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牛刀小试

孤君道 / 著投票加入书签

无错小说网 www.wucuo.org,最快更新大明宗室最新章节!

    穆陵关一带山峦起伏,古齐国长城蜿蜒,绿树成荫,芳草萋萋,雄关屹立,风景优美。

    每年春来时节,穆陵关齐长城北部山区,常常是雪封大地,银装素裹,山舞银蛇,原驰腊象,一派北国风光;而关南的沂蒙大地,由于山岭阻挡,则是冰雪消融,暖气融融,草木吐翠,春意盎然,另一番南国景象。

    《沂水县志》中记载的“沂阳八大胜景”之一“穆陵停雪”即由此得来。

    并不是所有的山口关隘都会将山口堵死,而是在险要地段修建关城专用防守。关城不破,这条路就不安稳。穆陵关就修建在大岘山,并没有堵住官道。

    山东军力紧张,穆陵关虽然处在沂州防线之后,但依旧驻有一千卫所军,带军的是和朱弘昭有一面之缘的颜曾,这是个狠人。

    颜曾到穆陵关不足十日,靠着森严军法操练这帮疏于军事的卫所军,到现在这帮卫所军也有了些士兵的样子。

    得到朱弘昭前锋斥候禀报的消息后,颜曾就拿出关城积攒的军粮准备饭菜。他曾经是读书人,对投笔从戎的朱以溯最是敬佩,本人又跟随杨御藩见过朱弘昭,对这位乐安侯很有好感。

    下午大约十七点,乐安军抵达穆陵关。见守军备好饭菜,却不急着享用,通报朱弘昭后,得到首肯高杰才令士卒入营吃饭。

    毕竟和颜曾不熟,万一这家伙是潜伏的闻香贼子,在伙食里做了手脚,高杰哭都没地方去哭。但朱弘昭认为杨御藩带颜曾去拜访他,就说明这是个可靠的人,不会出问题。

    “沂州卫左千户,充穆陵关防御操守官,末将颜曾拜见侯爷。”

    “颜将军不必多礼,本侯代将士们感谢颜将军这顿饱饭!”朱弘昭跳下战车,双手扶起躬身的颜曾,笑着说:“我部辎重尚在五十里外,没有颜将军这顿饭,儿郎们可就要饿着肚子行军了。”

    “侯爷还要行军?”颜曾一脸诧异,指着穆陵关东边略显空阔的低矮丘陵地区与落日道:“侯爷一日从乐安抵达关城已是神速,将士们疲敝,不如今夜在关城休整。末将已将关内营区打扫妥当,恭请侯爷大驾。”

    “多谢颜将军美意,本侯心领了。”朱弘昭拱手答谢,做苦笑道:“赵巡抚信中催促,叛军攻打邹县甚是紧迫,战情逼人不可拖延。”

    颜曾也是抱拳回礼:“侯爷,向南七十余里才能抵达沂水县城,沿途小股香贼依险据守,或破坏官道阻塞道路。夜里行军又利于香贼埋伏,侯爷不可不察。而将士们昼夜行军,两日内赶至战场也无济于事。侯爷报国之心昭彰日月,但还需缓步缓行。”

    朱弘昭沉默片刻,问:“到沂水县城之间路途有多少香贼?”

    “不到千人,虽多是游兵散勇,却都是本地香贼,熟悉路途,如跗骨之蛆难以清剿。”颜曾露出一个苦笑:“若不是末将督战有力,七日前可能这关城就会被香贼夺去。”

    颜曾是个狠人,朱弘昭估计这位督战的时候,守城士卒死在叛军手里的可能还没死在军法之下的多……

    “那就依颜将军,不过这伙叛军盘踞于官道不利于粮草转运,今夜想个计策,破了这伙不安份的反贼乱军。”朱弘昭说着,解下头盔抛给丁力,转身问背后诸将、幕僚。

    高杰认为自己是朱弘昭麾下第一人,踏前一步抱拳昂然说道:“千余人散卒不足为虑,侯爷遣末将率一营士卒,今夜破之易如反掌。”

    “英吾兄所言差矣。”刘良佐出列,抱拳道:“据颜将军所说,这故叛军强在熟悉地势,若他们畏战不出躲避起来,英吾兄纵是有五千大军,也难以一鼓荡之。”

    高杰恍然大悟,神色悻悻,低着头看着脚下蚂蚁,看的朱弘昭不由一笑,转身对秦朗打了个眼色:“秦教授,有何高见?”

