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阿德勒 / 著投票加入书签

无错小说网 www.wucuo.org,最快更新儿童教育心理学最新章节!

    防止儿童出现自卑情结

    影响儿童成长的决定性因素既不是天赋,也不是客观环境,而是儿童对外在环境的评价,以及他们对自身与现实世界关系的看法。

    儿童对外在环境的评价

    如果一个孩子花费了很长时间学习走路,而最终能够正常行走,那么这个孩子一般不会形成影响他以后生活的自卑情结。但是,对于一个其他方面都发育正常的孩子来说,他经历的不能正常行走的这段时间会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即使他的症状会随着时间的消逝而消失。许多曾经身患佝偻的儿童,即便后来病症痊愈,这个疾病带来的生理痕迹依然存在:罗圈腿、头部畸形、行动笨拙、脊骨弯曲、膝盖肿大、关节无力、体态不良等。这些儿童在患病期间形成挫败感和悲观的人生态度会伴随他们一生。

    影响儿童成长的决定性因素既不是天赋,也不是客观环境,而是儿童对外在环境的评价,以及他们对自身与现实世界关系的看法。孩子与生俱来的能力并不能决定一切,而且,我们从成人的角度对孩子处境的评价也不重要。关键在于,我们应该站在孩子的角度来评估他们的处境,以他们错误的判断理解他们的情况。我们不要期望孩子会按照成人的判断标准来行动,期待他们永不出错,而是要认识到,孩子在理解自己的处境时会经常发生错误。因此,那些相信孩子的性格特征是与生俱来的人,就不应该从事教育孩子的工作。

    常言道,健康的心灵与健康的身体总是相伴而生的。其实未必如此。健康的心灵也可能寓于有缺陷的身体之中,只要他能鼓足勇气面对生活的困难。相反,如果一个孩子器官完好、身体健康,但他遭遇了不幸的经历,并由此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错误看法,那么,不健康的心理也会因此而生。这类孩子对困难异常敏感,任何一个挫败都能成为他们无能的证据。

    有些孩子除了学习走路时会有困难,学习说话也会遇到障碍。孩子学习说话和学习走路经常同时进行。毋庸置疑,说话能力和行走能力之间毫无关联,但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却对这两方面影响深远。有些孩子本来没有语言障碍,但由于家长忽视对这方面的教育,他们便出现了说话障碍。毫无疑问,那些生理发育正常并没有器官缺陷的人,到了一定的年龄自然就掌握了说话的能力。但还有一些特殊情况,那些视力极为敏锐的孩子,说话时间可能会延后。还有一些其他情况,例如,父母对孩子过分宠爱,在孩子说话之前就得知了他们想要表达的意思,代替他们说了出来,这同样会阻碍孩子说话能力的发展。这样的孩子则会经历很长一段时间的牙牙学语,甚至他们一度被认为有听力障碍。这种孩子一旦学会说话,他们就会非常乐于表达并且能言善辩,有些甚至能够成为演说家。音乐家舒曼的妻子,克拉拉·舒曼直到4岁还不会说话,8岁的时候,也只能说些只言片语。她是一个特别古怪的孩子,性格内向,喜欢待在厨房消磨时光。我们可以由此推断出她没有获得足够的关注。她的父亲认为,“令人惊奇的是,这孩子如此明显的精神异常,却是她那和谐顺遂一生的开始。”克拉拉·舒曼的情况就是一个过度补偿的例子。

    值得注意的是,聋哑儿童应该得到特殊的训练与教育,因为他们这种情况还算少数。无论孩子的听觉存在多大的缺陷,他尚余的听觉能力都应该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大卫·卡茨教授曾经用实例证明,那些被认为缺乏音乐听觉的人,经他开发训练,将他们引入了能够全面欣赏音乐和声音的道路。

    通常情况下,当一个孩子的大部分科目都比较优秀,但只是某一个科目————通常是数学————成绩不尽如人意时,他们的智力就会遭到怀疑。那些算术不好的孩子,一旦被这一学科难住,就不再愿意在这方面继续努力。但在一些家庭中,尤其是艺术世家中,他们往往以不懂计算为荣。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普遍的谬论认为,男孩比女孩更擅长数学。但事实并非如此,我们发现,许多女性都成了优秀的数学家和统计学专家。女孩听到人们常说的论调就是,“男孩比女孩更精于计算”,她们听到这种话自然会对数学失去信心。

    还有一些学科也是如此。作家通常会把存在于内心的声音与意识写在纸上表述出来,以此给予作者一种安全感。画家则是用线条和色彩将转瞬即逝的光学印象保留在画卷上。体操和舞蹈的从事者则表示达到了一种身体的安全感,而且由于这种对身体有把握的控制,也提供了一种精神上的安全感。这也许就是很多教育者热心运动的原因吧。

