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八章 家宴

孤君道 / 著投票加入书签

无错小说网 www.wucuo.org,最快更新大明宗室最新章节!

    南巡队伍再次一分为二,三司南下,皇帝领着皇室先去长寿县,让遂平长公主看看她的封地。同时,长寿境内东边的广陵镇,在这里皇帝要送走宗室新军组建的龙韬卫,送他们去瀛洲戍守。

    田尔耕、李邦华及十名选拔出来的宗室子弟也一同出发。

    在山东境内,朱弘昭的卫队只带了净军及一营飞熊军,齐王府周边就是一座座的军营,星罗棋布,很安全。而且山东动员机制是最先就完备的,没有人能在山东组织起几十人的武装队伍。

    随后按照行程在益都向西,朱弘昭要带着皇室去泰山祭天,随后走运河南下经淮水去凤阳府孝陵祭祖。最后,赶时间在七月初一抵达南京。

    清水泊旁,朱弘昭来到这世父亲,朱以溯陵墓前。

    “孩儿不孝,当年本以为迁移灵柩于山东,也好就近维护。阴差阳错,又无法亲身照料,甚是内疚。不忍破土,比起列祖列宗,委屈了父亲。”

    坟堆修葺齐整,朱弘昭拿着铁锹挖了一些土盖到坟堆上。唯物而言坟堆没有任何意义,然而这是精神的寄托,也是一种牵念羁绊。

    只有那些不在意自己祖先坟地,自己坟地,子孙坟地的人,做起事情来才会格外的肆无忌惮,只图自己这一生。

    他走后,安陵就会动工在院址上修建地宫,与齐王府一样,属于增高建筑。朱以溯的陪葬物很少,只有他们父子盔甲、佩刀、印,以及青瓷枕头。现在计划烧制一万两千六百陶俑,陶俑背后负章刻写当年旧部将士姓名,以及大量陪葬品埋在周边。

    最后会动员军队在这里阅军,天下各地的军士一人一包土,阅军一次运土一次,垒砌成安陵灵山将地宫镇压。灵山前,修建祭祀用的宫殿。

    搞大工程,只要掏钱,有钱可掏从来都是一项增加经济活性的手段,就看怎么搞。

    按照现在的形势发展下去,朱弘昭以后的问题在于怎么花钱,让钱流淌回到民间去,而不是捞钱做储备。

    在山东,当年闻香造反朱弘昭驱兵做贼兵贼一体将士绅洗了个差不多,攒下真正发家的资本。长寿县,改名的寿光县。

    遂平长公主的府邸早已置办好,他册封的时候,山东这边就完工了。不是新建,而是大量士绅宅院、花苑合并,增修墙壁以作区分,重新粉刷装饰一番,倒也像模像样。

    留下皇室家眷陪遂宁长公主游览新家,朱弘昭带着卫队前往广陵镇送行。

    广陵镇旁巨洋河上,龙韬卫已登船完毕,他们将去登州改乘大船,走旅顺、济州岛、长崎航线。

    码头边,朱弘昭端起酒碗:“旁的,咱也就不说了。到了瀛地,做什么都要谨慎,该拼命的时候别惜命。那里各种事情眼不见为净,你们就是去练军,体验前线将士生活的。”

    朱聿键端着酒碗,点头。即将出海,心中才生出种种不舍。

    他也清楚,皇室财产与前线将领的小动作有着密切关系,作为宗室他们没必要过问,过问就是拆当家人的台。

    瀛洲两省政务不归相府,各种近似掠夺的产出都是皇帝的收入。都是见不光的东西,江南一起搞的人,谁敢向海内揭发,谁就是皇帝、将府的敌人。

    饮了一碗酒,朱弘昭看着船队向东,伫立良久。

    “主子爷?长公主殿下那里,酒宴还等着呢。”

    曹化淳上前柔声催促,朱弘昭点点头,将手里苍缨毡笠扣上,转身登上车驾,拿起冰桶里的米酒,饮一口挥手,问:“画如何了?”

    曹化淳候立在一旁拱手:“描了神态体形,洪济先生表示还需两日功夫,才能将画卷完工。”

    车驾启程,朱弘昭道:“时间不急,让他出细活。完工后送往各藩各家,每家再赏赐银币十枚。”

    广陵镇,一大堆的画师还在忙碌,总算在龙韬卫出海前,将每个人的体貌特征描了下来,后面再慢慢填充丰满。

    给龙韬卫宗室新军做画像,曹化淳已经觉得够奢侈了,这还要送钱?一人十枚,三千人就有三万多银币,好大一笔钱。

    稍稍迟疑,曹化淳拱手应下。反正宫里的钱,都是赵期、赵仪在负责,和他没关系。

    长寿县,这里已经是遂平长公主封邑,如何治理就是遂平的事情,是委托给皇帝差人治理,还是由她派的人治理,由她自己选。收的税就是她的收入,实际上这种封邑制度才是最省钱的。

    以前一个亲王年俸一万石,国初老字号亲王是两三万,还有大量藩田。这么厚养着也有原因,国初藩王要养兵,要充当朝廷的边塞藩篱。罢了兵权后,防务压力归中枢。又把藩王当猪养,皇室也不好做的太过分。于是藩王没了原来的差事,却拿着原来的俸禄,逐渐成了负担。

    让他们选,他们也喜欢现在这种模式。一个县的封邑,最起码活的自由,活的像个人。一个县的税收一年撑死三五千两,让藩王亲自治理,缺的钱还是从士绅身上捞,搞产业与民间竞争。

    经营的好,如辽王那样年入十万金也不是不可能,都有奋斗的希望。更关键的是,他们有事情可做。对宗室来说,能做事情也是一种奢望。

    遂平长公主府,遂平含义是逐渐平安将来会平安,也是‘岁平’谐音。这个封号是天启的心愿,朱弘昭只是给遂平封号上加了一个‘长’。

    她坐在椅子上,手里抱着象征封邑大权的白玉环,坐在前院刚落下,朱弘昭下车进来摆手:“别多礼,这地方还行吧?”