    颜曾看着心中惊奇,这位小侯爷帐下可谓兵精将猛。高杰虽鲁莽却有迟智,而这种鲁莽带来的好战、敢战风气正是明军各部将领所欠缺的宝贵精神。

    而刘良佐聪慧,更让颜曾羡慕的是朱弘昭部下诸将之间的和睦,刘良佐指出高杰不足,而高杰却不恼,反而意识到自己错误,这份和睦、相互纠正的风气比明军各将领之间的猜忌不知高出多少倍。

    颜曾是投笔从戎的军将,往日就与同僚关系紧张。而他治军又奉行吴起兵法,弄得和部下关系也是很紧张。整日里都在担心战场上被友军出卖,更担心哪天粮饷不足让愤怒的士兵哗变砍了脑袋。

    所以,他对朱弘昭麾下诸将之间的和睦风气很是羡慕。有心投效,又担心归到朱弘昭麾下被老人排挤,可能境况会比现在还糟糕。

    而现在朱弘昭又要询问那名气质儒雅的青年,可见乐安侯帐下人才济济。颜曾估计,这些都是老侯爷朱以溯遗留给儿子的傍身家底。

    秦朗一抖甩开折扇,轻煽两下笑说:“孙河将军在后督运粮秣,距离关城尚有五十余里。殿下率精锐休整,不使孙河将军所部休整,使之为前部先驱。而后高杰将军与王敦盛将军各率一营为两翼,殿下率两营押后。若叛军忍不住诱惑,对孙河将军下手,就是他们落网之机。”

    “先生好计谋!”颜曾听着眼睛一亮,抱拳对朱弘昭道:“侯爷有所不知,这股香贼北有关城,南有沂水县城,被堵在中间已将近十日。粮秣匮乏,今若见疲兵押运粮秣,必然会动手。”

    “好,就依秦教授之计。丁力,向孙河派轻骑传达作战意图,让他做好准备,别被叛军打的措手不及。我等入关城休整,待孙河经关城南行十五里再出军。”

    朱弘昭说着仰头看了眼天色,补充道:“这计划出阵前不许外传,关城内的守卒难保没有香贼卧底。就这样,都去准备吧。”

    “遵令,末将告退。”

    诸将抱拳散了,一旁颜曾脸色有些难堪,朱弘昭的怀疑是有道理的,就连他本人也清楚关城内的守军并不可靠。

    朱弘昭还看不上这千多人的军功,脚步轻松跟着颜曾朝关城走去,扭头看着四周景色,与颜曾谈论着。

    而丁力已经四队亲兵进入关城,占据险要,无比的谨慎,也是对颜曾的一种打脸,使得颜曾脸色更为僵化,不过他也理解,老侯爷就是被贼人害死,这帮亲兵如此处置也是正常。

    关城内收拾的干干净净,可见这颜曾也是用了心的人。听朱弘昭的意思,颜曾将宴席转到了关城二层城楼上,以便朱弘昭观赏落日风光。

    城楼护栏上的红漆尘迹斑驳,朱弘昭双臂环抱在胸前,望着即将落下的红日,以及山峰丘陵弥漫的淡淡雾气,看的入迷。

    一旁颜曾轻声讲述穆陵关附近的历史建筑附带的故事,引起了朱弘昭的兴趣。穆陵关是姜子牙受封齐国时的南疆边陲,东连沧海,西接泰岱,北走临淄,南控徐淮,是齐国防范鲁、莒、楚、越等国自南面平川通衢北犯的唯一关卡。

    山东南北可以由两道天堑分成三部,大岘山附带的穆陵关就是一道,济南府的泰山又是一道。

    颜曾说的兴起,略带遗憾说起了穆陵关北侧将军庙的故事。

    相传这位将军庙供奉的将军姓常名玄通,当年齐王派常将军带领工匠修齐国长城,常将军曾和工匠说,他走到哪里长城就修到哪里。

    常将军家在穆陵关北常家沟,当快修到穆陵关时,常将军想到家中看望一下,但忘记与工匠说明,便拐弯向北走去,工匠就跟着把长城修到了常将军家附近,这就是古齐国有二道长城的来历。

