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七章 毒计(三)

孤君道 / 著投票加入书签

无错小说网 www.wucuo.org,最快更新大明宗室最新章节!

    罗象乾是土司出身,奢崇明造反时的叛军将领。

    奢崇明突击奇袭成都失败,官军往成都赶,叛军后续力量也在往成都聚集,兵灾乱世中一名秀才落在叛军手里,在袭击失败时,叛军内部人心就开始动摇。

    奢崇明准备派人诈降,选中罗象乾,让罗象乾去找那位秀才做中介,这秀才见能脱离叛军,还能立功,立刻给朱燮元写信。

    而朱燮元则让秀才与罗象乾一起来,撤去卫队,也没有解去罗象乾的武装,带着罗象乾在城楼里吃吃喝喝,睡则同榻,把手谈论彻夜。

    这种待遇下,罗象乾的诈降成了真降,随后一战中罗象乾部反戈,直接阵斩叛军万人。当时奢崇明所部叛军才十万出头,被杀一万人,不算伤兵、溃兵之类的,光这一成的阵亡,就使得叛军丧胆。

    叛乱的势头被遏制住,再没人去投奔,反倒不断产生逃兵,又无战心,就被秦良玉打狗一样追着打,一口气光复重庆、遵义,将叛军残余赶出四川境内。

    罗象乾的反戈,是西南之役的重大转折点之一。

    促使他坚定决心反正的,则是朱燮元的人格魅力。

    朱燮元与罗象乾两人之间的事情,在西南也是一方美谈。傅宗龙自然知道两人关系有多亲密,更不会有成人之美早早离去。

    找着谈资与朱燮元聊天,大有彻夜长谈,抵足而眠的架势。

    罗象乾以公务紧张为由,先行告退,傅宗龙也恍然大悟,连连赔罪多有叨扰,还好心载着罗象乾回山丹卫城。

    昏黄羊油灯前,朱燮元含着笑抖开罗象乾送给他的冬装,是一件青蓝色泽为主丝绢长袍,摸着质地,里面不是棉花这种俗物,是蚕丝。

    蚕丝填装的被子或衣物,是非常轻便的,还有更好的保暖性能。

    颇有些爱不释手,他不在乎吃穿用度,可也架不住这么久的粗茶淡饭,相对寒酸的生活。

    拴好门,朱燮元美滋滋饮了一口黄酒,稍稍回味片刻,就迫不及待的将这件价值百金的长袍披上,顿时浑身暖暖,心里暖暖。

    上了土炕,朱燮元又脱掉衣服,跑出去给土炕填燃料。

    明月悬空,一片银霜,哼着《定军山》小调,朱燮元用锄头掏出炕洞灰烬,将炕洞旁的背篓倾倒,一枚枚圆滚滚晒干的马粪疙瘩让他推进去,抓来一把白茅草塞在炕洞里,从炕洞上方窗台倒扣的破碗下面取出一包火柴。

    握着火柴在锄头上一划,火苗嗤嗤窜起赶紧塞入炕洞,点燃白茅草后,朱燮元用一块石头堵住烟熏导致黑漆漆的炕洞。

    起身,捶着背才缓缓回到土屋,拴好门,爬上火炕摆好炕桌,在羊油灯前,研墨书写奏对。

    奏对是各种针对时弊的处理备案,想到什么写什么是一种积累,保不齐什么时候就能用上。

    相对于被洗的各处,朱燮元的情况不严重。上面只是将他本人流放,妻妾子女都没受影响,连官籍都没削,属于最轻的一种处罚。

    所以朱燮元还存有返回中枢的念头,感觉眼前的一切只是暂时的,作为一个资深大胖子,他对什么都看的很开。

    处在这荒僻地,朱燮元也没有成为瞎子、聋子,每月的两份邸报,与积累的报纸都会从傅宗龙那里流到朱燮元这里,所以他的信息始终与朝廷官员保持着同步,没有与主流时势脱节。

    第二日,朱燮元在一片鸡叫声中起床,先喂了鸡,从鸡窝掏出七枚鸡蛋回到土屋开始洗漱,穿上了那套体面的绢袍。

    打开衣柜取出一个小坛子,里面是攒下的铜钱,用红线绑成一串串装到袖囊里,今天那帮小家伙又会一起来给他送礼。

    马场人家也不富裕,他是不收学费的,各家就逢年过节送一些东西给他作为答谢。可作为一个传统精英教育长大的朱燮元,又屡经沉浮,是非常明白一样道理的。

    人情,才是最大的财富。

    只要经营好人情,他在马场里只会活的越来越好;若吝啬小气,没有朝廷的补助钱粮,他早就饿死了。

    现在他若能提供伙食,马场里有的是劳力愿意跑过来帮他盖一所更大更好的住宅。若没有这种人情在,马场建房所需的材料、人工费,就是一笔极大的数字。

    然而,袖囊里他摸到一样东西,是缝在袖囊里的一封信。

    汪文言的信……

    八月十五,南京皇城。

    一名名宦官身穿隆盛节日的服饰,人人紫色靛青纹理的锦袍,不论官秩大小或男女身份,今日胸前的补子都是应景补子,或者是月桂玉兔,或者是群星伴月。

    这类寻常的应景补子外,各种赐服也是如此纹饰着中秋主题的图案。

    宫里办差的人,文武官员、勋戚子弟都会得到宫里赏赐的这类应景补子。这类应景补子如果看成好看的补丁,那都是很高昂的补丁,宫里的人工费省去,光材料费,每一方补子也在二两左右。

