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隋唐之武功与对外交通

吕思勉 / 著投票加入书签

无错小说网 www.wucuo.org,最快更新中国历史青年通读本最新章节!

    对外交通,是社会自然的发展;武功则是国家的政治势力。二者本不是一件事。然而其关系,是很密切的。武功盛,则国家的声威远播,来朝贡的国就多,因此会引起社会的交通。况且盗贼不作,往来便利,民间的交通,自然格外兴盛了。隋唐的武功,是和两汉并称的。所以其对外交通之盛,也彼此相伯仲。

    后汉时,匈奴败亡,漠南北之地为鲜卑所据。两晋时,鲜卑部落纷纷侵入中国,于是丁令又起而乘其后。丁令便是西洋人通称为突厥,中国人通称为回族的。回族之名,源于回纥。突厥、回纥,都是一个部落之称,并不是他全族的总名。他全族的总名,汉人称为丁令,南北朝时作敕勒,唐人则作铁勒。这一个民族,是住在西伯利亚南部,从贝加尔湖畔,蔓衍于两海[1]之北的。恰在蒙古地方的游牧种族和西域诸国的北方。当南北朝时,此族已纷纷侵入漠北。鲜卑的分部,有一个唤做柔然的,不服拓跋魏,为魏所破,逃到漠北,征服敕勒。就靠着他们,和北魏对抗。又被魏太武帝击破了,把他们迁徙到漠南。这一部分的铁勒,就慢慢地和中国人同化,柔然也自此衰弱了。南北朝末,柔然复强。当时东西魏对立,怕他和敌人联络,都很敷衍他。然而柔然终于不能复振,于公元6世纪中叶,为突厥所灭。突厥是起于金山[2]的。既灭柔然,声势大盛。葱岭以西之地,亦都为其所征服。俨然是亚洲北部的一个大帝国了。

    隋代之武功

    突厥对于周齐,还是维持着柔然对东西魏的位置的。隋文帝统一之后,骄横如故。需索不遂,就要起兵侵掠。文帝乃运用外交手腕,先离间其西方的可汗,和其大可汗分离。突厥由是分为东西。后来又离间其东方的可汗,和大可汗相攻,把大可汗灭掉。东突厥就臣服于中国。炀帝时,西突厥可汗来朝,亦为中国所羁留。北方积年的大敌,居然给中国征服了。

    西域各国,是比较文明的。汉末大乱,和中国的国交,虽然中断,然民间的贸易往来,则迄未尝绝。中国对于西域各国人,初称为西域胡,简称西胡,后来也径称为胡人。两晋南北朝时,胡人往来或留居中国的很多。苻秦强盛时,曾遣吕光[3]征服葱岭以东诸国。然而未及还兵,而苻秦已乱。中国对西域的国交,不久又断绝了。直到拓跋魏强盛后,才又有往来。此时中国对于西域交通的范围也很广。隋炀帝时,曾令裴矩招致西域诸胡,前来朝贡和互市。一时张掖[4]之地,成为中外贸易的重心。当时裴矩曾撰有西域各国的图志,惜乎现在都亡佚了。交州的南境,当晋时分裂为林邑国,屡次侵寇交州。隋炀帝即位后,遣兵把他打破。又曾用兵于流求,并遣使通赤土。流求就是现在的台湾。赤土,大约是暹罗湾沿岸之地。炀帝本是个奢侈无度的人。他的通四夷,不过是出于侈心。当时招致西域诸胡,沿途盛行供张。又引诱西突厥献地,在今青海、甘肃之间,设立四郡。谪发罪人去居住。还要从内地转运东西去供给他。这些,都是很劳费的。后来又三次征高句丽。调兵运饷,骚动更甚。因此弄得天下大乱。这真是敝中国以事四夷了。然而中国的国力,当这时代,确有对外发展的可能,不过给炀帝一个人弄糟了罢咧。所以隋灭唐兴,武功更见兴盛。

    唐初之武功

    唐初,对外最大的问题,还是突厥。隋末大乱,中国人逃到突厥去的很多。因此其众骤盛。北边割据的人,都对他称臣奉贡。唐高祖初起,也很敷衍他。然而突厥骄而且贪。天下既定之后,还要连年入寇。太宗乃乘其饥荒和内乱,于公元630年,把他灭掉。突厥强盛时,东征西讨,本是多用铁勒之众的。当时铁勒各部,以薛延陀、回纥为最强。突厥灭后,薛延陀继居漠北,又为太宗所灭。回纥继居其地,对中国就很恭顺了。

    唐代疆域图

    葱岭以东各国,从汉末以来,互相吞并,国数渐次减少。到唐时,只剩得高昌、焉耆、龟兹、于阗、疏勒等几个较大的国家了。[5]高昌本是晋朝所设的郡,后来独立为国的,所以华化最深。此外诸国,唯于阗人的相貌,颇像中国人。其余,大概是深目高鼻的西洋种。太宗因高昌逆命,用兵把他征服。又遣兵讨破焉耆和龟兹。葱岭以东,就都臣服。天山北路,从现在的伊犁向西,都是西突厥的属地,或属国。当太宗时,就有来朝贡的。公元657年,高宗乘西突厥内乱,把他灭掉。中国的属地,在名义上,就直到波斯。比汉朝都护管辖之地,远得多了。

