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碾

赵佶 / 著投票加入书签

无错小说网 www.wucuo.org,最快更新大观茶论译注最新章节!

    碾以银为上,熟铁次之[132]。生铁者[133],非淘炼槌磨所成[134],间有黑屑藏于隙穴,害茶之色尤甚。凡碾为制[135]:槽欲深而峻[136],轮欲锐而薄。槽深而峻,则底有准而茶常聚[137];轮锐而薄,则运边中而槽不戛[138]。罗欲细而面紧,则绢不泥而常透[139]。碾必力而速,不欲久,恐铁之害色。罗必轻而平,不厌数[140],庶已细者不耗[141]。惟再罗,则入汤轻泛[142],粥面光凝[143],尽茶色。

    【注释】

    [132]熟铁:用生铁精炼而成的含碳量在0.15%以下的铁,有韧性、延性,强度较低,容易锻造和焊接,不能淬火。明宋应星《天工开物·铁》:“凡治铁成器,取已炒熟铁为之。”

    [133]生铁:即铸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金石一·铁》﹝集解﹞引苏颂曰:“初炼去矿,用以铸泻器物者为生铁。”《天工开物·五金》:“凡铁分生、熟,出炉未炒则生,既炒则熟。”

    [134]淘炼:淘洗冶炼。槌:同“椎”,捶打,敲击。磨:磨治。

    [135]制:样式。《南史·齐豫章文献王嶷传》:“讯访东宫玄圃,乃有柏屋,制甚古拙。”

    [136]峻:高,陡峭。

    [137]准:把握,准头。

    [138]运边中而槽不戛(jiá):碾轮能够在碾槽的中间运转,不会摩擦碾槽槽身而发出戛戛的刮磨声。戛,象声词,形容一种金石之类物质相叩击、刮磨的响声。

    宋代瓷茶碾

    [139]绢不泥:茶罗的绢面不会被茶粉末糊住。

    [140]不厌数:不怕多罗筛几次。数,屡次,多次。

    [141]庶:希望,但愿。已细者:已经磨得很细的茶粉末。耗:亏损,消耗。

    [142]轻:轻细。泛:漂浮,浮游。

    [143]粥面:点好之后茶汤表面的沫饽就像粥的表面一样。

    【译文】

    茶碾以用银制造为最好,熟铁制造者次之。生铁制造的,因为没有经过淘洗冶炼捶打磨治,偶尔会有黑铁屑隐藏在缝隙里,特别危害茶的色泽。碾的样式:碾槽要深而且陡峭,碾轮要薄而且锋利。碾槽深而且陡峭,则槽底有准头能使茶时时在槽底积聚;碾轮薄而且锋利,就能够在碾槽的中间运转,不会摩擦碾槽槽身而发出戛戛的刮磨声。茶罗则要绢细而罗面绷紧,这样茶罗的绢面不会被茶粉末糊住,便利茶末能够顺利地通过。碾茶一定要用力而快速,不能时间太长,惟恐铁会影响茶的颜色。罗茶一定要轻而且平,不怕多罗筛几次,但求已经磨得很细的茶粉末不致亏耗。只有经过多次的罗筛,点汤之后茶末才会漂浮,茶汤表面的沫饽就会像粥的表面一样凝结、华美,尽显茶之色泽。

    【点评】

    关于点茶用具,赵佶《大观茶论》较蔡襄《茶录》中所论列的茶具有所增减,但却在后者主要介绍质地的基础上,更为增加了关于形制及其与点茶效果相关性的内容。比如茶碾为何不能用生铁所制者,为何要碾槽深峻碾轮锐薄,茶罗为何要细而面紧,等等。可以说,《大观茶论》对茶饮、茶艺活动中茶具的选择,给出了最为基本的原则:即一切茶具的选用,以及茶具本身的审美,都是为着最后茶汤的效果。

    宋审安老人茶具图

    关于茶罗,蔡襄和赵佶都要求茶罗罗底“绝细”而“面紧”,这样筛过的茶末极细,这样才能“入汤轻泛,粥面光凝,尽茶色”。有研究认为虽然罗茶要求茶末很细,但并非越细越好,其根据是因为蔡襄《茶录》中说“罗细则茶浮,粗则水浮”,居然认为“茶浮”是不好的,实在是对《茶录》的误读及对宋代点茶理解不慎所致。因为点茶成功便是要求茶末能在茶汤中浮起,《茶录》在《候汤》中说汤“过熟则茶沉”,在《熁盏》中说盏“冷则茶不浮”,从正反两面说明点茶是要使茶浮起来的。《大观茶论·罗碾》中也要求多加罗筛,使“细者不耗”,这样点茶时才能使茶末“入汤轻泛”,而泛者,浮也。丁谓《煎茶》诗曰“罗细烹还好”,也是说明罗茶的标准是茶末越细越好。

