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阿德勒 / 著投票加入书签

无错小说网 www.wucuo.org,最快更新儿童教育心理学最新章节!

    社会情感和儿童成长的障碍:儿童在家庭中的地位

    在社会生活中,人的能力和成就的发展走向都是以社会情感为基准的。社会情感直接影响这类人的思维逻辑和语言能力的发展。婴幼儿和接受教育的儿童时期是心理和生理的成长阶段,也是人生中最需要保护的阶段,是促进和培养社会情感的最佳时机。

    儿童对社会情感的心理诉求

    不同于我们在之前几章所讨论的追求优越感的案例,我们在许多儿童和成人身上也会发现这样一种心理诉求————他们想将自己和别人联系起来并与别人建立一种合作关系,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然后使自己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对于这一现象,我们可以用社会情感这一术语加以概括。那么,社会情感的根源是什么?对于这一问题,人们众说纷纭,颇有争议。但是根据本人迄今为止的发现,社会情感和人的定义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我们也许会好奇,社会情感是否比人对优越感的追求更加接近人的天性。我认为,这两种心理在本质上是相同的,社会情感需求和对优越感的追求都建立在人性的基础上的。两者都是出于寻求别人肯定的欲望的表达,但这两种表现采用的形式不同,这是因为人们对人性本来就持有两种不同的假设。追求个人优越感涉及的假设是个体不依赖群体,而社会情感需求的人性假设则是,个体是在一定程度上依赖群体和社会的。前一种假设更为合理,在逻辑上也更能成为核心观点,后者则是一种较肤浅的一种假设,即使它作为一种心理现象在个体生活中更常见于个人。

    如果想知道社会情感在何种意义上是合乎真理和逻辑的,我们只需要钻研人类历史发展史就会发现,人们总是喜欢以群居的形式生活在一起。这一事实有着合理的解释,因为任何一种力量薄弱的动物都会抱团取暖,以求自保。如果将人和狮子做比较,我们就能够知道,人类的生存饱受威胁。那些体型大小和人类相当的绝大多数动物,它们拥有更强大的力量,大自然赋予了它们良好的身体武装,以便攻击和防御。达尔文观察到,那些防御武器不够锐利的动物总是群体出没。比如,那些身强体壮的猩猩一般都是和配偶独居,而猿类家族中那些力量薄弱的成员则总是以群居的方式生活在一起。正如达尔文所阐述的那样,因为大自然没有赋予这些动物尖牙利爪和翅膀等,它们才组成团体一起生活以作补偿。

    组成团体不仅可以弥补某种动物作为个体所缺乏的能力,还能使他们发现保护自己的新方法,这种方法可以改善他们的处境,使他们处于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中。例如,有些群居的猴群会派出一只猴子在前方侦查路段,查看前方是否安全。它们使用这种方法凝聚集体力量,以充分补偿团体中单一成员能力的不足。我们也会发现这种情形,牛群习惯集结成圆形的防御圈以抵抗那些凶猛有力的单个敌人。

    研究这类问题的动物学家指出,在这种动物群体中,我们经常会发现类似于法律的制度化安排。比如,负责侦察情况的动物有自己特定的生活规则,它们稍有差错都会招致整个群体的严厉惩罚。

    在历史学上,人类最初的律法跟部落里的这种“侦察者”有很多相关。那么,在动物的群居生活中我们就可以有直观的认识,就是个体的动物由于体力相对薄弱从而逐渐形成了集体意识。所以社会情感与个人能力、力量息息相关。对于人而言,婴幼儿和接受教育的儿童时期是心理和生理的成长阶段,也是人生中最需要保护的阶段,是促进和培养社会情感的最佳时机。

    对比动物界,人类作为智慧生物所需要的生命孕育时间相当长,而从出生到发育成熟需要的时间是生物中最长的。婴儿刚出生时大脑发育不成熟,到学会走路需要一到两年的时间,相对于其他哺乳动物更需要父母的保护。这种保护不只是表现在身体发育上,从儿童到成长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个体还需要数十年的社会学习。所以需要保护的时间也是最长的。而这种保护也是必需的,否则人类将面临灭绝的威胁。儿童的学习阶段是身体和情感相联系的阶段,在这个脆弱时期,对于发育上的不成熟,教育显得非常重要。教育的必然性源于社会群体可以克服儿童的不成熟的事实,而社会性才是教育的目的。

