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三件事

孤君道 / 著投票加入书签

无错小说网 www.wucuo.org,最快更新大明宗室最新章节!

    夜晚,齐王入禁城。

    现在的天启十分的高兴,天启二年为他诞下一女的范慧妃再次成功怀孕,皇后和范慧妃同时怀孕,按比例来说他再过一阵子就会有一个儿子,这是一件大事情。

    齐王入禁城,天启在乾清宫偏殿,以前齐王的寝殿接待齐王。

    他很高兴,每日心情都非常的愉悦,却见齐王神色严肃,似乎有心事,端着茶笑问:“齐王出征在即,莫非又遇到了难事?”

    齐王抬头看看随侍的老魏,再看看四周的宫人,对老魏歉意笑笑:“老魏,本王有私密事与皇兄交谈,还请老魏带着他们回避。”

    说着,朱弘昭将佩剑解下,抬手甩臂抛给错愕的老魏。

    伸手抓住剑鞘,老魏看看天启,见皇帝没有反对,回头对朱弘昭俯首讪笑:“那齐王就与万岁聊着,老奴去膳房烧些够味的荤菜来。”

    寝殿内宫人层层退出,随朱弘昭入禁城的阎应元俯首一礼,也退了出去,监视外面。

    “齐王这么兴师动众,连老魏都回避,莫非有大事要禀朕?”

    天启脸色也严肃起来,老魏的关系与齐王还算融洽,现在连老魏都要请出去,可以想象齐王要说的事情决然不小。

    微微颔首,朱弘昭握着茶杯小饮一口,长出一口气抬头看看天启,垂目盯着茶碗内飘浮的红枣,道:“出征诸事已安排妥当,就等漕运第二帮船队回通州。今夜来寻皇兄,只想解除一些心病。总共三件事情,三件事不平,臣弟身在西南,也难安心于战事。”

    “凡是朕力所能及之事,齐王所请一并答应。”

    天启很慷慨,他相信朱弘昭不会提非分之想。他更着急西南平叛,西南今年战事拖延,户部估算将会耗银六百四十余万两。这个数据已经超过辽镇一年所用,所以天启非常着急。

    朱弘昭点头,先说:“今日户部主事卢象升寻臣弟垂钓,因恐惧京察大计,想要随臣弟赶赴西南平叛。此人有勇力,精明强干,臣弟的意思就是委任卢象升为随军长史,督管大军粮秣用度。”

    天启眉头当即一皱,有些不确定:“卢象升屡历干净,身世清白;为政虽短,却有实绩。赵南星主京察,他卢象升怕什么?”

    将卢象升随军的理由重述一遍,朱弘昭有些苦笑道:“户部在李老头儿管理下,如今公正无私,刚直不阿也水泼不进。那些当官的怎么能容得下户部这个钱袋子游离于掌控之外?而卢象升专司督管库银,他没有问题,也能让人找出问题。”

    “他们敢!”天启怒容,随即仿佛像泄气的皮球一样,只要在规矩内,没有那帮人不敢的事情。

    朱弘昭摊摊手,挑眉道:“臣弟会去叶向高那里一趟,让他别打李老头儿的主意。至于卢象升,臣弟的意思就是先让他挂职四品长史,跳出京察范围,攒些军功后再回户部当个郎中。容臣弟说句不该说的话,地方上的将门不可过度倚靠,将门内兄弟父子相承,难保不会尾大不除。”

    “而进士,孤身一人掌兵则无此般后顾忧患。再者,进士饱读圣人教化,比之武将将门更为忠诚。作为皇兄的门生臣子,进士掌军比之将门要可靠。”

    天启皱眉,疑惑道:“进士之中又有几人知兵?”

    “每科三百进士能有十人知兵,就足以压制将门。武进士虽是进士却徒有其名,况且有将才也没几个有帅才。自古将将之人,目不识丁又有几个?”

    明白了朱弘昭的意思,一是告诉他卢象升这人可以领兵,二是让他早作准备。只要进士们能领兵,能镇得住场子,那天启的底气自然就足。

    天启摸着下巴,细细沉思。

    还有些话朱弘昭没说出来,他只是给皇帝提建议,不是去教皇帝该怎么做。比如选哪些进士督兵,也是有讲究的,比如卢象升,祖父是知县,父亲秀才,就是传统的耕读传家出身。

    平民出身的进士能吃苦,否则也考不上进士。只有这样的进士才能放下身段与士卒同甘共苦,才能督掌兵权。

    其后朱弘昭说起了第二件事,神色有些拘束:“第二件事情有些刺耳,皇兄若能听,臣弟就说了。”

    “尽管说,朕又不是听不进话的昏君。”

    深吸一口气,朱弘昭缓缓道:“臣弟起于民间,民间生活疾苦,物资贫乏。每家子嗣诞生夭折十中有二三,为何宫中一切应有尽有,天潢贵胄夭折会高达七成!臣弟每次沉思,就如锋芒在背,不敢细想。”

    “而国朝至今鲜有正宫嫡子继承大统,民间早已传为饭后谈资笑柄……”

    天启的脸色阴了下来,闷声道:“这是朕的家事!”

