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章 卸磨杀驴

孤君道 / 著投票加入书签

无错小说网 www.wucuo.org,最快更新大明宗室最新章节!

    南京城一片歌舞升平,临近八月初七这个七夕节日,什么都好,就是人多的有些拥挤。

    月初的御前会议解决了绝大部分积攒的政务,唯独一样没有扯清楚,那就是皇室的问题。

    召回辽王与加封朱弘楚两件事,宗人府在相府提议的时候也没有什么信心,只是按例提醒皇帝。免得出了事情,责任压到他们头上。

    具体的事情还是瀛王朱秀赖的安置问题,按照现在规矩,朱秀赖赐国姓,爵位是大明亲王,封地应该是一个县方圆百里土地。

    问题就出在这里,文武重臣论功劳哪个比他朱秀赖小?凭什么这小子能封王后还能得到一县世袭之地?

    对于财富的追求,国人的观念中最重要的财富代表物不是金银,而是可以源源不断产出金银、粮食、物资可供子孙吃喝不尽的土地。

    都在算着一笔帐,那就是朱秀赖的军功值不值这个亲王爵位。之前战事紧张,都是无可无不可,现在回过头来越觉得心里不是个滋味儿。

    在日本你朱秀赖固然有根基,可没有大明骁勇善战的四十万大军,没有源源不断的军械补充,你朱秀赖能蹦跶多久?

    一个丧家之犬而已,靠着大明才有今日,给你个清贵爵位就不错了,还想要我大明的土地?

    至于两瀛省那么大的土地疆域进帐,都被集体忽略了。

    将府清楚朱秀赖的在瀛洲战役中的重要性,可现在皇帝那边没有硬挺朱秀赖,他们着急什么?皇帝硬保朱秀赖,那各处也没人会叽歪,舆论就会改变:瀛王献土有功,给一县之地不为过,正好彰显上国胸襟。

    都在猜测皇帝的态度,没有清算朱秀赖的烂账,说的扯淡一点可以给朱秀赖在瀛洲作战时扣个杀良冒功、军纪涣散有损国体之类的大帽子。

    而且随朱秀赖返回内陆的,归化的武士平日里作风也有问题,都是小尾巴。

    朱秀赖现在也着急,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看南京各处的舆论越来越不利于他,就怕因为各种小尾巴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还会赔上小命。

    毕竟大清洗的阴云,都飘在每个人的头顶。皇帝干这种事情,毫无压力。

    比杨肇基资历还要深的大将军王威,不就被一杯酒弄死了?

    为了探究宫里的意思,也为了将自己的态度表达出去,朱秀赖设宴邀请司礼监掌印太监赵仪,他更想邀请曹化淳,可曹化淳就算有时间,也不敢与外面人有交流。

    驿馆内,一队白袍少女,脸上敷着厚厚脂粉一顿一跳,一跳一顿拿着小扇子跳舞,看的赵仪头疼,也不知道这种舞有什么好。宫里也有一队进献的类似歌姬,他可知道这些女子脸上抹的是什么东西,不是脂粉这种高档东西,普遍都是石膏粉……

    碍于礼仪,他也就权且将就着,端着浅浅酒碟,饮着瀛地清酒。这种酒比不上南京汇聚的天下名酒,可架不住产地远,喝的是一种身份。

    朱秀赖与赵期熟悉,知道赵仪的遗憾是什么,是没能领兵征战,这位一向是以三宝太监为榜样的。

    故而,宴席上也没分桌分餐,两个人都坐在主位,中间摆着一口炭火铜炉烧着一锅好汤,朱秀赖一袭华丽大铠金红两色,将一串串糯米制造的餐点放入锅中,手里拿着小刀削着肉条下锅,给赵仪准备瀛地特色的关东煮。

    也就是武士们打仗时没时间体面吃饭,类似火锅的大杂烩,围在一起有什么煮什么,是一种军中风味儿很足的会餐方式。

    拿起一串五色糯米团子,赵仪蘸着佐料,吃了一枚缓缓嚼着:“有劳瀛王千岁了。”

    “内相言重了,小王与老祖宗相交,俗务缠身无法拜谒老祖宗已深感内疚;有了空闲又怕叨扰老祖宗。今日内相到了小王这里,小王自当如此,无法给老祖宗表心意,给内相出力气想来也是一样的,这也是小王的心愿、夙愿,还要多谢内相成全才是。”

    朱秀赖姿态放的很低,他对封地自然存在念想,可眼前的问题是搞不好朝廷风气一变,就把他给宰了。

    “唔,瀛王千岁这说的,让咱家如何是好呢?”

    赵仪拿着手绢擦擦汗,一副理应如此很坦然的模样,毫无客气之说。

    “应该的,只望内相到了老祖宗那里,给小王美言一二,将小王的心意送到,小王也就心安了。”

    朱秀赖说着,神情哀戚,赵仪明知故问:“瀛王千岁,这这又是何故?”