    在社会生活中,人的能力和成就的发展走向都是以社会情感为基准的。对的之所以是对的,是因为社会群体认为它们有着积极的意义。而错的之所以是错的是因为它们在社会中引起了不利的影响。现实中,对社会大群体有益的作为总是会受到大众的赞美,而不利的事物势必遭到社会的唾弃。而这也恰恰表明了社会群体思想在我们教育过程中的重要性。

    社会情感直接影响逻辑和语言能力

    人类语言的发展历程说明人与人之间离不开交流,而群居也是产生语言的必要元素。假如语言没有诞生,原始人类以个体的方式独处,那就不会对语言产生需要和兴趣。同样的,孩子如果相对独处,缺乏对生活和社会的参与,那么最后不只是生活环境的相对封闭,在心理上也会造成封闭,语言能力绝对比正常人薄弱,发展相对迟缓。只有回到集体中才能恢复正常。

    每个孩子的性格不同,有的孩子不善于表达,不爱好发言,严重者我们会认为孩子没有语言上的天赋。其实这些语言上有障碍的儿童往往是缺乏社会情感所致。

    有一部分孩子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是被溺爱。方方面面都被父母安排妥当的行为,减少了孩子提出问题、交流的需求。或者简单一个音甚至一个动作就能满足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愿,孩子就没有交流的必要。父母间接地削减了孩子接触事物的机会,使孩子的社会能力渐渐变得薄弱。

    另一部分孩子是在成长过程中逐渐丧失了自信。过于严厉的挑剔甚至批评,影响了在儿童时期表达的自由度。无法畅所欲言,久而久之这些孩子养成的是过于慎重的思考和表达,表现为语言迟疑,丧失了表达自信,害怕一开口就会被嘲笑。“与其一开口就出错,被人取笑,还不如选择沉默。”最终造成了这些人心理的缺陷,在未来的生活和工作上十分被动。

    使用不同语言的人的思考逻辑不同,所以逻辑和语言是密切相关的。而社会情感直接影响着二者。完全独处的人没有语言的需求,也基本用不到逻辑。相反的,生活在社会群体中的个体,需要同其他个体交流和沟通,必定离不开逻辑和语言。逻辑的目的就是促使个体发展和获取社会情感。

    有的人表现出笨拙,有的人外表非主流,不同的性格往往有不同的爱好。每个人在处理问题方式上也会有所不同,可能一个人的处理方式在大众看起来不理智,但在那个人看来并没有什么问题。这种情况往往发生在总以为别人也像他们一样思考问题的人身上。说明常识在行为判断上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生活在结构错综复杂的社会,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所以常识显得非常重要。而处在原始水平阶段或者比较落后的民族,因为他们没有我们现在社会中这么多的生活问题,所以社会情感以及常识都不相同。

    社会情感直接影响这类人的思维逻辑和语言能力的发展。逻辑和语言是人类作为智慧生物的主要表现。人们在处理问题的时候必须考虑自己所生活的社会环境,用对方不能理解的语言进行交流,必然做不成任何事情。社会情感给人带来安全感,这种安全感支撑着他在当前的社会中顺利地生活。它可能与逻辑思考和生存真理带来的信任感不同,但这种安全感却是信任感的主要成分。就像数字给人们的感觉一样,数学中一个问题的答案只有一个,数字往往是精确的,对于数字我们不会怀疑,在交流中更具有说服力。我们可以从中认识到一个人数学模式的哲学和社会情感的密切关系。比如,柏拉图让从“洞穴”中走出去的哲学家再次回到“洞穴”里与众悲欢。按照他的观点,假如哲学家没有源于社会情感的安全感,那他们也无法在社会中生活。

    对于安全感有欠缺的儿童在和别人合作或者自己去做一件事时,就会很容易暴露出他们在这方面存在的问题。比如这类孩子在学习上表现出偏科,对于需要逻辑思考和客观分析的学科比如物理、数学表现得力不从心。

    对于道德感、伦理规则这些主要观念在儿时都以比较片面的方式接触到。对独居的人而言,他们无法理解伦理观念,觉得这没有任何意义。只有生活在群体中去考虑社会和别人的权益时,才会出现道德的观念,道德才有存在的意义。但是有的时候这个观念却很难成立,像在艺术和审美上。艺术有比较弹性的界限,它不光为群体服务,也为个体提供空间。艺术来源于生活,所以在审美上它遵循着社会的发展方向,正确的发展方向等的理解,影响了艺术的普遍性和一致性。

