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章 先南后北策略

孤君道 / 著投票加入书签

无错小说网 www.wucuo.org,最快更新大明宗室最新章节!

    六月十三,三伏天;南京西苑武场外水田。

    稻田收割后经过短暂的休养,将府成员集体又来劳动,这回是播洒小麦。其实继续种稻子也可以,但小麦是最为稳妥的。

    北方则在夏收后种一茬蔬菜,收了后再种植冬小麦。

    武场内,朱弘昭面南而坐在正北的御台上,脖子上搭着湿巾,待双手干透才拿起西北急递,将府重臣不断从稻田赶回来,洗漱后落座下首,各自看茶或饮酸梅汤解暑。

    毫无疑问,甘肃总兵贺虎臣取得大胜。

    这不仅是陕西方面发来的报捷文书,还在询问接下来的战争走向。现在是压着对方打,怎么打的主动权在西北军。

    此前西北军出关是按照预定方案进行的报复,极限就是哈密。如今勒军哈密,到底再往前推不推,必须要过问中枢的意思。

    杨肇基挂征西大将军印,挂印的将军,都有临阵处断的权力。现在已经打了大半年,杨肇基也要过问中枢的意思。若中枢继续要休养西北,这大半年的战事完全可以说是一起‘误会’,留着叶尔羌汗国继续蹦跶,等做好万全准备后一巴掌抽死。

    还有一个问题,明军入哈密后,临战反正归义、归附来的各族又嚷嚷的在哈密重新设立并恢复忠顺王治理西域的旧规矩,即希望朝廷遵从祖制,他们选出一个忠顺王,继续维持臣服、和睦的局面。

    两个问题也是一个问题,忠顺王这一件事西北方面没权限处置。设置忠顺王,那现在打下去也是白打。是否设置忠顺王,决定战争最后有没有意义。

    谁都知道再设置忠顺王就是个笑话,连针对西北各种变局做出的预案里,这个忠顺王的名词就没出现过,毫无意义,直接忽视掉了。

    朝廷可以忽视,西北方面不能忽视。

    看完急递,朱弘昭转手递下去由将府过目,他则铺开随急递一起来的地图,查看各处势态,努嘴沉吟。

    之前西北方面要打吐鲁番,将这个天山以南的重镇收复后,就能顶住山北瓦剌诸部,进而为西进走和田等唐代安西四镇的主力提供屏障。

    顺着吐鲁番穿过山脉去打瓦剌,目前是不合适的,后路太过单薄,缺乏宽度纵深。一旦急着去打瓦剌,那天山南北的两伙人抱成团,叶尔羌汗国顺势袭击、侵扰后勤线,绝对不是什么好消息。

    可放着瓦剌不去打,等平定山南即预定的安西省范围后,瓦剌必然有所防范,并做好战争准备。

    想要步步为营打过去,那就打不了时间差的奇袭战。

    急递转了一圈后,高杰环视见没人开口就说:“君父,那伙蛮夷缠头想多了。忠顺王一事,没必要再谈。就是吐鲁番决战,需要慎重,不如依贺虎臣的意思,拖到秋后再战。”

    前线贺虎臣不是文官,不关心忠顺王一事,他只关心怎么打仗。给中枢的意思就两个选择他目前认为最优的选择,第一是避暑,等秋后天气凉爽了再决战攻克叶尔羌汗王的老巢吐鲁番,同时也有静待,等对方聚集兵力后包饺子的意思。

    第二就是增调宁夏,蒙古骑兵前往增援,配合步兵继续封锁、压迫吐鲁番方面敌军,他率车骑主力去打古安西四镇,然后回师聚歼吐鲁番之敌。

    第二条策略里,还有请求调动驻扎在西京那半个车骑军团的意图。

    车骑军团是仅次于炮兵的烧钱部队,半个车骑军团的车骑规模与西北方面大致持平。平时养军消耗,半个军团等于两个满编纯步兵军团。

    正因为车骑军团如此烧钱,具有高机动性和异乎寻常的威慑力,才只有一个军团,多了养不起。故而一分为二,一来是分地驻守增加辐射范围,第二就是一个旅的车骑足以担任一场战役的突击力量,以现在的敌人来算,一个军团的车骑力量做突击,实在是牛刀杀鸡,浪费战力和钱。

    缓缓点着头,朱弘昭问:“英吾的意思是,先吃掉吐鲁番,再收复安西四镇?”

    没有安西四镇的安西省是不完全的,叶尔羌汗国现在占据着朝廷规划的安西省以及半个葱岭省,另外半个葱岭省属于瓦剌辐射范围。

    高杰眉头轻皱,贺虎臣是宿将,自西北开战以来表现就多有亮点。先打吐鲁番是预案里的东西,如果没有必要,贺虎臣是不会提分军的计划。

    虽然不喜欢登莱系的贺虎臣,高杰只能就事论事道:“还需计较。若西蒙、中蒙大宁省、宁夏三省能短时间内调出两万骑赴战,那分军攻略安西四镇便是可行之策。若不能,便要等,等到秋后进行吐鲁番决战。”

