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送兵书

孤君道 / 著投票加入书签

无错小说网 www.wucuo.org,最快更新大明宗室最新章节!

    除夕守岁之后,朱弘昭又随着父亲拜访了东路高层军官。

    为了揪出那个处死李进的锦衣卫百户,朱弘昭将北上的家丁都见了一面。

    这些人中何冲原本就是锦衣卫小旗,其他都是菅家家丁,其中有混入锦衣卫密探的可能性极大。

    最有嫌疑的是何冲,原来就是锦衣卫,万历皇帝当时又升他为百户,朱弘昭感觉这位的嫌疑最大。

    不过何冲的实力已不如几个月前强势,以前的东路天成、镇虏两卫一带,只有战兵家丁两千五百余人,两卫军官家丁约两千人,那时候朱以溯掌握的兵力更少不足两千,根本压不住掌控五百马队的何冲。

    如今何冲手里还是五百马队,但其中近半是新增补充的。掌控力依旧强,却在总兵额一万四千里就像一朵小浪花一样,远远比不得以前的威势。

    朱以溯一个人想要重建卫所军制,有刘时敏支持也是力有不逮。而孙传庭的出现,让卫所军制重建工作像火箭一般。

    甚至一心练兵的何冲还没反应过来,就被朱以溯等人掌控了主动权。手里只有五百马队,如何能比得了一万三千多号人?

    因为他有前科,朱以溯对他管的极严。又因为几次削弱马营,何冲非常配合,而何冲在练兵方面确实有一手,朱以溯也忌惮何冲锦衣卫出身,就留着没动。

    正月初五,朱弘昭离开新平堡赶赴青阳庄时,去见了何冲一面。

    何冲似乎很给朱以溯这个参将面子,朱弘昭还没到,何冲就领着五百骑列队出迎。

    刮骨朔风里,五百骑呼啸而过,给了朱弘昭极大的震撼。他后世没参加过阅兵,到了这时代也没有观看过军队内的操演。

    如今五百骑如劲风潮水一样左右奔驰,他能感觉到两千只马蹄踩踏能引起大地震动。面对继续驰来的骑兵,他更有一种绝望感,兴不起一丝抵抗的心理。

    五百骑头戴红缨毡笠,红色袄子外罩披风,远远望去如火如荼。看着他们奔过来,就像一团熊熊烈焰组成的火魔似乎要吞噬自己一般似的。

    “强兵!”

    站在马车前,朱弘昭对骑在马上对自己抱拳低头的何冲吐出这么两个字。

    “哈哈哈!公子这话说到咱心坎里了,能让公子看上眼,也不枉咱这番心血。”何冲笑的得意,在马上挥鞭赶着马车,一路态度非常离奇。

    这让他的部下很是不解,何冲即使现在被朱以溯压得起不来,但平日里还是对朱以溯不感冒。几次朱以溯的私人宴会邀请了他,都被他一句军务繁忙给推了。平日里朱以溯要调他做个事,口信不成,非要军令。

    仿佛何冲只认军令印信,不认朱以溯这张脸。

    如此跋扈,为何偏偏对朱以溯这个参将的儿子如此恭谨?

    或许是阴谋诡计,不少人这样猜测,朱弘昭也是如此猜测。

    他前世并不是什么天才,否则也不会混成那个样子。这一世身体还在发育,心智思维已经固定,很难发生升华跃迁。

    穿越重生这种事情后世有无数人想象,都是不满足于现状,想要重头开始挽回遗憾,有自己生命历程中的遗憾,也有历史的遗憾。

    更多的是因为对现实的不满,以为换个环境就能混的风生水起,生龙活虎。这种人有这种想法还是将自己失败的原因怪到环境,而没有反思自身。认为人生的失败不如意不是自己不行,而是环境太背。

    他对自己定位很清楚,没有虎躯一震光环,也没有猛将吕布模版,也没有锦囊光环。他只是一个普通人,重生到过去的普通人,一个倒霉又幸运的人。

    从繁华太平物质充沛的世界来到这个王朝末日的可怜人,幸运的是他来的时间稍早,还有准备应对大劫的时间。

    对此他格外珍惜自己的小命和家当,没有家当就没办法在将来保命。何冲给他的反差感太过强烈,让他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