    盏

    盏色贵青黑[144],玉毫条达者为上[145],取其焕发茶采色也。底必差深而微宽[146]。底深则茶直立[147],易以取乳[148];宽则运筅旋彻[149],不碍击拂[150]。然须度茶之多少[151],用盏之小大。盏高茶少,则掩蔽茶色;茶多盏小,则受汤不尽。盏惟热,则茶发立耐久[152]。

    【注释】

    [144]贵:崇尚,以为宝贵。青黑:青色和黑色,青里带黑,墨蓝色。明宋应星《天工开物·白瓷》:“浙江处州丽水、龙泉两邑,烧造过釉杯碗,青黑如漆,名曰处窑。”钟广言注:“因为所用的釉料含铁质较多,故烧成墨蓝色,光泽如漆。”

    南宋建窑兔毫盏

    [145]玉毫:宋人茶盏以兔毫盏为上,深釉色的盏面有浅色的兔毫状的细纹,玉毫则是对兔毫的美称。条达:指兔毫纹条理通达。

    [146]差:比较,略微。

    [147]茶直立:茶在茶盏中能够有一定厚度,仿佛直立在盏中。

    [148]易以取乳:易于点击出茶表面的白色汤花。宋人斗茶,以茶面泛出的茶汤色白为上,乳即指白色汤花。宋代诗人苏轼《试院煎茶》诗云:“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

    [149]筅(xiǎn):茶筅,用竹子制成的点茶用具,形似帚,用以搅拂茶汤。旋:回转,旋转画圆。彻:通贯,彻底。

    [150]击:点击,敲打。拂:随击随过,掠过,轻轻擦过或飘动。

    [151]然:然则,连词,连接句子,表示连贯关系,犹言“如此,那么”。

    [152]茶发立耐久:指茶汤花被击拂出来并且能够停留较长的时间。

    【译文】

    茶盏的釉色以青黑为宝贵,有条理通达兔毫纹的为上品,因为它能焕发茶叶绚丽的光彩。茶碗底部一定要比较深并有些宽度。底部深则茶在茶盏中能够有一定厚度,仿佛直立在盏中,易于点击出茶表面的汤花;底部有宽度则能够圆转通贯地运用茶筅,不妨碍茶筅的点击拂弄。如此就须估算茶的多少,来确定所要使用茶盏的大小。若碗高大而茶少,茶的色泽就会被遮盖掩蔽;茶多而碗小,就不能够注入足够的水来点茶。茶盏一定要热,这样茶汤花被击拂出来才能够停留较长的时间。

    【点评】

    兔毫盏是宋代点茶茶艺的代表性茶具之一。自蔡襄《茶录》开始推崇深釉色的兔毫盏,并亲自收藏、把玩多枚兔毫盏,带动了宋人对深釉色茶盏的喜好。赵佶详细地说明了茶盏为何要用深釉色,为何要碗底差深而微宽,点茶时为何要熁盏令热,等等。因为宋代茶色尚白,深色釉茶盏凝重深沉的底色对于越白越好的茶汤,在强烈的视觉反差中强化了它的对比衬托作用,甚至能产生一种动感之美。为了取得较大的对比反差效果以显示茶色,故以兔毫盏为首的深色的茶盏为最好。与传统主流的和谐之审美趣味相比较,宋代点茶艺的审美趣味比较独特。

    筅

    茶筅以箸竹老者为之[153],身欲厚重,筅欲疏劲[154],本欲壮而末必眇[155],当如剑脊之状。盖身厚重,则操之有力而易于运用。筅疏劲如剑脊,则击拂虽过而浮沫不生。

    【注释】

    [153]箸:筷子。

    [154]疏劲:分散而强劲有力。

    [155]本欲壮而末必眇(miǎo):筅身宜壮实,而筅的前端应当纤细。眇,细小,微末。

    【译文】

    茶筅用老的箸竹制作,筅身宜厚重,筅的帚状部分宜分散而强劲有力,筅身厚重壮实而筅的前端纤细,形状应当像剑脊一样。筅身厚重,就能够有力地操控,自如地运用。筅前端分散强劲像剑脊,即使击拂稍微过头也不致产生浮沫。

