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阿德勒 / 著投票加入书签

无错小说网 www.wucuo.org,最快更新儿童教育心理学最新章节!

    正确引导孩子追求优越感

    每个孩子都在追求优越感。教育者的任务就是把这种追求引向有建设价值和有益的方向,并确保孩子的努力追求给他们带来的是精神健康和幸福,而不是精神疾病和灾难。

    有益的标准

    众所周知,每个孩子都在追求优越感。而教育者的任务就是把这种追求引向有建设价值和有益的方向,并确保孩子的努力追求给他们带来的是精神健康和幸福,而不是精神疾病和灾难。

    那么这一工作该如何进行呢?区分追求的方向究竟是有益还是无益的?标准又是什么呢?这一标准就是是否符合社会利益。每一个值得炫耀的成就都是符合社会正向价值观的。想想那些我们认为的高尚伟大的壮举,这些行为不止对壮举的创始人意义重大,对社会同样具有重要的价值。因此,教育者要培养孩子的社会意识,或者说,要加强孩子对社会价值的认同感。否则,孩子对优越感的追求会偏离社会价值观,最终演化为问题儿童。

    的确,人们对什么才是对社会有益的标准的看法不尽相同。不过,我们能够肯定的是,我们可以通过树上结的果实来判断这棵树的好坏,也就是说我们可以从个体某一行为的结果来判断这一行为对社会是否有益。这也意味着我们还要把时间效果等因素考虑在内。这个行为与现实的逻辑相关度是通过这个行为对于社会需要和利益的关联程度显现出来的。人们对行为进行价值判断取决于事物的普遍结构,行为的结果与这种标准的契合程度早晚会水落石出。幸运的是,复杂的价值判断在生活之中运用得并不普遍,例如政治变革、社会变迁等,这种事实总是需要经过历史的检验才能得出结论。

    不过,在个体生活的范畴内,行为的结果最终都会显示出行为是有益的还是无益的。站在科学的角度上来看,没有任何一种行为是绝对有益无害的。因为这关乎绝对真理,关乎对人生问题的正确解决,而人生问题受地球、宇宙和人类关系的逻辑的制约。这种制约就如同一道难解的数学题摆在我们面前,尽管解题十分困难,但是问题的答案就在问题里面。我们要想判断解决办法的正确程度,只有积极参考这一问题的相关材料,研究问题产生的背景。遗憾的是,我们检验问题答案的时机总是姗姗来迟,以至于我们没有纠正错误的时间。

    由于人们难以站在客观的角度审视自己的生活结构,这就使很多人都不能理解自己的行为模式是连贯一致的。生活中一旦出现问题,他们就会慌乱恐惧,而不是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他们会把问题出现的原因归咎于自己选错了路。值得注意的是,当孩子偏离了对社会有益的方向,他们就无法从消极的经验中获得积极的教训,因为他们并不理解问题的真正意义。因此,有必要教导儿童不要将生命中的经历看成独立事件,它们在生命中是相互关联的,任何事件都是存在于自己整体生命的背景之下,孩子想要解释当下的事情,只有将以往的事情联系起来才能得到结果。孩子只有明白这个道理,才能了解自己步入歧途的原因。

    获取特权的小手段

    在进一步探讨有益的优越感与无益的优越感追求之间的差别之前,首先应当谈一谈一种似乎与我们的理论相矛盾的行为,即懒惰行为。从表面上来看,懒惰与“孩子天生都有一种追求优越感的心理需求”的观点相互矛盾。事实上,懒惰的儿童正在享受懒惰带给他们的好处,他们不必背负别人对他们的期望,即便他们没有什么成就,别人也不会过分苛责他。因为他不愿意努力,所以总表现出一种无所事事、松松散散的样子。但是他的懒惰却成功地吸引了别人的关注,至少他的父母要为他操心。

    心理学对孩子懒惰的解释往往过于片面。很多时候,懒惰只是孩子缓解自己处境的一种手段。他们总是把自己的无所建树归咎于懒惰。这样一来,大家不会指责孩子愚笨;相反,孩子的家人通常会说:“这孩子如果不懒惰,就没有他干不成的事。”相比于愚笨,孩子还是更喜欢懒惰的评价,这对于没有自信的孩子来说无疑是很好的安慰。此外,这个似是而非的“如果句式”————如果他不懒惰,他什么都能干————抚平了他们毫无成就的挫败感。这类孩子一旦通过努力取得了某些成就,就会和他之前的毫无建树形成鲜明的对比,因此获得极大赞赏。