    “皇兄,臣弟是皇兄的臣子也是弟弟。皇兄待臣弟如亲弟,皇嫂待臣弟如子严加教导。说句逾越的话,皇兄的家事就是臣弟的家事。臣弟在宫中一日,就见不得奸邪小人兴风作浪,拿皇室贵胄性命为玩物!”

    朱弘昭站了起来,双拳捏紧嘎吱作响,眉宇间满是杀气:“皇嫂正宫能诞下嫡子,这是多少年鲜有的大事,足以记载史册!若出了问题,徒让后人笑话!为皇室颜面,所以臣弟在一日,就要保皇后母子平安。”

    天启目光阴沉,他兄弟七个,现在活着的就他和信王。

    朱弘昭继续说:“曹少钦曾拜师大同镇守中官刘时敏,刘时敏是臣弟之师。故而臣弟才说动皇嫂让曹少钦掌坤宁宫诸事,但曹少钦一个寺人做事虽细致,却无多少胆量又孤掌难鸣。若皇兄心疼皇嫂,请以臣弟伴读阎应元扮作小宦官于坤宁宫洒扫行走。”

    天启闭目,他知道想害皇后有能力去害皇后的人会是谁,年幼的时候,他曾信誓坦坦哄那个女人,要让她做万贵妃第二。可惜,最终还是他负了她,甚至连她入住宫中的待遇都保不住。

    那是一个傻女人,天启想着叹息。连入宫四月的齐王都看出来了,他还能再说什么,咬着牙道:“准!”

    朱弘昭松了一口气,继续说:“第三件事是太医院的,太医院医官良莠不齐,多有昏聩、无能、裙带医官。臣弟在宫中研读各代记录,觉得这太医院必须进行整改。医生就是看病的,要根据病情对症入药、大胆下药才是好医生。那些怕事情,明知病症却担心惹祸上身不敢医治的太医,无能占居紧要位置的医官,比之徐逆、建酋还要可恨千百倍!”

    这个朱弘昭不敢举详细的例子,天启也不需要他去举例子,很多正值壮年的皇帝病死,都有太医院的责任。

    太医们宁愿拖,也不愿下药治病。不是他们彻底无能,而是不敢,或者别有用心。

    最近的例子就是光宗泰昌皇帝,宁可相信太监的泻药泄去春药药力,也不吃太医的药。后面情况紧急,还是宁死不吃太医的药,宁愿吃个来路不明的‘红丸金丹’……

    “齐王有何良策?”

    “臣弟岳父兄弟二人懂医术,读书半世连个童生都考不上,臣弟想为岳父大人谋个前程。若皇兄怜悯臣弟一番苦心,可让臣弟岳父兄弟二人进太医院。不求他们治病,只求他们能将太医院整顿,使之太医院能更好的为皇室服务,使皇室子嗣繁荣。”

    按制太医院院使一人正五品,院判二人正六品,御医十人正八品。实际上御医人数此时高达三十余人,却没几个有用的。

    天启垂目盯着桌上茶碗,齐王一片苦心他确实感受到了。

    御医不是那么好当的,出个事情齐王必然受到牵连。这个建议是冒大风险的,他非常感动。轻呼一口气,道:“如此,太医院就交由齐王整顿裁汰。齐王,还有什么建议一并说了,难得啊……”

    摇摇头,如释重负,朱弘昭笑道:“就这三条,此次出征西南若一切顺利,臣弟兴许还能赶上太子百日酒。”

    天启也笑笑,笑的有些疲惫:“那就预祝齐王旗开得胜,若齐王能赶上这次满月酒,朕加封齐王为太子少保,封李家姐妹为齐王二妃。”

    “皇子泰安健康国朝根基方能稳固,臣弟所求不过社稷安稳,旁的臣弟应有尽有,若有所求的话,也只是将来子嗣的事情。”

    天启微微点头,挤出一丝笑容道:“朕可以保证,将来李氏姐妹所诞之子,各封一子为亲王,余者皆为郡王,不使齐王为难。当然了,齐王也别生出十几二十个。”

    随后老魏带来味道浓郁的荤菜,朱弘昭与天启边吃边聊,再次交流西南诸官的处置底线。皇帝允许齐王在西南战场处决文武官员,武官三品及以下,文官五品及五品以下都在朱弘昭处置范围内。

    而这些以上的官员,必须通报内阁、六部、三法司议罪由朝廷处置。

    西南战场必须要解决,解决的越早,朝廷的元气才能尽可能的保住。

    齐王当夜离去后,老魏被天启狠狠警告,老魏汗流浃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