    【点评】

    茶筅也是宋代点茶茶艺的代表性茶具之一。最初点茶用茶匙,大约在北宋中后期时茶筅取而代之。赵佶说明了为何要用茶筅,以及茶筅为何要用身厚重而筅疏劲者。茶筅的形状则与茶匙根本不同,是对点茶用具的根本性变革,因为茶匙只是单独的一条,茶筅形状类似于细长的竹刷子,筅刷部分是根粗梢细剖开的众多竹条,这种结构,可以在以前茶匙击拂茶汤的基础之上同时对茶汤进行梳弄,使点茶的进程较易受点茶者控制,也使点茶效果较如点茶者的意愿。使宋代点茶法在茶汤效果方面有了更为艺术化的表达。

    宋代茶筅

    瓶

    瓶宜金银,大小之制,惟所裁给[156]。注汤利害,独瓶之口觜而已[157]。觜之口欲大而宛直[158],则注汤力紧而不散[159]。觜之末欲圆小而峻削[160],则用汤有节而不滴沥[161]。盖汤力紧则发速有节,不滴沥,则茶面不破。

    【注释】

    [156]裁给:裁断,裁决。

    [157]觜(zuǐ):鸟之嘴。泛指形状或作用像嘴的东西。

    [158]宛:仿佛。

    [159]紧:快速,坚实,牢固。

    [160]峻削:陡峭。

    [161]节:节制,管束。滴沥:水一点一点地往下滴落。

    【译文】

    宋代汤瓶

    煮水的汤瓶适宜用金银制作,尺寸大小,根据使用需要裁定。倒水注汤好坏的关键,唯独在瓶嘴而已。瓶嘴口要大而且有些直,这样注汤时水流有力不散乱。瓶嘴的末端要圆小而陡峭,这样注汤时便于节制水流不会出现滴沥。注汤时水流有力则收发自如,水流不点点滴落,则粥状的茶汤表面不会被破坏。

    杓

    杓之大小,当以可受一盏茶为量。过一盏则必归其余,不及则必取其不足。倾杓烦数[162],茶必冰矣。

    【注释】

    [162]烦:繁多,繁杂。数(shuò):屡次。

    【译文】

    水杓的大小,应当以可盛一盏茶的水量为宜。容量超过一盏就得把剩余的水往回倒,容量不足一盏则又得再次取水以补充不足部分。水杓来回地反复取水倒水,茶盏里的茶必定凉了。

    北京定陵出土的银鎏金茶匙

    【点评】

    水杓一项需特别予以说明。《大观茶论》中煮水具是汤瓶,紧接着的用具是杓,未免显得有些混乱,因为汤瓶中的开水可以直接从瓶中注点,毋需用杓取,而《杓》之条的内容表明用杓取的是点试用的开水。笔者在此前的研究中曾对此表示疑问,以为“水杓与汤瓶的功用不相协调,这在主要论述点茶法的《大观茶论》中不能不说是一个很大的疑点”。此番再度细研,发现赵佶在《水》一节中的论述,表明实为在水铫或锅釜中煮水,方可得观水煮开时泛起的气泡大小来判断水烧开的程度,与闷在汤瓶中煮水只能听响而看不见水面气泡的方法完全不同,这便使得水杓的存在不奇怪了。因为釜、铫都是日常饮食器具,茶与之共器,且无与茶密切相关的特色,赵佶就未将之列出,但却郑重其事地列出“杓”作为一项茶具,一则表明以釜铫煮水而以水杓取水点茶的做法亦相当普遍,一是因为要特别说明水杓的大小需要根据茶盏的大小而取用。

    《大观茶论》中同列汤瓶、水杓,表明宋代点茶法用具的多样性。日本从宋代传入点茶法,以汤瓶点茶的方法在建仁寺等处仍有存留,而抹茶道则保留了以釜铫煮水、水杓取水的方法,唯不同者,赵佶在书中强调的杓要以一盏茶为量的原则似并未得到充分重视,取水时多少随意,一般似多取,则“必归其余”,取归之间对水温、茶温的细腻影响,被忽视或根本就无视了。

    水

    水以清轻甘洁为美[163],轻甘乃水之自然,独为难得。古人第水虽曰中泠、惠山为上[164],然人相去之远近,似不常得。但当取山泉之清洁者,其次,则井水之常汲者为可用。若江河之水,则鱼鳖之腥,泥泞之污,虽轻甘无取。

