品以上爵金寿万除名 籍其田民。

    癸酉窜监察掌令许少游为全罗戍卒。 初监察司鞫前护军牛宣佐杀人状宣佐逃收宣佐故旧吴季南家奴索之。 王以季南方鞫莹等命勿问少游不奉敎。 王怒窜之少游叹曰: "臣罪当诛吾君圣明。" 闻者伤之。 佥议司诣阙请宥少游王曰: "少游之罪卿等所未知。" 因谓左右曰: "少游父邕强暴为世所憎少游眞其子也。"

    庚辰以田禄生为 林尹; 李昉为汉阳尹; 金汉贵为开城尹; 李子松为平壤尹; 李成林为军簿判书; 成准得为版图判书; 许佺金安利 为典法判书; 林显朴中美为右左司议大夫; 吴承庇为监察掌令; 许时为左献纳; 李得迁李存吾为右左正言。

    辛巳王亲设文殊会。

    癸未封遍照为眞平侯。

    八月庚寅明州司徒方国珍遣使来聘。

    庚子瑞宁君柳淑乞归田里许之。

    九月乙丑皇太子遣佥院成大庸宣令旨赐王衣酒。

    庚午以权适为佥议赞成事; 睦仁吉金续命为佥议评理; 池龙寿知都佥议; 金元命为三司左使; 金庾同知密直司事; 安元崇金汉贵为密直副使; 成大庸为右代言; 王福命权仲和为右左副代言; 韩弘度为监察持平; 金光祚为洞山君; 朴元为芮城君。

    都佥议侍中金普罢。

    乙亥以漆原府院君尹桓为东西北面都统使; 评理禹 为都元帅; 知都佥议池龙寿为上元帅; 前同知密直司事赵希古为副元帅。

    冬十月癸巳方国珍遣使来聘。

    闰月丁巳以全普门判三司事; 崔伯为密直使商议。

    癸亥遣密直使商议崔伯如元贺千秋节。

    甲子赐尹绍宗等及第。

    元遣大府少监安僧来诏: "皇太子讨平逆贼 罗帖木儿。"

    十一月癸巳元遣直省舍人阿敦也海来诏: "以伯撒里为太师右丞相廓扩帖木儿为太傅左丞相。"

    十二月丁丑以辛旽为守正履顺论道燮理保世功臣壁上三韩三重大匡领都佥议使司事判监察司事鹫城府院君提调僧录司事兼判书云观事旽卽遍照。

    ○(丙午)十五年春三月庚子亲设文殊会于宫中。

    遣密直提学田禄生聘于天下摠兵官河南王廓扩帖木儿。

    遣使贺皇太子定难还都笺曰: "龙旗攸指肃将天子之威鹤驾言旋大慰都人之望。 属兹播告举有欣欢。 皇太子殿下伟量渊 英猷果断励精弘化赞文德于诞敷受命启行扬戎兵于克诘匪徒振耀惟以 宁。 妖寇如鼎鱼应悔乞降之不早逆臣为社鼠方知犯顺之必诛。 何猖獗之足虞  盖指挥之有定。 风霆动  容邪气之留  日月淸明遂絶浮云之蔽。 兹皆睿 上 宸衷事有万全与神谋与众共心无贰适为子孝为臣忠。 是宜出 国步之艰入奉天颜之喜。 声名广被于中外功业卓冠于古今凡在见闻畴非蹈舞  臣*迹惭 屈心慕鹰扬。 万骑来朝遥想凯歌之奏。 四方称庆倍祈胡考之休。"

