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九章 祭祀

孤君道 / 著投票加入书签

无错小说网 www.wucuo.org,最快更新大明宗室最新章节!

    天气很给面子,六月二十三一片风和日丽。

    换上白底赤色团龙纹常服,顶着乌纱善翼冠,朱弘昭左手按着佩刀,头一次登上泰山。以前在山东时,他根本没有时间游山玩水。

    侍从司这彻底打散,向着山东周边各老战场赶去。

    除了状元郎余煌外,其他都有委派任务,只有余煌跟着皇帝前往泰山祭天。通俗的说法,皇帝是紫微星,北斗拱卫之核心;状元郎历来都是文曲星,北斗第四星。所以状元郎的前程,历代只要不自己作死,混到正一品加官都是很正常的。有权没权不好说,但品级一向提拔的很快。

    梁山设县已有三年,负责这里祭祀的是卢象升,葛麟以从九品教授官职随行。

    当年朱弘昭的梁山战役,两千骑横行一团乱麻的山东战场,无人敢招惹。抄击徐鸿儒安置骨干家眷的梁山,可以说是一次孤军深入。

    西有曹濮之贼,东有魏颀所部夹击,硬是以超绝的炮兵战术攻下梁山,进而劝降魏颀。

    在此之前,因为明军依赖火器产生怯于肉搏的风气,对于火炮极为依赖,产生一种大炮兵主义。问题就出在这里,理念是先进的,可炮的质量严重拖了后腿。使得军队战力处于一种沉淀状态中,进攻不足,防守也不足,加上让人气结的待遇,军队虽多可却没什么用。

    就是这一场梁山之战,朱弘昭用各地搜刮来的优良火炮打出了骇人战绩,也不算多骇人,戚家军就是先例。这种骇人战绩在未来,西夷各国也屡屡打出,原因就是时代的差距。

    张居正的死,戚继光的隐退,军中清洗戚家军,是一次极大的损失,将一枚种子扼杀了。

    优良火炮及合理的炮兵战术,产生的质变引发朝廷的重视,他们不得不重视,预防宗室造反总是他们的心病,重视火炮百年前就存在。

    例如武宗时期宁王造反,这位造反前第一件事就是搜罗工匠铸造大量的佛郎机火炮。那时候佛郎机火炮刚传来不久,但他遇到另一个天才,王阳明。于是宁王的野望还没有展开,就被王阳明一巴掌拍死。

    朝廷重视火炮,在辽镇、天津、登莱增加火炮研发规模,除了登莱火炮有质量保证外,其他各处炮厂都以北方炼不出好铁为由,造出的火炮也就像个火炮。

    于是又让两广铸炮,就近招募佛郎机匠师。连万历的禁教命令也不管了。两广那边凑了一批大将军炮上来,总督胡应台带着入京述职、表功,因为为东林说话把自己坑了。而他铸的火炮,也远远比不上北方火炮。

    现在军中火炮标准化生产,火炮的质量已经不是关心的重点,重点是研发出性能更优异的火炮。因为化工问题,现在火炮最大的问题还是开花弹储存技术。

    原来的开花弹不耐储运,与震天雷一样,运输时极有可能因为碰撞而殉爆,水雷也是如此。都是后方将炮弹壳运到前线,由前线工匠临阵组合而成,炸响率全看天意。大明的开花弹,与西夷的开花弹属于两个科技树。

    西夷的开花弹是靠引线点燃,大明的开花弹有些超前,靠开炮时炮弹内部的震动摩擦引发。

    梁山前,英烈碑。

    四周是一排排整齐的墓碑,军墓外围是一圈树林,防洪矮墙。

    现在大量工程催动,只有这类容不得马虎的工程用的还是好看、色泽凝炼厚重的青砖,各地工程多用红砖,顶多最后再包上一层青砖。

    传统上而言,红砖属于残次品。

    砖窑烧砖,将砖直接拉出来风冷就是红砖;青砖则是在无氧环境中浇水冷却,不通风自然冷却的慢,而且失败率挺高,都是由老把式来操刀。

    现在各处建筑用红砖为主体,只要有图纸,按着图纸垒砌砖窑,按着技术要求烧砖,砖的产量比以前,高了何止百倍。

    梁山县知县已做好布置,摆好祭祀牲畜。

    一部飞熊军随行抵达,朝天放了七轮空响,十余名参加过当年战役的军官离开方阵,提着酒水去找曾今的袍泽。

    带队的是李成栋,来到一处前排的墓碑前,里面埋的是他发小陈甲,战后伤口感染没撑住,埋到了这里。

    另一头,英烈碑前卢象升焚香,卷开诏书念着感功状词。

    一旁葛麟对着梁山知县道:“这里修一座庙,将府会拨五户军户前来戍守。以后朝廷的祭祀诏书,也要有个地方供奉。”

    墓碑前,食盒中一叠叠酱肉取出,李成栋拧开酒瓶,眨眨眼睛:“兄弟,你家里过的不错,你爹娘又给你添了个弟弟。等以后老子有了种,过继一个给你。叫什么呢?就叫陈继嗣,不过挺悬。应该不是咱的问题,咱身体怎么能有问题?”