    因此,懒惰的背后通常隐藏着一种不为人知的“小心思”。懒惰的孩子就像走钢丝的人,在钢丝下面有着一张保护网,即便他们掉下去,也不会受到伤害。简而言之,懒惰是那些缺乏自信的孩子的一道屏障,也成了阻碍他们面对困难逃避困难的借口。

    通过考察,我们会发现当前的教育方法对懒惰的孩子无计可施,这些方法刚好满足了他们的要求。人们越是喋喋不休地责备一个懒惰的孩子,越是合他的意。人们为他操心,不断地责骂以至于转移了人们对他的能力问题的关注,而这正是他所期望的,对他来说,惩罚也是如此。

    如果真的发生了转变,那只是他们所处的情势发生了变化。例如,一个孩子史无前例地取得了某种成就,那可能是因为新来的教师相较于原来的教师更加温和,愿意理解他,真诚地与他谈话,给了他新的勇气,而不是打击他本就所剩无几的自信心。孩子由懒惰到勤快的转变几乎是突如其来的。我们经常会遇到一种情况,孩子的学业一直停滞不前,但换了一个新环境之后却变得异常勤奋了,这主要是因为外界环境改变了。

    有些孩子不是采取懒惰的方法,而是通过装病来逃避学校的学业任务。有些孩子在考试的时候情绪紧张,是因为他们觉得教师会因此多给他们一些照顾。一些爱哭的孩子存在着相同的心理:哭喊和精神紧张都是他们获取特权的手段。

    归属于上述心理类型的还有这类儿童,即因为某种缺陷而要求特殊照顾的,比如口吃的儿童。儿童说话能力发展的快慢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首要因素就是儿童社会情感的强度。社会意识较强、乐于与别人交往的儿童相较于那些回避社交的儿童,说话能力发展得会更好一些,也更容易一些。但如果人为地减弱儿童的说话诉求,那么儿童的社会情感就弱。

    过度纠正和治疗的恶果

    当孩子在4~5岁的时候还没有学会讲话,他们的父母就会担心孩子是否有听力发声障碍。不过在经过听觉测试后,他们很快就会排除孩子聋哑的可能,因为他们发现孩子的听力很好。

    如今,人们会发现儿童确实生活在一个没有说话需要的环境里。人们如今习惯于将所有东西都放在“盘子”里,端到孩子面前,他们就不会有说话的迫切需要。如此一来,孩子自然很晚才会说话了。

    孩子的语言体现了他们对优越感的追求以及这种追求的方向。不管这种表达是用来取悦父母,还是用来满足自己的日常需求。如果他们没有机会以这两种形式表达自己,那么我们自然会忧心孩子的语言能力是否出现了问题。

    有些孩子可能存在其他方面的语言缺陷,例如,他们对一些音节发音不准。这些语言障碍都是能够矫正的,但依旧有些人在成年之后还是会口吃、咬舌,或者吐字不清。

    随着年龄的增长,许多儿童能够摆脱口吃的困扰,只有一小部分孩子需要接受治疗。我们可以从下面这个13岁男孩的案例中看出治疗的困难来。

    男孩在6岁的时候开始接受治疗。治疗持续了一年,但并没有什么效果。接下来治疗停滞了一年。直到第三年的时候才又请了一名医生,不过,经过一年的治疗,男孩的情况并没有得到明显改善。第四年治疗由此停滞。

    第五年的头两个月,家里请了一个语言教育专家来对男孩进行治疗,结果情况非但没有好转甚至还恶化了。

    过了一段时间,这个男孩又被送到专门的机构矫正口吃。持续治疗了两个月取得了一些成效,但6个月后,口吃的毛病又出现了反复。

    这个男孩后来又在另一个语言教育专家那里接受了8个月的治疗,治疗依旧没有成效。后来又请了一名医生,同样没有效果。在第二年夏天,他的情况有所好转,但在假期结束之时,又恢复了原样。

    在治疗期间,主要采用高声朗读、说话时减慢语速、做口头练习等方法。人们注意到一定程度上的激动会使口吃的情况得到短暂的改善,但这种情形持续不久就会恢复原样。这个男孩并没有器官缺陷,只是在幼年时期曾经从二楼摔下来,得过脑震荡。

    教过这个男孩一年的教师这样评价他:“教养良好,勤奋,容易脸红,有点神经质。”

    教师说,男孩在学习法语和地理的时候非常吃力,而且每逢考试,他就会表现得异常紧张。他特别喜欢体育活动,对技术性的活动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他虽然没有表现出领导者的特质,同样能与同学相处得很好,但却时常会和弟弟吵架。他是个左撇子,12岁的时候他的右脸发生过中风。