    【注释】

    [163]清:水澄清不混浊。轻:水质地轻,即今日说的“软水”。甘:指水味,入口有甜美之感,不咸不苦。洁:干净卫生,无污染。

    [164]第:品第,评定。中泠:指江苏镇江金山南面的中泠泉,中泠与北泠、南泠合称“三泠”,唐以后人多称道中泠。惠山:指江苏吴锡惠山第一峰白石坞中的泉水。此二泉水在张又新《煎茶水记》中由刘伯刍评为天下第一、第二水:“扬子江南零水,第一”,“无锡惠山寺石水,第二”。

    宋黄庭坚《奉同公择尚书咏茶碾煎啜三首》

    【译文】

    水以清、轻、甘、洁为美,轻、甘是水的天然品质,特别难得。古人品第天下水品虽然以中泠泉、惠山泉为上,然而人们距离它们或远或近,好像不容易经常得到。应当取用清、洁的山泉,其次,常为人汲用的井水也可以用。至于江河之水,因为鱼鳖的腥气、泥泞的污染,即便有轻、甘之质也不能取用。

    凡用汤以鱼目、蟹眼连绎迸跃为度[165],过老则以少新水投之[166],就火顷刻而后用[167]。

    【注释】

    [165]鱼目、蟹眼:水煮开时表面翻滚起像鱼目、蟹眼一般大小的气泡。陆羽《茶经》以“其沸如鱼目”者为一沸之水。连绎:连续不断状。迸:涌出,喷射。

    [166]新水:新汲之水。

    [167]就火顷刻:在火上再烧煮片刻。

    【译文】

    而烧煮开水则以水面连续不断翻滚起像鱼目、蟹眼一般大小的气泡为判断标准,水烧过老时则加入少量新汲之水,在火上再烧煮片刻而后使用。

    【点评】

    赵佶专列《水》一篇来论述饮茶用水,这使得他的《大观茶论》相较于《茶录》而成为更为全面的茶道艺著作。水为茶之母,蔡襄对水的忽略,可以从一则趣闻中得以印证:蔡襄尝与苏舜元斗茶,蔡茶优,用惠山泉水,苏茶劣,用竹沥水,结果是苏舜元的茶汤因为水好而取胜。

    陆羽《茶经》提出了茶饮用水的一般区分:“山水上,江水次,井水下”,张又新《煎茶水记》记陆羽曾经品评天下诸水,并排列出二十名次,此后唐人讲究饮茶用水者,言必称中泠、谷帘、惠山,以至于有李德裕千里运惠山泉的故事。宋人亦袭于传统,朝廷曾专门征调惠山泉水用于点茶,但除此之外,再无苛求因于名声的具体一水一泉者。而赵佶的总结相较于陆羽则更具有科学性:“水以清轻甘洁为美,轻甘乃水之自然,独为难得。”清、洁是饮用水的基本要求,而轻、甘则是不同水源的特具自然属性。轻表示水的矿物杂质含量低,甘则表明水的滋味甜美。清代乾隆皇帝以特制银斗盛水称重,并以量轻者为佳水的做法,可以说是赵佶这一理念以近代科学的量化表达方式。

    而就取用便捷的角度而言,苏轼在《汲江煎茶》诗里认为只要是清洁流动的活水即可,唐庚在《斗茶记》中认为“水不问江井,要之贵新”,赵佶认为“当取山泉之清洁者,其次,则井水之常汲者为可用”。三者异曲同工。

    点

    点茶不一[168],而调膏继刻[169]。以汤注之,手重筅轻,无粟文蟹眼者[170],谓之静面点。盖击拂无力,茶不发立[171],水乳未浃[172],又复增汤,色泽不尽,英华沦散,茶无立作矣[173]。有随汤击拂,手筅俱重,立文泛泛[174],谓之一发点。盖用汤已故[175],指腕不圆,粥面未凝,茶力已尽,雾云虽泛[176],水脚易生[177]。

    【注释】

    北宋影青刻花注子注碗

    [168]点茶:宋代冲点茶汤的饮茶方式。

    [169]调膏:将适量的茶粉放入茶碗中,注入少量开水,将其调成极均匀的茶膏糊。继:随后,跟着。刻:指较短暂的时间。

    [170]粟文:粟粒状花纹。蟹眼:此处指茶汤表面像蟹眼般大小的颗粒状花纹。

    [171]发立:指茶汤花被击拂出来。

    [172]浃(jiā):浸透,融合。

    [173]立作:汤花被击发出来并保持住。

    [174]立文:激发出来的汤花乳沫。泛泛:漂浮貌,浮浅。

    [175]故:久,长久。

    [176]雾云:像云雾般的汤花。

    [177]水脚:指点茶激发起的汤花乳沫消失后在茶盏壁上留下的水痕。建安民间斗茶,以汤花乳沫持久、最后消散在碗壁出现水痕者为优胜,所以“水脚易生”容易现出水痕的点茶法为不佳。

