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日不落,筹备

孤君道 / 著投票加入书签

无错小说网 www.wucuo.org,最快更新大明宗室最新章节!

    “朕也希望是个太子,既然你要赌,朕跟了,说说赌注。”

    眨眨眼睛,朱弘昭仰望梁柱,伸出三根指头:“臣弟的王府三卫就是赌注,若输了,就交给皇兄。若赢了,请皇兄将太子交付给臣弟教导,太子十岁时,臣弟的王府三卫就赠予太子,成为太子仪卫。”

    “另外两个赌注,分别是齐州赋税与臣弟的近半家财,约有百万两。若是公主,这些送给皇嫂与公主作为妆料钱。”

    张嫣睁眼,心情很是复杂。明朝公主的待遇不错,却和亲王比不了,她知道,齐王拿出那些钱财,是为了光明正大给可能生出的公主,好让她一辈子锦衣玉食,不为钱财而操劳。

    天启摸摸鼻子,与张嫣对视,笑了:“你将齐州赋税输了,不怕齐藩世子找你拼命?”

    “臣弟手里有商会,每年挣的钱不比齐州税赋少。臣弟能在皇兄宠眷下,攒下这么大的产业。将来世子,如果有皇帝宠眷却无所作为,袭封王爵也是浪费。”

    想了想,天启道:“若皇后诞下太子,从济南府再割四县并入齐州为九县。齐王府世代保留仪卫两千,王府官职与齐州官吏不经吏部管辖,由齐王府统辖。天下州府与齐州九县做对比,更能督促各官。”

    说罢,天启伸出手掌,朱弘昭举着手掌要拍,迟疑片刻,道:“皇兄,能让臣弟问问皇嫂腹中胎儿不?刚才冲动了,输掉百万两,那对姐妹会活活掐死臣弟的。”

    天启一脸无奈,侧头看向张嫣,张嫣疲倦笑道:“齐王还有这等本事?那来问问,也好让本宫安心。”

    朱弘昭缓步走过去,跪在床榻边,侧耳贴在皇后暖暖柔软的腹部,面容露出傻傻的笑容,轻语:“小宝贝,别害怕,天塌下来你王叔也会给你扛着。快说说……别害羞……”

    天启也步子蹒跚走过来,看着齐王傻傻的笑容和期待,他心里非常的宽慰。也跪在床榻边,催促道:“问出来了没有?”

    “别催,吓着小家伙了……”

    朱弘昭闭上眼睛,耳朵轻轻沿着张嫣腹部转移,口里说着:“不要害怕,你的父皇是难得的仁君,你的母后是巾帼英雄,你的王叔是天底下最能打的人。天下会被治理的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等收复蒙古,建立北庭都护府、还有安西都护府,我们会给你一个大大的江山,一个国土遍布四洲,太阳明光照射国土,永远不会有日落的国土,一个史无前例的庞大江山……”

    “大明江山,大明帝国,华夏民族,将是日不落的江山,日不落的帝国,日不落的民族……”

    “到时候万邦来贺,都将会拜服在你的脚下……”

    “好,王叔懂了……”

    天启听着朱弘昭的呢喃,他也在呢喃:“日不落……”

    这是齐王的志向,一个日不落的帝国,一个日不落的民族,一个大日永悬的江山。

    张嫣淌下了泪水,以前她怀着对天启的愧疚,希望这是一个女婴,现在她希望这是一个男婴,希望他能茁壮成长。否则对齐王的打击,将是毁灭性的。

    甚至,还会促使齐王造反。她看的要比天启明白,天启根本制不住齐王。

    深吸一口气,朱弘昭伸出手道:“皇兄,准备给臣弟割地吧,皇嫂肚里的是太子。他告诉臣弟,他要做千古一帝,超越唐宗宋祖,功盖秦皇汉武!”

    天启微笑着,伸出手掌拍在一起。

    “啪!”

    两人就睡倒在床榻边,天启昏昏入睡,朱弘昭睁眼,抓住张嫣的手,两人手掌紧紧握在一起,感受对方的脉搏心跳,随即分离,各自入睡。

    后半夜老魏悄悄摸进来,看了一眼转身取了薄被给皇帝和齐王盖上,天启无意识拉拢一下被角,而齐王猛地睁眼,骇的老魏一屁股坐倒。

    起身见齐王又安睡,老魏心有余悸转身离去。

    天明,天启起来揉着眼睛,扭头望望左右,见皇后还在安睡,却不见了齐王踪影,披着头发天启走出寝宫,一队端着水盆、明镜的宫女围上来,伺候天启洗漱。

    老魏为天启梳头,天启乏困,打着哈切问:“齐王呢?”

    “天色麻亮时,齐王千岁就去练武了。”

    天启揉揉鼻子:“别让他去西苑,他的宫城还有半月完成,等完成了再让他去看。”

    “老奴已对齐王千岁说了,千岁此时在内操场练习弓术。万岁爷,您是没见着,隔着百步,千岁张弓搭箭就那么咻地一声,箭透草靶,实在是把老奴吓着了。”

    内操场在乾清宫与奉先殿之间,四周有围墙,是空出来供以后修建宫殿的,后来成了训练宫人体能的地方,也算惩戒人的地方。

    也因为空阔,往往皇帝也会在这里骑着马过过干瘾。

    老魏年轻时也是好汉一条,能左右挽弓,但和齐王一比,老魏有的只是惊恐。作为半个武人,他深深知道百步穿杨的本事意味着什么。

    挑挑眉头,天启有些抱怨道:“他下手速度迅猛,还想着三个月修一座宫城,他倒好,就去了西南转一趟就回师了。”

    老魏对皇帝的抱怨持以苦笑:“万岁,齐王千岁迅速平定战事有功社稷。”