    如果孩子在学习游泳方面有障碍,这往往是孩子自卑感的迹象。如果孩子能够轻易地克服学习游泳的困难,那么这也是他克服其他困难的一个好兆头。但如果孩子在学习游泳时遇到了很大的障碍,就意味着他对自己和游泳教师都没有信心。值得注意的是,很多刚开始学习游泳很吃力的孩子,最终都成了游泳健将。这些孩子对最初学习游泳时所遇到的困难耿耿于怀,当他们一旦学会游泳,便自觉受到鼓舞,在游泳方面极力追求尽善尽美,他们也因此成了这方面的佼佼者。

    忽视与宠溺

    一般来说,孩子通常最依赖自己的母亲,否则就会和家庭中的另一个成员建立亲密联系。每个小孩都具备这种依赖能力,除非他有智力障碍。如果一个孩子由他的母亲抚养长大,但却和家庭里的另一个成员更加亲近,那么我们就应该好好找找原因了。很明显,任何孩子都不应该把自己的全部兴趣和注意力都放在母亲一个人身上,母亲的责任就是将孩子的兴趣和信任扩展到其他人那里。通常,祖父母在孩子的成长中扮演着溺爱孩子的角色。他们往往不会拒绝孩子们的请求,因为他们想在孩子心里占有一席之地。那些在祖父母家中生活过的孩子不愿意回到家里,因为他们在祖父母家饱受宠爱与纵容,他们不愿再忍受家中严苛的纪律和约束。这些孩子回到家之后就会埋怨自己家里没有祖父母家里舒服。我们在这里强调祖父母在孩子成长环境中扮演的角色,目的是在研究某一特定类型的孩子时能够结合考虑这些因素。

    如果一个身患佝偻病症的孩子在接受长时间的治疗之后,孩子因佝偻病而引起的行动笨拙的情况(参见“附录1 个人心理问卷”的第二个问题)依然没有好转,那么很有可能是他在病中被宠爱太过、关照太多的缘故。母亲们要学习教育的智慧,即使是对待需要特殊照顾的患病中的孩子,也不能抹杀他们的独立性。

    孩子是否制造了太多的麻烦(参见“附录1 个人心理问卷”的第三个问题)是另一个重要的问题。如果事实如此,那我们就能够肯定是母亲溺爱孩子了。她没有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孩子通常会在睡觉、起床、吃饭或洗澡的时候表现出他们制造麻烦的迹象,他们也可能会做噩梦或者尿床。孩子所有制造麻烦的这些行为只是为了得到某个人的注意力。甚至可以说孩子不断地制造麻烦,只是在寻找控制家人的武器。如果孩子有类似的表现,那么毋庸置疑,这个孩子的成长环境是存在问题的。此时的惩罚是没有效果的,这些孩子甚至会故意招惹父母来惩罚他们,以此证明他们不惧怕惩罚。

    目前,要正确回答儿童的智力发展程度这个问题,仍然具有一定的难度。有时人们会比照“比奈——西蒙量表”来测试智力,但测试的结果也并不总是可靠的。其他的智力测试也是如此,儿童的智力是会发展变化的。一般来说,儿童的智力发展很大程度上是由家庭环境决定的。良好的家庭环境能给孩子提供在身体和智力发展上的帮助,一般身体发育良好的孩子通常在精神上也能得到较好的发展。不幸的是,那些精神发展顺利的儿童往往会被预先安排从事脑力劳动或对素质有高要求的职业,而那些精神发展迟缓的孩子则会被安排到体力劳动的职位上。有些国家为那些智力或精神发育缓慢的儿童设立专门的班级,我们可以发现,这些学生往往来自贫困家庭。由此可知,如果那些出生在贫困家庭的孩子能够拥有较好的物质条件,那么,他们也能够做出一定的成就。