    何冲平静的目光下,隐藏着一种让他心悸的炽热。一言一行与跋扈的传说毫不搭边,朱弘昭甚至感觉,何冲比他那三个随身婢女对他还要恭敬三分。

    军营里,何冲为坐在主位的朱弘昭一一介绍手下军官,仿佛交代家底似的。朱弘昭维持着表面的震惊,与每名队官浅谈几句,姿态中正平和,既让这群队官感受不到疏远厌恶,也感觉不到朱弘昭的善意。

    他们都是刀头舔血,脑袋别在腰带上的狠人,一个个在朱弘昭这种若即若离的态度下摸不准脉络。又因为朱弘昭只是一个少年,更让他们觉得朱弘昭深不可测。

    对于何冲异乎寻常的恭谨态度,他们此刻理解了。不是他们的将军太怂包,而是这朱公子着实难以揣摩。

    挥退领军队官,何冲坐在下首询问:“不知公子今日有何差遣?”

    “何大人客气了,差遣说不上。有一点小忙需要何大人帮助,是这样的……”朱弘昭端起茶,浅饮一口做足姿态道:“近来在庄子里研究古籍摸索出一些冶铁法子,比炒钢法还要快捷一些。这技术不难,让一些参与的匠户看到了发财良机。于是纷纷外逃,有一人是锦衣卫密探,名叫李进。此人原是大同镇镇守府隶属炭户,此外据孙河推测,此人是锦衣卫密探。”

    “这李进外逃后,被人勒死悬于官道路边树干上。这也是一桩人命官司,不查个水落石出,我心难安。何大人是锦衣卫出身,今日来营中就是想咨询何大人一二,这东路可有锦衣卫百户滞留?”

    何冲皱眉,摇头道:“不瞒公子,末将在锦衣卫中时,只是一介小旗,所知不多。不过却也知道大同镇乃是九边重镇,大同府城内最少也会有副千户坐镇。各路有锦衣卫百户出现,亦是常事。”

    朱弘昭缓缓点头,何冲这回答说了和没说没多少区别。叹了声无意义的话:“原来如此,有劳何大人了。”

    何冲忙说不敢,神情欲言又止,最后什么都没说,忍了下来。

    朱弘昭起身道:“正旦那日以为何大人会赴宴,未曾想何大人军务繁忙。今日来寻何大人,另有一事。”

    “还请公子言明,末将职权之内,绝不推辞。”

    何冲想岔了,以为朱弘昭要调他骑卒,就见朱弘昭拍拍手,陈策捧着方木盒递到朱弘昭手里。打开盒盖,朱弘昭取出两侧书籍笑说:“孙师教我军略,师尊也是纸上谈兵,不通实际战阵变化。故而有些不解疑惑之处还需何大人不吝赐教,也不会让何大人白忙活,有小子手抄《纪效新书》一册为拜礼,还望何大人莫要推辞。”

    一册是戚继光编写的兵书《纪效新书》,还有一册记载的是朱弘昭不理解的问题。

    何冲双手捧着《纪效新书》,激动的难以言表。

    这是兵书,戚爷爷所编的兵书!更是朱弘昭手抄的,何冲识字不多,但知道大多数人都夸朱弘昭字好,那就是好字。

    对他更重要的是,这是朱弘昭送给他的兵书!

    这让他不得不想的多一些,武经七书他能寻到,唯独《纪效新书》不好找,这是国之利器。他猜测朱弘昭送他兵书,并不是为了求解,而是为了名正言顺送他一本兵书。

    送兵书干什么,这是对他的认可!

    有这份认可,加上何冲不断对自己的暗示,让他相信,朱弘昭送他兵书就是希望他能成为一方重将。

    他还不知道,朱弘昭誊抄《孙子兵法》二十来部,每部都用白话做了注解。给当初北上家丁都送了一本,多出来的送给了交好的卫所军官。

    最后送完了,就剩下《纪效新书》才拿来给他充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