    在家庭环境方面,男孩的爸爸是个脾气暴躁的商人,每当男孩说话口吃,他的爸爸就会严厉地斥责他。即便如此,他却更害怕妈妈,他有一个私人家庭教师,很少有自由时间,因此跟妈妈在一起的时间也很少。他觉得妈妈不公平,因为她更疼爱弟弟。

    基于以上事实,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男孩容易脸红表明他一旦和别人相处,紧张的情绪就会有增无减,这一现象也和他口吃的习惯有关。他的口吃习惯已经内化为他大脑系统中的一部分了,这也是即使是他喜欢的教师也不能治愈他的口吃的原因。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口吃的原因并不在于外部环境,而是在于他对外部环境的感知的结论。他的敏感和易怒可以在心理学中找到合理的解释。口吃并不代表他的性格就是消极被动的,这恰恰佐证了对优越感的追求,他只不过是通过敏感易怒的形式表现出来了。

    个性脆弱的人大多如此。他只和弟弟吵架显示了他的灰心和气馁。他考试前的紧张则显示了他担心自己技不如人,又害怕与成功失之交臂的心理。强烈的自卑感将他对优越感的追求引入了一条对社会无益的道路上。

    相比于家庭环境的不顺心、不如意,男孩更愿意留在学校。在家里,他的弟弟才是家庭关注的重心与焦点。他身体受伤或受过惊吓的经历虽然对他口吃造成的影响不大,但也确实挫伤了他的勇气。他因弟弟而受到冷落,被挤到家庭中的边缘地位。

    另一件值得关注的事是,这个男孩8岁时还在尿床。这一症状一般出现在那些一开始深受父母宠爱,后来被家庭中的其他孩子霸占中心地位的儿童身上。尿床能传递出来的信息就是,男孩无法接受被冷落的境遇,因此通过尿床来引起大人的关注。

    男孩的口吃是完全能够治愈的,这就需要我们鼓励他,教育他学会独立。通过交给他一些力所能及的任务,帮助他树立自信心。

    当劣势成为一种防御机制

    对于口吃这一语言障碍,我们还有许多没有交代的地方。口吃者在情绪激动的时候会有什么症状?很多口吃者在发怒骂人的时候语言流利,丝毫没有口吃的症状。年长一点的口吃者在阅读和恋爱的时候,交流也没有障碍。这一事实证明,导致口吃的关键性因素是口吃者与别人的关系。也就是说,当口吃者与其他人建立联系,且必须借助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时候,他的紧张情绪就随之而来。

    如果在学习说话的过程中没有遇到任何困难,那么大家就不会格外关注他说的话。而如果他在这方面存在问题,那么他将会成为家人谈论的对象,成为家人注意的中心。孩子自己也会特别留意说话的问题,他会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表达。有意识地控制行为的操作往往会引起功能的紊乱。梅林克的童话故事《癞蛤蟆的逃脱》就是上面结论的有力证明。癞蛤蟆在路上遇到了一个千足动物,并对这一动物的千足特征大加赞赏。癞蛤蟆好奇地问:“你走路的时候首先迈出哪只脚,又是如何依次分配其他999只脚的呢?”千足动物开始思考并观察脚的移动,它试图弄明白自己是如何依次迈出它的脚的,结果却把自己搞糊涂了,竟连一步都迈不出来了。

    虽然理清我们生活的方向与轨迹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但是,试图控制生命的每个步骤、细节,却是百害而无一利的。我们只有任凭身体肆意发挥,才能创造出生命中的艺术作品。

    尽管孩子的口吃习惯会给自己将来的发展带来诸多消极影响,尽管家人对口吃儿童的同情和特别关注对孩子的成长有害无利,但是,依然有许多人不是寻找改变现状的时机与机遇,而是一味地寻找借口逃避问题。这种现象在孩子和成人身上都有所体现。他们对未来丧失了信心,孩子更喜欢依赖别人,并想以自己明显的劣势来赢得优势地位。

    巴尔扎克在一个故事中佐证了这一论点。故事中的两个商人都想从对方身上得到更多的利益。他们在做一桩生意,在商量价钱的时候,其中一个商人开始说话结结巴巴的。他的对手意识到,他是想通过口吃的时间来计算盈利。他灵机一动想到了对策————他突然装作耳聋,假装什么都听不到了,口吃者不得不努力让对方听明白,便慢慢地落了下风。这样一来,双方就扯平了。

    尽管口吃者有时会利用这种口吃习惯来争取时间,或者总是习惯强迫别人等他把话说完,但这并没有什么值得苛责的。我们还是要鼓励他们,友好温柔地对待他们。只有通过积极的鼓励才能增强他们的勇气,从而完全治愈他们口吃的毛病。