    社交中角色扮演

    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就是,儿童是否会因为受到别人的取笑而变得灰心丧气。一些孩子能够消解别人的嘲笑带来的烦恼,而另一些孩子却很可能因此丧失勇气。后面这类孩子会回避困难,把精力放在一些浮于表面的事情上。如果一个孩子和别人相处时总是处在斗争状态,且担心如果自己不主动出击就会遭受伤害,那就表明他对所处的环境充满敌意。他觉得听话、顺从是卑下屈辱的表现。按照他的理解,有礼貌地回应别人的问候也是屈辱的行为,因此他总是表现得傲慢无礼;他也从来不在人前抱怨,因为他把别人的同情视为奇耻大辱。他从来没有在人前落泪过,甚至在本该哭泣的时候大笑起来,因此给人一种缺乏感情的冷酷印象,事实上,这正是他脆弱的表现。任何一种冷酷的行为背后都藏匿着某一个秘密弱点。真正强大的人是不会对冷酷产生兴趣的。这些对抗性极强的孩子经常不修边幅,他们习惯性地咬指甲、抠鼻子、顽固不化。他们需要得到鼓励,我们应该明白,在这些不雅的举止背后隐藏着他们害怕表现出虚弱一面的恐惧。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孩子能否和别人友好相处,他在社会交往中扮演的是领导者还是追随者的角色。这个问题和孩子的社会情感发展程度或是否拥有信心相关,更与他是偏向于顺从还是征服的欲望有关。如果孩子喜欢独处,这就表明他在竞争关系中对自己没有足够的信心,他对优越感的追求过于强烈,他害怕和伙伴在一起时无法起到主要作用。有收集物品爱好的孩子,其实是在显示他们想增强自己的能力,超越别人。这种孩子处于危险的边缘,这种想要超越别人的想法很容易发展过头,使他们变得野心膨胀、贪婪无度。如果他们感觉自己被人忽视,就很容易做出偷盗的行为,因为他们比孩子更加敏感,更加在意别人是否关注他们。

    这个问题涉及了解孩子对学校的态度。我们应该留意孩子在上学时是否表现得拖拉反感,对上学这件事是否表现得情绪激动(这样的激动通常是拒绝上学的标志)。孩子对学校的恐惧害怕会以多种形式表现出来。当他们接到学业上的任务时,他们就会表现得容易生气愤怒,还会神经紧张,因此产生心悸。有些孩子甚至会在器官上表现出变化。

    孩子的功课是主动、自愿完成的,还是在家长的强迫下完成的?忘记做学校布置的功课表明他有逃避责任的倾向。孩子功课不好或者在做功课时表现得异常烦躁,都是孩子逃避上学的典型表现,因为他对其他事情更感兴趣。

    孩子是否懒惰?如果一个孩子在学校里成绩远落后于别的孩子,那么他宁可被认为是懒惰,而不是无能或者没有天赋。正如我们上面讲到的,一个懒惰的孩子一旦小有成就,就会得到赞美,并听到这样的评价:“如果他不懒惰,没有什么事是他做不到的。”孩子对这一说法感到心满意足,因为听到这种言论,他觉得自己不再需要证明自己的能力与天赋了。这种类型的孩子还有以下负面特征:缺乏勇气、精神不振、三心二意、缺乏独立性。还有那些扰乱课堂秩序以吸引别人关注、哗众取宠的孩子也属于这个类型。

    孩子对教师保持怎样的态度?这并不是一个容易回答的问题。孩子一般会隐藏对教师的真实感情。如果一个孩子总是喜欢批评并羞辱自己的同学,我们就可以认为孩子刻意贬损别人的行为其实是一种缺乏自信的表现。这类孩子傲气凌人、挑剔自大,常常自以为是。他们实际上是用这种方式将自己的弱点遮掩起来。

    最难应付的是那些无动于衷、消极冷漠、总是处于被动状态的孩子。他们戴上面具,将自己的在乎遮掩起来。这种孩子一旦失去对自我情绪的控制就会勃然大怒,甚至会采取自杀手段。他们从来不会主动做事,只完成被要求去做的事情。他们没有足够的勇气去面对困难,害怕失败,总是高估别人,低估自己,因此他们需要得到鼓励。

    其实,那些在体育项目上大展身手的孩子往往也想在其他领域一展风采,他们不去做只是害怕失败罢了。那些喜欢读书,阅读量远远超过一般儿童的孩子往往缺乏勇气,他们有的只是希望通过阅读赢取力量。这样的儿童虽然想象力丰富,但是却不敢面对现实。此外,观察孩子喜欢的书的类型也很重要,小说、童话、传记、游记还有客观的科学作品都是很好的阅读题材。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很容易被色情题材的图书吸引。为了抗衡那些对孩子有害的影响,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手段:帮助孩子为成年人的角色做准备,对孩子进行早期性启蒙教育,父母与孩子建立起友好关系。

    这个问题涉及家庭的情况,即家庭成员是否患有疾病,例如,酒精中毒、神经病、肺病、癫痫病等。详细了解孩子的身体发展状况也非常重要。当孩子用嘴呼吸时常常带有一副傻样,这很可能是鼻息肉和扁桃体肥大造成的,它影响了孩子的正常呼吸。在这种情况下,动手术消除呼吸的障碍非常有必要,因为这会使他相信,手术后的治愈能够帮助他获得应付学业的勇气。