    后齐王得知,便以私自探家误修长城之罪杀了常将军。不久楚军北上攻齐,损兵折将,昼夜苦战,终于攻破穆陵关防线,不料又被第二道长城挡住。

    询问当地百姓,皆言至齐国设有十道长城,于是楚军知难而退,齐国才免遭劫难。这时齐王认识到多亏常将军修筑的第二道长城,于是下令建庙、铸像以作纪念。

    这座铁像保留至今,若无变动,会在四百多年后在全民大炼钢的运动下拉走炼铁……

    或许这个传颂的故事有误,一个春秋战国时期的将军也是贵族,贵族却很难当将军。一个将军再昏聩也不可能犯下这样的错误,只能说明这第二道齐长城是常将军有意修建的。

    颜曾和朱弘昭听了故事自然要分析合理性,自然推断出这位将军死的太冤枉。

    很快菜点端来,刘良臣掏出银针一一检查,银针测毒对很多毒药无效,能测出砒霜,但砒霜又是常见的毒药,所以银针测毒还是必要的。

    见朱弘昭亲随这么小心,颜曾的脸皮又不自觉抽了抽。这位小侯爷真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估计以后谁想暗杀这位侯爷,投毒什么的可以放弃。

    颜曾对招待朱弘昭的饭菜很用心,多是清淡菜肴,以山中干货为主。毕竟朱弘昭所部全军戴孝,将士们吃肉没问题,朱弘昭吃那就是自己打自己嘴巴子。

    蘑菇是好东西,只要不是色泽艳丽迷人的就行了。

    朱弘昭吃的爽口,又因为颜曾是杨御藩曾经带过去的人,说明是半个自己人,故而吃饱喝足后询问:“颜将军有多少家丁?”

    颜曾略显窘迫:“只有十八人,让侯爷见笑了。”

    朱弘昭可是有着三千骑精锐的家丁,连天子都认可的私军,这十八人和朱弘昭一比,真的就是个渣渣。

    “将军再从守军中挑选精壮,凑足百人随本侯入夜后出发剿贼。”朱弘昭说着拿起一枚板栗剥开,一脸轻松道:“此战估计孙河那五百辎重辅兵就能击退叛贼,本侯率五百人、将军一百人为中军。另遣五百人留守关城,不使将军为难。”

    摆明了要分军功给颜曾,颜曾大喜。

    孙河所部的辎重辅兵都是朱弘昭家奴中挑选的丁壮,战后就会转正。幸幸苦苦抵达穆陵关又得不到休整,看着战友袍泽吃饱喝足喂马,自己只能苦逼的继续赶路,对孙河有些埋怨。

    孙河和侯爷关系不睦的事情不是什么秘密,军中士卒已经传开了。这些辅兵认为是朱弘昭讨厌孙河,才会让他们殃及池鱼受到牵连。

    军令如山,所以这五百辅兵怨声载道的出发了,在夜色下行军。

    过了穆陵关,险峻山岭减少,丘陵平原交错,地势多变夜里格外的危险。所以辎重辅兵走的缓慢谨慎,更让潜伏的红巾叛贼认为没有诈,不是官军的计谋。

    再说他们也没有多余的选择,再不抢些粮食,他们只能饿死。附近的村落结村互保,他们也不好下手。若真下手了,那他们将失去最后的补给来源。起码现在大家井水不犯河水,还能拿银子换点粮食来度日。

    这不到一千人的红巾叛军真的很渣,大多数人就裹了片红布巾,手里拿的还是山里毛竹削制的竹枪。还没冲到孙河阵前,就被五十杆火铳齐射击毙冲在最前的首领及勇悍之人,余下的进退两难,在抢与不抢之间犹豫。

    等他们打定主意死磕时,左军高杰、右军王敦盛、李成栋以及朱弘昭赶来,马蹄隆隆,火把高举,枪矛旗幡如林,彻底合围。将这伙战斗力渣到极点的红巾军直接惊吓崩溃,因为头领,曾经沂水县的大传头死于火铳,故而望旗皆降。

    朱弘昭牛刀小试,也不愿为了军功而杀人,接受了这伙人的投降。颜曾看的傻眼,让他头疼已久的近千叛军,就这么投降了?

    更让他惊奇的是朱弘昭并不贪婪军功,朱弘昭部下更没有私自处决降卒。若让其他将领来,在叛军投降后还要杀一批人取首级做军功。甚至某些丧心病狂的军将,会杀良冒功。

    明朝军法中,杀良冒功要偿命,杀降卒也要偿命。可军法规定是一回事,实际上就是另一回事。只要做的不是很过分,打了胜仗没人会去追究杀降杀良。

    虽然出来这一趟因为朱弘昭不杀降而使得军功稀薄了不少,可也是白白从天上掉下来的,颜曾哪会自己找不痛快去说三道四。

    故而,看朱弘昭的眼神更为热切,跟着这位侯爷混,还会缺少军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