    夏四月壬子上将军赵蔺通宫女有孕王赦蔺黜宫女。

    癸丑贬监察执义崔元佑为贞海监务。

    乙卯凿沟于市北街。

    戊午王观呼旗童戱于殿庭赐布百匹。

    庚申贺正副使林大光还自元。 大光至辽阳为群盗所围以所赍赐王衣酒及皇太子令旨示之。 盗曰: "无以此物为也但为高丽王。" 释之。

    壬戌大雨雹。

    甲子左司议大夫郑枢右正言李存吾上* 论辛旽。 王大怒贬枢为东莱县令存吾为长沙监务。

    丙寅以卓光茂为左司议大夫; 金南得为监察执义; 奇仲修朴兴阳为监察持平; 徐钧衡为右正言。

    辛未贺正使判三司事全普门还自元。 帝授翰林侍讲学士知制诰同修国史。 普门目不知书国人大骇。 元末官爵之滥如此。

    乙亥窜佥议评理睦仁吉于全州判密直司事任君辅于骊兴。

    戊寅王率百官幸王轮寺观舍利施黄金彩帛赐僧布八百匹。

    五月壬午朔益山府院君李公遂卒。

    倭寇深岳县。

    乙酉遣郑元庇聘于河南王廓扩帖木儿。

    丙戌王出时御宫东冈观击球。

    丁亥以诞日饭僧七百于内殿赐布千余匹。

    壬辰侍中柳濯谢病乞退。

    癸巳正陵役。 大伐德陵木殆尽以营斋室守陵者不敢禁。 又大起公主影殿于王轮寺东南令百官以秩出役夫辇木石。 数百人挽一木尙不能进呼耶声动天地昼夜不絶。 牛死者相继于道。

    甲午百官会于辛旽家。 地大震。

    庚子判三司事全普门卒。 谥安敬。

    乙巳倭屠乔桐留屯不去京城大震。 王命赞成事安遇庆评理池龙寿判开城府事李珣等领三十三兵马使出屯东西江升天府。 时影殿正陵役大兴百司所事不出土木庶事废弛仓禀虚竭宿卫单弱。 军政不修至无兵可操无甲可授诸军索然望贼不敢进。

    六月辛酉修九斋。

    壬戌田禄生不达河南而还。 书状官金齐颜欲达使命留燕京。

    乙丑以辛旽党上护军李得霖为全罗道按廉使。 宪司劾得霖尝盗广州贡紬王命勿治督令之任。

    丙子前政堂文学元松寿卒。

    秋七月辛巳朔日食旣。

    己酉王步至佛福藏访僧千禧。

    八月丙辰太白昼见经天至于九月。

    丙寅 李龟寿置于松广寺金贵于卢山寺朴椿于裂岩寺辛旽寻遣人杀之。

    丁卯渖王笃朶不花遣使来。

    壬申王更名 遣使如元表请曰: "命物以类宜莫尙于自嫌登名于朝敢无因而辄改  故当敷奏* 切凌兢。 切惟小国之风尙仍其旧盖由世皇之诏: '毋变其初。' 自臣名祺。 袭封归国大而官司案牍微而里巷书词凡为字从示从其而其声相同相近悉皆请避谓是故常。 臣* {久}乃知事多有 故众情之莫夺惟自改之为便。 臣曾祖忠烈王讳谌改 祖忠宣王讳 改璋考其所由罔不在此。 臣今亦拟 字为名 垂兼听曲贷擅更谨当期一节以厘东立扬终始誓专心于拱北报* 生成。"

    设文殊会于宫中凡七日。

    丙子夜王微行观影殿。

    戊寅幸奉先寺观星象图。

    己卯辽阳平章高家奴献 王放之。 王性慈爱不忍害物。 尝见狗鸣急曰: "此必腹痛也。" 命出内药。 药未至王立待之。 在位踰纪未尝一为游 之乐。

    九月辛巳西方流星昼陨。

    戊子幸洛山寺。

    丁未倭入阳川县掠漕船。

    冬十月癸丑地震。 丙辰又震。

    全罗道都巡问使金庾募兵得百 讨济州败绩。

    庚午淮王遣使献羊百二十头。

    丁丑幸板房庵纳宗室德 君王义女右常侍安克仁女为妃。

    十一月庚辰宰枢享王于板房庵。

    壬辰遣检校中郞将金逸如日本请禁海贼。

    庚子设北帝天兵护国道场于内殿。

    辛丑河南王遣中书检校郭永锡偕金齐颜来报聘。

    十二月戊申朔郭永锡谒文庙。

    辛亥郭永锡以白金享王。 承河南王之命也。 酒半永锡请侍臣联句左右皆武人相顾失色王甚惭。 癸丑王宴郭永锡赠袭衣金带鞍马不受。

    甲寅封王氏为益妃赐姓韩氏安氏为定妃。

    己未郭永锡还至平壤府题箕子庙诗曰: "何事佯狂被发为  欲将殷祚独扶持。 去之祇为身长洁谏死谁嗟国已危。 鲁土一丘松栢在忠魂万古鬼神知。 晩来立马朝鲜道  犹闻麦秀诗。"