    家庭疾病会妨碍孩子的健康成长。患有慢性病的父母往往会给孩子带来严重的心理负担。如果家庭中有神经病患者,这种疾病会给整个家庭带来阴霾。尽量不要让孩子所在的家庭中存在神经病患者,人们迷信地认为,这种疾病是会遗传的。其他如肺病和癌症等疾病也是如此。所有这些病患都会给孩子带来难以平复的负面影响,如果有条件的话,把生活在这种环境中的孩子转移出去会对他的成长有很大的帮助。家庭中慢性酒精中毒和犯罪倾向就像有害毒素,孩子很容易被浸染,对于毒素无力抵挡。癫痫病患者经常表现得暴躁易怒,从而破坏了家庭的和谐。但最严重的疾病是梅毒。身患梅毒的孩子一般身体都很虚弱,他们遗传了这一疾病,难以应付生活中的琐事,常常对生活表现出悲观态度。

    我们不能忽视的事实是,家庭的物质条件会影响孩子的人生观。相对于那些家境优越的孩子,那些出身贫困的孩子会有一种匮乏不足的感觉。那些原本生活在物质相对富足的家庭中的孩子,一旦家道中落,失去往日的舒适,往往难以应付生活。如果祖父母的家境比父母要好,那种失落感就会加深,就像彼特·金特摆脱不掉这样一种痛苦的困惑:他的祖父权势显赫,能力非凡。而他的父亲却默默无闻,一事无成。这时孩子就会变得异常勤奋,这一行为也是孩子抵抗父亲懒惰的一种表现。

    如果孩子初次接触死亡的时刻过于突然,那么将会给他们留下一生也难以磨灭的震撼。一个对死亡毫无所知的孩子忽然面对死亡,他会诧异于生命终会有走到尽头的时候。这种认识可能让他们变得灰心丧气,至少胆小怯懦起来。我们能够从医生的人物传记那里了解,很多医生决定从事这一职业的契机,大多是因为他们过早地接触了突如其来的死亡,这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死亡对人的影响有多大。因此,避免让孩子与死亡不期而遇是正确的,因为他们还没有明白死亡究竟是怎么回事。孤儿或继子通常会把他们的不幸归咎于父母的死亡。

    我们还需要了解父母对孩子教育的严宽程度。个体心理学不主张采取太过严厉或是太过温和的方法教育孩子。正确的做法是,理解孩子的观点,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鼓励他们勇敢地面对问题和解决问题,并培养孩子的社会情感。如果父母对孩子过于严厉,只会给孩子造成伤害,使他们完全丧失斗志。如果父母溺爱孩子,就会助长他们依赖别人的习性,加强他们的依赖心理。因此,父母既不应该用浪漫美化现实,也不应该用悲观的词语来形容这个世界。他们的职责就是帮助孩子做好面对未来的准备,能够从容地照顾好自己。那些没有接受过预备教育的孩子,在遇到困难时只会一味地退缩,从而使自己的生活范围越来越小。

    我们还应该知道管教孩子的人是谁。这个人可以不是孩子的母亲,但必须由熟悉且擅长管教的人担任。教育孩子最好的方式就是在合理的范围之内让他们从实践中学习,如此一来,孩子的行为就不再是受别人强迫和限制的结果,而是遵循了客观事实之间的逻辑。

    这一问题涉及孩子在家庭中所处的位置。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对孩子的性格发展意义重大。家中的独生子女往往都处于一个比较特殊的位置,只有兄弟的独生女和只有姐妹的独生子在家庭中的地位也同样特殊。

    如何看待孩子职业的选择,这同样是一个特别重要的问题,因为它会显示环境对孩子的影响,从这一问题我们可以看出儿童的勇气和社会情感的发展程度及他们的生活节奏。

    孩子的幻想以及童年记忆一样富有意义。那些能够理解孩子童年记忆的人通常能够发掘出孩子的整个生活方式。梦境也能显示出孩子的发展方向,显示出他们在遇到困难时是努力解决问题,还是逃避问题。我们还应该了解孩子是否有语言障碍,是相貌丑陋还是相貌英俊,是身材优美还是身材不好。

    个体心理学还有以下问题需要探讨,例如孩子是否公开谈论自己的情况。有些孩子个性张扬,喜欢吹嘘自己,以补偿他们的自卑感。有些孩子则少言寡语,很少谈论自己,因为他们害怕自己处于弱势,暴露自己的缺点,因此遭受新的伤害。

    还有就是,如果一个孩子在某一科目比如音乐或绘画获得成就,我们应该借此鼓励他们在其他领域也多加尝试。

    如果孩子到了16岁的时候依然没有明确的人生目标,那么我们就可以认为,他们对自己没有信心,我们应该给予他们相应的帮助。除此之外,我们还应该关注孩子家庭成员的职业,还有其兄弟姐妹的社会地位的差异以及父母对婚姻的满意度。教师的职责就是谨慎行事,切实了解孩子的周边情况,教师可以通过问卷调查的办法来了解他们的情况,并据此对他们行为上的误差进行矫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