    【译文】

    点茶手法和效果很不一样,紧随着调膏进行。将开水注入,手用力但茶筅无力,茶汤表面形不成粟粒状和蟹眼般颗粒状花纹,这称之为“静面点”。因为茶筅击拂的力度不够,茶汤花没能被击拂出来,水和茶未相融合,又再增注开水,茶的色泽不能完全显现,精英华彩散失,茶就不能击发出来汤花并保持住。也有边注开水边用茶筅击拂的,手和茶筅都很用力,激发出来的汤花很浮浅,称之为“一发点”。这是因为注水的时间长,手指手腕运转不够圆活,茶汤表面的汤花没能像粥面一样凝聚,茶的力道已经耗尽,茶汤表面虽然也有云雾般的汤花浮起,但很容易消失而在茶盏壁上留下水痕——水脚。

    妙于此者,量茶受汤,调如融胶[178]。环注盏畔,勿使侵茶[179]。势不欲猛[180],先须搅动茶膏,渐加击拂,手轻筅重,指绕腕旋[181],上下透彻,如酵糵之起面[182],疏星皎月,灿然而生,则茶面根本立矣。

    【注释】

    [178]调如融胶:将茶膏调得像融胶那样有一定浓度和黏度。

    [179]侵:谓一物进入他物中或他物上,侵蚀,逐渐地损坏。

    [180]势:力量,气势。

    [181]绕:围绕,环绕。

    [182]如酵糵(jiào niè)之起面:就像酵母发面一样。酵,含有酵母的有机物。糵,酒曲,酿酒用的发酵剂。起,指发酵。

    【译文】

    擅于点茶之道的人,会根据茶量来注入适量的开水,先将茶膏调得像融胶那样有一定浓度和黏度。然后再环绕茶盏壁注水,不让水侵入茶膏。不用猛力,先搅动茶膏,渐渐增加点击和拂弄,手轻而茶筅用力,手指和手腕一起环绕回旋,茶汤上下透彻,就像酵母发面一样,茶汤表面就如同点点星辰和皎皎明月,生出明亮鲜明的沫饽,茶汤表面的根本就生成了。

    第二汤自茶面注之,周回一线,急注急止,茶面不动,击拂既力,色泽渐开,珠玑磊落[183]。

    【注释】

    [183]珠玑:珠宝,珠玉。磊落:众多委积貌,明亮貌,错落分明貌。

    【译文】

    第二次注水从茶面注入,环绕注水一周,急注急止,不扰动茶汤的表面,用力击拂,茶汤色泽逐渐开朗,如同众多的珠宝堆积,错落分明。

    三汤多寡如前,击拂渐贵轻匀,周环旋复[184],表里洞彻[185],粟文蟹眼,泛结杂起[186],茶之色十已得其六七。

    【注释】

    [184]旋复:回转,回还。汉傅毅《迪志诗》:“日月逾迈,岂云旋复。”