    “皇兄选的,自然是极好的。”

    说着,歪头想了想,遂平道:“比京里稍稍湿润一些,不似京中燥热。”

    八名宦官抬起椅子担架,朱弘昭边走边说:“山东这地方邪乎,气候好的时候什么都好,就是旱灾一来什么都就完了。长寿县有巨洋河,还算可以。等四川治理好,你喜欢的话,那里也挑一处做食邑。毕竟长寿归属齐州,下一辈不好继续领着。”

    “巴蜀之地?”

    遂平眨眨眼睛:“远。”

    下一辈的事情,她没有去想,以她的身体条件,生孩子等于自杀。

    “是啊,很远,可那里气候养人,王兄喜欢那里,听他近侍报告,说是他身体不错,养好了。若觉得远,等咱一家子到了西京,秦岭山麓下,也是能养人的地方。咱给你挑个地,建一座避暑疗养山庄。关中各处,也建几处行宫别苑,方便宫里人落脚。”

    “咱是个闲不住的人,国务理顺了,就想着游览大江南北,好好看看自己的疆土是什么样的,各地子民生活的好不好。”

    一起来了中院,准确来说公主府占据极大的建筑面积,约为长寿县八分之一,将原来的衙门都给包容进去了。所谓的中院,已经是另一片建筑带。

    各处罗列桌椅,朱弘昭的仪仗跟上来,持伞执扇。

    落座主位,清雅丝竹声乐中,一队宫女做舞。

    李秀娘落座在朱弘昭右首,他左边是长寿县的主人遂平长公主,李秀娘另一侧不是她形影不离的妹妹,而是抱着长子朱慈煊的宁贵妃,母以子贵排序在前。

    “都送走了?”

    “嗯,去的稍稍晚了一些,都已登了船。还都可以,没有闹着要当逃兵的。”

    说着笑笑,他把宗室给坑了,起初召集这些宗室子弟练军,各处响应只当是要放军权给宗室的信号。确实是这样,可他却把成军大半年的宗室新军送到瀛洲。

    瀛洲虽然开化,可在宗室看来就是蛮夷之地。有点像后世人看非洲一样,除了矿藏外再没什么有意义的东西。南巡开始,各处求情的折子一堆,就担心自家子弟出海后,再回不来。

    说着,朱弘昭探手将朱慈煊抱过来,小家族眼睛圆溜溜,呀呀叫唤着,伸手乱抓着。

    一本正经掰开嘴唇看了看,朱弘昭点头:“还差点,赶紧长牙,就能咬人了。”

    遂平眯眼,扭头笑吟吟看着小家伙,声音柔弱:“皇兄,平哥儿不怕生。”

    “这是,怎么会怕生?再说了,这里不是他老子,就是他娘、还有姑姑,哭了才是没出息。”

    张嫣在遂平那一侧,探头看一眼朱慈煊,继续给怀里坐着的大小两兄弟剥瓜子。

    下方右首列坐的朱淑嫫坐不住,跑到台上挤到朱弘昭那里,拉着袖子,可怜巴巴满是期盼:“君父,姑姑有大宅子,珠珠也要。”

    “会有的,以后给你修个不比你姑姑小的。”

    朱弘昭说着,将她放到另一条腿上,小家伙的心思他理解,不喜欢坐在下首。

    得逞后的小家伙扬着下巴,得意洋洋看下方右首,任贵妃身边的朱慈炅。惹得周围发笑,左首那边是老一辈的宫妃,跟着一起南巡。毕竟皇帝大搬家,北京皇城一空,她们留着连照顾的人都凑不齐,也过冷清了。

    一名名女官端着木盘上菜,李秀娘为朱弘昭斟酒,也将小累赘朱慈煊抱起,轻轻抖着,递给神情略显紧张的安彩霞。对此,她只能勉强笑笑。

    端着酒,丝竹雅乐停息,朱弘昭做家宴讲话:“四时不正,天下久难。如今虽说不上四海升平,却也政治清明,百姓富足安康。百姓足,则社稷稳。朕肩挑日月,此时此景,自认是对得起祖宗、黎民的。朕之所乐,不过是国朝强盛平靖,家宅安康子嗣繁盛。”

    “此次南巡,天下多有诟病,又有天灾为患。然而,是非功过自有青史为鉴。天下多苦难,宫里亦如此。在这里,祝长者安乐健康,诸人顺心,也祝这个家未来的旭日,个个健康,兄友弟恭,上为国事,下为家事。对得起肩上责任,心中良心。满饮。”

    “满饮。”

    只是家宴,没有太多的规矩。

    明日途径益都,还要与衡王府一脉举行家宴,朱弘昭这个当皇帝的,还要给老衡王磕头,都习惯了。

    藩王长辈入京,举行家宴时他这一家子磕头祝寿都已习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