    一大早的,天还没亮,朱弘昭就抵达武英殿理政。

    整个皇城一派喜庆、轻松的气氛是很能感染人的,一路上各处经过、忙碌的宫女、宦官笑吟吟行礼,朱弘昭走着遇到了就挥手打赏。

    身后宿卫抱着一罐罐银币,四处打赏分发,基本上遇到沿途的宫人就打赏。

    二十四监衙门也摆开桌椅,给宫里人不分职位高低,发着节日红包。

    “臣等恭贺君父三喜临门!”

    武英殿内,袁枢带着一批人巡阅苏杭六府只剩下二十七人,齐齐在殿门迎接。

    朱弘昭的确是三喜临门,李家姐妹近乎同时怀孕,是个大不大小幸福的烦恼,别说他,整个南京都在为皇室的事情而闲扯。

    到底哪位娘娘先诞子?

    军里都出了赌盘,几乎是各占四成,还有两成的人买皇帝会设立两个皇后……

    有人欢喜有人愁,朱弘昭的那位伯父,现在心情很坏。

    皇帝继位前,他连个正式的名字都没有,还不像朱以溯,有秀才功名,礼部主管宗人府时就给了好名字。

    如朱弘楚,这个名字也是屡经变动,鲁藩的两位朱弘楚先后英年早逝,空出这么个名字才扣到朱弘楚头上。

    朱弘林因为是朱以溯嗣子,所以这个名字是从鲁藩一名宗室镇国将军身上夺来的。

    鲁藩一位郡王因为搅进老鲁王之死,被赐死后,空出来的名字扣到了这位身上,现在叫做朱以漠。

    这位一直有一个不能说的心愿,那就是希望朱弘昭无子。皇长子出生时,他就气病了一回,现在一来就是两个,哪能畅快起来?

    也是一大早,朱弘楚在演武场操练卫队,吵得让朱以漠烦躁进而愤怒,抄起大门门闩,穿着一袭里衣光着脚就追打朱弘楚这个忤逆混账小东西。

    追了半天一身汗,结果一回屋就病倒了……

    南京城里除了这家子有点小问题外,此外就剩下法司无法在这个普天同庆的日子里放松下来。

    南京城中驻军二十万,算上南京周边、江北诸营,不下四十万大军。

    这么多的军队操训就是个问题,南京城就出了一起因为军队操训引发的命案。神机军团某部操练打靶时,子弹打飞,飞过掩体落在城中,打死街上一名和尚。

    和尚是大报恩寺的,大报恩寺是成祖文皇帝为纪念其生母碽妃而建,其原址有建于吴赤乌三年的长干寺及阿育王塔,史称“江南佛寺之始”,永乐十年重建,大报恩寺施工极其考究,完全按照皇宫的标准来营建,金碧辉煌,昼夜通明。

    大报恩寺琉璃宝塔高达三十余丈通体用琉璃铺彻,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被称为“天下第一塔”。

    与皇觉寺一样,大报恩寺是皇室的东西。

    涉及到皇室的事情,又是人命,自然就是大事情。

    而且其中的事情,也复杂。

    比如大报恩寺,若像皇室其他附属产业一样,这件事情完全就是皇室内部的事情,哪会闹到法司这种最高法务衙门来?

    简单来说是大报恩寺失控了,只是挂名在皇室下面,将府去调解,人家这些化外之人不给面子。又仗着自己身份超然,扯着虎皮非要要个说法。

    这种事情如果大报恩寺听话,完全可以私下了结。

    如果这事皇帝表态,法司判决就行了,也不会拖到现在。关键还是皇帝的态度,都感觉皇帝有看戏的态度,不管不问,似乎在等法司做选择。

    是帮占有舆论同情的大报恩寺,还是为军队说话。这种打靶训练的意外伤害,各处也不是没发生过,赔偿就对了。可大报恩寺要求惩戒军士,这就强人所难了。

    总之是个麻烦事,还在不断谈判中,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和解。大报恩寺地位神圣不能欺负,军队也不是受气的地方。

    然而在相府,叶向高面色红润出现在这里,引发一阵哗然。

    一个个都以为叶向高命不久矣,都盯着次相位置,现在叶向高看着年轻了十岁,诸位辅相哪能平静下来?

    恭恭敬敬迎叶向高进来,商讨夜里皇城宴会事宜,可一个个心绪复杂很难集中精神,全在思考叶向高身体变化。

    实在是太恐怖了,一个连遗书都立好的老头子,怎么又生龙活虎出现在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