    [185]表里:表面和内部,内外。洞彻:通达。

    元赵原《陆羽烹茶图》

    [186]泛:广泛,普遍。结:联结,结合。杂起:混杂在一起产生出现。

    【译文】

    第三次注水量多少跟二汤一样,击拂渐渐轻巧均匀,周旋回转,茶汤内外通达,粟粒状和蟹眼般的花纹混杂在一起出现,茶汤的色泽已经显现出十分之六七了。

    四汤尚啬[187],筅欲转稍宽而勿速,其真精华彩[188],既已焕然[189],轻云渐生[190]。

    【注释】

    [187]啬:悭吝,少。

    [188]华彩:美观,漂亮。

    [189]焕然:光明,光彩,明显貌。

    [190]轻云:薄云,淡云。

    【译文】

    第四次注水量要少,缓慢转动茶筅,茶的真精华彩焕然显现,渐渐形成像淡淡薄云一样的汤面。

    辽张世卿墓壁画《备宴图》中持茶筅的侍女

    五汤乃可稍纵[191],筅欲轻盈而透达[192],如发立未尽,则击以作之[193]。发立已过,则拂以敛之,结浚霭[194],结凝雪[195],茶色尽矣。

    【注释】

    [191]纵:放纵,任意。

    [192]轻盈:行动轻快。透达:透彻,畅通。

    [193]击:敲打。作:兴起,发生。

    [194]结:凝聚。浚:深。霭:云气。

    [195]凝雪:积雪。

    【译文】

    第五次注水可以稍微任意一些,轻盈而用力透达地转动茶筅,如果汤花没有被完全击拂出来,则可以略加敲击使之兴起。如果汤花过度,则用茶筅拂弄以收敛一些,这样茶汤表面就会如同重重的云气或积雪一样凝聚,茶汤的色泽完全显现。

    六汤以观立作,乳点勃然[196],则以筅著居[197],缓绕拂动而已。

    【注释】

    [196]勃然:兴起貌。

    [197]著:通“伫”,滞留。居:停息。

    【译文】

    第六次注水主要观察汤花的发生,乳花点点泛起,就将茶筅滞慢下来,缓缓围绕盏壁拂动而已。

    七汤以分轻清重浊,相稀稠得中[198],可欲则止[199]。乳雾汹涌[200],溢盏而起[201],周回凝而不动[202],谓之“咬盏”,宜均其轻清浮合者饮之。《桐君录》曰[203]:“茗有饽[204],饮之宜人。”虽多不为过也。

    【注释】

    [198]相(……):看,观察。稀稠:犹言疏密。得中:适当,适宜。

    [199]可:符合,适合。欲:爱好,喜爱。

    [200]汹涌:翻腾上涌。

    [201]溢:满,充塞。

    明唐寅《茶图》

    [202]凝:凝结,静止。

    [203]《桐君录》:全名为《桐君采药录》,或简称《桐君药录》,南朝梁陶弘景《名医别录自序》中载有此书,当成书于东晋(4世纪)以后,5世纪以前。陆羽《茶经·七之事》引录此处所引内容。

    [204]饽(bō):茶上浮沫。陆羽《茶经·五之煮》:“凡酌,置诸碗,令沫饽均。沫饽,汤之华也;华之薄者曰沫,厚者曰饽。”

    【译文】

    第七次注水要看茶汤轻清、重浊的情况,观察汤花稀稠疏密适宜,符合个人的喜好即可停止。茶盏里乳沫翻腾上涌,充满茶盏,周边凝结不动,称之为“咬盏”,这时就可均匀轻清浮合的汤花乳沫进行饮用。《桐君录》说:“茗有饽,饮之宜人。”沫饽虽多也不为过。

    【点评】

    点茶法是宋代主流茶饮方式和技艺,本是建安民间斗茶时使用的冲点茶汤的方法,随着北苑贡茶制度的确立,制作贡茶方法的日益精致,贡茶规模的日益扩大,以及贡茶作为赐茶在官僚士大夫阶层的品誉日著,建茶成为举国上下公认的名茶。庆历末年任福建转运使督造贡茶的蔡襄,于皇祐年间写成《茶录》,专从建茶点试角度论述茶之品质及点试所用器具。《茶录》所宣扬的内容伴着蔡襄的书法一起在社会上流传,建茶的点试之法也日益为人们所接受,成为人们点试上品茶时的主导品饮方式。徽宗的《大观茶论》对点茶之法则作了更为深入和详细的论述。《茶录》和《大观茶论》为宋代的点茶茶艺奠定了艺术化的理论基础,此后从这两种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宋代点茶法的全部程序。

    关于点茶法,赵佶给予了二十篇中的最大篇幅,足见其重视程度。点茶的第一步是调膏。一般每碗茶的用量是“一钱匕”左右,放入茶碗中后先注入少量开水,将其调成极均匀的茶膏,然后一边注入开水一边用茶筅(蔡襄时以用茶匙为主)击拂,蔡襄认为总体注水量“汤上盏可四分则止”,差不多到碗壁的十分之六处就可以了,徽宗认为要注汤击拂七次,看茶与水调和后的浓度轻、清、重、浊适中方可。(日本抹茶道中,没有调膏这一步,且是一次性放好开水,然后再一次性完成点茶。)

    宋徽宗在《大观茶论》中记述了点茶过程注汤击拂的七个层次,一个很短暂的点茶过程,被细致分析成七个步骤,每一步骤更为短暂,但点茶人却能从中得到不同层次的感官体验,从中人们可以看到,点茶时茶人细腻而极致的感官体验和艺术审美。