    无数信息摆在面前,就连潞王朱常淓这个搞音律的王爷都能看明白局势,贺虎臣这是两手准备,不论准备用哪个拳头打人,吐鲁番就是个磁铁的性质不会改变。

    秋后决战为的是让这里聚集更多的敌军;分军抄袭安西四镇,也是等这部分的敌军运动到吐鲁番后再轻轻摘桃子。

    再远的东西,这位王爷就看不到了。

    秦良玉可以看到,作为万历中前期就开始领兵的宿将,她自然知道补给线长短带来的变化有多大。

    大军现在驻扎在哈密,距离酒泉嘉峪关并不算多远,现在若不能一战击破敌人的战心和主力,等拉长补给线后,就是打赢了灭了叶尔羌,西北军也是伤筋动骨。对接下来收复山北北庭省的战事不利,到时候调中原腹心区域的军队去打,花的钱就太多了。

    贺虎臣需要援军拖住吐鲁番,分军攻掠安西四镇,就是为的提前打下这里,减少后续的消耗。往西域调兵是必然的趋势,早调两万可以免去后面要调的四五万,也是省钱的法子。

    待皇帝眼光瞄过来,秦良玉开口:“皇上,臣支持贺虎臣第二条分军掠地之策。”

    点着头,朱弘昭看向何冲,何冲有点铁公鸡,对待非宣大系的人比较苛刻。

    何冲扭头看一眼秦良玉,才说:“公子,怎么省钱怎么来。而且,据臣所闻,古安西四镇,乃是难得的风水宝地。赶在冬季前收复,那开春地方平靖后,就可着手军屯自力更生。”

    对能不能打下吐鲁番,何冲感觉没什么意义。打吐鲁番为的就是震慑打击叶尔羌的战心,也是拔掉这个钉子,方便顶住瓦剌的压力。

    可眼前,哈密已经可以代替吐鲁番的作用,为西进大军提供屏障。虽然宽度不够,但可以增加军队增加威慑力,进而堵住吐鲁番之敌,有没有辐射宽度都是一样的了。

    真正让他动心的是古安西四镇,那么大的西域,唐朝为什么偏偏就在那一片设立的四个军屯卫戍核心衙门?

    原因很简单,这地方有大片的绿洲,不缺水。同时,夏季不如北方酷热,冬季时又显得温暖,真的很适应人生活。

    相府三个人支持,潞王这边问了也白问,陈策眼光也没那么远,一个为皇帝守家的人,是不需要太高战略眼光的。

    朱弘昭缓缓点头,道:“既然贺虎臣要打一场大仗,朝廷方面也不能委屈寒酸了前线将士。即刻,贺虎臣所部编为秦凉军团三个旅;宁夏三省援军改编为宁夏军团两个旅。驻扎西京的车骑军团一个旅也动起来,拉到嘉峪关待命。”

    所谓的蒙古三省从西到东即云中省,中间的是大宁省,最东边的为了显示插部林丹汗的正统性,名字是察瀚尔省。宁夏的宁,也是明初宁王的宁,后来从河套撤离收缩防线,也就没了这个宁。

    这蒙古三省,名字里没有‘蒙古’任何一个字,和内地各省命名一样,免得以后出现祸端。就连漠北蒙古诸部,规划的中的名字是瀚海、漠北这类以地方山水形势为核心的命名法。

    侧头沉吟,朱弘昭继续说:“告诉西北参战儿郎,此战战后论勋,拿足三勋者,编入六韬军团。朕给他们六个团的编制,好好打,谁都有机会来六韬军团为天家效力。”

    将府众人互看一样,同时露出笑容,朱弘昭也忍不住笑了笑。

    二李临盆在即,按照概率拥有一名太子的机会是很大,他已经忍不住给自己的接班人培养力量了。

    别看给了六个团的编制,参战后论勋,拿到三个勋的人终究不会太多。瀛洲战役那么大,连方面军这种大编织都搬出两个,授勋时将府又按他的意思将门开的大大,最终四十万大军里,才有一万一千余人拿足三勋进了六韬军团。

    六韬军团的规格实在是太高了,平时就是六个不满编旅,若真放出去一口气编满,妥妥的十九个团五六万战兵。

    侍从司这头做好诏书,朱弘昭点头盖印后,将府方面也当即准备公文。

    经过一番商议,准确来说是瓜分官职,就把公文送到通政使司下达西北及所涉及的各地军队。而且大军调集,需要法司派人,还需要相府配合,与这两司打交道的不是将府本身,讨论时可以一起讨论,走程序时都是通政使司负责沟通的。

    通政使司即是类似信访的衙门,更是各个中枢衙门沟通的平台。若不是这个衙门品级很高,又是传统的九卿之一所在的衙门,否则早就被侍从司给收编了。

    朱弘昭也很想收编通政使司,让这个衙门隶属在侍从司下面。可相府反对意见不小,因为侍从司一旦控制通政使司,就等于卡住了各个衙门,其权威必然大增,几乎等同于当年的内阁。如此形势下,相府怎么办?

    故而,通政使司现在比较尴尬,官员是皇帝任命的,可真没有明面上的上级负责衙门。既不是相府,也不是法司。只有三司廷议时,才能在中枢展示存在感。其他时间,就是沟通各个衙门时受气,跑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