    癸酉辽阳省同知高家奴遣使来献田犬。

    无 。

    ○(丁未)十六年春正月丁亥元遣前辽阳理问忽都帖木儿追锡永陵曰摅诚宣忠崇仁秉德 恭寅亮功臣谥忠惠; 明陵曰 诚辅理演德宣惠奉化保庆功臣谥忠穆; 聪陵曰守诚履正佐理翊顺保义迪庆功臣谥忠定; 忠肃王妃伯颜忽都公主曰肃恭徽宁公主; 王妃宝塔实里公主曰鲁国徽翼大长公主; 封永陵妃亦怜眞班公主为贞顺淑仪公主。

    戊戌彗见垂地。

    丙午幸公主魂殿告锡命仍设大享敎坊奏新撰乐章王坐对公主眞侑食礼如平生。 宗室宰枢侍宴辛旽与王 坐殿上。

    二月庚戌皇太子遣大府卿大都驴赐王衣酒王以衣一袭赐公主魂殿。 宦者尹忠佐令宿卫向忠佐三拜。

    壬子王宴大都驴。

    癸亥元使高大悲来自济州帝赐王彩帛锦绢五百五十匹宰枢亦有差。 时帝欲避乱济州仍输御府金帛乃诏以济州复属高丽。 时牧胡数杀国家所遣牧使万户以叛及金庾之讨牧胡诉于元请置万户府。 王奏: "金庾实非讨济州因捕倭追至州境樵苏牧胡妄生疑惑遂与相战耳。 请令本国自遣牧使万户择牧胡所养马以献如故事。" 帝从之。

    庚午元以辛旽为集贤殿大学士赐衣酒。

    三月庚辰遣典法判书白汉龙如元谢恩前同知密直司事王重贵贺圣节。

    己丑倭掠江华府。

    辛卯幸演福寺大设文殊会王手擎金炉逐僧行香略无倦容。

    癸卯辽阳平章洪宝宝知辽阳沿海行枢密院事于山帖木儿遣使来聘。

    夏四月甲寅有奴背其主托永安君思济者都官佐郞坚思济决还其主王曰: "永安监我影殿役虽所为实非礼当申闻遽决与彼岂臣子义乎。" 卽下思济狱。

    乙卯大雨雹。

    命辛旽相宅于平壤。

    庚申遣典校令林朴宣抚济州。

    壬戌大雨雹。

    甲子王步至奉先寺松冈观击球。

    丙寅命放影殿役夫止留工匠及僧徒。 时征发六道丁夫督役太急逃者相继以久旱放之乃雨。

    五月戊寅遣张子温报聘于河南王。

    庚辰王与益妃定妃幸高罗里观击球戱。 大陈百戱百官皆从佥议评理韩晖与伎对舞王顾谓曰: "韩宰臣其乐耶。"

    甲申王如太后殿上寿。

    丙戌命重营国学。

    甲辰大雨民始播种。

    乙巳元中书省遣直省舍人乞彻牒曰: "倭贼入寇必经高丽宜出兵捕之。"