    瓶中的酒液浇着,李成栋饮一口继续说:“弟兄们的血,没白流。家里那口子也念你的好,对弟妹多有照顾。她也不容易,咱的意思是劝她改嫁,这么耽误着也不是个办法。”

    当年一起南下去找番种土豆,如果不是陈甲支持,李成栋还抢不到赵素娥。

    “高大哥年初有了个小崽子,大名叫元爵,挺机灵的一个小崽子。”

    “郭虎兄弟去了瀛洲,现在是副军将,大概等于过去的参将,从三品。”

    “李本深在那边睡女人丢了一只耳,命根子还在,去了塞外蒙西省。那边没好女人,应该不会再丢耳朵。”

    “王秀才混的寻常没甚出彩,胆子小,在咱延绥那边管理军资。他胆子小,应该不会贪,不过他是秀才,心思灵活说不好真会贪。随他吧,他死了咱也不会伤怀。”

    “对了,公子那里生了一个皇长子,是个西南彝女生养的,咱瞅着也是个麻烦。现在,兄弟先睡着,等咱老了,就在这修一座宅子来陪你。哪天咽气了,陪你一起睡。哦,还有,以后立功,咱请公子封你做神,就跟村里那庙一样,威灵显圣大将军?也是个大将军不是?”

    叨叨絮絮说着,李成栋喝着酒,将带来的一盘盘肉大口吃着,满嘴是油,吃饱了还在吃,他在给他兄弟吃。

    小的时候,陈甲最爱吃的就是肉。李成栋勉强算是富户出身,陈甲就是他的狗腿子,穿着开裆裤挂着鼻涕,最想要的就是李成栋的肉。

    一名飞熊老军提着酒坛过来,绕陈甲坟堆浇着酒液,随后一屁股坐在李成栋身边,抬头看着墓碑:“虎爷,弟兄们都说江南人要反。”

    “这不是没反么?秀才造反十年不成,别操闲心,反了砍了就是。”

    吐着骨渣,李成栋掏出手绢擦拭嘴角,神情平静,丝毫不在意平叛时的杀伐。他的心,已经不知道怜悯为何物。

    一路走来,多少兄弟没了,好不容易有了如今的富贵,谁拆台,别说灭族,屠城的事情他也敢干。

    这老军点头,给陈甲墓碑拱拱手,继续说:“听说何阎王开了盘口,江南人反七赔八,不反五赔六。从阎王这里不好挣钱,挣一点也是了不得事情。虎爷,怎么看?”

    飞熊老军,都是朱弘昭离开大同时旧将凑得,其中何冲几乎是把手里精锐送了个干净,这老军就是何冲马营出身。

    “江南人没胆子,明刀明枪不敢干,只会玩一肚子花招。放心买,他们不敢反。”

    李成栋说着咧嘴笑笑,打了个饱嗝,拍拍老军肩膀,摇摇晃晃起身,向卢象升走去。

    另一处,邹县。

    这里军墓范围极大,孟府遇难战死的孟家子弟、孟学子弟,随后赶来自杀的士子,也埋在军墓里。

    孟弘略的父亲孟承光追封为太子太保,礼部尚书,柱国,谥号文烈。英烈碑后,就是祭祀孟承光的庙宇。

    这里还有一座庙宇,山东游击将军张榜,追封为骠骑将军,右都督,追谥为忠节。

    杨国栋畏敌不前,不去救援邹县也无法牵制围攻邹县的闻香叛军。副将张榜带着本部两千余人突入重围杀入邹县,满城皆敌,最后全军覆没。

    他的弟弟不满意朝廷战后的评定封赏,袭职为守备,改名为张榜,给山东文武添堵。现在已经是副军将,驻扎旅顺。

    这里死的人太多了,孟府的人,与孟府一同守城被屠城的邹县百姓士绅、后来屡次交锋战死的双方军士,都埋在一起。

    很多人找不回尸骨,只能根据户籍及损失人口立下大致的衣冠冢。

    祭祀邹县英烈,是侍从司的司正袁枢,山东方面巡抚徐从治亲至,陪同祭祀。

    这里英烈碑上,刻写了十万一千人左右的姓名,很多姓名都是邹县殉难百姓,不清楚名字就写当家人名字,后面写上满门尽忠多少多少人。

    “袁司正,曲阜那边也做好准备,是否?”

    那边孔府家主翘首盼望,孟府灭了可核心嫡系还在,孟弘略是辽相,其弟孟弘誉袭爵五经博士,孟弘略的儿子孟闻玉也被叛军将领私藏逃过一命。

    孔府可够惨,原有嫡系被孔府叛徒轮转将军杀的一干二净,现在孔府内部内孔与外孔争嫡,非常需要朝廷出面正式肯定现在的当家一系。

    整个曲阜基本上是孔家的产业,孔家血脉繁盛。有些旁支活不下去,想要当佃户给主脉出工或当家奴,孔家人怎么能做这种沾染血脉高贵的事情?于是,这些活不下去的孔家人改姓吧,改了没这个顾虑了……

    而且孔府更有乱种的说法,也是孔府内孔与外孔争斗的核心问题。在外孔看来,内孔都是被张家人窜了种,应该统统一棍打死。

    要知道,孔子个子很大,乱孔事件发生前,孔家人都是大个子。乱孔事件后,都变矮了……

    面对徐从治的意见,袁枢摇头:“时辰不早了,今夜要在济宁与君父汇合,乘船南下,耽搁不得。孔府的事情,等下回吧。本官,爱莫能助。”

    徐从治苦着脸:“袁司正,曲阜今年械斗、纵火案件积累,着实有碍士林观瞻。司正走一遭,曲阜也就宁静了,造福无数啊。”

    “难,鲁敬王之崩,孔府没救了。”

    袁枢拱拱手,走了。如果徐从治不是袁可立的老部下,袁枢连这话都不愿说。现在去孔府,就是拆台,拆皇帝的台,得罪的将是辽王和辽相以及孟学、心学官员、子弟。

    实在是划不来,也没意义。

    徐从治张张口,一叹。孔府霸占整个曲阜就会满足?当然不会,手历来伸的很长,在山东影响力很大。鲁国收缴矿产还是一处产金的铁矿,名义上的铁矿被老鲁王收走,于是老鲁王就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