    要确定一个人社会情感的发展情况,只能通过观察他行为表现的方式来完成。当看到一个孩子特别爱表现自己,为了突出自己不顾及别人的想法,那基本可以肯定,他在社会情感上比其他没有这么爱表现的孩子缺乏。但是在现实文化中,这种情况却是非常常见的,大部分儿童都会表现出追求优越的性格。因为人性如此,人们往往都以自我为中心,对别人的顾及永远比对自己的考虑要少,所以个体的社会情感基本不会得到充分发展。对于这种本性,道德家虽然一直加以抨击,但总是以说教的形式呈现,对儿童和成人往往都没有效果。

    对于一个思想混乱,有着犯罪倾向的孩子,对其加以长篇的道德说教肯定不会有成效。应该究其心理形成的根本原因,不能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对他进行批判,而是应该以他朋友的角度去教育和影响,从而逐渐根除相关方面的有害心理因素。

    家庭环境影响孩子性格和成就

    儿童对事物的认知就像一张白纸,处于学习阶段,缺乏辨别能力。倘若一直处于被打击的状况,儿童难免会丧失自信。所以身边的环境对孩子的心理和性格有很大影响,他会根据自己对环境的认知来规划自己的未来。我们认为错误的东西在他那里却变成了对的,本身可以做好的事情却因为没有自信而怀疑自己的能力,甚至干脆直接放弃。这种孩子消极的心理基本都来源于成长中所处的环境对他的影响。

    在个体心理学中,可以看出这样的观点:环境所产生的坏的影响最终导致孩子犯下错误。就像父母把孩子的生活处处照顾得很周到,那这个孩子往往就会很懒散。父母经常因为小事呵斥孩子,这个孩子往往就会撒谎成性,而且这些家长发现孩子说谎的毛病之后对其的言语更加苛刻强硬,结果只会适得其反。而动不动就对孩子大加夸赞的家庭,孩子长大后往往稍微做点儿什么就觉得自己很了不起,无法完全地做好一件事情。

    我们可以从身边的例子中看到,大部分独生子女的性格相比家庭中有兄弟姐妹的孩子性格显得更加任性,是因为他们所处的成长环境不同,而这种家庭环境恰恰是经常被父母们忽视和误解的。长子刚出生时所处的环境也是独生子女的环境,是家里唯一的孩子。而幼子一出生所处的环境就是家里最弱小的孩子。每个孩子的成长环境不一样,家庭里两个孩子在成长的路上,哥哥年龄较大,力量各方面能力都比弟弟强,虽然都会经历生活中要面对的问题,但是幼子知道自己相比之下处于弱势,所以才会更加努力,为了弥补自己力量上的不足,往往会使出全力以达到或超越自己的哥哥。

    从个体心理学中可以看出,孩子在家庭中处的位置也影响着他的成长。家里年长的孩子所达到的成就直接激励着年幼的孩子去追赶自己的哥哥姐姐,这种环境里有着各种可以刺激他向哥哥姐姐看齐的动力元素。所以,在家庭中年龄小的孩子往往会比年龄大的孩子更加勤奋和努力。而如果年龄大的孩子处处发展得比较缓慢,那幼子也就不会有那么强烈的竞争心理。

    所以孩子在家庭里的位置对他的影响非常大,我们首先要了解孩子在家庭里的位置,才能进一步了解他。幼子通常也会携带他们作为幼子的性格特征和行为,但也不是完全这样,幼子往往会产生超越其他人的心理,这种竞争的心态督促着他们更加努力,不敢停歇,只有达到或超越哥哥姐姐的水平才能给自己带来满足,少做了一点就觉得自己输掉了什么。我们可以从中研究针对孩子教育的方法,比如对不同的孩子要有不同的培养方法。当使用统一的标准对孩子分类时,我们不能忘了他们都是不同的个体。

    但也有一些幼子在成长中表现出另一种极端,他们面对优秀的哥哥姐姐时会感觉努力无望,从而处处消极,缺乏自信。在心理学中出现这两种差异也可以理解。因为一个内心非常渴望超越别人的人,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会更加容易被伤害。外界因素迫使自己产生的雄心,使这些孩子没有去付诸实践的动力,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往往更容易退缩。