    秋七月丙子以李冈为密直副使; 廉兴邦为密直知申事; 李云牧为典理判书。

    壬辰以田禄生为庆尙道都巡问使; 金汉贵为全罗道都巡问使; 池龙寿为西北面都巡问使; 李成林为东北面都巡问使。

    丙申地震。

    癸卯 林府院君李齐贤卒。

    八月丙午王谒文庙又幸王轮寺观影殿。

    乙卯元遣直省舍人山塔失里来告以完者帖木儿为左丞相。

    己未宰相会云岩寺设大 陈妓乐祭正陵宫人皆会。

    壬戌幸安和寺还至影殿大饷役徒。

    九月丁丑元遣长秋寺少卿笃怜帖木儿来告罢廓扩帖木儿摠兵官命皇太子摠天下兵马。

    甲申王步幸辛旽家。

    辛卯幸洛山寺。

    己亥王率百官幸吉祥寺遂游朴渊三日乃还。

    冬十月己未幸辛旽家置酒落成。

    纳哈出遣使来献马。

    辛酉幸辛旽别室。

    辛未杖流前侍中庆千兴知都佥议吴仁泽前评理睦仁吉三司右使安遇庆三司左使金元命前密直副使赵希古于南裔没为官奴籍其家。

    十一月戊寅流评理韩晖判开城府事李珣上护军赵璘尹承顺柳仁梓姜元辅大护军韩德卿于外。

    丁酉地震。

    左司议申德邻献纳朴晋孙李* 正言郑厘安勉罢。

    十二月癸卯朔日食天阴不见。

    甲辰以金续命为平壤道都巡问使。

    乙巳王步幸辛旽家。

    甲子以判开城府事李穑兼成均大司成; 宦者申小凤为都佥议评理商议会议都监事。

    ○(戊申)十七年春正月壬申朔放朝贺。

    丙戌王步幸辛旽家。

    戊子日本国遣僧梵 梵 偕金逸来报聘。

    辽阳省平章洪宝宝哈刺不花等遣客省大使卜颜帖木儿来谕:

    "大明兵势甚盛请悉心备御。"

    二月丁未幸法王王轮二寺遂幸影殿。

    己未彗见于西方长丈余。

    乙丑王步幸辛旽家。

    三月辛未朔王谒显陵毅陵善陵遂幸正陵。

    甲申彗见西方。

    庚寅彗出大陵积尸*闲。

    辛卯彗出大陵卷舌*闲。

    甲午王以忠肃王忌辰如妙莲寺行香。

    乙未王步幸辛旽家。

    丙申彗出卷舌上。

    己亥彗出大陵上。

    夏四月辛丑朔彗见。

    庚戌幸辛旽家观燃灯火山。

    壬子幸九斋赐李詹等及第。

    戊午幸演福寺设文殊会凡九日。

    庚申密直提学李冈卒。

    五月乙亥以诞日饭僧三千于王轮寺。

    辛巳幸辛旽家。

    壬辰王以王轮影殿佛宇陜小不能容僧三千欲改营幸福源宫相之。

    甲午幸马岩相影殿基。

    乙未撤王轮影殿改营于马岩怨咨大兴。

    六月辛丑尽发坊里丁及四十二都府凿沟于马岩。

    甲辰王微行幸马岩。

    乙巳幸定妃宫乳 白王曰: "今方农月旱甚愿停影殿之役。" 王怒黜之。

    己未幸定妃宫与李云牧围碁赌宴。

    庚申以旱甚禁宰牛理寃狱放二罪以下囚。

    秋七月乙亥日本遣使来聘。

    己卯对马岛万户遣使来献土物。

    戊子辽阳省于山帖木儿遣使来聘。

    甲午幸王轮寺影殿遂幸马岩。

    闰月以旱放影殿役徒。

    遣讲究使李夏生于对马岛。

    壬寅雨国人相谓曰: "影殿小弛而天小雨若罢则天必大雨。"

    乙巳幸奉先寺设消灾道场。

    壬戌陨霜杀菽。

    八月庚午下都佥议侍中柳濯签书密直郑思道于巡军以李春富为都佥议侍中。

    乙未王闻

    大明兵围皇城甚急以左常侍曹敏修为义静州等处安慰使前典理判书林坚味为安州巡抚使。

    九月辽阳省平章洪宝宝遣使来聘。

    辛丑以李成林为杨广道都巡问使; 李金刚为全罗道都巡问使。

    戊申幸马岩影殿。

    甲寅始赐正陵光岩寺米月三十石又养鸠宫中数百作笼费布一千匹饲谷月十二斛。

    乙卯本国人金之秀自元来言:

    "大明舟师万余 泊通州入京城元帝与皇后奔上都太子战败又奔上都。"

    丙辰杖柳淑于洪州金达祥于淸州辛旽寻遣人杀之。

    丁巳令百官议通使

    大明。

    始赐辛旽妾般若米月三十石。

    冬十月癸酉遣判宗簿寺事文天式如元贺千秋节天式至辽阳道梗而还杖复遣之。

    甲戌以金兰为西北面都体察使。

    十一月丙午对马岛万户崇宗庆遣使来朝赐宗庆米一千石。

    丁未遣礼仪判书张子温聘于吴王吴王礼待甚厚使六部御史台宴慰。 至台宴日张乐大夫谓子温曰: "台宴未尝用乐今日之乐为使臣也。" 子温曰: "乐以和为主诸公旣以和气相接何必乐为  夫子曰: '乐云乐云锺鼓云乎哉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 大夫曰: "尙书旣知礼乐之本不必用乐。" 乃止吴王闻之加厚礼以送。