    这哪是抱怨,分明就是矫情。

    “可朕在他出征前答应他了,让他回来有新的寝宫。崇智宫那边,一帮翰林扎堆,恨不得住在里面不出来,齐王若去,保不准会打起来。”

    内操场,朱弘昭坐在青羽华盖下,屏气凝神翻着一本枪谱,这是秦良玉的弟弟秦民屏送给他的马家枪谱,还包括白杆兵训练纲法以及各种白杆兵特属战术。

    秦良玉的丈夫马千乘,是三国马超后人。她儿子马祥麟好骑白马白袍,是个骚包的有本事青年,以前在军中被称作小马超,射瞎一只眼后,有独目赵云的称号。

    与枪谱相比,他更在意白杆兵的训练精要。白杆兵从选拔,就是以西南崇山峻岭里的山民为主,这些人善于攀岩翻山,艰苦的环境造就他们过人的体魄以及坚韧意志。而他们的武器白杆枪即是他们的武器,也是翻山用的工具。

    极有韧性的白杆枪枪身挂有铁钩,攀山时以绳索串接枪杆,这就是一套软梯。

    所以,白杆兵是山地兵。在他们面前,没有走不通的路。

    而白杆兵的战术,则是非常简单的战术,枪阵。

    枪阵好练,但想要把枪阵练强,练成一体,这是非常难的事情。而且枪阵中的战斗方式,也是需要彼此配合的,

    这本枪谱的简化招式,则是白杆兵配合作战的基础。持续不断的屏息,朱弘昭可以提高大脑反应速度,这是这个年代读书人的秘密。

    这和抽烟提高大脑反应速度一个道理,抽烟会造成大脑短暂供氧不足,刺激大脑增强大脑反应速度。而屏息,能达到同样的效果。

    焚香、静心、屏息、凝神这是每个进士差不多都知道的事情。哪怕时间紧张,也会将这四步做到,长久的坚持会形成一种本能。

    吴亮嗣,字明仲,湖北武穴人。

    他万历三十二年进士,初任南充知县,因办事干练,升为兵部给事中。任谏官十余年,议事不避权贵,不畏内宦,敢于直言,曾多次上书讽谏时弊。

    当时万历不理政务时,造成内阁只有朱赓一人,吏部没有“掌印”官,不能给官职告身,以致于数千人在京中等待赴任,动弹不得……

    万历四十年,朝廷委派尚书舒应龙守边。吴亮嗣上书言其衰老不能胜任,又弹劾内监桂茂杖杀四品武官;揭发内监高采在福建肆虐多年,又在广东作恶,激起民变之罪;奏劾杨镐为辽东守备时,与总兵争礼不和;疏理熊廷弼冤案,敢担风险为之廷争,使熊延弼复出。

    这是个不怕事的人,但请注意他的籍贯,以及最后一件事。

    没错,他是湖北楚党成员,资格不如万历二十五年的进士熊延弼老,但他干的都是大事,所以他是楚党的领袖。

    甚至,这位吴亮嗣敢在万历末年的奏疏中说:“皇上每晚必饮,每饮必醉,每醉必怒。酒醉之后,左右近侍一言稍违,即毙杖下。”

    所以他虽然是楚党的领袖,名望很高,资历也深,可官职依旧在原地踏步,现在是太常寺少卿,正四品,管的都是无关轻重的事情。

    一大早被锦衣卫登门邀请,略作洗漱后在锦衣卫催促下,躲在轿子里更衣。锦衣卫催的急,因为这是齐王的要求。吴亮嗣没有和锦衣卫摆谱,听锦衣卫的吩咐,不是他怕锦衣卫,而是因为是齐王要接见他。

    齐王对楚党有大恩,楚党最大的拳头就是熊延弼,而熊延弼能出大狱,还戴罪立功,靠的就是齐王的赏识和担保。

    熊延弼在西南做的确实非常有效果,发挥楚人蛮性,对粮饷押运官挥舞着屠刀一顿猛砍,不论对方是什么底细,是楚党也砍。这些小杂鱼不算什么,关键是为熊延弼赢得了大公无私的名声,连带着楚党威望也是大涨。

    一大早齐王召见他,还派锦衣卫,肯定有皇帝的许可,所以吴亮嗣不敢耽误。

    这头楚党领袖吴亮嗣入宫,李墨轩又带着锦衣卫敲响刚刚由礼部左侍郎转升为右侍郎的温体仁。自方从哲退隐后,浙江乌程人,也就是后世湖州人,万历二十五年的进士温体仁,则当仁不让的接过了方从哲的大旗。

    但没有方从哲的浙党,只是一个空架子。

    方从哲和叶向高一样,前者是锦衣卫军籍出身,后者是军户出身。万历末年两人先后都独挑内阁,一个人说话一个人表决……

    方从哲老家是乌程的,与温体仁是同乡。而他籍贯是京师锦衣卫,刚出来混干的是教育职业,又在京师要地,手底下的学生可谓遍天下。

    连齐党领袖都是方从哲的弟子,再加上一帮弟子,弟子的朋友,弟子朋友的亲戚什么的,浙党当年的风头竟然压过了东林党。

    但方从哲黯然退休后,强大的浙党四分五散。大猫小猫两三只,温体仁就这样成了浙党的领袖。随着浙党骨干杨镐在萨尔浒大败,浙党的境遇不比楚党好多少。

    永远不要高估一个官员的节操,或许当年读书的时候还是一腔热血好少年,可一旦进入官场摸爬滚打,能站立在那里的,要么真的身正不怕影子歪,要么已经成功进化成另一种,却千奇百怪,叫做官僚的生物。

    对于齐王的召见,还有锦衣卫出面,温体仁毫无心理压力,满怀期待的出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