    家中第一个孩子的共性

    孩子在家庭中的位置决定了他之后的性格特点,幼子会出现两个极端,长子们的性格也有很多相似之处,从中可以划分为几个主类。

    我曾经下了很大工夫去研究关于长子的一些问题,但一直没有有效进展,直到一天偶然地看了冯塔纳的自传,其中有一段是讲述他的父亲。他的父亲是一个法国移民,在读到在一场波兰和俄罗斯的战役中,波兰的一万名士兵打败了五万名俄罗斯人的时候总是显得很兴奋,脸上表现出很幸福的样子。而冯塔纳对此很不理解,他认为俄军肯定比波兰军队强大,而且是在人数占优势的情况下。他觉得强者永远是强者。从这里可以推断出冯塔纳是长子的结论,因为他表现出了长子类型的独有特征。冯塔纳在回忆中讲到,在他还是家里独子的时候,是多么的受关注,享有多么大的权利,后来有了弟弟妹妹之后这些都消失了,他感到很不公平。我们在研究中会发现长子的性格特征,通常他们相对保守,崇尚专制和权利,认可规则的局限,对权位表现出发自内心的痴迷。向往曾经享有的“王位”特权,因为曾经失去过,所以表现出对权利的向往和追求。

    像上面讲述的幼子的两种类型一样,长子的特征也不完全一致。有这样一个案例,一个有两个孩子的家庭,自从妹妹出生后,哥哥就一直处于被忽视的地位。这个儿童的悲剧角色由于妹妹的年轻和聪明变得无所适从和灰心丧气。处于困境中的长子的情况并不少见,从当今文化的观察中我们可以给出合理的解释。男尊女卑的世俗观念多多少少影响着当代人的认知,男孩一般更受欢迎。而长子一般都备受家长的宠爱,被寄予的期望也更高。长子在家庭中一直处于有利地位,但是有一天妹妹出现了。一直备受关注的哥哥感觉到自己的权利受到威胁,为了防止妹妹的争夺,他决定与其抗争。而妹妹处于幼子的弱势地位,这就迫使她付出更多的努力去面对问题。由于年龄差距,这种动力会一直伴随着她的成长过程。在这种环境下妹妹的进步更为迅速,当哥哥面对妹妹的优秀时很容易会感觉到一种压力,开始怀疑自己作为男性所具有的优越性,他没有了安全感。而在生理上女性会比男孩早一步发育进入青春期,这个时候男孩被这种变化带来的压力彻底击垮了,他开始不再那么努力争取,面对问题不再迎难而上,反而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他总能给自己找到放弃的理由,从而去给成长的道路设置障碍。

    这种类型的长子并不少见,因为没有了自信所以干脆不再抱什么希望,负面情绪充斥着他们的生活,妹妹对他的打击影响了他在生活中的处事能力。而且他们甚至对女性产生憎恨,慢慢地开始变得孤僻,不为别人所理解,最后导致了悲惨的命运。还有更糟的情况,身边的人不理解他,父母也对此很诧异,为什么以前那么可爱的孩子变得这么堕落,为什么不像妹妹一样。最后这种状况就会变得更加严重。

    还具有此类性格孩子的一种状况是一个家庭中女多男少,姐妹中间还有一个男孩。这种情况往往是女性占据着主导地位。男孩在这个家庭中通常会被众多女性宠爱,也可能是相反的情况,处处被她们排斥、挤兑。所以这种儿童未来的发展有着不确定性。不过他们之中也有共同点。在社会中有这样一种观点,男孩不能单由母亲抚养。这说的不是单纯的字面上的意思,毕竟所有孩子最初都会由女人抚养。真正的意思是男孩不能只在有女性的环境中成长。这不是歧视女性,而是反对因这种环境中导致的偏见和误解。而在只有男性环境中成长的女孩也会遇到同样的问题,这种女孩可能会受到别人的侧目,最后导致的是女孩厌恶自己的性别而去模仿男孩,最后影响她未来的生活。

    女孩和男孩的教育方法一致,相信没有人会同意这样的观点。短期内可能可行,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之间的差异肯定会变得愈加明显。从文化起源开始,不同性别的人都担任着不同的工作,可能在不同时期会有所不同,但经过近几千年的进化基本已经定格。这是因为男女之间的身体构造不同,这也决定了他们未来的职业选择。像上述希望自己是男性的女孩,在未来会觉得那些专为女性设立的职位不符合自己的要求,并且对婚姻的观点也与大众不一致,她们在这方面表现得较强势,希望打破常规,寻求在家庭中的主导地位。同样的,一个接受女性化教育的男孩也会遇到这些问题。他们会觉得当前存在的社会文化跟自己的观点格格不入。

    这里有一个值得我们注意的前提,一个人在接受幼儿教育的时候就会形成自己的生活风格。这个时候是培养他们社会情感的时机,让他们具有必要的社会适应能力。并在这个时期让孩子树立自己的世界观,因为四五岁孩子的观念会一直在未来的发展中起着影响作用。这种对外界的感知已经基本定格,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受其制约。这种心理机制和产生这种机制的行为只是一个不断重复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