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朗月行[1]

李白 / 著投票加入书签

无错小说网 www.wucuo.org,最快更新李白选集最新章节!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瑶臺鏡,飛在青雲端[2]。仙人垂兩足,桂樹何團團[3]?白兔擣藥成[4],問言與誰餐[5]?蟾蜍蝕圓影[6],天明夜已殘[7]。羿昔落九烏[8],天人清且安。陰精此淪惑[9],去去不足觀[10]。憂來其如何?惻愴摧心肝[11]。

    【注釋】

    [1]朗月行:樂府舊題。《樂府詩集》卷六五收此詩,列於《雜曲歌辭》。今存六朝宋鮑照《朗月行》,寫佳人對月絃歌。此詩題前加“古”字,主旨與鮑詩迥異,僅為用古題而已。詩中以蟾蜍蝕影、陰精淪惑喻朝中奸佞,希望有后羿般的人來射落九烏,廓清天下。

    [2]“又疑”二句:瑶臺,神仙所居之地。見前《清平調詞三首》其一注。在,胡本作“上”。青,一作“白”。

    [3]“仙人”二句:古傳説月亮中有仙人和桂樹,月初生時只見仙人兩足,變圓以後纔見仙人和桂樹全形。見《太平御覽》卷四引虞喜《安天論》。何,宋本作“作”,據他本改。團團,宋本作“團圓”,據他本改。圓貌。

    [4]“白兔”句:傳説月亮中有白兔擣藥。晉傅玄《擬天問》:“月中何有?白兔擣藥。”

    [5]與誰:一作“誰與”。

    [6]“蟾蜍”句:傳説月中蟾蜍食月造成月蝕。《淮南子·精神訓》:“月中有蟾蜍。”高誘注:“蟾蜍,蝦蟆也。”又《説林訓》:“月照天下,蝕於詹諸。”高誘注:“詹諸,月中蝦蟆;食月,故曰‘蝕於詹諸。’”

    [7]天明:一作“大明”,是。大明,月亮。《文選》卷一二木華《海賦》:“大明鑣轡於金樞之穴。”李善注:“言月將夕也。大明,月也。”

    [8]“羿昔”句:《楚辭·天問》:“羿焉彃日,烏焉解羽?”王逸注:“《淮南》言堯時十日並出,草木焦枯,堯命羿仰射十日,中其九日,日中九烏皆死,墮其羽翼,故留其一日也。”後人遂把烏作為太陽的代稱。

    [9]“陰精”句:陰精,指月亮。張衡《靈憲》:“月者,陰精之宗,積而成獸,象兔蛤焉。”淪惑,沉淪迷惑。

    [10]去去:催人速去之詞。

    [11]惻愴:傷感,悲痛。一作“悽愴”。

    【評箋】

    舊題嚴羽評點《李太白詩集》卷三:評首二句:點趣。

    蕭士贇《分類補注李太白詩》:此詩借月以引興。日,君象;月,臣象;蓋為安禄山之叛兆於貴妃而作也。

    胡震亨《唐音癸籤·評彙七》:盧仝《月蝕》詩,生於李白之《古朗月行》。李白《古朗月行》,生於《天問》“夜光何德?死則又育。厥利維何?而顧菟在腹”數語。始則微辭含寄,終至破口發村,靈均氏亦何料到此!

    沈德潛《唐詩别裁》卷二評“蟾蜍”句:暗指貴妃能惑主聽。又曰:與《古風》中“蟾蜍薄太清”篇同意。但《古風》指武惠妃,此指楊貴妃,各有主意也。

    《唐宋詩醇》卷三:寓托處書法謹嚴。蟾蜍以比禄山,陰精以刺太真。取義皆切。羿射九烏,以彼比此,原無指實。必字字為之附會,則鑿矣。

    陳沆《詩比興箋》卷三:憂禄山將叛時作。月,后象;日,君象。禄山之禍兆於女寵,故言蟾蜍蝕月明,以喻宫闈之蠱惑。九烏無羿射,以見太陽之傾危,而究歸諸陰精淪惑,則以明皇本英明之辟,若非沉溺色荒,何以安危樂亡而不悟耶?危急之際,憂憤之詞。蕭士贇謂禄山叛後所作者,亦誤。

    曾國藩《求闕齋讀書録》卷七:蟾蜍蝕影、陰精淪惑等句,似亦諷讒諂蔽明之意。

    王闓運手批《唐詩選》卷一:先本詠月,後乃思及楊妃。胡前後不相顧?

    按:詩人一生愛月,寫下許多詠月佳作,此為其中之一。前人和今人多謂此詩非一般的詠月之作,而是寄寓着政治局勢。然謂刺玄宗惑於楊貴妃,恐未必然。今人又謂此詩前半喻開元之治,在詩人心目中如朗月在兒童心目中然;後半喻天寶後期,蟾蜍指安禄山、楊國忠輩,昏蔽其君,紊亂朝政。此説可供參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