    西藏和中原,南北朝以前是无甚交接的。隋唐之世,后藏地方,有一个女国,曾经来通朝贡。而雅鲁藏布江流域的吐蕃,亦于唐初兴起。吐蕃先世,《唐书》上说他是羌种,又说他是北凉之后,似乎都不足为据。据清朝人所翻译的《蒙古源流考》[6],则吐蕃王室的先世,是从印度来的。这话信否虽亦难断定,然而吐蕃后来的文化,确和印度很为接近,或者不无理由。先是西晋时,鲜卑慕容氏的支庶,有一个唤做吐谷浑[7]的,曾经侵入青海,国号就称为吐谷浑。历晋、南北朝,都通朝贡。其文化虽然无足称述,较之前此的羌人,却进步许多了。唐初,吐蕃的君主唤做弃宗弄赞的强盛,把吐谷浑打破了。太宗妻以宗女文成公主。这事在公元641年。公主是信佛的,佛教就流行于吐蕃。是为西藏开化之始。

    从佛教输入以来,中国和印度的往还,可谓很为密切。然而国交上是没有什么关系的。唐太宗时,高僧玄奘因求法到印度,对北印度的乌苌国王,盛称太宗的功德。乌苌国便遣使来朝。太宗亦遣王玄策往使。适会国王薨逝,叛臣篡位,发兵拒击玄策。玄策逃到吐蕃边界上,发吐蕃和泥婆罗[8]的兵,把他打败,擒送阙下。这是中国兵威对南方最盛的一次。从此以后,印度和南洋各国,来朝贡的就颇多。

    太宗的用兵,可谓所向无前,只有高句丽,太宗自将伐他,仍未能取胜。直到高宗时,才乘其内乱,把百济和高句丽,先后灭掉。此外东北诸国,如现在热河境内的奚、契丹,松花江、乌苏里江流域的靺鞨,从黑龙江流域直至兴安岭山脉以北的室韦,亦都臣服于唐。

    唐之属地管辖

    总算起来,唐朝的疆域是比汉朝更广大了。唐朝对于来降的国和部落,都设置羁縻都督府州。以其国王和酋长为都督、刺史。总计其数,共800有余。羁縻府州,只是一个空名。实际上管理属国和属部的,是边州都督和都护。都护府有六:安北、单于两府,是管理漠南北的。安西、北庭,是管理西域的。安东是管理东北诸夷的。安南是管理南方诸国的。[9]

    唐代之东西交通

    唐时,东西的交通亦很盛。隋时通西域,共有三条路:其(一)出天山北路,经铁勒、突厥之地而至拂苏。这是从亚洲北部到欧洲的。拂苏就是东罗马。其(二)是出葱岭向西南到波斯。其(三)是出葱岭到北印度。唐时还是如此。又有一条路,从安南经云南、缅甸到印度,分支出柬埔寨,和广州通海的路相接。广州通海的路,是经麻剌甲海峡入印度洋到大食的。

    唐代之对外贸易

    大食,就是现在的阿剌伯人[10],其地本隶属于波斯。唐初,回教教主默罕默德[11]兴起。骤臻强盛,灭波斯,伐东罗马。到唐朝中叶以后,葱岭以西,就全给他吞并去了。大食强盛之时,地跨亚欧非三洲,和唐朝可以算得东西对立的两大帝国。两国在政治上无甚关系,而贸易上的往还,则极为密切。据阿剌伯人所做的旅行记:公元1世纪后半,西亚细亚的商船才达到安南地方。三世纪中叶,中国的商船南达槟榔屿,4世纪到锡兰,5世纪到亚丁。终至在波斯和美索不达米亚,独占商权。直至7世纪末,大食人才代之而兴。然则当唐初,还是中国人独占商权的时代,阿剌伯人的代兴,要在武后之世了。不论是中国人,阿剌伯人掌握商权的时代,中西的贸易都是很兴盛的。到唐朝中叶以后,中国在广州,已设有市舶司,以管理外来的商人而收其税。直到公元878年,黄巢作乱,攻陷广州之时,据居留在中国的阿剌伯人记载;回教徒等被杀的,还有12万之多。而长江流域的扬州,当唐中叶后,留居的贾胡,亦复不少。[12]可见贸易兴盛的情形了。

    【小结】

    (一)国家的武功,和对外的交通,有怎样的关系?

    (二)从秦汉到隋唐,占据蒙古地方的是哪几种人?

    (三)何以突厥当周齐时,很为骄横,到隋唐时,就给中国人征服了?

    (四)试述隋唐对西域的关系。

    (五)隋唐时通西域的三条路,哪一条最平坦易行?哪一路经过之地,较为繁盛?

    (六)唐代对南方的通路如何?

    (七)唐代海外交通的路线如何?

    (八)唐时,西方最强大,而且和中国交通最盛的,是什么国?其创业的为何人?

    * * *

    【注释】

    [1] 谓里海、咸海。

    [2] 今阿尔泰山。

    [3] 即后凉之祖。

    [4] 今甘肃张掖县。

    [5] 高昌,今新疆吐鲁番县。龟兹,今新疆库车县。焉耆、于阗、疏勒,今县均同名。

    [6] 此书为信喇嘛教的蒙古人所著,名为《蒙古源流考》,其中三分之二,反是说的西藏的事情。

    [7] 慕容魔的庶兄。

    [8] 今廓尔喀。

    [9] 安北、单于两都护府,是统辖漠南北的,属关内道,其治地时有迁徙。安西都护府,治今库车。安北都护府,治今迪化。安东都护府,设在朝鲜的平壤。安南都护府,设在越南的东京。

    [10] 即阿拉伯人。

    [11] Mahmet,这是现在通行的译名,《唐书》作摩诃来。

    [12] (12)《唐书·田神功传》,说他的兵在扬州大掠,大食、波斯的商人,死掉好几千。这事在公元76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