    味

    夫茶以味为上,甘香重滑[205],为味之全,惟北苑、壑源之品兼之[206]。其味醇而乏风骨者[207],蒸压太过也。茶枪乃条之始萌者[208],木性酸,枪过长,则初甘重而终微涩。茶旗乃叶之方敷者[209],叶味苦,旗过老,则初虽留舌而饮彻反甘矣。此则芽胯有之[210]。若夫卓绝之品[211],真香灵味,自然不同。

    吴昌硕《品茗图》

    【注释】

    [205]甘香:香甜。重:浓厚,浓重。滑:柔滑。

    [206]北苑:宋代建州凤凰山专门生产贡茶的北苑茶园,又称龙焙、御焙。始自五代闽国龙启中,里人张廷晖将其地献给闽王,从此成为官茶园,南唐沿袭之,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宋太宗诏令其地置御焙,专门造贡龙凤团茶。其址位于今福建建瓯市东峰镇凤凰山,20世纪80年代文物普查时在建瓯东峰镇裴桥村林垅山发现一处独立的“凿字岩”,高约4米,宽约3米。正面朝西北,楷体阴刻《宋庆历戊子柯適记》一篇,竖8行,行10字,每字约20——30厘米。其文曰:“建州东凤皇山,厥植宜茶,惟北苑。太平兴国初,始为御焙,岁贡龙凤。上东东宫,西幽、湖南、新会、北溪,属三十二焙。有署暨亭榭,中曰御茶堂,后坎泉甘,宇(字)之曰御泉,前引二泉曰龙凤池。庆历戊子仲春朔柯適记。”

    [207]风骨:刚健遒劲的特性。

    [208]茶枪:特指茶树初萌未展的嫩芽。宋王得臣《麈史·诗话》:“闽人谓茶芽未展为枪,展则为旗,至二旗则老矣。”宋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下:“盖茶味虽均,其精者在嫩芽,取其初萌如雀舌者,谓之枪,稍敷而为叶者谓之旗。”

    [209]茶旗:展开的茶芽。唐皮日休《奉贺鲁望秋日遣怀次韵》:“茶旗经雨展,石笋带云尖。”敷:铺开,扩展。

    [210]芽胯:一般的茶芽制作的茶饼。

    [211]若夫:至于。用于句首或段落的开始,表示另提一事。卓绝:超过一切,无与伦比。

    【译文】

    茶以滋味为最重要,全面完美的滋味包括甘、香、重、滑,只有北苑、壑源的茶叶兼具这些滋味特点。滋味醇厚但缺乏刚健遒劲特性的,是因为蒸茶、压黄太过。茶枪是茶树初萌未展的嫩芽,木为酸性,茶枪过长的茶叶,其滋味虽然初饮甘、重,但最终会感到微有苦涩。茶旗是茶芽刚刚展开而成叶者,叶滋味苦,茶旗过老的话,其滋味虽然最初留苦味于舌,但饮完之后反而有回甘。一般的茶芽制作的茶饼都有这些特点。至于品质卓绝的茶叶,具有真香灵味,与一般的茶自然不同。

    【点评】

    “点茶”之后,赵佶专门论列茶的味、香、色,以实际品饮过程中茶叶味香色的表现,来论述其不同表现的原因。加上“点”一节中最终汤花要浮起凝立“咬盏”的要求,赵佶实际已经将茶叶评品对于色、香、味、形四个方面的要求标准全部提了出来,四项指标之中,味最重要:“茶以味为上”,而“甘香重滑,为味之全”,可以说概括出了茶味的真谛。而茶若想有甘香重滑全面的滋味,除了依法及时制作外,原料茶叶的品状也很重要。赵佶很细致地论述了所谓旗枪——也就是茶芽和茶叶在采摘时的状态,对于味的不同作用和影响。当今武夷岩茶茶叶采摘时的开面采要求,可以说是这一理论的具体体现。

    香

    茶有真香[212],非龙麝可拟[213]。要须蒸及熟而压之,及干而研,研细而造,则和美具足,入盏则馨香四达,秋爽洒然[214]。或蒸气如桃仁夹杂[215],则其气酸烈而恶[216]。