    “唉,内相也不是外人。小王怀念故土,又仰慕大明风土,这夹在中间很是为难。有心回故土做一田间老翁,奈何朝廷委以重任以亲王重爵相待,徘徊至今,宿夜难眠呀。”

    赵仪心里发笑,到了这一步你还想退?一副深有感触的模样道:“人思故土,本性也。瀛王千岁的思乡之情,咱家可以理解。”

    “有内相体谅,小王这心里也就舒坦了。时至今日,小王也是进退两难。有司以小王化外之人为由,多多为难。小王深受国恩,也能不予计较。但思念故乡之情久久难平,还望内相居中说和,成全小王这寥寥寸薄心意。”

    朱秀赖说的可怜,赵仪细嚼慢咽吃着糯米团子,缓缓道:“瀛王千岁这话就差了,非是有司故意刁难瀛王千岁,也不是主子爷薄情。而是手心手背都是肉,难以抉择呐。”

    “哦?还望内相为小王指点迷津。”

    朱秀赖真的不理解,皇帝想要他怎么做,皇帝一向是很厚道的,这回突然不为他说话,他突然感觉到什么都很不妙。没有皇帝的庇护,法司追究他的小尾巴,他浑身是嘴都说不清。

    拿目前来说,他在南京就有一营护卫,三千兵马啊。

    从山东跟着南巡,一路迷迷糊糊走到南京,才发现不妥当,天子脚下带着三千护卫,你想干什么?

    三千兵马很多么?不多,皇帝一口气就能吹灭。

    少么?太多了,大明亲藩来京师,最多带百余护卫,更多的是王府臣佐、宦官、宫女或运输物资的劳力。他的这三千护卫,在这种对比下,就多的过分了。

    赵仪闭目沉吟,朱秀赖挥退臣佐、舞姬,再次拱手:“还请内相大人指点迷津,救小王一命。”

    很为难的样子,赵仪道:“瀛王千岁也是宣大老人,与我父交情匪浅。这点人情,咱家还是要给的。”

    “如瀛王千岁所言,有司多有为难。何也?乃各地亲藩不满,主子爷念恩,赐瀛王千岁国姓,爵亲王。当时就有非议,老唐王甚至大骂主子爷糊涂,放着哲宗皇帝诸子不封,封瀛王千岁为王,骂君父胳膊肘往外拐。”

    “到了此时,瀛王千岁的封地一事,引发更大的不满。主子爷念感情,一边是亲藩的族人,一边是瀛王千岁这个贴心人,瀛王千岁说说,这让主子爷如何是好?”

    朱秀赖恍然,原来是宗室施压,也对。文武大臣反对是因为嫉妒封地,实际上与他们干系不大。天下封王的数量终究有个底线,现在宗室子弟从军,可以打破世袭爵位这一条路,可以杀出更多的升爵渠道。

    王位的数量恒定,他占掉一个坑,自然宗室那边就少一个。

    意识到这一点,朱秀赖才真怕了,这真的已经不是可以拖的事情,为了腾出这个坑,宗室亲藩绝对会不断施压,直到将他的王位搞掉位置,或将他搞死。

    他甚至一瞬间想到刺杀,毕竟他们那地方流行这种调调。一旦被得手,皇帝是不会为了一个死人来为难自己的亲族,为了维护皇室的体面,他相信事后皇帝绝对会低调处理。

    他才正值壮年,好日子就在眼前,大仇得报,他现在只想安安稳稳活着享福,他不想死,谁又会急着想死呢?

    “内相大人,还请指点小王一条活路!”

    “这是自然的,若无这个心思,咱家也不会来瀛王千岁这里。毕竟日后真闹腾起来,只会让外人看笑话不是?”

    他沉吟着,朱秀赖很识相附耳过来,赵仪压低声音道:“宗室亲藩之不满,在于国土外流在瀛王手里。若瀛王收宗藩子弟为嗣子,或许是一条转机。”

    朱秀赖神色愕然,赵仪继续说:“以后闹起家丑来,宫里的脸面就没了。都是一家人,若瀛王千岁肯下决心,这事咱家来活动。说不好主子爷体谅,会再加封一个世袭侯爵给瀛王千岁。丰臣氏,也好有个后继以祀先灵血食香火。”

    对其他人来说这种事情很难接受,可朱秀赖不觉得这有什么,只要能保住性命,延续这个集体,别说收一个嗣子,就是收一头猪做嗣子,也是可以接受的。

    更何况,收来的是天家血脉,让赵仪无语的是,他没看到朱秀赖有什么抵抗情绪,甚至是一种惊喜……

    没错,就是惊喜。

    收养一个天家血脉为嗣子,在朱秀赖看来是赚大了,一劳永逸解决这个集体以后的安危问题,还能彻底融入宗室亲藩体系。

    更重要的是,赵仪肯说这话,绝对有皇帝的意志,这说明皇帝允许丰臣氏这个招牌继续出来。

    两个方面下来,朱秀赖的心病都被治理好了,纯粹就是惊喜。

    过继这类事情在朱秀赖的观念中是很普遍的,上位者给下位者过继一个子嗣过去,甚至会令下位者心安……

    家主没儿子,收养弟弟为婿养子,也是司空见惯的事情……

    弟弟,婿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