    己酉幸康安殿观乐。

    丙辰元遣利用监太卿峦子罕来诏分命诸将以图恢复。 王迎于行省。

    己未王宴元使于时御宫。

    甲子遣赞成事李成瑞如元贺正。

    十二月甲申以李春富为都佥议右侍中; 李仁任为佐侍中。

    ○(己酉)十八年春正月辛丑辽阳省纳哈出及平章洪宝宝遣使来聘。

    壬寅王亲祭公主魂殿。 奏妓乐极 如平生。 德宁公主及辛旽侍宴夜分乃罢。

    二月丁卯亲祭正陵。

    癸酉幸王轮寺。

    戊子元遣中书省右丞豆利罕赐王衣酒。 王赠豆利罕衣服金带不受。

    三月癸卯元遣使进王为右丞相。

    甲寅遣同知密直司事王重贵如元贺圣节又谢恩表曰: "敷告明纶方深惊省登庸峻级* 极震惶重以匪颁。 益知顚陨。 窃以分封建长譬腹心之赖股肱敌忾勤王犹手足之 头目。 此古今共由之大体实上下相与之至情。 如臣者系出馆甥恩 袭爵。 当天 月捷南土恨未报于分毫値龙驭冬巡上都诚不辞于 粉。 想方召中兴周室思郭李再造唐家抗表出师非敢后也。 飞刍挽粟厥惟艰哉时易逝而功莫成志徒勤而力不逮。 何图圣虑远烛愚衷赐温言于前旣先之以奬诱进右揆于后复继之以褒崇。 斯皆希世之至荣 乃连旬而倂得  酒导投河之飮衣兴挟 之情祗荷宠灵。 愈增忧责。 皇帝陛下躬生知之圣履交泰之时。 恭默渊 洞进退存亡之故作兴振起收予夺废置之权屈群策以杂施感众心而齐奋神明 赞旦夕削平。 赏不遗遐悉令归极非谓臣多多益办盖缘臣断断无他臣敢不誓节义金石之坚惟一终始  伸寿考冈陵之祝倍万寻常。" 重贵道梗不达而还。

    命宰枢议移都。

    夏四月丁卯辛旽设文殊会于演福寺。 王往观之赐僧布五千五百匹。

    辛未幸影殿。

    壬申幸公主魂殿饭僧。

    癸酉王观火山 。

    甲申庆昌大君瑜卒。

    壬辰大明皇帝遣符宝郞 斯赐玺书及纱罗* {段}匹摠四十匹。 王率百官出迎于崇仁门外其书曰: "大明皇帝致书高丽国王自有宋失驭天絶其祀元非我类天命入主中国百有余年。 天厌其昏* {淫}亦用陨絶其命。 华夷扰乱十有八年。 当群雄初起时朕为淮右布衣忽暴兵疾至误入其中。 见其无成忧惧不宁。 荷天之灵授以文武东渡江左习养民之道十有四年。 其*闲西平汉主陈友谅东缚吴王于姑苏南平 越勘定八蕃北逐胡君肃淸华夏复我中国之旧疆。 今年正月臣民推戴卽皇帝位。 定有天下之号曰大明建元洪武。 惟四夷未报故修书遣使涉海洋入高丽报王知之。 昔我中国之君与高丽壤地相接其王或臣或宾盖慕中国之风为安生灵而已天监其德岂不永王高丽也哉  朕虽德不及中国之先哲王使四夷怀之然不可不使天下周知。" 斯以去年十一月发金陵海道艰关至是乃来。 斯卽逊之弟也。

    遣禹 聘于淮王。

    旱。

    五月甲午朔日食。

    乙未 斯以二羊享王。 丁酉斯还王 鞍马衣服不受。 宰枢赠人参药物亦不受王命文臣赋诗以赠。

    戊戌幸高罗里观击球。

    己亥以诞日饭僧三千于影殿。

    辛丑停至正年号。

    甲辰遣礼部尙书洪尙载监门卫上护军李夏生奉表如金陵贺登极仍谢恩其表曰: "秉 膺图复中国皇王之统体元居正同万邦臣妾之心景命有归 声旁达。

    皇帝陛下文明迈舜勇智 汤。 雷 风飞集大勋于戡定鼎新革古熙洪号以创垂典章文物之粲然华夏蛮貊之率 。 臣邈处东表 望北辰。 虽未 称贺之班愿恒贡 倾之恳。"