    【注释】

    [212]真香:未经人为、本真自然的香味。

    [213]龙麝:即龙涎脑(又简称龙脑)和麝香,是宋代最常用的两种著名香料。拟:比拟,类似。

    [214]秋爽:秋日的凉爽之气。骆宾王《送宋五之问得凉字》诗:“雪威侵竹冷,秋爽带池凉。”洒然:清凉爽快,形容神气一下子清爽。

    [215]或蒸气如桃仁夹杂:茶蒸不熟时会有桃仁一类草木异味。宋人黄儒《品茶要录》有言:“蒸不熟,则虽精芽,所损者甚多。试时色青易沉,味为桃仁之气者,不蒸熟之病也。唯正熟者味甘香。”

    [216]酸烈而恶:非常酸而不好。

    【译文】

    茶有未经人为、本真自然的香味,不是龙涎脑和麝香的香味可以比拟。必须蒸茶正好熟时进行压黄榨茶,榨干后即进行研茶,茶研细后即进行造茶,这样制成的茶就能和美具备,入盏点茶时就会茶香四处飘达,像秋日的凉爽之气一样清凉爽快。茶蒸不熟时会有桃仁一类草木异味,这样的茶气味非常酸而不好。

    清吴友如《古今人物百图·玉川品茶》

    【点评】

    关于茶香气,虽然自蔡襄《茶录》即说“茶有真香”,而建安民间茶人自己试茶从来不加香料,却对上贡的茶叶“微以龙脑和膏,欲助其香”。这看似矛盾的行为,其实道破了一个事实,即采摘过嫩的贡茶,事实上滋味香气不全,而为了保证原料细嫩的品质,只能通过外在添加物质来弥补香气等内质的不足。蔡襄即不赞同此法,但直到真正懂茶的徽宗皇帝赵佶这里,这个作假的现象才被纠正。赵佶在《香》一节说“茶有真香,非龙麝可拟”,直接的结果是随后的宣和初年,贡茶开始不再添加龙脑等香料。熊蕃《宣和北苑贡茶录》作了明确的记载:“初,贡茶皆入龙脑,至是虑夺真味,始不用焉。”但是此后历代茶人批评宋茶时,都说添加香料损害茶叶真味,完全忽略了懂茶的徽宗以后已经不再添加的事实。

    然而另一个令人悲哀的事实却是,添加他物以助香、助味、助色的做法,至今却仍时不时地为某些制茶者所用。这些作假的行为,轻则影响茶叶本真的色香味,重则损害饮用者的身体健康。

    色

    点茶之色,以纯白为上真[217],青白为次,灰白次之,黄白又次之。天时得于上[218],人力尽于下,茶必纯白。天时暴暄[219],芽萌狂长,采造留积,虽白而黄矣。青白者,蒸压微生;灰白者,蒸压过熟。压膏不尽则色青暗,焙火太烈则色昏赤[220]。

    【注释】

    [217]上真:最好。(疑此处“真”为衍字。)

    [218]天时:时序,宜于做某事的自然气候条件。《孟子·公孙丑下》:“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19]暴:急骤,猛烈。暄:炎热。

    [220]昏赤:暗淡、模糊的红色。

    【译文】

    点茶的汤色,以纯白为最好,青白为其次,灰白次之,黄白又次之。于上得适宜的自然气候条件,于下极尽人工劳作的最大努力,茶色必定纯白。如果气候炎热,茶芽迅速萌发,快速生长,采摘制造过程中有积压不能及时制造,原本纯白的茶色也会变黄。茶色青白,是因为蒸茶、压黄不够充分;茶色灰白,是因为蒸茶、压黄过度。压茶榨膏去汁不尽,茶色青暗;焙茶之火太猛烈,茶色暗红。

    明宣德茶碗

    【点评】

    因为斗茶“斗色斗浮”的需要,宋代茶叶崇尚白色,这就要求在茶饼的制造过程中,尽量榨尽茶叶中的汁液,否则就会色浊味重。这听起来实在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宋人也意识到了这点,所以黄儒在《品茶要录》中作了这样的解释:“如鸿渐所论‘蒸笋并叶,畏流其膏’,盖草茶味短而淡,故常恐去膏;建茶力厚而甘,故惟欲去膏。”但力厚而甘的上品建茶毕竟为数甚少,到南宋,宋人已经不再轻信流传中的声名,而是通过实际品尝,最终承认就蒸青绿茶而言,绿色的茶叶味道实比白色的为好:“正焙茶之真者已带微绿为佳。”绿茶色泽标准回归到绿色,唯一的关键是自然本真,“盖天然者自胜耳”。

    虽然赵佶详细讨论的宋代末茶各种的白色层次,自南宋之后就失却了现实意义,但是他对茶叶细腻的感官评价之风,却一直为此后的茶人所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