    六月丙寅,

    皇帝遣宦者金丽渊致书曰: "去年冬专使涉海具述安定中国之由。 谅达已久继又削平晋冀以及秦 生民庶有休息之期矣。 比移幽燕之民南来就食内有高丽民百六十五人岂无乡里骨肉之思  朕甚悯焉。 卽命有司具舟欲遣使护送东归。 适内使监丞金丽渊在侧丽渊亦高丽人尝言家有老母久不得见。 朕念其情就令其行幷遂省亲之愿。 仍赍纱罗各六匹侑缄至可领也。"

    己巳改官制。

    庚辰王微行幸影殿。 辛巳亦如之。

    壬午王以幸臣上将军卢璹奸 人妻令左右棒八百又谓幸臣大护军郑熙启曰: "尔亦行同于璹不罚何惩 " 棒四百命宪府鞫之。 二人濒死不得更讯。 璹寻死。

    癸未赐柳伯濡等及第。

    秋七月戊戌王疑卢璹诈死发其* {冢}枭其首流其父桢及妻于东京以宪府不能理璹罪流杂端闵寿生于骊兴。

    辛丑巨济南海县投化倭叛归其国。

    甲辰幸佛恩寺又幸兴国法王二寺下敎曰: "昔我太祖每当四仲之年巡驻三苏。 予亦将幸平壤巡金刚山驻驾忠州。"

    八月乙丑置万户千户于西京义州静州泥城江界等处。

    时以巡驻三苏之敎发民除道多损禾谷又于*平坏{平壤}忠州皆作离宫及公主魂殿储峙供顿民甚苦之。 丙寅判司天监事陈永緖以为近者太白昼见年又凶荒静吉动凶。 王悦曰: "何晩奏耶。" 卽收巡驻之命。

    戊辰遣摠部尙书成准得如京师贺圣节大将军金甲雨贺  皇太子千秋节工部尙书张子温贺正仍请赐本国朝贺仪注。

    癸酉设功德天道场于康安殿。

    丙戌北元中书省及太尉丞相奇平章遣使来聘。

    九月己亥北元吴王淮王双哈达王皆遣使报聘献马四十余匹。 时吴王等先聘于我我遣禹 回谢吴王请昏于我淮王待 甚厚且欲以其女归于我请观其女。  辞曰: "臣受命修聘耳若请昏非臣所知。" 王强使见之。

    庚申遣使度田于京畿。

    辛酉幸王轮寺设天兵神众道场七日乃还。 王手书* 赐僧布一千五百匹辛旽亦施千五百匹。

    是月伐础石于崇仁门外挽致马岩。 大如屋震且吼声如牛。 又发丁州县需材水运或压或溺死者无 。 中外困弊无敢言者。 时王召元朝梓人元世于济州使营影殿世等十一人 家而来世言于宰辅曰: "元皇帝好兴土木以失民心自知不能卒保四海乃诏吾辈营宫耽罗。 欲为避乱之计功未讫而元亡。 吾辈失衣食今被征复衣食诚万幸也。 然元以天下之大劳民以亡高丽虽大其能不失民心乎。 愿诸相启王。" 宰辅不敢以闻。

    济州降。 以朴允靑为牧使。

    冬十月甲子王在王轮寺宴淮王吴王使二使各献黄金佛一躯。 时王方惑浮屠故因所好为贽。

    丁卯幸影殿饷役徒。

    乙酉遣 知门下大将军崔伯柳云归侍中金逸逢女于吴王且逆女于淮王伯道卒淮王不果送女。

    丙戌王微行幸辛旽家。

    十一月壬辰朔牙州获倭船三 献 二级。

    戊午纳哈出遣使来献马。

    倭掠宁州温水礼山沔州漕船。 初倭人愿居巨济永结和亲国家信而许之至是入寇。

    庚午以我

    太祖为东北面元帅知门下省事; 池龙寿为西北面元帅兼平壤尹。

    辛未下前侍中柳濯于狱寻释之。

    瑞原君卢 奉元诏至黄州王遣大将军宋光美杀之。

    以守门下侍中李仁任为西北面都统使赐大纛以遣之。 王尝巡御西京制大纛置官守卫以时致祭至是授仁任。 出鎭 于大淸观及行令五军卫送于黄桥又以密直副使杨伯颜为副元帅。 自秋以来东西北面要害多置万户千户又遣元帅将击东宁府以絶北元。

    世家卷第四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